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草原贊歌》教學設計(通用9篇)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把教學各要素看成一個系統,分析教學問題和需求,確立解決的程序綱要,使教學效果最優化。那么應當如何寫教學設計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草原贊歌》教學設計,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草原贊歌》教學設計 篇1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學唱《草原贊歌》,體會生活在草原上的人們熱愛家鄉、贊美家鄉的深厚情感,
2、欣賞《草原小姐妹》,了解協奏曲。
過程與方法:
1、通過欣賞、演唱,表現出歌曲的情緒和風格。
2、通過表演、體驗等感受藝術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在學習中感受大草原的美好,培養熱愛大自然,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情感。
2、明白保護草原的重要性,懂得保護環境。
教學重點
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從中感受草原特有的風光和遼闊,知道美麗的草原需要大家的保護。
教學難點
感受并表現出歌曲的情緒和風格。
教學方法:
創設情境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電子琴。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1、多媒體播放歌曲《美麗草原我的家》。問:同學們知道歌曲中唱得是什么地方嗎?
師總結:遼闊的大草原,無邊無際,微風扶著泥土散發出的芳香,把一大片一大片莊稼吹得如漣波蕩漾,綠草如茵的草原上還有一條細細的河,袒露在陽光下,遠遠看去,像一條發光的銀項鏈,夜幕籠罩著,一盤圓月從魚鱗般的云隙中閃出,草原上彌漫起朦朧的月光,像是升騰起來的一片淡淡的銀霧。牧民們載歌載舞,滿面春風,他們是多么高興,多么幸福呀!(讓學生在觀看的同時認真聆聽,引導學生了解草原的魅力所在)
生:暢談感想
2、師談話揭示課題。
師:看到這么美麗的場景,你是不是也想去草原看看。
設計意圖:律動可以活躍課堂氣氛,調動孩子們的學習興趣,從觀看影片中知道我們的`生活與環境是息息相關的,激發學生對美麗草原的熱愛和憧憬,思考草原的保護與牧民生活的關系,明白保護草原的重要性。
二、新課教學
1、理解歌曲
(1)初聽音樂,用手擊拍。多媒體播放課件音樂《草原贊歌》,孩子們先聆聽一遍,對歌曲旋律和音樂的情緒有一個初步了解。
(2)理解歌詞大意。提取歌詞中表現草原美的詞語(板書),引導學生理解歌詞。
師:歌詞中用了哪些詞表現了草原的美呢?
生:在歌詞中找詞語。
(3)朗讀歌詞。
師:草原如此美麗,那就跟你你此時此刻的心情給歌詞劃分一下節奏吧!
生:劃分節奏并朗讀。
設計意圖:初聽音樂可以讓學生對歌曲有一個初步的了解,對歌詞大意的理解有助于孩子們準確的理解歌曲想要表達的實際情感,動手劃分自己喜歡的節奏來朗讀,不僅能表達出孩子們的喜愛之情,也能加深孩子們對本課的學習興趣。
2、學唱歌曲
(1)師范唱。
師:彈奏范唱,要求學生仔細聆聽,并找出自己喜歡的旋律。
生:認真聆聽,再一次感受音樂旋律并找出自己喜歡的旋律。
(2)聽錄音。
師:播放課件音樂。
生:又一次聆聽音樂,進一步熟悉歌曲旋律。
(3)教唱
1、兩小節一教。
2、師生接龍唱。
3、完整演唱旋律。指出不足之處。
4、練習容易出錯的地方“多”“白”還有襯詞“啊哈嗬嗬咿”。
(4)隨音樂表演唱。多媒體播放音樂伴奏,學生隨伴奏演唱。
(5)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演唱。可以個人,也可以分小組演唱,學生自由練習演唱歌曲,熟悉歌曲。
(6)輪唱。
1、師:我們來換個演唱形式看看。請一位同學和老師配合。師生示范輪唱。
2、小組練習輪唱。
3、完整表演歌曲。
4、欣賞琵琶協奏曲《草原小姐妹》片段。
(1)欣賞。
師:播放課件音樂。口述:蒙古的少女龍梅與玉榮是一對小姐妹。一天,她們利用假日自告奮勇為生產隊放羊,不料半路上遇到暴風雪。羊群經不住暴風雪的襲擊,順著風勢越走越遠。姐妹倆冒著刺骨的風雪,一路保護著受驚的羊群。龍梅為救一只埋進雪里的羊和玉榮、羊群失散了。待她找到玉榮時,發現妹妹光著一只腳在走路,那只光腳已凍成了坨子了。龍梅急忙脫下自己的靴子給妹妹穿,可是靴子已凍在了腳上,脫不下來。她只好撕下了袍子的一角,包好妹妹凍僵的腳,背著她艱難地往前走,走著走著,終于倒了下去。由于鐵路工人和尋找她們的公社書記等人及時趕到,姐妹倆和羊群都安全脫險。師:聽了這個故事,你有什么感想呢?
生:談感想。
(2)介紹琵琶和協奏曲。
師:協奏曲是指某件獨奏樂器和管弦樂器或民族樂隊協同演奏的樂曲形式。
生:簡單了解協奏曲。
設計意圖:通過聆聽音樂故事,從故事中感受熱愛集體,不怕困難,敢于奉獻的精神。知道保護家園是我們的責任和義務。
5、作業布置。收集并欣賞歌頌草原的音樂作品,讓學生了解民族音樂,弘揚民族藝術。
三、小結
草原是牧民的家,同學們用自己美妙的歌聲和真摯的感情,表達了對草原的熱愛,可是要讓美麗的環境永遠和我們在一起,我們就要從小做起,從我做起,保護環境,愛護大自然。
設計意圖:讓孩子們知道音樂課不僅僅是學習唱歌,而且還能從中認識到音樂和生活的緊密聯系,知道學科的綜合性。
《草原贊歌》教學設計 篇2
教學目標
一、指導學生用歡快自豪的情緒來演唱歌曲,并初步掌握蒙古族歌曲的演唱風格。
二、通過創設輕松活潑的情境,并運用多媒體引導學生在聽,唱,演等情感體驗中感受美、欣賞美、表現美。
三、通過歌唱讓學生從中感受大草原的美好和對自己家鄉“松原”、對生活的無比熱愛。
教學重點
運用創新手段使學生全身心投入學習之中,并積極完成學習任務。
教學難點
通過對歌曲的理解自然表現出歌曲的情緒和風格。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趣導入
1、師:又來到了我們共同唱歌跳舞的歡樂時光!首先讓我們跳起來,動起來,一起放松心情好嗎?師生共同表演舞蹈《青春舞曲》。
2、采訪客人:
1)今天教室里來了很多客人,請同學們問一下他們都是什么民族的?
2)介紹教師的民族:滿族
3、欣賞FLASH影片《家鄉》。(藏族歌曲)
二、實踐體驗、學唱歌曲
1、五十六個民族五十六朵花,五十六個民族也蘊育了各具風格特色的民族歌曲。下面讓我們共同來傾聽一首歌曲,想一想它是哪個民族的歌曲,它和哪首歌曲很相像?并在圖片中選擇出這個民族的服裝。初聽歌曲。
2、今天我們來學習一首蒙古族歌曲《草原贊歌》。(課件1:無畫面)
3、再次感受,當你閉上眼睛傾聽,會有什么樣的感受?腦海中會浮現什么畫面?
4、讓我們來一同欣賞草原的美景,再次欣賞歌曲(課件2:聲像俱全)
5、看到美麗的景色,老師都忍不住想唱歌了,你們歡迎嗎?教師范唱。
6、出示圖片“美”。提問:你覺得這首歌美在哪里?
1)旋律美:用“嗒”模唱歌曲。
2)歌詞美:有感情讀歌詞。
3)內在情感美:介紹歌曲背景,并欣賞影片《草原英雄小姐妹》。(課件3)
這首歌曲描寫了蒙古族少年兒童龍梅和玉榮兩姐妹為保護集體羊群與暴風雪搏斗的英雄事跡,也表現出他們對自己家鄉的'贊美和熱愛,更展現了內蒙草原的興旺發達,日新月異的建設面貌!
7、這樣“美”的一首歌,就讓我們用美麗的心情,美麗的表情,美麗的聲音來演唱一遍好嗎?
8、自學
請為歌曲分段,每段應該用什么樣的聲音和感情來演唱?
一段、輕快有彈性的`聲音,似乎看到了一望無際的廣闊草原,聽到馬兒馳騁的噠噠蹄聲。
二段、更加自豪的感情。抒發了牧民舒暢愉快的心情,同時也刻畫了他們爽朗豪放的性格。
9、分組合作學習
一組用“嗒”伴唱;一組主唱;一組用自制道具伴奏;一組用舞蹈表演。
三、歌曲創新改編,創設舞臺展示自我。
1、提問:我們的家鄉是哪里?你們熱愛自己的家鄉嗎?那么就讓我們做一次“小小作詞家”,把這首歌改編成《梅區贊歌》。
2、學生朗讀自編的歌詞。
3、隨音樂熱情的演唱《梅區贊歌》。
四、小結
在《愛我中華》中結束這愉快的四十分鐘!
《草原贊歌》教學設計 篇3
教學目標:
1、通過欣賞《美麗的草原我的家》,讓學生了解蒙古族人民對自己家鄉的熱愛之情,感受具有濃郁民族風格的通俗歌曲的演唱。
2、指導學生用明亮、清脆的聲音、贊美的心情演唱《草原贊歌》,體驗蒙古族民歌的風格。
3、演唱《草原贊歌》并表演,加深理解歌曲,培養學生的表現能力。
教具:VCD、鋼琴、錄音機、薩克斯、掛圖、服飾
歌曲分析:
《草原贊歌》是一首優美、抒情的歌曲,民族五聲調式的羽調式二段體結構。
A段由兩個樂句組成,第一樂句由8小節組成,第二樂句由9小節到16小節組成,是第一樂句的重復,體現了朝氣蓬勃的情緒,贊美草原的感情,具有草原駿馬飛奔的節奏特點,使人感到歡快活潑。
B段由17小節到26小節組成,節奏舒展,把人們一下子帶到蒙古人民的美好生活中,展現在人們眼前的是遼闊草原,飛奔的駿馬,點綴在草原上的是星星點點的蒙古包,飄香的奶茶,悠揚的牧歌,茂盛的草場,肥狀的牛羊。
教學過程:
一、入教學
請同學們聆聽音樂,感受音樂,一起走進教室,分四組坐好。(美麗的草原我的家)
給同學們創設情境,帶到蒙古大草原。
師:藍天、白云、小羊、奶牛、真是歌的海洋,舞的.故鄉。這就是我們美麗的大草原。
師:老師在上節課讓同學們搜集少數民族―蒙古族的資料,你們搜集到了嗎?
生:搜集到了。
師:下面請展示你們的成果吧!
生:(展示)
師:你們用文字、圖片、服飾、樂器從不同的角度來了解蒙古族,老師也創編了一條具有蒙古族民族特色的發聲練習曲,同學們想和老師一起唱嗎?
生:(想)
(強調學生聲音統一,音色明亮)
二、歌曲學習
今天呢,讓我們共同學唱一首蒙古族歌曲。(出示歌名)
師:老師范唱,請你們聽歌曲中都描述了什么。
生:(聽)
(聽過范唱后,學生開始描述)
生:閃爍的星星多、草原的羊兒多、飄浮的云彩白、草原的羊絨白。
師:大家說的都是歌詞,那么和老師一起按照節奏來讀歌詞吧。(出示節奏)
師:我們剛才仿打的只是歌曲樂句中的兩個小節,請看黑板:這是完整的三條節奏,誰能來試奏?
生:……
師:同學們不但掌握了這些節奏,而且還能夠填進歌詞,你們真棒!
師:同學們看到了,老師已經按照小組分別準備了卡拉OK、錄音機、鋼琴、薩克斯,請小組長組織好各組同學,通過小組合作,共同學習這首歌曲―《草原贊歌》。大家準備好了嗎?那么開始吧!
(分組學唱)
(每組匯報學習成果)
三、總結
師:大家表現的都很出色。希望同學們在以后學唱歌曲時,能夠把歌曲的情緒表現得更加飽滿。下節課我們還要繼續學習這首歌曲。
這節課就上到這里,同學們再見。
《草原贊歌》教學設計 篇4
一、教學內容:
欣賞《草原小姐妹》,會演唱《草原贊歌》并能歌表演《草原贊歌》。
二、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1)初步了解蒙古族的生活地域、服飾、風俗等特點。學習騎馬、擠奶、摔跤等律動,感受蒙古族的藝術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2)欣賞具有蒙古族風格的兒童歌曲《草原贊歌》,體會歌曲中的歡快、活潑的音樂情緒,了解草原英雄小姐妹的故事,體會生活在草原上的人們熱愛家鄉、贊美家鄉的深厚情感。指導學生用歡快自豪的情緒來演唱歌曲,并初步掌握蒙古族歌曲的演唱風格。
2、能力目標:
通過演唱和表演,表現出歌曲的情緒和風格;培養學生豐富的生活情感及想象力,引導學生觀察和體驗藝術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3、情感目標:
通過學習,讓學生感受大草原的美好,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情感。
三、教學重點:
理解掌握歌曲,自然表現出歌曲的情緒和風格。通過課件的欣賞,感受草原特有的風光和遼闊。初步了解蒙古族的特點,豐富學生對民族文化的認識。
四、教學難點:
通過欣賞、演唱、律動、等音樂活動,讓學生感受并表現出歌曲的情緒和風格,表現出歌曲的情緒和風格。
五、教學課時:一課時
六、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
七、教學過程
1、導入部分
A、今天老師為大家準備了許多精美的圖片我們大家一起來欣賞一下。課件在輕音樂聲中播放蒙古草原的圖片。
B、大家知道這首詩描述的是哪里的風景嗎?(草原)
課件出示:在遼闊的草原上,居住著許多勇敢、熱情的人們,你們知道他們是什么民族嗎?(A、漢族B、傣族C、蒙古族)C、今天就讓我們一起去草原看一看。課件播放蒙古族的相關圖片:蒙古包、蒙古袍、騎馬、摔跤等。
2、新授歌曲《草原贊歌》
A、下面我們就來學習這首非常好聽的《草原贊歌》吧。聆聽并思考:歌曲的速度歌曲的情緒
B、從歌曲中,大家感受到了不僅旋律而且歌詞也美,那么大家就一起有感情的`朗誦一遍歌詞吧!
C、給出節奏,念出并用手拍出。 D、識譜
①聽老師唱一遍歌譜找出相同與相似的樂句。 ②學唱歌譜。邊學教師邊指出注意點。 E、學唱歌詞
①用“la”哼唱。邊哼唱邊用手劃拍子。
②這首歌應該用什么樣的情感來演唱呢?特別是哪句呢?
注意:要唱得圓滿、喜悅并飽含激情,才會表現出蒙古人豪爽奔放的性格。 ③跟唱兩遍,然后齊唱,個別唱。
3、欣賞《草原英雄小姐妹》
A、大家說這首歌曲好聽嗎?老師還給大家帶來了一個動聽的故事,和這首歌曲有關叫《草原英雄小姐妹》 。然后播放《草原小姐妹》插曲片段。問:這段音樂熟悉嗎?是什么樂器演奏的?B、介紹主奏樂器:馬頭琴
C、簡要介紹龍梅和玉容小姐妹在狂風暴雪中奮勇保護羊群的英雄事跡。 D、完整欣賞。問:除了馬頭琴,還有什么樂器參與演奏?
E、簡單介紹協奏曲:協奏曲是指某件獨奏樂器和管弦樂器或民族樂隊協同演奏的樂曲形式。
F、小姐妹為什么能奮不顧身、戰勝暴風雪,保護羊群?他們的力量從哪里來?(來自對家鄉、對草原的愛和對幸福生活的向往。)讓我們再一次一起飽含深情的演唱這首歌吧!
4、表演《草原贊歌》
A、下面老師教大家學習幾個簡單的蒙古舞動作:揚鞭、聳肩、騎馬等。 B、邊唱邊跳,
C、小組合作表演唱,可自編動作,隊型。
《草原贊歌》教學設計 篇5
本課開始導入時,我先讓同學們聆聽了琵琶協奏曲《草原小姐妹》的草原放牧片段,旋律輕快而活潑,一下子就讓人想到了在草原上的快樂生活,接著,慢慢的向同學們講述了小姐妹與風雪搏斗保護集體羊群的故事。隨著琵琶惟妙惟肖的演奏,把同學們漸漸拉入了故事情景中,也被故事深深的打動著。歌曲新授時,我把握住了典型節奏以及駿馬飛奔的`特點,讓學生反復練習,由拍手到擊凳子,再到擰指,最后到彈舌,同學們一邊邊興致勃勃的為歌曲加入了馬蹄聲,尤其彈舌的加入,更是非常形象的再現了草原上的馬蹄聲,通過伴奏練習,同學們大多興趣很濃,同時又反復聆聽了多遍歌曲,在接下來的唱歌中學習也較順利。
歌曲基本會唱后,我又讓同學們來感受蒙古族舞蹈,我提前先學了三個動作,左右倒肩看上去很簡單,可做起來很多同學不協調,整個身子都在扭,實在有些可笑;左右展臂同學們學得很快,但是還欠舒展;學到“擠奶”的動作時,很多男生都不好意思跳,在底下偷偷的笑。
雖然,一節課已經結束了,回顧這節課,其實也發現和多問題
一、教學時間安排不夠合理,欣賞時間偏長,唱歌時間較短,學生歌曲表現力還不夠。
二、雖然同學們對節奏練習很感興趣,但是我發現很簡單的節奏還有同學不會,影響了節奏教學的順利進行,平時的教學中還應加強基本節奏等訓練。
三、不能放棄對中年級學生舞蹈的訓練,只有平時堅持做,同學們的動作才會越來越協調、越來越有樂感,越來越大方,越來越優美。
我想,簡單的一節課不足以表達出創作者的所有意圖,但是,嘹亮的馬蹄聲和小姐妹的故事卻留在了孩子們的記憶中。如果能在音樂課上,永遠留住這草原上的馬蹄聲,其實就是對人物精神的最好傳承吧。
《草原贊歌》教學設計 篇6
我國的北方有一望無際的.大草原,不但風光奇特,還為人們飼養著牲畜,造福人類。從古到今,有多少志士豪杰歌頌它,贊美它,為它的雄風所傾倒!草原上的贊歌代代流傳著。
南北朝時期,北朝東魏有個敕勒(chìlè)人叫斛(hú)律金,是個武將,英勇善戰,還性格豪爽,愛唱民歌。有一年,東魏統帥高歡率軍和西魏打仗,戰事不利,傷亡很多,將士們情緒低落,都低著頭悶著聲。高歡就對斛律金說:“你給大家唱支歌吧!就唱那支《敕勒歌》!”
“好!我就唱!”斛律金站在將士們面前,放開喉嚨唱起來:“敕勒川,陰山下,天似穹廬,籠蓋四野。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
這是一支非常有名的民歌,生動地描繪了草原上迷人的景色。斛律金當時快60歲了,仍然聲音雄壯洪亮。他連唱了幾遍,歌聲回蕩在戰場上,給人力量,給人鼓舞,高歡也情不自禁地唱了起來。將士們的情緒又振奮了,心中充滿了對故土的深情。他們懷著這種情感,又殺上了戰場。
《草原贊歌》教學設計 篇7
《草原贊歌》這首歌曲具有典型的蒙古族短調民歌特征,a羽調式,旋律起伏不大,節奏規整。歌曲多采用“X·X X X”和“X XX X X”的節奏,具有草原駿馬飛奔的節奏特點,表達了贊美草原的喜悅情感,使人感到歡快活潑。在這一課教學實踐中,主要有以下的收獲“主動參與”和“合作學習”。
一、主動參與
進行了以下思路的設計:
①通過唱歌樂曲,表達音樂情感具有不同作用的各種音樂要素。
②通過歌曲《美麗的草原我的家》片段的欣賞,讓學生感受、音樂對表達歌曲情感的不同作用。
③通過對《草原贊歌》聽賞,以及對其旋律、速度、節奏等要素的進一步感受、分析和理解,通過自由創編和小組練習等活動,學習歌曲。
④根據樂曲情境,學生共同活動,即興地選擇各種表演形式進行綜合展示匯報。
在活動中,我沒有過多干預學生,始終處于指導地位。學生在教師的點撥下,運用原有的`音樂知識,在活動中去感受、分析、理解和鞏固,并自由地組合、運用這些音樂知識為自己的創作實踐和表現活動服務。
二、合作學習
教學活動也是一種交往活動。教學過程成為師生間、學生間信息傳遞的互動過程,同時也是一種人際交往過程。各種交往關系的處理是否為學生提供一個自由和諧發展的環境的關鍵問題。
在《草原贊歌》一課的教學中,將小組學習方式較好地運用于課堂上,形成了一個合作與競爭并存的愉快的氛圍。小組內由于每個人學習音樂的條件、對音樂的理解和表達方式的不同,他們的學唱也呈現豐富多樣的結果。而由于各小組間處于一種相對平等的競爭狀態,所有的小組為了能很好地表現自己,都積極地和同學配合,協調自己的創作,都愿意通過合作,使自己小組的成果超過其他小組。通過我與各組的平等交流和適時點撥,有效地指導了學生的創造與合作、協調了課堂成果的多樣和統一。為學生充分發揮個體能力、協調創作中的個體與群體關系以及師生間平等交往,創設了寬松的環境與和諧的氛圍。
教師采取“合作學習”,充分肯定學生的表現,精心呵護他們的創新,讓每個人都有機會表現自己,體驗成功的喜悅。這樣就激發了學生的主體性和良好的學習愿望,培養了他們的自信心。使他們既學會了表現自己,也學會了與人合作。
《草原贊歌》教學設計 篇8
一、 融合相關文化——前聯后延
音樂作為一種特殊的語言,在情感的表達和溝通上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它能引起人們心靈的共鳴,喚起相同的感受,從而在精神的溝通和交流中傳遞友誼。在小學音樂課這門人文學科中,音樂與其相關的文化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在音樂課上,我們要培養的是學生的藝術素養,提高孩子們對藝術的興趣,能通過藝術來體驗生活、體驗人生。《音樂課程標準》指出:“音樂與相關文化是音樂課人文學科屬性的集中體現,它涉及到音樂與社會生活,音樂與姊妹藝術等, 是直接增進學生文化素養的學習領域。它有助于擴大學生音樂文化視野,促進學生對音樂的體驗與感受,提高學生音樂鑒賞、表現、創造以及藝術審美的能力。” 音樂教學不僅是音樂的學習,同時也是文化的學習。學校音樂教育不是培養音樂家,而是要培養學生對音樂的興趣,提高他們的藝術素養。所以要讓孩子們學習音樂與相關文化知識,在感受與鑒賞中充分表現,充分發揮創造力,在音樂教學中,我們可以引導學生把音樂作品的內涵拓展到相關文化中去,豐富學生的藝術感受和體驗。因此在音樂教學中進行相關文化的教學和滲透,應成為音樂教學的重要內容。
今天這節課我采用了“前聯后延”的教學手段,融合了語文、舞蹈等相關文化。前聯:即導入新課聯系學生學習過的古詩,用贊美草原的古詩引發學生學唱草原歌曲的興趣,同時將古詩學習與音樂歌唱融為一體,將學生帶進“詩中有唱,唱中有詩”的藝術境地。在注重全課教學流程簡潔而明快的同時,自然流暢地聯系草原美景、舞蹈表演、音樂知識等相關文化。根據學生的學習熱情,當堂進行“濱海贊歌”的創新體驗,布置課外收集欣賞草原歌曲,在班級舉行“元旦新春歌詠會”。這種前聯后延的做法,不僅創新音樂課堂教學,提升音樂有效教學,而且能夠讓學生在民主、平等的氛圍中積極主動地對話音樂、享受音樂。
二、 融合思想教育——有機滲透
對于兒童的思想品德教育,音樂可以起到特殊的教育功能,“草原贊歌”頌揚的草原英雄小姐妹的英雄故事,是引領單元音樂主題“中國娃”的教育作用。我在突出音樂教學主體的同時,通過看畫面、聽音樂,說感受、想情景等多種手法有機滲透思想教育,發揮音樂教學的思想性功能。讓學生懂得歌曲可以贊美英雄人物,激勵學生為祖國,為人民爭當英雄人物。也讓學生懂得音樂中有故事,故事中有音樂。故事是人類文化的結晶、經驗的積累。古今中外的優秀故事,是一座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知識寶庫,是令人鼓舞、感人至深、催人奮進的強大思想武器。
三、 融合藝術教育——唱演鏈接
為了滿足小學生律動表演的欲望,根據音樂課堂動情結合的特點,我在本節課中設計了學唱時的隨意律動,演唱時的激情舞動,讓學生從情感的心動到身體的活動進行自然溝通、有效鏈接。真正達到藝術教育實踐體驗的教育效果。如:引導學生在欣賞、學唱時身體跟著音樂有節奏的擺動,學生分組表演的實踐體驗以及贊美濱海的創新演唱,都能使學生的藝術素養得到快樂的綜合實踐和有效地提高。
綜合,是基礎教育的一種基本理念。它體現了現代教育的一種發展趨勢,是學科體系向學習領域的`伸展,是精英文化向大眾文化的回歸。音樂課程的綜合,是以音樂為本的綜合,所以音樂教育必須具有寬闊的視野,必須保持開放的態勢,從藝術的本質上講,一切藝術都是心靈的藝術,只是各自所有的感性材料不同而已。不同的藝術形式或同一藝術形式的不同方面在審美意蘊、表現手法等方面本來就有許多相同之處。從發生學的角度看,各藝術門類本是一家的,是高度融合在一起的。另一方面,作為藝術的一個最主要的門類,音樂也同廣泛的文化領域有著天然的密切聯系,這也使得音樂同其他非藝術課程之間的相互融合成為可能。“綜合”需要實踐創新,“綜合”需要快樂體驗;所以在教學過程中,如果音樂與相關學科之間配合得合理、恰當,達到一種和諧的狀態,就會形成一種合力,能最大限度地提高音樂教學的效果,促進課堂教學質量的提高,促進學生和諧全面地發展。
《草原贊歌》教學設計 篇9
教材分析:藝術課《草原贊歌》為小學一年級下學期藝術課本第十單元《民族大家庭》中的教學內容。教材注重學生的藝術與生活,藝術與情感的融合。通過各種藝術活動使學生樂于投入到藝術活動中,提高其對藝術的認識,使學生熱愛生活,熱愛藝術。
學生分析:一年級學生以形象思維為主,好奇、好動、模仿能力強,形體靈巧,比較適合采用歌曲與形體舞蹈相結合的教學手段進行直觀的教學,通過演唱、律動、舞蹈、表演等藝術實踐活動,引導學生用心感悟藝術,用心表現藝術。與我合作的是一年六班的學生,這個班的特點是學習氣氛相對良好,有部分同學能夠提出自己獨到的見解,對這些學生應給予及時的鼓勵與表揚。大多數同學需要教師的積極引導,應給予他們恰當的評價。
教學理念:本課的教學理念是“以審美為核心,以興趣為動力,鼓勵創造,弘揚民族藝術,提倡學科綜合。”同時,以音樂為主線,通過演唱、律動、舞蹈等藝術實踐活動,培養學生愛好藝術的情趣,發展學生的藝術鑒賞能力、表現能力和創造能力。
教學設計:
1、知識目標:
(1)初步了解蒙古族的生活地域、服飾、風俗等特點。學習騎馬、擠奶、摔跤等律動,感愛蒙古族的藝術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2)欣賞具有蒙古族風格的兒童歌曲《草原贊歌》,體會歌曲中的歡快、活潑的音樂情緒,了解草原英雄小姐妹的故事,體會生活在草原上的人們熱愛家鄉、贊美家鄉的深厚情感。
2、能力目標:通過表演和演唱,培養學生豐富的生活情感及想象力,引導學生觀察和體驗藝術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教學重點:通過音像資料的欣賞,感受草原特有的風光和遼闊。初步了解蒙古族的生活地域、風俗、服飾等特點,豐富學生對民族文化的認識。
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VCD光盤,草原風光的圖片,歌曲《火車開啦》的磁帶。
教學流程:
一、導入部分
師:同學們,和老師一起坐上火車,開始我們今天的旋行吧!
(播放歌曲《火車開啦》師生共同表演律動。容易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其產生學習興趣)
師:大家想不想知道我們要去哪兒呀?
生:想!
師:讓我們一起來看屏幕,一會兒你們就知道啦!(觀看課件)
[學生在欣賞中,感受大草原特有的風光和遼闊,激發學生對蒙古族的了解的愿望]
師:誰來說說你都看到了什么?或者聽到了什么?
生A:藍藍的天空,白白的云朵,成群的牛羊。
生B:我聽到了好聽的歌曲,是唱草原的。
生C:我看見了大草原。
師:優美的音樂,迷人的景色,把我們帶進了美麗的草原,那里住著許多可愛的小朋友,他們要邀請我們一起去草原,你們想去嗎?
生:想去!
師:可是他們有問題要考考大家,如果你們都能答對了,才可以去呢!同學們有信心答對嗎?
生:有!
師:好,我們來看第一個問題。(課件顯示:在遼闊的草原上,居住著許多勇敢、熱情的人們,你們知道他們是什么民族。
A、回族B、漢族C、蒙古族)
生:蒙古族!
師:大家要知道蒙古族是生活在草原上的民族!我們接著來看第二個問題。(課件顯示:蒙古人經常在草原上放馬、放羊,所以又稱他們為A、農民B、牧民)
生:牧民。
師:對,牧民放馬,放羊也可以叫放牧!來看第三個問題是什么?
(課件顯示:蒙古人居住的房子叫什么?A、竹樓B、蒙古包)
生:蒙古包。
師:讓我們一起來看看蒙古包是什么樣的?(黑板上展示:蒙古包)
師:蒙古包是圓形的,墻壁用木頭做成的,大家看看包頂是什么形狀?像什么?
生A:三角形
生B:橢圓形
生C:像鍋蓋
師:大家說的都不錯,但蒙古包頂大多都是傘形的!好,我們一起來看第四個問題。(課件顯示:蒙古人喜歡穿的衣服叫什么?A、長袍B、蒙古袍)
生:蒙古袍。
(課件顯示:蒙古袍的圖片。)師:蒙古人一年四季都有喜歡穿蒙古袍,因為很實用,在騎馬時,可以防寒,夜晚在野外住宿時還可以當被子蓋。
師:好,讓我們來看最后一個問題。
(課件顯示:蒙古族有一個傳統的節日,叫什么?A草原盛會B那達慕盛會)
生A:草原盛會。
師:有不同意見嗎?
生B:那達慕盛會。
師:那達慕盛會是蒙古族的傳統節日,在每年的7?8月份舉行,那達慕盛會上有許多比賽,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都有什么?
(觀看課件)
生A:有賽馬,摔跤。
生B:還有射箭、賽駱駝。
師:同學們觀察得很認真,那誰能用動作模仿一下這些比賽?(幾名學生分別到講臺前模仿騎馬、摔跤、射箭,找學生評價誰模仿的最好。
師:所有的問題都被大家答對了,表現的真棒。你們聽草原上的小牧民正在用蒙語向大家問好呢!(教師用蒙語向學生問好)
師:我們一起來學一下好嗎?請同學們互相說說!
師:小牧民說草原上有很多好聽的聲音,同學們一起來聽一聽。
(課件播放:流水聲,馬的嘶鳴,牛羊的叫聲,馬奔跑的聲音。讓學生模仿各種聲音,并用節奏聽辨聲音的強弱。)
師:老師也聽到了聲音,是來自草原的歌聲,你們想不想聽?好,讓我們一起欣賞《草原贊歌》(板書課題,學生聆聽歌曲)
師:誰來說說聽完這首歌,心情怎樣?
生A:高興、快樂。
生B:舒服。
師:對,因為這首歌的情緒是歡快、活潑的,下面就讓我們有表情的跟唱歌遍歌曲,看看哪位同學最高興。(學生有表情的演唱歌曲)
師:大家表現的不錯,這首歌描寫的是草原上的小牧民在向我們贊美他的家鄉,誰來說說他為什么要贊美家鄉?
生A:因為他的家鄉很美麗。
生B;他想讓小朋友們一起去他的家鄉做客。
生C:因為他很熱愛自己的家鄉。
師:同學們說的太好了,那你們熱愛自己的家鄉嗎?
生:熱愛。
師:那就請大家把熱愛家鄉的情感表達在演唱歌曲中,好嗎?讓我們邊拍手邊來演唱一遍。(學生表現:注意集中,積極主動,樂于表現)
師:大家說這首歌曲好聽嗎?老師還給大家帶來了一個動聽的故事,和這首歌曲有關叫《草原英雄小姐妹》
(教師結合課件講故事,學生注意集中,認真聆聽)
師:大家聽了這個故事,誰來談談你學習到了什么?
生A:學習小姐妹的勇敢、堅強。
生B:學習她們保護小羊。
師:老師希望大家能像草原英雄小姐妹一樣勇敢、堅強、舍已為公!而我們剛才唱的《草原贊歌》就是專門為《草原英雄小姐妹》這個故事創作的。好,下面,我們一起來表演一下歌曲。好嗎?
(學生表現:積極熱情、興趣極大、樂于學習表演)
師:老師找同學來到前面來表演一下,其它同學仔細看看哪位同學表演的好。為什么?(學生表現:有的躍躍欲試,有的拍手欣賞,有的`就在座位上表演,學習興趣很大)
生A:我認為XX同學表演的好,因為他的表情很好。
生B:我認為XX演的好,因為他的動作很到位。
師:下面請同學們自編動作來表演一下。
(小組內討論用什么動作來表演)
師:找幾名同學表演自編的動作,其它同學唱歌。(學生表現:興高采烈,個個都想表演,有的記著唱忘了跳,有的能邊跳邊唱,上面的學生在表演,下面的學生或幫忙伴唱,或者情不自禁的跟著上面的同學又唱又跳,課堂氣氛十分活躍。學生在愉快的舞蹈歌唱表演中提高了藝術感受能力,表現能力和創造能力)
師:好,這節課我們就上到這兒,最后老師教大家用蒙語說“再見”(師生用蒙語說再見,結束本課)
教學反思:
通過本課的教學,帶給我的收獲很大,我認為課堂的實效性在教學中是非常重要的,因為這樣能使學生在課堂上真正受益。以前我出公開課時,備課時總是對學生不放心,擔心他們答非所問,可是通過這次課,使我感覺到自己的擔心是沒有必要的,我相信在課堂上,如果老師能正確的引導,孩子的思維是很活躍的,課堂上的生成資源會帶來意想不到的課堂效果。
這次出課讓我感到欣慰的就是與我合作的一年六班的孩子,他們帶給我很大的觸動,他們在課堂上的表現讓我感到很滿意。在剛開始導課時,由于準備的不夠充分,我還有點緊張,突然間大腦一片空白,可是看到孩子們都在積極的配合著我,就好像給了我一種動力,使我很快放松了心情,后面的教學思路就很清晰了,也許是我的親和力感染了他們,孩子們在課堂上都非常的投入,認真,積極。可能是我們之間的這種默契,使得課堂氛圍很輕松、很活躍。
由于這節課準備的時間很倉促,在課堂上很多語言不夠簡單,不夠到位,說的有點兒羅嗦,還有就是整個的課堂節奏掌握的不夠好,有點前緊后松,講解蒙古袍時,再添加一個內容,讓孩子欣賞蒙古袍的圖片,說說蒙古袍的特點,這樣課堂就完整了。還有在講《草原英雄小姐妹》的故事時,讓孩子們邊看畫面邊聽故事,效果會更好,我在備課時是這們設計的,可是找不到相關的音像資料,這部分感覺挺遺憾的。
【《草原贊歌》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草原教學設計08-16
《草原》的教學設計05-26
草原教學設計06-29
《草原》教學設計12-17
草原教學設計08-16
《草原》教學設計12-17
《遼闊的草原》教學設計04-29
《遼闊的草原》教學設計04-29
《草原》課時教學設計03-13
《草原的早晨》教學設計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