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語文四年級上冊《白鵝》教學設計
教學設計與評價是每個老師大必備技能。好的教學設計將帶來好的教學效果,讓學生更加受益,讓老師的教學水平更上一層樓。接下來小編為大家帶來了《白鵝》的教學設計,以供大家學習。
《白鵝》教學設計一
【教材簡說】
《白鵝》是人教課標版小語第七冊的一篇精讀課文,作者重點表現的則是白鵝的特點──高傲。以“鵝的高傲,更表現在它的叫聲、步態和吃相中”這一過渡段統領全文,細致刻畫了鵝“嚴肅鄭重”的聲調,“大模大樣”的步態和“三眼一板”“一絲不茍”的吃相。作者善于運用對比的方法來突出鵝的特點。如鵝與狗對比,表現鵝的叫聲“大”和“嚴厲”的特點;與鴨對比,顯出鵝“步調從容”“大模大樣”的大家風范;通過對狗如小偷般的委瑣相的描寫,彰顯鵝的老爺派頭。此外,作者還善于運用反語來表達自己的感情。如,用“我們的鵝老爺”“不勝其煩”“架子十足”等似乎含有貶義的詞語表現鵝的個性,從中我們可以看出作者對鵝的喜愛之情。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認識8個生字,會寫12個字;理解、積累并學會運用部分詞語;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過程與方法:學會抓住重點詞句了解白鵝的特點,能體會到作者運用對比、擬人、明貶實褒等方法表達對白鵝的喜愛之情。情感態度價值觀:積極參與學習活動,在感悟豐子愷用詞的準確、描寫的風趣及寫話訓練中獲得愉悅的情感體驗。
【教學重點】引導學生了解課文是怎樣寫出白鵝高傲的特點的,感受豐子愷對白鵝的喜愛之情。
【教學難點】感受反語的寫法,從那些看似貶義的詞語中體會作者對鵝的喜愛之情。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時間】兩課時
第一課時(略)
第二課時教學流程
一、復習引課
1、由鵝身上的傲氣引導學生回憶復現鵝的姿態和叫聲的描寫:
豐老先生是從哪幾方面寫白鵝高傲的特點?用波浪線劃出過渡句,從這句話里你知道了什么?
(出示課件,讓學生從整體上把握課文內容。)
2、引讀出示:好一個高傲的動物,引出下文步態的學習。
二、感受高傲
你最喜歡哪一部分,覺得哪句最有趣,就讀一讀。(出示課件,讓學生自主選擇學習方法。)
1.自由讀,感受步態的高傲:鵝走來了。自由讀第4自然段:有沒有感受到高傲的步態。
(1)學生交流:
生:我聽見了鴨、鵝……
指名分別讀──評“鴨小姐”“鵝先生”的朗讀。
師:寫高傲的鵝為什么寫“鴨”?(引出“對比”的寫法。)
出示詞語,進行理解:急速局促不安從容大模大樣
(2)、視頻突破“凈角”難點:
有不明白的嗎?(凈角)誰知道?(課件出示)指名說感受。
師:豐老用“京劇里的凈角出場”來比喻鵝的步調,不僅形象地寫出了鵝步調的從容,更顯出了鵝的步伐中透出的不可一世的傲慢。
(3)、朗讀體會對比寫法:誰能通過朗讀表現鵝步態的從容、大模大樣,那股傲氣?
(4)引讀:好一個高傲的動物!
2、默讀感受:“鵝的吃飯,常常使我們發笑。”這回請你默讀第5、6、7自然段,為什么使我們發笑?你感受到他的高傲了嗎?(可以劃出有趣的詞句,把感受寫在旁邊。)
(1)、自由交流,指名說。板書:三眼一板、一絲不茍體現在哪兒呢?
(2)品讀句子,說感受:(課件出示)
①譬如吃了一口飯,倘若水盆放在遠處,它一定從容不迫地大踏步走上前去,飲一口水,再大踏步走去吃泥,吃草。吃過泥和草再回來吃飯。
師:真是一絲不茍、循規蹈矩、不會變通啊!令人發笑。
師:吃東西也是慢悠悠的,不怕耽誤時間,并且很會擺架子。
②這樣從容不迫地吃飯,必須有一個人在旁侍候,像飯館里的堂倌一樣。
因此鵝吃飯時,非有一個人侍候不可,真是架子十足!
師:為什么“非有人侍候不可”?(因為它太三眼一板,一絲不茍,高傲吧!)
③因為附近的狗,都知道我們這位鵝老爺的脾氣,每逢它吃飯的時候,狗就躲在籬邊窺伺。
……鵝便昂首大叫,似乎責備人們供養不周。
師:喜歡“鵝老爺”這個詞嗎?(太形象了,它的確像個“老爺”,吃飯必須有人侍候,擺老爺架子,因為它總踏著方步去喝水、吃泥、吃草,狗來偷吃,飯被狗吃凈了,它昂首大叫,耍老爺脾氣。)
(3)、小結,引讀:好一個高傲的動物!
師:說得多好!這鵝真是有股傲氣,架子十足!怪不得豐老贊嘆“好一個高傲的動物!”
3、回顧全文,在叫聲、步態、吃相的關鍵詞的基礎上,指導編兒歌。(出示兒歌課件)
三、品味拓展
1、再次出示詠鵝課件,感受白鵝的可愛。
2、感悟寫法:感受擬人手法及作者抓住特點寫的方法,體味喜愛之情:
小結:作者用這種方法寫,既突出了鵝的`特點,又表達了自己的喜愛之情。同學們都很善于發現。表達自己的喜愛之情,有許多好的方法,大可不必口口聲聲地說我喜歡它。
3、請同學們回味課文后,出示“快樂寫話卡”:我是一只——的白鵝。試著用我們發現的寫法,把它的特點寫出來,把你對它的喜愛之情表達出來。
《白鵝》教學設計二
教學目標
1、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抓住重點詞句了解白鵝的特點,能體會到作者運用對比、擬人、明貶實褒等方法表達對白鵝的喜愛之情。
3、積極參與學習活動,在感悟用詞的準確、描寫的風趣及寫話訓練中獲得愉悅的情感體驗
教學重點:學會抓住重點詞句了解白鵝的特點,能體會到作者運用對比、擬人、明貶實褒等方法表達對白鵝的喜愛之情。
教學難點:積極參與學習活動,在感悟用詞的準確、描寫的風趣及寫話訓練中獲得愉悅的情感體驗。
教法:情境教學法
學法:朗讀感悟法
教學準備:課件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1、出示鵝的圖片。
你想說什么?你想用你熟悉的哪首詩來贊美它?
(美麗、潔白)(《鵝》這首詩)
2、板書課題,學生齊讀。
3、課件出示豐子愷先先生的簡介,學生了解。
二、自學提示
1、默讀課文,說說作者筆下的白鵝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一只白鵝)
2、再次默讀課文,思考:作者從哪幾方面介紹了白鵝的高傲,并說出相應的段落。
(板書:姿態、叫聲、步態、吃相)
3、讀自喜歡的部分,畫出重點詞句,體會作者是怎樣表現白鵝的高傲的。
4、作者用了哪幾種修辭手法將白鵝的特點展現出來?
三、交流討論
1、姿態
(1)學生先說說鵝的姿態,然后課件出示相關句子“它伸長頭頸,左顧右盼,我一看這姿態,想道:好一個高傲的動物!”
(2)你見到這樣的“大鳥”你會怎么想?(出示鵝的圖片)
(好大的架子,真是目中無人啊;真是傲氣十足啊)
(3)讀課件出示的句子。
2、叫聲
﹙1﹚默讀第三自然段,找出最能表現白鵝叫聲特點的詞。
﹙厲聲呵斥、厲聲叫囂、引吭大叫。﹚
﹙2﹚在什么情況下白鵝會表現出這種情形?﹙學生可用文中句子回答﹚﹙3﹚發揮想象,將鵝擬人化,說出鵝在不同情況中發出叫聲時的心態。見到生客進來,它會用嚴厲的聲音大聲叫喊:你是誰?沒有主人允許不準
進來,快回去!當籬笆外有人走路時,它會放開喉嚨大吼道:外面是誰呀?不許進入我的領地,快走開!
師:從同學們豐富的想象中,讓我們感受到了鵝的高傲。再讀課文,你還能體會到白鵝有什么特點?
學生再次交流:從“養鵝等于養狗”看出作者認為鵝很忠誠,能看守門戶;從“凡有生客進來,鵝必然厲聲叫囂”等詞句看出鵝對陌生人敢厲聲呵斥,非常勇敢、非常盡職。
3、步態
(1)請大家小聲讀第四自然段。思考:在這段中,作者如何表現出鵝得高傲的,請把它畫下來。
(鵝的步調從容;大模大樣的,頗像京劇里的凈角出場。)(課件出示鵝走路的姿勢,凈角出場姿勢)
(2)、作者除了寫出了鵝的步態,還拿它的老朋友鴨和鵝進行比較,你看看作者是怎么寫的?
(鴨的步調急速,有局促不安之相;)
(3)、同學們能從課文寫鵝和鴨的詞語中,想象出它們是怎么走路的嗎?誰來演一演?下面的同學注意看,再評評他們演得像不像。
(4)、作者發現了鵝與鴨的步態的些許差別,這是一種對比手法,這樣寫準確地描寫出鵝的步態特點,寫得這么貼切,說明了他平常該多仔細觀察啊!
(板書:對比手法)
(5)、讓我們也來對比的讀一讀。
(6)、鵝的步態是如此的高傲,那他站在那里時呢?又是怎樣的?高傲嗎?(它常傲然地站著,看見人走來也毫不相讓;有時非但不讓,竟伸過頸子來咬你一口。)
(7)、師質疑:老師不明白了,從剛才同學們的朗讀中讀出是喜愛,可從字面上看,作者好象并不喜歡白鵝,師讀不喜愛的語氣;作者到底對它懷著什么感情?
(作者對白鵝是一種喜愛的感情。作者雖然使用的是貶義的詞語,但是那是對白鵝的真喜歡。)
師指導讀書方法:讀書,不但要從字面上理解,還要聯系上下文深入體會字里行間包含著的作者的思想感情。作者表面寫白鵝高傲,叫聲很兇,實際是在贊揚它的盡職、勇敢。(引讀有關句子。)
4、吃相
(1)、自讀5-7自然段,思考下列問題:
a.鵝的吃飯,哪些地方使我們發笑?最可笑的是什么?
(吃法有板有眼、一絲不茍、從容不迫,先……再……然后……)b.鵝吃飯時為什么“非有人侍候不可”?是怎么侍候的?
(雞、狗會吃它的東西,站著侍候,一方面防止狗來偷食,一方面方便為其添食)
師小結的寫作特點:條理清楚,選材得當,運用了多種修辭手法。同時我們還明白了,因為作者對白鵝充滿了愛意并進行了細致的觀察,才能寫出如此生動的文章。
四、閱讀與練習。
練筆:請根據實際情況說一說自己喜歡的一種動物。
板書設計;
姿態伸長頭頸、左顧右盼
13、白鵝叫聲厲聲呵斥高傲
步態大模大樣
吃相三眼一板
作業:
1、抄寫文中你認為生動有趣的句子。
2、練筆:請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說一說自己喜歡的一種動物。可以從以下方面來說:它的特點、外形、脾氣、以及它是怎樣進食的、怎樣嬉戲、休息等等。把說的內容整理一下,然后寫下來。
【語文四年級上冊《白鵝》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語文上冊《白鵝》教學設計07-31
語文白鵝教學設計05-31
人教版語文四年級上冊《白鵝》教學設計06-22
語文《白鵝》教學設計與實錄05-23
人教版語文《白鵝》的教學設計05-21
《白鵝》語文教案教學設計06-01
人教版小學語文《白鵝》教學設計10-30
語文《白鵝》的教學設計(精選5篇)05-21
小學四年級語文上冊《白鵝》教學反思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