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公開課教學設計5篇
《春》是朱自清的散文名篇,最初發表于1933年7月,此后長期被中國中學語文教材選用。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公開課教學設計,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春》公開課教學設計篇1
教學目標:
1,欣賞品味文中優美的語言,感受春天的思想感情
2,學習細致地觀察景物,描寫景物
教具:
多媒體設備
課程安排;
一,導課
1,讓學生說出自己喜歡的描寫春天的語句,旨在讓學生重視課外積累。
2,點擊鼠標,出現課文標題及背景圖片;這樣圖文并茂以集中學生的注音力。
二,進行新課
1,點擊鼠標,交代學習目標,目的是讓學生明確本節課的學習任務,帶著任務去學習,目的性明確。
2,放錄音,欣賞課文,教師提示學生注意以下幾點;
①注意朗讀著的請調,語速,重音,停頓,學習朗讀技巧。
②注意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3,聽完課文后,點擊鼠標,組織學生討論下面題目
①依據作者對春天的感情將課文分成三部分,每一部分用一個字概括。
②哪一部分是課文的主體,分別描繪了幾幅圖畫,分別用一個字概括。
③第三部分作者把春天化作什么,用一個字概括其含義。
通過上述題目的討論,讓學生把握課文結構,主要內容,訓練其歸納概括能力。
4,討論后,學生發言,教師根據學生回答情況進行概括小結一點擊鼠標出現下面內容。
1 盼 繪 贊
2 草 花 風 雨 迎
3 新 美 力
這樣,課文的主要內容,結構簡潔明了,學生易于接受。
5,學生對照課文,屏幕進行理解鞏固,切實把握課文內容。
6,點擊鼠標進入各抒己見環節:你最喜歡哪一幅圖畫 哪些句子寫得好 哪個詞語用得好 好在哪里 這樣的開放性訓練,目的是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讓他們自己學習,培養其鑒賞能力。
7,學生談出自己的看法,教師予以肯定,鼓勵,點擊鼠標進行歸納點撥,告訴學生進行景物描寫的方法技能,通過教師的小結,讓學生明白一切景語皆情語的道理。
畫面內容如下;
細致觀察,抓住特征;風——輕 草——軟,嫩,綠 蜜蜂——鬧
調動多種感覺器官;聽,嗅,視,觸
運用多種修辭手法:擬人,比喻,排比,反復
采用多種描寫手段相結合,動——靜 虛——實 粗——細 明——暗
按照一走順序進行:遠——近 高——低 總——分
運用富有表現力的詞語;鉆,鬧,撫摸,醞釀,婉轉,舒活,抖擻
8,拓展:點擊鼠標,我們棲霞的春天與作者筆下的江南春天有哪些不同,此舉在于讓學生注意觀察,能夠從比較中找出事物的特點,培養學生對家鄉熱愛的感情。
三,課堂練習
學生背誦出己喜歡的句段,以豐富自己的積累筆記
四,作業
運用本課所學景物描寫的方法進行下列寫作練習:
春草嫩綠夏草青,秋草枯草冬草盡。
要求:
1,任選一種進行描寫
2,字數在100字左右
《春》公開課教學設計篇2
近日讀語文界的泰斗于漪老師教朱自清的散文《春》的教案,感觸頗深。我不但被于漪老師精湛的教學設計所折服,更為她在三次教學后記中體現的一絲不茍的敬業精神所感動。她不愧是我們后輩學習的楷模。
《春》是朱自清先生的一篇著名的散文,也是中學教學的傳統篇目。如何能教出散文的特色,完成教學目標,并每次教都教出新意,這是許多教師都在不斷探索的問題。于老師的課有許多值得我們借鑒的地方。
教學過程設計分五個部分:
第一部分,復習舊知識,展現春的意境。
這一部分很能體現于漪老師的教學特色,那就是創設情境。于老師一開始就給我們描繪了一幅春的圖畫,引導學生想象春的意境。然后復習回憶古代詩人描寫春的佳句,有詩人杜甫的《絕句》(“兩個黃鶴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有王安石的《泊船瓜州》(“京口瓜州一水間,鐘山只隔數重山。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蘇舜欽的《淮中晚泊犢頭》(“春陽垂野草青青,時有幽花一樹明。晚泊孤舟古銅下,滿川風雨看潮生。”)
第二部分,進行比較,激發興趣。
這一部分于老師讓學生比較兩點,一是詩對春的描寫與散文對春的描寫的不同,二是學生觀察的春與作者描寫的春有什么不同?我想這時的學生已經開始開動腦筋思考了。
第三部分,學生朗讀全文,要求:
1.提出預習中不能解決的問題。
2.文中以迎接春天寫到描繪春天的美麗景色,再寫到歌頌春天,讀后分分看,哪幾節寫什么。
這部分內容是機械讀課文,是整體感知課文,概括課文的要點。
第四部分,講讀體會。
這是教學的重點。于老師重點講析本文在描寫景物時用詞準確、生動,比喻形象鮮明及抓住特征進行描寫的特點,邊講析邊背誦,在理解的基礎上朗讀、背誦。正如于老師自己說的那樣,講析得有些過細,但對語言的品析,不如此做,對于初中生來說,他們很難理解語言的妙處。在對語言的品析的同時也是對學生觀察能力的培養和訓練,對學生的寫文是很有幫助的。于老師也說“學生在習作上明顯地進了一步,寫景不是大而化之,籠籠統統,而是平時注意細致地觀察,下筆具體得多,生動得多。”
第五部分,作業
1.讀全文,仔細體會本文用詞造句的妙處。
2.寫一篇《春天的歌》,也可自己命題。
由作業可以看出于老師教散文一是重視品析語言,一是學寫。將學的知識轉化成學生自已的能力。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這是教學的方向。
從于老師的教學設計中我們可以注意到于老師每一步的設計都是以培養學生的能力為目標的,在本課中于老師培養了學生的想象力,觀察力,品析散文語言的能力,比較的能力。這些都是我們應認真學習的。
在感受大師精彩的講課后,我又讀了她的三則教學后記。我的感受有兩點。第一點:于老師每次教學后都對自己的教學認真總結,即使我們看來已經很完美的教案她也能給自己找出問題,這種善于解剖自己的精神很值得我們學習。回想自己走過的路,沒有堅持寫課后記,寫了也不夠認真。不能及時總結自己,是提高不快的重要原因。第二點,于老師每次教都能在原有的基礎上有所改進,而不是沿用舊教案,吃老本。這種不斷追求進步,力爭教出新意來的作法也是值得我們學習的。學習永無止境,大師給我們做出了很好的榜樣。
《春》公開課教學設計篇3
教學目標:
1.學習課文抓住景物特征進行描寫的方法。
2.通過品味語言體會文中蘊含的情感。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板書課題、作者。
二、整體感知:
1.學生大聲朗讀課文,要求:標出生字詞;感受春天之美。
2.掃除文字障礙。(多媒體出示字詞。找學生讀,齊讀,寫生僻字)
三、學習課文抓住景物特征進行描寫的方法,完成目標一。
1.“春”美在什么地方?
我們都認為春天是最美的季節。那么朱自清先生認為“春”美在哪些地方呢?請結合文中的語句來說一下。(多媒體顯示:朱自清喜歡“春”,因為“春”美在xx。)
2.學生可能回答:
(1)“春”美在嫩綠的,軟綿綿的草。
春草是歷代文人爭相歌詠的對象,你還知道哪些寫春草的詩句?如: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賦得古原草送別》白居易(寫出了野草頑強的生命力。)
……
小結:同樣是寫春草,卻可以從不同的角度著筆。這也啟示我們,在寫作時可以多角度構思。
(2)“春”美在萬紫千紅的花。
花的特點:花朵多,花色艷,花味甜
(3)“春”美在溫暖的楊柳風。
風的特點:和煦、芳香、悅耳
“春風”與林斤瀾的《春風》對比閱讀,學生能說出二者的不同特點即可。
多媒體顯示:“一夜之間,春風來了。忽然從塞外的蒼蒼草原,莽莽沙漠,滾滾而來。從關外撲過山頭,漫過山梁,插山溝,灌山口,嗚嗚吹號,哄哄呼嘯,飛沙走石,撲在窗戶上,撒拉撤拉,撲在人臉上,如無數的針扎。”——林斤瀾《春風》
同樣是寫春風,朱自清筆下的春風和林斤瀾筆下的春風有什么不同呢?
朱自清筆下的春風是柔柔的、清新的、悅耳的;“象母親的手撫摸著你”。
林斤瀾筆下的春風則充滿力度,充滿豪邁之情。“如無數的針扎”。
(4)“春”美在細密的春雨。
“春雨”與《春夜喜雨》對比閱讀:
多媒體顯示:杜甫《春夜喜雨》詩。
杜甫詩中的春雨和朱自清的“春雨”特點一樣嗎?
都是伴隨和風而來,突出春雨的細的特點。杜甫詩中的春雨是無聲的,朱自清的“春雨”是密、亮、綿長的。
(5)“春”美在充滿活力、充滿希望的人們。
3.小結:中國散文學會會長林非在《現代六十家散文札記》中說:“朱自清的成功之處是,善于通過精確地觀察,細膩地抒寫出對自然景色的內心感受。”朱自清以詩的筆調,描繪了我國南方春天特有的景色。使我們陶醉在美麗的春光中。(板書:——美在景物)
四、通過品味語言體會文中蘊含的情感,完成目標二。
1.品味語言:《春》美在什么地方?(邊品味語言邊指導朗讀)
朱自清先生用他的生花妙筆給我們展示了春天的躍動的活力與生命的靈氣,你最喜歡文中的哪些描寫?請抓住關鍵的字、詞、句,說說喜歡的原因。
(多媒體顯示:我喜歡《春》,因為《春》美在xx)
預設以下賞析的點:
(1)把“小草偷偷地從土里鉆出來”換為“小草一下子從土里生出來”,或把“鉆“換成“長”、“拱”,體會其表達效果有何不同。
(2)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說:“著一‘鬧’字而境界全出。“鬧”字渲染了怎樣的境界?
(3)寫野花用了什么手法?為何那么傳神?
(4)“像牛毛,像花針,像細絲”三個比喻的表達效果。
“密密地斜織著”中的“斜”字,“人家屋頂上全籠著一層薄煙”中“薄煙”一詞,“綠得發亮”及“青得逼你的眼”的“逼”的表達效果。
《春》公開課教學設計篇4
教學設想
《語文課程標準》在“基本理念”部分強調“豐富語言的積累”,在總目標中要求在閱讀方面注意“有較豐富的積累”;而在“附錄”中又提出了“關于課外讀物”的建議,其中提出現當代和外國詩文由教材編者和任課教師補充。基于此認識,本課時筆者用平時收集的反映“春”這一主題的四首現代兒童詩(《春天來了》、《春雨》、《春風》、《春天在哪兒呀》),引導小學高年級學生融閱讀賞析與詩歌創作于一體,開展個性化的閱讀實踐活動,在實踐活動中實現對“春”的“厚積薄發”。
教學目標
1.學習關于“春”的兒童詩四首,認識春天永遠充滿活力,春天是無處不在的。
2.積極鼓勵學生進行自主、合作學習,并在反復誦讀、感悟、記憶及嘗試創作等實踐活動中積累語言,初步領悟學習兒童詩的一般方法。
3.培養學生學習兒童詩的興趣,初步感受兒童詩的藝術美。
教學過程:
一、識春
1.談話激趣:
師:春天是個花紅柳綠的季節。曾記得王安石以“春風又綠江南岸”一句聞名大江南北,而朱熹又以“萬紫千紅總是春”一語道出春的真諦。而朱自清更以其藝術家特有的氣息感受到“春天像剛落地的娃娃,從頭到腳都是新的,它生長著”。
2.讀議《春天到了》
(1)范讀:
《春天到了》
小弟弟的門牙掉了/最近才長出來/他很高興地說/媽!春天到了/花呀,蟲呀/小草們都長出來了/連我的牙齒也長出來了!
(2)自由說說讀讀:你最愛讀哪一句或哪幾句?
(3)全班重點賞讀:連我的牙齒也長出來了!
二、賞春
師: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著,走著。看,春雨來了,水花、傘花、心花都開了;春風來了,蝴蝶、蜜蜂、人們都在忙碌著。
1.出示:《春雨》
誰來了?/使湖上的水花/一朵朵開得響亮亮的。
誰來了?/使路上的傘花/一朵朵開得哈哈笑的。
誰來了?/使老農夫們的心花/一朵朵開得甜蜜蜜的。
出示:《春風》
悄悄地流過來/柔柔地流過去/是一條蜜也似的河/
小草真貪嘴/遠遠的就伸手要/扶桑花更饞嘴/把舌頭舔得長又長。
輕輕地流過來/甜甜地流過去/是一條酒也似的河/
蝴蝶嘗一口/醉得整天翩翩起舞/蜜蜂喝一口/樂得終日不停地哼歌。
春風/是用明媚陽光釀成的蜜/是用花香鳥語釀成的酒,/來吧,大家快來飲一杯!
2.小組學習
(1)四人小組內合議選擇一首詩歌學習。
(2)說說可以如何學懂詩歌?
討論后歸納:讀出特色、悟出真情、畫出春色、比出春意。
3.全班讀議
三、贊春
師:沐浴著和風細雨,可仍有幾個小弟弟東奔西跑,忙忙碌碌地找春天。你能告訴他們春天究竟在哪兒安家落戶呀?
1.出示:《春天在哪兒呀?》
春天來了/春天在哪兒呀?
小弟弟想了半天也搞不清/頂著南風放長了線,/就請風箏去打聽。
海鷗說:春天坐著船在海上旅行/難道你還沒有聽見水手們迎接春天的歌聲?
燕子說:/
麻雀說:/
太陽說:/
……
2.續寫:自由選擇一個或幾個角色續寫(如麻雀、青蛙等),繪畫的同學可給自己的畫題上詩句。
3.學生創作,教師播放古曲《春江花月夜》。
4.成果展示。
結語:春天像健壯的青年,有鐵一般的胳膊和腿腳,領著我們上前去。同學們,讓我們聞著春天的氣息,帶著心中濃濃的春意,奏響人生的春之歌吧!
課后反思:
一、創設詩化情境,誘發“春之靈感”
本課的四首現代兒童詩,語言通俗易懂,節奏鮮明,韻律和諧,讀來賞心悅目。執教這一節課,錘煉自身的語言,創設一個如詩如畫的學習情境,激活學生的情感顯得尤其重要。在運用課件播放各種春光圖的同時,筆者引用朱自清的散文《春》中結尾的三個比喻句為本課的導語,意在引導學生觀其色,聞其聲,進而能啟其情,入其境,從而促使學生在這一派春意中迸發春的靈感。另外,筆者借助一些實質性的課堂評價來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如:“二月春風,吹出了鮮花朵朵,引來了彩蝶翩翩,剪出了楊柳依依,又釀制了杯杯美酒。讓我們邊讀邊品味,痛飲一杯春天的美酒。”而在學生獨立創作時,筆者又特意為學生播放名曲《春江花月夜》,樂聲如行云流水,又如跳珠入盤,此情此景,學生文思泉涌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二、加強閱讀實踐,實現“厚積薄發”
語文積累是一種持續的學習行為。這種持續的行為并不是簡單的量的相加,而是通過閱讀主體的大量反復地閱讀實踐,獲得越來越多的知識和信息,從而達到新的認知結構的積極重建。
基于此認識,筆者想到現行的'高年級教材中(春季)編入了大量的描寫春光的詩文,而學生也已在平時背誦了大量的有關“春”這一主題的詩作。很顯然,學生對于“春”的閱讀可以算是有一定的積累的。但如何能做到有效積累,進而能“厚積薄發”呢?為實現這一質的飛躍,在執教這節課前,筆者先引導學生在閱讀數量上作一定的充實與補充;而后,在課堂上,引導學生把積累與各種個性化的閱讀實踐活動結合起來。通過誦、悟、畫、比、寫等多種形式,使記憶與理解、感悟、鑒賞、表達緊密結合起來。課堂上,除保證必要的誦讀和感悟外,又特意推薦給學生“比”的閱讀方式,即:讀了眼前的詩句,讓你聯想到了哪些與之有關的詩文,把兩者對比著讀讀背背,也許會有更深的體會。這一閱讀方式無疑架起了舊知與新知的橋梁,學生記憶與理解的反復實踐過程,實現了真正的有效積累。
在此基礎上,順勢引導學生自由創作,這一環節真正使“厚積”得以“薄發”。看,有學生展示:“燕子說:春天正在與我敘舊,難道你還沒聽見我們清脆的話語嗎?”聽,有學生朗誦:“麻雀說:春天正在孵化小鳥,難道你還沒看見一只只小鳥正迎著春風破殼而出嗎?”……此情此景,每一句字符都含春,每一個音符都是詩!
《春》公開課教學設計篇5
教材分析:
七年級(上)教材的前兩單元是以人生為話題,寫對人生的感悟,對學生進行理想教育。《春》所在的這個單元是以大自然為主題,讓學生通過閱讀課文,感受多姿多彩的大自然,陶治學生愛美的心靈,鍛煉學生發現美的能力,所以它在教學中應重視美和感悟對好的詞的積累和運用,好的句子的欣賞與游。
教學目標:
1、了解作者簡介;
2、誦美課文、讀中理解、讀中欣賞、讀中品味。
3、感受作者對春的贊美之情。
4、培養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教學重點:
1、培養學生的朗讀能力;
2、了解排比、比喻、擬人等語句的表達作用;
3、記敘文章的情感美、語言美
教學難點:
培養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和體會作者的語言美
課前安排:
1、解決本文的生字詞;
2、讀通讀懂本文;
3、收集有關春的詩句;
4、收集作者簡介。
課時安排: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語設計
同學們,一提到春,我們眼前仿佛展現出陽光明媚、東風浩蕩、綠滿天下的美景;一提到春,我們就會感到有無限生機,有無窮力量。古往今來,有無數詩人就曾經用彩筆描繪春天美景,請學生展示收集的資料……現在請我們一起去朱自清的《春》看看作者又是怎樣寫春的?
二、讀中理解
1、教師配樂背誦,學生對照課文邊聽邊默讀;
2、學生自由朗讀,注意讀準字音。讀出語氣,并把生字詞橫線畫出。
3、合作、交流教師引導,明確本文的生字詞。
4、齊讀,整體感知課文。
5、思考《春》描繪了幾幅美麗的圖?用三個字概括?若學生對第一個問題不能回答,就把問題縮小。請學生找出描繪春景的句子,然后再引導用3個字歸納:春草圖、春花圖、春風圖、春雨圖、迎春圖。
6、請學生朗讀第一段和最后一段,引導學生歸納盼春—繪春—贊春。
三、讀中品味
請同學樣找出像喜歡的句子或段落來讀,并說明理由(估計學生會找出一些修辭句式,教師見機點撥,完成教學重點)讓學生找出不同的語段來分析。
四、說中升華
1、齊讀課文,結合課文說說這課你學到了什么(可能學生會說描寫的作用、修辭的運用等)。
2、請同學們用本文所用的修辭選一至二樣說一句話或一段話,如以春天像……,像……,像……等句式;不用這句式,只要能用上相應的修辭手法進行。
五、課堂小結
本文通過對春的描繪,使我們為那美麗的春光所陶醉,為那洋溢的詩情所感染,讓我們更加熱愛大自然的絢麗風光,同時,我們還學會了比喻、排比、擬人等修辭手法,體會到了優美的語言。
六、布置作業
1、摘抄好詞好句。
2、熟讀課文,背誦課文。
3、仿寫《春》的寫作方法,為《秋日的校園》寫上一兩片斷。
七、板書設計
《春》教學反思
我的教學設計與其他老師有點不相同,力求體現個人的語文教學思想和特色。
我堅信:語文教學的根本任務是組織和指導學生學習語言,培養學生理解和運用祖國語言文字的能力。
這節課,是對語感教學的一次有益嘗試,在指導學生感受語言、領悟語言、積累語言、運用語言等方面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學生們也喜歡這節課,我甚感欣慰。
但是,我對語感教學只是初窺門徑,理論上掌握得不多,教學實踐更少,上這節課的時候遇到了一些問題。課堂駕馭能力不強,由于師生對話多,秩序有點混亂。教學過程中的四大步驟平均用力,造成用時緊張,虎頭蛇尾。今后要注意刪繁就簡。部分學生不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品味語言的能力較低,課堂練筆差,記憶能力也低。今后必須更多地把目光投向后進生,關注全體學生,讓全體學生全面發展。
【《春》公開課教學設計5篇】相關文章:
朱自清《春》教學設計07-29
春的教學設計04-03
《江南春》教學設計02-22
《春的消息》教學設計01-02
《春》初一教學設計01-05
錢塘湖春行公開課教案設計09-12
觀潮公開課教學設計09-27
《背影》公開課教學設計09-23
《錢塘湖春行》公開課教學實錄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