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教學設計方案

時間:2021-04-18 08:12:50 教學設計 我要投稿

【精選】教學設計方案范文集合10篇

  為了確保事情或工作扎實開展,我們需要事先制定方案,方案是闡明具體行動的時間,地點,目的,預期效果,預算及方法等的企劃案。怎樣寫方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教學設計方案10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精選】教學設計方案范文集合10篇

教學設計方案 篇1

  教學目標:

  引導學生親近自然,了解動物生活習性的基本常識,知道動物對人類的貢獻。

  重點:

  了解動物的生活習性和對人類貢獻。

  活動過程:

  導入:今天,我們的好朋友動物知道我們上《人類的好朋友》這一課,也來跟我們一起上課呢!請你聽聽,有誰來了呢?(課件出示)

  1、 猜一猜:聽聲音猜猜這是什么動物?

  2、 學生自主上臺,模仿動物的聲音、神態、動作,再介紹動物的習性(食物、居住地等)。

  那你最喜歡什么動物呢?請你來扮演扮演它讓同學們猜猜,再給大家介紹你喜歡的動物朋友,可以介紹它們的樣子、喜歡的食物,居住的地方等。

  3、 猜謎語:猜猜我是誰,再出示相應的動物圖。(課件出示)

  聽到同學們介紹得這么好,我們的動物朋友也出來介紹自己了,請你猜猜它們是誰?(課件出示)

  4、 有趣的動物睡覺圖及介紹。

  多可以的小動物啊!動物們不但可愛,還有許多有趣的地方呢!比如它們的睡覺,請看(出示課件)

  5、 游戲:送小動物回家。

  請學生在黑板上在相應的動物家里貼上動物圖片。

  同學們真棒,對動物這么了解,可是,小動物遇到難題了,它們跟你們玩得太高興了,忘記了家在哪里。我們一起來幫幫它們,送它們回家吧!請有動物圖片的同學出來把圖片貼在它們的家里

  活動二:比一比,誰認識的動物多。

  1、 搶答,課件出示課本P36—37的圖片。

  謝謝同學們送小動物回家,下面我們再來看看這幅圖(課件出示),看誰認識的動物最多!

  2、 想一想,說一說,還有哪些動物是圖中沒有出現的?

  3、 我們的家鄉有哪些動物呢?

  活動三:小小動物貢獻大

  1、 動物與我們的日常生活

  小動物不但可愛有趣,還為我們人類作出了很大的貢獻呢!請看(課件出示)

  出示課本P40的圖片介紹動物的作用。

  2、 你還知道動物為我們的環境做了什么好事嗎?多生答(課件)

  總結設疑:

  動物是我們人類的好朋友,對我們還作出了很大的貢獻。那么我們應該怎樣愛護這些可愛的動物朋友們呢?我們下一節課再講。

教學設計方案 篇2

  教學目標:

  1、使幼兒了解齲齒形成的原因以及預防齲齒的有關知識

  2、知道堅持早晚刷牙、吃完東西漱口,養成早晚刷牙的良好衛生習慣。

  3、激發幼兒進一步探索身體奧秘的興趣

  教學準備:活動前兩天把洗凈蛋殼浸在醋里;活動前幾天收集的幼兒的漱口水;齲齒形成過程課件、《愛吃糖的老虎》課件;投影儀、電腦;每人一面小鏡子;磁帶、錄音機

  教學過程:

  一、利用課件引出主題

  小朋友你們知道森林里最兇的動物之王是誰呀?可是現在小動物們誰都不怕他了,你們知道怎么回事嗎?那讓我們來看看故事吧!播放《愛吃糖的老虎》課件,提問:狐貍想出了什么辦法哪?老虎的牙齒怎么了?引出問題找找自己是不是也有壞掉的牙齒哪?

  二、找齲齒

  1、用小鏡子找一找自己的牙齒有沒有變黑或壞掉的?

  2、觀察長有齲齒的幼兒的牙齒

  3、變黑壞掉的牙齒叫“齲齒”。

  三、利用實驗探索齲齒形成的原因

  那小朋友的齲齒是怎樣形成的那?(請幼兒討論)

  出示幼兒的漱口水,請幼兒觀察里面有沉淀物質,請幼兒聞一聞是什么味道?(酸的、臭的)

  這種酸的、臭的物質會對牙齒產生怎樣的影響哪?

  堅硬的雞蛋殼就像我們的牙齒,還記得我們前幾天尚老師把雞蛋放到了什么里面了?(醋)醋就像小朋友剛剛問過的漱口水,那蛋殼經過醋的浸泡會發生什么變化哪?

  現在請小朋友們每人從碟子里拿一塊沒有用醋泡過的雞蛋殼,和泡過的雞蛋殼比一比,看看有什么不同?(孩子們可能發表多種意見,對的加以肯定,不恰當的加以引導。)

  醋里浸過的蛋殼為什么會變黑、變軟?

  那我們就請個小朋友帶我們到小小的牙洞里面看看吧!(看《我為什么會蛀牙》課件)

  小結:食物殘渣在細菌作用下會分解成酸,酸會腐蝕牙齒變黑,成為齲齒。

  四、討論如何保護牙齒,預防齲齒

  那我們既然知道了齲齒是怎樣形成的,那我們應該怎樣保護我們的牙齒哪?(請幼兒自由發表意見)

  總結保護牙齒的方法:少吃甜食、早晚刷牙、吃完東西漱口(利用詩文:漱口及刷牙)

  有一首歌就是告訴小朋友該怎樣保護我們的牙齒的,我們來一邊聽著這首刷牙歌一邊把我們的牙刷刷干凈把!隨音樂《刷牙歌》做律動出教室。

教學設計方案 篇3

  教材簡說:

  口語交際是“說說我自己”通過這次活動,不僅提高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還可以進一點增進同學之間的相互了解。習作根握口語交際內容來選取合適的角度來介紹自己。我的發現中安排是的反問句和陳述句進行對比的兩組句子。反問是修辭方法的一種。無疑而問,只問不答。有兩種類型:

  1、否定形式的反問,表示肯定的內容。

  2、肯定形成的反問,表示否定的回答。

  讓學生體會兩組句子之間存在的意思相同,而語氣上存在的差異。“讀讀記記”選取了課文中富有表現力的句子,還有思想方法的諺語。“成語故事”《買櫝還珠》選自(韓非子)這個故事諷刺了那些沒有眼力,只重外表,取舍不當,舍本逐末的人。

  教學目標:

  1、以介紹自己為話題,進行口語交際。

  2、能抓住自己的特點,寫寫自己。

  3、能發現并體會同一意思可以用不同句式,既反問句是表示肯定的意思。、

  4、積累打比方的句子和諺語,閱讀成語故事。

  教學準備:

  1、問問同學老師眼中的自己。

  2、小黑板

  教學課時三課時(3月26日)

  教學過程:

  口語交際

  (口語交際——說說我自己,與班隊活動相結合,之前,請學生去向老師、朋友、同學了解自己,看看在別人眼里的自己是什么樣的。)

  一、班隊形式展開活動(主持:老師)

  同學們,課前,你們都做了采訪,知道了在別人眼里的自己。組織一下,請你們來說一說。

  (抽一部分學生說說別人眼中的自己)

  通過三年的同班學習,老師和同學對你一定都一定的了解,但肯定不全面,而且很多關于你自己的一些方面,我們也許不知道,有興趣向大家介紹一下真實的你嗎?

  二、老師自我介紹

  三、組織語言,小隊交流

  1、想好自己要介紹自己什么?

  2、與小組里的同學說一說。

  3、評一評,誰說出了自己的特點。

  4、請小組上臺演示。

  四、招聘啟示“找朋友記者”

  1、掛招聘啟示牌。要求介紹自己。

  2、由介紹得好的幾位同學一起擔任評委。

  五、找朋友游戲

  1、邊唱邊找朋友,介紹自己。

  2、金話筒采訪。讓別人介紹自己。

  同學相互評價。

  老師總結:通過今天各種活動形式,同學們與同學們的距離更加接近了。在以后的生活中,我們更能相互理解、愉快相處。

  習作

  一、結合口語交際導入。

  師:同學們都做了自我介紹,可惜有些同學還沒做好準備,今天我們就把介紹自己的內容寫下來,上次如果是面試的話,這次是筆試。

  二、范文引入

  (我叫~~,是個男孩,已經11歲了。你要問我長得怎么樣啊,一個詞——其貌不揚。奶奶卻說我喜相,俊著呢,眼睛小卻黑珍珠似的,嘴角向上翹,一看就會侃,再加上一對大耳朵往前扇著,準是個有福人。)

  這段介紹是向誰介紹的?

  1、自己的老師,同學,朋友?

  2、新來的朋友?

  3、 不認識的人?

  三、下筆寫作。

  四、評價,修改。

  1、自評自改

  2、聽取別人意見,修改。

  3、在班級交流,師生評。

  五、優秀作品賞評。

  老師讀一讀, 同學們猜一猜。

  我的發現

  修辭法引入

  一、學過的修辭方法

  師:同學們,在學習語文過程中,我們學了不少修辭方法,誰能舉例說一說。

  (比喻、擬人、夸張等)

  二、修辭的好處

  師:說一說,這樣寫有什么好處?(文字更優美,表達更加清楚。語氣不同。)

  交流新的修辭方法

  師:今天,我們學習新的修辭方法,叫反問句。

  學生質疑。

  老師留懸。為什么是反問?與問句有什么區別?

  出示句子

  #馬跑得越快,離楚國不就越遠了嗎?

  #馬跑得越快,離楚國就越遠了。

  *這不恰好表明有數不盡的駱駝嗎?

  *這恰好表明有數不盡的駱駝。

  自已體會,有什么不同與相同?(語氣不同,表達意思相同)

  歸納反問句的特點:無疑而問,只問不答。把一個確定了的意思用疑問形成表達出來叫反問。

  句式轉換練習

  題:認真學習正是好學生的表現。

  翠鳥美麗機靈,我們喜歡它。

  改成反問句。

  同學互相出題,相互轉換。

  日積月累

  一、讀一讀。想一想。

  以下的句子分別出現在什么課文中,寫出課題/

  抽生上臺寫一寫。

  (結合讀讀記記與平時對課文的熟悉度。)

  青的草,綠的葉,各式鮮艷的花,都像趕集似的聚攏來。——《燕子》

  背上的羽毛像淺綠色的外衣。——《翠鳥》

  二月春風似剪刀。——《詠柳》

  我忽然覺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荷花》

  我挑著滿滿的一擔水,走在林中的石板路上,我潑灑了多少珍珠啊!——《珍珠泉》

  二、想一想,這些句子好在哪里?

  比喻句或是擬人句

  分一分,哪句是比喻句,哪句是擬人句。

  讀讀背背

  一、回憶語文園地二

  上次我們讀讀背背的內容是?

  抽生背一背

  都是描寫什么呢?(與風景有關)

  今天的與什么有關呢?讀一讀。

  (都是告訴我們一個道理的。)

  二、小組合作背誦,比一比,賽一賽。

  成語故事

  自讀故事,讀熟短文

  1、自己練心讀短文,讀準生字

  2、找好朋友練一練,看誰讀得好~

  3、檢查朗讀。

  自讀自悟

  根據下文理解櫝的含義。

  理解成語告訴我的道理。

  練習講述這個故事。

教學設計方案 篇4

  設計理念

  教學的本質是“復雜的會話”,學生的學習過程是與文本、老師、同學及環境的對話過程。本設計試圖變傳統語文教學片面強調教師、課文的單因素為強調教師、學生、課本、環境四因素的整合,使語文教學變成一種動態的、生長性的“生態系統”,使課文的教育性、審美性在學生完全自覺的情形下產生。

  教學目標

  1閉莆氈究10個生字的音、形,并能正確朗讀課文。

  2備形蜓嘧庸海的辛苦和艱難,對燕子產生喜愛、敬佩之情。

  課前準備

  1庇胮owerpoint制成的有關燕子的各種圖片、文學作品、生活習性介紹等內容的多媒體課件一。

  2庇肁uthorware制成的有關大海及表現燕子過海辛苦、艱難的多媒體課件二。

  教學過程

  課前

  播放課件一。

  評點課前休息時間內播放課件一,讓學生在輕松、隨意的瀏覽過程中,捕捉有關燕子的背景知識,醞釀對燕子的喜愛之情,為下面的學習做認識、態度、情感上的鋪墊。

  一、談話揭題(略)

  二、檢查預習情況

  1倍鏈視鎩

  2卑涯閎銜最難記住的一個詞語在本子上寫二遍。

  3繃廢啊#ㄑ∽匝生預習作業)

  指名板演,其余學生練習,并由出題者批改。

  4倍量撾摹#ㄑ生自由選擇段落朗讀)

  評點有效的預習過程應是學生自主探究的過程,因此預習應具有開放性,學生預習時設計的字詞練習,既是對學生自主預習能力的充分肯定,更是體現教學是師生間、生生間互動的過程。

  三、整體感知課文

  聽課文錄音,交流:你覺得燕子過海____________。(辛苦、艱難)(板書)

  四、學習第一、二段

  (一)理解燕子過海的艱辛。

  1毖嘧庸海為什么那樣辛苦、艱難呢?讀課文的第一、二段,找原因。

  2毖生自學,小組交流。

  3毖生自由發言,集體交流。

  板塊一:誦讀“海有多大,天邊水,水邊天,望也望不到邊。”

  (1)體會并讀出海的大。

  (2)領悟通過對大海的描寫,

  反映燕子過海的艱辛。

  板塊二:誦讀“他們要從寒冷的北方回到溫暖的南方去,在海上不分晝夜地飛呀飛。”

  (1)領悟并讀出句中蘊涵著的燕子過海時氣候之復雜、路程之遙遠、時間之漫長的艱辛。

  (2)借助個人經驗及課件二,想像燕子過海可能還會遇到哪些困難,帶著想像中可能出現的危險、困難繼續誦讀句子。

  評點誦讀是達成“對話”的一種途徑。因此,這里安排了板塊式而非線性教學,同時十分珍視學生的獨特感受,課文上有的,引導學生讀深讀透,讀出自己的理解;課文上沒有的,鼓勵學生調動原有經驗大膽想像,從而使學生更深刻地感知“燕子過海是那樣辛苦、艱難”。

  (二)體會燕子過海的艱辛。

  1蹦閽敢庾約閡渤晌一只堅強、勇敢的小燕子,在海上不停地飛呀飛嗎?

  師:秋天來了,天氣涼了,小燕子依依不舍地向我們告別,勇敢地起飛了。(學生表演)(演示課件二)2北硌葜校師生對話,老師追問燕子飛越海上時的感受,并及時鼓勵。

  如:“啊,海上所有的小燕子,請你們來告訴老師:海上沒有休息的地方,你們害怕嗎?”

  3北硌鶯螅交流體會:現在你們對小燕子除了喜愛,還多了些什么呢?

  4比夢頤腔匙啪磁逯情,一起來讀課文第一、二段。

  評點在特定情境中表演,在表演中體驗,在體驗中感悟。本環節通過教師動情的語言,學生真實的表演,感人的音樂、畫面等情境的創設,把課本上的平面、一維的語言變成一種“立體的交響”,從而使學生更深切地體會到其中隱含的生命價值。

教學設計方案 篇5

  學習目標

  1.能正確朗讀課文,讀懂課文內容,知道機器人是怎樣的。

  2.就自己感興趣的地方與同學交流討論。

  3.培養學生熱愛科學的興趣和獨立閱讀的能力。

  課前準備

  1.上網查詢并下載智能機器人的圖文資料及課文插圖。

  2.有條件的同學可以參觀機器人表演。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閱讀猜想

  1.(板書:機器人)同學們,喜歡機器人嗎?大家都來說一說自己對機器人有哪些了解。

  2.(板書:果園機器人)讓我們來大膽地猜想一下果園機器人是什么樣子的、會干哪些活。

  自讀自悟

  1.打開課本,認真朗讀課文,練習讀正確、讀流利。

  2.根據“閱讀提示”中的學習要求默讀課文。

  3.找出文中果園機器人最新奇有趣的地方,有空白處寫寫自己的感想。

  小組交流

  1.小組內朗讀課文,注意生字的讀音。

  2.組內成員共同討論文中果園機器人新奇有趣的地方。

  全班交流

  1.(出示文中的兩幅插圖)自選方式,匯報你們小組認為果園機器人最新奇有趣的地方。如:

  a.機器人的樣子設計可愛合理:它的外表就像一個淘氣的孩子;各個部位都設計得非常科學合理,它的電子眼能夠發現濃密枝葉后的每一個成熟的水果;胳膊可隨意彎曲旋轉伸縮,手上戴有手套,不會將水果抓傷;它的腳能夠依據地勢保持平衡。

  2.通過有感情朗讀課文的第2~5自然段,來表現果園機器人的神奇有趣。

  感悟積累

  1.抄寫三句文中加有引號的句子,同桌間說說自己的體會。

  2.給大家讀一句你感到最有趣的句子,并說說原因。(如,“讓果農在大片密密的果樹林里一個個地去找‘餓倒’了的機器人,那可太麻煩了。”本來人才知道餓,餓了沒有力氣就干不動活,那么機器人沒電也干不了活,作者說它們被“餓倒”了,讓我感覺到它們就像一群饑腸轆轆的工人,一點兒力氣也沒有了,躺在果樹林里向果農抗議,感到非常生動有趣)

  ?交流自己收集到的有關機器人的資料,說說機器人還能干什么。

教學設計方案 篇6

  一、教學目標:

  通過本期的學習,要使學生在情感與態度上,認識到數學來源于實踐,又反作用于實踐,認識現實生活中圖形間的數量關系,能夠設計精美的圖案,提高學生的審美情趣,培養學生實事求是、嚴肅認真的學習態度,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對數學的熱愛,對生活的熱愛,在民主、和諧、合作、探究、有序、分享發現快樂,感受學習的快樂。對于過程與方法,通過學生積極參與對知識的探究,經歷發現知識,發現知識間的內在聯系,讓學生經歷發現知識道路上坎坎坷坷,達到深刻理解掌握知識的目的,達到漫江碧透,魚翔淺底的境界,在經歷這些活動中,提高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提高學生的邏輯推理能力與邏輯思維能力,自主探究,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運算能力,使所有學生在數學上都有不同的發展,盡可能接近其發展的最大值,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發展學生的非智力因素,使學生潛移默化的接受辯證唯物主義的熏陶,提高學生素質。

  二、教材分析

  本學期教學內容共計五章,知識的前后聯系,教材的教學目標,重、難點分析如下:

  第十六章 分式 本章的主要內容包括:分式的概念,分式的基本性質,分式的約分與通分,分式的加、減、乘、除運算,整數指數冪的概念及運算性質,分式方程的概念及可化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的解法。

  第十七章 反比例函數 函數是研究現實世界變化規律的一個重要模型,本單元學生在學習了一次函數后,進一步研究反比例函數。學生在本章中經歷:反比例函數概念的抽象概括過程,體會建立數學模型的思想,進一步發展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經歷反比例函數的圖象及其性質的探索過程,在交流中發展能力這是本章的重點之一;經歷本章的重點之二:利用反比例函數及圖象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發展學生的數學應用能力;經歷函數圖象信息的識別應用過程,發展學生形象思維;能根據所給信息確定反比例函數表達式,會作反比例函數圖象,并利用它們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本章的難點在于對學生抽象思維的培養,以及提高數形結合的意識和能力。

  第十八章 勾股定理 直角三角形是一種特殊的三角形,它有許多重要的性質,如兩個銳角互余,30度角所對的直角邊等于斜邊的一半,本章所研究的勾股定理,也是直角三角形的性質,而且是一條非常重要的性質,本章分為兩節,第一節介紹勾股定理及其應用,第二節介紹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第十九章 四邊形 四邊形是人們日常生活中應用較廣泛的一種圖形,尤其是平行四邊形、矩形、菱形、正方形、梯形等特殊四邊形的用處更多。因此,四邊形既是幾何中的基本圖形,也是空間與圖形領域研究的主要對象之一。本章是在學生前面學段已經學過的四邊形知識、本學段學過的多邊形、平行線、三角形的有關知識的基礎上來學習的,也可以說是在已有知識的基礎上做進一步系統的整理和研究,本章內容的學習也反復運用了平行線和三角形的知識。從這個角度來看,本章的內容也是前面平行線和三角形等內容的應用和深化。

  第二十章 數據的分析 本章主要研究平均數、中位數、眾數以及極差、方差等統計量的統計意義,學習如何利用這些統計量分析數據的集中趨勢和離散情況,并通過研究如何用樣本的平均數和方差估計總體的平均數和方差,進一步體會用樣本估計總體的思想。

  三、提高學科教育質量的主要措施:

  1、認真做好教學七認真工作。把教學七認真作為提高成績的主要方法,認真研讀新課程標準,鉆研新教材,根據新課程標準,擴充教材內容,認真上課,批改作業,認真輔導,認真制作測試試卷,也讓學生學會認真學習。

  2、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愛因斯坦如是說。激發學生的興趣,給學生介紹數學家,數學史,介紹相應的數學趣題,給出數學課外思考題,激發學生的興趣。

  3、引導學生積極參與知識的構建,營造民主、和諧、平等、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分享發現快樂的高效的學習課堂,讓學生體會學習的快樂,享受學習。引導學生寫復習提綱,使知識來源于學生的構造。

  4、引導學生積極歸納解題規律,引導學生一題多解,多解歸一,培養學生透過現象看本質,提高學生舉一反三的能力,這是提高學生素質的根本途徑之一,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讓學生處于一種思如泉涌的狀態。

  5、運用新課程標準的理念指導教學,積極更新自己腦海中固有的教育理念,不同的教育理念將帶來不同的教育效果。

  6、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陶行知說:教育就是培養習慣,有助于學生穩步提高學習成績,發展學生的非智力因素,彌補智力上的不足。

  7、指導成立課外興趣小組的民間組織,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開展對奧數題的研究,課外調查,操作實踐,帶動班級學生學習數學,同時發展這一部分學生的特長。

  8、開展分層教學,布置作業設置A、B、C三類分層布置分別適合于差、中、好三類學生,課堂上的提問要照顧好、中、差三類學生,使他們都等到發展。

  9、進行個別輔導,優生提升能力,扎實打牢基礎知識,對差生,一些關鍵知識,輔導差生過關,為差生以后的發展鋪平道路。

  10、站在系統的高度,使知識構筑在一個系統,上升到哲學的高度,八方聯系,渾然一體,使學生學得輕松,記得牢固。

教學設計方案 篇7

  教學目標:

  1、掌握本課生字新詞,并能理解其意思。

  2、理解課文內容,引導學生通過了解故事意思,體會出課文蘊涵的寓意,從而教育學生要表里如一。

  3、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課文,并復述故事。

  4、搜集與龍有關的寓言、成語或故事等。

  教學準備

  錄音機等。

  教學重點、難點

  雖然學生接觸過古文,但是它與白話文相比,在用詞造句上還是截然不同的。學生能否正確的斷句,流利的朗讀,是首先遇到的困難,因此要把指導學生朗讀和背誦作為本課的重點。從理解課文來看,難點在于讓學生讀懂每句話的意思,理解故事中蘊涵的深刻道理。由此可見,兩者相輔相成,互相滲透,利用輔助教學為學生提供生動形象的畫面,創設情境加強對學生朗讀的指導是突破本課教學重難點的關鍵。

  教學過程

  一、成語入手,激趣導入

  1、交流課前搜集情況,引出課題。同學們,能說出有關龍的成語或詩詞嗎?隨著學生的回答,教師相機板書:葉公好龍。

  2、點出課題,激發興趣。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篇和龍有關的寓言故事。“葉公”是誰?“好”是什么意思?應讀幾聲?想不想知道葉公和龍之間了發生了怎樣的故事?

  二、初讀寓言,整體感知

  1、朗讀課文,整體感知。下面請大家自由朗讀課文,注意讀準每個字的音。(讓生自由讀,這里要給足時間,讓學生讀文、認字。提示學生遇到不認識的生字或不會讀的句子,可以查一查字典,可以問一問老師,也可以聯系上下文猜一猜。)

  2、檢查生字認讀情況。(出示本課的生字)誰來把這些生字讀給大家聽聽?字音都讀準了嗎?同位之間互相讀一讀,教師巡視,聽出不準的字音,及時糾正。全班齊讀一遍。

  3、讀文感知意思。誰能把課文讀給大家聽聽?其他同學認真聽,每一句話都讀對了嗎?再找學生讀,評價、糾正;再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想怎么讀就怎么讀;全班齊讀,邊讀邊體會課文的大體意思。

  三、回顧學法,合作解疑。

  1、前后聯系,總結學法。請同學們回想:我們上學期在學習《刻舟求劍》一課時,是怎樣解決難讀、難記、難懂的句子的?在老師的引導下,學生總結出學習古文的許多好的方法。

  2、由難入手,自主提出問題。課文的大概意思差不多讀懂了,能大膽地告訴老師在預習、讀書時遇到的難題嗎?學生邊說,教師邊把重點句、詞或共性的問題寫在黑板一角。

  3、運用方法,自主、合作譯文。(出示古文)剛才,我們一起總結了許多好的學習方法,你認為哪種方法最好用,就用哪種方法來解決這些問題。當然,也可以提出你的問題在小組里解決。下面我們來個小比賽,看看哪個小組自學得好自學得快。老師也參與到你們中間。

  4、集體討論,研讀探究。剛才同學們提出的問題你都解決了嗎?你解決了哪個問題?(學生可能談到的詞句:“寫龍”、“窺頭與牖”、“施尾于堂”、“失其魂魄”、“好夫似龍而非龍者也”)你是怎么理解的?這個詞是什么意思?這個句子呢?你能把它讀給大家聽聽嗎?

  同學們,還有哪些問題你是通過學習,自己解決了?你也可以提出來考考大家。

  老師這里也有問題,看誰能解決?⑴、有些字的字義,古代與現代有很大不同,你能找出有哪些字嗎?⑵、“是葉公非好龍也,好夫似龍而非龍者也”你怎么理解這句話的?誰把它讀給大家聽聽?

  四、由文明理,拓展延伸

  1、回歸整體,挖掘寓意。根據你的理解,說說這則寓言寫了個什么故事?你覺得葉公是一個怎樣的人?從他身上你想到了什么?

  2、聯系生活,拓展開去。同學們,你喜歡葉公嗎?為什么?你想對葉公說點什么?想一想生活中有沒有葉公這樣的人?展開想象:真龍回到天上以后,會怎樣想?葉公回家之后又會怎樣做

  五、演一演,背一背

  下面我們請兩位同學上臺來演一演這則寓言。第一次可以先用現代話演,然后啟發學生:如果用古文來演效果肯定會更好,怎么樣,有信心嗎?在此基礎上,促使全班學生都能背過。

  六、探究作業

  1、把《葉公好龍》這個故事講給別人聽,并考考他們。

  2、給葉公寫信,告訴他如何做一個表里如一的人。

  3、繼續收集與龍有關的資料,辦一次“我所知道的龍”手抄報。

  在新課標基本理念的指導下,精心組織學習活動,關注過程,為學生提供一個交互式的學習平臺,通過生生合作、師生合作、同桌合作、小組合作、全班合作,使每個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主動意識得以長久地保持,樂讀趣學自主感悟。

  學習文言文最基本的方法是誦讀,最好的方法也是誦讀;重點在讀,難點也在讀。因此,在朗讀上必須有時和量的保證。特別是小學生,接觸文言文不多,更應該多讀少講,使學生在讀中感知,在讀中明理,從而豐富語文的積累,培養語感,發展思維。

教學設計方案 篇8

  一、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學習蘇聯衛國戰爭中少年兒童的機智勇敢和愛國主義精神。

  2.體會課文首尾呼應應寫法。

  3.學習生字新詞。會用“宛轉”、“興致勃勃”造句。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二、教學重點

  1.了解被稱為“夜鶯”的孩子是怎樣幫助游擊隊殲滅一伙德國法西斯強盜的。

  2.了解開頭三個自然段和最后兩個自然段之間相互照應的關系。

  三、課前準備:課件。

  四、教學時間:二教時。

  五、教學過程:

  第一教時

  教學目標:

  1.初步了解課文。

  2.學會生字新詞。

  3.學習課文第一部分。

  一、介紹背景,導入新課。

  二、初讀課文,讀準字音,理解詞文。

  1.學生自學

  2.檢查自學情況。

  三、再讀課文,說說課文的主要內容,給課文的每個段落概括大意。

  四、學習課文第一段。要求:

  1.在這一段中你了解了什么?

  2.怎樣理解課文中的幾句話:

  (1)“有個孩子坐在河岸邊上,搭拉著兩條腿。他光著頭,穿著一件顏色和樹葉差不多的綠上衣,手里拿著一塊木頭,不知在削什么。”(這個孩子是夜鶯,他這樣做的目的就是要有意地吸引敵人)

  (2)“怎么會就剩下我一個?這里有麻雀、烏鴉、貓頭鷹,多著呢。夜鶯倒只有我一個!”(在敵人不易察覺中戲弄敵人,體現出他的聰明。)

  (3)“人哪?戰爭一開始這里就沒有人了。大家都喊:‘野獸來了,野獸來了’--就都跑了。”(體現出他的機智勇敢,鎮靜。讓敵人覺得他只不過是個不懂事的孩子,相信他,讓他帶路。)

  3.小夜鶯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你有什么感受?(勇敢機智聰明活潑能干自信)

  4.小結。

  五、作業。

教學設計方案 篇9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地朗讀小兒歌,認識8個漢字,體會形聲字的構字特點。

  2、通過觀察和比較,發現漢字偏旁與字義之間的聯系,提高歸類識字的能力。

  3、辨析兩組同音字,能在具體的語境中正確使用同音字。

  4、進一步鞏固用音序法查字法查字典的知識,提高自主識字的能力。

  5、正確朗讀并背誦四則歇后語,大致了解其意思,初步體會歇后語這種語言形式的特點。

  6、閱讀故事《狐貍和烏鴉》,把握故事的主要內容,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

  教學重點:進一步鞏固形聲字的構字規律,練習用音序查字法查字典。

  教學難點: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中正確使用同音字,初步了解歇后語這種語言形式。

  課時安排:3課時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1、正確、流利地朗讀小兒歌,認識8個漢字,進一步體會形聲字的構字特點。

  2、通過觀察和比較,發現漢字偏旁與字義之間的聯系,提高歸類識字的能力。

  教學過程

  一、關聯舊知,激趣導入

  1、出示《識字3》的內容,生自主朗讀,說說在這一課中“青”字加上偏旁組成了哪些新字。

  2、師激趣:其實在漢字中,像“青”這樣特別愛交朋友的漢字還有很多,我們今天再來認識一位(板書:包,指名生認讀)。

  3、師質疑:“包”加上不同的偏旁,又能變成哪些新的漢字呢?讓我們一起走進今天的“趣味識字”吧!

  二、學習“趣味識字”

  1、生自主閱讀小兒歌,借助拼音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指名生朗讀小兒歌,正音識字。

  (1)根據學生的朗讀情況相機出示詞語卡片:吃飯、能干、吃飽、茶水、泡茶、輕輕、抱著、鞭炮。

  (2)指名生認讀,相機正音強調:“能”既是鼻音,又是后鼻音;“茶”是翹舌音;“輕”是后鼻音。正音后再次抽讀卡片,鞏固學生認讀。

  (3)生再次練習朗讀小兒歌,將兒歌讀通讀順,讀出節奏。

  3、鞏固識字。

  (1)單獨出示兒歌中出現的八個生字,指名生認讀,口頭組詞,加強理解。

  (2)引導學生觀察字形,教師識記方法。在此過程中,師適當指導:“飽、泡、炮”這三個字都是“包”字加上不同的偏旁構成的;“飯、茶”也可以通過借助偏旁來理解字義識記字形;“輕”與“經”比較記憶。

  (3)師再次隨機出示卡片,通過指名讀、開火車讀、小組讀等方式鞏固學生的識字成果。

  4、發現規律。

  (1)師引導學生找出兒歌中由“包”字加偏旁組成的六個漢字,交流這六個漢字是由“包”加上什么偏旁組成的。

  (2)指名生交流,師出示六個漢字:飽、泡、跑、抱、袍、炮。指名生說說這六個漢字的相同點和不同點,師適當小結:相同點是六個漢字中都有“包”字,而且讀音與“包”相似;不同點是偏旁不同,意思也不一樣。

  (3)鼓勵學生結合兒歌內容說說這六個漢字的偏旁與漢字的意思有什么關系。

  (4)師在學生交流的基礎上適當小結:“包”字加上不同的.偏旁組成了六個漢字,這六個漢字的讀音與“包”相似,而不同的偏旁表示了漢字不同的意思。像“飽、泡、跑、抱、袍、炮”這樣的漢字叫做形近字,與我們在《識字3》中學習的由“青”字組成的一組漢字一樣,聲旁表音,形旁表義。漢字中的大部分字都是形聲字。

  三、學習“我的發現”

  1、師過渡:同樣的漢字加上不同的偏旁可以組成很多新的漢字,同樣,同一個偏旁加上不同的漢字也可以組成新的漢字。中國的漢字就是這么神奇有趣,讓我們一起來發現吧!

  2、生自主認讀“我的發現”中的三行漢字,讀準字音,并與同位輕聲交流自己的發現。

  3、指名生分行朗讀漢字,并說說自己有什么發現:第一行漢字都是口字旁,第二行漢字都是提手旁,第三行漢字都是足字旁。

  4、進一步引導學生發現每一行漢字在字義上有什么相同之處,指名生交流,師適當小結:第一行四個口字旁的漢字所表示的意思都與嘴巴的動作有關;第二行提手旁的漢字表示的都是手部的動作;而第三行足字旁的漢字是與腳部動作有關。

  5、拓展鞏固。

  (1)鼓勵學生想想還有哪些口字旁、提手旁、足字旁的漢字,看看這些漢字的意思是不是與偏旁有這樣的關系。

  (2)指名生交流,師適當板書:喊、喂;打、抱;路、躍。師教讀,并適當講解意思。

  (3)師出示三點水旁、木字旁,鼓勵學生寫出幾個帶有這樣偏旁的漢字,進一步體會帶有相同偏旁的漢字所表示的意思與這個偏旁有關。

  6、師小結:我們在學習漢字的時候,可以通過關注漢字的偏旁來理解這一類漢字的意思,這樣識字更有趣,也更有效果。

  四、課堂小結

  同學們,通過這節課的學習,我們又認識了很多的漢字朋友,而且發現了漢字的字形和字義之間的有趣聯系,希望同學們在今后的識字中,也能關注到這一點,進一步提高自己認識漢字、理解漢字的能力。

  第二課時

  課時目標

  1、辨析兩組同音字,能在具體的語境中正確使用同音字。

  2、進一步鞏固學習用音序查字法查字典,提高自主識字的能力。

  3、正確朗讀并背誦四則歇后語,大致了解其意思,初步體會歇后語這種語言形式。

  教學過程

  一、出示漢字,談話導入

  1、師出示幾組同音字:香—鄉;青—清;再—在;夕—西,指名生認讀,說說這幾組漢字有什么特點。

  2、生交流,師小結:每一組的兩個漢字讀音相同,意思卻不一樣,這樣的字叫做同音字。

  3、師談話:漢字中的同音字有很多,雖然它們的讀音相同,但是在用法上卻不一樣,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如何區別它們。

  二、辨析同音字

  1、生自主朗讀“選一選,填一填”中的句子,嘗試將正確的漢字填在括號中,再讀一讀。

  2、指名生朗讀句子,并交流自己所填的漢字是什么,為什么填這個漢字。

  3、根據生的交流情況師明確:

  “青”指的是一種顏色,“清”是三點水旁,一般用來表示水很干凈,所以第一句話應該這樣填;“遠處有(青)山,近處有(清)泉。”

  “再”一般表示再見、再一次的意思,“在”表示“在什么地方、什么時間等”,所以第二句話的括號中應該填:“放學了,大家(在)教室門口和老師說(再)見。”

  4、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中鞏固“青—清;再—在”這兩組同音字的不同用法。

  (1)師出示相關練習:

  qīng:()色、()水、()蛙、()潔

  zài:()會、()哪里、()也不會了、我()早晨讀書。

  (2)生根據同音字的不同意思自主進行填空,并說明原因。

  5、拓展練習。

  (1)師出示另外兩組同音字:香—鄉;夕—西。指名生認讀。

  (2)鼓勵學生分別用“香”“鄉”組詞,體會二者意思的區別,師小結:“香”指的是味道;“鄉”指的是家鄉、故鄉。

  (3)鼓勵學生分別用“夕”“西”組詞,體會二者意思的區別,師小結:“夕”指的是傍晚、夕陽;“西”指的是一個方向。

  6、師小結:辨析同音字,一定要結合具體的詞語和句子,根據漢字的意思來正確區分。

  三、鞏固音序查字法

  1、出示“語文園地三”中學習的《音序查字法口訣》,生齊讀,并指名生說說音序查字法的幾個步驟。

  2、在生交流的基礎上師帶領學生復習:第一步:找漢字音節的第一個大寫字母;第二步:在字母欄下找到相關音節,看看它在第幾面;第三步:翻到字典正文的這一面,依次尋找,就能找到這個漢字。

  3、根據以上方法,生用音序查字法在字典里查到“溪、解、準、樓、伯”五個字,師巡視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

  4、指名生交流自己是如何查到這幾個字的,在交流中進一步鞏固音序查字法的基本步驟。

  四、學習“日積月累”

  1、生自主朗讀這四則歇后語,借助拼音讀準字音,讀通短語。

  2、指名生分行朗讀,在朗讀的過程中,師適當正音。

  3、正音后再次讓學生練習朗讀,師提醒學生每行短語的中間部位要注意停頓。

  4、師舉例引導學生體會歇后語的表現形式:

  (1)出示第一則歇后語,指名生朗讀,指名生交流這個短語中出現了什么物品(小蔥、豆腐),它們是混合在一起的,所以叫“小蔥拌豆腐”。

  (2)師出示“小蔥拌豆腐”的圖片,生結合圖片和生活體驗說說這兩種物品放在一起是什么顏色(有綠色和白色)。

  (3)生再次朗讀第一則歇后語,師引導學生體會前后兩部分有什么關系。

  5、按照剛才的學習方法,生自主朗讀并比較每則歇后語前后兩部分之間的關系。

  6、指名生朗讀剩下的三則歇后語,并說說自己的理解,師適當講解并小結:這幾則短語,前半部分講的是生活中常見的物品或現象,后半部分則是一種比喻的意思,整句聯系起來十分生動有趣。像這樣的語言形式就叫做歇后語。

  7、大致理解這四則歇后語的意思。

  師描述一種情況,鼓勵生說一說用哪一條歇后語比較適合。(如:一位同學期中考試沒有考好,當他拿著試卷回家的時候,心里十分緊張,擔心爸爸媽媽會批評他,這個時候他的心情就可以用“十五個吊桶打水—七上八下”來形容。)

  8、通過師生對讀、自由朗讀、聯系意思等方法指導學生熟讀并背誦四則歇后語。

  五、課堂小結

  同學們,我們的漢語表現形式十分豐富,歇后語就是其中非常有趣的一種,在我們平時的生活中、在今后的語文學習中,我們會經常接觸到歇后語,希望同學們能記住它們,并且能正確、熟練地運用它們。

  第三課時

  課時目標

  1、正確、流利地朗讀故事《狐貍和烏鴉》,分角色朗讀對話。

  2、了解故事的主要內容,明白狐貍是怎么騙到烏鴉口中的肉的。

  3、通過閱讀,讓學生明白愛聽好話容易上當受騙的道理。

  4、初步了解《伊索寓言》這本書,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

  教學過程

  一、出示圖片,激趣導入

  1、出示狐貍和烏鴉的圖片,指名生說說這兩種動物的了解。

  2、師相機小結:在人們的心目中,狐貍是狡猾的,一肚子的壞主意;而烏鴉呢,渾身長著黑色的羽毛,叫聲也很難聽。這兩種動物遇到一起,會發生什么有趣的故事呢?

  3、師板書故事標題:狐貍和烏鴉。指名生朗讀題目。

  二、初讀故事,了解故事大意

  1、師播放故事的錄音,引導學生認真傾聽。

  2、生借助拼音自主朗讀故事,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3、指名生分自然段朗讀課文,師相機正音,指導學生把句子讀正確讀通順。在朗讀中引導學生學生或說說每個自然段的主要內容:

  第1自然段:狐貍看到烏鴉嘴里叼著一片肉。

  第2自然段:狐貍主動向烏鴉打招呼,烏鴉沒有理睬。

  第3自然段:狐貍問候烏鴉的孩子,烏鴉還是沒有回答。

  第4自然段:狐貍夸烏鴉的羽毛漂亮,嗓音動聽。

  第5自然段:烏鴉得意地唱起了歌,結果肉從嘴中掉了下來。

  第6自然段:狐貍叼起肉跑掉了。

  4、生再次輕聲朗讀課文,師鼓勵學生用自己的話說說故事的主要內容,在交流的過程中,師適當引導學生把故事的內容說清楚,說完整。(狐貍想騙烏鴉嘴里的肉,就主動向烏鴉打招呼、問候烏鴉的孩子、夸烏鴉的羽毛和嗓音,結果烏鴉上當受騙,嘴里的肉被狐貍騙去了。)

  三、再讀故事,理解被騙原因

  1、師過渡:狐貍是怎樣一步一步騙到烏鴉嘴里的肉呢?請同學們再認真讀一讀故事,看看狐貍都用了哪些方法?烏鴉的反應又如何?

  2、生自主閱讀故事,邊讀邊與同位輕聲交流自己的讀書收獲。

  3、指名生交流,師在以下地方重點指導:

  狐貍的表現:

  (1)第2自然段:引導學生抓住“眼珠一轉”體會狐貍在動腦筋,想辦法與烏鴉套近乎;抓住“親愛的”“您”這兩個稱呼體會狐貍對烏鴉的尊敬。

  (2)第3自然段:引導學生抓住“賠著笑臉”體會狐貍為了達到騙到肉的目的,不在乎烏鴉的不理睬,通過問候孩子來向烏鴉示好。

  (3)第4自然段:引導學生抓住“搖搖尾巴”這個動作體會狐貍繼續討好烏鴉的心理。

  (4)師質疑:狐貍是真的喜歡烏鴉,才會主動與烏鴉打招呼、問候烏鴉的孩子、夸贊烏鴉的嗎?引導學生在剛才閱讀交流的基礎上得出結論:狐貍是為了騙到烏鴉嘴里的肉,才主動與烏鴉打招呼套近乎、問候烏鴉的孩子、說假話來拍烏鴉馬屁的。

  (5)在交流的過程中指導學生朗讀狐貍的話,結合狐貍的動作和表情讀出狐貍的虛偽和討好的語氣。

  烏鴉的表現:

  (1)指名生交流烏鴉的變化:沒有回答—看了一眼還是沒有回答—非常得意,唱了起來。

  (2)引導學生思考烏鴉為什么會有這樣的變化。

  結合狐貍的表現和語言,引導學生體會烏鴉在狐貍一步一步的討好下,逐漸放松了警惕,把狐貍的假話當成了真話,最終上當受騙。

  4、鼓勵學生探究烏鴉上當受騙的真正原因,指名生交流,師適當小結:愛聽好話和假話,喜歡別人奉承,就會讓別人抓住你的弱點,從而上當受騙。

  四、課堂小結

  同學們,這節課我們一起閱讀了《狐貍和烏鴉》這個有趣的故事,這個故事出自《伊索寓言》這本書(師多媒體出示《伊索寓言》這本書),在這本書里,還有很多很多既有趣又深含哲理的小故事,希望同學們課后可以讀一讀。

教學設計方案 篇10

  教學內容:

  人教版四年級下冊第32頁和第33頁

  教學目標:

  1.理解小數的意義,認識小數的計數單位,知道相鄰兩個計數單位之間的進率。

  2.借助學生熟悉的米尺和格子圖等實物,讓學生多角度理解小數與分數的關系,經歷探索小數意義的過程,在探索交流中體會數學學習的樂趣。

  3.培養學生遷移、類推的能力及良好的數學學習品質。

  教學重點:

  理解小數的意義,知道小數的計數單位及其進率。

  教學難點:

  理解小數的意義

  教學準備:

  課件、米尺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一)交流資料

  師:昨天老師讓同學們收集一些生活中的小數,收集了嗎?誰愿意和大家分享一下?

  生匯報交流。

  如:一袋方便面的價錢是1.2元;一個筆記本的價錢是2.6元……

  (二)師出示圖片

  師:王老師也找了一些圖片,看大屏幕。

  請你認真讀一讀,并說一說每張圖表示什么含義。

  生讀小數并結合圖說小數表示的含義。

  (三)小結

  看來小數在我們的生活中應用非常廣泛,三年級時我們已經對它有所了解,今天我們進一步研究小數(板書:小數的意義)。

  二、探究新知

  (一)觀察猜測,實踐體驗

  師:今天老師給同學們帶來一個大家伙,(師舉起給學生們看)什么呀?(生:米尺)它有多長?(1米)可以干什么用?(測量物體的長度)今天這節課上它的功勞是最大的,借助它我們會掌握很多新知識。

  請兩位同學合作測量一下課桌的高度及它表面的長度,誰愿意?

  兩位學生測量,其他學生觀察,教師板書記錄:桌子長60厘米多,高80厘米。

  師:如果用米作單位,不夠1米怎么辦?

  生:可以用小數。

  小結:在我們測量和計算時,往往得不到整數的結果,這時常用小數來表示。

  (設計意圖:教師選擇學生熟悉的情境,讓學生通過動手實際測量活動,進一步理解和感受小數產生的必要性。)

  (二)直觀感知

  1.借助課件,引導理解一位小數的意義。

  師:請同學們觀察,把1米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幾分米?(生:1分米)寫成分數是幾分之幾米?(生:十分之一米)像這樣的分數也可以用小數0.1米表示

  師:那3分米、7分米如果用米作單位,用分數和小數怎么來表示?

  學生獨立思考后同桌交流,匯報。

  生:3分米是表示把1米平均分成10份,表示其中的3份,用分數表示是十分之三米,也可以用0.3米表示;7分米則是……(生匯報的同時課件出示。)

  師:0.3米里有幾個0.1米呢?0.7米里又有幾個0.1米呢?1米里面有幾個0.1米呢?

  生獨立思考后匯報。

  師出示米尺教具:誰能在我的米尺上指出0.1米、0.3米、0.7米及0.9米……

  生臺前匯報結果,并說說是怎么想的

  師:你們太棒了!通過觀察以上分數和小數,發現了什么?

  小組討論交流匯報。

  生:像這樣十分之幾的分數可以用一位小數表示。

  (設計意圖:多角度、多形式地強化認識,理解一位小數是十進分數的另一種表現形式,并滲透小數的計數單位和進率。)

  2.借助直觀遷移,理解兩位小數的意義。

  課件出示32頁圖片

  師:把1米平均分成100份,每份是多少?(生:1厘米)1厘米用米作單位,用分數怎么表示?(一百分之一米)也可以用0.01米表示。那么4厘米、8厘米用分數怎么表示?用小數呢?生獨立思考后組內交流。

  匯報整理(課件演示)

  師追問:那么12厘米、38厘米用米作單位用分數怎么表示?小數呢?誰來老師手里的米尺上指一指呢?

  生找,指,并說為什么,那么1米里又有多少個0.01米呢?(100個)

  師:你們又有什么發現呢?

  生:分母是100的分數可以用兩位小數來表示(師板書)。

  3.直觀遷移,獨立探究,理解三位小數的意義。

  師出示課件,33頁的圖。

  生獨立思考后完成書中練習,然后小組交流。

  師追問:你能從這幅圖中找到其他小數嗎?(如:0.006,0.015……)

  你又有什么發現呢?

  匯報:分母是1000的分數也可以用三位小數表示。

  (設計意圖:在初步理解一位小數的意義的基礎上,通過獨立探究、小組交流等方法理解兩位小數、三位小數的具體意義,突破了難點,使學生進一步體會和理解了小數的意義,又一次滲透了計數單位和相鄰兩個計數單位間的進率。)

  4.遷移推理。

  師:試想一下,什么樣的分數可以用四位小數來表示?五位小數呢?

  生:分母是10000的分數可以用四位小數表示,分母是100000的分數可以用五位小數表示……

  小結:分母是10、100、1000……這樣的分數可以用小數來表示(板書)。

  (設計意圖:學生通過遷移應用,已經對小數的意義有一定的理解,在此基礎上繼續推理下去,有助于學生清晰而深入地理解,從而感知十進分數與小數的關系,歸納出小數的意義。)

  (三)認識計數單位

  師:整數有計數單位,小數也有計數單位,你知道小數的計數單位嗎?嘗試說一說。

  生根據自己的理解說。

  師課件出示,并要求學生齊讀(板書上顯示)

  追問:通過觀察發現,相鄰兩個計數單位之間的進率是多少?(生:10)

  板書:相鄰兩個計數單位之間的進率是10。

  (設計意圖:通過前面的學習,學生對小數的意義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所以這部分知識我采用讓學生試著說一說然后直接出示,提高了學生探究的自主性。)

  三、鞏固練習

  1.完成書33頁“做一做”,獨立完成,全班訂正。

  2.完成書36頁1、2、3題,要求:認真讀題,獨立思考。

  (設計意圖:通過這幾道基礎練習題,讓學生進一步理解小數的意義,并掌握小數的計數單位,為后續的學習奠定基礎。)

  四、總結

  1.師:回顧一下本節課的內容,談一談自己的收獲。生暢所欲言。

  2.齊讀書33頁“你知道嗎?”內容,了解小數的產生。

  (設計意圖:通過學生對本節課知識的梳理,加深對本課內容的認識、理解。通過閱讀,讓學生了解小數產生的歷史,對學生進行了數學文化的滲透。)

  五、板書設計

  小數的意義

  相鄰兩個計數單位的進率是10

  六、布置作業:

  完成書37頁7、8題

  七、教學反思

  在本節課教學中我重視讓學生親自經歷測量活動,結果不能用整數表示時,加強了對小數產生的必要性認識。

  在教學小數意義這部分時,我充分利用教學課件和實物教具相結合,直觀引出十分之幾、百分之幾、千分之幾的數都可以用小數表示,然后抽象概括出小數的意義,在此過程中我充分借助遷移類推,合理安排引導和放手的時機,給學生創造了大量的自主探索的機會,從而提高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精選】教學設計方案范文集合10篇】相關文章:

精選教學設計方案范文集合四篇02-21

【精選】教學設計方案范文集合四篇02-19

精選教學設計方案范文集合5篇01-18

精選教學設計方案范文集合六篇01-29

精選教學設計方案范文集合五篇03-12

精選教學設計方案范文集合5篇02-21

教學設計方案范文集合五篇02-28

教學設計方案范文集合8篇01-24

教學設計方案范文集合六篇01-19

【精選】教學設計方案模板集合7篇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