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積與容積單位》教學設計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準備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把教學原理轉化為教學材料和教學活動的計劃。優秀的教學設計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體積與容積單位》教學設計,歡迎大家分享。
教學目標:
1、經歷體積與容積的概念的建立過程,理解體積和容積的意義。感知常用體積和容積單位的大小,能正確地選擇合適的單位進行相應數量的計量。
2、在親歷感知,在感悟中形成對學科學習的內在興趣。
教學重點:
教學難點通過參與試驗、分析與嘗試,掌握體積和容積概念,會確定體積和容積相應并能正確地把握體積的大小。
教學方法動手操作、分析、合作
教學準備每個小組準備一個盛水的量杯一個土豆。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師:我們已經學習了長方體和正方體表面積的知識,這節課,我們繼續探究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和容積。
二、感受物體的體積
1、分組實驗
方法:將土豆放入一個盛水的量杯中,注意記錄放入前后的水位高度。
猜想:量杯中的水位會發生什么變化?
觀察:通過對上面實驗的觀察,有什么發現?看到土豆放入時,水位上升了;取出時,水位又基本復原。
思考:這個現象說明了什么?
生:土豆占有空間,入水時,水會被擠開,造成水位上升;而取出時,土豆所占的位置空出,水于是又復原。
2、體積的意義:
師引導學生讀書57頁中間文字并結合實驗同桌交流自己所理解的體積的概念。
3、想一想:你還能用其它方法感受物體的體積嗎?
三、感受物體的容積
1、①1箱牛奶的體積與6盒牛奶的體積比?(1箱牛奶體積大于6盒牛奶的體積。)②1盒牛奶的體積與1杯牛奶的'體積比?(1盒牛奶的體積大于1杯牛奶的體積。)
從上面的結論中你想到了什么?(整個容器體積大于內中裝的體積)
2、歸納容積的意義(板書)
3、同桌互相舉例說明物體的體積與容器,及其大小比較。
四、體積單位
1、長度、面積和體積基本單位的確定:
棱長為1厘米的正方體的體積為1立方厘米
棱長為1分米的正方體的體積為1立方分米
棱長為1米的正方體的體積為1立方米
感覺一下1立方米的大小
(1)如果同學們在正方體模型中蹲著,會蹲下幾個?
(2)如果把書包放在這個正方體模型中壘起來,大約可以壘多少個?
2、容積單位的確定:
師指出:我把能容納1立方厘米和1立方分米物體的容積的大小分別叫做1毫升和1升。
在生活中計量液體的體積常以毫升和升為單位。(讓學生認真閱讀理解5960頁中的文字,然后同桌相互說一說)
3、課堂活動:60頁1、2題。通過課堂互動,讓學生在搜索和交流中熟悉和增強體積和容積單位大小的實感。
五、全課總結
這節課你學會了什么?有什么新的感受?
六、布置作業
課本62-63頁練習十二第1、2、5題。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掌握體積單位、容積單位之間的進率,能正確地進行單位間的改寫。
2、讓學生參與單位間進率的探究中感知。深化認識與把握。
3、感悟數學與生活息息相關,進而體驗成功的樂趣。
教學重點
教學難點
讓學生借助對模型的分層探討,理解常用體積單位和容積單位間的進率的由來,并掌握體積單位改寫的方法。
教學方法
知識遷移法、練習法
教學準備課件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新課
1、復習體積與容積的意義
一瓶礦泉水的標簽寫著:凈含550ML,表示瓶中水的(容量、體積、容積)是550ML。
讓學生認真一議,弄清問題是什么。顯然是針對水的,由于水不是容器,不可能有容量、容積之說。所以只能是體積。
2、復習常見的體積單位
回顧一下常見的體積單位
3、導入新課
板書:體積與體積單位
二、合作探究
1、例5的教學:體積單位進率的的探討
(1)課件展示例5:1立方分米=()立方厘米
小組探究
全班反饋:一排10個,一層100個,10層1000個。
(2)探討
(3)填空
(4)熟記。
找出體積單位之間的進率的規律
同桌互說互測
2、例6的教學:體積單位之間的改寫
(1)課件展示例6;說一說,算一算
先讓學生議一議:
所示問題的實質是什么?怎么解決?再獨立完成,最后進行全班反饋
反饋:問題的實質方法
思路的再反思
三、課堂活動:練習與操作
1、小組合作:估一估,量一量
2、練一練
四、全課總結
這節課主要學習體積單位,容積單位之間的進率和轉化方法。
五、布置作業
4、6、7
【《體積與容積單位》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容積和容積單位說課稿3篇11-09
長方體的體積教學設計(11篇)02-21
長方體的體積教學設計11篇02-10
圓柱的體積教學反思04-18
教學設計與反思03-30
背影教學設計與反思設計10-28
面積與面積單位說課設計11-12
體積與空間中的生命說課稿11-03
欣賞與設計教學反思04-02
《我與地壇 》教學設計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