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公開課憫農教學設計

時間:2021-03-18 17:20:32 教學設計 我要投稿

公開課憫農教學設計(精選3篇)

  作為一位優秀的人民教師,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學設計,教學設計一般包括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學方法、教學步驟與時間分配等環節。優秀的教學設計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公開課憫農教學設計(精選3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公開課憫農教學設計(精選3篇)

  公開課憫農教學設計1

  一、教材內容簡析:

  歌曲《憫農》內容選自同名經典古詩,體現了音樂與中國傳統經典文化的完美結合。歌曲為二拍子,旋律流暢優美,以中速吟唱,情感真摯。歌詞生動、形象地描繪了農民在烈日下辛勤耕作的艱辛,說明了每一粒糧食都來之不易,應愛惜糧食的道理。

  二、教學對象分析:

  二年級的學生模仿能力較強,他們與生俱來的愛唱、愛跳的天性能很好地幫助自己將自身學習音樂、感受音樂和創造音樂的潛能挖掘出來。尤其是當動靜相結合的教學活動與他們的年齡特點和認知水平達成一致的時候,往往能觸動起他們極大的音樂學習興趣。

  三、教學目標:

  通過誦讀、吟唱、表演等豐富有趣的學習活動,使學生能有韻律、有情感地吟誦古詩《憫農》,能準確、流暢地演唱歌曲《憫農》,能進行歌曲《憫農》的動作創編并樂于參與表現;使學生懂得珍惜勞動果實,愛惜糧食的道理,培養和激發學生用音樂語言傳承和熱愛祖國經典文化的情感。

  四、教學重點:

  1、能用真摯的情感吟誦古詩《憫農》。

  2、能用有氣息支持的聲音流暢地吟唱歌曲《憫農》。

  五、教學難點:

  附點音符和八分音符旋律的正確演唱。

  六、教學媒體:

  鋼琴、教學光盤、音樂課件等

  七、教學過程:

  (一)感受古詩歌曲:《憫農》

  播放歌曲《憫農》,教師帶領學生自然地擺動身體,初步感受歌曲韻律,以愉快的心情進入音樂課室。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熟悉《憫農》音樂旋律及本課學習內容)

  (二)吟誦古詩:《憫農》

  1、請個別學生朗誦唐詩《憫農》;

  2、引導學生模擬古詩人吟詩作對的情形及神態,有節奏地朗誦《憫農》;

  3、和學生一起在《憫農》音樂的伴奏下,有感情地朗誦《憫農》,同時對學生滲透熱愛祖國經典文化及告誡學生要珍惜糧食、珍惜勞動成果的思想教育。

  (設計意圖:遵循學生認知規律,通過吟誦詩歌,充分調動和激活學生自主學習的興趣)

  (三)吟唱古詩:《憫農》

  1、引導學生用跟唱法,學唱歌曲《憫農》

  要求:隨范唱小聲跟唱,找出演唱有困難的小節或樂句。

  2、反復聽難點樂句的演唱三次,再請學生試唱

  3、第二次跟唱歌曲《憫農》,幫助、引導學生找出歌曲中旋律相同的樂句。

  3、“歌曲接龍”的形式,收集學生的`學習信息,鼓勵學生有感情地、完整地演唱歌曲。

  (設計意圖:利用學生模仿能力強的學習優勢,鼓勵學生找出學習難點,為學生鋪設自我發現、自主學習、自我成就的舞臺,促成互長互學的良好學習氛圍)(本環節應有檢驗學習成效環節,如,齊唱、小組唱、個體唱等,可滲透在學唱過程。同時為下一環節作鋪墊,還應適當加入教師引導的律動)

  (四)表現古詩:《憫農》

  1、比創意

  a、律動創作

  要求:以小組為單位,邊演唱歌曲《憫農》,邊為每一句詩歌編配一個能體現詩歌內容及情感的動作來表現歌曲。

  b、唱一唱、比一比、評一評

  要求:從各小組歌曲的演唱、動作的創編、合作的成效等方面進行評價。

  2、合作學習

  要求:隨意將學生分為(可讓學生自行選擇):吟誦、吟唱、表演三個組,鼓勵學生對自己參與創作的情況進行自評。

  (設計意圖:本環節旨在鼓勵和幫助學生拓寬學習音樂、創造音樂的思維)

  (五)小結

  談話、訪問式結束新課學習,鼓勵學生將本節課的學習收獲與同學分享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回顧所得,分享學習的快樂)

  公開課憫農教學設計2

  一、教學目標

  1、通過誦讀兩首古詩,使學生感受到人民生活的艱辛,懂得勞動果實來之不易。從而教育學生熱愛人民,尊重勞動人民,珍惜勞動人民的勞動成果。

  2、認識本課11個字,一個多音字“沒mo”,會正確書寫8個字。

  3、指導學生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誦讀詩文,背誦詩文,激發學生學習古詩的興趣。

  二、教學重點

  1、掌握本課的會認字和會寫字。

  2、理解古詩內容,會背誦兩首詩。

  三、教學難點

  感受古詩的意境韻律的同時,感受勞動人民的辛苦。

  同時,培養學生喜歡古詩、愛學古詩的興趣。

  四、教學準備

  字詞卡片、電腦課件或圖片、課前查找有關資料。

  六、教學過程

  (一)由圖導入新課。

  1、同學們,你們知道我們吃的糧食是怎么來的嗎?

  (農民伯伯辛勤耕種出來的)請大家到田間看看他們是怎么種田的。(課件演示或出示圖片)

  2、指導學生看圖,圖上畫的是什么時間?誰在做什么?

  再仔細觀察農民伯伯的動作、表情,說一說你有什么感覺。

  3、有位詩人看到這種情景,心里有很多感慨,他就寫下了一首詩。你們知不知道這位詩人是誰?寫的是什么詩?(板書課題)憫:當同情講。憫農是同情農民的意思。

  4、學生介紹課前查找到的資料,了解唐代詩人李紳。

  5、這首詩大家并不陌生,會背的同學請站起來背給大家聽。

  (二)在朗讀中理解詩句。

  1、對照拼音,自讀古詩。

  2、同桌互讀,讀準字音:餐can、皆jie。

  想一想,你讀明白了什么?

  3、小組里互相討論,然后全班交流。

  4、再次用課件演示農民耕作畫面。

  邊讀邊看圖,理解第一句。

  (1)結合插圖讀一讀第一句,說一說什么意思。

  (2)再看插圖,想象當時的情景。

  (一位上了歲數的老人頭戴草帽,手拿工具,正在田間鋤草。中午的太陽掛在空中,天氣十分炎熱,汗水正一滴滴流到田里的禾苗上,農民伯伯累得腰都直不起來了)

  5、指導朗讀。這句詩應該怎樣讀?自己練,在班里讀。(飽含辛酸的語氣。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范讀、領讀、指名讀)

  6、學習第二句,領悟其義。

  (1)個人讀句,小組討論,說說讀懂了什么。

  (2)理解詞語的意思是:“盤”指吃飯的碗,“餐”指飯,“皆”是都的意思。

  (3)用自己的話說說這句詩的意思。(誰知道碗里的飯,每粒都是農民用辛苦勞動的汗水換來的)

  (4)指導朗讀,體會詩句表達的情感。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三)吟誦全詩,聯系實際。

  1、大聲誦讀,練習背誦。(采用詩句、單人背、互背等方式)

  2、學習這首古詩后,你想對農民伯伯說些什么?你想對浪費糧食的人說些什么?

  公開課憫農教學設計3

  教學目標:

  1、借助漢語拼音認識8個漢字,并會口頭組詞,會寫4個生字農、當、午、汗。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誦讀古詩,并試著背誦古詩。

  3、理解古詩大意,體會農民伯伯的辛苦,懂得愛惜糧食。

  教學重點:

  1、學會8個生字,會寫四個生字農、當、午、汗。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誦讀古詩。

  教學難點:

  1、農、當的寫法

  2、體會到糧食的來之不易,懂得愛惜糧食。

  教學過程:

  一、聯系舊知導入

  1、復習《憫農(一)》

  2、板書課題,學習“憫”字。

  (設計意圖:《憫農》是一首組詩,聯系舊知有利于學生對詩歌的理解。“憫”字的學習意在培養高年級學生自主識字的能力和習慣。)

  二、初讀求節奏

  1、誰來給大家流利地讀讀古詩?

  2、古詩文是有韻律的,自己試著有節奏地讀一讀。

  3、配樂范讀古詩。

  (初讀環節通過流利讀、節奏讀、配樂讀這三個坡度地讀,讓學生感受詩歌的韻律美。)

  三、品讀悟情感

  1、請同學們回想一下,我們有哪些學習古詩的好辦法。

  2、根據學生的需要提供注釋。

  3、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古詩,試著讀懂詩句的意思。

  4、交流匯報

  (1)交流一、二行詩

  ① 指名讀,交流詩句的意思。

  ②賞析詩句的語言特點,我們還知道哪些含有數字夸張的詩句?

  ③語言訓練:仔細觀察圖,說說從春種到秋收需要經歷一個什么樣的過程? ④男、女生輪讀這兩行詩。

  (2)交流三、四行詩

  ① 交流詩句的意思

  ②這兩行詩運用了什么手法來寫?我們還知道哪些含有對比的詩句? ③創設情境對話:糧食都到哪兒去

  ④觀察圖,了解時代背景

  ⑤語言訓練:被活活餓死的農民,臨死前會說什么?

  我們發出了怎樣的感慨?

  ⑥有感情地朗讀這兩行詩。

  (在學生讀懂詩句意思的基礎上,引入時代背景、鏈接相同寫法的詩句,意在引導學生感悟詩歌語言特點,有利于學生進一步理解詩句表達的情感。語言訓練的設計旨在幫助學生與文本對話、激發情感。)

【公開課憫農教學設計(精選3篇)】相關文章:

李紳憫農二古詩10-12

中班閱讀活動:古詩《憫農》08-23

楊萬里的詩憫農12-26

憫農宋楊萬里拼音10-09

唐詩憫農讀后感500字11-29

楊萬里的詩憫農拼音11-04

憫農宋楊萬里的詩意10-31

楊萬里的詩憫農賞析10-28

楊萬里的詩憫農原文10-27

楊萬里的憫農全詩句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