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世界的氣候》教學設計(精選12篇)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可能需要進行教學設計編寫工作,教學設計一般包括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學方法、教學步驟與時間分配等環節。那么教學設計應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世界的氣候》教學設計,歡迎大家分享。
《世界的氣候》教學設計 篇1
教學內容分析
本節內容是在以學完氣溫和降水兩個氣候組成要素基礎上,從聯系生活、生產實際出發,使學生理解氣候有關知識。教材借前兩節課的學習,一方面使學生認識到世界氣候的地區差異大,另一方面使學生了解了世界主要氣候類型及其分布情況,教材通過對氣溫和降水的主要影響因素—緯度位置、海陸位置、地形的分析,來說明分析影響氣候的主要因素。
學情分析
學生已經學習了氣候的要素氣溫和降水時空分布,具備了閱讀氣溫曲線和降水量柱狀圖,并知道影響氣溫降水的因素,考慮學生已有的認知基礎,讓學生通過判讀各地氣溫降水曲線柱狀圖描述各地的氣候特征,感受各地的氣候差異,以及歸納影響氣候的因素。
教學目標
(三維目標)
知識技能
(1)在世界氣候分布圖上指出熱帶、溫帶和寒帶十種氣候類型,以及高原山地氣候;
(2)氣候的影響因素包括緯度位置、海陸位置、地形等。
過程與方法
(1)利用氣候分布圖和世界地形圖,說出主要氣候類型的分布地區;
(2)利用氣候分布圖和世界地形圖,結合重要的緯線,通過對比、分析、推理、討論等形式進行自主探究學習,歸納主要氣候類型的分布規律。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認識自然規律,理解氣候對人類日常生活的影響,樹立人地關系的協調發展觀。
教學重點
利用氣候分布圖和世界地形圖,說出主要氣候類型的分布地區
教學難點
1. 利用氣候分布圖和世界地形圖,說出主要氣候類型的分布地區;
2. 利用氣候分布圖和世界地形圖,結合重要的緯線,歸納主要氣候類型的分布規律。
教學方法
讀圖分析法、列表對比為主的教學方法
輔助教具
多媒體
內容要點
教師活動以及教學內容
學生活動
復習回顧
天氣與氣候的區別
思考、回答
導入
展示不同氣候的.景觀圖片
感受全球氣候的地區差異
氣候的基本要素
1. 氣溫和降水
理解氣候的要素,為分析氣候特點作準備
2. 世界上氣溫和降水差異很大,因此世界上的氣候存在著地區差異
世界主要的氣候類型分布
引導學生讀圖3.28
讀圖3.28,全球主要有11種氣候類型,瀏覽各氣候類型的名稱
熱帶、溫帶和寒帶的氣候類型
小結;主要分布在熱帶、溫帶和寒帶的氣候類型
讀圖3.28,找出主要分布在熱帶、溫帶和寒帶的氣候類型,討論填表
小結:影響氣候的因素
討論,氣候類型分布受緯度位置的影響。
溫帶地區亞歐大陸東岸、內部和西岸的氣候類型
小結;主要分布在溫帶地區亞歐大陸東岸、內部和西岸的氣候類型
讀圖3.28,找出主要分布在溫帶地區亞歐大陸東岸、內部和西岸的氣候類型,討論填表
展示:溫帶亞歐大陸不同海陸位置景觀特點
小結:影響氣候的因素
思考,同緯度氣候分布的差異,
討論:氣候類型分布受海陸位置的影響。
主要的氣候類型分布
小結,點評
讀圖3.28,和“世界地形圖”,討論分析世界主要氣候類型的分布規律,完成習題
小結
歸納、小結
整理筆記、習題
板書
設計
第四節 世界的氣候
一、氣候的地區差異
二、世界主要的氣候類型
教學
反思
《世界的氣候》教學設計 篇2
一、教材分析: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節內容是以前幾個課時學習的天氣、氣溫和降水知識為基礎,是對本章知識的歸納和延伸,為以后學習區域地理和中國地理做準備。它與人們的生產生活密切相關,體現了新課標的理念之一“學習對生活有用的地理”。對培養學生的地理思維能力和搜集歸納地理信息能力方面有重要意義,也突顯了“學習對終身發展有用的地理”這一理念。
二、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①學生了解影響氣候的幾個主要因素,能舉例說明緯度位置、海陸位置和地形對氣候的影響。
②能舉出生活中的實例,說明氣候對人類生產和生活的影響。
過程與方法:
①學生會運用前面已有知識,讀圖、分析歸納出影響氣候的因素,培養綜合分析能力和主動探究的能力。
②通過同學之間相互討論、交流,培養學生合作學習的意識和能力。
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學生通過實例感受人類生產、生活與氣候的密切聯系以及氣候異常帶來的災害,培養學習地理的興趣,懂得熱愛科學,遵循自然規律,增強環境保護意識和可持續發展觀念。
三、 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影響氣候的緯度位置、海陸位置和地形因素。
難點:分析緯度位置、海陸位置和地形對氣候的影響。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教師:通過前面的'學習我們已經知道,世界各地氣候復雜多樣,不同地區有不同的氣候類型,不同地區的氣溫和降水差異很大。那么是什么因素影響了各地氣溫和降水從而形成了各種各樣的氣候類型呢?氣候與人類活動之間又是如何相互影響的呢?我想通過下面的學習和大家一起找出答案。
出示(20xx版)地理新課標要求:學生閱讀。
1、舉例說明緯度位置、海陸位置、地形因素對氣候的影響
2、舉例說明氣候對生產生活的影響
活動1:教師引導:出示(春節期間我國南北氣溫差異;兩極地區圖片和赤道熱帶雨林圖片),結合圖3.29回答問題。
1.從地球上五帶的劃分來看,A位于什么帶?B位于什么帶?(答:A位于熱帶,B位于南寒帶)
2.熱帶、寒帶的氣溫有何特點?(答:熱帶終年高溫,寒帶終年低溫)
3.A、B誰的降水多?誰的降水少?(答:A降水多,B降水少)
4.A、B誰的緯度高?誰的緯度低?(答:A的緯度低,B的緯度高)
教師小結:赤道地區緯度低,氣溫高,海洋廣闊,水分蒸發旺盛,大氣暖濕,水汽易凝結形成降水;而兩極地區緯度高,氣溫低,水分蒸發微弱,大氣干冷,很難形成降水。
活動2:出示塔里木盆地沙漠景觀和河北省秦皇島景觀以及兩地在中國行政區的位置圖,結合圖片回答問題。
1. 塔里木盆地和秦皇島兩地哪個地方距海近?(答:秦皇島)
2. 秦皇島和塔里木盆地哪個地方降水多?(答:秦皇島)
教師小結:亞歐大陸的東部瀕臨太平洋,夏季受來自太平洋濕潤氣流的影響,降水較多,一年中氣溫變化幅度小;亞歐大陸內陸距海洋較遠,難以受到海洋濕潤氣流的影響,降水少,一年中氣溫變化幅度大。
活動3
教師引導:觀察氣溫的變化與地形關系,結合圖3.30回答問題
1.此地是什么地形?(答:山地)
2.A坡降水多還是B坡降水多?為什么?(答:A坡,因為A是迎風坡)
教師小結:海拔升高,溫度降低,每升高1000米,溫度下降6℃;迎風坡降水多,背風坡降水少。
教師總結:
對氣溫的影響
對降水的影響
緯度
位置
緯度高,氣溫低
緯度低,氣溫高
赤道降水多
兩極降水少
海陸
位置
海洋:氣溫變化幅度小,冬暖夏涼
陸地:氣溫變化幅度大,冬冷夏熱
沿海降水多
內陸降水少
地形
因素
氣溫隨海拔升高而降低(6OC/1000米)
迎風坡降水多
背風坡降水少
鞏固練習:
1、夏季很多內地人去北戴河海邊避暑,那里氣溫較低的原因是( )
A.海陸位置 B.洋流因素 C.緯度位置 D.地形因素
2、九江在廬山腳下,夏季九江氣溫比廬山高出很多.酷熱難當,而廬山成為著名的避暑勝地,其影響因素是( )
A.海陸位置 B.洋流因素 C.緯度位置 D.地形因素
3、我國黑龍江省北部為什么冬季漫長、多冰雪;海南島南部則終年如夏、降水較多?( )
A.緯度位置B.海陸位置 C.地形D.人類活動
4、我國東部沿海地區降水多,西部內陸地區降水少,影響降水多少的因素是?( )
A.緯度位置B.海陸位置 C.地形D.人類活動
5、家住武漢的幾名同學選擇了自己夏季避暑旅游的地點,大家思考他們為什么選擇去這樣的地方?
小明:我去峨眉山。小剛:我去青島。小強:我去哈爾濱。
過渡:氣候是自然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人類生存在這個自然環境中,必然與環境發生這樣或那樣的聯系。
讀書討論:仔細閱讀第67頁的課文,看看它們提供了那些信息,并加以總結。
(電腦板書)
1、氣候對日常生活的影響
2、氣候對生產活動的影響
3、氣候異常給人類生產生活帶來危害
學生閱讀67頁《水稻種植與氣候》
活動探究:
68頁活動1:
認識氣候對人類活動的影響,氣候影響植物的生長,進而影響人類的居住環境。
68頁活動2:
讓學生認識到災害只是對人類造成的危害,如果沒有人類活動就沒有災害而言,無雨或少雨的干旱只是一種自然現象,成不了災害。
引伸提問:太平洋有一個島國圖瓦盧,由于海平面的上升這里的人民不得不離開家園搬遷他處,你知道是什么因素引起海平面上升的嗎?(出示相關圖片)(同學閱讀68頁的“氣候變暖”小資料,探尋答案)
探究活動:面對日益變暖的全球氣候,人類該怎么辦?
工業的發展——溫室氣體的排放——氣溫升高——極地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
沿海低地被淹沒
學生探究回答:
植樹造林
限制煤、石油等能源的使用或尋找新的潔凈能源等。
《世界的氣候》教學設計 篇3
教材地位和作用
《世界的氣候類型》是中國地圖出版社八年級上冊第2章《多樣的世界氣候》中的重要內容。本節內容理論性強,難度較大,但是對生活和生產有重要的指導意義,是今后學習世界地理的基礎,在全書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在世界地圖上說出主要氣候類型的分布地區。
2.了解熱帶的氣候類型特征及其典型自然景觀特點。
(2)過程與方法:
1.通過讀世界氣候類型圖及景觀圖,認識氣候類型及其分布。
2.通過閱讀和分析某一氣候類型的氣溫曲線和降水量柱狀圖,描述氣候特征,判別氣候類型。
3.通過活動、圖片等各種方式了解某一氣候類型地區的自然景觀特點。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實例分析,體會自己家鄉的氣候特點,初步培養運用地理知識指導生活的能力。
教學重難點
(1)教學重點:掌握世界主要氣候類型的分布、氣候特征及典型景觀特征。
(2)教學難點:依據氣溫曲線和降水量柱狀圖,描述氣候類型的特征,判斷其所屬的氣候類型。尤其是區別熱帶季風氣候和熱帶草原氣候的特征差異。
學情分析
七年級學生正處于從依賴到自主的過渡期,理性思維還很差,已經初步具備分析圖片信息的能力,但在整理信息室缺乏一些學習地理的方法和技巧,教師主要引導學生能夠利用各種方式,如:圖片、圖表、文字材料、景觀……,總結出世界氣候類型的一般規律。
2.教學方法:
(1)讀圖分析法:通過讀圖培養獲取并整合加工地理信息的途徑和方法。
(2)問題探究法:在讀圖的過程中提出問題,層層深入,從而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3)合作學習法:采用小組學習、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形式,培養學生主動學習與相互合作的能力。
教學程序的設計與安排
導入新課
教師播放視頻《世界氣候類型景觀》
學生觀察:
感知不同的自然景觀差異,說說屬于哪個氣候類型?
教師提問:
不同景觀的差異是由什么原因造成的?
學生回答:
降水和溫度。
閱讀課本:
找出世界氣候類型的分類?
小組合作:
分別討論熱帶、溫帶、寒帶、獨特的氣候類型的種類由那些?
小組展示
1.展示四種熱帶氣候類型的'氣溫變化曲線和降水量柱狀圖。
2.介紹讀氣溫曲線和降水量柱狀圖方法。
教師引導:學生讀出每月的氣溫度數大約是多少,然后再看每月的降水大約是多少毫米,并且加出每年的降水有多少毫米?
活動二:依次展示熱帶草原、熱帶季風、熱帶荒漠的氣溫曲線圖和降水柱狀圖。
學生遷移:以熱帶雨林的方式來總結以下三個氣候類型的特征。
3.提問
找出四種熱帶氣候類型的共同點?
4提問
熱帶季風和熱帶草原氣候的區別子哪里?
教師引導:它們的不同點主要體現在哪呢?如何區分呢?(突破難點:熱帶季風和熱帶疏林草原氣候)后類型的分布。
課堂小結
提問:
根據所學內容,聯系自身實際情況談談感受。
學習了世界氣候類型的知識,你有什么收獲嗎?
《世界的氣候》教學設計 篇4
教學要求
1.在世界氣候分布圖上說出主要氣候類型的分布地區。
2.舉例分析緯度位置、海陸分布、地形等對氣候的影響。
3.舉出日常生活中的實例,說明氣候對生產和生活的影響。
內容點析
1. 對于“氣候”這一概念,教材處理與第一節對“天氣”一致,并通過活動1、2兩題的設計,使學生理解并實際運用“氣候”這一術語;會描述一個地方的氣候;能區別“氣候”和“天氣”。
2.圖3.22是對不同氣候景觀的舉例,并通過對氣候特點的描述,使學生了解怎樣去描述一個地方的氣候。該圖三幅照片分別是:A為熱帶雨林氣候景觀;B為熱帶沙漠氣候景觀;C為溫帶季風氣候景觀。
3.氣溫和降水是氣候的兩個要素。由于前兩節已經學習了氣溫和降水的時空分布,因此,教材講述世界氣候的地區差異,即以氣溫和降水的組合為切入點。氣溫和降水的地區差異都很大,由這兩者組合成的氣候的地區差異當然也大。
4.世界氣候分布圖(圖3.23)的教學目標主要有兩點:其一是借此認識世界氣候的地區差異大;其二是了解世界主要氣候類型及其分布。這里,教材嚴格按照課程標準的要求,沒有介紹各氣候類型的成因,對于各氣候類型的特征也沒有系統講述。
5.前兩節已經講述了影響氣溫和降水的主要因素,而分析影響氣候的主要因素,分解來看仍然是對氣溫或降水的影響。因此,教材編寫利用前面學過的知識,對緯度位置、海陸位置、地形對氣候的影響沒有分別作分析,而是設計相應的活動,使學生在活動中體會各因素對氣候的影響。
6.本章最后一個標題“氣候對人類活動的影響”,與開頭的“天氣及其影響”首尾呼應,也強化了人地關系這一主題。
氣候對人類活動的影響可以從多側面或多角度來講。教材主要抓兩個方面:其一是不同地區的氣候差異導致人類活動的差異,以培養地域觀念;其二是同一地區氣候異常變化對人類活動的影響,以培養災害意識。這兩方面的講述,教材都只舉實例,不展開論述,目的是改變說教的方法,使學生通過對實例的分析,自己去體會。
7.只講氣候對人類活動的影響,會導致學生片面認識“氣候與人類活動的關系”。因此,教材設計活動,從四個方面分別舉出實例,由學生自己分析,從而體會、感悟“氣候與人類活動的關系”。其中,活動4涉及的內容是課程標準沒有要求的,但氣候變暖已成為人類普遍關心的環境問題,并且學生可能通過媒體經常接觸到這方面問題,因此,教材從加強環境教育和深化認識“氣候與人類活動的關系”的角度出發,安排了此項活動。
學情分析:
學生已經學習了氣候的要素氣溫和降水時間和空間分布,具備了閱讀氣溫曲線圖降水柱狀圖,并且知道影響氣溫降水的因素,考慮學生已有的認知基礎,讓學生通過判讀各地氣溫降水曲線柱狀圖描述各地的氣候特征,感受各地的氣候差異,以及歸納影響氣候的因素。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能在世界氣候分布圖上說出主要氣候類型的分布地區。
2、學會判讀氣溫降水圖曲線柱狀圖,并能用簡單語言描述各地氣候特征。
3、具體的實例,培養學生的觀察、比較、分析、綜合等思維能力。
過程與方法:
1、通過活動,判讀不同城市氣溫降水變化,描述該地氣候特征,體會各地氣候差異。
2、以舊帶新,復習氣溫和降水的影響因素,得出影響氣候的因素,在通過活動,展示情景具體分析影響氣候的主要因素。
3、根據課堂需要,靈活合理運用多種格式積件課件(ppt等),提高學生參與興趣,有效開展課堂活動。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讓學生體會各體會各地氣候的差異,并分析影響因素,培養學生學科學、用科學、愛科學的探索精神及辯證唯物觀。
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世界主要氣候類型的分布。
難點:
1.緯度位置等主要因素對氣候的影響。
2.世界主要氣候類型的空間分布。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世界真奇妙,有的地方是蔥郁茂密的森林,有的地方是廣袤粗獷的草原,有的地方是白雪皚皚的冰原,有的地方是浩瀚無垠的沙漠。這些不同的自然景觀是這些地方不同氣候的真實寫照,為什么會形成這種氣候差異呢?我們現在開始學習第四節“世界的氣候”,你就會明白是怎么回事了。
板書 第四節 世界的氣候
[講授新課]
一、從氣候的兩個基本要素氣溫和降水入手。通過與學生談話,使學生認識到氣溫和降水在時空分布上的差異很大,因而由這二者組合成的氣候特點的地區差異也就很大。各地不同的水熱組合,形成了世界上氣候的地區差異。
教師
描述一個地方的氣候,主要用的是哪兩個要素?
學生
氣溫和降水。
教師
對,氣溫和降水是氣候的兩個基本要素。在第二節,我們學習了有關氣溫的知識。誰有勇氣來談談世界氣溫分布的特點?
學生
氣溫從赤道向兩極逐漸降低。同緯度地帶,夏季陸地氣溫高,海洋氣溫低;冬季陸地氣溫低,www.zk5u.com海洋氣溫高。同一緯度帶內,海拔高氣溫低,海拔低氣溫高。
教師
談的很好,這說明了世界各地的氣溫差異很大。通過第三節的學習,我們也知道了世界各地的降水也同樣差異很大,誰能具體說說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特點。
學生
赤道地區降水多,兩極地區降水少。南北回歸線兩側的大陸東岸降水多,大陸西岸降水少。溫帶地區的沿海降水多,內陸降水少。山地的迎風坡降水多,背風坡降水少。
教師
說的非常好,氣溫和降水是描述一個地方氣候的兩個主要要素。請大家根據兩極地區的氣溫的特點和降水的特點,把它們組合在一起,描述一下兩極地區的.氣候特征和景觀。
學生
兩極地區的氣溫低,降水少,所以這里的氣候特征是全年寒冷少雨。冰雪的世界。
教師
對,兩極地區形成的是全年寒冷少雨的氣候。那么,在赤道地區,根據全球氣溫和降水分布的特點,這里的水熱又是怎樣的組合呢?
學生
赤道地區氣溫高、降水多。
是的,請大家看課本,A小朋友的家鄉就在赤道地區,這里一年到頭都很熱,幾乎天天下雨,生長著常綠茂密的森林,樹林里陰暗潮濕,葉尖經常滴雨,又稱“雨林”,所以在赤道附近的大部分地區形成了這種全年高溫多雨的氣候。
請大家再看B小朋友的家鄉所在的地區,誰能描述一下你看到的自然景象,為什么會這樣?
學生
B小朋友家鄉所在地區的自然景象是一片黃沙,上面點綴著一些耐旱的植物(學生能描述出沙漠、植物稀少就行)。原因是這里一年到頭很熱,卻極少下雨。
教師
不錯,這里氣溫和降水的組合是一年到頭炎熱和少雨,所以B小朋友家鄉所在的地區形成了全年炎熱干燥的氣候。
同學們,再看看C小朋友的家鄉所在地區,氣溫和降水的組合和兩極地區、赤道地區有什么不同?自然景觀會發生怎樣的變化?
學生
兩極地區是全年寒冷少雨。赤道地區是全年高溫多雨。而C小朋友家鄉所在的地區卻是夏季熱,常下雨,林木郁郁蔥蔥;冬季冷,很干燥,樹木葉黃枯落。
教師
大家說的很好。我國北方的東部地區就是這種氣候,夏季高溫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由此可見,世界氣溫和降水時空分布上的差異,在世界不同的地區,出現了不同的氣溫和降水的組合,形成了不同特征的氣候,使世界氣候復雜多樣,地區差異很大。
板書
一、氣候的地區差異
二、通過閱讀“世界氣候的分布”圖,一方面進一步引導學生認識世界氣候的地區差異很大;另一方面使學生了解世界主要氣候類型及其分布。
1.投影展示世界主要氣候類型及分布比較表,并讓學生畫到筆記本上(表見板書設計)
2.多媒體展示課本P58圖3.23“世界氣候的分布”。教師邊鼠標點擊,邊引導學生觀察,并對照課本最后“世界地形圖”,在表中填出各氣候類型及其分布。
(1)顯示閃動赤道、南、北回歸線,讓學生指出這是哪一帶?(熱帶)然后依次閃動顯示熱帶雨林氣候、熱帶草原氣候、熱帶季風氣候、熱帶沙漠氣候,引導學生逐個觀察、對照、填表。
(2)顯示閃動南、北回歸線和南、北極圈,讓學生指出這是哪兩帶?(北溫帶和南溫帶)然后閃動顯示溫帶氣候類型,讓學生指出溫帶有哪些氣候類型?(亞熱帶季風和季風性濕潤氣候以及溫帶季風氣候、溫帶大陸性氣候、地中海氣候、溫帶海洋性氣候)繼而引導學生逐個觀察、對照、填表。
(3)讓學生指出寒帶的范圍(北極圈以北為北寒帶,南極圈以南為南寒帶),然后閃動顯示寒帶氣候,讓學生觀察、對照、填表。
(4)引導學生在地形圖上找出青藏高原、埃塞俄比亞高原、落基山脈、安第斯山。然后閃動顯示高原山地氣候,使學生知道其主要分布在世界高大的山地高原地區。
3.組織學生反饋練習,使學生記住各氣候類型的名稱,知道各氣候類型分布的海陸位置和緯度位置。
(1)把學生按座位分成左、中、右三部分,分別位于北溫帶亞歐大陸的西岸、內部和東岸,各組說說所在地是什么樣的氣候類型?(大陸東岸——亞熱帶季風和季風性濕潤氣候,溫帶季風氣候;大陸內部——溫帶大陸性氣候;大陸西岸——地中海氣候,溫帶海洋性氣候。)并讓學生填在課本P59表中。
(2)還是分成三組學生,把課本P57A、B、C三圖每小組分配一幅,根據各自小朋友對當地氣候特點中氣溫和降水的描述,結合學過的氣溫和降水的分布知識,對照世界氣候分布圖,討論三位小朋友各自家鄉所在的地區是什么氣候類型,并指出這種氣候類型在世界上的主要分布。(A地為熱帶雨林氣候——赤道附近地區;B為熱帶沙漠氣候——南、北回歸線附近的大陸西岸和內陸地區,C為溫帶季風氣候——溫帶大陸的東岸)
(3)教師指圖,讓學集體和個人回答相結合,說出所指氣候類型的名稱及分布。
(4)讓學生獨立完成熱帶、溫帶和寒帶各有哪些氣候類型,名稱填在課本P59表中。
(5)讓學生根據自己的體驗和理解,說說當地是什么氣候類型。
(6)組織學生進行說氣候類型名稱,指該氣候類型的分布接力游戲。教師先說一個氣候類型的名稱,指定一名學生上來在圖上指出其分布地區,該生接著說一氣候類型名稱,并指定下一名學生上來指圖……誰說不出名稱或指不出分布,中斷了游戲,表演個節目。
[課堂小結]
評價學生課堂的表現,強調世界氣候類型的空間分布。
《世界的氣候》教學設計 篇5
一、教學目標
1、通過閱讀地圖及景觀圖,知道世界主要氣候類型及主要自然景觀的分布。
2、能夠讀氣溫曲線和降水柱狀圖,并能分析描述一個地方的氣候特征。
二、教學重點:
了解世界主要氣候類型的分布、氣候特征及景觀特征
三、教學難點:
依據氣溫曲線和降水量柱狀圖分析、判斷其所屬的氣候類型
四、教學過程:
(一)由“探索”活動導入教學
1、簡單介紹自然景觀
2、自然環境是由地形、氣候、水紋、生物、土壤等自然要素相互影響、相互制約形成的
3、由于地形、氣候、水、生物和土壤等自然因素有明顯的地區差異
(二)學生讀世界氣候類型圖,回答汽車拉力賽沿途經過哪些氣候類型
(三)借助教材上回幅景觀圖來講解什么是自然景觀
(四)讀教材“熱帶氣候類型”圖,說出四種氣候類型
依據四個地點氣溫曲線和降水柱形圖(熱帶雨林氣候、熱帶森林草原氣候、熱帶沙漠氣候、熱帶季風氣候)
1、一個地區的氣候特征就應該從氣溫和降水兩個方面來描述
2、不同氣候類型其氣溫和降水的特點不同,形成不同氣候的特點
3、歸納四種氣候類型的異同點并明確四種氣候類型的主要分布
(五)亞熱帶氣候類型
1、讓學生觀景雅典和上海兩地的氣溫曲線和降水柱狀圖,比較這兩個同屬亞熱帶的氣候類型的異同點
2、亞熱帶季風氣候和亞熱帶地中海氣候,這兩種氣候的分布特征,這兩種氣候景觀差異和對比
3、閱讀地中海氣候區的植物經一部加深對地中海氣候類型的理解
(六)溫帶氣候類型
1、三種:倫敦、烏蘭巴托和北京的'氣溫分別代表溫帶海洋氣候、溫帶大陸性氣候、溫帶季風氣候類型。通過氣溫曲線和降水柱狀圖異同。
2、齊齊哈爾和巴黎分別位于亞歐大陸東西岸且唯獨相當但溫差很大,歸納溫帶海洋氣候和溫帶季風氣候差異。
(七)寒帶氣候類型
1、讀圖讀出寒苔原氣候和寒帶冰原氣候分布地區。
2、讀卡扎奇耶的氣溫曲線和降水柱狀圖,描述其代表的寒帶苔原氣候和特點。
3、東方主要氣溫曲線和降水柱狀所代表的寒帶冰原氣候。
(八)高原、水地氣候,教師通過板書示意圖讓學生了解關于氣候從山麓到山頂的垂直變化成因。
(九)教師對全文總結。
(十)作業:
1、從統計圖上判斷某地的氣候類型的依據是( )
2、歐洲、亞洲、南北美洲都具有的氣候類( )
3、歐洲西部溫和多雨的氣候受大西洋影響很大,據此可看出其影響因素是( )
4、赤道附近的乞力馬扎羅山山頂白雪皚皚的主要因素( )
5、一年到頭都很熱,幾乎天天下雨,這種氣候是( )
附答案:
1、氣溫和降水
2、亞熱帶地中海氣候,溫帶大陸性氣候和高原水地氣候。
3、洋流
4、地形
5、熱帶雨林氣候
《世界的氣候》教學設計 篇6
教學目標:
(1)理解我國氣溫和降水的時空分布特點及其原因,培養閱讀、分析有關等值線分布圖的能力。
(2)了解我國各溫度帶及干濕地區的主要分布地區和劃分標準,認識其對我國的生產生活的影響。
(3)運用資料說出我國氣候的主要特征,以及影響我國氣候的主要因素。
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讀圖分析我國氣溫和降水的時空分布特點及原因;說出我國氣候的主要特征及影響因素。
教學難點:理解我國氣溫和降水的時空分布特點及原因。
教學方法:
啟發式講授法
教學課時:
3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中國氣溫的時空分布及原因
課程引入:之前我們一起學習了中國的地形,看到了地形對生產生活的影響,解釋了河流的流向和水電站的分布。那請同學們來看看下面這些生活現象又和哪個地理要素有關呢?
出示我國不同地區衣、食、住的景觀圖片。
承轉過渡:剛才看到的這些現象都是受什么因素的影響呢?對,就是氣候。那么從今天起,我們就來學習自然環境中的第二個要素,來了解──中國的氣候。
回顧展望:之前我們已經學習過有關氣候的一些基本知識,氣候包括哪兩個基本要素呢?──氣溫和降水。今天我們就先來學習中國的氣溫。
感受氣溫:說到我國的氣溫,小明是深有體會,他每年冬天都要從海口回哈爾濱老家過年,體驗著沿途的氣溫變化,服裝也從短袖一點點加到了羽絨服。
有了這樣的經驗,他暑假準備回哈爾濱的時候呢,就有備而回,也帶了羽絨服。可是他這次沿途卻有了不一樣的感受。這次怎么不冷呢?小明的這兩次經歷說明了什么?我國南北氣溫在冬天和夏天有什么區別?──冬季南北溫差大,夏季溫差小。
這個結論是我們感受出來的,接下來我們用專業點兒的地圖驗證一下──等溫線分布圖。
讀圖歸納:出示我國1月、7月平均氣溫分布圖。
讀圖要先讀圖名,這兩張圖分別是什么?左邊是我國1月的平均氣溫分布圖,右邊是我國7月的平均氣溫分布圖。那我們先來看一下我國1月的氣溫分布情況。
1.1月氣溫分布
總體趨勢:
引導學生閱讀我國1月氣溫分布圖上的等溫線,依次標注各等溫線。
大家根據等溫線數值變化可以得出什么結論?──我國1月氣溫從南向北遞減。
特殊線:
在遞減的過程中,有一條等溫線是非常非常重要的,這條等溫線有著重要意義。──0℃等溫線
它大概穿過哪些重要的地理事物呢?從圖上可以看到0℃等溫線大致沿秦嶺──淮河一線分布。冬季這條線以北,平均氣溫在0℃以下,河流會結冰,而這條線以南,平均氣溫在0℃以上,河流不會結冰。
轉承:讀氣溫分布圖,先看總體趨勢,然后再來找極值。
大家看,黑龍江北部最低溫大概是多少攝氏度?-30℃左右,1月我國最低平均氣溫呢就出現在這里,是黑龍江漠河,最低達到過-33.3℃。
再看海南島氣溫大概是多少攝氏度呢?-20℃左右。
所以同學們可以計算一下我國1月南北溫差有多大?──50℃
因此可以看出──冬季我國南北溫差很大。
那我們再來看一下夏季的氣溫分布情況。
2.7月氣溫分布
總體趨勢:
閱讀我國7月氣溫分布圖上的等溫線,依次標注各等溫線。
夏季等溫線分布明顯稀疏了很多,說明什么呢?──氣溫變化并不劇烈。
引導學生在圖上找出全國氣溫的地方,這時全國氣溫的地方并不在最南端,而是在新疆的吐魯番盆地。
這時16℃以上的范圍,覆蓋了我國大部分,的低溫區在哪呢?──青藏高原。
請同學概括一下我國夏季氣溫的分布特點?──夏季,除青藏高原外,我國普遍高溫。
承轉過渡:我國冬夏兩季氣溫的分布情況有很大不同,冬季南北溫差大,而夏天則普遍高溫,這是為什么呢?我們先來看冬季南北溫差大的原因。
思考分析:
出示三組數據:
漠河、北京、廣州的緯度,以及12月22日三地正午太陽高度和晝長時間。
1、三地正午太陽高度角呈現怎樣的變化規律?
2、三地晝長時間呈現怎樣的變化規律?
3、由以上兩個分析,你得到怎樣的結論?三地獲得熱量如何?
──冬季,太陽直射南半球,我國隨緯度升高正午太陽高度角逐漸降低,并且晝長時間逐漸縮短,所以獲得熱量自南向北逐漸減少,使得冬季南北溫差大。
引導:除此之外,還有沒有其他因素也會影響到南北溫差呢?比如每到冬天我們經常能聽到天氣預報報道刮什么風?──偏北風。
出示冬季風示意圖。
這是我國冬季的盛行風,源于哪里?──蒙古、西伯利亞地區,帶來寒冷的空氣和降溫,對我國南北氣溫影響有什么不同?──北方距離冬季風源地更近,而南方受其影響較小,這也就進一步加劇了南北溫差。
承轉過渡:根據以上分析,我們了解了我國冬季南北溫差大的原因。那為什么夏季溫差小呢?我換一組數據就能說明問題。
思考分析:
出示三組數據:
漠河、北京、廣州的緯度,以及6月22日三地正午太陽高度和晝長時間。
學生自主分析──夏季,太陽直射北半球,我國隨緯度升高正午太陽高度角逐漸降低,但晝長時間逐漸增長,所以南北獲得熱量差異不大,使得夏季南北普遍高溫。
承轉過渡:以上我們分析了我國氣溫的分布及成因,根據我國氣溫的南北差異,再結合農業生產的實際,就劃分了不同的溫度帶。我們來看一下溫度帶的含義和劃分標準。
概念明晰:
介紹溫度帶的劃分指標和積溫的概念。出示溫度帶劃分表。
按照這樣的標準劃分出的溫度帶,將我國劃分為這樣一些區域,大家根據剛看到的個溫度帶的積溫數據,看看能不能在對應的區域填上相應的溫度帶名稱。
特殊線:請同學們看看暖溫帶和亞熱帶的分界線,和哪條線很像呢?──0℃等溫線(秦嶺—淮河一線)。
對于溫度帶,我們特別容易把它和熱量帶混為一談,比如“我國溫度帶的劃分”中的熱帶和地球上五帶中的熱帶在我國的范圍一樣嗎?──它們的劃分標準是不同的,五帶是熱量帶,按照獲得熱量的多少以緯線來劃分的;而溫度帶是根據積溫劃分的,更多地考慮了農業生產的實際,和農業、作物的熟制相關。
讀圖判斷:
1、不同溫度帶的熟制分別是什么呢?
2、不同溫度帶盛產的水果是什么呢?
我們看到,這些水果的分布受到氣溫因素的影響,因此可以用溫度帶的劃分來確定分布。
課后延伸:出示不同干濕地區的景觀圖,請大家課后思考。
1、這幾張圖片分別對應在哪個點呢?
2、這些植被的分布是受到什么因素的影響呢?
(第二課時)
學習目標:
(1)理解我國氣溫和降水的時空分布特點及其原因,培養閱讀、分析有關等值線分布圖的能力。
(2)了解我國各溫度帶及干濕地區的主要分布地區和劃分標準,認識其對我國的生產生活的影響。
(3)運用資料說出我國氣候的主要特征,以及影響我國氣候的主要因素。
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讀圖分析我國氣溫和降水的時空分布特點及原因;說出我國氣候的主要特征及影響、因素。
教學難點:理解我國氣溫和降水的`時空分布特點及原因。
教學方法:
啟發式講授法
教學課時:
3課時
教學過程:
第二課時降水的時空分布及原因
溫故知新:
1、我國冬夏季氣溫分布規律及原因。
2、溫度帶填圖。
3、回顧特殊分界線──秦嶺─淮河。
承轉過渡:上節課給大家留了思考題,這些植被都對應哪個點呢?(移動圖片到對應點)
那大家說這些植被的分布受到什么因素的影響?──降水,好我們這節課就來學習我國的降水情況。
提問引入:我們先來看看幾個城市的降水情況。
根據幾個城市的降水量柱狀圖,同學們覺著它們之間有什么相同點和不同點呢?──不同:從降水量上看有多有少;相同點:變化趨勢相同,夏季多雨。
我們可以看到,我國降水空間分布不均,不同地方降水量差異很大,且時間分布不均,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那大家想一想,為什么我國的降水會集中在夏季呢?
讀圖分析(降水的時間分布):
1、降水集中在夏季
出示我國冬夏季風示意圖和對比表格
問:大家能否根據這組資料來解釋下這一問題?(一邊分析,一邊完成表格。)
我國降水的時間分布和季風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由于我國地處世界大陸──亞歐大陸,面臨世界大洋──太平洋,西南臨近印度洋,海陸性質差異明顯,因此每年夏季我國盛行由海洋吹向陸地的夏季風──從太平洋吹來的東南季風和從印度洋吹來的西南季風。來自大洋的風,溫暖濕潤,帶來豐沛降水。而每年冬季,盛行來自蒙古、西伯利亞的東北季風,寒冷干燥,使我國降溫減濕。所以我國的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
承轉過渡:我們再來看這幾個城市的降水,雖然降水都集中在夏季,但是具體持續的時間又不太一樣,各地降水量超過100mm的月份明顯不一致,能據此總結出雨季分布規律嗎?──越向北雨季越短。這又是為什么呢?還是和季風有分不開的關系。
2、東部雨帶的推移
演示我國東部雨帶推移示意圖
冬季我國大陸一直被冷空氣控制,到五月夏季風開始從我國南部沿海登陸,冷暖氣流相遇,這時就會發生一件神奇的事情──鋒面雨(轉PPT)──因此隨著南部暖氣團勢利的逐漸加強,我國東南地區自五月起就進入到了雨季。
隨后,暖氣團的勢力越來越強大,夏季風向北推移。六月,夏季風北上到達長江中下游地區,我國雨帶隨之向北擴大,此時冷暖氣團勢力相當,在長江中下游徘徊,于是形成了細雨綿綿的梅雨季節。
之后,夏季風繼續北上,七八月到達華北、東北地區,全國降水達到最多,而此時的長江中下游地區卻處于下沉暖氣流的控制之下,出現了伏旱天氣。
進入九月,冷氣團勢力增強,暖氣團勢力減弱,夏季風迅速撤回到南部沿海地區,10月,徹底退出我國,我國雨季結束。
歸納總結:我國東部地區主要雨示意圖
承轉過渡:由于季風的不穩定,我國降水不僅存在著季節的變化,年際之間的降水分布,也很不穩定。
3、降水的年際變化
簡述年際變化概念
出示我國北京1951~2000年降水量變化曲線圖。標注降水量和最低年份,分析這兩年可能的夏季風進退情況。
夏季風來得早退得晚,降水量大;夏季風來得晚退得早,降水量小。
承轉過渡:通過以上分析,我們了解了夏季風,也看到了季風對我國降水時間分布的影響,那在這樣夏季風的影響下,我國降水的空間分布又會是怎樣的呢?大家能推測一下嗎?──東南多西北少。實際是不是這樣,我們來印證一下。
讀圖分析(降水的時間分布):
出示我國年降水量動態分布圖,依次展示1600mm,800mm,400mm,200mm,50mm的區域和界限,學生總結降水分布規律。
──因夏季風的影響,在夏季風從東南進入西北內陸的過程中,隨著距離的增加,不斷受到山脈的阻擋,因此影響越來越小,所以我國降水由東南沿海向西北內陸遞減。
承轉過渡:由此我們再次印證了我國不同地區降水情況不同,根據我國不同地區降水的多少和蒸發的情況,把全國劃分成不同的干濕地帶。
概念解析:
出示我國干濕地區分布圖──我國共分為四類干濕地區,分別是濕潤區、半濕潤區、半干旱區和干旱區。
對照干濕地區分布圖和我國年降水量分布圖,將各地區和其降水量范圍連起來。
讀圖判斷:一個地區的干濕狀況不同會影響到植被的種類和農業的類型,請同學們判斷下面四幅景觀圖,分別屬于哪個干濕地區?
濕潤區──植被以森林為主,耕地以水田為主。
半濕潤區──植被以森林和草原過渡地帶為主,耕地大多是旱地。
半干旱區──以溫帶草原為主,是我國重要牧區。
干旱區──遠離海洋,植被稀疏,沙漠和戈壁廣布。
課后延伸:大家再看一下幾個干濕地區的分界線,有沒有哪個你覺著特別熟悉的?──半濕潤區和濕潤區的分界線,秦嶺淮河一線。
此線都是哪些分界線?有怎樣的地理意義?此線南北又有怎樣的不同?請大家課后思考。
《世界的氣候》教學設計 篇7
教學目標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1.通過實例分析,讓學生體會各因素對氣候的影響,從而使學生受到辯證唯物主義的教育。
2.通過“氣候對人類活動的影響”的教學,使學生體會、感悟“氣候與人類活動的關系”,培養學生的地域觀念、災害意識。
[知識和能力]
1.在世界氣候分布圖上說出主要氣候類型的分布。
2.舉例分析緯度位置、海陸位置、地形因素對氣候的影響。
3.舉出日常生活中的實例,說明氣候對生產和生活的影響。
4.初步學會閱讀世界氣候的分布圖,建立世界主要氣候類型分布的空間概念。
5.培養學生初步學會通過讀圖,分析某一地區氣候特征的能力。
教學重點
世界主要氣候類型的分布。
教學難點
1.緯度位置等主要因素對氣候的影響。
2.世界主要氣候類型的空間分布。
教學設計
[導入新課]
一、復習提問:
1.在熱帶、溫帶、寒帶分別有哪些氣候類型?
2.影響氣溫和降水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學生回答后教師指出:是的,緯度位置、海陸位置、地形是影響氣溫和降水出現地區差異的主要因素。而不同的氣溫和降水的組合又形成了世界各地氣候的差異,因此,緯度位置、海陸位置和地形也是影響氣候的主要因素。
二、影響氣候的主要因素
對于本段教學內容,要圍繞課本P59活動的設計,讓學生在活動中讀圖、討論、運用舊知,分析歸納,體會各因素對氣候的影響。
1.投影展示課本P60圖3.24“兩地氣溫、降水量的月份分配”。教師先指圖說明其是“氣溫曲線圖”和“降水柱狀圖”的組合,圖的下端表示一年的12個月,圖的左側是氣溫刻度,右側是年降水量刻度。閱讀時以“氣溫曲線圖”“降水柱狀圖”的方法和要領進行分析判讀。然后把學生分成兩大組,每組討論分析一地的氣溫是什么特點?降水是什么特點?組合成什么樣的氣候特征?形成的原因是什么?屬于何種氣候類型?并選出代表在全班交流。
2.各組的代表發言交流、大家評判補充、教師評價點撥,并畫黑板簡圖或投影展示甲圖。使學生認識和體會緯度位置對氣候的影響。A地的氣溫各月均在20℃以上,降水各月都很多,年降水量超過2000毫米。因而該地的氣候特征是全年高溫多雨。該地位于赤道地區,緯度位置低,形成了熱帶雨林氣候。
3.把教室比成是亞歐大陸的溫帶地區。學生分成三部分,兩邊的學生分別位于大陸的東岸和西岸,中間的學生位于大陸內部。各組由于所處的海陸位置不同,分別討論本組形成了哪些氣候類型?并結合世界氣溫和降水分布的特點,說說各氣候類型的特征。
4.各組代表發言、大家評判補充、教師評價點撥,并畫黑板簡圖或投影展示乙圖。使學生認識和體會海陸位置對氣候的影響。由于地處同緯度的溫帶地區,氣溫夏季陸高海低,冬季海高陸低。但是所處的海陸位置不同,東西兩岸地區距海洋近而且能受到海洋濕潤氣流的影響,降水較多,而遠離海洋的內陸地區,降水就少,因此形成了不同的氣候。
位于亞歐大陸溫帶地區沿海的大陸東岸,形成的是亞熱帶季風和季風性濕潤氣候以及溫帶季風氣候,其特點是一年之中四季分明,夏季高溫多雨,冬季寒冷干燥。亞熱帶季風氣候的氣溫冬季在0℃以上,年降水量要比溫帶季風多。
位于亞歐大陸溫帶地區沿海的大陸西岸,形成的是濕潤的地中海氣候和溫帶海洋性氣候。前者的氣候特征是夏季炎熱干燥,冬季溫和多雨。后者的氣候特征是全年溫和多雨,氣溫和降水的年變化比較小。
位于溫帶的亞歐大陸內陸地區形成的是冬冷夏熱,氣溫變化大,降水較少(集中在夏季)的溫帶大陸性氣候。
5.讓學生觀察課本P60圖3.25,指出A坡屬于(迎風坡),B坡屬于(背風坡),降水多的是哪個坡?(A坡)。教師畫黑板簡圖或投影展示丙圖,加深學生認識和體會地形對氣溫和降水的影響。
6.組織學生先獨立完成課本P10活動4,然后讓3名學生說說自己的答案和做題思路,大家評判補充。
(1)青藏高原緯度較高,但是氣候寒冷。(地形因素,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氣溫隨海拔升高而降低,每升高100米,氣溫約下降0.6℃)
(2)海南島終年如夏,降水較多;黑龍江省
北部冬季漫長,多冰雪。(緯度位置:海南島緯度低,氣溫高;而黑龍江省北部,緯度較高,氣溫低)
(3)新疆塔里木盆地氣候干燥,同緯度的北京氣候較濕潤。(海陸位置:二者雖同處亞歐大陸的溫帶地區,但新疆塔里木盆地位于大陸內部,距海較遠,降水少;而北京位于大陸東岸沿海地區,降水較多)
三、氣候對人類活動的影響
氣候與人類的生產和生活關系密切。這里的教學,通過從學生的自身體驗出發,實例討論分析,讓學生認識體會不同地域,由于氣候條件不同,人們的生活和生產活動也不一樣。
1.學生從自身體驗出發,結合當地的實際,列舉一年內的不同季節,人們在衣、食、住、行以及農業生產方面有什么不同。學生相互交流、補充,教師引導評價。
2.指導學生閱讀課本P61活動1,分成學習小組,談談這是氣候對人類活動哪方面的影響,而且這種影響正在發生著怎樣的變化?為什么會發生這樣的變化等,互相交流感想。并推選一個代表概括大家的發言,在全班進行交流,如果能選用當地的實例或讓學生結合自己家里的變化等,學生的感受會更深。通過討論交流,教師的引導點撥,使學生認識氣候對人類生活有很大的影響,但是隨著經濟、技術水平的提高,人類生活受氣候的限制越來越小。
3.讓學生閱讀課本P61“水稻種植與氣候”。結合自己對當地氣候條件的了解,結合水稻的生長習性,看看當地適合不適合種植水稻,使學生認識氣候對人類農業生產活動的影響。
4.用兩個學生扮演小強和小明進行對話,讓學生進行討論,看看他倆的愿望能不能實現,為什么?通過討論交流,教師評價點撥,使學生認識到不同的'地區,氣候條件不同,不能簡單地把甲地區的樹、農作物移到乙地區,不能憑主觀愿望做事,人類的活動必須要符合自然規律。
5.組織學生閱讀活動3,然后把學生分成兩組,并結合當地發生過什么樣的自然災害,造成哪些損失或危害,組織學生進行辯論。
根據雙方辯論的情況,教師要適時啟發引導,使學生認識到自然災害是對人類危害而言的。否則只是自然現象,成不了災害。沙漠地區,荒無人煙,長時間不下雨,對人類來說造不成危害,所以這只是一種自然現象。而我國南方一些地區就不同了,這里人口稠密,城市集中,經濟發達,又是我國的主要農業區,一個月不下雨,人們的生活和農業生產就要受到影響,造成損失。同理,就是同樣等級的災害,在人口密集或經濟發達區造成的損失,要比人口稀疏或經濟落后的地區大得多。
通過對實例的辯論、分析,使學生自己去體會氣候異常變化對人類活動的影響,以培養學生的災害意識。
6.投影展示漫畫欣賞:“地球出汗了”。地球為什么出汗了?
讓學生閱讀課本P62“氣候變暖”。然后組織學生分成學習小組討論:地球為什么出汗了?面對全球變暖的趨勢,人類應該怎么做,我們應該怎么做。
讓學生自由發揮,不要作過多要求。教師要引導學生認識到:人類活動對氣候的影響,所以,人類應該理性地控制對氣候有負面影響的活動。
[課堂小結]
今天這節課,我們主要學習了影響氣候的主要因素和氣候對人類活動的影響。通過這些實例的分析,一方面要認識緯度位置、海陸位置以及地形對氣候的影響;一方面要體會、感悟“氣候與人類活動的關系”。特別是氣候變暖已成為人類普遍關心的環境問題,要保護好大氣環境,這需要全人類的共同努力,作為新世紀未來的青年,同學們也要積極投入行動行列。
板書設計
作業布置閱讀下列材料,結合課堂的討論,以及通過調查、查找資料,自擬題目,寫一篇地理小論文。一星期后,組織一次論文交談評比活動。
《世界的氣候》教學設計 篇8
一、背景與意義分析
本節課是前兩節氣溫和降水知識的概括綜合,也是前兩節知識的延伸與深化,通過這節課的教學,使學生認識到氣候與人類活動的關系,激發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和強烈的求知欲,培養學生觀察比較、歸納總結的能力和探究意識,加強環境教育。
二、學習與導學目標:
1、知識積累與疏導:了解“氣候”的概念并能區別“氣候”和“天氣”,世界上主要氣候類型的分布,影響氣候的主要因素及氣候對生產和生活的影響。認知率達100%。
2、技能掌握與指導:說出影響氣候的因素,學會收集有關氣候的數據,運用圖片、地圖、填表、觀察、比較、歸納總結、探究的方法獲取知識。利用率達100%。
3、智能提高與訓導:通過觀察圖片地圖中發現問題,共同探討,學會與老師合作、學生合作,能舉例說明氣候對人類生產和生活的影響。互動率達100%。
4、情意修煉與開導:如何提高天氣預報的準確性以及對氣候災害預防和減災。討論活躍熱烈又有序,提出問題、探究意識積極性高。投入率達95%。
5、觀念確認與引導:認識氣候在自然地理中和地理要素之間的相互關系,加強環境意識的教育。認同率100%。
(教學目標的分立表述,有利于教者全面考慮本課教學的思路,有利于課堂教學評估,但是在設計教學活動時,各教學目標之間是協同和合為一體的。)
三、障礙與生成關注:
對氣候影響的因素(緯度位置、海陸位置、地形)等不容易準確分析各類型的氣候特征及分布。
四、學程與導程活動:
教師準備:多媒體課件
探究活動一:創設情景,提出問題。
錄像:看幾幅不同氣候的景觀圖片
教師:
⑴同學們是否去過或看到過這些地方?你能從畫面上感悟到是什么氣候?
⑵同學們通過觀察,你們對氣候是如何理解的?
⑶誰能描述我們南通的氣候特點嗎?
⑷誰能知道氣候與天氣有什么不同?
(通過生動形象的畫片,讓學生感悟到大自然的美好,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提出問題,學生相互討論交流,給學生獨立思考的機會,才能形成教學問題場。)
探究活動二:合作學習,分析圖表。
學生:看世界氣候類型分布圖。
教師:設疑世界上有多少種氣候類型,各分布在什么范圍,比較各地的氣溫和降水有什么特點?
學生:分組討論,分析圖表。
學生:邊歸納總結邊填表。
(通過設疑,觀察,給學生相互交流的機會,形成教學問題場與教學情景場的疊加,創設學生發問討化,研究問題,通過歸納總結,給學生表達思維的機會,初步形成個體意境場。)
探究活動三:分析因素,加深認識。
錄像:觀看資料:⑴氣溫、降水量圖;⑵實例。
教師:提問,比較各地氣候有何特點?說明原因。
學生:小組討論、總結。
教師:最后歸納,氣候受地形、緯度、海陸等因素的影響。
(通過師生、生生互動作用,探究發問,然后小組討論匯報,歸納總結出影響氣候的主要因素。)
探究活動四:實例分析,鞏固提高。
1、學生:從舉例、自身體驗出發,氣候對不同地方人們的生活、生產的影響。
2、教師:引導學生完成相應的'思考活動題。
(學生在以上探究活動和實例的討論中初步形成個體意向場,初步達到了教學目標。)
五、筆記與板書提綱:
氣候的地區差異
世界氣候的分布
影響氣候的主要因素
⑴緯度位置⑵海陸位置⑶地形等
氣候對人類活動的影響
⑴生產活動⑵生活
六、練習與拓展選題:
判斷表示天氣還是氣候:
狂風暴雨( )晴空萬里( )
四季如春( )春光明媚( )
填出影響氣候的主要因素:
⑴海南終年如夏,南通四季分明。( )
⑵青藏高原緯度較低,但是氣候寒冷。( )
⑶天津的年降水量比烏魯木齊多。( )
探討:面對全球變暖的趨勢,人類應該怎樣做?
七、個別與重點輔導:
學生姓名(略)
八、反思與點評記錄
本堂課不是傳統的45分鐘的上課,而是有上課前準備活動。學生為了上好這堂課要收集的有關氣候問題的資料來作為自己的觀點。課后還有相關知識的開放題。
教學過程中注意生生互動、師生互動,培養學生獨立性和自主性,尊重學生人格,關注個體差異,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需要,使每一個學生的深層都能得到充分的發展。
這堂課的教學不落俗套,是教學方式的大膽創新,教師以新課程的理念為指導,真正成為學生學習的指導者、幫助者和促進者,促進了學生各種能力的培養以及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和諧發展。
《世界的氣候》教學設計 篇9
一、教學要求
1.在世界氣候分布圖上說出主要氣候類型的分布地區。
2.舉例分析緯度位置、海陸分布、地形等對氣候的影響。
3.舉出日常生活中的實例,說明氣候對生產和生活的影響。
二、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世界主要氣候類型的分布、影響氣候的主要因素。
難點:分析各類型氣候的特征。
三、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
四、課時安排:2課時
五、教學過程
播放多媒體課件,展示圖片和文字。
師:在前面的學習中我們認識了天氣,大家看看圖中哪個描述的是天氣呢?
生:略。
師:其余的這些叫做什么呢,它包括哪些方面?和天氣有什么區別呢?
生:略。(教師引導學生認識:一個地方的氣候具有一定的特征,一般變化不大;氣候的兩個基本要素:氣溫和降水。)
師:世界上不同的氣候類型控制下會呈現不同的自然景觀,大家看圖來欣賞一下吧!
教師利用多媒體展示圖片,讓學生對氣候有感性認識。
師:同學們,能否描述一下我們這里的氣候狀況呢?
學生紛紛舉手,因為孩子們對家鄉的情況比較了解,這樣發問有種親切的感覺,從而激發孩子們展示自己的欲望。
教師出示“世界主要氣候類型圖”。
師:你能否在圖中找到我們這里的位置,進而說出這里的氣候類型呢?
學生上臺指出。
教師根據學生的表現做適當的評價。
師:大家都看到了,這幅圖上不只一種氣候類型,你們可以數數有幾種?(生答略)原來世界上還有這么多的氣候類型呢。那么其他地區的氣候都有什么類型?又有什么特點呢?想不想知道呢?
生:想。
教師出示熱帶雨林氣候圖片、熱帶沙漠圖片、溫帶季風圖片和相應的描述語句。
教師讓孩子們分角色朗讀。
師:通過前面的學習你知道世界氣候有什么特點呢?
生:世界氣候復雜多樣,地區差異大。
師:現在我們做個游戲,這個游戲叫做“二人賺”。游戲的規則是這樣的:本班同學分成三個組,每組推舉兩位同學,一位在圖中任意指出一種氣候類型,另外一位同學要說出它的名字,指出其緯度位置和海陸位置,然后指的同學要做出判斷,兩個人都答對方可“賺”到一分,每組有4次機會。下面大家就努力記憶這些氣候類型及其相應的地理位置吧!
學生記憶。(約5~8 分鐘)
學生比賽開始。
比賽結束,決出優秀小組──“二人賺大王”。
教師引導學生復習溫度帶知識和大陸東岸、西岸和內部的知識。
學生總結不同溫度帶的氣候類型和大陸不同位置的氣候類型,完成表格。
(分別找兩位學生到圖中說出,其他同學在書上完成P59。)
師:下面我來認識幾種氣候類型的特點和它們的'分布地。
教師出示“氣溫曲線圖”和“降水柱狀圖”,帶領學生分析其特點。
師:誰能總結一下判斷氣候類型的方法?
生:先看氣溫曲線圖,判斷在哪個溫度帶;然后看降水柱狀圖,判斷屬于什么氣候類型。多次做練習進行知識鞏固。
師:剛才我們認識了世界上主要的氣候類型,他們各有各的特點。在你的生活中有沒有感受過不同的氣候類型呢?
學生舉自己經歷的事情,如有的同學去了黑龍江,還有去了新疆,為什么不同的地方氣候不一樣呢?是什么影響了氣候呢?下面讓我們一起合作,探個究竟吧。
活動探究1
教師出示南極和赤道地區的景觀圖、當地的降水柱狀圖、氣溫曲線圖和世界地圖。
學生分組討論。
學生發表討論的結論,教師和同學做出評價。
緯度因素影響:緯度越高,氣溫越低,降水越少。越低,氣溫越高,降水越少。
活動探究2
教師出示新疆和杭州的景觀圖、各自的氣溫曲線、降水柱狀圖和中國地圖。
學生分組討論。
學生發表討論的結論,教師和同學做出評價。
海陸位置影響:離海近,降水一般多;離海遠,降水少。
師:那么同一緯度地區的夏季,是海上熱還是陸上熱?冬季呢?
學生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回答,指出海陸位置對氣溫的影響:同一緯度地區的夏季,海上氣溫低于陸上氣溫,冬季相反。
活動探究3
教師出示青藏高原和長江中下游地區的景觀圖,以及他們的降水柱狀圖、氣溫曲線圖和中國地圖。
學生討論。
學生發表討論的結論,教師和同學做出評價。
地形因素的影響:海拔越高,氣溫越低;海拔越低,則氣溫越高。
教師播放多媒體:迎風坡降水。
學生看課件,討論回答:迎風坡降水多,背風坡降水少。
教師出練習題進行知識鞏固和應用。
師:不同的氣候條件對我們的生產和生活造成不同的影響,大家舉例說說。
學生舉例子說明。
學生閱讀《水稻種植與氣候》。
完成活動題P61頁。
師:人類活動也可以對氣候造成很大的影響,近幾年的氣候變暖現象和人類活動有著不可推卸的關系。誰來給大家講述一下關于全球氣候變暖的有關知識。
生:略。(參照P62)
師:通過這節課你們學到了什么?
生:略。
教師總結。
《世界的氣候》教學設計 篇10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能夠運用地圖說明我國冬夏季氣溫分布特點以及降水的時空分布特點,并能初步分析其原因。
2、掌握我國氣候的主要特征,理解影響我國氣候的主要因素。
3、學會閱讀等溫線圖、年降水量分布圖、氣溫年變化曲線圖、年降水量分配柱狀圖、溫度帶圖、干濕地區圖,并能獲取相應數據進行分析,歸納出正確結論。
過程與方法
通過地圖及相關資源分析、歸納、總結。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明確氣候也是一種資源。
【重點與難點】
1、我國氣溫的特點,溫度帶的地區分布。
2、讀圖、識圖技能的培養。
【教學方法】
合作探究、讀圖分析。
【課時安排】
3課時
【教學過程】
一、情景導入
觀看視頻:冬季的廣州和哈爾濱
同一個季節,為什么廣州和哈爾濱的景色有如此大的差異?導入新課學習。
二、新課學習
第一課時
(一)冬季南北溫差大,夏季普遍高溫
1、冬季氣溫分布特點
(1)計算:海口和漠河的溫差(16℃—(—28℃)=44℃)特點:南北溫差大。
讀圖可知,氣溫自南向北逐漸降低
(2)思維拓展
冬季氣溫分布特點的成因
探尋原因
成因①:緯度位置的影響
中國位于北半球,南北跨緯度近50度,冬季時,太陽直射南半球,至使北半球緯度越高,太陽高度越低,晝長越短。北方太陽高度比南方小,北方晝長比南方短,太陽照射時間短,所以北方得到的熱量少于南方。
成因②:冬季風的影響
北方靠近冬季風源地,冬季風使北方降溫幅度大。距離和地形對冬季風的消弱與阻擋,冬季風對南方影響小。這些加劇了南北溫差。
(3)總結秦嶺———淮河的地理意義:
①1月0℃等溫線通過的地方;
②河流有無結冰期的界線。
2、夏季氣溫分布特點
(1)計算:海口和漠河的'溫差(28℃—16℃=12℃)全國平均氣溫在多少攝氏度以上?(20℃)特點:普遍高溫。
讀圖可知,氣溫自南向北逐漸降低
(2)思維拓展:夏季氣溫分布特點的成因
夏季太陽直射北半球,北方太陽高度比南方小一些,北方晝長比南方長一些,北方得到的光熱與南方相差不大。所以夏季南北氣溫相差不大。
(3)探究:夏季我國哪里氣溫偏低?為什么?
青藏高原;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氣溫隨海拔升高而降低
(4)總結我國氣溫分布特點:冬季南北溫差大,夏季普遍高溫(青藏高原因海拔高,夏季氣溫偏低)
(5)拓展延伸:我國南北溫差順口溜
領土面積廣,南北跨度大;冬季溫差顯,北棉南穿夾;夏季普高溫,南北差不大;秦嶺淮河線,零度等溫劃;最寒在1月,高溫在7月。
(6)了解我國冬季最冷和夏季最熱的地方
3、溫度帶
(1)溫度帶的劃分依據:氣溫的南北差異和農業生產實際
(2)讀圖,了解5個溫度帶和1個高原氣候區位置。
(3)總結秦嶺———淮河的地理意義:
③亞熱帶和暖溫帶的分界線
(4)對號入座:青藏高原、內蒙古高原、華北平原、長江中下游平原、海南島、漠河、塔里木盆地它們分別位于哪個溫度帶?(高原氣候區、中溫帶、暖溫帶、亞熱帶、熱帶、寒溫帶、暖溫帶)
(5)體會我國氣溫南北差異對生產和生活的影響。
1、水果
拓展延伸:中國各個溫度帶的主要植被。
2、房屋
3、農作物及其熟制
總結過渡:我們已經知道了我國氣溫分布特點,那么你知道我國降水的情況嗎?現在讓我們一起去探索吧!
《世界的氣候》教學設計 篇11
學習目標
1.知識與技能:了解世界各地區的氣候差異,能說出世界主要氣候類型及分布,了解影響氣候的因素。
2.過程與方法:通過閱讀世界氣候分布圖,了解氣候類型及分布。通過綜合影響氣溫、降水的因素,得出影響氣候的因素。
快樂點擊
1.氣候的地區差異
(1)概念:氣候是一個地方多年的天氣平均狀況,一般變化不大。
(2)組成要素:氣溫和降水。
(3)氣候的地區差異
①主要分布在熱帶、溫帶和寒帶的氣候類型
分布地區氣候類型
熱帶熱帶雨林氣候、熱帶草原氣候、熱帶季風氣候、熱帶沙漠氣候
溫帶亞熱帶季風和和季風性濕潤氣候、地中海氣候、溫帶海洋性氣候、溫帶季風氣候、溫帶大陸性氣候
寒帶寒帶氣帶
圖3.4-1熱帶主要氣候類型的分布
圖3.4-2溫帶主要氣候類型的分布
圖3.4-3寒帶主要氣候類型的分布
②主要分布在溫帶地區亞歐大陸東岸、內部、西岸的氣候類型。
分布地區氣候類型
大陸東岸溫帶季風氣候;亞熱帶季風和季風性濕潤氣候
大陸內部溫帶大陸性氣候;高原山地氣候
大陸西岸溫帶海洋性氣候;地中海氣候;熱帶沙漠氣候
2.影響氣候的主要因素
組成氣候的要素是氣溫和降水,因此分析緯度位置、海陸位置、地形和洋流因素對氣候的`影響,就是分析這些因素對氣溫和降水的影響。
(1)緯度位置:影響氣候的基本因素,各地氣候都有受緯度因素的影響。
(2)海陸因素:北半球中緯度地區表現明顯。
(3)地形因素:在高山、高原地區表現最明顯。
3.氣候對人類活動的影響
(1)氣候與人們的日常生活關系密切,例如,生活在熱帶的人們,一年四季只穿單衣;生活在寒帶的人們,一年四季都穿厚厚的衣服;生活在溫帶的人們,穿衣服的多少要隨季節變化。
(2)氣候也影響人類的生產活動,其中對農業生產的影響最顯著。農作物的生長,都需要一定的溫度和水分,不同地區的氣溫和降水條件不同,所以,同一種農作物,在有的地區生長良好,在有的地區卻不能生長。
(3)有時候,氣候發生異常變化,例如,氣溫異常升高或降低,降水異常增多或減少,會給人類的生產和生活帶來危害,從而產生災害。
《世界的氣候》教學設計 篇12
學習目標:
1、了解世界各地區的氣候差異地;
2、在世界氣候分布圖上說出主要氣候類型及分布地區;
3、了解影響氣候的幾個因素及其基本道理。
學習重難點:
1、世界主要氣候的類型及分布。
2、分析緯度位置、海陸分布、地形對氣候的影響。
學法指導:小組合作探究,合作完成,個別指導重點點拔。
導學過程:
1、請同學們結合前兩節學習的知識,能說出來“天氣”與“氣候”的區別。
2、天氣的特點是什么?氣候的特點是什么?
3、課本p57的A、B、C三幅圖是描述哪些地區的氣候的?
4、其中A、B兩幅圖中,都有“一年到頭”這幾個字,同學們想一想,這里的一年指的是某一特征的年份,還是一般而言呢?
5、人們描述天氣,關注的'時間是一天,常用到氣溫、降水、風、云、霧等要素。從圖3.22的談論中看,人們描述氣候,關注的時間是多長?一般只注意哪兩個要素?你們能用一句話概括當地的氣候特點嗎?
6、在前兩節的學習中,我們知道世界上氣溫和降水的地區差異很大,同學們想想,世界上哪些地區溫度高,哪些地區溫度低?哪些地區降水量多,哪些地區降水量少?
7、課本p58,看圖3.23能說出世界上有哪些主要氣候類型。
8、影響氣候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9、除了自然因素,人類活動對氣候有哪些影響?
達標檢測:
1、課本p58活動題2。
2、課本p59—60活動題1、2、3、4。
3、課本p61—62活動題2、3、4。
教學反思:
1、本節課我采用復習舊知識引出新知識的方法,得出影響氣侯的主要因素,由淺入深,易化難點。
2、影響降水的主要因素理解起來有困難,通過小組間的互助學習加深理解。
【《世界的氣候》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世界主要氣候類型教學設計02-11
世界的氣候類型教學反思04-22
世界的氣候教學反思09-25
世界的氣候類型教學反思04-24
《世界的氣候》教學反思范文06-05
《全球氣候變化》教學設計04-10
世界的氣候教學反思15篇01-04
世界的氣候教學反思(精選13篇)10-26
世界的氣候教學反思6篇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