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的發現》的教學設計范文(通用5篇)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往往需要進行教學設計編寫工作,借助教學設計可以促進我們快速成長,使教學工作更加科學化。怎樣寫教學設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童年的發現》的教學設計(通用5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童年的發現》的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1、自主學習字詞,會認會寫“胚、禍”等10個生字,理解字義,識記字形。能正確讀寫“胚胎、禍患、滑翔、隨心所遇、運轉自如、絞盡腦汁”等詞語。
2、默讀課文,了解作者發現胚胎發育的過程,感受作者童年時求知若渴、尋根究底和大膽想象的精神,培養學生發現、創新的意識和積極關注生活的態度。
3、能結合具體事例理解“我明白了──世界上的重大發現,有時還面臨著受到驅逐和迫害的危險”等含義深刻的句子,體會課文幽默風趣的語言風格。
教學重點
默讀課文,了解作者發現胚胎發育的過程,感受作者童年時求知若渴、尋根究底和大膽想象的精神,培養學生發現、創新的意識和積極關注生活的態度
教學難點
能結合具體事例理解“我明白了──世界上的重大發現,有時還面臨著受到驅逐和迫害的危險”等含義深刻的句子,體會課文幽默風趣的語言風格。
教學課時
1課時
教學準備
課件
教學流程
一、創設情境,激情導入
1、【出示課件2】
有一天,我起得很早去釣魚,發現草地并不是金色的,而是綠色的。中午回家的時候,我看見草地是金色的。傍晚的時候,草地又變綠了。這是為什么呢?我來到草地上,仔細觀察,發現蒲公英的花瓣是合攏的。原來,蒲公英的花就像我們的手掌,可以張開、合上。花朵張開時,花瓣是金色的,草地也是金色的;花朵合攏時,金色的花瓣被包住了,草地就變成綠色的了。
(1)小組交流:“我”發現了什么?
(2)小組派代表做匯報發言,教師相機引導并小結:“我”無意中發現了草地的顏色早晨是綠色的,中午是金色的,傍晚又變成了綠色的;再仔細觀察,又發現了草地顏色變化的原因。(板書:發現)
設計意圖:童年是人生之旅最十分重要的、十分珍貴的驛站。激情的導語能喚醒學生心靈的共鳴,讓學生懷著真摯的心走近課題,深入課文。
2、【出示課件3】
祖父整天都在園子里,我也跟著他在里面轉。祖父戴一頂大草帽,我戴一頂小草帽;祖父栽花,我就栽花;祖父拔草,我就拔草。祖父種小白菜的時候,我就在后邊,用腳把那下了種的土窩一個一個地溜平。其實,不過是東一腳西一腳地瞎鬧。有時不但沒有蓋上菜種,反而把它踢飛了。
(1)讀一讀,說說自己感受到什么?
(2)學生自由發言,教師評議相機引導并小結:感受到作者童年生活的快樂和自由。(在“發現”前板書:“童年”)
(3)童年是天真爛漫的,童年是多姿多彩的,童年是幸福無比的,你們的童年一定曾經發生過讓你們到現在都難以忘懷的趣事!你們的童年曾有過什么樣的發現?(我發現了后山洞里的一個小秘密;我發現了母雞吃石子越吃越有味的;我發現在下雨前夕螞蟻們會團結協力搬家;我發現小鳥在睡覺時一會兒睜眼,一會兒閉眼;我發現下雨過后天空會有彩虹……)(補充板書,完成課題:童年的發現)學生齊讀課題
3、簡介作者【出示課件4】
費奧多羅夫·達維多夫(1828—1903),俄國兒童文學作家,曾是莫斯科國立A·H·柯西金紡織大學實用藝術系教授、蘇聯美術科學院通訊院士。
本課講的是作者童年時的一個發現,這節課我們就通過學習課文了解作者童年的發現以及發現的過程。
二、初讀課文,解決字詞
1、學生自讀課文,要求:
(1)默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遇到自己喜歡的語句,多讀幾遍。
2、自學課文生字詞,可以用筆在文中圈出來,然后用合適的方法來解決生字詞。
3、檢查學習效果,相機指導。【出示課件5】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積累理解詞語的方法,為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打下基礎。
三、再讀感知,理清結構
1、學生再讀課文,想想:作者是從哪些方面來介紹童年的發現的?是按照什么順序將材料串接起來的?哪些地方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學生以小組為單位交流讀后的'收獲,教師巡視指導。
3、小組推薦一名同學匯報交流的結果,其他同學做補充。
4、教師總結。
【出示課件6】
文章開頭用倒敘懸念法。本文是按事情發展順序記敘的。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第2自然段)主要講的是“我”在9歲時就發現了有關胚胎發育的規律,這完全是“我”獨立思考的結果。
第二部分(第3自然段~第13自然段)主要講的是“我”的發現的過程。先是由夢中飛行,然后到人究竟是怎么來的,最后到母親懷胎為什么是9個月。
第三部分(第14自然段~第19自然段)主要講的是“我”在六年級的一次生物課上,證實了“我”的發現是正確的。但因為“我”的高興,使我受到了懲罰。我也因此明白了一個道理。
四、細讀課文,了解內容
1、提出要求:人為什么會在夢中飛行?人究竟是從哪里來的?為了弄清楚這問題,“我”經歷了一個怎樣的探究過程?結果怎樣?默讀課文找出你覺得有趣的部分,說說自己的感受,還可以說說自己有過什么“重大的發明與發現”。
2、學生一邊讀一邊圈畫批注,自我品讀探究。
3、學生小組交流自學結果,教師適時引導學生抓重點詞句交流自己的感受。
4、教師根據交流結果歸納:課文主要講了“我”在9歲時就發現了有關胚胎發育的規律,以及發現有關胚胎發育的規律的過程。
五、細讀文本,探究“發現”。
(一)閱讀開頭,了解發現
【出示課件7】
我在九歲的時候就發現了有關胚胎發育的規律,這完全是我獨立思考的結果。
1、讀一讀這段話,說說從這段話自己了解到什么?感受到什么?
2、小組交流,小組長整理并記錄小組同學的發言。
3、小組派代表做匯報發言,全班交流,教師評議相機引導并小結。
(1)“我”的發現是“有關胚胎發育規律”。
(2)“有關胚胎發育規律”,這可是生物學家研究的大課題、大難題啊!那些生物學家費盡畢生心血也不一定能有這個發現,可一個九歲的孩子卻發現了,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3)教師小結:文章學里講,倒敘能制造懸念,吊起讀者的胃口,引發閱讀興趣。
(4)談話過渡:如果這個發現是從書上看來的,是爸爸媽媽或老師告訴他的,那還可以理解,而“我”偏偏說:“這是我獨立思考的結果。”真的奇了。同學們,你能相信嗎?讓我們繼續閱讀后面的課文,了解“我”是怎樣發現胚胎發育規律的?又是怎樣找到答案的?哪些地方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談談自身的體會。
(二)圍繞“發現”,精讀課文。
1、夢中飛行,引發思考。
【出示課件8】
我的發現起始于夢中飛行。……似乎想去哪里就能飛到那里。
(1)學生自由讀這段話,借這些優美的詞句,閉上眼睛想象這段話描寫的情景,看能體會到什么?
(2)小組交流,小組長整理并記錄小組同學的發言。
(3)小組派代表做匯報發言,教師小結:體會到“我”在夢中飛行的無比快樂和愜意。
(4)引導同學聯系自身的生長過程中是否有類似的經歷,進行大膽的想象和擴充,并帶著自身的感受有感情地朗讀這段話。
(5)談話過渡:“我”是在做夢中發現自身總在飛翔,并且發現其他同學也具有“飛行”的天賦,于是便發生了好奇,想解決這個奇妙的問題。“我”是怎樣解決這個問題的?(板書:夢中飛行引發思考)
2、師生對話,求解疑問。
(1)我們一起找到老師,請他給我們解答。“我”提出了哪些問題?老師是怎樣解答的?(學生自由發言)
【出示課件9】
“為什么只有晚上睡覺時才長?”
…………
……所有這些知識,等你們升入高年級,上課時老師都會給你們講解。”
(2)讀一讀,看老師給出滿意答案了嗎?(學生自由發言,各抒己見。)
(3)教師小結:“為什么只有晚上睡覺時才長?”“為什么人在生長的時候就要飛呢?這究竟是什么道理?”“人怎么會是鳥?”老師都快招架不住了,于是說:“等你們升入高年級,上課時老師都會給你們講解。”虛晃一槍,開始撤退。可這撤退具有教學機智,老師丟給“我”另一個問題:“人是由簡單生命進化來的。最開始是草履蟲,后來是魚,是青蛙,是猴子……”“我”的思想之火又被點燃了。
(4)指導朗讀:“為什么只有晚上睡覺時才長?”“為什么人在生長的時候就要飛呢?這究竟是什么道理?”“人怎么會是鳥?”后一個問題都是對前一個問題的追問,從一個又一個的追問中,感受到“我”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想象當時的情景,分角色朗讀對話,讀出人物的心情,加深對人物的印象。
(5)談話過渡:老師并沒有給我們一個滿意的答案,便激發了“我”的想象力,渴望弄明白人究竟是怎么來的。以至于親自抓來魚,仔細觀察,想從魚身上發現人應具有的某些特征。
3、絞盡腦汁,驚人發現。
(1)談話引導:“人究竟是怎樣來的?”正是問題的牽引,“我”才會一步步前進,到達“發現”,收獲成果。既然老師那里給不出現成的答案,那就自己去想,自己去尋找吧。“我”是怎樣尋找答案的?(學生各抒己見)
【出示課件10】
我想得是那樣癡迷,……恨不得從魚身上發現將來的人應具備的某些特征。
①用心朗讀這句話,想象“我“研究一條魚的樣子,會翻來覆去地看些什么?想些什么?(學生各抒己見,教師相機指導,引導學生初步感受“我”執著探究的精神。)
②教師小結:課文有兩個詞寫盡了“我”尋找的用功和努力——“癡迷”、“翻來覆去”。“恨不得從魚身上發現將來的人應該具有的某些特征。”這想法夠癡迷了吧。
③問題交流:“我”經過考慮、推算,找到問題的答案了嗎?(學生發言,教師小結。)
(2)【出示課件11】
“哈!這就跟畫地圖差不多。……我想大概還沒有人發現這個道理。
①仔細讀讀這幾句話,理解句子意思,并帶上自身的理解轉述這幾句話。
②聯系整段話,反復朗讀,體會當“我”發現這個規律時,是怎樣的心情。(格外高興、得意……)
③教師小結:前后幾句連起來理解,抓住“絞盡腦汁”、“想啊想啊”、“嘿”、“哈”等詞語體會發現的來之不易,從而更能體會動身現后的興奮之情,才會發出“如此簡單明了”、“大概還沒有人發現這個道理”的感慨。
④有感情地朗讀這段話。(板書:絞盡腦汁驚人發現)
(三)遭遇挫折,悟出哲理。
1、證實發現。
(1)同學們自讀課文,說說作者的秘密是怎樣被證實的。
【出示課件12】
又過了三四年,……母腹中的胎兒再現了從簡單生命進化成人的過程。
(2)引導交流:當老師講到“母腹中的胎兒再現了從簡單生命進化成人的過程”時,“我”想起了自身的發現居然跟進化論的觀點完全一致,因此,“情不自禁”地笑出了聲音。這里絲毫沒有惡意。那么,為什么老師會以為“我”不懷好意呢?(因為在當時,對于同學和老師們來說,人體發育是一件神秘又嚴肅的事情,老師認為這件事對于孩子們來說應當是以嚴肅的面孔來面對。所以,當我在笑時,老師誤以為我是在嘲笑這件在他們看來十分神秘的事。)
老師是怎樣對待我的?(把“我”轟出了教室。)
3、談話過渡:“我”童年的發現,按理要獲得表揚夸獎才對,遺憾,因為表達得不是時候,結果走向了反面,被老師給轟出教室去。但塞翁失馬,焉知非福。站在教室外面,我終于悟出了一個什么樣的道理?(世界上的重大發現,有時候還面臨著受到驅逐和迫害的風險。)
(1)引導理解“我明白了──世界上的重大發現,有時還面臨著受到驅逐和迫害的風險。”這句話的意思。
①結合自身的實際回憶講述生活中探究秘密的小事。
②引導同學結合課前收集的資料,通過哥白尼、布魯諾、伽利略等人的遭遇,用自身的話舉例說說對這句話的理解。【出示課件13、14】布魯諾、伽利略生平
(2)教師小結:這句話一語雙關,其一,它講出了科學事業發展過程中的真實情況,很多科學家等都有過這樣的遭遇;其二,是“我”用幽默與自嘲的方式,表達了對此事的看法,意思是說,世界上的大科學家尚且如此,我為我的發現被轟出教室又算得了什么呢?這句話也是作者對童年發現一事的評說與紀念。
(3)通過朗讀體會作者內心的感受。(板書:遇到挫折悟出道理)
六、結合課文,賞析主人公。
1、從“我”的發現和發現過程,你覺得“我”是一個怎樣的小朋友?找出相關的句子來理解,并帶著理解有感情地朗讀。
2、小組交流,達成一致意見。
3、小組代表發言,參與全班交流,教師小結。
(1)“我”是一個富于幻想的小朋友。(板書:富于幻想)
【出示課件15】
每天夜里做夢我都飛,……似乎想去哪里就能飛到那里。
人是由細胞構成的……正好是九個月。
(2)“我”是一個執著探索的小朋友。(板書:執著探索)
【出示課件16】
那天我們幾個人決定去見我們的老師,讓他來解答這個奇妙的問題……等你們升入高年級,上課時老師都會給你們講解。”
我渴望弄明白,人究竟是怎么來的……恨不得從魚身上發現將來的人應該具有的某些特征。
(3)“我”是一個幽默風趣的小朋友。(板書:幽默風趣)
【出示課件17】
聽完這句話,……竟使我當眾受到了懲罰。
幸虧她沒有容我解釋,……有時還面臨著受到驅逐和迫害的風險
設計意圖:教師先放手讓學生充分自讀自悟,因為有前面閱讀的鋪墊,學生能夠從課文中找出有關的依據,畫出相關的句子。教師以學定教,組織交流,適時引導,扣住關鍵的詞句,幫助學生理解和感悟作者童年時強烈的求知欲和豐富大膽的想象力。
七、課堂總結,布置作業。
1、從課文中,你覺得文中作者是個怎樣的孩子?(費奧多羅夫是個天真無邪、求知若渴、善于探究和想象,并有著執著精神的孩子。)
2、通過學習課文,受到了什么啟發?(在生活中要養善于觀察的習慣,遇到問題要敢于動腦思考,最為重要的是有堅持不懈的勤奮鉆研的精神。)
3、聯系實際說說童年生活中有哪些有趣的發現。(學生自由發言)
4、教師小結:童年的發現,盡管有時別人會覺得可笑,甚至會招來麻煩,可是卻希望你們每個人都有一雙好奇的眼睛去發現,去享受發現的快樂,擁有自己美妙的童年的發現。也許,這就是你創造、研究的開始。
5、讀寫結合提高能力:以《童年的發現》為題寫一篇作文,介紹自己的一次發現。
設計意圖:課堂總結使學生又一遍回顧了課文內容,明確了中心,升華了感情。
板書設計
夢中飛行,引發思考——富于幻想
童年的發現絞盡腦汁,驚人發現——執著探索
遇到挫折,悟出道理——幽默風趣
《童年的發現》的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1、指導學生默讀課文,了解作者
發現了什么,是怎樣發現的以及為什么會有這樣的發現,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2、引導學生學會“妨、礙”2個會認字,讀讀記記“妨礙、情不自禁、隨心所欲、天賦、癡迷、一本正經”等詞語。
教學重點:
讓學生知道“我”發現了什么,是怎樣發現的。
教學難點:
理解“我”為什么會有這樣的發現,領悟作者童年是強烈的求知欲和豐富大膽的想象力。
教學過程:
一、讀題質疑,激發興趣
1、難忘的童年生活中,你有哪些童年的樂趣?
2、讓學生暢所欲言。
3、我們不知不覺地成長著,有笑,也有淚;有喜,也有憂……今天我們學習《童年的發現》,不知它又能帶給我們哪些感受。(出示課題)
4、從課題中,你最想了解什么?
5、教師介紹有關胚胎發育的科學知識。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按要求自學。
2、自學反饋,全班互動。
(1)出示生字新詞,認讀
(2)理解“隨心所欲、絞盡腦汁”等詞語。
(3)匯報3:課文重點寫作者童年時發現胚胎發育規律的`過程。
(4)匯報4:課文先概述了作者童年的發現,然后具體敘述這項發現的經過,最后講了這個發現在幾年后老師講課時得到了證實。
三、再讀課文、釋疑解難
(一)根據要求進行小組學習
(二)在小組內進行交流。
(三)匯報交流情況。
1、細讀體會童年秘密的發現過程。“我”是怎樣發現胚胎發育規律的?又是怎樣找到答案的。
2、將找到的句子讀一讀,并談自己的體會。討論交流不理解的問題。
(1)“我”是在做夢中發現自己總在飛翔,并且發現其他同學也具有“飛行”的天賦,于是便產生了好奇,想解決這個奇妙的問題。
(2)我們一起找到老師,請他給我們解答。
(3)老師并沒有給我們一個滿意的答案,便激發了“我”的想象力,渴望弄明白人究竟是怎么來的。
(4)“我”想得是那樣癡迷,以至于親自抓來魚,仔細觀察,想從魚身上發現人應具有的某些特征。
(5)“我”經過思考、推算,終于找到了問題的答案。
(四)說說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的地方,找出來讀一讀,談談自己的體會。
(五)體味作者秘密被證實后的感受。
(1)學生自讀課文說說作者的秘密被是怎樣被證實的。
(2)理解“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發明與發現,有時還面臨著受到驅逐和迫害的危險”這句話的意思。
讓學生通過舉例說說對這句話的理解。說出哥白尼、布魯諾、伽利略等人的遭遇理解這句話。
(六)朗讀體會作者內心憤懣的感受。
四、總結交流。
1、結合課文內容說說作者是個怎樣的孩子。(通過讀書,感悟,交流,知道費奧多羅夫是個天真無邪、求知若渴、善于探究和想象,并有著執著精神的孩子。)
2、說說學習這篇課文后受到了怎樣的啟發。(在生活中要養善于觀察的習慣,遇到問題要敢于動腦思考,最為重要的是有堅持不懈的勤奮鉆研的精神。)
五、布置作業
記錄作業。
1、寫一寫自己的“發現”。
2、收集同學間的發現,看看誰的發現最有意義。
板書設計:
童年的發現
起因:人是由簡單生命進化來的
經過:胎兒再現了簡單生命進化成人的過程
結果:面臨受驅逐和迫害的風險
啟示:善于觀察,大膽發現
《童年的發現》的教學設計3
訓練思路
1、讀寫結合:
讀寫結合,以讀促練。在指導學生理解課文時,緊緊抓住課文的重點與難點,《祖父的園子》中作者在童年時期無憂無慮,她的童年多彩多姿,令人向往;《童年的發現》在作者童年時代有什么樣的發現。再引入到學生的童年生活有哪些值得回憶的童年趣事。引導啟發學生收集素材,擴展思路,選擇材料等,為習作做好準備。
2、從說到寫:
讓學生出示照片或相冊,勾起對自己類似經歷的回憶,充分講述自己的趣事。互相啟發,進一步開闊思路,這樣既能激發興趣,又能產生趕快寫下來的欲望。
3、鼓勵表達,激勵創新
學生經過合作交流,把事情的說出來,接著指導學生列寫作提綱,尊重學生意愿,以學生自己確定的中心選擇材料,把寫的方法放開,鼓勵學生想怎么寫就怎么寫盡量把事情的“有趣”寫出來,即有童真童趣,又能從天真無邪的童年生活中激發創新精神的火花。在教學中,通過交流,引導學生從自己的本次作文中發現進步,和編輯作品集《童真集》等方法,激發學生的成功感,樹立寫好作文的信心。
教學目標
1、回憶本單元課文,觸發對童年生活的回憶。
2、充分調動學生的情感,激發學生創作熱情,引導學生入情入境,在寫作中培養學生熱愛生活、熱愛人生的思想感情。
3、要求學生能根據自己的親身經歷,圍繞話題流暢記敘童年生活的精彩片段。在作文中表達自己的`真實感情,愿意和同學交流自己的習作,分享習作的快樂。
4、培養學生主動探究知識,建構知識的學習習慣。
教學實施
一、布置觀察,積累素材
學完《童年的發現》后,給學生較充裕的時間,用心去觀察周圍的人、事、物,看看自己有什么新的發現;用心去回憶自己腦海中積累的材料,想想自己曾有過什么樣的發現。
二、激發興趣,拓展思路
1、談話導入,激發學生習作的欲望。如,可以這樣說:著名的藝術家羅丹曾經說過,對于我們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牛頓因為發現蘋果落地的秘密而發現了萬有引力;瓦特因為發現了壺蓋跳動的原因而發明了蒸汽機……有多少發現,就給人帶來多少驚喜。可見,發現是一個特別了不起的本領,誰掌握了這個本領,誰就有可能成為有本事的人!正值童年的你們,一定也有自己獨特的、有趣的發現,想把你的發現告訴我們嗎?
2、讓學生自由說一說都發現了什么。學生可能說到日常生活中的發現。如,發現媽媽愛美了,爸爸勤快了;發現馬路邊的路燈按時亮起來,公園里的動物多起來了;發現種子怎樣發芽,向日葵如何轉動了;發現電視里的環保廣告多了,發現人們都在學英語了;發現戰爭太可怕了,美國太霸道了。還可能說到學習生活中的發現。如,發現語文書變了,課文比以前有趣了;發現老師講課方式變了,學校活動多了;發現應用題有五種解法,記生字也有竅門;發現新老師像朋友一樣,同桌也不討厭了。教師根據學生說的,適當總結評價:你們幾位說的是日常生活中的發現,你說的是學習中的發現,真是有心人!通過這樣來肯定學生的發現,開啟學生的思路。
3、引導學生讀習作提示,想一想:怎樣才能把自己的發現清楚地告訴別人。要求把發現了什么以及發現的過程寫清楚。題目可以用“我發現……”,也可以自擬。
三、自主習作,因材施教
學生構思后自主習作時,教師對有困難的同學個別指導。對全班的習作情況做到心中有數,選擇典型的習作(如,過程寫不清楚的,語言表達存在問題的),相機評價,具體指導。
四、朗讀習作,評議修改
選典型習作三至五篇,讀一個評一個,師生共同評議。從是否把發現的過程寫清楚了、語言是否流暢、用詞是否準確等方面進行評議。結合評議,引導學生對所評習作口頭修改或補充。然后,各自修改習作,進行謄抄。修改時先自己修改,再請小伙伴幫助修改。
五、佳作欣賞,激勵評價
此環節安排在批閱習作之后。首先,選出選材、結構、語言等方面各具特色的習作,請小作者讀給大家欣賞,師生簡要地進行品析;然后請這次習作有較大進步的學生讀他們的作品,教師點評鼓勵。最后,教師總結,不僅表揚學生作文的成績,更要表揚學生的發現和創造。
《童年的發現》的教學設計4
教學目標:
1、借助拼音讀準生字丫汲,讀讀記記花苞、柔軟、柳絮、喧鬧、梳妝、水墨畫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詩歌,想象詩歌描繪的意境,體會兒童豐富的想象力,感受童年幸福快樂的生活和美好的愿望。
3、背誦喜歡的詩歌,感悟兒童詩的特點,嘗試寫一首兒童詩。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獨立閱讀課文,想象詩歌描繪的意境,體會兒童豐富的想象力,感受童年生活的快樂,激發學生讀兒童詩的興趣。
教學難點:
比較兩首兒童詩表達方式上的區別,領悟兒童詩的寫法。
課前準備:
1、找幾首兒童詩讀一讀;
2、了解《水滸傳》里面的英雄人物。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學習《我想》
(一)創設情境,激趣導入
1、此時,如果有一位神仙站在你面前,能幫你實現一個愿望,那你最大的愿望是什么呢?
[這是一個讓人感興趣的話題,尤其是孩子們,這一環節能令他們暢所欲言,一吐為快。孩子的愿望是那么多,又那么美好,教師從中更真切地了解學生的內心世界,拉近師生間的距離。]
2、是啊,美好的`愿望有那么多,要是都能一一實現那該多好啊!這不,有一個孩子就把自己的愿望寫進了詩里,他的愿望是什么呢?趕緊去讀讀吧。(生帶著問題自由朗讀詩歌)
(二)初獨詩歌,明白大意
指名分小節讀詩(注意丫、汲的讀音)。
自由讀詩,讀通順,讀流利,并想一想,孩子的愿望是什么?
交流作者在每一個小節里所表達的美好心愿。(師隨機板書)
(三)精讀詩歌,進入情境
1、那么多愿望中,哪一個最令你神往?說說理由。
2、誦讀最神往的愿望,品讀這一節詩句,想象畫面。
[讀通詩句,讀好詩句,調動多種感官體驗詩歌描繪的意境,學生大膽想象:把小手安在桃樹枝上,把腳丫接在柳樹根上會是怎樣的情景、怎樣的感覺;把眼睛裝在風箏上,還會看到什么,把自己種在土地上,還會變成什么]
3、想象我是在怎樣的情景下產生這些愿望?
(四)賞析詩歌,領悟寫法
1、生自由朗讀全詩,體會這首詩在表達上有什么特點?
2、生交流自己的發現:
每一小節都以我想作為開頭,表達自己的夢想。
每一小節里都有一個疊音詞如悠呀,悠──長呀,──這樣的語句。教師引導學生小結:
3、生再次自由讀文,感受詩歌的韻律、節奏。
4、全體齊讀。
二、學習《童年的水墨畫》
(一)自由讀詩
生自由朗讀全詩,理解詩歌大意,在不理解的地方的打上?。
(二)理解大意
1、指名生讀詩,其余生邊聽邊試著在每節的標題后加上動詞,概括主要內容。
2、生個別回答,教師隨機板書:街頭閱讀、溪邊釣魚、江上戲水。
3、分組讀詩,生概括全詩大意。
4、學生質疑,釋疑。
(三)賞析詩句
1、畫出文中精彩的語句,反復誦讀、體會。
2、欣賞交流佳句。如:陽光從腳尖悄悄爬上膝蓋忽然撲騰一聲人影碎了,草地上蹦跳著魚兒和笑聲像剛下水的鴨群,扇動翅膀拍水戲耍等語句,體會詩句所包含的動感畫面,感受童年的天真有趣。
3、感情朗讀。
(四)鑒賞寫法
1、默讀兩首詩,比較這兩首詩在表達方式上有什么區別?
2、交流感悟。
3、小結:
第一首,每小節的結構基本相同,并且都圍繞夢想這一主題,語言比較跳躍。
第二首,主要通過捕捉鏡頭來記錄童年生活場景,有一種動態的美,還有一定的故事情節性。
4、模仿這兩首詩中的其中一首,記錄下自己的童年夢想與童年趣事。
5、生動筆習作,教師巡視。
6、交流作品,師生互動點評。
三、總結延伸
童年,有太多值得我們記憶、收藏的場景,請大家課外多閱讀其他兒童詩,豐富我們對童年生活的記憶,或者仿照課文寫法,記錄下自己童年的精彩片段,與大家分享。
練習設計:
1、我的夢想是……
2、仿照課文嘗試寫首詩歌。
《童年的發現》的教學設計5
【學習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作者童年時求知若渴、尋根究底和大膽想像的精神,培養學生發現、創新的意識和積極關注生活的態度。
2、認識本課7個生字,能用具體事例說明課文中有關句子的含義,體會課文幽默活潑的語言風格。
【學習重難點】
感悟作者童年時求知若渴、尋根究底和大膽想像的精神,培養學生發現、創新的意識和積極關注生活的態度。
【學習難點】
理解句子:“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發明與發現,有時還面臨著受到驅逐和迫害的風險。”
【課前準備】
1、回憶自己童年的“發現”。
2、通過查閱課外書,上網等途徑收集有關科學家發明發現的資料。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揭題,激發興趣
1、教師介紹有關胚胎發育的科學知識。
2、俄國作家費奧多羅夫九歲時就發現了有關胚胎發育的規律,猜測一下他是一個怎么樣的孩子?
二、循題讀文,理解“發現”
1、自由朗讀文章:
學習生字,注意“澄”字的發音。
2、默讀課文,思考:
“我”童年的發現是什么?在課文中找出有關的句段。
3、反復朗讀課文的第十三自然段,在這段話中畫出集中描寫“我”童年的發現的句子。
人是由細胞構成的……從細胞變成小魚,經過了很長的時間。現在,這一段時間就折合成一個月。從小魚變成青蛙又得經過很長時間,又折合成一個月。這樣推算下來,到變成人,正好是九個月。
4、仔細地讀讀著幾句話,并用自己的話轉述。
5、再讀課文,找一找課文中有沒有這樣一句話:說的是相同的意思,但是表達更簡潔。──母腹中的胎兒再現了從簡單生命進化成人的過程。
6、朗讀這兩句話,比較兩句話表達上的不同,體會表達的具體和概括。
三、循果查因,了解過程
1、默讀課文,思考:
“我”那非凡的發現,是怎樣發現的?
2、根據學習計劃,分小組合作學習,學習計劃:
⑴找出有關的句段。
⑵理解有關的句段,把它概括成一句話或一個詞語。
⑶在白紙上畫出簡單的發現流程圖。
3、小組匯報,課堂交流:
⑴“我”是在做夢中發現自己總在飛翔,并且發現其他同學也具有“飛行”的天賦,于是便產生了好奇,想解決這個奇妙的問題。
⑵我們一起找老師請教,老師給我們解答。
⑶老師的解答激發了“我”的想象力,渴望弄明白人究竟是怎么來的。
⑷我對“九月懷胎”進行思考,終于找到了問題的答案,有了偉大的“發現”。
四、作業
1、抄寫課文中描寫“我”的發現的句子。
2、用自己的話說說“我”的發現和發現的過程。
第二課時
一、精讀課文,感悟“發現”
1、默讀課文,思考:
從“我”的發現和發現的過程中,你覺得“我”是一個怎樣的孩子?并在課文中找出有關的依據,畫出相關的句子。
2、課堂交流,根據學生的理解,大概可以從下面幾個方面隨機指導:
⑴“我”是一個充滿幻想的孩子。
①每天夜里做夢我都會飛……似乎想去哪里就能飛到哪里。
A、輕聲朗讀這段話,閉上眼睛想象這段話描寫的情景。
B、如果你也做了這樣一個夢,或者你真的`能飛了,你會是什么樣的心情?
(高興、驚喜、新奇……)
C、帶著自己的感受,有感情地朗讀這段話。
②人是由細胞構成的……這樣推算下來,到變成人,正好是九個月。
A、朗讀這段話,哪些地方是“我”的幻想?
B、當“我”發現或者是幻想了這樣一個規律時,“我”是怎樣的心情?
(格外高興、得意……)
C、有感情地朗讀這段話。
⑵“我”是一個喜歡刨根問底的孩子。
①那天我們幾個人決定去見我們的老師,讓他來解答這個奇妙的問題……等你們升入高年級,上課時老師都會給你們講解。
A、找一找“我”問了幾個問題?把問題畫出來。
B、想一想,這些問題之間有什么關系?
(一個問題套著另一個問題,每一個問題都是對前一個問題的追問。)
C、想象當時的情景,分角色朗讀這段話。
②我渴望弄明白,人究竟是怎么來的……恨不得從魚身上發現將來的人應該具有的某些特征。
A、想象“我”研究以條魚的樣子,朗讀這句話。
B、你覺得“我”會翻來覆去的看些什么?會想到一些什么?
⑶“我”是一個幽默的孩子。
①幸虧他沒有容我解釋……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發明或發現,有時還會面臨著受到驅逐和迫害的風險。
A、你覺得這段話哪些地方很幽默,為什么讓你讀著想笑?
B、舉例說說“世界上重大的發明或發現,有時還會面臨著受到驅逐和迫害的風險。”
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舉例,比如:
哥白尼熱情地宣傳新天文學說,被教會視為異端,教會將他押到了羅馬的宗教法庭,在監禁的七年中他受到了殘酷的毒刑,最后被押至羅馬百花廣場的火刑柱下被活活燒死。
C、你能說說對這句話的理解嗎?
我們無論想做一件什么事情,還是要做一件什么事情,都要冒著危險,都要有足夠的勇氣去面對……
②聽完這句話,你大概會忍不住哈哈大笑……竟使我當眾受到了懲罰。
朗讀這句話,體會其中的幽默和機智。
二、聯系生活,向往“發現”
1、從“我”的童年發現中,你有什么啟發或體會?學生可以從多個角度自由的討論,教師要鼓勵支持。比如:
⑴我們在日常的生活中要養成仔細觀察的好習慣,遇到問題要敢于動腦思考,要大膽創新,最為重要的是有堅持不懈的勤奮鉆研的精神。
⑵童年的胡思亂想就是一種“發現”。
⑶童年很美好。
……
2、你在學習、生活中有沒有自己的發現?說出來和大家交流。
三、作業
1、有感情地朗讀自己喜歡的段落。
2、寫一寫自己的“發現”。
《童年的發現》的教學設計6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通過學習課文,了解作者發現進化論的過程。
3、體會含義深刻的句子的意思,領悟作者童年時求知若渴、尋根問底和大膽想象的精神。
4、學習作者通過一件事表達自己真實感受的寫作方法。
【教學重點】
1、通過學習課文,了解作者發現進化論的過程。
2、體會含義深刻的句子的意思,領悟作者童年時求知若渴、尋根問底和大膽想象的精神。
【教學難點】
末段的意思。
【課時安排】
第二課時
【教學流程】
一、音樂導入。《童年》。
同學們,上節課林老師和我們一起初步學習了《童年的發現》這篇文章,并知道作者童年時發現了什么?誰愿意來匯報一下。
二、再讀課文,體味感受。
作者是怎樣發現胚胎發育的規律?
(順序的'詞語:起始于……決定……仍在繼續……又過了……)
三、品讀課文,作者的童年是怎樣的?(知識點落實:壓縮句子)
(愛觀察、善于思考)
1、細讀課文。
2、匯報交流。小組合作探究與交流學習。
3、評價生成。生生評價、師生評價。
四、悟讀課文。(發明與發現)
“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發明與發現,有時還面臨著受到驅逐和迫害的風險。”
五、總結與質疑。
六、讀寫結合。
【板書】
童年的發現
愛觀察
善于思考的費奧多羅夫
自豪
《童年的發現》的教學設計7
教學目標:
1、會寫14個生字,會認7個生字。能正確讀寫“胚胎、禍患”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理解課文內容,體會含義深刻的句子的意思,領悟作者童年時求知若渴、尋根究底和大膽想象的精神。
教學重點:引導學生入情入境地朗讀課文,把握課文內容,感受人物的特點,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學準備:有關哥白尼、布魯諾、伽利略等科學家的不幸遭遇的故事。
課時安排:兩課時。
第一課時
一、激情導入,提出學習目標
1、難忘的童年生活中,我們不知不覺得成長著,有笑,也有淚;有喜,也有憂……今天我們學習《童年的發現》,不知它又能帶給我們哪些感受。(出示課題)從課題中,你最想了解什么?
2、提出學習目標
(1)自讀課文,標注自然段序號,勾畫生字新詞,自學生字詞語。
(2)知道課文主要內容。
(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二、緊扣“發現”,展示學習成果
1、“我”童年的發現是什么?在課文中找出有關的句子。
“人是由細胞構成的……從細胞變成小魚,經過了很長的時間。現在,這一段時間就折合成一個月。從小魚變成青蛙又得經過很長時間,又折合成一個月。這樣推算下來,到變成人,正好是九個月。”
2、仔細讀讀這幾句話,理解句子意思,并帶上自己的理解轉述這幾句話。
3、聯系整段話,反復朗讀,體會當“我”發現這個規律時,是怎樣的心情。
(格外高興、得意……)
4、有感情地朗讀這段話。
5、“只要雙腳一點,輕輕躍起……似乎想去哪里就能飛到哪里。”“我”是在做夢中發現自己總在飛翔,并且發現其他同學也具有“飛行”的天賦,于是便產生了好奇,想解決這個奇妙的問題。
6、“為什么只有晚上睡覺時才長?”“那么為什么人在生長的時候就要飛呢?這究竟是什么道理?”“人怎么會是鳥?”我們一起找到老師,請他給我們解答。
7、“我想得是那樣癡迷,以至于從河里抓到一條魚,我都會翻來覆去地看個仔細,恨不得從魚身上發現將來的人應具備的某些特征。”老師并沒有給我們一個滿意的答案,便激發了“我”的想象力,渴望弄明白人究竟是怎么來的。以至于親自抓來魚,仔細觀察,想從魚身上發現人應具有的某些特征。
三、激發知識沖突:用自己的話說一說“我”發現胚胎發育規律的過程,體會作者執著探究的精神。
四、布置作業
用自己的話說說“我”的發現和發現的過程。
選擇自己喜歡的段落有感情的朗讀。
第二課時
一、回憶導入,提出更高目標
1、導入:“我”的發現有趣嗎?選擇自己喜歡的段落有感情地朗讀。
2、提出更高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理解課文內容,體會含義深刻的句子的意思,領悟作者童年時求知若渴、尋根究底和大膽想象的精神。
(3)結合自己對課文的理解,展示自己的個性創作。
二、自主探究,展示學習成果
1、“老師誤解了我的笑聲,以為我的笑不懷好意。”
當老師講到“母腹中的胎兒再現了從簡單生命進化成人的過程”時,“我”想起了自己的發現居然跟進化論的.觀點完全一致,因此,“情不自禁”地笑出了聲音。這里絲毫沒有惡意。那么,為什么老師會以為“我”不懷好意呢?
2、“每天夜里做夢我都會飛……似乎想去哪里就能飛到哪里。”
“人是由細胞構成的……這樣推算下來,到變成人,正好是九個月。”
說明“我”是一個富于幻想的孩子
3、“那天我們幾個人決定去見我們的老師,讓他來解答這個奇妙的問題……等你們升入高年級,上課時老師都會給你們講解。”
“我渴望弄明白,人究竟是怎么來的……恨不得從魚身上發現將來的人應該具有的某些特征。”
說明“我”是一個執著探索的孩子
4、“聽完這句話,你大概會忍不住哈哈大笑……竟使我當眾受到了懲罰。”
“幸虧他沒有容我解釋……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發明或發現,有時還會面臨著受到驅逐和迫害的風險。”
說明“我”是一個幽默風趣的孩子
三、拓展延伸,總結交流
1、從“我”的童年發現中,你有什么啟發或體會?
2、你在學習、生活中有沒有自己的發現?說出來和大家交流交流。
四、布置作業
1、寫一寫自己的“發現”。
2、收集同學間的發現,看看誰的發現最有意義。
《童年的發現》的教學設計8
一、教材分析:
小語人教實驗版五年級下冊第二單元教材以童年為主題進行編排。《古詩詞三首》展示古代兒童無憂無慮、天真爛漫的生活。《冬陽·童年·駱駝隊》《祖父的園子》分別描寫駱駝隊和祖父的園子給童年帶來的快樂,反映了現代和當代中國兒童的生活。《兒童詩兩首》寫現代兒童的豐富的想象和美麗的憧憬。而《童年的發現》則寫俄國作家費奧多羅夫童年時的發現。
通過了解古今中外不同兒童的生活經歷,共同感受童年生活的情趣,體會詞句表達的感情。并學習留心觀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真實地表達自己的感受。
二、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會寫“胚”“禍”等14個生字,會認“澄”“窘”等7個生字。能正確讀寫“胚胎”“癡迷”等詞語,讀記“澄澈”“困窘”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理解課文內容,體會含義深刻的句子的意思。
2.過程與方法:
(1)理清全文結構,了解發現過程,明白發現原因,認識人物特點,體會作者情感,激發探究興趣。
(2)結合上下文,品析詞句。
(3)展開想象,聯系實際,練習有感情地朗讀。
3.情感與態度價值觀:
(1)領悟作者童年時求知若渴、執著探索和大膽想象的精神。
(2)體會作者回憶童年生活時自豪和憤懣交織的情感。
三、課時安排:
共2課時。
四、教學流程:
第一課時(略)
初讀文章,學習生字詞,了解大意。再讀課文,熟悉內容,理清層次。品讀課文前兩個自然段,明白作者童年的發現,體會自豪和憤懣交織的情感。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回顧舊知。
1.我們眼中,童年是一幅五彩的畫,一首明麗的詩。而在俄國作家費奧多羅夫心中,童年則是一段難忘的回憶。這是因為他童年的發現。
板題,齊讀。重讀“發現”一詞。
2.通過上節課的學習,同學們明白了全文共分為三部分,分別是:概述童年的發現;具體敘述發現的經過;幾年后這個發現得到證實。
二、了解經過,認識人物。
1.“我在九歲的時候就發現了胚胎發育的規律。”一個如此重大的科學問題,是怎樣被一個九歲的孩童發現的呢?你們想知道嗎?快速讀課文3至13自然段,了解發現的過程。自由速讀。
2.指名大概敘述發現經過。這項發現的過程大體經歷了那些階段呢?(夢中飛行;請教原因;觀察思考)
3.請大家再來默讀這部分內容,畫出自己感受深刻的詞句細細體會,思考“我”為什么會有這個發現。
4.全班交流。
(1)交流“夢中飛行”部分。
①圍繞“迷戀”一詞,結合“只要……就……”“甚至”體會夢境的神奇。
②圍繞“輕盈”,結合“隨心所欲”,想象夢中“我”的動作自如和飛行自由,感受夢中飛行的美妙。
③分別指導朗讀。配樂齊讀。
(2)交流“請教原因”部分。
①聯系“奇妙”和“萬分驚訝”,感受“我”強烈的好奇心。
②聯系“我”的四個問題,認識后一個都是對前一個的追問。體會“我”強烈的求知欲。
③同桌讀。男、女生分角色讀。
(3)交流“觀察思考”部分。
①圍繞“癡迷”,想象“我”翻來覆去地看什么?想什么?還看過哪些?感受“我”執著探索的精神。
②出示“我”想象的內容,聯系老師的講解,理清人類進化的過程,體會“我”大膽的想象力。感受“我”發現后的自豪、興奮心情。
5.這個發現的過程經歷了三個階段:先是夢中飛行;由夢中飛行引出了為什么會在夢中飛行及老師對此所作的解釋;由老師的解釋引出了人究竟是怎么來的疑問以及對這個疑問的大膽猜想。這個猜想就是作者童年的發現。
通過了解這三個互相聯系的階段,你覺得費奧多羅夫是個怎樣的孩子?(大膽想象、執著探索、求知若渴)
三、感受結果,體會情感。
1.當這個了不起的發現在幾年后得到證實時,卻發生了一件什么意想不到的事情呢?自由讀文章14至19自然段。交流。
2.圍繞“誤”一詞,理解:課堂上“我”想到自己在幾年前的發現居然跟進化論的觀點完全一致,心花怒放,情不自禁笑出了聲音。而這位年輕的一本正經板著面孔的女教師,在講人類的起源和進化時,卻希望學生老實、安靜。以為“我”的笑不懷好意。
3.出示:“我明白了……”課文最后一句
(1)辨析“發明”與“發現”,“驅逐”和“迫害”的詞義。
(2)舉例交流哥白尼、布魯諾、伽利略、愛迪生等科學家的.資料,了解科學事業發展過程中的真實情況。
(3)“太陽中心說”,這是一個多么重大而有意義的科學發現,由于當時的人們認識有限,眼界狹小,科學家們為此付出了怎樣的代價啊!可是,作者為什么這樣說?這跟他有什么關系?(自我安慰。語言的幽默。)
本來是一段引以為榮的童年往事,現在卻有了不愉快。從這句話中,體會到了作者怎樣的感情?(憤懣)指導讀。
四、拓展延伸,激發興趣。
1.大膽想象、執著探索、求知若渴的費奧多羅夫在九歲就發現了胚胎發育的規律。長大后,學識淵博,極富創見,精通歐洲、亞洲多國的語言,對哲學、自然科學、藝術等學科都有很深的造詣,被稱為“百科全書”。由此,你有什么啟發或體會?
2.你在學習、生活中有沒有自己的發現呢?交流。
3.也許童年的發現是幼稚可笑的,但因為是自己思考、探索、想象的結果,因而又是那么可愛、令人自豪。生活處處又發現,發現處處皆學問。堅持下去,下一個偉大的發現者就是你!
《童年的發現》的教學設計9
學習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作者童年時求知若渴、尋根究底和大膽想像的精神,培養學生發現、創新的意識和積極關注生活的態度。
2.認識本課7個生字,能用具體事例說明課文中有關句子的含義,體會課文幽默活潑的語言風格。
學習重點:
感悟作者童年時求知若渴、尋根究底和大膽想像的精神。
學習難點:
培養學生發現、創新的意識和積極關注生活的態度。
課前準備:
回憶自己童年的“發現”。查閱資料
課時安排:
3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揭題,激發興趣
1.教師介紹有關胚胎發育的科學知識。
2.俄國作家費奧多羅夫九歲時就發現了有關胚胎發育的規律,猜測一下他是一個怎么樣的孩子?
二、循題讀文,理解“發現”
1.自由朗讀文章,學習生字
2.默讀課文,思考:“我”童年的發現是什么?在課文中找出有關的句段。
3.反復朗讀課文的第十三自然段,在這段話中畫出集中描寫“我”童年的發現的句子。
4.仔細地讀讀著幾句話,并用自己的`話轉述。
5.再讀課文,找一找課文中有沒有這樣一句話:說的是相同的意思,但是表達更簡潔。──母腹中的胎兒再現了從簡單生命進化成人的過程。
6.朗讀這兩句話,比較兩句話表達上的不同,體會表達的具體和概括。
三、循果查因,了解過程
1.默讀課文,思考:“我”那非凡的發現,是怎樣發現的
2.根據學習計劃,分小組合作學習。
3.小組匯報,課堂交流。
(1)“我”是在做夢中發現自己總在飛翔,并且發現其他同學也具有“飛行”的天賦,于是便產生了好奇,想解決這個奇妙的問題。
(2)我們一起找老師請教,老師給我們解答。
(3)老師的解答激發了“我”的想象力,渴望弄明白人究竟是怎么來的。
(4)我對“九月懷胎”進行思考,終于找到了問題的答案,有了偉大的“發現”。
四、作業
1.抄寫課文中描寫“我”的發現的句子。
2.用自己的話說說“我”的發現和發現的過程。
第二課時
一、精讀課文,感悟“發現”
1.默讀課文,思考:從“我”的發現和發現的過程中,你覺得“我”是一個怎樣的孩子?并在課文中找出有關的依據,畫出相關的句子。
2.課堂交流,根據學生的理解,大概可以從下面幾個方面隨機指導。
(1)“我”是一個充滿幻想的孩子。
有感情地朗讀這段話。
(2)“我”是一個喜歡刨根問底的孩子。
(3)“我”是一個幽默的孩子。
舉例說說“世界上重大的發明或發現,有時還會面臨著受到驅逐和迫害的風險。”你能說說對這句話的理解嗎?
我們無論想做一件什么事情,還是要做一件什么事情,都要冒著危險,都要有足夠的勇氣去面對……朗讀這句話,體會其中的幽默和機智。
二、聯系生活,向往“發現”
1.從“我”的童年發現中,你有什么啟發或體會?比如:
(1)我們在日常的生活中要養成仔細觀察的好習慣,遇到問題要敢于動腦思考,要大膽創新,最為重要的是有堅持不懈的勤奮鉆研的精神。
(2)童年的胡思亂想就是一種“發現”。
(3)童年很美好。……
2.你在學習、生活中有沒有自己的發現?說出來和大家交流。
三、作業
1.有感情地朗讀自己喜歡的段落。
2.寫一寫自己的“發現”。
第三課時
一、寫本課生字
二、寫本課《小狀元》
板書設計:
8、童年的發現
夢中飛行——人的進化
地理課上——胚胎發育
生物課上——追逐迫害
課后反思:
《童年的發現》的教學設計10
【教學目標】
1、培養善于觀察大膽發現的品質。
2、理解最后一句話,并談談自己的體會。
3、學習生字新詞。
4、正確流利朗讀課文。
【重難點】
1、培養善于觀察大膽發現的品質。
2、理解最后一句話,并談談自己的體會。
【教學時間】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開門見山,揭題
1、讀“閱讀提示”,明確要求。
2、初讀課文完成內容:
⑴自學生字詞。
⑵完成“閱讀提示”的問題一。
3、檢查自學:
⑴字詞。⑵課文介紹了我發現胚胎發育的規律。
二、再讀,理清條理
按總分總的順序寫:
第一段,總的概述作者9歲時的發現,及這次發現帶來的懲罰。
第二段,具體敘述我的發現原因,發現經過。
第三段,照應開頭,講我聽老師所講內容與我的發現相同時禁不住笑出聲來,結果受到懲罰。
三、讀課文,體會最后一句話的涵義,談理解
1、出示原句,讀原句。
2、抓重點詞理解。
3、體會“驅逐”“迫害”透露出的品質。
4、體會“──”的用法。
5、學習作者善于觀察大膽發現的品質。用“激發、渴望、都會、終于……”體會作者對生活的熱愛,對科學的熱愛。
6、用“很不得、絞盡腦汁”造句。
四、總結,啟發學生善于發現生活中的事物,大膽發現他們的規律
五、作業。
1、抄寫語。
2、正確朗讀課文。
【板書設計】
童年的'發現
起因:人是由簡單生命進化來的。
經過:胎兒再現了簡單生命進化的過程。
結果:面臨受驅逐和迫害的風險。
啟示:善于觀察大膽發現。
【教學反思】
《童年的發現》講的是作者童年時的一個發現,反映了兒童求知若渴的特點和驚人的想象力。課文重點寫了作者在童年時發現胚胎發育規律的過程。這個過程大體經歷了三個相互聯系的階段:先是夢中飛行;由夢中飛行引出了為什么在夢中飛行及老師對此所作的解釋;由老師的解釋引出了“人究竟是怎么來的”疑問以及對這個疑問的大膽猜想,這個猜想就是作者童年的發現。在設計教案時,我為了突出重點,從“發現”入手,引導學生初讀課文,把握“發現”是什么,進而圍繞“發現”精讀課文。在設計環節時,總體思路為總—分—總式,即先引導學生在讀文時整體把握“發現”的過程,在學生交流表達的基礎上,引導學生歸納出發現過程分為三步:即夢中飛行、尋求解答、大膽猜測。在此基礎上再分別從三方面引導學生理解,重點通過感情朗讀、理解重點詞句理解把握作者的發現過程,并適時滲透作者求知欲強、好奇心重的特點,最后再反過頭來回顧整個發現過程,感受作者是個怎樣的孩子。
《童年的發現》的教學設計11
學習目標:
1、了解課文內容,能用自己的話說說“我”的發現以及發現的過程。
2、學會14個生字,會認7個生字,能正確讀寫本課積累的詞語。
學習重難點:
用自己的話說說“我”的發現以及發現的過程。
教學準備:
多媒體
教學過程:
一、質疑激趣,明確目標
1、導入:難忘的童年生活中,我們不知不覺地成長著,有笑,也有淚,有喜,也有憂……今天我們學習俄國作家奧普多羅夫的《童年的發現》,不知它又能帶給我們哪些感受。(齊讀課題)
從課題中,你最想了解什么?
2、明確目標。(見上)
二、檢查字詞預習
1、學生匯報自己本課積累的詞語(一讀)
2、抽查認讀本課詞語(二讀)
胚胎 禍患 雙臂 天賦 淘氣 妨礙 豈止 癡迷 厘米 慚愧
幸虧 困窘 澄澈 一本正經 情不自禁 運轉自如 隨心所欲
翻來覆去 默不作聲 絞盡腦汁 (注意讀準字音,認清字形)
3、聽寫學生易錯的詞語: 胚胎 禍患 天賦 幸虧 豈止
4、再讀詞語,(三讀),猜詞游戲
(1)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隨心所欲)
(2)夏夜悶熱,我躺在床上輾轉反側,難以入睡。(翻來覆去)
(3)一道數學攔路虎出現了,我左思思右想想,一點兒頭緒都沒。
(絞盡腦汁)
(4)上天賜予我的本領、能力。(天賦)
(5)清亮清涼的,一點兒雜質都沒,用來形容天空或湖面。(澄澈)
(6)它是吊兒郎當的反義詞。(一本正經)
……
三、圍繞“發現”,學習課文
1、出示自學提示及學習方法:
自學提示:默讀課文,小組學習:
a“我”童年的發現是什么?
b“我”是怎樣發現的?(小組匯報)
c發現的結果如何?
學習方法:
a抓具體事例并簡單概括
b抓關鍵詞句
c聯系上下文
d聯系生活實際
2、探討交流,理清脈絡
(1)完成目標(一)
指生回答:發現是什么?抓關鍵詞“九歲、完全、獨立”,聯系下文,具體到13自然段內容,反復體味朗讀第1自然段,感受小作者的自豪喜悅激動。
(2)完成目標(二)
小組匯報“發現”的過程,相機引導理清文章脈絡:
夢中飛行——產生疑問——請教老師
老師解釋——繼續追問——引出問題
癡迷思索——大膽猜想——發現規律
(3)完成目標(三)
老師講解——得到證實——因笑受到驅逐
(4)小結板書,練習用自己的話說說發現的過程。
3、學生匯報學習心得。
四、名言積累,布置預學要求
1、名言積累:
學者先要會疑。 (程頤)
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也。 (《論語》)
在可疑而不疑者,不曾學;學則須疑。 (張載)
2、預學要求:
(1)圍繞“我”的發現和發現過程,你覺得“我”是一個怎樣的孩子?
(2)課文最后說:“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發明與發現,有時還面臨著受到驅逐和迫害的.風險。”收集相關的事例。
(3)想想你的童年有哪些有趣的發現。
五、課內閱讀練習
我的發現起始于夢中飛行。每天夜里做夢我都飛,我對飛行是那樣(迷戀 留戀),只要雙腳一點,輕輕躍起,就能離開地面飛向空中。后來,我甚至學會了滑翔,在街道上空,在白樺林梢頭,在青青的草地和(澄澈 清澈)的湖面上盤旋。我的身體是那樣(輕盈 輕巧),可以(隨心所欲 忘乎所以),運轉自如,憑著雙臂舒展和雙腿彈動,似乎想去哪里就能飛到哪里。
1、用“”劃去括號內運用不恰當的詞語。
2、請給這段話取一個小標題。
3、你曾經做過一個怎樣的夢?能把夢境用幾句話有條理地寫下來嗎?
《童年的發現》的教學設計12
教材簡析
文章采用倒敘的方式,回憶部分又按時間的先后順序安排材料;敘事中,作者的意識在飛快地流動但脈絡清晰,所敘之事也環環相扣,故事情節充滿童真童趣,通過風趣幽默的語言展現了少年兒童豐富多彩的內心世界和對自然知識的渴求,反映了兒童求知若渴的特點和驚人的想象力。是一篇向學生進行自主發現、自主探究精神教育的好教材。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通過課前搜集資料和課外延伸作業,培養學生搜集信息、整理資料的能力。
2、認識“胚、豈、癡、嬰、窘”5個字,基本讀懂課文。
3、通過作者發現胚胎的發育過程,體會作者童年的探索趣味.
教學重、難點
引導學生利用網絡和信息技術,進行自主、個性化的探究閱讀,培養學生發現、創新的意識和積極關注生活的態度。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預習探究:
1、板書“發現”,提出問題:老師昨天跟隔壁班的同學聊天,他們告訴我,小時候他們發現過很多有趣的事情。有同學說,我發現小鳥在睡覺時一會兒睜眼,一會兒閉眼;有同學說,我發現下雨過后天空會有彩虹;有同學說,我發現了云在天上不會掉下來;同學們,你們曾經發現過什么?
2、板書“童年”,談話:童年是天真爛漫的,童年是多姿多彩的,童年是幸福無比的,你們的童年一定曾經發生過讓你們到現在都難以忘懷的趣事!我們的童年曾有過多少的發現啊!
3、板書“的”,齊讀課題,我們一起讀課文,仔細的思考,讀完課文以后,你們有什么問題要問?只有用心地讀課文,用心地思考課文,才能夠提出問題。不要怕人笑話,敢于提出不同的意見。問問題,不僅是學習態度問題,也是學習方法問題。
二、合作交流:
1、用小黑板出示學生預習課文時提出的有關課文內容理解的問題
2、小聲讀課文的方式讀全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順句子,讀完之后選擇自己還是不能解決的問題在書上做好記號。(糾正讀音、解釋詞語)
三、品讀體驗:
1、細讀體會童年秘密的發現過程
2、“我”是怎樣發現胚胎發育規律的?又是怎樣找到答案的。
分小組學習,將找到的句子讀一讀,并談自己的體會。討論交流不理解的問題。
(1)“我”是在做夢中發現自己總在飛翔,并且發現其他同學也具有“飛行”的天賦,于是便產生了好奇,想解決這個奇妙的問題。
(2)我們一起找到老師,請他給我們解答。
(3)老師并沒有給我們一個滿意的`答案,便激發了“我”的想象力,渴望弄明白人究竟是怎么來的。
(4)“我”想得是那樣癡迷,以至于親自抓來魚,仔細觀察,想從魚身上發現人應具有的某些特征。
(5)“我”經過思考、推算,終于找到了問題的答案。
3、從“我”的發現過程中,那些地方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找出來讀一讀,談談自己的體會。引導學生從課文內容中體會作者執著探究的精神。
4、用自己的話說一說作者是怎樣發現胚胎發育規律這個秘密的,并結合自己的實際回憶講述生活中探究秘密的小事。
5、體味作者秘密被證實后的感受
(1)學生自讀課文說說作者的秘密被是怎樣被證實的。
(2)引導理解“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發明與發現,有時還面臨著受到驅逐和迫害的危險”這句話的意思。
6、從課文中,你覺得文中作者是個怎樣的孩子?
引導學生結合課文內容說說作者是個怎樣的孩子。
師小結:生活中并不缺少美麗,而是缺少一雙發現美的眼睛。給自己這樣一雙善于觀察、留心生活的眼睛吧!我們的生活是那么的豐富多彩,我們的學習是那么的愉快,只要你用心去捕捉生活中的各種現象,就會有新的發現,能有新的發現總結!
四、鞏固延伸:
1、通過學習課文,受到了什么啟發?
引導學生說說學習這篇課文后受到了怎樣的啟發。在生活中要養善于觀察的習慣,遇到問題要敢于動腦思考,最為重要的是有堅持不懈的勤奮鉆研的精神。
2、以《童年趣事》為題寫一篇作文。
板書設計:
童年的發現
起因:人是由簡單生命進化來的
經過:胎兒再現了簡單生命進化成人的過程
結果:面臨受驅逐和迫害的風險
啟示:善于觀察,大膽發現
《童年的發現》的教學設計13
設計解讀:
《童年的發現》這篇課文講述的是作者在九歲的時候發現了有關胚胎發育的規律,以及因這個發現在一次課堂中情不自禁笑出了聲,被老師誤解當眾受到懲罰的事。除去“胚胎發育”、“進化”等一些生物學術語的理解難點外,整個文本無論是語言還是情節都充滿了童真、童趣。從整個文本脈絡和層次上來看,雖然文段較多,篇幅較長,但“童年的發現”和“因發現受到懲罰”兩件事斷章清晰,前后關聯遞進。所以第一課時的教學內容集中在學習字詞、理清結構和探尋“發現過程”的內涵。其中,為了更好地激發學生的思辨,對童年發現的起因(夢境)、經過(過程)、結果(規律)等教學內容進行了重組,期待在“簡單”與“不簡單”的感悟思辨中,讓學生聚焦作者的發現過程(科學探索過程),從而敏銳地捕捉到作者童年發現的過程意義之所在。
教學目標:
1.學習字詞,理清文章結構,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依托重點詞句的品讀,在由“簡單—不簡單”的感悟思辨中,探尋“發現”的過程意義。
3.感受作者大膽想象、積極思考的求知精神,培養基本的科學素養。
教學過程:
一、知人論世,引發興趣
1、今天我們要學習一篇新的課文,一起讀課題——《童年的發現》。
2、了解作者信息。出示:
費奧多羅夫:一位極富創見的思想家,也是世界上最早提出飛向宇宙的宇航學奠基人。他的學問淵深,博覽書史,據說他幾乎知道俄國國家圖書館所有藏書的內容。他不僅精通歐洲各主要語言,而且對包括漢語在內的許多東方語言也頗有研究。不僅如此,他對哲學、藝術都有很深的造詣,被人稱為“百科全書”。
快速地默讀。交流:資料當中最讓你吃驚的是什么?
3、是的,就是這樣一個博學多才、極富創見的人,他的童年又會有怎樣獨特的成長經歷呢?請同學們拿出課文紙,自由地朗讀課文。
二、理清脈絡,指導讀法
1、學習字詞。
胚胎、滑翔、妨礙、禍患、驅逐、羞愧
隨心所欲絞盡腦汁情不自禁
(1)尋索第一組詞的構成特點;
(2)比較品析——讀悟第二組詞的意思。
2、理清結構
(1)齊讀課文一、二自然段,感知主要內容并迅速分段;
(2)小結:閱讀比較長的文章,我們可以試著先理清文章的結構,這樣有助于更好更快的理解文章的內容。
三、感悟“夢境”和“發現”
(一)品讀“夢境”
作者在文中說,他的發現是起始于——夢中飛行,出示:
每天夜里做夢我都飛,我對飛行是那樣迷戀,只要雙腳一點,輕輕躍起,就能離開地面飛向空中。后來,我甚至學會了滑翔,在街道上空,在白樺林梢頭,在青青的草地和澄澈的湖面上盤旋。我的身體是那樣輕盈,可以隨心所欲,運轉自如,憑著雙臂舒展和雙腿彈動,似乎想去哪里就能飛到哪里。
1、自由讀——指生朗讀——交流:這是一個怎樣的夢
2、作者的哪些描寫帶給你這樣的感覺?
3、帶著這些感受,一邊朗讀一邊在腦海當中描繪這些畫面。
(二)品讀“發現”
正是緣于這個奇妙的夢境,作者在九歲的時候就發現了胚胎發育的`規律。關于這個發現,文中有一個非常生動而有趣的描述,請同學們快速地瀏覽課文,找到它,并用波浪線把它劃下來。出示:
“哈!這就跟畫地圖差不多。地上的距離很遠很遠,在地圖上畫出來只不過幾厘米。人是由細胞構成的……從細胞變成小魚,經過了很長時間。現在,這一段時間就折合成一個月。從小魚變成青蛙又得經過很長時間,又折合成一個月。這樣推算下來,到變化成人,正好是九個月。”我的發現竟是如此簡單明了,我為此感到格外高興。我想大概還沒有人發現這個道理。
1、讀著讀著,你感覺這段話的字里行間流淌著作者怎樣的心情?
2、把你覺得能夠體現作者這種心情的字眼加上著重號(哈、竟、格外……)
3、指導朗讀。
四、體味發現的“不簡單”
但是同學們,你們有沒有留意到,作者在形容自己的發現時用了哪一個詞兒——簡單明了。這在作者看來如此簡單明了的發現,是真的那么簡單地被發現的嗎?請你再仔仔細細地讀讀課文的4—12自然段,邊讀邊把你覺得使作者有這樣的發現的原因劃下來,看看你又能有怎樣的發現。
(一)不簡單——深度問答
1、指導朗讀“問句”,感受追問的急切
4、你從這里發現什么?(善于思考、很有探索的欲望……)
(二)不簡單——感受“癡迷”
我想的是那樣的癡迷,以至于從河里抓到一條魚,我都會翻來覆去地看個仔細,恨不得從魚身上發現將來的人應該具有的某些特征。
1、點撥生字“癡”,通過字理的解讀猜度“癡迷”的意思
出示:癡迷:入迷到呆傻的程度
2、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作者的癡迷?
3、抓住“翻來覆去”體驗想象
4、補充寫話:
我想得是那樣癡迷,以至于
五、回溯“發現”,升華主旨
1、復現作者對“發現”的描述
2、質疑“發現”,再度感受“不簡單”
板書設計:
童年的發現
不簡單
《童年的發現》的教學設計14
教材簡析
這是一篇鼓勵求知、鼓勵大膽想象、鼓勵探究發現的課文,通過作者回憶童年時發現胚胎發育規律這件趣事,反映了兒童求知若渴的心理特點和驚人的想象力。課文先概述了“我”九歲時發現了有關胚胎發育的規律,卻在后來因此受到懲罰。然后具體敘述“我”發現有關胚胎發育規律的前后經過。最后,寫這個發現在幾年后老師講課時得到證實,“我”情不自禁地笑出了聲,結果被老師誤解受到處罰,但“我”從中獲得感悟。本文故事情節充滿童真童趣,語言風趣幽默,并有多處內心活動的描寫,真實展現了孩子豐富多彩的內心世界和對自然知識的渴求。
教學目標
1.通過聯系上下文和結合生活經驗,理解“胚胎、癡迷、絞盡腦汁”等詞語的意思。
2.通過默讀、想象、概括小標題等方式把握課文內容,感受人物特點。
3.通過入情入景地朗讀課文,感受作者童年時求知若渴、尋根究底和大膽想象的精神。
4.激發學生探究興趣、培養想象能力。
教學重點:引導學生入情入境地朗讀課文,把握課文內容,感受人物特點,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學難點聯系有關科學家的例子,理解“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發明與發現,有時還面臨著受到驅逐和迫害的危險”等含義深刻的句子。
第一課時
一、揭題。
1、今天我們先來認識一位俄國作家,他的名字叫:費奧多羅夫。板書:費奧多羅夫。指讀。
費奧多羅夫的童年天真爛漫、多姿多彩。在他童年的時候,發生了許多令人難以忘懷的事情,今天我們就一起學習課文《童年的發現》。
板書:童年的發現。齊讀。
2、看著課題,你最想了解什么?(根據學生回答相機小結板書:發現了什么?怎樣發現的?)
二、初讀。學習“我發現了什么”。
1、打開課文,你會發現這篇文章挺長的,快速標上自然段序號,共19自然段。
2、這么長的文章怎么讀好呢?可以采用默讀,也可以輕聲地、快速朗讀課文,讀準字詞,讀通句子后,想想:
(1)我發現了什么?用“——”畫出來。
(2)課文哪些自然段寫了我發現的過程?做上記號。
3、交流:
(1)我發現了什么?(指讀第一句,板書:胚胎發育的規律。)
讀詞:胚胎。
你知道什么是胚胎嗎?(指讀注釋)
誰能講得簡單明白些?(其實我們在媽媽肚子里的時候,就是從一個小小的胚胎發育成胎兒的。胎兒在媽媽肚子里的成長過程就是胚胎發育的過程。)
(2)課文中有一段話比較具體地描述了我所發現的胚胎發育的規律,你能找到嗎?
人是由細胞構成的……從細胞變成小魚,經過了很長的時間。現在,這一段時間就折合成一個月。從小魚變成青蛙又得經過很長時間,又折合成一個月。這樣推算下來,到變化成人,正好是九個月。
指名讀。這就是我的發現。那年我才九歲,所以我為此感到——格外高興,自豪。——帶著這份高興和自豪讀讀我的發現。
(3)關于我發現的胚胎發育的規律,其實有位叫達爾文的科學家專門進行過研究,還得出了一個觀點,你能找到這句話嗎?
母腹中的胎兒再現了從簡單生命進化成人的過程。
指名讀——齊讀。
我的發現和科學家的發現竟是如此的相似,怪不得我為自己的發現而感到自豪呢!
4、齊讀第一自然段。
5、瞧,我們已經讀懂了“我的發現”是什么了,這個問號應該可以擦去了吧。
三、再讀。學習“我是怎樣發現的”。
1、那么我又是怎樣發現的呢?先快速找找課文哪幾個自然段寫了我發現的過程?(3—13)
2、認真默讀3—13自然段,你能用自己的話非常簡單地說說發現的過程嗎?
(1)自由說——指名說后,隨機板書:夢中飛行老師想
(2)我們能把這個發現的過程讀成如“夢中飛行”這樣的幾個詞語嗎?
(3)交流,完成板書:夢中飛行———請教老師—————大膽猜想
(4)誰能看著板書把這個過程連起來說成一句話。
(5)這就是“發現的過程”。這個問號也應該可以擦去了吧。
四、精讀。讀懂“我是一個怎樣的孩子”。
讀到這兒,一個怎樣的小男孩浮現在了你的腦海里?請你再次讀課文,找到相關的句子談談自己的感受。
●“我”是一個充滿幻想的孩子。
每天夜里做夢我都飛,我對飛行是那樣迷戀,只要雙腳一點,輕輕躍起,就能離開地面飛向空中。后來,我甚至學會了滑翔,在街道上空,在白樺林梢頭,在青青的草地和澄(chéng)澈的湖面上盤旋。我的身體是那樣輕盈,可以隨心所欲,運轉自如,憑著雙臂舒展和雙腿彈動,似乎想去哪里就能飛到哪里。
1、請同學們自己輕聲地讀讀這段話,邊讀邊想像一下這段話所描寫的情景。
2、指名讀,其他同學閉上眼睛好好感受一下。
在夢中我是多么的——自由、開心、高興、驚奇……
3、帶著這種感受,一起朗讀這段話。
4、一個怎樣的小男孩出現在你的眼前。(指名板書:充滿幻想)
5、齊讀,感受這份奇妙的幻想。
●“我”是一個喜歡刨根問底的孩子。
我以為在同學中間只有我一個人具有飛行的天賦(fù),可是,有一天我終于弄明白了,每到夜晚,我的小伙伴們也都會在夢中飛騰。那天,我們幾個人決定去見我們的老師,讓他來解答這個奇妙的問題。
“夢里飛行,說明你們是在長身體啊。”老師解釋說。
“為什么只有晚上睡覺時才長?”
“白天你們太淘氣,妨礙細胞的生長。到了晚上,細胞就不停地繁殖。”
“那么為什么人在生長的時候就要飛呢?這究竟是什么道理?”
“這是你們的細胞回想起了遠古時代,那個時候,人還是飛鳥。”
“人怎么會是鳥?”我們萬分驚訝。
“豈(qǐ)止是鳥!人是由簡單生命進化來的.。最開始是草履(lǚ)蟲,后來是魚,是青蛙,是猴子……所有這些知識,等你們升入高年級,上課時老師都會給你們講解。”
1、同桌讀讀我和老師之間的對話,你感受到了什么?(追問,急切,打破沙鍋問到底,喜歡刨根問底)
2、師生分角色朗讀這段對話。(指名板書:打破沙鍋問到底)
●“我”是一個善于觀察,勤于思考的孩子。
高年級,離我們是那樣遙遠,而飛行卻仍在繼續。和老師的一次談話,更加激發了我的想象力,我渴望弄明白,人究竟是怎么來的。我想得是那樣癡迷,以至于從河里抓到一條魚,我都會翻來覆去地看個仔細,恨不得從魚身上發現將來的人應該具有的某些特征。
鄉村的孩子從小就知道母親懷胎九個月才生下嬰兒。“為什么是九個月呢?”我絞(jiǎo)盡腦汁(zhī)思考這個問題的答案。想啊想啊,嘿!終于想出了眉目:“哈!這就跟畫地圖差不多。地上的距離很遠很遠,在地圖上畫出來只不過幾厘米。人是由細胞構成的……從細胞變成小魚,經過了很長時間。現在,這一段時間就折合成一個月。從小魚變成青蛙又得經過很長時間,又折合成一個月。這樣推算下來,到變化成人,正好是九個月。”我的發現竟是如此簡單明了,我為此感到格外高興。我想大概還沒有人發現這個道理。
1、“渴望”——非常希望弄明白。
2、、“癡迷”——哪里看出他的癡迷?(以至于從河里抓到一條魚,我都會翻來覆去地看個仔細,恨不得從魚身上發現將來的人應該具有的某些特征。)
是呀,我想得是那樣癡迷,以至于在田野里抓到一只青蛙,我就會——
以至于看到猴子,我就會——
3、教師領讀:我就這樣絞盡腦汁地想,想啊想啊,嘿!終于想出了眉目:哈!
4、一個怎樣的小男孩出現在了你的眼前?(指名板書:善于觀察,勤于思考)
五、回文總結。
1、正因為我是一個敢于大膽提問、留心觀察、積極思考、大膽想像的孩子,所以——齊讀第一自然段。
2、如果我們也給自己這樣一雙善于觀察、留心生活的眼睛,我們也會有新的發現。
3、作者童年的發現有沒有得到別人的認同呢?我們下節課再來學習。
《童年的發現》教學反思
我總是只在課后感嘆:為什么又白白走了一遭?循規蹈矩、一板一眼——不靈動的課;淺嘗輒止、蜻蜓點水——不深入的課;平均施力,輕描淡寫——不出彩的課,這些頑癥總在我的課堂上得到充分展示。如何克服?“痛定思痛”,暫且先明確以下這一點為努力方向,盡力改正:在目標引領下,務必要有選擇地對精彩語斷進行重錘敲打,充分展示學生的學習過程,體現語言訓練的層次感。
其實,聆聽各位指導老師的點評后,細究文本,《童年的發現》一課還是有許多語言訓練點值得我們細細品味的。
如第13自然段關于發現內容的具體描述:“人是由細胞構成的……從細胞變成小魚,經過了很長的時間。現在,這一段時間就折合成一個月。從小魚變成青蛙又得經過很長時間,又折合成一個月。這樣推算下來,到變化成人,正好是九個月。”我的目標定位只是“了解‘我的發現’的具體內容,找到相關句子讀一讀。”因此,教學過程極其簡單。而細讀此段,正如郭老師和周老師所言,抓住“推算”一詞,讓學生具體說說“我是怎樣進行推算的”,不僅能讓學生清楚地了解“我”所理解的胚胎發育的過程,而且一個善于思考、敢于大膽想象的小男孩形象也浮于眼前。然后再引導學生通過比較剛才同學們的具體描述都寫于文中和文本中只用“推算”一詞進行高度概括的寫法的不同,習得簡練、準確的語言表達方式。
又如5—11自然段的對話描述,
“夢里飛行,說明你們是在長身體啊。”老師解釋說。
“為什么只有晚上睡覺時才長?”
“白天你們太淘氣,妨礙細胞的生長。到了晚上,細胞就不停地繁殖。”
“那么為什么人在生長的時候就要飛呢?這究竟是什么道理?”
“這是你們的細胞回想起了遠古時代,那個時候,人還是飛鳥。”
“人怎么會是鳥?”我們萬分驚訝。
“豈(qǐ)止是鳥!人是由簡單生命進化來的。最開始是草履(lǚ)蟲,后來是魚,是青蛙,是猴子……所有這些知識,等你們升入高年級,上課時老師都會給你們講解。”
張老師指出這一對話的特點是“我”的三個問題之間互有聯系,后一個問題都是對前一個問題的追問,因此只要讀好了這段對話,一個“刨根問底”的小男孩的形象就躍然紙上了。
郭老師提及的第3自然段也是值得細細推敲的一個典型語段。
“每天夜里做夢我都飛,我對飛行是那樣迷戀,只要雙腳一點,輕輕躍起,就能離開地面飛向空中。后來,我甚至學會了滑翔,在街道上空,在白樺林梢頭,在青青的草地和澄(chéng)澈的湖面上盤旋。我的身體是那樣輕盈,可以隨心所欲,運轉自如,憑著雙臂舒展和雙腿彈動,似乎想去哪里就能飛到哪里。”
借鑒老師們的建議,對此環節作一重新設計:
1、輕聲地讀讀第三自然段,把表示“飛行”意思的詞語畫出來。(學生讀書,邊讀邊畫詞語。)
交流畫了哪些詞語?(輕輕躍起、飛向空中、滑翔、盤旋)讀詞。
2、把這些表示多姿多彩的飛行方式的詞語放入句子中再讀讀這段話,邊讀邊想,你的眼前出現了怎樣的畫面?
交流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指名讀。抓住“輕盈、運轉自如、舒展”等詞讀出飛行時的隨心所欲、自由快樂。
3、老師也來讀讀這段文字,請大家閉上眼睛,想像感受那夢中飛行的無拘無束和興奮驚奇)范讀——指名讀——配樂齊讀。
4、不僅“我”會在夢中飛行,我的小伙伴也都會在夢中——飛騰。畫出這個詞語,說說飛騰是一種怎樣的飛行?小伙伴在夢中飛騰又是怎樣一番景象呢?
自由練說——指名說。我的小伙伴也都會在夢中飛騰,。
5、多么快樂的一群孩子!讀到這兒,一個怎樣的“我”出現在了你的眼前?(指名板書:充滿幻想)
這一設計可能不夠完善,但我想努力地試著通過讀書、畫詞、想像、朗讀、練說等語言實踐,一層一層地進行語言訓練,讓教學更富有層次感,讓言語習得變得更加厚實、有實效。
文本總有其精彩之處,對此進行重錘敲打,引導學生認真品味,我們的課堂方能有些亮堂。
《童年的發現》的教學設計15
教學目的: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最后一句話的含意,領悟作者童年是求知若渴、尋根究底和大膽想象的精神。
3、激發學生探究興趣、培養想象能力。
教學重、難點:
1、引導學生入情入景地朗讀課文,把握課文內容,感受人物特點,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2、理解“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發明與發現,有時還面臨著受到驅逐和迫害的危險”等含義深刻的句子。
教學過程:
一、聯系實際、激趣導入
師:人在長大或變老的時候,常常回憶起童年的事情。美國作家巴德舒爾伯格望不了父母有趣而又截然不同的評價,那么俄國作家費奧多羅夫童年最有意思的是什么事呢?(以激發學生了解作者童年生活的發現的學習興趣進入新課學習。)
二、明確要求學有目標
1、指名讀“閱讀提示”,明確學習要求。
(1)我是怎樣發現胚胎發育規律的?結果怎樣?
(2)“我”為什么會有這樣的發現?
(3)舉例說說對“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發明和發現,有時還面臨著受到驅逐和迫害的風險”這句話的理解。
三、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讀課文,要求讀得正確流利。
(2)找出生字,注意讀準字音;理解詞語。
(3)課文課講了一件什么事,
(4)作者圍繞著童年的發現先講了些什么?再講了什么?最后講了什么?
生:課文先概述了作者童年的發現,然后具體敘述這項發現的經過,最后講了這個發現在幾年后老師講課時得到了證實。
四、再讀課文、釋疑解難
1、再讀課文,引導學生在小組內交流“閱讀提示”的三個問題。
(1)“我”發現了什么?引導學生自由讀1、2自然段。
2、朗讀體會
引導學生體會作者發現胚胎發育規律時的欣喜和自豪,及當眾受到懲罰的憤懣。
讀中評價,進行有感情地朗讀入情入景體會作者的感受。
3、細讀體會童年秘密的發現過程
“我”是怎樣發現胚胎發育規律的?又是怎樣找到答案的。
分小組學習,將找到的句子讀一讀,并談自己的體會。
4、從“我”的發現過程中,那些地方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找出來讀一讀,談談自己的體會。引導學生從課文內容中體會作者執著探究的精神。
5、用自己的話說一說作者是怎樣發現胚胎發育規律這個秘密的,并結合自己的實際回憶講述生活中探究秘密的小事。
6、體味作者秘密被證實后的感受
(1)學生自讀課文說說作者的秘密被是怎樣被證實的。
(2)引導理解“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發明與發現,有時還面臨著受到驅逐和迫害的危險”這句話的意思。
讓學生通過舉例說說對這句話的理解。引導學生說出哥白尼、布魯諾、伽利略等人的遭遇理解這句話。
7、引導通過朗讀體會作者內心憤懣的感受。
五、總結交流開放拓展
1、從課文中,你覺得文中作者是個怎樣的孩子?
2、通過學習課文,受到了什么啟發?
3、學生聯系實際說說童年生活中有哪些有趣的發現。(學生自由發言)
六、讀寫結合提高能力。
以《童年趣事》為題寫一篇作文。
板書設計:
16、童年的發現
起因:人是由簡單生命進化來的
經過:胎兒再現了簡單生命進化成人的過程
結果:面臨受驅逐和迫害的風險
啟示:善于觀察,大膽發現
《童年的發現》的教學設計16
【教學目標】
1、學會14個生字,會認7個生字,能正確讀寫“胚胎、禍患、滑翔、天賦、妨礙、豈止、癡迷、厘米、羞愧、幸虧、驅逐、隨心所遇、運轉自如、絞盡腦汁”等詞語。讀讀記記“澄澈、困窘”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理解課文內容,體會含義深刻的句子的意思,領悟作者童年是求知若渴、尋根究底和大膽想象的精神。
4、激發學生探究興趣、培養想象能力。
【教學重難點】
1、引導學生入情入景地朗讀課文,把握課文內容,感受人物特點,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2、理解“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發明與發現,有時還面臨著受到驅逐和迫害的危險”等含義深刻的句子。
【教學課時】二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聯系實際、激趣導入
1、引導學生聯系實際說說童年生活中有哪些有趣的發現。
2、以激發學生了解作者童年生活的發現的學習興趣進入新課學習。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讀課文,要求正確流利。
2、找出生字,注意讀準字音;理解詞語。
3、課文課講了一件什么事,了解課文主要內容。課文重點寫作者童年時發現胚胎發育規律的過程。
三、再讀課文、理清脈絡
1、再讀課文,引導學生在小組內交流作者圍繞著童年的發現先講了些什么?再講了什么?最后講了什么?
課文先概述了作者童年的發現,然后具體敘述這項發現的經過,最后講了這個發現在幾年后老師講課時得到了證實。
2、激趣朗讀,作者的發現有趣嗎?選擇最感興趣的段落有感情地朗讀。
四、閱讀理解“‘我’發現了什么?”
1、自讀課文一、二自然段:
說說知道了什么?還有什么不理解?引導學生從課文內容發散開去,以課文內容為切入點展開討論。
2、朗讀體會:
引導學生體會作者發現胚胎發育規律時的欣喜和自豪,及當眾受到懲罰的憤懣。
讀中評價,進行有感情地朗讀入情入景體會作者的感受。
五、開放拓展
收集同學間童年的發現,看看誰的發現最有意義。
第二課時
一、回憶導入
引導學生說說作者童年的發現是什么。以作者是怎樣發現這童年的秘密的導入新課教學。
二、細讀體會童年秘密的.發現過程
1、“我”是怎樣發現胚胎發育規律的?又是怎樣找到答案的。
分小組學習,將找到的句子讀一讀,并談自己的體會。討論交流不理解的問題:
⑴ “我”是在做夢中發現自己總在飛翔,并且發現其他同學也具有“飛行”的天賦,于是便產生了好奇,想解決這個奇妙的問題。
⑵ 我們一起找到老師,請他給我們解答。
⑶ 老師并沒有給我們一個滿意的答案,便激發了“我”的想象力,渴望弄明白人究竟是怎么來的。
⑷ “我”想得是那樣癡迷,以至于親自抓來魚,仔細觀察,想從魚身上發現人應具有的某些特征。
⑸ “我”經過思考、推算,終于找到了問題的答案。
2、從“我”的發現過程中,那些地方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找出來讀一讀,談談自己的體會。引導學生從課文內容中體會作者執著探究的精神。
3、用自己的話說一說作者是怎樣發現胚胎發育規律這個秘密的,并結合自己的實際回憶講述生活中探究秘密的小事。
三、體味作者秘密被證實后的感受
1、學生自讀課文說說作者的秘密被是怎樣被證實的。
2、引導理解“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發明與發現,有時還面臨著受到驅逐和迫害的危險”這句話的意思。
讓學生通過舉例說說對這句話的理解。引導學生說出哥白尼、布魯諾、伽利略等人的遭遇理解這句話。
引導通過朗讀體會作者內心憤懣的感受。
四、從課文中,看出作者是個怎樣的孩子
引導學生結合課文內容說說作者是個怎樣的孩子。通過學生的讀書,感悟,交流,知道費奧多羅夫是個天真無邪、求知若渴、善于探究和想象,并有著執著精神的孩子。
五、總結交流
通過學習課文,受到了什么啟發?
引導學生說說學習這篇課文后受到了怎樣的啟發。在生活中要養善于觀察的習慣,遇到問題要敢于動腦思考,最為重要的是有堅持不懈的勤奮鉆研的精神。
《童年的發現》的教學設計17
【教學要求】
1、培養善于觀察大膽發現的品質。
2、理解最后一句話,并談談自己的體會。
3、學習生字新詞。
4、正確流利朗讀課文。
【重難點】
1、培養善于觀察大膽發現的品質。
2、理解最后一句話,并談談自己的體會。
【教學時間】
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開門見山,揭題
1、讀“閱讀提示”,明確要求。
2、初讀課文完成內容:
⑴ 自學生字詞。
⑵ 完成“閱讀提示”的問題一。
3、檢查自學:
⑴ 字詞:
規律、隨心所欲、繁殖、細胞、困窘。
⑵ 課文介紹了我發現胚胎發育的規律。
二、再讀,理清條理
按總分總的順序,寫:
第一段,總的概述作者9歲時的發現,及這次發現帶來的懲罰。
第二段,具體敘述我的發現原因,發現經過。
第三段,照應開頭,講我聽老師所講內容與我的發現相同時禁不住笑出聲來,結果受到懲罰。
三、讀課文,體會最后一句話的涵義,談理解
1、出示原句,讀原句。
2、抓重點詞理解。
3、體會“驅逐”“迫害”透露出的品質。
4、體會“──”的用法。
5、學習作者善于觀察大膽發現的品質。用“激發、渴望、都會、終于……”體會作者對生活的熱愛,對科學的.熱愛。
6、用“很不得、絞盡腦汁”造句。
四、模仿作者的發現談感受
五、總結,啟發學生善于發現生活中的事物,大膽發現他們的規律
六、作業
1、抄寫語。
2、正確朗讀課文。
【板書設計】
童年的發現
起因:人是由簡單生命進化來的。
經過:胎兒再現了簡單生命進化的過程。
結果:面臨受驅逐和迫害的風險。
啟示:善于觀察大膽發現。
《童年的發現》的教學設計18
教學目標:
1.通過作者發現胚胎的發育過程,體會作者童年的探索趣味。
2.懂得童年的幻想給童年帶來的快樂。
3.了解課文“童真童趣”的特點。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難點:
1.理解作者被老師罰出教室后的心理感受。
2.了解課文是怎么做到“真實反映童趣”的。
教學過程:
一、回憶導入
引導學生說說作者童年的發現是什么。以作者是怎樣發現這童年的秘密的導入新課教學。
二、細讀體會童年秘密的發現過程
1.“我”是怎樣發現胚胎發育規律的?又是怎樣找到答案的。
分小組學習,將找到的句子讀一讀,并談自己的體會。討論交流不理解的問題。
(1)“我”是在做夢中發現自己總在飛翔,并且發現其他同學也具有“飛行”的天賦,于是便產生了好奇,想解決這個奇妙的`問題。
(2)我們一起找到老師,請他給我們解答。
(3)老師并沒有給我們一個滿意的答案,便激發了“我”的想象力,渴望弄明白人究竟是怎么來的。
(4)“我”想得是那樣癡迷,以至于親自抓來魚,仔細觀察,想從魚身上發現人應具有的某些特征。
(5)“我”經過思考、推算,終于找到了問題的答案。
2.從“我”的發現過程中,那些地方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找出來讀一讀,談談自己的體會。引導學生從課文內容中體會作者執著探究的精神。
3.用自己的話說一說作者是怎樣發現胚胎發育規律這個秘密的,并結合自己的實際回憶講述生活中探究秘密的小事。
三、體味作者秘密被證實后的感受
1.學生自讀課文說說作者的秘密被是怎樣被證實的。
2.引導理解“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發明與發現,有時還面臨著受到驅逐和迫害的危險”這句話的意思。
讓學生通過舉例說說對這句話的理解。引導學生說出哥白尼、布魯諾、伽利略等人的遭遇理解這句話。
引導通過朗讀體會作者內心憤懣的感受。
四、從課文中,看出作者是個怎樣的孩子?
引導學生結合課文內容說說作者是個怎樣的孩子。通過學生的讀書,感悟,交流,知道費奧多羅夫是個天真無邪、求知若渴、善于探究和想象,并有著執著精神的孩子。
五、總結交流
通過學習課文,受到了什么啟發?
引導學生說說學習這篇課文后受到了怎樣的啟發。在生活中要養善于觀察的習慣,遇到問題要敢于動腦思考,最為重要的是有堅持不懈的勤奮鉆研的精神。
六、作業
熟讀這篇課文。
板書設計:
童年的發現
夢中飛行――>人的進化
地理課上――>胚胎發育
生物課上――>驅逐迫害
《童年的發現》的教學設計19
教材簡析:
《童年的發現》是一篇鼓勵求知,鼓勵大膽想象,鼓勵探究發現的課文。通過作者回憶童年時發現胚胎發育規律這件趣事,反映了兒童求知若渴的心理特點和驚人的想象力。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理解課文內容,體會含義深刻的句子的意思,領悟作者童年時求知若渴、尋根究底和大膽想象的精神。
3、激發探究興趣,培養想象能力和積極關注生活的態度。
教學重、難點:
1、引導學生如情入境地朗讀課文,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了解“我”發現了什么,重點了解“我”是怎樣發現的?
2、感受語言的的特點,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體會幽默活潑的語言特點。
3、理解“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發現,有時還面臨著受到驅逐和迫害的危險。”這句話的意思。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課前放《童年》歌曲、
二、激趣導入,引導質疑
1、激趣導入
童年一首詩,童年是一首歌,童年里珍藏著每一個人五彩斑斕的夢想,童年里包蘊著每一個人多姿多彩的追求。每一個人的童年,都有自己可歌可頌的精彩故事,都有自己可圈可點的難忘回憶。通過第一課時的學習,我們知道了作者童年的發現是——
生:胚胎發育的規律
這節課,我們將繼續走進費奧多羅夫的童年。
2、直奔重點,引導質疑
圍繞“胚胎發育的規律”你能提什么問題?
(什么是胚胎發育的規律?作者是怎樣發現這一規律的?)
3、請同學們跳讀課文,看誰最先找出什么是胚胎發育的規律。
(1)學生匯報。
(2)出示:“人是有細胞構成的------正好是九個月。”
(3)默讀這幾句話,看一看能不能帶上自己的理解轉述這幾句話。
(4)學生交流匯報
師:從你們的轉述中,我們知道了這就是------胚胎發育的規律。
播放課件《胚胎的發育》
過渡:費奧多羅夫發現了胚胎發育的規律非常高興,因為他畢竟是一個九歲的孩子。他是怎樣發現這一規律的?又是怎樣找到答案的?請同學們繼續讀書,看一看哪些語句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畫下來反復品讀,并在旁邊寫出自己的.體會。
2、交流匯報;
3、出示課件:“我的發現----似乎飛到哪里。”
(1)同桌合作讀這段話,說說你的體會。板書:大膽想象
(2)“我”的發現起始于夢中飛行,這段話中的哪個詞語可以概括夢中飛行的特點?
理解“隨心所欲”—— 夢中飛行可以輕輕躍起,可以著地滑翔,可以長久盤旋,可以雙臂舒展,可以雙腿動彈,那簡直是隨心所欲。
(3)夢中飛行是一幅怎樣的情景呢?請同學們閉上眼睛邊聽老師朗讀邊想像畫面。
(4)把你的想象融入朗讀中,男女生輪讀。
(5)孩子們,你們有過類似的夢嗎?說出來讓大家一起分享。
(6)是啊,如果你也做了同樣的夢,或者你真的能飛了,那是一種怎樣的感受?體會得真好,收獲真多!把書捧起來,讓我們一起輕聲地把這一節讀一讀吧,別把美夢驚醒了。
4、繼續交流
(1)帶著這個奇妙的問題,他們去請教老師。咱們師生分角色朗讀,
(2)此時,你又體會到了什么?讀出你的好奇。誰還有不同的理解?請你帶著追根刨底的語氣再讀。
(3)他想的是那樣癡迷,以至于翻來覆去地看魚,恨不得從魚身上發現什么。
這是一個多么執著的孩子!板書:執著探索
三、讀悟結合,體會情感
1、過渡引讀:費奧多羅夫經過思考、請教、推算,終于找到了答案,并在生物課上得到了證實,“我的想法竟然和進化論的觀點完全一致”。因此情不自禁的笑出了聲音。老師狠狠地瞪了我一眼,說--------(學生齊讀);師繼續導讀:聽了老師的批評我困窘地說---------(學生齊讀);師導讀:教室里一陣笑聲。奧爾加、伊萬諾夫娜氣得臉蒼白,大步朝我走來。(學生齊讀)。
2、師問:最后我被趕出教室我會想些什么?
(1)、學生答后打出課件
(2)、齊讀打出的課件
(3)、理解這句話的意思。師引導:理解句子的方法很多,回憶一下,我們學過哪些?生說:有聯系課文內容理解,有抓住重點詞語理解,有舉例子理解。
(4)、你打算用哪種方法來理解。學生交流自己的理解。
板書:幽默風趣
四、聯系生活,總結升華
1、童年的發現盡管有時候別人覺得可笑,甚至會招來令自己非常痛苦的麻煩,可是,老師卻希望你們每個人都有一雙智慧的眼睛去發現,每個人都去享受自己發現的快樂,每個人都擁有自己美妙的童年發現。你能把你童年發現的快樂講出來讓我們一起分享嗎?生說。
2、同學們透亮的眼睛真會發現,有觀察中的發現,有玩耍中的發現,還有讀書中的發現。這些就是你們創造研究的開始,孩子們行動起來!駕駛著童年的發現這艘充滿創想的航船認真地觀察生活,思考生活,將來造福社會,造福人類吧!
五、課外延伸
最后讓我們一起走進練筆新時空:(課件出示)
童年時人生記憶中最完美的一頁,其間發生了許多有趣、好奇的事。孩子們,拿起你手中的筆寫一寫你在童年的發現吧
板書設計:
8、童年的發現
胚胎發育的規律
大膽想象 執著探索 幽默風趣
教學評析:
《童年的發現》這節課思路清晰,突出了重點,突破了難點。
教學中注重“培養學生探究性閱讀和創造性閱讀的能力”。首先通過復習質疑,讓學生自己發現問題:“什么事胚胎發育的規律”,“作者是怎樣發現這一規律的”,“圍繞這一規律作者寫了哪些事?”抓住這一重點,讓學生通過閱讀自己解決問題。充分發揮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課堂教學中,老師以學定教,順學而導。讓學生帶著自己發現的問題閱讀課文,學生的閱讀期待、閱讀想象均得到發揮。匯報時配合多媒體課件,學生匯報到哪老師點撥到哪,并通過指導朗讀,分角色讀,引讀等形式,讓學生在閱讀活動中,加深對課文的理解和體會,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享受審美情趣。學生也經歷了一個閱讀、思考、感悟的過程。同時針對教學中的重點,難點老師時時引導學生交流、討論、想像,讓課堂既生動、活潑,又有條不紊,學生在暢所欲言中想象能力、思維能力、表達能力都得道了發展。促進了對課文的理解,得到了大膽想象、探究思考的啟迪教育。
教學有法,而教無定法。只要你尊重學生,相信學生,給他們想象和表達的自主,他們會給你更多的精彩和感動。
《童年的發現》的教學設計20
【教材簡析】
《童年的發現》的作者是俄國作家費奧多羅夫。這篇課文講述了作者9歲時發現有關胚胎發育的規律,這個發現在幾年后老師講課時得證實,課堂上,作者因想起自己的發現情不自禁地笑出了聲音而當眾受到懲罰。文中用幽默而富于童趣的語言,展現了少年兒童豐富多彩的內心世界和對自然知識的渴求,是一篇向學生進行自主發現、自主探究精神教育的好教材。
【設計理念】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筆者認為,“以人為本,以學定教”的課堂教學策略,能較好地在語文教學中體現自主、合作、探索的學習方式。此設計力圖把教學過程變成學生自主發現、自主探究的過程,教師只是“平等中的首席”,引領學生反復讀書,體驗作者童年的發現,感受閱讀這篇課文帶來的情感體驗、認識發展和自主愉悅。
語文課要讓學生積累文化,積淀精神,打好人生底蘊。此設計打通了課堂的壁壘,將學習活動立體化,極大地拓寬了語文學習的外延。引導學生課內外了解科學家發現的故事,了解胚胎發育的規律正是積累文化,而帶領學生和作者一起去感受“發現”的歷程引導學生親身發現正是積淀一種精神。
【教學目標】
教學這篇課文用一課時,教學目標定為以下三點:
1、情意目標:
感悟作者童年時求知若渴、尋根究底和大膽想象的精神,培養學生發現、創新的意識,積極關注生活的態度。
2、能力目標: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通過課前搜集資料和課外延伸作業培養學生搜集信息、整理資料的能力。
3、認知目標:
認識生字,基本讀懂課文。
【教學過程】
一、抓住“發現”,導入新課
1、板書:
發現
問:你曾經發現過什么?
2、板書:
童年
談話:
童年是天真爛漫的,童年是幸福無比的,童年曾經發生過多么難忘的事,發生過多少有趣的事啊!童年曾有個多少發現啊!
3、板書:
的
齊讀課題,激勵:
處處留心皆學問,說不定同學們的這些發現日后還能成為一項重大發明,申請個專利呢!不過,這還需要努力,學習《童年的發現》后,你一定會受到啟發。
(以學生的親身發現引導入題,貼近學生生活,尊重學生的獨特感受和具體生活,學生興致盎然,為學習本課奠定情感基礎。)
二、由疑促讀,感知“發現”
1、質疑:
學生看題質疑,教師引導學生把問題歸類,篩選。
2、讀文:
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全文,可以低聲速讀,可以高聲朗讀,可以默讀,可以雙人讀,個人讀……要求:讀準字音,讀順句子,選擇自己能解決的問題在書上做好記號。
3、交流:
初讀課文后,你發現你已經解決了哪些問題?是怎樣解決的?引導學生了解“發現”的內容,感知“胚胎的發育規律”這一發現的過程:夢見會飛──請教原因──癡迷研究──發現原理。
4、再讀:
你還有哪些沒能解決的問題需要和大家一起討論解決的?通過學習,你又發現了哪些問題?學生可能存在的大問題是:作者童年時為什么會有這個發現的?胚胎發育規律究竟是怎樣的?作者的發現正確嗎?
(從本質上講,感知不是學習產生的根本原因,產生學習的根本原因是問題。此環節以學生的疑問引導讀文,為學生提供了有利于其發展的心理安全的保障和心理自由空間,創設了民主、輕松、開放、互動的`學習氛圍。)
三、研讀體悟,感受“發現”
1、自讀感悟:
讓學生自主選擇“發現過程”中感受較深的一個或兩個內容,反復讀課文,自我揣摩,自我感悟。可以是說說或寫寫自己的感受,可以畫一畫某個過程……表達形式自由選擇。
2、合作學習:
在朗讀感悟的基礎上,讓學生按照自己研究的問題分成學習小組,進行再朗讀,再感悟,然后相互交流,充分發表意見。教師及時鼓勵,隨機引導與點撥。
3、小組匯報:
每個小組推薦一名中心發言人。其他組員作補充或提出不同的想法,師生共同評價,隨機指點理解難句:“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發明與發現,有時還面臨著受到驅逐和風險。”引導學生交流搜集到的材料,如:哥白尼、布魯諾、伽利略因堅持“日心說”而受到宗教勢力的迫害,布魯諾被燒死,伽利略被終身監禁。
4、老師交流:
作為學生學習的合作伙伴,針對文中那位老師因誤解“我”的笑聲把“我”轟出教室一事談自己的感悟。
5、感情朗讀:
自由選擇方式,可以個人讀,可以分角色讀,可以表演讀。
(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以上環節的教學,讓學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中體驗了“胚胎發育規律”這一發現的過程,而且也感受到了作者之所以有這個發現的原因:敢于提問,反復思考,大膽想象。老師只是以學習伙伴的身份出現,鼓勵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來學習更是對學生個性差異的尊重。)
四、拓展延伸,引導“發現”
1、拓展:
交流課前搜集的科學家發明、發現的資料,并談談感想。如牛頓發現蘋果落地,瓦特發現壺蓋跳動等。
2、比較:
上課前,大家都交流了自己的“發現”,請把你的“發現”或同學的“發現”與作者的發現、牛頓的發現、瓦特的發現……進行比較。你發現了什么?學到了什么?還有什么不理解?你感悟多少就說多少,發現什么就交流什么,看誰的思維最敏捷。
(在比較中讓學生嘗試發現,體驗發現,不僅深化了對課文的理解,更培養了學生的發現意識、發現能力。)
3、引導:
“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一雙發現美的眼睛。”給自己這樣一雙善于觀察、留心生活的眼睛吧!我們的生活是那么豐富多彩,我們的學習是那么愉快,只要你用心去捕捉生活中的各種現象,就會有新的發現,能有新的發現,是一個了不起的本領。
(重大的發明、發現往往源于生活,源于對生活現象的思考。有意識地引導學生用自己的身體去親自經歷,用自己的心靈去親自感悟,這不僅是理解知識的需要,更是激發學生活力,促進學生生命成長的需要。)
4、實踐:
⑴留心觀察,記下自己的新發現或合作觀察,寫好觀察日記。比一比,誰的發現最有意思。
⑵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又發現了什么新問題,請你用喜歡的方式來解決。
(課盡意未猶。學生的親身觀察不僅培養了學生發現、創新的意識和積極關注生活的態度,還培養了學生搜集信息、整理信息的能力,為下一個單元的習作《我發現……》積累了素材。)
【《童年的發現》的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童年的發現》教學設計06-11
《童年的發現》教學設計02-08
童年的發現教學設計04-07
《童年的發現》教學設計12-06
童年的發現教學設計01-21
《童年的發現》教學設計09-15
《童年的發現》教學設計02-20
童年的發現教學設計12-04
童年的發現教案教學設計06-14
《童年的發現》優秀教學設計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