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的意味教學設計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一個系統設計并實現學習目標的過程,它遵循學習效果最優的原則嗎,是課件開發質量高低的關鍵所在。教學設計應該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家的意味教學設計,歡迎大家分享。
一、教學目標
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感悟家庭對一個人的重要性;激發愛家孝親的情感。
能力目標:辨別具體行為是否屬于孝行的能力;孝親敬長的行為實踐能力。
知識目標:知道孝敬父母長輩是法律義務。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感悟家庭的重要性,激發愛家孝親的情感;知道孝敬父母長輩是法律義務。
教學難點:感悟家庭對一個人的重要性;辨別具體行為是否屬于孝行的能力。
三、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出示:關于“春運”的圖片──他們在路上要經歷什么,他們的方向指向哪里?
(設計意圖:通過圖片將學生注意力吸引到課堂上,思考家對我們意味著什么。)
【新課講授】
教師: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家”。
出示資料:
我家在北京市西城區……(這里的“家”指的是住址)
那座房子就是我家……(這里的“家”指的是住所、建筑物)
我家大門常打開,開懷容納天地……(這里的“家”指的是國家)
初二(5)班是我家,環境衛生靠大家……(這里的“家”指的是班集體)
這些句子中,“家”分別指什么呢?
教師提問:以上的兩個例子中,“家”又指的是什么呢?
家里有我們的父母,我們和他們是血緣關系,而爸爸媽媽之間又是婚姻關系,當然,也有的家庭父母和孩子是收養關系,這些都能夠組成家庭。
家庭雖然看起來千差萬別,但是我們對家的感受和期待又很相似。在這個醉漢的心中,在這位“父親”的心中,在你的心中,覺得“家”是什么呢?
學生發言:家是我們心靈的港灣。
(設計意圖:通過身邊的例子,總結出一般意義上家的意味——生命的居所。)
教師:是的,不論我們的家庭里有哪些家庭成員,有什么樣的結構,我們對“家”的期待是類似的。古人對家也有自己的期待,他們是怎么看待家的呢?
出示圖片,解讀家的寫法。
出示資料:“家”字是會意字,它的外部像房子的形狀,中間的部分像“豕”形,“豕”就是豬。上古時代生產力低下,打獵捕食的偶然性很大,生活沒有保障。因此人們多在屋子里養豬備食,以防饑荒,房子里有豬就成了家的標志。豬也是很早被馴化的動物之一,在古人看來,光有棲身之處還不算真正有家,還要加上豬才行。有豬的家,即有一些財富可以滿足家人的`衣食住行的基本生活,才算富足安定。這就是古人造“家”這個字的現實依據。
教師總結:隨著物質資料不斷地豐富,精神需求不斷地增加,顯然現代社會的“家”早已不能滿足“房子+豬”的簡單模式。“物”的因素被淡化,“人”的因素才是家的核心。
教師:下面我們通過“小明的家庭”來看看,現代的“家”與古代相比有什么變化呢?
出示資料:《小明的家庭》
今年暑假,小明過得非常充實,老師布置的作業已按時完成了,雖然碰到過幾道難題,但在他媽媽的幫助下,也順利地解決了。在家里,早上跟爸爸一起打羽毛球,晚上,偶爾與爸爸下幾盤中國象棋。小明的爸爸經營一個小店鋪,收入穩定。上個星期的雙休日,全家一起去普陀島玩了兩天。后來又去奶奶家住了幾天,正好趕上叔叔的小孩滿月,于是歡天喜地地喝了喜酒。暑假快結束了,小明打算和同學一起分享他的快樂。
思考:家庭有哪些功能呢?
通過學生的發言,總結出:教育、休閑娛樂、消費、情感撫慰……
(設計意圖:通過小明家庭的例子,讓學生感受家的功能的多樣化,為理解家的意味提供支撐。)
再次出示春運圖片。
教師:你有過春運的經歷嗎?有什么感受?在中國人的心中,“家”的意味是什么?
(設計意圖:通過學生的親身體驗,說出中國人心中的“家”的意味。)
中國人的“家”:在中華文化中,家有著深厚的意味、豐富的內涵。在中國人的心目中,家是代代傳承、血脈相連的生活共同體,是甜蜜、溫暖、輕松的避風港。
教師:我們再一起來認識這樣一個家庭,回到今年的奧運賽場上。當時在進行體操決賽的時候,有一個運動員一出場,還沒有比賽,就迎來了全場雷鳴般的掌聲,經久不息;在她比賽后,她的成績并不理想,但是奧組委特意為她準備了一個宣傳短片,來展示她的事跡。我們來認識一下這個人──“體操媽媽”丘索維金娜。
出示丘索維金娜的圖片。
丘索維金娜17歲時代表自己的國家出征奧運,斬獲金牌,為自己國家贏得了奧運會上的第一枚金牌。之后,她多次參加奧運會,有三個體操動作是以她的名字命名的,成績非常出色。
對于體操運動員來說,他們的黃金運動年齡是十六七歲到二十五六歲,到二十九歲三十歲左右基本就退役了,因為身體條件不允許了。
丘索維金娜也是這樣,2002年本來也要退役的。但是,就在這一年,她的兒子被查出得了白血病,聽到這個消息,丘索維金娜衡量再三,決定復出,盡量多地參加比賽,盡量多地報各種體操比賽項目,以多獲得一些獎金。
身體的老化是不能抗拒的,何況,丘索維金娜要參加這么多的項目。她平時的訓練強度超乎我們的想象,但是她就是在和自然規律做斗爭,就是為了自己的兒子。(兒子現在已經康復,現在她為自己國家而戰。)
教師:這是一個比較典型的案例,對于我們來說,大多數時候,我們的生活是在平淡中度過的,和父母之間也沒有太多轟轟烈烈的事情發生。也許是因為“熟悉的地方沒有風景”,我們已經習慣了每天和父母相處的點點滴滴。
學生活動:在課上,請你靜下心來,想一想,和父母之間發生的最難忘的一件事兒并寫下來。
(設計意圖:遷移到學生的親身感受,落實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為講“為何盡孝”做準備。)
出示幾張體現家長辛勞的代表性圖片。
教師:早在古代《詩經》里就有了這樣的詩句:哀哀父母,生我劬勞。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畜我,長我育我。顧我復我,出入腹我。欲報之德,昊天罔極!──生育之恩──傳統道德的要求。
教師:我們要報答父母的生育之恩,這是我們傳統道德的要求,同時,隨著社會的發展,法律逐漸完善,這已經成為法律的要求。
《婚姻法》第21條規定:子女對父母有贍養扶助的義務。子女不履行贍養義務時,無勞動能力或生活困難的父母,有要求子女付給贍養費的權利。
《憲法》第49條規定:成年子女有贍養扶助父母的義務。
教師:那么到底該怎么孝敬父母?
出示案例:樊師貝賣身盡孝。
川師大21歲女生樊師貝發帖稱,希望有人借她200萬,為父母在城里買房15年還清,至于利息“可以用后半生來陪伴你”。樊師貝于1993年出生于四川宜賓的農村,父親67歲,母親務農。家中還有兩個哥哥,都已30多歲。樊師貝說,她14歲時跟著家人遷居到瀘州市區,母親身體不好,一直沒工作,父親租了一個鋪面做生意養家。鋪面的后面被隔成臥室、廚房、衛生間等,一家5口人就住在這里。
提問:你怎樣評價樊師貝的行為?到底如何盡孝?
(設計意圖:通過真實的案例,讓學生思考如何是真正地孝敬父母。)
出示觀點:有人認為孝敬父母是長大后的事兒,現在與我們無關。
(設計意圖:請學生根據實際情況說明我們現在是否需要孝敬父母。)
出示一封特殊的信,請學生猜測為什么會這樣寫信。
親愛的媽媽:
你的兒子在給你寫信。我已經好久沒給你寫信了,因為我出差、度假、住醫院了……我們這里現在正是秋高氣爽、春光明媚、夏日炎炎、寒冬臘月的時節。我身體很好、還好、不太好、很不好。前不久我去過劇院、電影院、音樂廳、酒吧……我打算再過1個月、1年、5年就來看你。我知道你沒錢花了,所以寄給你30、20、10、5元錢。我已經被任命為總工程師、廠長、經理、局長。
你的兒子××
出示另外一封信:
親愛的兒子:
我多么盼望你能來封信呀!可你卻是個大忙人,哪有時間顧得上這種小事呢?我只好替你寫了這封信,你只要簡單地把那些不該要的詞句劃掉寄給我就行了。
愛你的媽媽
(設計意圖:通過母親的口,讓學生體會父母最期待的孝敬是怎樣的。)
總結:古人孝敬父母的三個層次:
尊親──尊重父母,順乎其心;
弗辱──不使父母感到屈辱;
能養──讓父母得到衣食的溫飽。
【課堂小結】
了解了家庭的知識,感悟了家庭的重要性,希望同學們能夠在日常生活的點滴中做到孝敬父母。
【課下作業】
從以下兩個方面,討論中華文化中“家”的意義。
1、查一查“家”在中國古代文字中有哪些寫法,探討文字背后的意義。
2、選擇自己熟悉的一門外語,從中找出與漢語的“家”相對應的一些詞語,通過分析比較這些詞語,探討中華文化中的“家”有哪些意義。
四、板書設計
【家的意味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文具的家》教學設計03-07
《說說我的家》教學設計04-13
《蝴蝶的家》教學設計4篇03-24
《家》教學設計(通用15篇)04-01
《家》教學設計(集錦15篇)04-01
《家》的課件設計05-04
《散文家談散文》教學設計04-09
《散文家談散文》教學設計11-29
意味深長的近義詞11-23
我們家的男子漢教學設計(通用6篇)0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