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文《父母之愛》的教學設計
學習目標
1、讓學生在交際與溝通中理解什么是真正的父愛母愛。
2、與人交流能尊重、理解對方
3、樂于參與討論,敢于發表自己的意見。
4、表達要有條理,語氣、語調適當。
教學時數:1課時
教學過程
一、扣緊課文,交流感受
1、利用課文切入話題。同學們,我們在父母的愛中長大,有人說過,父母的愛是慈祥的笑容,是親切的話語,是熱情的鼓勵,是嚴格的要求。讀了《地震中的父與子》《“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慈母情深》《學會看病》這四篇課文,也許大家對父母之愛,有了更深更全面的了解和感受。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聊聊讀了本組的一些收獲吧。
2、組織交流閱讀感受。以“父母的愛是_____(慈祥的、嚴格的、寬容的、縱容的、感人的……)”為中心,自由地交流閱讀感受。先是小組里交流,然后,全班自由表達見解。學生可從總體上來講,也可以結合某一篇文章,或某一片段,某一細節來談談自已的閱讀感受。
二、閱讀片段,發表見解
1、導入。“是呀,每位父母都愛自己的孩子,但愛的方式卻不盡相同。請大家閱讀下面三則小故事,然后我們再一起來談談自己的理解和看法。”
2、閱讀。教師課件出示三則小故事,學生自由閱讀。
3、交流。教師可讓學生先自由跟同伴交換看法,然后在小組內評說故事,提出自己的.看法,小組長對不同看法進行簡要記錄。最后,選派有代表性意見的同學在全班發表見解。三個故事中的第一個小故事,媽媽的包辦,使劉明養成了丟三落四的不良習慣。應該像《慈母情深》中的母親,有意識地鍛煉孩子的獨立生活能力。第二個故事中的爸爸教育方式不當,使馮剛畏懼考試。爸爸應該幫助他找出失敗原因,鼓勵他盡力在原有的基礎上獲得提高。第三個小故事中,李路杰的成功是爸爸正確引導的結果。教師應在交流過程中穿針引線,引導學生對三個故事談看法,廣開言路,暢所欲言,充分交流。同時,注意引導學生認真傾聽,比較集中地圍繞某一主題進行交際,互相補充,發表見解,甚至可引導學生對某一觀點進行辯論。
三、講述故事,表達想法
1、導入。“你在生活中也有類似的經歷嗎?你當時是怎么想的,現在又有什么新的想法?”
2、講述。把自己與父母之間發生的小故事講給同學聽,并談談看法。
3、評說。引導學生認真傾聽,聽后,可結合故事,或發表想法,或幫助分析,或提提解決辦法。
四、課后談心,引導溝通
1、講故事,求溝通。回家以后,把三個小故事講給自己的父母聽,并請他們談談看法,同時,把自己的看法也跟父母說一說。
2、講心事,求溝通。把自己對父母之間教育自己的事例和不同看法跟父母談談心,互相交流,互相溝通。
【課文《父母之愛》的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父母之愛》教學設計08-26
《父母之愛》 教學設計11-01
《父母之愛真情體驗》教學設計06-10
《口語交際父母之愛》教學設計04-29
《父母之愛》口語交際教學設計11-07
父母之愛01-07
口語交際父母之愛教學設計(精選11篇)05-30
《父母之愛》--電視散文教學設計4(網友來稿) 教案教學設計12-06
口語交際《父母之愛》教學反思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