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化石吟》的教學設計

時間:2021-04-14 18:42:09 教學設計 我要投稿

關于《化石吟》的教學設計(精選5篇)

  作為一名教師,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實現教學目標的計劃性和決策性活動。寫教學設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關于《化石吟》的教學設計(精選5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關于《化石吟》的教學設計(精選5篇)

  《化石吟》的教學設計1

  一、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理解、積累奇幻、蔥蘢、幽雅、嘆服、海枯石爛、日轉星移等詞語。

  2.了解化石展現的億萬年前奇幻的生物世界。

  能力目標

  1.理解詩歌內容,體會詩歌的節奏韻律之美和前后照應的結構特點。

  2.學習快速默讀、篩選、概括要點的閱讀方法。

  德育目標:培養對生物進化的興趣和愛科學愛文學的思想感情。

  二、教學重點:反復誦讀,感受詩歌的思想感情和節奏韻律之美。

  三、教學難點:聯系生物學的相關知識,激活聯想想像思維,深入理解詩歌內容。

  四、教學方法

  1.朗讀法。

  2.聯想想像法。

  3.討論點撥法。

  五、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語設計

  同學們,每當走進自然博物館,面對復原的古生物時,思緒總會把我們帶進曾留下生命痕跡的遠古洪荒。冰冷的化石卻是昨日生命信息的演繹,敘說著億萬年前那奇幻的神話。今天我們一起學習一首贊頌化石的抒情詩《化石吟》。

  二、解題

  《化石吟》是一首科學詩。科學詩是以詩的形式寫科學內容,全詩寫科學家通過研究化石,展現了億萬年前的神奇景象,從而贊美科學的神奇與人類的偉大。吟是古詩中的一種體式,內容多有悲愁慨嘆之意,形式上比較自由活潑,如同散文中的隨筆,可以不拘一格。這里是贊頌的意思。

  三、暢讀詩歌,整體感知

  1.學生輕聲朗讀,勾畫并疏解字詞,初步感知詩歌內容。

  2.教師感情飽滿地范讀全詩,學生感受其中對自然高妙的贊嘆和節奏韻律之美。

  3.學生自由誦讀,結合生物學知識理解詩歌內容。

  思考:(1)化石作為地球上曾經有過的生命之軀的證據,引發人們無限的遐思。詩人是怎樣打開讀者思維閘門的?

  (2)體會第3節中你把我的思緒引向遠古在行文中的作用。

  (3)摘錄出詩中4、6兩節的比喻句各一例。

  (4)第3節中的你具體指代什么?能否改成他,為什么?

  (5)化石重視的逝去萬載的世界是一個怎樣的世界?沉睡億年的石頭說了什么話?

  (6)全詩七節的思路層次是怎樣安排的,請簡要概括。

  4.學生集體誦讀全詩,讀出對自然高妙的贊嘆。

  四、探究研討

  1.指名學生誦讀第1節,思考:詩歌以四個問句開篇卻并未作答,但已暗含了生物進化的歷程,詩行中提到的幾個最早的生物依次指什么?請結合你所搜集到的生物學知識,談談有關生物進化的話題。

  明確:依次指無頜魚類、鳥類的祖先,兩棲類的祖先和被子植物。

  2.詩的第二節和最后一節構成什么關系,這樣安排結構有什么特點。

  提示:逝去萬載的世界又重現,照應逝去萬載的世界可會重現沉睡億年的石頭說了話,照應沉睡億年的石頭能否說話。這兩節的后兩句也互相照應。可以說,第7節是對第2節的回答。

  3.復原的恐龍、猛犸仿佛在引頸長吼詩句會引發你作何感想,請就你搜集到的資料給大家講講有關恐龍和猛犸的情況。

  4.化石的故事令人神往、驚訝,閱讀全詩請選擇一種化石,合理想像,寫一段故事,體裁不限。

  五、課堂小結

  板書設計:略。

  《化石吟》的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1.理解、積累“奇幻、蔥蘢、嘆服、海枯石爛”等詞語。

  2.反復朗讀課文,理解詩歌內容,體會詩歌的節奏韻律之美和前后照應的結構特點。

  3、通過學習,激發學生對生物進化探究的興趣和愛科學愛文學的思想感情。認識到環保的重要性。

  教學重點

  反復朗讀,感受詩歌的思想感情和節奏韻律之美。

  教學難點

  聯系生物學的相關知識,激活聯想想像思維,揣摩品味語句,深入理解詩歌內容。

  教具準備

  多媒體CAI課件(或錄音機及示范朗讀磁帶、投影儀)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設想]引導學生反復朗讀,感知詩歌大意。設疑探究,調動想像力,理解詩歌內容體會詩歌首尾呼應的結構美。

  教學過程

  一、導課、解題

  (導語)同學們,在漫長的生物進化過程中,隨著自然環境的變遷,許多物種相繼滅絕,但他們的生命信息被化石保存了下來。當我們面對這些化石,思緒總會把我們帶進曾留下生命痕跡的遠古洪荒。它們似乎在向我們敘說著億萬年前那奇幻的神話。今天我們一起學習一首贊頌化石的抒情詩——《化石吟》。(板題,放投影理解化石意思。

  《化石吟》是一首科學詩。科學詩是以詩的形式寫科學內容,全詩寫科學家通過研究化石,展現了億萬年前的神奇景象,從而贊美科學的神奇與人類的偉大。“吟”是古詩中的一種體式,內容多有悲愁慨嘆之意,這里是贊頌的意思。

  二、自讀課文,整體感知

  1.學生輕聲朗讀,勾畫并疏解字詞,初步感知詩歌內容。

  (1)根據拼音寫漢字或給加點的字注音。

  guǒ()藏骸()骨潛()行

  軀殼()猛犸()

  (2)根據釋義說出文中相應的`詞語。

  ①稱贊而且佩服。()

  ②形容經歷的時間極長。表示意志堅定,永不改變。()

  ③(草木)青翠茂盛。()

  ④奇異而虛幻。()

  (3)回憶課文,在下列橫線上填上恰當的修飾詞語。

  ()的神話()的真理()的骸骨

  ()的密碼()的魔法師()的雕刻家

  2.聽朗讀錄音,學生感受其中對自然高妙的贊嘆和節奏韻律之美。

  1聽了錄音后你有什么感受?請說一說。

  2仿照錄音學讀課文。

  提示:詩人以優美的語言,富有感情地贊頌了會講話的奇異的化石。全詩節奏鮮明,聲調和諧,音樂性強,并且以第二人稱來稱呼化石,親切自然。誦讀中要仔細體會語氣語調的變化。

  三、理解詩歌內容。

  (1)小組合作完成:詩中的哪幾節是詩人對化石的吟詠?分別吟詠了哪些方面(即化石說了哪些話)?

  (2)詩的第2節與結尾有什么關系?作者這樣安排有什么作用?(口答)

  (3)化石重現的“逝去萬載的世界”是一個怎樣的世界?請展開想象具體描述。

  四、品味、積累(任選一句說明喜歡的理由并做好積累)

  1、黑色的軀殼裹藏著生命的信息,為歷史留下一本珍貴的密碼。

  2、時光在你臉上刻下道道皺紋。猶如把生命的檔案細細描畫。

  3、你否定了造物主的存在,冰冷的骸骨把平凡的真理回答。

  研讀詩文,你還有哪些喜歡的句子或有哪些思考和體驗提出來,共同分享。

  五、課堂練習分組朗讀課文

  六、課堂小結

  科學家研究保存了古生物生命信息的化石,從中窺見了億萬年前像奇幻的神話一樣的生物世界。詩人張鋒飽含感情地贊頌了會講話的奇異的化石,引領我們去遨游那遠古洪荒、滄海桑田。遐思之余,我想,如何盡可能地去保護地球上瀕臨滅絕的珍稀動物,而不是讓后世的人們在博物館去慨嘆、遐思,這更多地需要全人類珍愛我們生活著的這個星球,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

  七、課外作業

  收集有關生物進化的資料或卡片辦一期手抄報。

  《化石吟》的教學設計3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理解詩歌的內容,感受思想感情。

  2、品味詩句所包含的意義與感情。

  過程與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道德情感與價值觀:

  引導學生展開想象和聯想,培養學生對生物進化的興趣。

  【教學難點】

  1、感受詩歌表達的豐富思想感情,體會詩歌的節律美。

  2、理解詩句所包含的意義。

  【課前準備】

  1、指導學生上網搜索古生物的資料。小組成員共同整理詩中寫到的化石、魚類進化、鳥類祖先等知識。

  2、初讀詩歌,畫出自己不能理解的句子。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引發遐想

  20年前,參加地質夏令營,老師站在巍巍的會稽山上說,這兒曾經是一片汪洋,不可思議?有山谷中的化石為證啊。歡呼雀躍地翻遍了半個山谷,任何蛛絲馬跡都成了聯想的源頭:那是魚的身體嗎?這是珊瑚的足跡嗎?仿佛聽到海的咆哮,仿佛看到海的蔚藍。是誰見證了滄海桑田,是誰銘刻了物換星移,是歷史的沉淀──化石。(多媒體展放化石圖片)你能感受到這生命的躍動嗎?你能觸摸到億萬年前那個奇幻的神秘世界嗎?讓我們發揮自己的想象,借助已收集的資料,說說化石所重現的逝去萬載的世界是一個怎樣的世界?沉睡億年的石頭說了什么話?

  〖說明〗

  興趣是內發性的積極的學習動機,教師應為他們創設豐富多彩的情境,讓學生有機會動腦思維,有機會想象聯想,有機會領悟內省,最終激發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培養學生對生物進化的濃厚興趣。

  二、反復誦讀,整體感知

  師生以多種形式反復誦讀,帶問題獨立思考后交流:

  1、你能讀懂這首詩嗎?(你能用簡潔的語言概括詩歌的主要內容嗎?詩歌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2、你喜歡這首詩嗎?為什么?(內容、感情、語言、結構、節奏任何一點切如都可。)

  3、你能談談誦讀這首詩時內心的真實感受嗎?

  教師參考意見:吟,是古典詩歌的一種名稱,這里是贊頌的意思。《化石吟》是一首贊頌化石的生動優美的抒情詩,它向我們展示了億萬年前的神奇景象,它熱情贊美了科學的神奇與人類的偉大。本詩前后呼應,語調和諧,節奏鮮明。

  〖說明〗

  詩歌閱讀強調內心感受,教師要尊重愛護學生的獨特體驗,給他們足夠的時間和空間去表達,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情感活動中有所感悟和思考,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逐步提高閱讀理解能力。

  三、質疑研讀,深入理解

  詩歌飽滿的感情,精練的語言,飛揚的思路,鮮明的節奏,給我們以美的享受與熏陶,給我們以智慧的啟迪與思考,值得我們細細品味賞析。

  1、以小組為單位,討論解決預習時碰到的問題,并提出新問題,進行研討。

  2、小組代表匯報,全班討論研讀,重點理解:

  ⑴冰冷的骸骨把平凡的真理回答。

  ⑵黑色的軀殼裹藏著生命的信息,為歷史留下一本珍貴的密碼。

  ⑶時光在你臉上刻下道道皺紋,猶如把生命的檔案細細描畫。

  ⑷你──令人嘆服的大自然,高明的魔法師,卓越的雕刻家。

  〖說明〗

  凝練的語言,只有通過反復推敲才能有所感悟;深刻的句子,只有通過相互的探討,才能彼此啟發,獲得多元的理解,創新思維也只有在對問題的孜孜探求中才會不斷被激發著,培養著。

  四、合作探究,拓展學習

  1、學習了《化石吟》這首詩后,你有什么感想?“化石,你……”

  2、“希臘哲學家認為化石是十分奇怪的自然現象,就像水晶和鐘乳石一樣是在地下形成的。馬丁·路德(1483~1546)相信在山峰上發現的化石是《圣經》之血的證據。列奧納多·達·芬奇(1452~1519)在他的筆記中寫到:化石是曾經生存過的有機體的石化殘體。他的觀點在那個時代被認為是異端邪說,直到19世紀,他的筆記才被公開。化石的真正面目是17~18世紀才被人認識,這主要歸功于化石收集書籍的出版以及人們對自然史的進一步認識。”讀了這個材料,你又有什么啟發,小組合作探討。

  〖說明〗

  新教材知識的呈現方式多樣,解決問題的策略多樣化,強調思維的多層次,多角度,教師要多領域涉略知識,具有發散性思維,以最大程度上激活學生的思維。

  五、作業

  參觀自然博物館,寫一篇介紹恐龍的短文。

  《化石吟》的教學設計4

  【教學目標】

  1、反復誦讀,體會詩歌的音樂美。

  2、培養學生對生物進化的興趣。

  3、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4、本課擬用一課時教讀。

  【課前準備】

  1、要求學生在課前參觀當地的博物館,走訪有關專家,請教生物老師,或通過圖書館和因特網,查找有關古生物的圖片或文字資料。

  2、教師在備課前,也要搜集一些有關資料。

  【教學步驟】

  一、導語

  遠古時代某種生物的遺體、遺物或遺跡,由于火山、地震、冰川等自然原因而被埋藏在地下,經過漫長的時間變遷,最終變成了像石頭一樣的東西。這就叫化石。研究化石的目的,一是了解生物的進化,二是幫助確定地層的年代。

  今天我們來學習一篇贊頌化石的優美詩歌《化石吟》。(板書課題)

  請同學們將各自搜集到的古生物化石圖片或文字資料,拿出來展示一下,然后放在桌子左上角,以備拓展延伸環節使用。

  二、整體感悟

  1、默讀課文,掌握以下字詞:

  骸骨烏有裹藏蔥蘢幽雅海枯石爛日轉星移

  2、朗讀:

  這首詩節奏鮮明,聲調和諧,音樂性強。要求學生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按意義節奏有感情地反復朗讀詩歌。

  ⑴各自練讀。

  ⑵讓部分學生示范朗讀,師生共同評價。

  3、讓2~4名學生說出自己讀完這首詩后的初步印象、第一感受。

  三、品味探究

  要求學生四人一組,就詩歌進行多角度品味探究。

  1、請你分別用一句話概括每一節詩歌的主要內容:

  明確:第1、2節,通過一連串的問句,引發讀者的想像;第3節,肯定生物進化理論,否定造物主的存在;第4節,化石中裹藏著生命的信息,為科學家研究生物提供了必要條件;第5節,經過海枯石爛、日轉星移,生命由低級逐步想高級發展;第6節,贊美大自然是高明的`魔法師,卓越的雕刻家;第7節,通過化石我們可以了解生物的進化。

  2、請你說說詩的第二節和最后一節構成什么關系,這樣寫好在哪里。

  明確:逝去萬載的世界又重現照應逝去萬載的世界可會重現?,沉睡億年的石頭說了話照應沉睡億年的石頭能否說話?,你講的故事多么令人神往、驚訝照應請向我一一講述那奇幻的神話。

  這樣寫,有放有收,前后照應,使全詩結構完整。

  3、這首詩在創作手法上有什么特色?

  明確:這首詩運用了擬人的手法,將化石當作可以說話的人,并用第二人稱你來稱呼,顯得自然親切。全詩共4個你字,其中三個都用稱呼化石,但第6節中的你卻另有所指──大自然。

  四、拓展延伸

  1、化石所重現的逝去萬載的世界是一個怎樣的世界?沉睡億年的石頭說了什么話?

  明確:詩歌的第3、4、5、6節都是化石說的話。當然,學生也可以用生物課上或課外所獲得的有關知識進行補充。

  2、學生四人小組,交流展示各自搜集到的古生物圖片或文字資料,然后每小組選派一人到講桌前,向全班展示本小組有特色的圖片,并作簡要的解釋。

  五、布置作業

  根據自己搜集到的圖片或文字資料,寫一篇介紹某種古生物的文章,字數要求在600字以上。

  《化石吟》的教學設計5

  【學習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詩歌,體會詩歌的思想感情。

  2、理清詩歌結構,把握詩歌的主要。

  3、培養學生的科學精神和探索未知世界的興趣。

  【學習重點】

  感受詩歌的思想感情,體會詩歌節奏韻律之美;調動學生的課外積累,發揮學生豐富的想像力。

  【課前準備】

  預習課文,結合生物課了解生物的進化;拜訪教師或專家或上網查閱相關資料,了解化石,寫篇介紹某種古生物的小短文。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晉代葛洪《神仙傳王遠》中寫道:“麻姑自說云,接侍以來,已見東海變為桑田。”大海變為桑田,桑田變為大海。在地球的歷史上,真的如此嗎?如果真的這樣,何以為證呢?在漫長的生物進化過程中,隨著自然環境的變遷,許多物種雖然相繼滅絕,但它們的生命信息卻被化石保存了下來。科學家們通過研究這些化石,從中窺見了億萬年前像奇幻的神話一樣的生物世界。今天,我們來學習一首贊美化石的詩歌《化石吟》。

  (《木魚石的傳說》“有一個美麗的傳說,精美的石頭會說話……它訴說善良……它講述美好”石頭真的會向我們講述美好的傳說嗎?讓我們懷著好奇共同來研讀科學抒情詩歌《化石吟》。)

  明確學習目標。

  檢查學生預習字詞的情況。

  二、整體感知

  1、范讀課文:(或放錄音帶)

  ⑴學生體會,思考下列問題:(投影顯示)

  ①概括詩歌的主要以及表達的主要思想感情。

  (寫科學家通過研究化石,展現了億萬年前的神奇景象,贊美了自然的神奇和人類的偉大。)

  ②詩歌可以分為哪幾個層次?結構上有何特點?

  (第1、2節為一層,通過問句的形式,引發讀者的想像;第3~6節為第二層,具體抒寫遐思的;第7節為第三層,回應第1、2節。結構上首尾呼應。)

  ⑵學生自由朗讀詩歌,體會詩歌的特點。

  2、學法指導:

  閱讀詩歌的時候需要有節奏,反復吟誦感悟品味詩歌的思想感情,重點字詞需要用心體會,通過聯想和想象感悟詩歌的情感。

  發問想象──遐思飛躍──回答呼應

  神奇景色──人類偉大──贊美科學

  三、探究研討

  朗讀3~6節,思考問題組:

  1、“你把我的思緒引向遠古”一句在全詩中起什么作用?

  2、怎樣理解“黑色的軀殼裹藏著生命的信息,為歷史留下一本珍貴的密碼”一句?

  3、“時光在你臉上刻下道道皺紋,猶如把生命的檔案細細描畫。”你是怎樣理解的?

  4、當你面對復原的恐龍、猛犸時,你有何感想呢?(利用多媒體出示恐龍、猛犸的復原圖片)

  5、從詩歌中找出你最喜歡的一句,仔細賞析一下,說說你喜歡的理由。

  四人小組討論以上題目,然后小組代表發言(其他小組成員可作補充說明)。

  齊讀全詩,進一步體會詩歌表達的思想感情。

  四、質疑釋疑

  學生經過獨立思考,提出自己不理解的問題。先在四人小組內探討,四人小組不能解決,提交全班討論。若仍不能解決,教師要引導學生進行思考、分析、理解。

  五、拓展延伸

  學生展示自己收集的圖片或光盤等,并宣讀自己撰寫的介紹古生物的短文。

  六、布置作業

  1、將自己收集的圖片、資料等辦成手抄報,在班內交流。

  2、當參觀自然博物館或在翻閱介紹古生物的資料時,你有何感想呢?能否也寫一首小詩,來抒發你的思想感情?

  【課后記】

  本課授課過程中,學生對于化石的形成過程中,以及它對研究地球歷史以及生物變遷過程缺乏必要的理解,但卻充滿了好奇心。課前布置學生們進行的資料查閱起到了很好的教育教學效果。如果本課能夠進行生物和語文的合作教學探究,輔助多媒體實施教學,那將取得更好的教育教學成果。

【關于《化石吟》的教學設計(精選5篇)】相關文章:

關于《化石吟》的教學設計11-04

化石吟教學設計02-25

《化石吟》教學設計02-24

化石吟教學設計02-25

《化石吟》 教學設計10-14

《化石吟》的教學設計11-29

關于《化石吟》教學設計參考11-05

關于《化石吟》教學設計內容11-05

詩歌《化石吟》教學設計07-28

《化石吟》教學設計模板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