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的結構教學設計范文(通用3篇)
作為一位杰出的老師,時常需要編寫教學設計,借助教學設計可以提高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那么應當如何寫教學設計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地球的結構教學設計范文(通用3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地球的結構教學設計1
一、教學內容分析
本教學設計采用的教材是人教版《普通高中地理課程標準實驗書 地理1》第一章第四節的內容。本節內容需要用一個課時的時間,屬于自然地理的基本原理范疇,是學生學習和將來走上社會必備的地理基礎知識,旨在認識地球的圈層結構,為后面學習打下理論基礎。
本課的課程標準是“說出地球的圈層結構,概括各圈層的主要特點”,而其活動建議是“繪制示意圖,或利用教具、學具,說明地球的圈層結構”。
本節教材主要從兩個方面闡述課程標準:第一是地球的內部圈層,要求能夠說出地球內部圈層主要包括地殼、地幔和地核;第二是地球的外部圈層,包括大氣圈、水圈和生物圈;還有介于內部和外部圈層之間的一個圈層,包括地殼和上地幔頂部,即軟流層之上的固體巖石部分。本條標準有顯性和隱性兩方面的要求,顯性要求是從宏觀上了解地球結構的特點,隱性要求是了解自然環境的組成。在宏觀了解地球圈層結構的基礎上認識自然環境的組成,即在空間范圍上把自然環境放在地球圈層結構中認識。但是對于各圈層不要求展開深入了解,而應抓其主要特點及與人類活動關系密切的內容。在對這一部分自然環境學習的基礎上,可知人類通過長期活動創造了人文環境(也有稱社會環境),自然環境和人文環境共同組成地理環境。由此得出地理環境的空間范圍與自然環境是一致的結論。
由于本章采用的是一個“由遠及近”的思維過程,于是我對本節課的教學順序作了很大的調整,先學習地球的外部圈層結構再學習地球的內部圈層結構。
二、學情分析
在教材第一章前三節中學生已經了解了地球所處的宇宙環境,已掌握了太陽輻射的有關知識,理解了地球運動所帶來的地理意義;除此,同學們對地球圈層有一定的生活體驗,而且具備一定的讀圖與分析能力,為學生理解本節知識打下了很重要的基礎。
高一學生由于剛進入高中校園思維比較活躍、已具備一定的形象思維能力。在初中地理中已經對“地球的圈層”有了比較初步的認識,但是很多學生對基本的地理原理、基本的空間概念、讀圖認圖能力依然很薄弱,這給教學帶來了一定的困難。
本課的課程標準是“說出地球的圈層結構,概括各圈層的主要特點”,屬于理解的層次,因此,對于學生來說,內容是比較抽象的,雖然學生對此有一定的感性認識,但仍然無法自主的實現地理規律和個人經驗的結合,對概念、特點的理解歸納能力較弱。因此,教師必須采用有效的方法給予輔助,啟發學生完成新知識的建構。
三、設計思想
1、設計思路
以復習的方式導入本節課的學習,讓學生在情境中發現問題,誘導學生提出問題,利用學生的問題層層遞進,結合各種圖表以及補充材料讓學生去理解地球的圈層結構。
2、設計意圖
本課設計通過創設一系列具有探索性的活動情境,讓學生主動地走進地理課堂,去探知未知的地理世界,感受地理價值。背離現實生活的課堂只能讓學生索然無味。因此首先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入手,創設學生熟悉的“雞蛋剝層”情境,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接著設置“地球內部究竟是由什么物質組成的?”這樣的問題情境,讓學生有了探究的動機,通過閱讀地理圖表,讓學生發現地震波波速在地球內部發生了突然變化,進而推知地球內部可以分成三個圈層,在此基礎上讓學生拓展思維,提出“還有什么方法可以獲得地球內部的信息?”等問題,讓學生主動地探究。整節課學生不再是一個被動的接受者,而是一個充滿主動精神的探索主體,一個發現問題并嘗試解決問題的研究者。師生之間是合作關系,共同投身于問題的研究過程,共同享受成功的喜悅。外部圈層則要重點講明各圈層的空間分布和物質形態,知道外部圈層是同心圈層。教學方法可采取多媒體演示,對內外圈層逐個顯示和疊加,并初步使學生了解各圈層之間的相互聯系。
四、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
1學生通過探究了解地球內部圈層的研究方法----地震波。
2學生根據地球內部地震波的傳播速度分析地球內部圈層的結構。
3學生利用表格及板圖分析地球內部圈層的細化結構及各圈層的基本特征。
4學生通過自學總結、分析,了解地球外部圈層的基本特征。
過程與方法目標:
1學生在學習地球內部圈層的研究方法過程中,學會思考,分析地理問題,養成不斷探索,創新的好習慣。
2學生在分析地理圖表,總結歸納各內部圈層的基本特征過程中,學會用表格去分析歸納地理問題的方法。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學生在學習地球內部圈層研究方法過程中,培養了較深的研究欲望。
2學生通過學習地球的外部圈層結構,形成科學的地理觀,空間觀,了解我們的生存環境,從而培養樹立熱愛地球和保護地球環境的意識。
五、教學的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
1地球的圈層結構以及個圈層的主要特點。
2利用“地震波的傳播速度與地球內部圈層的劃分示意圖”掌握讀圖分析技能。
教學難點
1、地震波的特點及如何用地震波分析地球的內部圈層結構
2、軟流層的位置教學
3、地殼與巖石圈的區分教學
4、自然環境與外部圈層的關系的教學
地球的結構教學設計2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
1.借助地震波傳播速度和距離地表深度的關系圖,說出劃分地球內部三個圈層的主要依據和主要界面,并分析說明界面附近地震波傳播速度的變化特征。
2.說出地球的圈層結構,分析概括出地球各部圈層的主要特點。
3.學會繪制簡單的地球圈層示意圖。
【過程與方法目標】
通過閱讀教材、圖片分析等方式,知道地震波在地球內部的傳播速度及特點,明確地球內部的圈層劃分及各圈層的特點。
【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通過本節課的學習,激發學生探究自然奧秘的興趣和強烈欲望,培養學生熱愛科學的精神,從而樹立正確的環境觀。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地球內部圈層結構及各圈層的主要特點。
【難點】地震波在地球內部傳播速度的變化和地球內部物質組成的關系;軟流層的位置及巖石圈的范圍。
三、教學方法
小組討論法、問答法、圖片法、多媒體輔助教學法。
四、教學過程
環節一:導入新課
【教師導入】我們吃雞蛋的時候,剝開雞蛋,都知道雞蛋是幾層的,有沒有同學想過構成這種適合人類生存環境的地球可以分為幾層呢?他們在結構上有何特點呢?通過本課的學習,我們將獲得問題的答案。
環節二:新課教學
過渡:與吃雞蛋不同,我們要了解地球的內部結構肯定不能把地球剝開看看到底有幾層,那么我們怎么才能知道地球的內部結構呢?
1.劃分依據——地震波
【教師引導】
(1)夏季我們挑選西瓜的方法。為了能夠吃到可口的西瓜,我們通常把西瓜托在手上,用另一只手敲打西瓜,靠聽這種敲打產生的震動在西瓜內部傳播的聲音來判斷西瓜的生熟、質量的優劣。
(2)播放“汽車從柏油路駛向高速公路”的視頻資料。
通過上述材料啟發學生可以用震動速度的變化來探索地球內部結構。
【學生活動】讀教材閱讀部分“認識地球內部結構”,思考問題:什么叫地震波?地震波一般有哪兩種?各有什么特點?
【師生小結】地震的能量以波動的方式向外傳播形成地震波。地震波有縱波和橫波之分,縱波傳播速度較快,可以通過固體、液體和氣體傳播;橫波的傳播速度較慢,只能通過固體傳播。縱波和橫波的傳播速度,都隨著所通過物質的性質而變化。
【展示圖片】PPT展示圖片“地震波傳播速度和距離地表深度的關系”。(先展示左半部分)
【提出問題】
(1)縱坐標與橫坐標分別表示的含義?
(2)在什么深度上有明顯的變化?怎么變化?
(3)在兩個不連續面上,地震波波速的突然變化說明了什么問題?
(4)推測2900千米深處的不連續面兩側地球物質的狀態可能是什么?
【小組討論】學生讀圖思考后針對問題展開討論,小組代表發言,其他成員可適當進行補充。
【教師小結】地球內部有兩個不連續面。一個在地面下平均33千米處(指大陸部分),在這個不連續面以下,縱波和橫波傳播速度都明顯增加。這個不連續面是奧地利地震學家莫霍洛維奇首先發現的,所以叫莫霍面。另一個在地下2900千米深處,縱波傳播速度突然下降,橫波則完全消失。這個不連續面是德國地震學家古登堡最早研究的,所以叫古登堡面。
2.三大圈層:地殼、地幔和地核
【學生活動】根據“地震波傳播速度和距離地表深度的關系”左半部分圖片和教師小結內容思考地球內部圈層結構,學生交流后再展示右半部分驗證自己的猜想。
承接:科學家通過地震波在地球內部傳播速度的突然變化,以莫霍面和古登堡面為界面,把地球內部劃分為地殼、地幔和地核三個圈層。以上我們了解了地球內部圈層結構的劃分,那么,各圈層有何特點呢?
(1)地殼
【展示圖片】展示“地球內部圈層示意圖”。
【教師引導】利用地球儀和“地球內部圈層示意圖”指出:地面以下,莫霍面以上的一層很薄的固體外殼,叫做地殼。
【教師提問】出示“地殼結構示意圖”,引導學生觀察:大陸地殼和大洋地殼在空間分布和厚度上各有何特點?能否用一句話總結地殼厚度的變化規律?
【學生回答,教師總結】大陸地殼較厚;海洋地殼較薄。地球大范圍固體表面的海拔越高,地殼越厚,海拔越低,地殼越薄。
過渡:地殼主要是由90多種化學元素組成,這些化學元素組成了多樣的礦物并最終形成了三大類巖石。那么,構成地殼的化學元素有哪些?在地殼中的分布有何特點?
(2)地幔
承轉:以上我們了解了地殼的有關知識,請同學們閱讀教材,思考回答有關地幔和地核的相關問題。
【提問】
①什么叫地幔?厚度怎樣?地幔主要由哪些物質組成?其含量從上到下怎樣變化?
②地幔可分為哪兩部分?上、下地幔的物質性狀有何特點?
③上地幔頂部還存在一個什么層?是如何形成的?
④巖石圈的范圍包括哪些?
【學生活動】對照教材“地球內部圈層示意圖”,帶著這一系列問題自主閱讀教材或合作探究后回答問題。
【教師總結】PPT展示“圈層剖面圖”(結合圖示總結精講)
①地幔在莫霍面和古登堡面之間,處在地殼與地核之間,又叫中間層。深度從5~70千米以下到2900千米。它仍是固體,主要物質成分是鐵鎂的硅酸鹽類,由上而下,鐵鎂含量逐漸增加。
②以地下1000千米深處為界,地幔又分為上地幔和下地幔兩部分。上地幔具有固體特征,主要由含鐵、鎂的硅酸鹽類礦物組成。下地幔的溫度、壓力和密度都增大,物質在這樣的高溫高壓下呈現可塑性固體狀態。
③在地下50~250千米范圍內的上地幔頂部,存在一個軟流層,根據推理,它可能是放射性元素大量集中蛻變生熱而形成的高溫異常、局部是熔融狀態的圈層,稱為軟流層,一般認為這里是巖漿的發源地。
④地殼和上地幔頂部(軟流層以上)是由巖石組成的,合稱巖石圈。
(3)地核
【教師提問】什么叫地核?地核可分為哪兩部分?各自的厚度和物質性狀怎樣?
【學生自學】對照教材插圖“地球內部圈層圖”,自學課文后進行交流,教師針對回答進行點撥。
【教師小結】其實,我們可以用半熟的雞蛋來形象直觀地記憶地球內部圈層的劃分和物質組成。蛋殼為地殼;蛋白為地幔,由于是半熟,所以有些蛋白漿代表軟流層中的巖漿;蛋殼與蛋白之間的膜和地殼合起來就是巖石圈;蛋黃為地核。
環節三:課堂小結
結束語:地球在結構上的一個明顯特征是圈層構造。依據地震波在地球內部傳播突然變化的兩個不連續面——莫霍面和古登堡面,將地球內部分為地殼、地幔和地核三個圈層。
環節四:課后作業
繪制地球圈層結構示意圖,并通過同學之間的相互交流,進一步認識地球的圈層結構。
地球的結構教學設計3
1.地球的圈層結構——教學內容分析
本節課為《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地理(1)》(人教版)第一章第四節地球的圈層結構。課標要求:說出地球的圈層結構,概括各圈層的主要特點。這節課是第一章最后一節課的內容,在前三節學習了行星地球的外部環境的基礎上,學習地球的內部構造,使學生對地球有一個由內而外的了解。課程主要包括兩方面內容:1是地球的內部圈層,包括地殼、地幔、地核已經劃分圈層的莫霍界面和古登堡界面。2是地球的外部圈層,包括大氣圈、水圈、生物圈等。
本條標準有兩個層次的`要求,第一層次為宏觀上了解地球的圈層結構及其特點,課表中的說出是了解的水平,了解地球各圈層是基礎,使學生腦海中對新知識形成一個基本的概念。第二層是通過對地球圈層的學習,能夠說出各圈層的劃分依據及其特點,課表中的概括是理解的水平,要求學生能自己在腦海中獨立勾勒出地球圈層以及每層的特點,從而了解我們所處的自然環境。在自然環境的基礎上聯系人類所處的人文環境,共同組成現在的地理環境,由此樹立正確的人地關系。
2.地球的圈層結構——學生學習情況分析
高一年的學生還沒形成完整的地理的空間概念和良好的讀圖能力,也沒有具備地理分析的思維,但是他們對新事物有著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學習地球的內部結構會引起學生的興趣,在圖像和視頻的配合下學生也應該能較好地認識各圈層及其特點,但是對于圈層結構這個全新的內容嗎,要求他們將課本上的知識理解并在腦中形成圈層結構的模型可能有一定難度。因此教師要通過多方面的舉例加強學生的理解和印象,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地理思維。
3.地球的圈層結構——設計思想(或設計理念)
3.1教育理念:重視探究性學習在地理教學過程中的應用。
3.1.1重視探究性學習的過程。探究性學習是教會學生將地理的現實問題作為實破點,通過質疑、發現問題;分析探討,解決問題。再一次地理教學中,應用探究性學習可以提高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和實踐性,使學習過程更加開放,學生更容易掌握相關知識。
3.1.2培養學生探究學習能力能力。通過探究性學習從中獲得知識,激發情趣,掌握程序與方法。培養學生運用資料說明或解決地理問題的能力,使學生學會使用“證據”表明自己的觀點,建立“用事實說話”的科學態度,從而實現學習方式的改變,讓學生學習對生活有用的地理,學習對終生發展有用的地理。
3.2教學原則:
3.2.1科學性和思想性統一原則
在保證教學的科學性基礎上發掘教材的思想性,注意在教學中對學生進行專業水平的提高。通過地球圈層的科學學習,啟發學生對地球的各方面探索,從自然轉變到社會的學習。
3.2.2理論聯系實際原則
通過基礎知識的學習,聯系生活中我們接觸的地球外部圈層,學習與人類息息相關的水圈大氣圈等,從理論與實際的聯系上去理解地球外部圈層,并注重學以致用,領悟知識的價值。
3.3教學方法
3.3.1討論法
課堂上組織學生自主讀書,并且以小組為單位,圍繞教材P21圖1.25進行學習討論,并各抒己見。這種方法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潛能,提高課堂學習效率。
3.3.2直觀演示法
使用道具讓同學了解地球內部圈層的結構,讓學生通過觀察獲得感性認識的教學方法并和講授法、談話法等教學方法結合使用,加深學生對圈層結構的印象。
4.地球的圈層結構——教學目標
4.1知識與技能
4.1.1了解地震波及其兩種形式,并掌握地震波的傳播特點;
4.1.2能夠根據地震波劃分地球內部圈層;
4.1.3掌握各圈層的組成和特征;
4.1.4了解地球的外部圈層及其特點。
4.2過程與方法目標:
4.2.1通過讀圖分析地震波和地球圈層的關系,掌握地殼,巖石圈,軟流層的聯系與區別;
4.2.2用具體實例說明地球表層的特征。
4.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4.3.1學會從宏觀和微觀、從整體和局部把握解決問題的方法;
4.3.2培養樹立熱愛地球和保護地球環境的意識。
5.地球的圈層結構——教學重點和難點
5.1教學重點
5.1.1橫縱波的區別與各自特點 ;
5.1.2地球內部各圈層的劃分、組成和特征;
5.1.3地球外部各圈層的劃分、組成和特征
5.2教學難點
5.2.1兩種地震波的傳播特征及其在地球內部圈層研究中的運用。
5.2.2地球各圈層的物質組成和主要特點。
【地球的結構教學設計范文(通用3篇)】相關文章:
《1.4地球的圈層結構》教學設計02-10
地球的形狀教學設計04-10
化石吟結構教學設計09-04
地球內部結構08-24
地球爺爺的手-課件教學設計02-21
《斜裙結構制圖》教學設計01-18
地球萬歲教學設計04-01
《火星地球的“孿生兄弟”》教學設計12-31
小學課件《地球爺爺的手》教學設計02-21
地球的圈層結構及形成依據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