教學設計方案模板集錦六篇
為了確保工作或事情順利進行,常常需要提前進行細致的方案準備工作,方案一般包括指導思想、主要目標、工作重點、實施步驟、政策措施、具體要求等項目。我們應該怎么制定方案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教學設計方案7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教學設計方案 篇1
一、課程的性質和任務
《基礎會計》課程是財經管理類各專業的必修課,也是會計專業的專業基礎課。它全面、系統、科學地闡述了會計的基本理論、會計核算的基本經濟業務、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主要涉及會計概述、賬戶、復式記賬及其運用、賬戶的分類、會計憑證、賬簿、賬務處理程序、財產清查、財務會計報告等內容。它既可以為學生進一步學習財務會計、財務管理等專業課程打下基礎,又可以使學生對企業的會計核算和經濟管理有一個全面的認識。
二、課程的目的與要求
該課程幫助學生理解會計的產生和發展,會計的概念、要素、等式,會計的核算和會計在日常生活中的運用。學習會計的目的是通過對經濟活動的記錄、計量、報告,提供經濟管理所需的會計信息,以此參與經濟決策,目的是提高全社會的經濟效益。通過本課程學習,要求掌握會計基本理論、基本方法、基本操作技能,熟練運用會計的基本方法、基本技術,為學習會計專業其他后續課程打下扎實基礎。為此,《基礎會計》應以“會計是一種管理活動”為中心,在基本理論基礎上,將會計假設、會計確認、計量、會計要素等貫穿全部教學過程,由淺入深,循序漸進。
三、課程的教學內容
《基礎會計》課程教學內容分為兩部分。
第一部分為理論教學。共分8個章節。
第一章總論主要介紹會計的基本概念、特點,職能和作用、會計核算的基本假設、會計基礎、會計信息質量要求、會計要素和會計計量的屬性以及會計核算的方法;第二章重點講到了會計等式、會計科目和賬戶,以及兩者之間的聯系和區別,賬戶的結構和分類,復式記賬法以及平行登記;第三章借貸記賬法即是對復式記賬法的進一步細分,利用制造業的生產經營過程,對籌資、供應、生產、銷售、利潤幾個環節的核算進行了詳細的闡述;第四章會計憑證主要介紹會計憑證的種類、原始憑證和記帳憑證的填制及審核、會計憑證的傳遞和保管;第五章會計賬簿介紹了賬簿的種類、登記,對賬和結賬,以及在出現錯賬時幾種常見的
錯帳更正方法;第六章財產清查主要介紹了財產清查的方法以及財產清查結果的帳務處理;第七章財務會計報告主要介紹了財務會計報告的內容、常見的幾種財務報表,資產負債表和利潤表的分類、結構和基本編制過程;第八章賬務處理程序主要講述幾種賬務處理程序的特點、核算步驟。
第二部分為實踐教學。
首先,在授課過程中穿插四次操作訓練,即原始憑證的填制和審核,記賬憑證的填制和審核,會計賬簿的登記、對賬和結賬,財務會計報表的編制。其次,在學期末安排一周30個學時的綜合實訓課程,把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有效的結合,以此來提高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
四、教學媒體和教學資源
1.本課程的文字教材:
《基礎會計》自編教材
2.教學參考書:
《新編基礎會計實訓》,禹阿平主編,大連理工大學出版社,20xx
《基礎會計學》,吳良海、張素云主編,立信會計出版社,20xx
《中級財務會計學》,葛家澍主編,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xx
3.電子郵箱:;聯系電話:
五、教學過程指導
面對這些從未接觸過會計以及企業經濟業務活動的學生,要讓他們在短時間內理解會計的各種概念和相關原理,清晰地了解企業經濟業務活動的發展過程,是非常困難的一件事情。而《基礎會計》又是會計專業學生進入本專業學習過程中的一塊敲門磚,這塊磚是否能夠敲得響,將直接影響著今后專業課的學習。并且會計專業是一門操作性極強的專業,針對會計學生的就業現狀,要求學生能夠在進入會計工作崗位后能夠很快上手,因此,對學生實踐操作能力的培養是關鍵。由于現有的教學資源有限,我們只能通過模擬企業業務,對學生進行實踐訓練,而《基礎會計》教學中所涉及到的操作都是會計專業最基礎、最主要的訓練,因此如何讓學生在拿到會計資料后得心應手的達到訓練目標,也是我們在教學過程中需要考慮的問題。因此,我們要利用有限的資源對教學內容進行優化整合,該簡化的就簡化,該整合的就整合。盡可能在較短的時間里讓學生對《基礎會計》
中講述的會計的相關知識體系有一個較完整的認知。
(一)對課程內容劃分授課模塊
《基礎會計》是會計理論的基礎部分, 介紹會計學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 包括會計科目與賬戶設置、復式記賬的原理、借貸記賬法的運用、會計憑證的填制與審核、會計賬簿的設置與登記、財產清查的組織與方法、會計報表的編制以及鏈接這些方法的會計循環程序, 它是一門會計知識的入門課程且操作性較強。
根據《基礎會計》課程的內容及特點,同時為了使得《基礎會計》的教學滿足高職高專教育特點,滿足學生的需要,我們將《基礎會計》的課程內容分為兩大模塊。
第一模塊為會計理論,第二模塊為實踐操作。即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
第六章為理論部分,重點講述會計的幾個概念和產品制造業生產經營過程中涉及到的相關內容。第四章、第五章、第七章、第八章把內容講解與實踐相結合,通過實踐來理解理論,幫助學生活學活用,不死記硬背。
(二)加強教學內容的綜合性與整體性
按照上述兩大模塊的思路,把第二模塊即實踐操作部分作為一個教學整體,教師利用綜合實訓,圍繞會計核算程序,把建賬、編制會計憑證、登帳、對賬、結賬、編制財務報表作為一個綜合性的練習,進行會計核算程序每一個環節的訓練,并對每個環節相關的練習進行詳細的記錄。以此來提高學生的整體概念,提高動手能力。學生在學完《基礎會計》之后, 頭腦中就有了一套完整的會計核算程序, 也理解了各環節的關系, 在實踐中建立起會計核算與企業經營活動的整體概念,同時在這種綜合的實訓中,強化了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綜合運用能力。
(三)考核方法:
1、考核方式:閉卷筆試
2、成績組成:試卷80%+平時成績20%
(其中平時成績主要以學生出勤情況、討論提問情況和作業完成情況為準。)
撰寫人:制定日期:20xx年9月20日
教研室主任審核簽字: 審定日期:年 月 日
系主任審核簽字: 審定日期:年 月 日
教學設計方案 篇2
初中數學教學設計中的教學目標簡述
摘要:本文通過列舉實例說明了教學目標的組成。詳述了兩種教學目標意義和作用,剖析了這兩種教學目標的區別和聯系,為良好的數學教學指明了方向。
關鍵詞: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長遠目標 新近目標
1 教學目標的組成
從事數學教學設計之初,教師首先關注的不是“學生掌握多少知識”,“要學什么數學”,而是“學生通過所學能夠做什么”,這就是數學教學目標。根據現代初中數學教育的要求,設計者希望通過數學教學活動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空間想象能力、動手操作能力等。這是數學教學設計的起點,也是數學教育的宗旨。通常教學目標由若干目的組成,其中包括三大塊:①知識與能力;②過程與方法;③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例如:“平行四邊形、矩形、菱形、正方形的性質和判定”,一章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
①會證明平行四邊形、徒有其表、菱形、正方形的性質定理及其相關結論。②能運用性質定理進行計算與證明。
(2)過程與方法。
①在進行探索、猜想、證明的過程中,發展嚴格的邏輯推理能力。
教學設計方案 篇3
《敬畏自然》是嚴春友寫的一篇文章。該文談論的是人與自然的關系。作者認為,在這個問題上,人類應該從根本上轉變理念,再也不要宣稱什么“征服自然”,應該敬畏自然,愛護自然。敬畏自然教案設計具有教學課堂模塊明顯、思維啟發過渡自然,問題設計精當的特點,能充分調動學生上課的積極性。一起來學習下!
敬畏自然
教學目標:
①感知文章內容,體會作者的感情。
②品味關鍵語句,理解語言中包含的哲理。
③提高認識自然、愛護自然的理性認識。
教學重點:
①通過反復閱讀,體會作者的感情。
②理解文章中的深刻哲理,樹立愛護自然的理性認識。
課前準備:
學生:①預習文章,自學字詞,弄清文意。
②查詢、搜集、整理有關自然界與人類關系的圖片或文字資料。
教師:①準備與自然、與保護自然相關的圖文資料。
②準備有關愛護自然的名言、故事、資料等。
課時安排:一課時
教學內容:
①速讀文章兩遍,把握文意。
②體會作者的感情,理解文章主旨。
③學習反問、擬人等修辭手法。
教學設計:
整體感知
1.導入新課:
①可以用愛護自然的警句、格言導入。
②也可以用大自然受損的圖片資料導入。
③也可以用類似“羅布泊消失”的自然現象導入。
人是大自然創造的奇跡,人類離不開大自然的庇護,大自然是人類的母親,人類在她的懷抱中成長壯大。然而隨著現代科技的進步發展,人類已漸漸遠離了自然,地球上出現了越來越嚴重的生態問題。人類曾宣稱要征服自然,而人類遭受自然懲罰的現象也屢見不鮮,人與自然究竟是什么關系?為什么在自然母親面前我們應當有敬畏之心?為什么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我們自己?閱讀本文后,我們也許會多一些理性的思考,多一份愛護大自然的責任。
出示目標并板書課題。
課題:敬畏自然
目標:①感知文章內容,體會作者的感情。
②品味關鍵語句,理解語言中包含的哲理。
③提高認識自然、愛護自然的理性認識。
2.感知內容
⑴檢查預習:“讀一讀,寫一寫 ”
要求:自選難讀難寫的字同位相互交流識記,如:
蓬蒿 咫尺 狼藉 吶喊 自不量力 相形見絀
精巧絕倫 美味佳肴
⑵反復閱讀文章兩遍,初讀可以自提問題,再讀可以圈點勾畫寫下感受,理解評價。
充足的時間閱讀后,進行課堂交流。交流之中,學生可以互評,教師進行總結、評價。而后進一步指導學生進行整體閱讀。如:
①本文寫了什么內容?飽含了作者怎樣的感情?
②文中最能表達作者觀點的句子是哪些?
③為什么要敬畏自然?為什么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我們自己”?
⑶課堂交流
提示學生講觀點還要學會講根據,可以用文中的話理清因果,也可以用自己的話概括。
教師引導學生發言后幫助學生整理歸納:
①本文是一篇議論性散文,談論了人與自然的關系,人不要宣稱什么“征服自然”,應該“敬畏自然”、“愛護自然”,表達一種憂患意識和情感。
②表達文章觀點的句子是文章最后一個自然段。
③作者之所以提出要“敬畏自然”,是因為人類常常與自然對立,有時違背自然規律,破壞自然,導致自然界的懲罰。只有認識、愛護自然,人與自然才能和諧發展。
人類與自然都是孕育生命的組成部分,存在形式不同,但都是平等的生命,所以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智慧,敬畏生命,敬畏我們自己。敬畏自然,即愛護自然,愛護人類生存的環境,就是愛護我們自己。
研讀賞析
1.教師導學
我們整體感知到人類應該敬畏自然,敬畏,就是敬重又畏懼,敬畏就是愛護。人類要謀求自己的生存和發展,應該時時刻刻想到愛護自然,求得人類自然和諧發展。對于這一觀點,作者用了什么樣的方法,讓讀者明理呢?
2.自主探究
學生可以自由討論,提出質疑見解,學會質疑。
3.小組討論,交流發言
教師可以將各小組討論題集中歸納,如:
①本文從表達方式看有什么特點?
②文章是怎樣推出議論中心的?
③給自己印象最深刻的寫作手法有哪些?
④語言上有什么特點呢?
師生可以互動式參與討論,學生可以說,教師幫助引導歸納:
①本文以議論為主,富有文學色彩,講究形象語言、文學的語言,有濃郁的抒情成分和感情色彩,可以說是一篇議論性散文。
②作者運用了層層推進的方法,最后引出中心也是結論。如從否定“征服自然”到做出“敬畏自然”的結論,從智慧--生命--敬畏自然與生命。
③也許印象最深的寫法有對比、有擬人、有反問。教師引導學生從文中找出例句,讀一讀,并比較一下用法的不同,從中看出用對比、擬人、反問的妙處。
④文中許多語句富有哲理性,可聯系文后的研討與練習(二)做一些反思和理解。同學之間可以交流一些看法,教師引導評價就可以了。
體驗反思
1.關于人與自然的關系,自己學了文章后有哪些想法,能不能舉例說明?
2.對于作者否定“征服自然”、倡導“敬畏自然”的觀點,自己持什么態度?贊同呢?還是有其他觀點?
3.根據自己所掌握的知識,與同學交流“人與宇宙”的資料或看法。〖學生可選擇自己喜歡的題目進行講述,也可以另立題目講述,主要目的在于鞏固并延伸文章內涵,激發學生探求科學、熱愛科學的興趣。
拓展延伸
1.比較學習郭牧華的《敬畏頭頂的星空》、張曉風的《敬畏生命》、蒙田的《熱愛生命》。
2.以“人·自然·生命”為話題,寫一篇感想,專題討論,課上交流。
板書設計
敬畏自然
愛護自然
嚴春友
人類生命 與大自然 對比
人類智慧、自然智慧 擬人
自然智慧、宇宙生命 反問
教學設計方案 篇4
教學目標:
1.理解詞作的意思,體會作者妙手鋪排,渲染氣氛的筆法。
2.理解、品味詞中的千古名句。
3.把握抒情主人公的形象,學會知人論世的鑒賞方法。
教學重點:抒情主人公“那人”形象的把握。
教學難點:千古名句的理解及形象之外所給人的豐富聯想和深刻的啟示。
教學過程:
一、 激情導入
同學們,南宋詞人辛棄疾有句話“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歷來被人傳誦。這句話什么意思呢?有人說,那是辛棄疾在尋找他的伊人,也就是文章中的“那人”;也有人說,“那人”就是辛棄疾自己;還有人說,“那人”不是指人而是指作者心中的理想,眾說紛紜。今天我們來賞析一下這首詞,看作者到底要告訴我們什么。
二、簡介背景:辛棄疾一生仕途坎坷,最后被迫退休于江西上饒,這首詞大約作于被罷職閑居期間。因此,字里行間有種高潔的氣質,但是也有孤獨寂寞的顯露。
三.初讀體會
1. 自由朗讀文章(結合文章注釋提問,元夕之夜你在做什么,見到什么場景,那這首詞又寫了怎樣的場景)
2. 個別朗誦(正音)
3. 再讀詞文,分組討論上下片內容。
四.賞析詞文
(我們來分享一下大家對這首詞的`理解)
1. 本詞既然以“元夕”為題目,那么詞中從哪些方面來寫元宵節的盛況的呢?下面我們請幾個小組派代表說一下。
( 提示 :A.焰火:如花樹如星雨——形態之美。
B.車馬:寶馬雕車香滿路——服飾華貴,觀者之盛。
C.音樂:鳳簫聲動——音樂美妙。
D.花燈:玉壺光轉——光彩奪目
E.士女: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妝扮、情態之美。
總結:上片反復渲染了一個動態的絢麗的燈節之夜。車多、人多、燈多;焰火美、音樂美、花燈美、服飾美、情態美。作者調動視覺、聽覺、嗅覺多種感覺器官,極盡渲染烘托,寫出了元宵節的熱鬧非常,盛況空前。)
2.元宵節盛況的描寫中既寫景,也寫人。上面我們看了熱鬧的景象,那文中又出現了幾類人,主角是誰?請分析概括主人公的人物形象。
(提示:兩類人:“笑語盈盈”的仕女;“燈火闌珊處”的那人。
主角:“燈火闌珊處”的伊人。
形象:孤高、淡泊、自甘寂寞的女性形象。)
3.寫景、寫人起到什么作用?(既然主角是“那人”,文章卻用十三句中的九句來寫景,寫別的喜歡熱鬧的女子,對于寫主角有什么作用和好處嗎?
提示:寫景寫人都是為了反襯女主人公。A.景越熱鬧,越見“那人”處境的寂寞與孤獨。B.他人越高興,笑語歡快,就越見“那人”的脫俗與淡泊。總之,這都是為了襯托“那人”的,這不是喧賓奪主,通過對賓的著重描寫,正起到了加強突出主要人物形象的作用,采用烘云托月之法,用意全在烘托那人。)
4.作者為什么要寫這樣的一個人,請結合梁啟超在《藝蘅館詞選》中評論 “自憐幽獨,傷心人自有懷抱”,談一談自己的體會。
(提示:從作者身世看,這首詞大約作于被罷職閑居期間,置身熱鬧之外的“那人”形象里,實有作者自身的影子在,或者簡直就是作者人格的化身。寫出作者盡管無法實現自己的志愿,也不愿隨波逐流過著醉生夢死的奢華生活,而甘愿在這瘋狂的熱鬧中獨守著孤高、淡泊,自甘寂寞。)
五.知識遷移:
一篇文學佳作的藝術魅力,常常不止于它所塑造的藝術形象本身所具有的感染力,還表現在它又可以在形象之外能給人以豐富的聯想和深刻的啟示。例如王國維的人生三境界(也是做學問三境界)。
A.“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晏殊的《蝶戀花》)。這首詞是寫離別的痛苦。閨中人一夜難眠,晨起登高,極目遠眺,西風黃葉,天涯路長,想和思念的人通個音信,卻因山長水闊而不知道他在何處。這句詞富有哲理,王國維以此說明第一境界:高瞻遠矚,選定目標。故也稱為“立志”。
B.“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蝶戀花》)。寫思念一個女子,為了她,自己一天天憔悴下去也在所不惜。王國維以此比喻為第二境界:百折不撓,艱苦奮斗。故也稱為“追求”。
C.“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辛棄疾《青玉案·元夕》)。這首詩寫上元之夜,燈月交輝、車馬喧鬧。觀燈女郎,笑語幽香,飄然而過。然而意中人千尋萬覓,杳無蹤影,似乎已經絕望了。誰料驀然回首,竟看見他在燈火闌珊之處。悲喜交集,戛然而止,令人回味無窮。王國維以此比喻為第三境界:豁然開朗,親手得之。故也稱為“獲得”。
規律總結:
渲染就是通過對環境、景物或人物的行為、心理的描寫、形容或烘托,以突出形象,加強藝術效果的一種表現手法。古典詩詞中常常運用這種表現手法。如杜甫的《登高》,是五十六歲的老詩人獨自登上夔州白帝城外的高臺,眼前的秋江之景,引發了他身世飄零的感慨,滲入了他老病孤愁的悲哀。首聯“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寫俯仰間所見所聞,一連出現六個特寫鏡頭,渲染了蕭瑟悲涼的秋江景物的特點,為全詩定下了沉郁悲哀的基調。
再如柳永的《雨霖鈴》,起首“寒蟬凄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三句寫送別的環境,點出離別時的季節是蕭瑟凄冷的秋天,地點是汴京城外的長亭,具體時間是雨后陰冷的黃昏。作者濃墨重彩,通過這些景物描寫,極力渲染了一種凄涼的氣氛,加重了離愁別恨,為全詞定下了凄涼傷感的基調,真正做到了字字寫景、字字含情
方法指導:
如何區分渲染和烘托兩種手法及其作用?渲染本來是國畫的一種手法,在需要強調的地方,用水墨或淡的色彩涂抹畫面,顯出物象陰陽向背,以加強藝術效果。詩歌則往往用來對環境、景物等進行描寫,這些描寫是作多方面的正面描寫形容,以突出形象。如孟浩然《早寒有懷》:“木落雁南度,北風江上寒。我家湘水曲,遙隔楚云端。鄉淚客中盡,歸帆天際看。迷津預有問,平海夕漫漫。”這首詩寫寒秋時節詩人漫游長江下游時所產生的思鄉的悲哀和對前途的迷惘。首聯“木落雁南度,北風江上寒”,寫出深秋時節的景象。木葉漸脫,北雁南飛,北風呼嘯,渲染出秋天寒冷,凄颯的氣氛。詩人抓住最有代表性的事物從正面極力描寫秋寒,這是渲染的手法。
烘托本是中國山水畫的傳統手法,用水墨或色彩在物象的輪廓外面涂抹,使物象明顯突出。用在詩文中則指從側面著意描寫,作為陪襯,使所要表現的事物鮮明突出。如杜甫《秋興八首(其一)》:“玉露凋傷楓樹林,巫山巫峽氣蕭森。江間波浪兼天涌,塞上風云接地陰。叢菊兩開他日淚,孤舟一系故園心。寒衣處處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首聯從大處落筆,寫深秋的蕭殺凄涼景象,頷聯寫天上地下,江間關塞,到處驚風駭浪,動蕩不安,蕭條陰晦,這種景象使詩人翻騰起伏的憂思和胸中的郁郁不平形象地表現出來。這些景物描寫是從側面著意,用筆墨于景物,實則形象地襯出詩人的思想情感,是烘托手法。
很多時候渲染烘托合說,并不意味著兩者可以等同,而只是說明這兩種表現手法往往緊密結合在一起使用。尤其是在借景抒情的詩歌作品中,往往是先用渲染的手法描摹景物塑造意境,再通過景物(意境)來烘托人物情感。一般我們說,渲染氣氛,烘托情感。像上面孟浩然《早寒有懷》先渲染出一幅秋天寒冷凄颯的氛圍,再通過這種氛圍烘托出詩人思歸的哀情和前途渺茫的愁緒。杜甫《秋興八首(其一)》先渲染一種沉郁悲壯、蕭條涌動的濃重悲涼的氛圍,再以這種氛圍烘托內心的情感。
烘托是一種側面描寫,即為了突出主要方面,作者從次要方面下筆,加以修飾和陪襯。烘托又稱烘云托月,為了突出月亮的美,而從云寫起;或為了表現紅花的美,反復地刻畫綠葉。所以烘托的“托”略帶“襯托”的意思。如《陌上桑》:“行者見羅敷,下擔捋髭須。少年見羅敷,脫帽著梢頭。耕者忘其犁,鋤者忘其鋤。”作者對行者、少年、耕者、鋤者種種描寫,就是從側面來烘托羅敷的美。渲染則是為了營造某種氣氛或創設一種意境,而對景物或聲音進行描寫。如柳永《雨霖鈴》:“寒蟬凄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作者開頭寫寒蟬凄慘悲切的叫聲,目的是為下文的離別渲染一種凄涼、傷感的氣氛。
課堂訓練
比較李清照的《永遇樂》和辛棄疾的《青玉案》在立意和表現手法上的異同。
《永遇樂·元宵》
落日熔金,暮云合壁,人在何處。染柳煙濃,吹梅笛怨,春意知幾許,元宵佳節,融和天氣,次第豈無風雨?來相召,香車寶馬,謝他酒朋詩侶。
中州盛日,閨門多暇,記得偏重三五。鋪翠冠兒,撚金雪柳,簇帶爭濟楚。如今憔悴,風鬟霜鬢,怕見夜間出去。不如向、簾兒底下,聽人笑語。
答:這兩首詞的共同之處:二者都是以元宵燈節作為描寫對象,借以寄托另外的思想感情。在表現方法上,都用了對比手法,極寫元宵盛況,反襯出一位獨處于燈火稀落之處的孤高女子,借以表現自己不同流俗的政治操守和高潔的人格。用較多的筆墨來回憶“中州盛日”的元宵,抒發的是身世之感和家國之悲。用比喻、白描、對比、渲染、以樂寫哀等手法。
其不同之處是:辛詞只直接對過去的元宵沒有牽涉,而李詞對今年的元宵的用筆方式與辛詞不同,并沒有真正突出其繁華場面,而用較多的筆墨來回憶“中州盛日”的元宵。
這主要是因為二者的立意不同。李詞所抒發的是家國之慨和身世之感,而辛詞則是表現了不同流俗的理想追求,從政治層面來說,是對朝廷奉行投降國策并由此帶來的政治現實的不滿,從而表現自己的政治操守和高潔的人格。在對比手法上,二者也有所不同,李詞除了今昔對比外,還從人與我、樂與悲等多方面進行對比,辛詞主要是將世俗與“那人”進行對比。李詞表面極寫元宵節燈火輝煌、萬人徹夜狂歡的場面,諷刺南宋統治者只知沈醉于歌舞升平,而不思復國。詞中繁華的景象,襯托出一位自憐幽獨,脫俗不群的美人形象,從中表現了詞人唯我獨醒,不隨波逐流的清高品格。
六、布置課后作業
1《全優設計》p111第六 第七題
2整理筆記
教學設計方案 篇5
一、教學思路:
《位置》是學生在掌握上下、前后、左右等方位概念的基礎上,進一步學習用兩個數(從兩個維度)來描述一個物體在平面中的位置,初步滲透了平面直角坐標系的思想,它對培養學生的空間觀念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在教學中,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使學生認識到:用兩個數描述一個物體的位置非常簡明,從另一個角度感受數學的作用,同時通過多種練習形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進一步感受到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1、師生談話,激趣導入
新課標指出:學生的數學學習內容應當是現實的、有趣的、富有挑戰的。因此,本課一開始抓住小學生喜歡表現自己的特點,讓學生先做自我介紹,再比一比誰能把自己介紹得更清楚,讓大家不但知道你叫什么名字,還能知道你坐在哪里的現實活動中,初步感受位置,激發學習興趣。
2、聯系實際,學習新知
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對物體的位置,已有較多的感性認識。因此,在教學這部分內容時,應在學生已有知識和生活經驗的基礎上進行教學。學生在明確我們習慣上怎樣來分小組的方法后,先同桌互相說一說,自己坐在第幾組的第幾個位置,再找一找自己前、后、左、右同學的位置,最后再開展“猜一猜,我的好朋友是誰”的游戲,這樣的設計調動了全班的參與意識,變一問一答式教學為全員參與的玩中學,樂中知,同時增進了同學之間的友誼。此后,通過填寫座位卡并與前后左右的同學的座位卡進行比較。進一步明確:從兩個方面(維度)描述出一個物體的位置非常簡明,此環節層層相扣,逐步滲透,深化了知識的內涵,以螺旋上升的方式解決了這節課的教學重點。
3、創設活動情境,感受位置
荷蘭數學家和教育學家弗賴登塔爾說過這樣一句話:“數學是人的一種活動,如同游泳一樣要在游泳中學會游泳。”我先利用課件讓學生發現電影院座位的排列規律,然后創設實際活動情境,把教室模擬成電影院,放手讓學生自己進場找座位,通過實踐使學生真正掌握了本領,進一步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并不失時機的對學生進行遵守公共秩序,做文明小公民的思想教育。
4、練習應用
通過小組講座如何合理的給小動物分房子,小組合作幫助小螞蟻設計尋找食物的路線等開放性、實踐性很強的活動,學生體驗到了所學知識在實際中的應用。體現了新課標“玩中學,做中學”的新理念,培養了學生對數學的情感。
二、教學過程
(一)師生談話,激趣導入
小朋友,今天和你們一起上課的除了劉老師,還有許多領導和老師,他們很想認識咱班的小朋友,你們愿意把自己介紹給大家嗎?怎樣介紹能讓大家不但知道你叫什么名字,還能知道你坐在哪里呢?(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提示并板書課題)
(二)聯系實際學習新知
1、聯系班組實際分組情況,明確習慣上的分組方法。
2、生生交流,說一說自己坐在第幾組的第幾個位置,前后、左右的小朋友坐在第幾組的第幾個位置。
3、游戲:猜一猜“我的好朋友是誰?”請學生描述自己的好朋友所在的位置,其他小朋友根據描述的位置猜測出他的好朋友是誰。
4、填寫、比較座位卡。學生在座位卡上填寫好自己的位置后,與前后、左右的小朋友的座位卡進行比較、探討,并從中發現規律:自己與前后的小朋友在同一組,與左右的小朋友在同一個(同一排),進一步明確:用兩個數,表示一個物體的位置非常簡明。
(三)創設情間,感受位置
1、課件出示電影院座位的排列情況。小組討論并匯報:你發現電影院的座位的排列有什么規律?
2、把教室模擬成電影院,讓學生在進場找座位的情境中真正掌握找位置的本領。
3、反饋:通過驗票檢查學生是否在電影院里找到自己的位置。
(四)練習應用
1、給小動物分房間。(課件出示動物園一角)
小組討論:把什么位置的房間分給大象比較合適?并說明這樣分的理由?(學生各抒己見,只要理由充分就應給予給定。)
2、小組合作設計出幫助小螞蟻尋找食物的路線。
這是一個開放性、實踐性很強的活動,設計的路線可以有多種,只要各小級能根據小螞蟻及食物的位置,設計出合理的路線就應給予肯定。最后各小組展示設計方案,評選出能讓小螞蟻很快吃到食物的最佳路線,并說明理由。
(五)全課總結
小朋友,這節課我們進行的這些活動都和什么有關系?(位置)而且我們還能夠應用有關位置的知識解決一些實際問題,這說明數學在我們實際生活中的用處很大,你們有決心學好它嗎?這節課我們就上到這。
三、教學評析
1、聯系學生實際,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激發學生學習數學興趣。
首先,通過師生談話,聯系學生實際做自我介紹的方式,自然引出課題。其次,聯系班級實際,告訴大家自己所在的位置或好朋友所在的位置,進一步感受位置,并通過對比使學生明確:要確定自己的位置,既要說出自己在第幾組,又要說出自己在第幾個。
2、精心設計活動,使學生通過多種方式感受位置。
首先介紹自己和好朋友的位置,然后創設電影院的情境,感受數學就在身邊。為解決到電影院“找座位的方法”這一難點,先利用課件讓學生發現電影院座位的排列規律,然后把教室模擬成電影院,放手讓學生自己進場找座位,通過實踐使學生真正掌握本領。最后,通過課件演示給小動物分房子,讓學生進一步體驗所學知識在實際中的應用。
3、采取適當方式,培養學生的合作交流意識。在數學學習過程當中,培養學生合作交流意識和能力,是課程標準特別強調的理念之一。本節課根據教學的實際需要,多次讓學生進行合作學習,研究探討,尤其是在動物分房時大象到底要分到哪間房,初步體會研究性學習形式。
建議:
1、電影院座位排列規律是一個難點,能否多結合本節課內容,讓學生感悟到其規律。
2、能否結合本節課內容把位置的相對性滲透給學生。
教學設計方案 篇6
教學目的:
1、通過學習課文,了解威尼斯獨特的地理風貌、小艇的特點及它同威尼斯水城的關系,受到熱愛大自然與熱愛生活的教育。
2、領會抓住事物特點的表達方法。
3、朗讀課文,背誦課文前四個自然段。
教學重點:
1、領會抓住事物特點的表達方法。
2、朗讀課文,背誦課文前四個自然段。
教學過程 :
一、創設情景,激情導入
[出示圖片]威尼斯是世界著名的旅游勝地,那里河道縱橫交錯,橋梁姿態各異,小艇輕便靈活。威尼斯充滿了異國情調,吸引著世界各地的游人前去游覽欣賞。這節課我們再次走進威尼斯,去細細感受這座水上城市的獨特風味。
上節課,同學們提出了很多問題,老師歸納為這樣三個大問題:1、作者如何精彩地描寫小艇樣子?2、又是如何精彩地描寫船夫的駕駛技術?3、從課文的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小艇和威尼斯人生活的關系十分密切?請同學們選擇自己感興趣的問題進行研究。
二、瀏覽資料,自讀課文
自學提示:在研究時,可以先讀讀課文,在數字課堂上找尋資料,獨立思考,然后跟同桌交流你的新發現、新體會、新感受,最后用自己的話表述研究結果。
三、各抒己見,交流發表
1、交流一:作者如何精彩地描寫小艇樣子
(1)小艇有二三十英尺長,又窄又深,有點像獨木舟。
點撥:這句抓住小艇的長度、深窄寫出了小艇外型特點。
(2)小艇船頭和船艄向上翹起,像掛在天邊的新月。
點撥:什么時候的月亮稱為新月?小艇像天邊一彎新月,造型多美啊。除了像新月,還像什么?
(3)小艇行動靈活,仿佛田溝里的水蛇。
點撥:這句比喻句形象地寫出了小艇的靈活。
[相機出示句子:
1、行動輕快靈活,好像一條蛇。
2、行動輕快靈活,仿佛一條蛇。能不能改?師小結:作者打比方也不重復,寫得那么好,多生動、形象、優美。還有其它的比喻詞嗎?]
(4)觀看錄像。讓我們真切地感受一下威尼斯小艇的獨特、輕快、靈活。
(5)指導讀第二節:這么漂亮的小艇,這么優美的文字,一起來美美地讀好吧。
(6)填空:美妙的文字,真想牢牢記在腦海里啊。完成填空題。
(7)學生假想:讀到這樣生動、形象、優美的語言,你有什么感覺?最想做什么?
(8)指導讀第三節:游客坐在小艇里觀賞周圍的景色,多愜意。書上哪個詞語寫出了作者那休閑自得愉快的情致?我們也一齊把那份悠閑自得的情致讀出來。
2、交流二:作者如何精彩地描寫船夫的駕駛技術
同學們已經領略到威尼斯小艇的獨特,靈活,輕快,怪不得同學說,我真想去坐一坐威尼斯的小艇,看一看,玩一玩,但是小艇是物,沒有了船夫,就沒有它的特色,所以,咱們去威尼斯特別不能忘的是船夫。
(1)誰能概括地說說船夫的駕駛技術,課文中哪個詞寫出了船夫的高超技術?
(2)威尼斯船夫的駕駛技術真是精湛,我們來欣賞。(觀看錄像)
(3)語言訓練:此時此刻你就在威尼斯,你在小艇旁邊,你就面對船夫,你想對他怎么說?船夫最想說什么?
(4)演一演:推薦三個人做船夫,其他同學當游客。注意,船夫要吆喝,招攬你的生意,最好能請到顧客上你的船,千方百計吆喝好。能不能用課文的詞語把游客請到船上;游客是來自己各國,你聽了吆喝后有什么問題要問?
(5)交流威尼斯的風土人情。
威尼斯的船夫真是厲害,有精湛的技術,又有經商頭腦,對威尼斯的風景點非常熟悉,那么威尼斯到底有什么樣的美麗風景呢?[交流網上看到的資料]
(5)師生對讀第四節。
3、交流三:從課文的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小艇和威尼斯人生活的關系十分密切?
威尼斯的河道縱橫交叉,小艇成了主要的交通工具,人們離不開小艇。誰來說說小艇與人們有著怎樣的密切關系?
(1)想想青年婦女乘小艇干什么去?
(2)除了書上這些人用小艇做事外,再想想,還有哪些人用小艇做什么事?
(3)小結:人們的生活,學習,勞動都離不開小艇。這是威尼斯的小艇給威尼斯帶來獨特的風情。使這個古老的城市變得更加迷人,更加美麗。
(4)指導讀第六節:當小艇行駛在水面上時,威尼斯的水面上生氣盎然,熱鬧非凡;當小艇休憩時,古老的威尼斯在柔柔的月光下沉沉入睡了。威尼斯的動,威尼斯的靜,都充滿著情趣,無論是動也好靜也好,古老的威尼斯都是那么優美。讓我們在輕柔的樂曲聲中感受月光下威尼斯的沉寂。
四、課堂練筆,抒發情感
學完了這些課文,你想說些什么話來夸夸威尼斯的風景,贊美威尼斯?把你對威尼斯的真實感受、感覺、想法寫下來。
五、拓展練習,發展能力
人們習慣把我國的蘇州稱作東方的威尼斯,請同學們搜集有關蘇州的文字或圖片資料,比較一下蘇州和威尼斯的相同之處。
【教學設計方案模板集錦六篇】相關文章:
教學設計方案模板03-14
【精品】教學設計方案模板集錦八篇03-12
【必備】教學設計方案模板集錦九篇03-06
【必備】教學設計方案模板集錦10篇03-03
【精選】教學設計方案模板集錦7篇02-21
精選教學設計方案模板集錦10篇02-16
關于教學設計方案模板集錦10篇02-14
【精品】教學設計方案模板集錦四篇02-09
精選教學設計方案模板集錦四篇01-28
【推薦】教學設計方案模板集錦9篇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