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經濟效益教學設計
一.教材地位分析
《什么是經濟效益》這一課內容在整本教材中處于非常重要的地位,起著關鍵的連接點的作用。消費問題歸根結底取決于生產的發展,而各行各業的生產追求的目標就是經濟效益,所以一定要讓學生明白提高經濟效益的重要性。而后面涉及到的分配制度、市場經濟、宏觀調控、開放政策等都是從不同的角度來為提高經濟效益這一目標服務的。所以這一課內容是教材的關鍵點和連接點。
二.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通過教學使學生了解經濟效益和提高經濟效益的概念,了解微觀經濟效益和宏觀經濟效益的關系,明確提高經濟效益的前提和關鍵,認識到注重經濟效益,提高經濟效益的重要性。
2.能力目標:通過教學培養學生觀察問題,調查研究分析社會現象的能力;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3.情意目標:通過教學使學生能關注國內外大事,關心社會經濟,周邊環境,確立效益觀念,樹立正確的成才觀。
三.教學重點、難點
1. 重點:提高經濟效益的重要性。因為認識到重要性才能理解落實到具體行動,理解并支持有利于經濟效益提高的途徑、方法、方針和政策等,教材中的可持續發展和宏觀、微觀問題都是為了從長遠的,全局的角度提高經濟效益。
2.難點:微觀經濟效益和宏觀經濟效益的關系。因為涉及到很多社會現實問題,需要引導學生正確的認識理解。
四.教法和學法
借助多媒體教學手段,采用問題導學教學模式,通過學生課前閱讀、社會調查,課內在老師引導下思考、討論、回答、質疑,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自主探究的學習習慣。
1. 具體教法:問題導學研究模式
2. 學法:課前閱讀法、社會討論法、問題討論法
3. 教學手段:多媒體,實物投影儀
五.教學程序
先通過直觀的有現實意義的大家都熟知的環球樂園的事例導入,然后重點分析經濟效益的含義,兩種經濟增長方式的不同后果,可持續發展的意義三個問題,層層遞進讓學生明確提高經濟效益的重要性。第二個問題由于第一個問題的詳細分析,它的理論知識已經淺顯易見了。所以通過學生的課前社會調查報告在課內的交流、匯報、展示,引出提高經濟效益的兩方面要求,強調其前提和關鍵是產品符合社會需要。這一環節以學生活動為主,重在學生的參與和引導學生推導新知識。微觀經濟效益和宏觀經濟效益則以學生熟知的典型事例與書本知識相結合來解釋這一難點。最后呼應開頭的導入,再回到環球樂園效益問題,組織學生討論,讓學生通過學習應用自己的知識來為解決社會現實問題出謀劃策,把課堂氣氛推向高潮。
【什么是經濟效益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什么是周長》教學設計4篇03-29
月是故鄉明 教學設計12-06
【熱門】《給予是快樂的》教學設計04-03
《學校是樂園》教學設計與反思04-01
這片土地是神圣的教學設計03-30
《我是什么》教學設計及反思04-06
什么是親情02-23
什么是公文03-04
什么是訃告10-12
什么是聲明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