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三年級數學教學設計(通用13篇)
作為一名老師,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教育技術的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于運用系統方法設計教學過程,使之成為一種具有操作性的程序。優秀的教學設計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小學三年級數學教學設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小學三年級數學教學設計 1
教學內容:
長方形、正方形面積公式的推導。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理解長方形、正方形面積計算公式的推導過程,掌握長方形、正方形面積的計算公式。
2、使學生能利用長方形、正方形面積計算公式正確進行長方形、正方形面積的計算。
3、通過學習,感受數學知識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教學重難點:通過對長方形,正方形面積公式的推導,培養學生發現問題,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具準備:長方形、正方形模型(符號例題要求)等。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
1、教師提問:
(1)什么叫面積?
(2)常用的面積單位有哪些?大約有多大(用手勢來表示,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
2、教師:你知道2平方厘米有多大嗎?你怎么想?
要求學生:
。1)用手比劃大約有多大。
。2)說出想法。(包含有2個1平方厘米)
那么,6平方厘米有多大?2平方米有多大?你怎么想?
二、探索發現,獲取新知
1、引導探究。
取出一個長方形學具:
(1)請同學估一估,它的面積大約是多少平方厘米?
。2)取出面積是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紙片。排一排、數一數:一共有幾個小正方形?
這個長方形包含有幾個1平方厘米?這個長方形的面積是多少?
啟發談話:如果要求長方形的面積,我的每一個都用面積單位來排一排,數一數,看它包含有幾個面積單位,這樣的方法可以嗎?假如要計算較大操場的面積,我們應該怎么辦?能不能用數學知識來解決長方形面積計算問題呢?
2、揭示課題。
今天,我們一起來探索--長方形的面積計算。(板書課題:長方形面積的計算)
3、教學例2。
(1)課件出示:一個長方形,長5厘米,寬3厘米。你能求出它的面積嗎?
。2)公式推導:
教師:這個長方形的長是5厘米,如果沿著長擺面積是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可以擺幾個?沿著寬能擺幾個?你們發現了什么?
學生分組討論,引導小結:沿著長擺,擺的個數與長的厘米數相同;沿著寬擺,擺的排數與寬的厘米數相同。
說一說:這個長方形的面積是多少平方厘米?你是怎么想的?
板書:長的厘米數×寬的厘米數=長方形面積
這個推斷對不對呢?其它長方形的面積是不是也可以這樣來計算呢?我們自己拿幾個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拼成長方形看看。
通過自己的操作你發現了什么?(板書:長方形的面積=長×寬)
這個長方形的面積用公式計算:
(3)即時訓練:計算長方形的面積:長15厘米,寬10厘米。
4、正方形面積計算公式。
(1)出示邊長4厘米的正方形:正方形的邊長有什么特征?這個圖形面積是多少?
。2)想一想:怎樣來算它的面積?正方形面積公式可以怎么表示?
引導小結并板書:正方形面積=邊長×邊長
5、指導看書,熟記長方形、正方形面積公式。
三、鞏固運用
1、完成教材78頁“做一做”。
2、課本練習十九的第1、2題。
四、課堂小結
這節課我們學習了什么?你有什么收獲?
五、課堂作業
練習十九第3題。
【教學反思】:
本節課的教學內容是在學生已經認識了面積單位和會用面積單位量面積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教學重難點是長方形和正方形面積計算公式的.推導。在進行“長方形面積計算方法”的推導時,我組織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在組內通過計算自己課前準備好的長方形的面積,從而發現長方形面積計算的公式。學生通過實踐總結出長方形面積計算的公式,再由長方形與正方形的關系,推導出正方形的公式。通過讓學生“做”數學,逐步達成使學生既知道長、正方形的面積公式,又在大腦中建立起為什么長、正方形的面積公式是“長×寬”和“邊長×邊長”的表象,較好地獲得對計算方法的理解,并為估算方法的形成作鋪墊。
小學三年級數學教學設計 2
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人教版),三年級數學下冊教科書第106~107頁的內容。
教學目標:
1.通過活動,讓學生更加理解東、西、南、北、東南、西南、東北、西北八個方位。
2.通過讓學生自主調查、討論,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最后設計出自己喜歡的校園。
3.培養學生從多角度觀察、分析問題的習慣,逐步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自主調查、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設計出自己喜歡的校園。
教材分析:
在學生學習了位置與方向、面積等有關知識的基礎上,教材安排了“設計校園”的實踐活動。通過設計學生熟悉的環境──“校園”的過程,進一步鞏固學生已經學習的有關知識,讓學生學會應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生活中的問題,培養收集、整理、分析信息的意識和能力,以及愛學校的良好情感。教材以重新設計校園為主題,從收集信息、分析信息、設計方案三個方面安排了整個實踐活動。
1.調查本學校和其他學校都有什么是學生收集信息和比較信息的過程,教材中通過畫出整個校園的直觀圖來表現學生所收集的本學校的所有信息,為下面重新設計新校園打下了基礎。比較信息是比較本學校和其他學校的具體情況,為設計新校園提供了更全面的信息,通過活動讓學生學習收集和選擇所需要的信息的方法。
2.討論學校應添設什么是分析信息的活動,教材展示了小組學生以合作交流的方式進行。教材的討論是從兩個角度進行的,一是根據學生自己或教師的日常需要,二是與其他學校相比較。教材中具體舉了四個例子,如操場應該擴大、操場旁邊應有一個廁所,應該給老師準備一個車棚,希望有一些乒乓球臺等。當然,教材中提到的僅是一些范例,實際討論不必限制在這些方面,可以根據本學校的實際情況及自己的需求加以分析與設計。這個討論交流過程可讓學生體驗分析問題的方法,并培養學生從現實生活中發現問題的能力。
3.設計新校園是解決問題的過程。在設計新校園的過程中,學生要根據綜合調查和分析的結果,以及本校園的實際情況進行設計。這里要涉及到一些需要數學知識和技能解決的問題──場地面積的大小,添設項目的形狀和大小等,這些都需要學生去進行實際測量,在教材的例子中對此進行了提示。除了教材提示的乒乓球臺是否能夠放得下的問題外,還會有其他的問題,如足球場上或操場上的鋪草皮、羽毛球場、為低年級開設游戲區等問題。
4.“展示各小組的設計”。組織數學實踐活動除了要使學生獲得一些初步的數學實踐活動經驗,學習運用所學的知識和方法解決簡單問題,感受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之外,還有一個重要的目標就是使學生在合作與交流的過程中獲得良好的情感體驗。這一點在本實踐活動中體現為設計新校園后的展示和交流。通過學生之間的比較和交流,讓學生找到本組和其他組設計的優缺點,體驗學生之間的鼓勵與贊美,獲得同學的認同,同時也認同別人,使每個學生都能夠體驗到成功。
教學課型:
活動課(設計、討論)
教具準備:
某校校園平面圖、本校校園平面圖多媒體課件。
教學方法:
討論法演示法
教學過程:
師生活動
一、創設情境,生成問題。
1、生活中我們經常會遇到有關方位的知識,請同學們想一下我們一共認識了幾個方位?(8個)哪個同學愿意起來具體說一下?其他同學用手指一下好嗎?
2、這是我們生活中的方位,但在地圖上我們通常按什么規律來確定方向?(上北、下南、左西、右東)
3、電腦展示某校校園平面示意圖
、爬蠋熯@里有一幅某校校園的平面示意圖,誰想說說這個校園的各個方位建筑物或教學設施?(指名答)
、七@個校園設計得漂亮嗎?合理嗎?你有什么建議?
、侨绻茉谠O計漂亮、合理的學校里面學習,你們會有什么感想呢?你們想不想也自己設計校園呢?今天我們就自己來設計校園。(板書課題)
(設計意圖:一是復習前面所學知識,喚醒學生的已有記憶,為新課的學習奠定基礎;二是以某校校園平面圖為例,讓學生談想法、提建議,激發學生設計學校的圖紙
二、探索交流,解決問題
1、調查匯報
課前老師要求同學們調查本校和其他學校都有哪些教學設施(板書:調查),你們完成了嗎?誰來說說?(多指幾名同學說)
(設計意圖:調查本校和其他學校都有什么,是學生收集信息和比較信息的過程。通過活動讓學生學習收集和選擇所需要的信息的方法)
2、出示本校校園平面示意圖
這是我們學校的平面示意圖,哪位同學愿意起來用東、西、南、北、東南、東北、西南、西北八個方位來描述一下?(指名說)
3、請同學們結合我們學校的實際情況,你覺得我們學校還有哪些地方需要改進的?必須添置哪些設備等?
(學生獨立思考)
4、把你的想法在小組內交流一下好嗎?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
進行討論:(大屏幕出示)
(1)應該在什么地方添置什么設備?
(2)綠化上面你有什么見解?
(3)操場的大小或形狀如何?
(4)你還有哪些設想?
5、集體匯報交流。(每個小組推薦一名代表發表本組的意見,教師可以鼓勵性的評價,并對全體的意見予以總結。)
(設計意圖:這個討論交流的過程可讓學生體驗分析問題的方法,并培養學生從現實生活中發現問題的能力。)6、小組合作,設計新校園。
同學們的想法真不錯。下面就請各小組在給定的白紙上總結出本組的最后計劃,以小組為單位利用手中的畫筆來設計自己的新校園,要求每個小組分好記錄、監督、繪圖的人員。(學生合作動手設計,教師巡視指導。)
(設計意圖:通過設計學生熟悉的環境—“校園”的`過程,進一步鞏固已經學習的有關知識,讓學生學會應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生活中的問題,培養收集、整理、分析信息的意識和能力,以及愛學校的良好情感。)
7、展示各小組的設計。
每個小組派一名同學介紹自己設計的校園示意圖,其它小組進行評價,找出每幅新校園圖的優缺點。(利用學過的東、西、南、北、東南、西南、東北、西北八個方位來描述。)
8、教師進行總結評價。
同學們真棒!能結合我們學校的實際情況,進行認真分析(板書:分析)用你們小組的智慧設計出了自己喜歡的學校,真可稱之為小設計師了,老師一定會把你們的想法傳達給校長,相信在不遠的將來你們的設計將會被采用。
(設計意圖:通過學生之間的比較和交流,讓學生找到本組和其它組設計的優缺點,體驗學生之間的鼓勵與贊美,獲得同學的認同,同時也認同別人,每個學生都能體驗到成功。)
三、回顧整理,總結提升:
同學們,通過這節活動課,你們都有什么收獲?
師:同學們,生活中有許多問題都跟數學有關,如設計校園。只要我們細心觀察,認真思考,運用我們學過的知識認真分析,一定能找到解決問題的好方法,不斷提高自己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設計出自己滿意的校園。
四、作業布置
自己設計一幅未來的現代化學校平面圖。
板書設計:
設計學校
小學校園平面設計圖
調查
小學三年級數學教學設計 3
教學內容:
教科書P27 28頁的例1,例2和相關練習。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理解驗算的意義,學會對加減法進行驗算。
。、經歷探索驗算方法的過程,培養檢驗的意識和習慣。
。场⑼ㄟ^加減法的'驗算,滲透加法交換律和減法各部分之間的關系。
重、難點:
學會對加法進行驗算
課前準備:
投影片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語引入,從生活中引出數學問題情境。
二、探究體驗:
1、在合作學習中,討論加法的驗算方法,從已有的認識出發,去探索加法的驗算方法。
2、體現算法的多樣化。
3、掌握兩種驗算方法:
。1)交換加數的位置,再加一遍,看它們的和是不是相同。
(2)用和減一個加數,看是不是等于另一個加數。
三、實踐應用:完成書上相關練習。
小學三年級數學教學設計 4
一、教學內容
1、有余數除法的計算
2、用有余數除法解決實際問題
二、教學目標
1、使學生會用口算和筆算計算有余數除法。
2、使學生初步學會用有余數的除法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實際問題。
三、編排特點
1、結合生活情境讓學生體會有余數除法的實際背景。
通過主題圖的展示,使學生體會有余數除法在生活中的實際背景,使學生感覺到計算問題的提出是有現實意義的。
2、注意知識的前后聯系。
本部分知識是表內除法的延伸,教材在教學用豎式計算有余數除法之前,先教學用豎式計算表內除法,利用學生的已有知識,了解除法豎式中各部分的含義。
3、體現彈性要求。
計算有余數除法時,可以用口算,也可以用筆算。
四、具體編排
1、主題圖
教材上呈現了一個校園里的活動場景圖,圖中顯示了一些表示整除和有余數除法的情境,如每棵樹之間都插著4面小旗子,跳繩的小朋友每4個人一組,籃球場上每5人為一組,黑板報下面的花每3盆擺一組,這些都為用除法計算提供了素材(因為都是平均分),至于分的結果是整除還是有余數除法,要具體看被除數和除數的數量關系而定。通過這樣的情境展示,讓學生知道計算問題就是從生活實際中產生的,體會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2、例1(利用表內除法教學豎式)
。1)利用情境引出計算問題。
。2)利用學過的表內除法教學豎式,通過在豎式中注明各部分名稱,幫助學生理解豎式中各部分的含義。教學時要結合豎式的計算過程讓學生討論交流豎式中各部分的含義和豎式的.寫法。
3、例2(有余數除法)
。1)采用例1情境的延續。
(2)體現彈性要求,可以從圖上看出結果,可以寫成橫式(口算),也可以用豎式計算,重點教學筆算,把橫式和豎式對比,使學生了解余數的含義。
。3)教學時要提醒學生注意商和余數的實際含義,并注意兩者所用的不同單位名稱。
4、例3(余數和除數的關系)
。1)通過改變被除數的數量,使學生自行發現余數和除數的關系。
。2)具體教學時,可以采用兩種方式:除數不變,改變被除數;被除數不變,改變除數。
5、練習十二
第2題,與例3有所不同,被除數不變,改變除數的大小,仍可以發現余數比除數小的規律。
第3題是有余數除法的一種變式練習。
練習中還編排了一些乘加的題目,如第5(4)題、第8題,目的是讓學生初步感受乘加和有余數除法的互逆關系,為利用乘加來檢驗有余數除法打好基礎。
6、例4(用有余數除法解決實際問題)
同樣體現彈性的要求,可以用口算,也可以用筆算。
7、P55“做一做”
體現開放性,學生可以自由地提出問題并加以解決。
8、練習十三
在用計算解決實際問題時,一定要考慮到實際情況的合理性。
第5題,其中一個條件隱含在圖中(每張桌子能坐4只小動物),解決問題的角度可以不同,可以用乘法算出9張桌子最多可以坐多少人,也可以算出35只小動物至少需要多少張桌子。
第6、7題都是要注意答案是否符合實際情況,如第6題,44除以5,商8余4,但實際需要租9條船。第7題,可以在教材問題基礎上接著提問“到底需要多少個房間?怎樣安排房間比較合理?”讓學生以數學的解決為基礎再結合實際的因素加以解決。
第8題,要求學生靈活運用生活經驗,找到解決實際問題的方法。不能簡單地用總的枝數除以每束花的枝數,也不能憑某一種花的情況來決定,而是要分別考慮三種花的情況,再綜合解決。
五、教學建議
要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知識。
雖然除法豎式在這兒是第一次出現,但表內乘除法的計算學生已經熟練掌握,要讓他們自己探索豎式中各部分的含義,學會用豎式計算。教學時,也可以對表內乘除法進行適當的復習。
小學三年級數學教學設計 5
設計說明
計算本身是枯燥乏味的,機械的訓練容易使學生厭煩,這是學生對數學失去興趣的一個重要原因。因此,本節課教學重視利用主題圖創設情境,在對情境中數學信息的分析上進行教學,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
1.情境激趣,寓教于樂。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玩”是兒童的天性,在設計本節課時,注重讓學生從具體生活情境中獲取數學信息,提出數學問題,并在活動中體驗數學知識,做到“在玩中學,在學中練”,完成由知識到能力的升華。
2.理解算理,掌握算法。
本節課教學中,讓學生借助小棒,邊操作邊進行歸納總結,將直觀操作和抽象概括有機地結合起來,通過操作、觀察、分析,理解算理,掌握算法。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
PPT課件
學生準備
小棒
教學過程
⊙創設情境,質疑引新
1.課件出示游樂園主題圖及游樂項目價格表。
2.引導學生看圖及價格表,收集并匯報信息。
3.組內討論并匯報:你能提出用乘法解決的問題嗎?說給大家聽一聽。
。ㄗ雠鲕嚸咳20元,2人需要多少錢?坐旋轉木馬每人5元,4人需要多少錢)
設計意圖:觀察主題圖,從圖中獲取信息,培養學生根據自己收集的信息提出問題的能力,為后面的`教學作鋪墊。
⊙合作探索,學習新知
1.學習整十數、整百數乘一位數的口算。
(1)課件出示教材57頁例1:坐碰碰車每人20元,3人需要多少錢?
。2)組內討論,嘗試列式,然后匯報。
(要解決3人需要多少錢,就是求3個20是多少,用乘法計算,列式為3×20或20×3)
。3)擺一擺小棒,想一想:3×20或20×3的結果是多少?
(4)課件展示學生擺小棒圖,組長匯報,教師板書:20×3=60(元)或3×20=60(元)。
。5)各組組長說一說是怎樣想的。
小組一:把它看成20+20+20來計算。
小組二:2個十乘3是6個十,就是60。
小組三:把20看成2個十,因為2×3=6,所以20×3=60。
(6)小組討論:為什么可以把20看成2個十呢?
。20里面的2表示2個十,2個十乘3就是6個十,就是60)
。7)引導學生嘗試計算200×3,組內匯報,集體交流。
。ò200×3看成2個100乘3,就等于6個100,也就是600)
(8)小結算法。
①課件出示習題:
3×7
30×7
300×7
3000×7
。▽W生集體說得數)
小學三年級數學教學設計 6
《秒的認識】
教學內容:
人教版小學數學三年級上冊第59頁~61頁的內容。
教學目標:
1、認識時間單位秒,知道分與秒的關系,初步建立秒的時間概念。
2、通過觀察與操作,體驗時間在生活中的價值。
3、借助生活實例和實踐活動,培養遵守、愛惜時間的意識和習慣。
教學重點:
建立時、分、秒的時間概念。
教學難點:
建立時、分、秒的時間概念。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引出秒的概念。
1、出示第59頁主題圖,請同學們說一說圖中的人們在做什么?
(在春節聯歡晚會上,主持人和觀眾們都在期待著新年鐘聲的敲響。他們正在倒計時:十、九、八、七、……二、一)
2、老師提問:人們倒計時時喊的“十、九、八、七、……二、一”每個數字之間經歷多長時間?(1秒)
師小結:計量很短的時間,常用比分更小的單位――秒,今天就來認識秒。
二、學習新知:
1、出示獨立學習任務單:
請仔細觀察鐘面,想一想鐘的'哪一根指針叫做秒針嗎?你知道它是怎樣計時的呢?
(1)通過觀察,我知道秒針是鐘上的那一根。
。2)秒針走一小格的時間是秒,從12走到1就是走了秒,從2走到4走了秒。
(3)秒針走一圈就是走了秒,也就是分鐘。
(4)秒針走一圈,分針走了格。也就是1分=______秒。
學生匯報
出示課件,演示秒針走一圈,同時板書:1分=60秒
2、感受一下1秒鐘有多長。
。1)拍手練習:跟著鐘表的“嘀嗒”聲,每秒拍一下手。
。2)你能在1秒鐘里做什么事呢?先試一試,再告訴同桌。
3、出示有秒針的實物鐘表,共同感受1分鐘有多長。
請同學們談感受。(1分鐘比1秒鐘長,但1分鐘也過得很快)
4、出示課本61頁做一做第2題,了解1分鐘可以做哪些事情。
你能在1分鐘里做幾道口算題呢?試一試!
三、鞏固練習:
1、在括號里填上合適的時間單位。
大約每天睡9()
穿衣服大約需要20()
燒一殼開水大約需要25()
2、了解一下自己小組同學的50米跑的成績,并記錄下來。
3、填一填。
人1分鐘脈搏跳()下,1分鐘做()道題
1分鐘寫()個字。
4、填空:
深呼吸1次用()秒,15秒內能深呼吸()次。
從1數到30用了()秒。
1分=()秒,120秒=()分
5、繞操場跑1圈,*用59秒,李月用了1分零3秒,誰快些?
四、課堂小結:
我們今天學習了秒的認識,知道了1分=60秒,還感受了1分、1秒有多少長,常言道:“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同學們從現在開始,珍惜每一分、每一秒,做時間的主人吧。
小學三年級數學教學設計 7
教學目標
1.進一步理解并掌握三位數乘一位數的筆算方法,能準確地、比較熟練地計算三位數乘一位數的筆算乘法。
2.體會所學知識的應用價值,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
3.使學生能在掌握的計算方法中,根據實際情況靈活地選擇計算方法來計算,培養學生解題的靈活性。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
1.口算
7×9=30×8=90×7=6×60=300×5=7×700=
2.估算
401×9798×7295×6502×2498×4
3.筆算
87×66×4567×79987×3254×6
這節課就用我們學過的這些知識,繼續研究三位數乘一位數的筆算方法。板書課題。
二、進行新課
1.教學例3
題中告訴了我們一件什么事?告訴了哪些條件?要求什么問題?
要求這些地磚鋪5間會議室夠不夠,要思考哪些問題?思考一下,要求地磚夠不夠,這是用哪兩個數量進行比較?
在現有的地磚和要用的地磚這兩個數量中,哪個數量我們不知道?應該怎樣解決這個問題?
在實際生活中我們要考慮鋪地磚時的`損耗問題,但是為了減少解題難度,我們在這里把地磚的損耗省略不計。下面需要同學們考慮的問題是,選擇什么方法來計算,是選擇口算呢?還是選擇筆算或估算?說一說你的理由。
你準備怎樣估算?
用估算出的結果與已有的地磚數量進行比較,能得出什么結論?
我們再來解決一個問題,如果每間會議室在鋪地磚時需要680千克水泥,這5間會議室一共需要多少千克水泥?
這次你選擇了什么計算方法?
這次同學們選擇了不同的計算方法,你們認為誰選得對?
請兩個同學分別說一說你是怎樣進行口算或筆算的。
通過前面的學習,你知道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要注意些什么?
2.教學練習五第6題
。1)引導學生找出題中的條件和問題,并讓學生說一說哪個條件與哪個條件是有聯系的,
(2)學生獨立解答,并要求學生說一說是選擇什么計算方法進行計算的,并說一說具體的計算過程。
。3)提出新的問題:這輛車如果剛好滿員,一共可以運送多少旅客?
(5)指導學生算出結果,集體訂正。
三、鞏固練習
1.指導學生獨立完成練習五第8題第1問
2.和學生一起討論第8題第2問
四、課堂小結
小學三年級數學教學設計 8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使學生初步認識幾分之一,會讀、會寫幾分之一,能比較分子是1的分數的大小;培養學生觀察、比較的能力及操作、表達能力和合作交流的意識;
2、過程與方法:讓學生經歷建立分數概念的過程,體驗動手操作、合作交流的方法;讓學生主動去尋求分數,能自己往下寫分數;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讓學生在體驗中獲得成功感。
教學重、難點:
認識幾分之一的分數;初步建立幾分之一分數的概念。
教學用具:
各類卡片圖,各類折紙。
教學流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知:
T:小朋友們,我們都知道在奧運賽場上有公平、公正的裁判員,在法庭上有公平、公正的大法官,在學校里老師又用公平、公正的方法來教育我們,你也想做一個公平、公正的裁判員、小法官和小老師嗎?(想。┠抢蠋熅蛠砜伎寄銈。
出示:小華、小麗兩個小朋友。
a:出示6個大蘋果,怎樣公平、公正來分一分。(要求學生說出平均分成兩份,學生上去分好。)
b:出示四罐牛奶,怎樣公平、公正來分一分。(平均分成兩份,學生分。)
c:出示兩個漢堡,又該怎樣來分?(齊分,學生上去分。)
(小結:我們都把它們進行了平均分板書。)
d:出示一個大餅,你能公平公正地來分一分嗎?你能用我們已經學過的`數來表示嗎?
揭題:我們要用一個新的數來表示,它叫做分數(板書)
。ǘ┨骄啃轮粩嗝鳎
1、認識。
T:剛才我們把一個大餅通過平均分分成了兩份,其中的一份我們就可以用一個分數來表示,這個分數就是。那怎么來書寫呢?跟著老師一起寫(學生舉起手指一起寫),先寫──表示平均分,再寫2表示把大餅平均分成了2份,再寫1表示其中的一份,讀作二分之一(齊讀兩遍,并舉起手跟老師一起邊演示邊說:把大餅平均分成兩份,每份是它的二分之一。)
教師拿起分好的大餅:左邊這一份是整個大餅的,那右邊這一份呢?(齊說:)
同桌活動:從信封中拿出各種折紙,你能折一折這些圖形的嗎?(請學生交流,注意語言的表達。)
T:老師也忍不住想來折一折了(拿起一個正方形的折紙,隨便一折,將它剪下,舉起一塊說是。)(學生反對,強調沒有平均分不能用分數來表示。)
T: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有沒有碰到過的例子?(學生交流。)
2、自己再想一個分數,把這個分數折出來,畫出來。
請學生同桌合作,利用折紙,折出自己想出的一個分數,用畫陰影部分的方法表示好,并請畫得最快的幾個小朋友將自己的成果展示在黑板上,寫上你所表示的分數。(教師選取部分,一起評價,并說說這個分數所表示的意思,注意學生語言的表達)
(三)應用遷移,鞏固提高:
1、一口氣來說一說:
2、用手勢來判一判:
3、根據分數在圖中涂陰影,仔細觀察,比較一下這些分數的大。
4、它是一個長方形,把它這樣對半平分,再平分在每一塊上涂上顏色,你知道每種顏色是整體的幾分之一嗎?
(四)總結反思,拓展升華:
1、今天,你收獲了多少,能一起來分享嗎?
2、課外,請你再去折一折,你還能折出多少分數來?
3、你還想知道些什么?
小學三年級數學教學設計 9
教學目標:
1、通過總復習,使學生對“時、分、秒”和“千米和噸”的知識加以鞏固,提高計算和估算能力,以及運用所學的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2、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教學重點:
讓學生建立時、分、秒的時間觀念,毫米、分米、千米的長度觀念,克千克和噸的質量觀念,知道各單位之間的進率。
教學難點:
進行各單位之間的簡單計算和估算。
教學過程
一、歸納整理,相互交流
1、談話引導
同學們,到現在為止,數學中我們已經學了幾組表示事物及其特征的特定單位。你們知道有哪些單位嗎?
如:表示時間的`單位有哪些?還有表示什么的單位?
2、小組討論
由小組長把討論的結果記錄下來。
3、交流展示
并評出哪一組記錄的最完整。
二、加深體驗,建立觀念
1、數一數
出示時間單位時、分、秒。討論:怎樣才能感受和記憶這些時間單位?
讓學生從鐘面的認識,1時、1分、1秒內所干的事情,以及時、分、秒之間的進率等方面復習時間知識。
2、比一比
出示長度單位:毫米、分米、米和千米
小組討論:怎樣感受和記憶這些長度單位?
讓學生通過用手比劃,以及用語言描述,全面復習所學的長度單位及其進率,把前后知識聯系起來,使知識系統化。
3、估一估
出示質量單位:克、千克和噸
小組討論:怎樣感受和記憶這些質量單位?
讓學生通過掂一掂,估一估全面復習所學的質量單位及其進率。
三 、聯系生活,實際應用
1、算一算
出示課本第122頁的第9題,讓學生說一說題意,再獨立解答。最后交流自己的算法。
2、 猜一猜
結合課本第10頁的第4題,讓學生根據路程的遠近,猜一猜他們是步行、乘車還是乘飛機?
3、 估一估
通過第125的第8題,使學生掌握千克與噸之間的計算與估算。
四、鞏固練習:
獨立完成課本第122頁的第10題,集體核對。
五、總結評價:
同學們,這節課我們復習了哪些知識?你掌握的怎么樣?還有什么困難?
小學三年級數學教學設計 10
教學目標:
1、能列出簡單實驗所有可能發生的結果,知道事件發生的可能性是有大有小的。
2、通過實際操作活動,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
3、通過學生的猜一猜、摸一摸、轉一轉、說一說等活動增強
學生間的交流,培養學習興趣。
教學重、難點:
能列出簡單實驗所有可能發生的結果,知道事件發生的可能性是有大有小的。
教學用具:
多媒體課件、小棋子若干、轉盤、彩筆。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生成問題
1、復習“一定、不可能、可能”
(師出示兩盒棋子,1號盒有6個藍棋子,2號盒有1個藍棋子,5個紅棋子。)
師:哪個盒子里一定能摸出藍棋子?
生:1號盒一定能摸出藍棋子。
師:哪個盒子不可能摸出紅棋子?
生:1號盒不可能摸出紅棋子。
師:哪個盒子可能摸出紅棋子也可能摸出藍棋子?
生:2號盒子可能摸出紅棋子也可能摸出藍棋子。
2、導入
師:現在老師如果從2號盒內摸一個棋子,同學們猜一下會是什么顏色?(生大部分猜紅棋子)
師:為什么猜紅棋子的多,猜藍棋子的少呢?真是這樣的嗎?這節課我們就來研究可能性(二)(板書課題:可能性二)
。ㄔO計意圖:這樣導入不僅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復習了舊知,而且還生成了新的數學問題,從而自然的過渡到新知的學習中來。)
二、探索交流,解決問題
(一)、教學例3
(課件出示例3第一幅圖)
師:下面請各小組拿出已準備好的學具,讓我們通過摸棋子游戲來驗證同學們的猜測吧。(盒里裝著5紅1藍6個棋子)
。ㄉS躍欲試)
1、小組合作驗證猜測結果
師:請同學們先認真看一下活動要求
。1)出示活動要求:
A:組長分好工有摸棋子的,有記錄的,組員按順序輪流摸棋子。
B:每次摸棋子前先將棋子搖勻,摸棋子時不能偷看。
C:摸出一個棋子記錄好顏色,再放回去,重復20次。
D:在摸棋子的過程中想一想:你們組摸到棋子的情況有哪些?為什么會出現這種情況?
。ㄔO計意圖:將活動要求展示出來加以強調,有利于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
。2)小組活動
A:學生摸棋子并記錄結果。(師巡視,隨機指導)
B:組內交流
師:現在把你的'想法在小組內交流一下吧。(組內交流,師巡視,隨機參與討論)
。ㄓ懻撝凶寣W生明確:每次摸棋子的時候,每個棋子都有被摸出的可能;每次摸到棋子的顏色是不確定的,可能摸出紅棋子也可能摸出藍棋子。)
。3)集體匯報交流
A:小組匯報
師:你愿意把你們組交流的情況展示給大家嗎?(生:愿意)
師:你是第一個上來的,真勇敢!
生1:我們摸到的棋子,有紅色的也有藍色的,因為盒內既有紅棋子也有藍棋子。
師:其他小組有補充嗎?
生2:我發現我們組有時摸出紅棋子有時摸出藍棋子,但是摸出紅棋子的次數多,因為盒內的紅棋子比藍棋子多。
師:說得不錯!誰還想說?
生3:我發現我們組摸出的棋子既有紅色的也有藍色的,紅棋子多所以摸到紅棋子的機會大。
生……
師:說得真不錯!其他小組也是這種結果嗎?(生:是)
B:共同優化,形成結論
師:通過交流你發現了什么規律?(生思考)
生1:雖然各小組摸到紅棋子與白棋子的次數不一定相同,但都是摸出紅棋子的次數多,摸出藍棋子的次數少。
師:說得好!
生2:每個小組都是摸出紅棋子的次數比摸出藍棋子的次數多,摸出藍棋子的次數比摸出紅棋子的次數少。
師:說的很詳細!還有要說的嗎?
生3:各小組摸棋子的情況都說明,紅棋子多所以摸出紅棋子的次數多。
師:嗯,簡單明了。
生……
師強調:同學們說的“摸出紅棋子次數多摸出藍棋子次數少”,就是我們今天學習的“可能性大小”(板書:可能性大小)
師小結:每一個棋子被摸到的可能性是相等的,紅棋子和藍棋子的數量不一樣,所以摸出紅棋子的可能性與摸出藍棋子的可能性大小就不一樣。多次試驗證明紅棋子的數量多摸到紅棋子的可能性大;相反,藍棋子的數量少摸到藍棋子的可能性就小。(隨機板書)
師:同學們通過自己的努力證明了自己的猜測是正確的。老師真為你們高興!
。ㄔO計意圖:把課堂交給學生,學生通過“摸一摸、想一想、說一說”經歷知識的形成過程,逐步豐富對不確定現象和可能性大小的體驗。)
2、根據結論推測
師:如果現在讓你再摸一次,你一定能摸出紅棋子嗎?
生:不一定。
師:下面請同學們實際摸摸看(生每人摸一次)
。ǹ赡芗扔忻郊t棋子的,也有摸到藍棋子的)
師:雖然我們知道了摸出紅棋子的可能性大,但在單次試驗中我們并不能確定會摸出紅棋子。
。ㄔO計意圖:讓學生再摸一次,引起認知沖突,讓學生進一步感受不確定現象的特點,體會概率雖然能幫我們了解不確定現象的規律,但并不能提供準確無誤的結論。)
3、應用
師:下面看看同學們掌握的怎么樣了?
A:(課件出示p106做一做左題)
師:你知道每種顏色占整個圓的幾分之幾嗎?生答
師:那么指針停在哪個區域的可能性大呢?生答
B:獨立解決右題,集體訂正。
。ㄔO計意圖:既讓學生明確數量多少與可能性大小的聯系,也為以后學習可能性的精確值作鋪墊。)
。ǘ┙虒W例4
(課件出示例4插圖)
師:請同學們看例4,剛才我們解決了兩種顏色的問題,現在是三種顏色的了,你敢挑戰嗎?(生:敢)
師:很好!如果讓你只摸一個棋子可能是什么顏色的呢?請在小組內交流一下。(生交流)
指名匯報:如果只摸一個棋子可能是紅色的,可能是藍色的,也可能是綠色的。
小學三年級數學教學設計 11
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情景,進一步體會三位數乘一位數乘法的意義。
2.進一步理解并掌握三位數乘一位數的筆算方法,能準確地、比較熟練地計算三位數乘一位數的筆算乘法。
3.初步體會所學知識的.應用價值,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
教師出示:421×4=726×7=285×4=561×2=478×4=
要求學生計算出這些算式結果,并說一說計算方法。
這節課我們繼續研究三位數乘一位數的筆算方法。板書課題。
二、進行新課
1.教學例2
這是我們在前一節課學過的內容,但前一節課只算了買3個微波爐要用多少錢。這里還有這么多的商品呢?你能看圖提出一些數學問題來大家解決嗎?
下面請同學們翻開書第29頁看著第4題,請你幫助這些小動物判斷一下,它們的計算究竟對不對?如果有錯,錯在什么地方?又該怎樣克服呢?
2.教學練習五第5題
。1)讓學生在書上計算出結果,抽一個學生的作業在視頻展示臺上展出,集體訂正。
三、鞏固練習
。1)指導學生完成練習五第3題。完成后集體訂正。
。2)學生獨立完成練習五第7題。
四、課堂小結
小學三年級數學教學設計 12
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情境,使學生認識東、南、西、北四個方向,能夠用給定的一個方向辨認其余的三個方向,并能用這些詞語描述物體所在的方向。
2、培養學生良好的觀察能力。
德育滲透:
增加學生學習數學、用數學的意識。
教學重點:
使學生認識東、南、西、北四個方向。
教學方法:
實踐體會
學習方法:
合作交流
教具準備:
東、南、西、北卡片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創造情景讓學生說說“前、后、左、右、向左、向右、向后轉”。復習和感受方位。
2、組織學生活動:面向黑板,指一指前、后、左、右。
3、師:“誰認得東、西、南、北方向?你是怎樣認識的?”
4、出示課題:東西南北
二、新知:
1、早晨,太陽從哪邊升起?引出東。
2、指一指哪邊是東?教室的東邊有什么?(黑板)
3、東和西是相對的,那西邊是哪邊呢?教室的西邊有什么?
4、組織全班活動,起立,指一指東和西。指左邊練習表達:這邊是北。指右邊:這邊是南。練習用教室的.北和南各有什么說一說?
5、完成書本填空和做一做:
出示例1掛圖:
圖書館在操場的東面,體育館在操場的( )面。教學樓在操場的( )面,大門在操場的( )面。
完成“做一做”
三、鞏固練習:
1、完成練習一第2題
先觀察,你從對話中了解到什么?(可以確定了兩個方向:北和西)
你能說說哪邊是東、哪邊是南嗎?說說房間是怎樣布置的?東南西北方向各有什么?
2、在教室玩“走方向的游戲”。
3、小組討論:你怎樣記住我們學校的東西南北方向?各個方向各有什么?
4、小組討論:你怎樣記住我們許昌市的東西南北方向?
5、背兒歌:早晨起床面向太陽,前邊是東后邊是西,左邊是北右邊是南。
四、小結。
小學三年級數學教學設計 13
教學內容:
教材第8頁例4、例5,“練一練”和練習二第1、2題。
教學目標:
1、經歷初步認識“倍”的過程,聯系實際問題初步理解“倍”的含義,建立“倍”的概念,理解“幾個幾”和“倍”的聯系。
2、在認識“倍”的教學活動中發展數學思考,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習數學的積極情感和良好的學習習慣。
教學重點:
建立“倍”的概念
教學準備:
圓片數個,例5花圖、線段圖等。
教學過程:
一、動手操作,導入新課
1、根據老師的要求擺圓片。
。1)第一行擺3個圓片,第二行比第一行多擺4個,第二行擺幾個圓片?
。2)第一行擺3個圓片,第二行要擺2個3,第二行擺幾個圓片?
。3)第一行擺3個圓片,第二行擺的圓片個數是第一行的2倍,第二行擺幾個圓片?
二、自主探索,學習新知
1、老師演示:第一行圓片擺了3個,第二行擺跟它同樣多的3個,這時第二行的個數就是第一行圓片的1倍。請你也來擺一擺:第二行的個數是第一行的1倍。
2、學生動手操作,老師巡視指導,要求學生邊擺邊想:1倍該怎么擺?
3、題目要求我們第二行的個數是第一行的2倍,請你想一想接下去該怎么擺?(學生動手操作后)誰來說一說第二行圓片擺了()個()。
4、完整地說一說:第一行圓片有3個,第二行圓片的個數是第一行的2倍,第二行擺了2個3。
5、如果老師要求你們第二行圓片的個數是第一行的4倍,又該怎樣擺呢?如果是6倍呢?1倍呢?(學生根據老師的要求擺圓片,并完整地復述:第一行圓片有3個,第二行圓片的個數是第一行的()倍,第二行擺了()個()。
6、鞏固練習:
。1)第二行圓片的個數是第一行的4倍,
第二行擺()個(),第二行一共有()個圓片。
。▽W生先獨立擺一擺,再說一說。)
。2)第二行圓片的個數是第一行的2倍。
第二行擺()個(),第二行一共有()個圓片。
(學生獨立操作,并能完整地說一說。)
。3)第二行圓片的個數是第一行的()倍。
第二行擺了()個()。
。4)第二行圓片的個數是第一行的()倍。
第二行擺了()個()。
三、教學例4、例5
1、教學例5
。1)直接出示例5。
。2)誰來說一說:菊花的朵數是月季花的()倍。你是怎樣想的?引導學生完整地說一說:月季花有2朵,菊花有3個2朵,菊花的朵數是月季花的3倍,菊花一共有6朵。
。3)學生獨立完成練一練第1、2、3題。
2、教學例4
。1)出示例4。
。2)花帶子的長是灰帶子的幾倍,你是怎樣想的?
(3)談話:如果我們把灰帶子的.長看作1份,花帶子的長就是這樣的4份,(老師邊講邊將花帶子與灰帶子進行比較)花帶子的長是灰帶子的4倍。
。4)在花帶子的后面再添上一段,現在花帶子的長有這樣的幾份,那么花帶子的長是灰帶子的幾倍呢?再添上2段呢?
。5)在灰帶子的后面加上一段。
我們把現在灰帶子的長看作1份,那么花帶子的長就有這樣的幾份?現在花帶子的長是灰帶子的幾倍?你是怎樣想的?
(6)我們把現在灰帶子的長看作是1份,那么花帶子的長就有這樣的幾份?花帶子的長是灰帶子的幾倍?你又是怎樣想的?
四、應用拓展
1、白皮球
花皮球
花皮球的個數是白皮球的()倍。
2、學生獨立思考說一說是怎樣想的?
3、談話:老師要求花皮球的個數是白皮球的2倍,你有什么辦法?(可以拿去花皮球的2段,也可以給白皮球加上一段)
4、請你也來設計一道類似的題目,同桌一個人出題,另一人根據同桌的意思畫一畫,擺一擺,再說一說。
五、總結
這節課,你有哪些收獲?你學到了什么新的本領?跟同桌交流一下你的想法。
【小學三年級數學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小學數學教學教學設計04-17
小學數學的教學設計03-25
小學數學教學設計06-14
小學數學的教學設計03-25
小學數學教學設計01-26
小學數學比教學設計05-10
小學數學教學設計07-04
小學數學比教學設計05-10
小學數學教學設計06-28
小學數學教學設計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