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體積單位》教學設計

時間:2021-03-31 09:20:14 教學設計 我要投稿

《體積單位》教學設計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就有可能用到教學設計,借助教學設計可使學生在單位時間內能夠學到更多的知識。那么什么樣的教學設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體積單位》教學設計,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體積單位》教學設計

  《體積單位》教學設計1

  教學內容:冀教版五年級下冊86-87頁

  教學目標:

  1.結合實驗和具體事物,經歷建立體積概念和體積單位的過程。

  2.了解體積的意義及度量單位,感受1立方米,1立方分米,1立方厘米的實際意義。

  3.在實驗、觀察、交流等認識體積和體積單位的活動中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教學重點:經歷建立體積概念和體積單位過程。

  教學難點:了解體積和體積單位,感受1立方米、1立方分米、1立方厘米的實際意義。

  教學方法:自主探究法

  教學用具:兩個玻璃杯、石頭、土豆、手機、文具盒、鞋盒、長方體、正方體、粉筆、酸奶盒,正方體框架等。

  教材分析及教學設計理念:

  本節課內容是在認識了升和毫升及長方體、正方體的基礎上學習的,教學設計力求充分體現以"學生發展為本"的教學理念,在獲取新知的過程中,通過自主探究與合作交流,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同時強調通過實際情境,使學生體會、感受、理解概念、恢復概念來源于現實,又扎根于現實的本來面目。

  1.創設引入概念,設疑激趣。

  2.引導學生探究,主動建構知識形成的過程。本節課重視體積、體積單位概念的建立。首先利用一個學生非常感興趣的實驗,把土豆和一塊小石塊放入同樣高水的兩個杯中通過直觀的水面上升高度不同的情況,由學生已有的"土豆占的地方大"生活經驗,發展為"土豆占的空間大"接著讓學生描述手機、鉛筆盒、鞋盒等熟悉的物品,哪個占的空間大,把學生對物品大小的經驗和占空間的大小聯系在一起,幫助學生理解"物體占空間大小的含義",然后再揭示物體所占空間大小叫做物體的體積。在教學1立方米時,讓學生量一量,比一比1立方厘米大小,并找出生活中大約是1立方厘米的物品。認識1立方分米時,用手比一比1立方分米有多大:認識1立方米時,用棱長1米長的正方體框架搭一個1立方米的空間等。通過觀察、描述、想象等活動,使學生經歷體積概念及體積單位的構建過程。

  3.注重滲透獲取知識的科學方法,如實驗法,拼擺法,比較法。

  4.重視動手操作、實踐能力的培養,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動手操作貫穿始終,強調多種感官同時參與。

  5.充分運用學具、小實驗操作以及巧妙運用多媒體計算機輔助教學,直觀、形象、動態地展示知識形成過程,有效地突破教學難點,幫助建立清晰表象,從而理解新知,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總之,本節課力求體現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師只是教學活動的組織者,指導者,合作者。通過創設情境,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使學生體會到獲取新知的樂趣,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過程:

  1.創設情境,設疑激趣

  1.1小實驗。

  1.1.1取兩個同樣的玻璃杯,放入同樣多的水,把一個土豆和一塊小石塊分別放入兩個杯中。

  (1)讓學生猜一猜:把土豆和小石頭分別放入兩個水杯后,水面會發生什么變化?(學生可能會說兩個杯內的水面都升高,放土豆的杯內的水面上升的高)

  (2)找學生完成實驗,并讓學生說說觀察到的結果。

  1.1.2討論:

  (1)兩個杯子內的水面為什么都會升高?

  (2)放土豆的杯內水面上升的高,說明什么?

  1.1.3全班研討:

  (1)兩個杯內的水面為什么都會升高?

  (2)放土豆的杯子內水面上升的高,說明什么?

  重點得出:土豆和小石頭都占有一定的空間,把它們分別放到水里后,下面的水被擠上去,水面就會升高。土豆占的空間大,所以放土豆的杯子內的水面升的高。

  2.引導探究,自主建構

  2.1認識體積:

  1.比較手機、文具盒、鞋盒、所占空間的大小,再讓學生說說周圍的物體哪個占空間大,哪個占的空間小。

  2.匯報交流物體所占空間的大小,充分感知每一個物體所占空間大小是不一樣的,引導學生得出體積的概念:物體所占空間的大小叫做物體的體積。

  3.進一步理解體積的含義,比較手機、文具盒、鞋盒哪個體積大,哪個體積小?

  4.出示教材中的兩個長方體,讓學生比較它們的體積,觀察交流鼓勵學生充分發表自己的意見(學生可能會認為1號長方體大或2號長方體體積大或兩個長方體的大小,不能只憑感覺,要看哪個長方體用的小正方體的數目多,從而導出體積單位。

  2.2認識體積單位。

  2.2.1教學1立方厘米。

  (1)讓學生從學具中找出最小的正方體,并量一量它的棱長大約是多少厘米?從而揭示1立方厘米的概念,并用字母表示出來。

  棱長1厘米的正方體,體積是1立方厘米,記作1cm3。

  (2)找一找生活中哪些物體的體積接近1立方厘米,讓學生充分感知1立方厘米的實際意義,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3)學生操作,用學具中1立方厘米正方體搭成不同的立方體圖形,并說出所搭立體圖形的體積。

  通過操作,使學生體會計量一個物體的體積,要看這個物體含有多少個體積單位。

  (4)估測一根粉筆的體積。

  2.2.2教學1立方分米。

  (1)讓學生從學具中找出較大的正方體,量一量它的棱長是多少?從而讓學生自己推導出1立方分米的概念,并用字母表示出來。

  棱長1分米的正方體,體積是1立方分米,記作1dm3。

  (2)用手"比一比"1立方分米有多大,發展學生想象能力,幫助學生建立1立方分米的觀念。

  (3)找生活中接近1立方分米的物品。

  (4)學生操作,用學具中1立方分米的正方體搭成不同的立方體圖形,并說出所搭立體圖形的體積。

  (5)估測酸奶箱子的體積。

  2.2.3教學1立方米。

  (1)讓學生類推1立方米的概念,并用字母表示出來。

  棱長是1米的正方體,體積是1立方米,記作1m3。

  (2)用手比一比"1立方米"有多大。

  (3)出示棱長1米的正方體框架,搭出1立方米的空間,并讓學生實際鉆一鉆看最多能容納幾名同學,幫助學生建立1立方米的觀念。

  3.強化訓練,應用拓展

  1.下面的立體圖形是用體積是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體搭成的。

  2.根據自己生活經驗,在括號里填上合適的體積單位。

  一個鉛筆盒的體積約是480()

  一臺電視機體積約是48()

  一臺電冰箱的體積約是1.5()

  3.下面說法對嗎,說說理由。

  (1)一臺電腦所占的空間約是15立方米。

  (2)紅紅口渴了,一口氣喝了200立方米的水。

  (3)植樹活動中,小明和小剛干勁可足了,一次就抬了6立方厘米的土。

  (4)把一塊正方體橡皮泥捏成長方體后,體積沒變。

  4.自主反思,深入體驗

  讓學生談談這節課的收獲。

  《體積單位》教學設計2

  教材分析:

  本節課是在學生認識了體積和容積的意義后教學的。本節教材的主要內容是認識體積、容積單位。教材先呈現了長度單位1厘米,面積單位1平方厘米和體積單位1立方厘米,并指出常用的體積單位有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然后教材安排了做一做活動讓學生通過實際操作活動,體會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1立方米的實際大小。再讓學生通過說一說把體積單位與生活中熟悉的事物聯系起來,感受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1立方米的實際意義。后面在認識體積單位的基礎上認識容積單位。

  教材的的編寫體現出三個方面的意圖:一是把體積單位與學過的長度單位、面積單位聯系起來,體會統一單位的重要性,同時對這三種單位有一個直觀的區別;二是注重實際操作,獲得大量的感性經驗;三是緊密聯系生活實際,感受體積單位的實際意義。我的教學設計也圍繞著這三方面來進行,為了讓學生有充分的活動時間,我把體積單位與容積單位分開教學,第一課時教學體積單位。

  學生分析:

  小學生思維是具象的,小學高年級學生的思維正處于具體運算階段向形式運算階段的過渡發展期。因此,小學階段學習的幾何是屬于經驗幾何或實驗幾何,這些內容的學習都是建立在小學生的經驗和活動基礎上的。對于小學生的學習方法而言,他們對幾何圖形的認識是通過操作、實驗而獲得的,幾何的相關概念與關系的獲得也是以操作為基礎的,學生從一年級就開始接觸幾何,到五年級他們對幾何教學中的動手操作活動并不陌生,并有一定的動手操作能力和經驗,但本班學生對操作活動中的自律性還不是很強,教學中應注意對操作活動時紀律的控制。

  教學目標:

  1、常用的體積單位: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初步建立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和1立方米的實際大小的表象。

  2、知道物體含有多少個1立方厘米,體積就是多少立方厘米。

  3、引導學生經歷觀察、類比、舉例、等學習活動,積累數學活動的經驗。

  4、通過數學,增強空間觀念,發展空間想象力。

  教學重點:

  幫助學生建立體積是1立方米、1立方分米、1立方厘米的大小表象,能正確應用體積單位估算常見物體的體積。

  教學難點:

  能聯系已有知識正確區分長度單位、面積單位、體積單位,清楚各自含義。

  教具、學具準備:

  教師準備棱長1厘米和1分米的正方體各一個,1立方米演示模型架。學生準備棱長1厘米、1分米的正方體各一個,米尺1根。

  教學媒體:

  ppt課件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

  1、填單位:

  老師身高155()教室的面積為48()

  游泳池水深2()占地面積250()

  師:這是我們以前學過的單位,它們是什么單位同學們還記得嗎?

  課件出示:長度單位面積單位1厘米的長度1平方厘米的大小。

  2、師:上節課我們認識了物體的體積,你們還記得什么是體積嗎?那么體積的單位又是什么呢?

  二、教學新課

  師:常用的體積單位有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

  1、認識1立方厘米

  (1)出示1立方厘米模型:這就是1立方厘米,讓學生拿出自己做的棱長是1厘米的正方體,看看和老師的1立方厘米是否一樣大。

  (2)分組觀察﹑探究交流,然后匯報,你知道了什么?

  操作要求:

  看一看:1立方厘米的體積有多大?

  量一量:1立方厘米正方體棱長是多少?

  說一說:什么是1立方厘米?

  想一想:體積是1立方厘米的物體有多大,把它印在頭腦里。

  舉一舉:生活中哪些物體體積約為1立方厘米(如蠶豆﹑玻珠、手指末節等)

  拼一拼:2立方厘米、5立方厘米、10立方厘米

  (3)匯報交流。

  (4)教師小結:棱長是1厘米的正方體,體積是1立方厘米。板書記法。

  2、認識1立方分米

  (1)出示1立方分米模型,告訴學生這就是1立方分米。

  (2)學生拿出學具分組觀察、探究、匯報,你知道了什么?

  看(大小)量(長短)說(概念)想(有多大)

  舉一舉:(粉筆盒、菠蘿等)

  拼(體積)

  (3)匯報交流,教師小結并板書。

  3、認識1立方米

  (1)根據以上的體積單位推測,什么樣的.體積是1立方米(板書)

  (2)我用三把米尺在墻角搭了一個體積是1立方米正方體框架,讓學生估一估能容納多少個學生,然后試一試。

  (3)8個學生一組,用米尺搭一個1立方米的空間,看一看,把一立方米的大小印在頭腦里。

  (4)哪些物體體積約為1立方米?(太陽能水塔、講臺等)

  5、比較長度單位、面積單位、體積單位的不同

  (1)課件在長度單位和面積單位的旁邊出示1立方厘米的圖形。

  (2)讓學生觀察有什么不同。

  (3)小結:長度單位表示距離大小,面積單位表示表面大小,體積單位表示空間大小。

  三、鞏固練習,提升理解

  您現在正在閱讀的《體積單位》教學設計文章內容由收集!本站將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學資源!《體積單位》教學設計

  1、完成練一練第1題。

  2、選擇適當的單位名稱填在括號里。

  (1)五(1)班教室占有空間約是150()。

  (2)一個成人鞋盒體積約是6()。

  (3)一塊橡皮的體積約是8()。

  (4)一把椅子高90()。

  (5)一張單人床的面積約是2()。

  3、連線

  一臺洗衣機的體積約為40立方厘米

  書包的體積0.3立方米

  碳素墨水盒的體積20立方分米

  4、說說身邊物體的體積

  四、課堂小結:

  說說本節課有哪些收獲。

  教后反思:

  在本節課的教學中,我注重從小學生空間觀念形成的心理特點方面手,做了以下嘗試,取得了不錯的效果。

  1、注重新舊知識的聯系與比較

  教學初我讓學生通過填單位回顧舊知,知道測量長度需要用長度單位,測量面積需要用面積單位。然后自然而然就引出測量體積就需要體積單位了。并在教學完體積單位后與長度單位、面積單位進行了比較,讓學生從直觀形象到內在含義真正理解體積單位。

  2、充分利用直觀教學,注重學生實踐體驗

  學生空間觀念的形成具有很強的直觀性,比較感知的是圖形的外顯性屬性特征。所以在教學中,我充分利用直觀教具,調動學生的感官,通過觸摸、類比等學習活動,幫助學生并建立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1立方米的實際大小的體積觀念。學生真正是在親身經歷和體驗積單位,從而在頭腦中形成表象,積累經驗,有助于以后計算和估算物體的體積。另外,在教學中我還引導學生將三個體積單位結合起來,進行對比,并列舉生活中的實例,激發學生的欲,讓學生在活動中理解應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的。

  3、注重學習方法的遷移

  在三個常用的體積單位的新知教學中,我采用了分層推進的教學策略。老師先引導學生通過摸一摸、量一量、比一比、舉個例子等學習活動,并學習1立方厘米。然后將主動權交給學生,讓學生利用1立方厘米的方法在小組內自主活動,1立方分米,最后1立方米。這樣不僅培養了學生小組合作學習的能力,同時也提高了學生參與嘗試的興趣。

  4、注意學生身邊的數學知識

  在讓學生感受每個體積單位有多大時,我讓學生找一找身邊哪些物體的體積大約是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1立方米,學生有的提到我的一個指頭頭大約是1立方厘米,我隨機抓住這一教學資源,追問道:你們每個手指大約又是多少立方厘米呢?在例舉1立方分米時,學生說粉筆盒的體積大約1立方分米,有一次我買的烤紅薯大約1立方分米等等。在感受1立方米有多大時,我用三把米尺在墻角搭了一個體積是1立方米正方體框架,并讓學生估一估能容納多少名同學,然后親自讓同學們站到里邊看一看,然后分組搭1立方米的框架。通過例舉與體驗,不但讓學生體會到身邊處處有數學,而且也有利于促進學生每個體積單位大小的建立。

【《體積單位》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體積單位的換算教學設計(通用5篇)05-11

長方體的體積教學設計(11篇)02-21

長方體的體積教學設計11篇02-10

圓錐的體積教學反思05-14

圓柱的體積教學反思04-18

圓錐的體積教學反思05-14

《圓錐的體積》教學反思05-12

長方體的體積教學反思04-17

圓錐的體積教學反思15篇04-20

《圓錐的體積》教學反思 15篇0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