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站在鐵索橋上的教學設計
教材分析:
這篇課文是一首現代詩,描寫的是詩人站在鐵索橋上,思緒萬千,追憶紅軍當年飛奪瀘定橋激烈戰斗的場面,展示如今和平美好的生活,高歌英雄的土地,英雄的人民!全詩共四節,感情強烈,借景抒情,節奏鮮明,瑯瑯上口。
教學目標:
1、通過自讀感悟,交流討論,理解重點詩句的意思。
2、了解詩歌的內容,體會詩人表達的情感。
3、培養學生的閱讀理解、合作、想象以及表達能力。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準確流暢地背誦課文。
教學重難點:
理解詩句,體會詩人表達的情感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具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激發興趣,導入新課
俗話說:睹物思人。是啊,每當我們看到鮮艷的五星紅旗,不禁想起無數革命先烈為了讓后代過上好日子,不惜拋頭顱、灑熱血的情景。同學們,還記得咱們上節課學習的一首現代詩嗎?教師以這樣的一段敘述語導入,激發學生學習課文的興趣。板書課題后,全班齊讀一遍。
二、品讀詩歌,體會情感
全詩共四節,開頭和結尾反復吟唱。開頭營造了很美的意境,輕輕搖晃的橋身、飄過的云霧、大渡河的白浪引發作者無限的遐想;結尾同樣的景物,卻能感受到作者強烈的情感。這兩節詩的內容大致相同,因此我打破了按順序教學的方式,指導學生先學習第1節和第4節詩。
教師配樂范讀全詩,引出新課的學習,提出問題:詩人站在橋上看到了什么?學生先對全詩有一個整體的印象,繼而由問題導入到第1節詩的學習中。
學生自由朗讀這一節后,說說自己仿佛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
此時課件出示課本上的鐵索橋圖片,學生結合圖片展開自己的想象各抒己見,對詩人站在鐵索橋上看到的景物有了自己初步的'情感體驗。一幅靜止的畫面在學生的頭腦中經過再想象、再加工、再創造,就變成了鮮活的、動態的場面。這里,對學生理解能力、想象能力、傾聽能力及表達能力的培養都有所體現。
此時,我們的詩人正站在橋上,他的心情是怎樣的呢?由這樣一個問題把學生引到第4節詩的學習當中去。請學生們快速瀏覽全詩,找出反映作者心情的詞語劃下來。
學生根據自己的生活體驗,結合課文內容理解心潮洶涌激蕩的意思,再自由地朗讀感悟第四節詩。通過指導朗讀、觀察比較,引導學生發現這兩小節詩描寫的內容差不多,但第4節比第1節表達的感情更強烈一些。
這兩節詩的學習中,我采取多種形式指導學生朗讀,比如指名讀、分組讀、師生合作讀、配樂齊讀等。在所有文體中,詩歌的音樂性是最強的,很講究韻律和節奏。所以朗讀自然就成為綜合感受詩歌語言美、意境美的重要手段。
第二課時
詩人站在橋上回憶什么?通過問題引導學生學習第2節詩。
作者追憶紅軍飛奪瀘定橋、與敵人激烈戰斗的內容離學生的現實生活太遠,難以理解。學生初步感知后,先自己想象一下當時激烈的場面,然后通過觀看多媒體課件,再現當年紅軍戰士們飛奪瀘定橋的激烈場景,讓學生們進入到詩句所描繪的具體的情境中去。
再回過頭來細細體味詩句,和小組同學交流討論出第2節詩中最能體現紅軍戰士英勇無畏的詞句(勇士們哪,攀著一根根鐵索,冒著密密的彈雨,沖破了敵人的火網!),利用課件出示,深入理解。
攀著、冒著、沖破這三個動詞直接體現了紅軍戰士的英勇頑強以及不屈不饒的獻身精神。學生在學習語言文字的過程中,思想感情也受到了潛移默化的影響,這就把語文的工具性與人文性較好地結合在了一起。
第3節詩的內容是讓學生在小組里和小伙伴合作學習來完成的,這一部分描寫的內容與學生的現實生活相隔不遠,不難理解,我主要還是進行朗讀指導。
學生帶著問題自由地讀,指名讀;經過想象畫面后的讀;觀看影片片斷后的讀;理解重點詞句后的讀;最后帶著自己的理解、自己的感受讀。
讀的層次一步步上升,學生的情感體驗也是在逐步加深,整個學習過程學生都是在朗讀中感悟,在感悟中朗讀。
此時,學生在經歷了感知、感受、感悟到感動的情感體驗過程后,教師引導朗讀全詩,他們在學習中積累的強烈的感情就自然而然地釋放出來。教學的全過程也體現了由整體到部分,再回歸到整體的教學思路。
三、拓展積累、升華情感
1、準確流暢地背誦課文。
2、學習本文后,你想對無數先烈說些什么?
3、課后欣賞。(本詩的歌曲演唱、XX詞《長征》、蕭華的詩《飛渡大渡河》)
【我站在鐵索橋上的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我站在鐵索橋上教學設計04-18
《我站在鐵索橋上》的教學反思11-28
我站在鐵索橋上的教學反思07-20
我站在鐵索橋上的教案04-13
我站在鐵索橋上教案11-23
《我站在鐵索橋上》教學反思范文12-14
關于《我站在鐵索橋上》教學反思07-21
《我站在鐵索橋上》說課稿素材03-29
《我站在鐵索橋上》語文教學反思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