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級下冊語文《賣火柴的小女孩》教學設計范文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時常需要用到教學設計,借助教學設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加有效地進行。那么你有了解過教學設計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六年級下冊語文《賣火柴的小女孩》 教學設計范文,歡迎閱讀與收藏。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深入了解課文內容,體會作者情感。
教學重點:
運用在閱讀中進行旁批的方法讀懂課文,深入理解語言文字。
教學難點:
體會課文所表達的思想感情并與作者產生共鳴。
教學準備:
演示文稿。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上節課我們初步閱讀了課文,誰還記得課文講述了一個怎樣的故事嗎?新年即將來臨人們的心情本應是高興的、歡樂的、幸福的。而小女孩卻凍死在街頭,你覺得她的處境是怎樣的?能把你感受深的句子讀給大家聽嗎?
二、深入閱讀,理解內容,體會感情
1、默讀課文5-11自然段,出示學習提示
2、小組交流學習情況。
3、全班匯報。
步驟一:解決“小女孩幾次擦燃火柴?分別看到了什么?”
①教師出示表格。
擦燃火柴 幻想 現實
、趯W生交流補充填寫。
擦燃火柴 幻想 現實
第一次 暖和的火爐 燒過的火柴梗(寒冷)
第二次 噴香的烤鵝 又厚又冷的墻(饑餓)
第三次 美麗的圣誕樹 消失在夜空一顆星隕落(痛苦)
第四、五次 慈愛的奶奶 和奶奶在快樂中飛走了(無人疼愛)
步驟二:作者將幻想與現實交替表達的寫作方法,讓你感受到什么呢?結合自己的畫批談感受,再帶著理解有感情地讀一讀。
教師結合學生發言相機出現文稿,重點體會。
她敢從成把的火柴里抽出一根,在墻上擦燃了,來暖和暖和自己的小手嗎?她終于抽出了一根。
、俪醪介喿x,體會她開始到底“敢不敢抽出一根”?可是最后“終于抽出了一根”說明什么?
----“賣火柴”是她幫助家里度日的,她是不敢輕易擦燃的。但今天又冷又餓的大年夜她實在受不了了,考慮再三“終于”擦燃了一根,可見小女孩的處境多么艱難,她多么迫切地渴望溫暖。
、谟懈星榈刈x一讀。(讀好“?”、“終于”)
她坐在那兒,手里只有一根燒過了的火柴梗。
這時候,火柴又滅了,她面前只有一堵又厚又冷的墻。
①分別指名讀,這兩個場景發生在什么時候?你感受到什么?
-----這是火柴熄滅后小女孩眼前的景象。幻象終究是幻象。在這個黑暗、冷酷的現實中,美好的愿望終將破滅,幻象里的一切不是小女孩的現實生活。
②誰愿意帶著你的'理解讀一讀。(語氣悲傷的、惋惜的。可強調“只有”、“又厚又冷”)
她們倆在光明和快樂中飛走了,越飛越高,飛到那沒有寒冷,沒有饑餓,也沒有痛苦的地方去了。
、僮杂勺x,談體會。-----在小女孩的現實生活中“沒有寒冷,沒有饑餓,也沒有痛苦的地方”是沒有的。這句話預示著她死去了。小女孩渴望的生活這個世界沒有,現實是多么殘酷呀!
②再體會這句話應讀出怎樣的感情。自己試一試。
指名讀10、11自然段。出示這兩句話,找不同,談感受。
第二天清晨,這個小女孩坐在墻角里,兩腮通紅,嘴上帶著微笑。她死了。
第二天清晨,這個小女孩坐在墻角里,兩腮通紅,嘴上帶著微笑。她死了,在舊年的大年夜凍死了。
①對比讀,你發現什么?
②個人讀,感受句子,你如何理解?------“大年夜”本來是歡樂幸福的,但在這個現實社會里,它只屬于富人。一個可愛的小女孩在大年夜得到的是寒冷、饑餓、痛苦甚至死亡。社會太不公平了。
、埤R讀文中的句子。
誰也不知道她曾經看到過多么美麗的東西,她曾經多么幸福,跟著她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
、倬渥又杏袃蓚“幸!保阍鯓芋w會?-------第一個“幸!笔切∨⒃诨孟笾锌吹搅怂蛲囊磺校哉f在幻象中她是幸福的。而第二個“幸!辈皇钦嬲、現實中的、新年里該有的幸福,而是指她悲慘地死去,不再忍受現實的痛苦,所以是幸福的。
、谧髡哌@樣表達,你感受到什么?能把這種感受讀出來嗎?
三、小結內容,情感深化
課文將小女孩的悲慘現實生活與美好的幻象對照寫出,使我們感受到了小女孩可憐、悲慘,當今社會的黑暗。還有千千萬萬的貧苦人民處在水深火熱之中,值得同情呀!
四、布置作業
1、積累課文中詞語。
2、再把感受深的語句讀一讀。
3、朗讀文章后的“閱讀鏈接”。
板書設計:
賣火柴的小女孩大年夜凍死街頭
安徒生
寒冷暖和的火爐(溫暖)
現實饑餓噴香的烤鵝(美食)幻象
痛苦美麗的圣誕樹(歡樂)
無人疼愛慈愛的奶奶(疼愛)
悲慘、黑暗值得同情
【六年級下冊語文《賣火柴的小女孩》教學設計范文】相關文章:
六年級語文下冊《賣火柴的小女孩》說課稿12-17
賣火柴的小女孩教學設計(15篇)04-22
《賣火柴的小女孩》教學設計(匯編15篇)01-07
《賣火柴的小女孩》教學反思05-20
《賣火柴的小女孩》教學反思05-06
小學語文賣火柴的小女孩教案03-16
賣火柴的小女孩語文教學反思(精選5篇)03-15
讀《賣火柴的小女孩》有感05-13
讀《賣火柴的小女孩》有感05-11
《賣火柴的小女孩》好詞好句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