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上冊《月亮上的足跡》教學設計范文(通用3篇)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總歸要編寫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對學業業績問題的解決措施進行策劃的過程。教學設計應該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七年級上冊《月亮上的足跡》教學設計范文(通用3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月亮上的足跡》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1、速讀課文,概括文章主要內容。
2、理清文章思路,了解人類登月的知識。
3、激發學生探索科學的興趣,培養自主探究的學習能力。
教學重點:
速讀課文,養成自主閱讀的習慣,理清文章思路,從中了解有關人類登月的知識,激發學生探索科學的興趣及學習的熱情。
課前準備:
教師:
1、從網上、報紙上查找有關“阿波羅登月計劃”及“神舟五號”載人飛船成功發射的有關資料,制作課件。
2、制作教具:火箭飛船模型。
3、準備兩個大小不等的地球儀。
學生:
1、閱讀有關書籍,也可上網查找有關月球資料,為更好的理解課文做準備。
2、查找有關“神舟五號”載人飛船成功發射的有關資料。
教學內容:
這是一篇紀實報道。作者用平實的語言,真實地記錄了人類首次登月的過程。通過閱讀,讀者定能體會到那登月全過程的驚心動魄、登月成功后的喜悅以及作者對人類聰明才智的贊美。文章所記敘的準備、升空、登月、返航四個部分清晰流暢,結尾阿姆斯特朗的話“這一步,對一個人來說,是小小的一步;對整個人類來說,是巨大的飛躍”,留給讀者以無窮的回味,可以從中悟出人類登月的偉大意義。
通過拓展遷移,聯系我國“神舟五號”載人飛船成功發射這一重大事件,激發學生探索科學的興趣和愛國的熱情。
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
一、新課導入
用大屏幕顯示一張航天員在月球上拍攝的地球圖片,導入新課。
二、速讀課文,感悟文章內容
1、自主學習
①快速默讀課文(不指讀,不動唇,不回讀),并找出登月過程中表示時間的詞語。
②本文寫了一件什么事?請用簡潔的語言概括。
③登月全過程可以分為幾個階段?
2、合作探究
以上問題可以由小組討論完成,討論中教師可巡視指導,并參與討論。
然后由學生各組代表發言,并由其他組的學生補充,發言后教師可以總結評點:本文真實地記錄了美國宇航員阿斯特朗、科林斯、奧爾德林登月的全過程。登月全過程可分為四個階段,登月準備——飛船升空——登月成功——登月歸來。
3、實物演示,深入理解課文內容
將兩個大小不等的地球儀放在講桌上,大的假設為地球,小的假設為月球,然后選派兩名學生上講臺演示登月全過程,演示過程中有不完善之處,其他同學補充。通過演示進一步感知文章內容。
三、研讀賞析,激發興趣
1、自主學習
教師指導學生相互質疑并共同探究,深入體會。
①宇航員從登月到返航經歷了多長時間?登月全過程是按什么順序來寫的?
②宇航員登月后做了哪幾件事?
2、合作探究
對以上問題,小組研討并在教師指導下達成共識:人類第一次踏上月球來回歷經76萬公里,歷時195個小時。宇航員登月采集月壤和月巖樣品,樹立紀念碑,安裝攝像機,安裝太陽風測定裝置、月震儀,插上美國國旗,與尼克松總統通話等。
3、課件展示,形象直觀激發興趣
課件展示月球及月壤、月巖的圖片資料。宇航員登月后采集月壤、月巖,安裝攝像機、太陽風測定裝置及月震儀圖片資料,進一步增強學生的感性認識。
4、合作學習:
人類登月有什么意義,課文最后一句話怎樣理解
學生齊讀討論后,在教師指導下達成共識,“阿波羅”登月計劃成功,使人類的夢想變成現實,人類開始走向地球以外的星球,說明現代科學技術已達到向外層空間發展的水平,人類不會局限于地球,人類的未來是美好的,這是人類邁出的第一步,更使人類航天技術的巨大飛躍。
教學反思
1、教學經驗
①本節課在整體感知課文內容方面,設計了如上幾個環節:默讀、構畫、討論、演示等,使學生在短時間內,便能把握好課文內容,起到了強化作用,并為后文的研讀打下了基礎,尤其是實物演示這一環節,調動了學生動手動腦的積極性和學習興趣,訓練了學生的概括能力、記憶能力和表達能力,事半功倍,收效很好。
②有關月球的圖片資料及宇航員登月后所做工作的圖片資料,形象直觀,增強了學生的感性認識,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熱情,激發了他們探索科學的興趣。
2、存在問題
由于教學時間把握不太好,在實物演示這個環節,盡管學生熱情很高,卻因教學時間有限,只選了兩個同學,使一些同學留下了遺憾。
第二課時
一、聯想和想象訓練
課件展示月球圖片,引導學生想象。
1、想像一下,月球上有些什么?那是一個什么樣的世界?
2、科學家為什么要搜集月球上的土壤和巖石呢?
3、想像一下在登月的高空中,宇航員會有什么感覺?
4、文中寫道,“返航時,宇航員將登月艙甩在了太空”,這樣做合適嗎?
教師可引導學生暢所欲言,只要想像合理,允許學生有不同見解和幻想。教師也可以做調整性解答:月球上有泥土、石頭和高山,沒有空氣和水,一片荒涼死寂;科學家采集土壤、巖石是為了科學研究、開發并利用月球;宇航員的高空感覺,是失重、頭暈、嘔吐、昏厥等;太空垃圾也是人類的一大隱患。
二、教師補充介紹有關知識:
《月球探測小史》、《開發月球的三個理由》
三、拓展延伸:
1、“‘神舟五號’知多少”知識競答。
2、課件展示
①“神舟五號”飛船發射過程的動畫演示;
②“神舟五號”飛船發射過程的圖片資料演示。
3、探究:我國探月有可能實現嗎?
①學生介紹有關資料;
②教師補充介紹:《我國探月工程有望三年實現》、《“嫦娥一號”繞月工程將實現四個科學目標》
四、總結
登月成功是人類的一大壯舉,是人類聰明智慧的結晶。這次登月已有三十多年,而我國的航天技術到目前仍無法登上月球。但隨著我國神舟五號飛船發射成功,五星紅旗高插在月球上的日子已為期不遠了,代號為“嫦娥工程”的中國月球探測計劃,預計將在三年左右時間實現。愿大家努力學習,長大能為我國航天事業的發展做出貢獻。我們也期待著我國的登月計劃早日成功。
教學反思
1、教學經驗
①本節課通過第一個環節,培養了學生聯想和想象能力,補充介紹的資料豐富了學生知識,開闊學生的了眼界。
②關于“神舟五號”知識的競答及課件的演示,不僅直觀想象,給學生以美的享受,而且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熱情,探索科學的興趣,培養了同學們愛國之情,對航天英雄的仰慕之情,以及身為中國人的自豪感,有利于學生的心里品質、道德品質的培養,這種作用是潛移默化的。
③有關我國月球探測計劃的資料介紹,進一理步激發了同學們的自豪感,增加了學習的動力。
總之,通過上述內容,很好地實現了教學目標,激發了學生探索科學的興趣,培養了自主探究的學習能力,將課文知識引入現實生活。
2、存在問題
①學生們因條件所限,查找的資料不夠豐富。
②限于教學時間,有許多同學沒有機會展示自己所找到的資料。
縱觀本節課,教學課件的運用確實為教學增色不少。
《月亮上的'足跡》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1、速讀課文,概括文章主要內容。
2、理清文章思路,了解人類登月的知識。
3、激發學生探索科學的興趣,培養自主探究的學習能力。
教學重難點:
速讀課文,養成自主閱讀的習慣,理清文章思路,從中了解有關人類登月的知識。
一、導語激趣,引入課題
1、課間播放《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2、教師:同學們,剛才那首歌,相信大家都很熟悉,“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昔是何年?”蘇軾的這首詞,除了讓我們感受到兄弟間的濃濃情意之外,也勾起了我們對月亮的想象。其實我們人類早就有登上月球的愿望,并因此產生了很多美麗的神話傳說。
《嫦娥奔月》的故事,就直接代表了古時人們對神秘月球的無限向往,當然,嫦娥奔月只是一個美麗的神話傳說,嫦娥并沒有奔上月亮,人類第一次登上月球是1969年7月21日11點56分20秒。今天,我們先看一個短片,簡單了解一下人類對月球探索的歷程。
二、詞語積累
1、在同桌的詞語抄寫本上寫出自己認為要掌握的詞語,并設計成小測題,同桌互測互改。
2、建議掌握下列詞語的意思。
①暢談:盡情地談。
②昂首挺立:抬起頭筆直地站著。
③遙遙在望:形容遠遠地可以看到。
④可望而不可即:只能夠望見而不能夠接近。即,靠近,接觸。
三、學法指導(寫什么?怎么寫?為什么寫)
1、寫什么?――本文真實地記錄了美國宇航員阿姆斯特朗、科林斯、奧爾德林登月的全過程。
2、怎么寫:――按時間先后順序寫。
既然是按事情發展的時間順序寫的,那么請將有關表示時間的短語在書上圈點。(教師提供時間線索,指名復述,要求其他同學不看書填表。)
時間與事情的進展
1969年7月16日上午火箭推動“阿波羅11號”飛船發射升空。
19日晚8點33分飛船飛越了月亮和球地引力的中和點。
20日上午7點32分兩位宇航員換乘登月艙。
21日凌晨5點17分40秒登月艙平穩降落在月球上。
21日上午11時39分登月艙打開艙門。
1969年7月21日11時56分20秒阿姆斯特朗走下階梯,登上月球。
22日0點15分宇航員被喚醒,登月艙升空,離開月球。
22日上午6點35分登月艙與飛船對接成功。
25日凌晨1點35分8秒飛船進入大氣層,返回地球。
3、登月的全過程可以分為幾個階段?
明確:登月的全過程可分為四個階段。
①準備(3-4)升空前氣氛、登機。
②升空(5一9)檢查、點火、升空、飛行。
③登月(10—14)登月、在月球上工作、登上飛船。
④返回(15一18)起飛、歸航、回到地球、暢談登月感受。
4、根據這些時間的變化,畫一張人類首次登月全過程的示意圖,并作簡要解說。
5、為什么這樣寫?引導學生了解人類首次登月的歷史意義。
四、延伸拓展
可以啟發學生思考,讓學生看第99頁的插圖,引導想像。
1、想像一下,球上有些什么?那是一個什么樣的世界?
2、文中寫道,“返航時,宇航員將登月艙甩在了太空”,這樣做合適嗎?
教師可引導學生暢所欲言,只要想像合理,允許學生有不同見解和幻想。教師也可以做調整性解答。
月球上有泥土、石頭和高山,沒有空氣和水,一片荒涼死奉;太空垃圾也是人類的一大隱患。
五、想象
1、假如你駕駛著宇宙飛船登月,你有什么感受?你會做些什么?展開想像,寫一篇小短文。題目為《我駕飛船登月》。
2、自學“讀一讀,寫一寫”練習中的詞語,并在寫作中盡可能地使用。
六、小結
這篇記實報道以平實的語言,真實地記錄了人類首次登月的全過程,表達了作者對登月成功后的喜悅之情以及對人類聰明才智的贊嘆。本文按照事情發展的時間順序來記敘,條理十分清晰,記敘的要素交代得一目了然,且語言平實、準確,體現了新聞報道的準確性、真實性、科學性。
七、作業:綜合實踐活動:探索月球的奧秘(舉行知識比賽)
利用一節閱讀課讓學生到圖書館了解有關宇航和月球方面的知識。可以讓學生閱讀有關的書籍,如《航天時代》、《宇宙奧秘》、《十萬個為什么》《宇宙探索》《自然與科技》《科學24小時》等等,也可以網上查詢有關月球的資料,為更好地理解課文做準備。
《月亮上的足跡》教學設計3
預習作業:
1、熟悉一下課文,摘錄自己在讀書中發現的疑問。
2、根據課文中提到的時間,把登月過程列成一張表格(包括時間、事情)。
一、導入:
今天,我們生活在一個瞬息萬變的信息社會里,如果還是“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圣賢書”,讀出來的就只能是書呆子而不是能適應社會發展的人才。作為真正的現代讀書人,當然應該是“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今天上課前,老師就想先考一考大家,看看我們班級里有多少同學是真正“事事關心”的?
老師的問題是:你知道在2003年10月這個月份里,中國大大小小的媒體報道中最熱點的新聞是什么嗎?(10月15日“神舟”五號飛船首次載人航天成功。)
邀請大家一起再回顧一下“神舟”五號發射的全程錄象——約4分鐘。
導入到課文學習。
二、小組合作,理清內容:
1、小組內交流預習時自己設計的表格,并互相補充完整。
2、把這些事件進行“合并”,看可以把登月過程分成哪幾個大的階段?
三、配合圖片深化內容:大家最有興趣深入了解的是哪個階段?
選擇其中學生感興趣的階段詳細了解,另外的則略過。
注意各個部分深化時運用不同的方法:
1、“準備階段”:
1)課文寫到了哪幾個方面的準備?(火箭發射架、宇航員)
2)仔細觀察圖片“火箭發射架”,填完整描寫的句子。
3)看圖片“宇航員”,你能用一個詞語形容一下他們嗎?
2、“升空階段”:把“阿波羅11號”飛船升空后去往月球的過程畫一張簡單的示意圖。
3、“登月階段”:大聲自由朗讀,能不能用簡潔的語言介紹一下:兩位宇航員在月球上做了哪些事情?——用動賓短語的形式進行概括。
4、“返航階段”:“對接”圖片簡要說明。
四、“意義”探討:
為了登月,耗費如此巨大的人力物力,你覺得值得嗎?意義何在?
——先請同學說,然后一起讀“課后研讀”的練習二,幫助同學理解。
——總結人類登月的意義:
①人類智慧的結晶
②科學探索史上的巨大飛躍
③探索外層空間的嶄新起點
五、拓展和延伸:
小組合作設計一個“登火星計劃”。
——提示:可從登火星的最佳時間和路線、生存裝備、實驗考察的內容等方面選擇一項。
——如果制定的速度較快,在課堂上交流幾組的計劃。
六、通過學習,是否把預習中發現的問題都解決了?是否有新問題產生?
(1)科學書上說的登月時間和我們課文中的時間不同,你知道是為什么嗎?
(2)在返航時,宇航員把登月艙甩在太空,你認為這種做法合適嗎?舉出你的理由來。
(3)直到今天,還有些人說美國人登月是個“騙局”,因為在那些照片上發現了很多疑點,你怎么看?
(4)……
七、總結和作業:
一堂課的結束不是“結束”,而恰恰是我們新的學習的開始,希望大家在課后,能繼續發揚科學探究的精神,去解決學習中不斷發現的新問題,好嗎?
作業:課外找資料繼續探究月球奧秘,準備“綜合實踐活動”。
教學反思:
與其說這是篇語文課文,倒不如說它是一篇介紹登月事件的科普小品更恰當。因此在這節公開課的整個準備過程中,有兩個問題始終在我的腦海中出現:如何才能在教學中上出語文課的特點來?如何才能把新課程的理念貫徹其中,真正培養學生自主、探究、合作的學習方式?經過對教材的分析和挖掘,最后決定把著眼點放在以下三點:第一、在教學注意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合作學習的意識和精神、科學探究的興趣;第二、注意與科學學科的整合和有意識引導學生關注身邊的科技大事;第三、讓他們明白發現問題的重要性,并養成良好的科學探究精神。
從整個教學的過程來看,預先定的目標能基本達到,學生一頭的反應也不錯。
考慮文章比較通俗淺顯,所以教學中沒有在文本研讀中花太多的時間,只是要求學生在課前預習中先把課文內容理清,在課堂上利用第一次小組合作進行交流和小結;在接下來的“登月過程”的深化中,根據學生感興趣的程度選擇其中兩個部分進行了稍微詳細的解析——其間注意對學生的一些語文能力(分析、理解、概括、學科整合……)提出要求和進行培養;后面對“登月意義”的探究和設計“登火星計劃”,可以說是對學生傳統學習習慣和方式的挑戰,因此花了些時間,應該也是值得的。之所以把一般老師習慣放在教學中間的“問題探究”放在最后,則是考慮到與本單元“綜合實踐活動”的配合、以及最終要告訴學生的一個道理:課堂的結束并不等于學習的結束,恰恰相反,它往往是新的學習的開端。我們總是不斷地“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發現新問題——再解決……”,鼓勵學生養成刻苦鉆研、深入探究的科學精神。總體上采用的是“框架式”結構,便于靈活機動地根據學生的動態組織教學。
當然,沒有一堂課是沒有遺憾的,我們不也是在這樣那樣的遺憾中逐漸成長、成熟的嗎?認真反思一下,自己覺得主要還有兩個問題值得繼續探索:
1、像這樣在課堂教學最后把學生的問題全部“還”給學生,對好的同學可能確實是提供了更多的探究話題,但是對于普通或者更差的同學來說,會不會這些問題從此就被“塵封”了?是不是在課堂上討論解決更好?如果是那樣,放在哪個環節中更合理呢?
2、從整堂課的反應來看,雖不如專家所夸獎的那么好,總體上還差強人意,但是自己上完課后的感覺仍是把“我”放在首位,學生一頭還放不開。固然有公開課的壓力和借班上課的因素在作怪,但是追根究底,還是理念上沒有能真正做到“投胎換骨”,還不能真正把學生的“學”放在第一位來更開放地組織教學。
【七年級上冊《月亮上的足跡》教學設計范文(通用3篇)】相關文章:
課文《月亮上的足跡》教案設計與反思12-18
人教版七年級上冊四單元作文:月亮上的足跡-800字09-09
《月亮上的足跡》綜合能力測試題02-16
《月亮灣》的教學設計03-25
《月亮灣》的教學設計【精選】03-25
月亮上的玉兔03-11
《狼》教學設計(人教版七年級上冊)12-06
《詠雪》教學設計(人教版七年級上冊)12-06
人教版七年級上冊《狼》教學設計12-06
散步 教學設計(人教版七年級上冊)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