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我愛老師教學設計(通用11篇)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一個系統設計并實現學習目標的過程,它遵循學習效果最優的原則嗎,是課件開發質量高低的關鍵所在。我們應該怎么寫教學設計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我愛老師教學設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我愛老師教學設計 1
社會活動:
我愛老師 (自我成長)
活動目標:
1、初步了解老師的工作。
2、感受教師像媽媽一樣對自己的關心和愛護。
活動準備:
一些教師關心孩子的情景錄像。(如:安慰孩子,帶孩子活動);班上老師的照片各一張,各種手工制作材料;歌曲《我的幼兒園》
活動過程:
(一)看錄像,說一說是哪位教師。
1、教師:你們看到誰?(×老師)她們是哪個班的'老師?有幾位老師?
2、老師在干什么?
3、你們喜歡不喜歡這些老師?為什么?
(二)了解老師的工作。
1、引導幼兒講述自己在班上看到老師所做的事情。
教師:你們知道老師每天都會做些什么事情嗎?
2、老師還幫小朋友做了哪些事?
3、小結:老師每天帶小朋友做活動、玩游戲。小朋友睡覺時老師要給小朋友蓋好被子,小朋友起床時要幫助不會穿衣服的小朋友穿整齊;小朋友吃點心、吃飯時要分餐、添飯菜。老師每天要做很多事情。如果你不高興的時候可以告訴老師,老師會幫助你的。
(三)師幼互相表達彼此的情感。
1、引導幼兒給每一位老師說一句悄悄話。
2、教師給每個幼兒一個溫暖的擁抱。
3、教師和幼兒在歡樂的音樂中結束活動。
我愛老師教學設計 2
教學目標:
1. 情感目標:培養學生尊敬老師、感恩老師的情感,增強師生之間的情感聯系。
2. 能力目標:通過手工制作活動,鍛煉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創造力。
3. 認知目標:讓學生了解老師的工作內容和辛勤付出,理解“愛”的含義。
教學準備:
彩色卡紙、剪刀、膠水、彩筆、裝飾品(如貼紙、亮片等)
老師日常工作的圖片或視頻
《每當我走過老師窗前》等感恩老師的歌曲音頻
教學過程:
1. 導入環節(5分鐘)
播放老師日常工作的圖片或短視頻,引導學生觀察并討論老師的辛苦與付出。
提問:“你們覺得老師平時都做些什么?為什么我們要尊敬老師?”引導學生發言,表達初步感受。
2. 情感共鳴(10分鐘)
播放歌曲《每當我走過老師窗前》,引導學生閉眼聆聽,感受歌曲中的情感。
分享環節:鼓勵學生分享自己與老師之間的感人故事或老師給予的幫助,增進情感共鳴。
3. 手工制作(25分鐘)
介紹手工活動:今天我們要用彩色卡紙等材料制作一張“愛心感謝卡”送給老師。
分步驟教學:
第一步:選擇喜歡的卡紙顏色,折成卡片形狀。
第二步:用彩筆在卡片上畫出自己喜歡的圖案或寫上感謝的話語。
第三步:用膠水粘貼裝飾品,使卡片更加美觀。
學生動手制作,教師巡回指導,鼓勵學生發揮創意。
4. 展示與評價(10分鐘)
學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簡述為什么要制作這張卡片,里面包含了哪些心意。
教師和同學給予正面鼓勵和評價,強調每一張卡片都是獨一無二的`,都承載著學生對老師的愛。
5. 總結與延伸(5分鐘)
總結今天的學習內容,強調尊敬老師、感恩老師的重要性。
鼓勵學生今后用實際行動來表達對老師的愛,如認真聽講、積極發言、按時完成作業等。
布置作業:回家后向家人講述今天的學習經歷,并一起為老師準備一份小禮物(非必需,重在心意)。
我愛老師教學設計 3
教學目標:
1. 情感目標:通過閱讀和角色扮演,加深學生對老師的理解和敬愛之情。
2. 語言目標: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
3. 社交目標: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和社交能力。
教學準備:
《我的老師》等相關主題的繪本或短文
角色扮演所需的簡單道具(如眼鏡、書本、教鞭等)
教室布置成一個小型課堂場景
教學過程:
1. 閱讀引入(10分鐘)
教師講述或播放《我的老師》等繪本故事,引導學生認真聆聽。
提問引導學生思考:“故事中的`老師是什么樣的?你最喜歡老師的哪個特點?”
2. 角色分析(10分鐘)
分組討論:將學生分成小組,每組選擇一個故事中的角色進行分析,包括角色的性格、行為等。
匯報分享:每組派代表分享分析結果,增進對角色及故事的理解。
3. 角色扮演(20分鐘)
布置場景:將教室布置成一個小型課堂場景,準備道具。
分配角色: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和小組討論結果選擇角色進行扮演。
表演開始:學生按照故事情節進行表演,注意情感的投入和語言的表達。
觀眾互動:表演過程中,觀眾可以適時給予掌聲和鼓勵,增強表演的互動性。
4. 反思與分享(10分鐘)
表演結束后,引導學生反思自己在扮演過程中的感受和收獲。
分享環節:鼓勵學生分享自己在扮演過程中印象最深刻的瞬間或學到的東西。
5. 總結與升華(5分鐘)
教師總結今天的活動,強調尊師重道的重要性。
引導學生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表達對老師的敬愛之情,如禮貌問好、認真聽講等。
鼓勵學生將今天的感受和收獲記錄下來,作為成長的印記。
我愛老師教學設計 4
課程目標:
1. 引導學生認識并理解老師的重要性和辛勤付出。
2. 培養學生的感恩之心,學會表達對老師的愛與尊敬。
3. 通過實踐活動,增強學生的團隊協作能力和情感表達能力。
教學對象: 小學中年級學生
教學準備:
PPT課件,包含老師日常工作的圖片和視頻。
手工制作材料(彩紙、剪刀、膠水等),用于制作感謝卡。
音樂播放設備,準備一首溫馨感恩的歌曲。
邀請一到兩位老師作為嘉賓參與課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5分鐘)
故事引入:講述一個關于老師無私奉獻的小故事,激發學生興趣。
提問討論:讓學生分享自己印象中最深刻的一位老師及其原因,引導學生感受老師的關懷與付出。
二、新知學習(15分鐘)
展示與講解:利用PPT展示老師日常工作的圖片和視頻,如批改作業、備課、輔導學生等,讓學生直觀感受老師的'辛苦。
情感共鳴:引導學生思考并討論:如果沒有老師的教導,我們的生活和學習會怎樣?
三、實踐活動(20分鐘)
分組制作感謝卡:學生分組,利用手工材料制作感謝卡,上面可以寫上對老師的感謝語、畫上代表感激的圖畫或貼上自己的照片。
小組分享:每組派代表上臺展示并朗讀感謝卡上的內容,表達對老師的愛與尊敬。
四、情感升華(10分鐘)
邀請嘉賓老師:請事先邀請的老師上臺,學生代表獻上感謝卡,并邀請老師發表感言。
集體合唱:全班合唱事先準備好的感恩歌曲,營造溫馨和諧的氛圍。
五、總結與作業(5分鐘)
總結:回顧本節課的學習內容,強調感恩老師的重要性。
作業布置:回家后,學生可以選擇一項力所能及的事情(如幫家人做家務、自己整理學習用品等),作為對家人和老師感恩的實際行動,并記錄下自己的感受。
我愛老師教學設計 5
課程目標:
1. 增進學生對老師職業的理解與尊重。
2. 培養學生的溝通能力和表達能力,鼓勵學生勇敢表達自己對老師的情感。
3. 通過角色扮演等活動,加深學生對老師工作的認識,增強班級凝聚力。
教學對象: 初中一年級學生
教學準備:
劇本準備,包含老師與學生互動的場景。
角色扮演道具(如眼鏡、書本、講臺模型等)。
問卷調查表,用于收集學生對老師的看法和建議。
黑板或白板及書寫工具。
教學過程:
一、開場白與熱身(5分鐘)
班主任簡短致辭,說明班會主題及意義。
輕松小游戲:如“快速問答”,圍繞老師的話題提問,活躍課堂氣氛。
二、問卷調查分享(10分鐘)
發放并回收問卷調查表,選取部分有代表性的回答進行分享,了解學生對老師的看法和需求。
三、角色扮演(20分鐘)
分組準備:將學生分成若干小組,每組分配一個劇本片段,進行角色扮演準備。
表演展示:各小組輪流上臺表演,模擬老師與學生之間的日常互動,展現老師的耐心、智慧和愛心。
觀眾互動:表演結束后,邀請觀眾(其他學生)點評,分享自己的感受。
四、主題討論(15分鐘)
圍繞主題:引導學生討論“我心目中的好老師”、“如何表達對老師的`感激之情”等話題。
分享心得:鼓勵學生自由發言,分享自己的經歷、感受或建議。
五、總結與倡議(10分鐘)
班主任總結:概括本次班會的收獲,強調尊重老師、感恩老師的重要性。
班級倡議:發起一項班級倡議,如“每周一封感謝信”活動,鼓勵學生定期向老師表達感激之情。
結束語:以一首關于老師的詩歌或歌曲作為班會的結束,營造溫馨感人的氛圍。
我愛老師教學設計 6
教學目標:
1. 引導學生認識并理解教師職業的辛勤與偉大,培養學生尊師重教的良好品德。
2. 通過多種活動形式,讓學生表達對老師的感激之情,增強師生間的情感交流。
3. 提升學生的溝通能力和團隊合作能力,學會用實際行動表達對老師的愛。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包含教師日常工作的照片、視頻)
手工材料(彩紙、剪刀、膠水等)
感恩卡片
音樂《每當我走過老師窗前》
學生分組名單及任務分配表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5分鐘)
故事引入:講述一個關于老師無私奉獻的.小故事,引出主題“我愛老師”。
提問討論:讓學生分享自己與老師之間的一個小故事或難忘瞬間,感受老師的關愛與付出。
二、認識與理解(10分鐘)
展示分享:利用多媒體展示教師日常工作的照片和視頻,讓學生直觀感受老師的工作強度和辛勤付出。
小組討論:分組討論教師職業的特點和重要性,每組派代表分享討論結果。
三、情感表達(20分鐘)
手工制作:指導學生利用手工材料制作一份特別的禮物(如手工花、感恩卡等),并在上面寫下對老師的祝福語。
感恩信撰寫:鼓勵學生寫下一封給老師的感恩信,表達自己對老師的感激之情和未來的學習目標。
四、展示與分享(10分鐘)
禮物展示:學生上臺展示自己的手工作品,并簡單介紹其寓意。
信件朗讀:邀請幾位學生朗讀自己的感恩信,讓全班一起感受這份真摯的情感。
五、情感升華(5分鐘)
集體朗誦:全班一起朗誦《每當我走過老師窗前》的歌詞,表達對老師的敬意和感激。
教師寄語:老師總結發言,表達對學生們的期望和祝福,同時分享自己作為教師的幸福與感動。
六、課后作業
要求學生回家后,為老師做一件力所能及的小事,如整理講臺、幫老師拿東西等,用實際行動表達對老師的愛。
我愛老師教學設計 7
教學目標:
1. 加深學生對教師職業的理解和尊重,培養學生的感恩之心。
2. 通過實踐活動,提高學生的組織協調能力和社會責任感。
3. 促進家校合作,共同營造尊師重教的良好氛圍。
教學準備:
邀請函(邀請家長參與)
策劃書(活動流程、分工安排)
校園廣播站使用權
表彰證書及獎品
教學過程:
一、前期籌備(課外時間)
成立籌備小組,負責活動策劃、宣傳、物資準備等工作。
制定詳細的活動方案,包括活動時間、地點、內容、參與者等。
向全校師生及家長發出邀請函,邀請他們參與或關注此次活動。
二、活動實施(一天)
上午:感恩宣講會
開場致辭:由校長或學生代表致開幕詞,闡述活動的'意義和目的。
教師風采展示:通過視頻、圖片等形式展示教師們的風采和教學成果。
學生發言:邀請幾位學生代表上臺發言,分享自己與老師之間的感人故事。
家長寄語:邀請幾位家長代表發言,表達對教師辛勤工作的感激之情。
下午:感恩行動日
校園清潔行動:組織學生和家長一起清掃校園,為老師創造一個更加舒適的工作環境。
感恩小劇場:由學生自編自演的小品、相聲等節目,以輕松幽默的方式表達對老師的敬愛。
表彰大會:對表現突出的教師和學生進行表彰,頒發榮譽證書和獎品。
三、活動總結(課后)
撰寫總結報告:組織學生撰寫活動總結報告,回顧活動過程中的收獲與感悟。
反饋收集:通過問卷調查、座談會等方式收集師生及家長的反饋意見,為下次活動提供參考。
家校溝通:利用家長會等平臺,進一步加強家校合作,共同關注和支持教育事業的發展。
我愛老師教學設計 8
課程目標:
1. 使學生認識到老師的重要性和辛勤付出。
2. 培養學生的感恩之心,學會表達對老師的尊敬與愛戴。
3. 通過活動,提升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及團隊協作能力。
教學對象: 小學中年級學生
教學材料:
多媒體課件(包含教師日常工作的圖片、視頻)
彩色卡紙、彩筆、剪刀等手工材料
《感恩老師》詩歌或短文
小組討論卡片
教學過程:
一、導入(5分鐘)
故事引入:講述一個關于學生和老師之間溫馨互動的小故事,引出老師對學生的關愛與付出。
提問互動:“你們心目中的老師是什么樣的?他們做過哪些讓你感動的事情?”引導學生分享個人經歷。
二、新知學習(15分鐘)
展示多媒體:播放老師日常工作的照片和視頻,如備課、批改作業、課后輔導等,讓學生直觀感受老師的辛勤。
講解討論:解釋老師工作的意義,引導學生理解老師不僅是知識的傳授者,更是成長的引路人。
三、情感體驗(10分鐘)
朗誦詩歌:全班齊聲朗誦《感恩老師》的詩歌或短文,加深學生對老師的感激之情。
角色扮演:分小組進行情景模擬,如“當我遇到困難時,老師是如何幫助我的”,讓學生在表演中體驗并表達情感。
四、動手實踐(20分鐘)
制作感謝卡:指導學生使用彩色卡紙、彩筆等材料制作感謝卡,寫上想對老師說的話或畫上感謝的.圖畫。
小組分享:每個小組選一名代表,展示并分享他們組的感謝卡及其背后的故事。
五、總結與延伸(10分鐘)
總結回顧:引導學生總結本節課的收獲,強調感恩老師的重要性。
布置作業:要求學生回家后向家人講述今天學到的內容,并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繼續表達對老師的尊敬與愛戴。
鼓勵實踐:鼓勵學生將感恩之心付諸行動,如主動幫助老師做力所能及的事,或在教師節等節日送上自制的禮物。
我愛老師教學設計 9
課程目標:
1. 加深學生對教師職業的理解與尊重。
2. 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 通過實踐活動,強化學生的'團隊協作和社會責任感。
教學對象: 初中一年級學生
教學材料:
調研問卷模板
校園采訪設備(如錄音筆、相機)
策劃書模板
班級會議記錄本
教學過程:
一、課題提出(5分鐘)
引入話題:通過班級討論或教師講述,引導學生關注教師的工作與生活,提出“如何更好地表達對老師的愛”這一課題。
二、調研準備(10分鐘)
分組分工:將學生分為若干小組,每組負責不同的調研任務,如教師工作壓力、學生需求、師生溝通現狀等。
設計問卷:指導各小組設計調研問卷,確保問題全面、合理。
三、實地調研(課外時間)
校園采訪:各小組利用課余時間,在校園內對教師和學生進行采訪,收集第一手資料。
數據分析:整理采訪記錄,進行數據分析,提煉出關鍵問題和改進建議。
四、策劃方案(課堂時間,20分鐘)
小組討論:基于調研結果,各小組討論并制定改善師生關系的具體方案,如建立師生交流平臺、組織感恩活動等。
撰寫策劃書:將討論結果整理成策劃書,明確活動目的、內容、預算及分工。
五、匯報展示(課堂時間,20分鐘)
小組匯報:各小組選派代表,利用多媒體設備展示策劃書,并闡述方案的創新點和可行性。
班級評議:全班同學對各小組的策劃進行評議,提出改進意見。
六、總結與展望(5分鐘)
教師總結:肯定學生的努力與成果,強調師生共同成長的重要性。
展望未來:鼓勵學生將策劃方案付諸實踐,持續關注并改善師生關系,讓校園充滿愛與溫暖。
我愛老師教學設計 10
課程目標:
1. 培養學生尊敬師長、感恩老師的情感。
2. 通過故事講述、角色扮演等活動,讓學生理解老師的辛勤付出和重要性。
3. 鼓勵學生表達自己對老師的愛與感激之情。
教學對象: 小學低年級學生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包含老師日常工作的圖片、視頻)
繪本《我的老師》或相關故事材料
手工制作材料(彩紙、剪刀、膠水等)
感謝卡模板
教學過程:
1. 導入新課(5分鐘)
以一首贊美老師的兒歌或詩歌作為開場,引發學生興趣,同時引導學生思考“為什么我們要愛老師?”
2. 故事講述(10分鐘)
使用繪本或教師自編故事,講述一個老師如何耐心教導學生、關心學生成長的溫馨故事。強調老師對學生的'愛與付出。
3. 情感體驗(10分鐘)
播放老師日常工作的照片或短視頻,如備課、批改作業、輔導學生等,讓學生直觀感受老師的辛苦。
小組討論:分享自己與老師之間的小故事,感受老師對自己的幫助和影響。
4. 角色扮演(15分鐘)
分組進行角色扮演游戲,模擬學生遇到困難時老師如何幫助解決的情景,增進學生對老師角色的理解和認同。
5. 手工制作(15分鐘)
指導學生使用手工材料制作感謝卡或小禮物,鼓勵學生寫上對老師的感激之情和祝福。
6. 分享與展示(10分鐘)
學生輪流上臺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大聲朗讀或簡述感謝信的內容,表達對老師的愛。
7. 總結與延伸(5分鐘)
教師總結本課重點,強調尊敬師長、感恩老師的重要性。鼓勵學生將這份愛轉化為實際行動,如更加努力學習、遵守紀律等。
布置課外作業:回家后為老師做一件力所能及的小事,如整理講臺、擦黑板等。
我愛老師教學設計 11
班會目標:
1. 增強班級凝聚力,促進師生情感交流。
2. 引導學生從多個角度認識老師的工作與付出,培養感恩之心。
3. 通過多樣化的活動形式,讓學生大膽表達對老師的愛與敬意。
參與人員: 全班學生及班主任老師
班會流程:
1. 開場致辭(5分鐘)
班主任簡短致辭,介紹班會主題,激發學生參與熱情。
2. 視頻回顧(10分鐘)
播放事先準備的班級成長視頻,穿插老師在不同時刻關心學生的片段,引發共鳴。
3. 心聲傳遞(15分鐘)
學生輪流上臺,用一句話或一段話表達對老師的感激之情,可以是感謝老師的.教誨、鼓勵或幫助。
4. 才藝展示(20分鐘)
學生分組進行才藝表演,如詩歌朗誦、歌曲演唱、舞蹈等,內容圍繞“我愛老師”主題,展現對老師的敬愛與贊美。
5. 師生對話(15分鐘)
邀請幾位學生代表與老師進行面對面交流,學生可以提出自己的疑惑或感謝,老師給予回應和寄語。
6. “我心中的好老師”繪畫比賽(15分鐘)
學生現場作畫,描繪自己心目中的好老師形象,完成后進行簡單展示和說明。
7. 頒發證書(5分鐘)
為參與活動的每位學生頒發“感恩之星”證書,表彰他們的積極參與和感恩之心。
8. 班會總結(5分鐘)
班主任總結班會亮點,強調感恩教育的重要性,鼓勵學生在日常生活中繼續表達對老師的愛與尊重。
9. 結束歌曲(5分鐘)
全班齊唱《每當我走過老師窗前》等感恩老師的歌曲,為班會畫上圓滿的句號。
【我愛老師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我愛大海》教學設計04-22
我愛大海教學設計04-08
我愛綠葉教學設計01-06
我愛故鄉楊梅教學設計05-24
《愛》教學設計03-30
我愛老師教案設計09-24
《談談爸爸、媽媽對我的愛》教學設計04-08
我愛大海教學設計3篇04-08
我愛這土地教學設計5篇02-07
愛的教育教學設計0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