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藤野先生》課文教學設計(精選11篇)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學設計,借助教學設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那么教學設計應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藤野先生》課文教學設計,歡迎大家分享。
《藤野先生》課文教學設計 篇1
一、導入新課
1、七年級我們學過魯迅的《從百草原到三味書屋》
回憶起自己的啟蒙老師壽鏡吾先生,老先生的方正、質樸、博學,令童年魯迅信服、敬畏。但魯迅在回憶中說:在我所認為我師的之中,最使我感激,給我鼓勵的一個。卻是另外一位日本人──藤野先生。藤野先生是怎樣的一個人?是什么讓魯迅這樣深情感念呢?為什么在1935年,日本巖波文庫要出版《魯迅選集》,譯者增田涉到上海征求魯迅意見,問他選哪些文章才好。魯迅回答:一切隨意,但希望能把《藤野先生》選錄進去。今天,我們就一起去感受這段難忘的經歷、認識這位給魯迅以鞭策的先生。(出示文題、作者)
2、指名一學生讀有關注釋,要求學生考慮,注釋告訴我們哪幾層意思?
學生回答,由教師歸納明確:
⑴ 交代了文章的出處,選自《朝花夕拾》。朝讀zhāo,早晨的意思。早晨的花到晚上拾起來,說明這個集子的文章都是回憶性的。我們學過的《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也是這個集子的。
⑵ 說明了文章的體裁──散文。
⑶ 介紹了文章的寫作年代、作者生活的背景和所寫的對象──藤野先生的全名和籍貫。
3、介紹時代背景:
這篇散文記敘了作者1902年夏末至1906年初春在日本留學的生活片斷。寫作年代則是在魯迅離別了藤野先生二十余年后的1926年10月12日。魯迅到日本學,本想以學醫來救國救民,可在仙臺醫學專科學校學習時,有一次觀看反映日俄戰爭的影片,片中中國人看日本槍斃給俄國人做偵探的中國人的麻木神情給魯迅以很大的刺激。從此,他棄醫學文,決心用文藝作為武器進行戰斗,從而喚起國民的覺醒。魯迅寫此文時,正當三·一八慘案發生之后,魯迅積極支持愛國學生的正義行動,與反動軍閥以及反動文人進行英勇斗爭,用戰斗的文章來抨擊正人君子的迫害,抒發自己的強烈的愛國主義情感和歌頌沒有民族偏見、正直、熱情的藤野先生所代表的日本人民對中國人民的友誼。
二、學生默讀課文,疏通有關閱讀障礙
要求:
1、標注出難字難詞。
2、想一想,文章是按什么順序來組織材料的,變換了幾個地點,
3、根據地點變化,將課文分成哪三個部分。
明確:
1、文章是按事情發展的時間先后順序來組織典型材料的。 變換了三個地點:
⑴ 我在東京;
⑵ 我在仙臺;
⑶ 我離開仙臺后。
2、段落層次的劃分以我活動地點的變換為標志。可分成三個部分(全文共有38段):
第一部分(第1~3段)寫我在東京的見聞及感受以及轉到仙臺求學的原因。這為與藤野先生的相識埋下了伏筆。
第二部分(第4~35段),這是全文的主體部分,寫我在仙臺結識藤野先生,受先生教益,贊揚先生的崇高品質,以及我棄醫學文的原因。
第三部分(第36~38段)寫我離開仙臺后對藤野先生的懷念之情,以及先生的崇精神品德對我的激勵與鼓舞。
三、學習課文第一部分
1、學生自由朗讀第一部分內容。
2、思考:
⑴ 這部分文字所描寫的對象是什么?
(清國留學生速成班的其他成員)
⑵ 請標出最能表現清國留學生丑態的詞語和句子?
(對他們是一種厭惡之情,這是從他們逛公園,賞櫻花,梳辮子,學跳舞等事情中可以看出。這也許也是魯迅為什么要離開繁華的東京的原因所在)
⑶ 對于這些清國留學生,我是持什么態度? 哪些詞語表明了我的態度?
在文章的第一部分中,作者著重描寫了清國留學生的不男不女、不倫不類的丑惡形象。形成一座富士山和宛如小姑娘的發髻,加上油光可鑒,生動形象地描繪與諷刺了清國留學生的奇特打扮。
⑷ 寫清國留學生的外貌,作者抓住了什么特點?
抓住了盤著大辮子的特點。
為什么抓這個特點?
因為在當時,有無辮子,可以區分對清王朝的態度。
教師介紹當時關于辮子的知識: 在清朝以前,我國講究身體發膚,受之父母,不可毀傷,所以,頭發終身不剪(和尚、尼姑除外)。20歲舉行冠禮之后,把頭發束在頭頂,上面加冠。清人入主中原之后,強制推行清朝法式:將前額頭發剃掉,后面留起辮子,當時有留頭不留發,留發不留頭之說。清朝末年,有反清思想的知識分子,例如魯迅,率先把辮子剪去。所以當時僅憑辮子就可以辨別對清王朝的態度。也有的辮子剪掉后又后悔了,就續一條假辮子。魯迅小說《阿Q正傳》中的假洋鬼子就是這樣。還有一種是革命來了,就把辮子盤在頭頂,用一根筷子別住;革命失敗了,就放下來。阿Q就是這樣。為此,魯迅還寫過一篇《頭發的故事》。
清國留學生 辮子盤在頭頂,說明什么?
留著辮子,不肯剪掉,說明他們效忠清王朝,是思想腐朽的保皇黨;而辮子盤在頭頂,又說明他們追求時髦,顯示自己贊成維新。一旦維新失敗,還可以把辮子放下來,表示自己是保皇派。總之,不倫不類,不土不洋,是首鼠兩端的兩面派。
教師評:魯迅抓住盤辮子的特點寫清國留學生的外貌,實際上是在畫他們的靈魂。他以極簡練的語言表現了極深刻、極豐富的內容,真是大師,大手筆!
⑸ 從我的態度,可以看出作者的什么思想?
作者對他們的極端憎惡的感情。
⑹ 一些段落在語言上有何特點?
(比喻、反語的巧妙使用)
比喻和反語修辭手法的作用是什么?無非、實在對表達句子意思有什么作用?
比喻、反語的巧妙使用,使文章語言幽默,風趣而又不失力度。文章中這樣描寫清國留學生:但花下實在標致極了
實在是的確的意思,標致是漂亮的意思,用實在修飾標致,說思想腐朽的清國留學生的確漂亮,這是反語,同時,還以上野爛漫的櫻花之美來反襯這群清國留學生之丑。而東京也無非是這樣,無非是只不過的意思,表達了作者對東京清國留學生的惡濁生活的憎惡、失望和不滿,強有力地諷刺了這些頑固維護清王朝統治的遺少,強烈表達了作者對他們的極端憎惡的感情。
這一部分內容,從側面反映了魯迅不愿與清國留學生同流合污的愛國主義思想,也為下文與藤野先生相識埋下伏筆。
四、學習課文第二部分
1、這一部分內容較多,請學生先默讀課文,然后思考:這一部分可以分為幾層?
論后明確:可以分為四個層次:
第一層(第4~5段):寫到仙臺的途中所見所聞和初到仙臺受到的優待。
第二層(第6~23段):寫與藤野先生的相識和相處的故事,贊揚他的高貴品質。
第三層(第24~31段):寫匿名信和看電影,激發作者的愛國熱情。
第四層(第32~35段):寫作者離開仙臺與藤野先生依依惜別。
2、研習第二部分第一層:
閱讀課文第4~5段。
⑴ 在去仙臺的途中,作者對日暮里和水戶這兩個地點記得很清楚,這是為什么?
明確:日暮里,觸發了作者憂國憂民的思想感情,印象深刻;水戶則是反清志土客死的地方。這兩處作者牢記不忘,表現了愛國的思想感情。
⑵ 作者到仙臺后,受到了哪些優待?
明確:不但學校不收學費,幾個職員還為我的食宿操心。
⑶ 那么作者對這一優待有什么感受呢?請細心體會以下幾個句子:
① 大概物以稀為貴罷。
② 我在仙臺也頗受了這樣的優待。
③ 在這呼吸不息的地方,蚊子竟無從插嘴,居然睡安穩了。
明確:
① 大概是物以希以貴罷。大概有猜測、估計之意,表示似有此事,又不能完全肯定。它與句末的罷合用,更加強了不敢肯定的語氣。物以希為貴從字面上看是仙臺還沒有中國學生,魯迅當算第一個。但這不是受優待的根本原因。作者用大概一詞詼諧而含蓄地猜測其根本原因大概是出于日本人民的善良心地和對中國留學生的友好之情。
② 受到的優待是不收學費,幾個職員還為我的食宿操心。這段生活情況的描寫反映了中日人民的友好情誼,又隱約讓人感受到弱國國民的辛酸,這是作者強烈的民族自尊心的反映。這段生活情況的描寫為下文中要寫藤野先生的高貴品質埋下了伏筆。這段生活情況的描寫將作者在生活上的刻苦精神與東京清國留學生的醉生夢死的生活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③ 居然睡安隱了。居然表示出乎意料之外,竟沒有想到的意思。該詞前面寫的內容是說明這個客店的居住條件差,蚊蟲多,晚上難以安睡,而作者采用了防護措施,竟出乎意料之外地睡得安穩,表達了作者以不好的生活環境并不在意,這種態度說明作者的生活上的刻苦精神,用居然一詞,還加強了整個句子的幽默感。
⑷、作者對這種種優待有什么感受?
明確:作者感到受到的不是尊重,包含著一個弱國國民的辛酸,表現出作者強烈的民族自尊心
板書第一層次層意:寫我到仙臺途中的所見和在仙臺受到的優待,表達了作者強烈的愛國主義精神和中日兩國人民的友好情誼。
3、研習課文第二部分的第二層次內容:
學生快速誦讀課文的第6~23段。
⑴ 作者抓住了哪些特征來描寫藤野先生?這些描寫揭示了藤野先生的什么品質?
寫藤野先生,作者抓住了他的外貌特征(黑瘦、八字須、戴著眼鏡)、舉止(挾著一疊大大小小的書)、聲調(緩慢而有頓挫)等方面的主要特征,將一個正直的學者形象描繪得栩栩如生。然后作者又從目睹到先生大大小小的書的情景和耳聞先生的衣著模胡,來表現先生的嚴于治學和生活檢樸的崇高品德。
⑵ 作者著得寫了藤野先生的哪幾件事?這些事表現了藤野先生怎樣的品質?
作者在跟藤野先生的交往中,著重選寫了他的四個典型事例。從四個方面來表現藤野先生的崇高品質。
① 寫藤野先生檢查并從頭到末地修改我抄的講義。表現了先生認真負責,一絲不茍的工作態度。
② 寫藤野先生指出我繪的解剖圖中的錯誤。表現了先生熱情關心,嚴格要求的工作作風。
③ 寫藤野先生為我不信鬼神,敢于解剖尸體而感到高興和放心。表現了先生的正直無私,直摯誠懇的工作精神。
④ 寫先生向我詢問,了解中國女人裹腳的情形。表現了先生的探索研究,實事求是的精神。
事例 思想品質
添改講義 認真負責,一絲不茍
糾正解剖圖 熱情關心,嚴格要求
關心解剖實習 正直無私,真摯誠懇
了解女人裹腳 探索研究,實事求是
這四件事,1、2兩件是詳寫,3、4兩件是略寫。通過這四個典型事例的記敘,贊頌了藤野先生認真負責、從嚴治學、熱情關懷、正直誠懇、毫無民族偏見的高尚品質。這些也就是藤野先生為什么要滿腔熱情地教育魯迅的原因。
板書第二層次層意:記與藤野先生相識和相處中的幾件事,贊揚藤野先生的高尚品質。
4、研習第二部分第三層次內容:
指導學生結合文中有關注釋,閱讀課文的第24~31段。
⑴ 這一層次寫了幾件事?
寫了匿名信和看電影這兩件事。
⑵ 這兩件事情給作者怎樣的刺激?反映了作者什么樣的思想感情?
① 這兩件事對探索救國救民之道的魯迅刺激很大。匿名信事件既用寫匿名信者的卑劣行為來反襯藤野先生的高尚品格,又使作者深感弱國弱民倍受岐視的悲哀,激發了作者強烈的民族自尊心和為拯救民族、富國強民的斗爭精神。看電影事件更深深地刺激了魯迅。他極為沉痛而憤慨地寫道:中國是弱國也無怪他們疑惑。用這樣的反語來表達作者的自尊心所受到的挫傷,思想上所受到的極大的震動,以及改變的志向,棄醫學文的決心。
② 他們也何嘗不酒醉似的喝采,何嘗與不連用,以反詰的語氣來加強肯定,說明他們無一例外地是這樣的幸災樂禍,麻木不仁,強烈地表達了作者對反動派長期統治下的人們精神麻木的痛恨。
可以引導學生誦讀文章第31段,進一步體會作者所受到的刺激。教師補充講述。
⑶ 作者為什么要棄醫從文,進一步了解作者的愛國精神。具體解釋請參看課文有關注釋。
教師引導學生明確:作者之所以這樣做,是因為中國民眾的愚昧、麻木,使他深感醫學只能解救病人肉體的苦痛,要真正解救自己的民族,首先要救治人的精神,喚醒民眾的覺悟。魯迅的這種將個人的志愿與祖國的前途命運緊密結合在一起的精神,是強烈的愛國主義精神的體現。
上述兩件事,尤其是后一件事情是魯迅決心離開仙臺,棄醫學文的根本原因。同時,也給下文寫與藤野先生的惜別作了鋪墊。
板書第三層次層意:寫作者離開仙臺,棄醫從文的原因,表達了作者強烈的愛國思想。
5、研習課文第二部分第四層次內容:
學生閱讀32~35段。
考慮作者是怎樣描寫我與藤野先生依依惜別的深厚情誼?
藤野先生聽說我不學醫,并要離開仙臺,甚感悲哀、凄然,他嘆息,并贈照題辭惜別,還希望我回贈照片,并常來信告訴他狀況。這些記敘和描寫將我與藤野先生依依惜別的深情生動具體地反映出來。先生對魯迅這種毫無民族偏見的深情,魯迅是終生難忘的。
板書第四層次層意:寫作者離開仙臺時,與藤野先生依依惜別的深情。
總結:課文第二部分(4~35段)是全文的主體部分。這一部分的意思,同學們可根據研習各個層次的內容及層意來進行歸納。
五、學習課文第三部分
1、到35段,已經完成了對藤野先生的回憶,為什么作者還要說自己回國以后的一些感想呢?
討論明確:此部分一方面表現了藤野先生對我的影響之大,另一方面表現我在實踐自己棄醫從文的誓言。
2、齊聲朗讀這一部分,畫出我對藤野先生思念的句子我影響之大的句子以及表現我實踐自己棄醫從文的句子。
與藤野先生分別后,作者說:又因為狀況也無聊,說起來無非使他失望,便連信有怕敢寫了。這句話應該怎樣理解?
學生討論后明確:作者對中國在辛亥革命后依然是黑暗混亂的局面感到失望和不滿,而又不愿意將這種情緒帶給他敬愛的老師,對良師的期望無以告慰,用一個竟字將自己的這種無限遺憾和內疚之情表達出來。
3、作者為什么說藤野先生是最使我感激,給我鼓勵的教師之一?
學生討論后明確:因為藤野先生品格高尚,尤其是他毫無民族偏見──他對我的熱心期望,小而言之,是為中國;大而言之,是為學術。這種精神與品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怎能不感到偉大呢?怎能不感激他呢?又怎能不從中受到鼓舞、激勵呢?一個最字分量極重,真摯地表達了作者的崇敬、感激和懷念之情。
4、結合課后練習一,文章以回憶藤野先生為主,為什么還花大量的筆墨來寫我在日本的遭遇和思考呢?
從整篇文章的結構來看,是圍繞藤野先生這個中心來組織材料的,雖說也貫穿著作者的愛國注意思想感情,但前者是明線,后者是暗線。寫對東京學習環境的厭惡,離開東京到仙臺,是寫與藤野先生結識的前因,接下來寫仙臺的學習生活,基本上與藤野先生有關,而且作者著力正面描述與藤野先生的交往。寫匿名信的尋釁和看電影所受到的刺激,這些事或是與藤野先生有直接關系,或是襯托出藤野先生的公正、真誠、在那種環境下的難能可貴。
所以,這樣一位沒有民族偏見的老師,也是魯迅寫這篇文章的目的所在,來贊揚藤野先生的高貴品格。
從這點看,我們教材傾向于第一種觀點。
六、小結
課文以作者與藤野先生的交往為明線,以魯迅思想感情的變化為暗線組織材料,體現了藤野先生崇高的精神和魯迅深切的愛國感情。文章語言精練,幽默而又犀利,抓住了人物的特征,生動而又傳神,我們在寫作時可以好好借鑒,用我們的筆記住我們最懷念的人。
七、板書設計
藤野先生
明線:與藤野先生的交往──沒有民族偏見──懷念先生
添改講義 糾正解剖圖 關心實習 問中國女人裹腳
暗線:魯迅的愛國情感──棄醫從文
《藤野先生》課文教學設計 篇2
學習目標:
1、積累“緋紅、標致、詰責、油光可鑒、深惡痛疾”等詞語。
2、回顧復習作者魯迅及相關知識。
3、研讀典型事例,理解人物形象。
4、學習藤野先生的高尚品質,體會作者在文中表達的深沉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
學習文章精選材料,多方面表現人物性格的手法,學習本文抓住人物語言行動表現人物性格特征的寫法,領會文章語言的感情色彩。
教學難點:了解藤野先生的思想品格,體會作者在文中表達的深沉的思想感情。
教學課時: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935年,日本巖波文庫要出版《魯迅選集》,譯者增田涉到上海征求魯迅意見,問他選哪些文章才好。魯迅回答:“一切隨意,但希望能把《藤野先生》選錄進去。“他的目的是借此打聽藤野先生的下落,同時委托增田涉先生代為尋找。第二年,《魯迅選集》出版,增田涉又到上海送樣書,魯迅再次問起藤野先生的下落,增田涉說沒有打聽到。魯迅先生嘆息說:“藤野先生大概不在人世了吧!”
過渡:這是怎樣的一個人,如此值得懷念?今天我們就來學學(板書課題)
二、檢查預習
復習作者,回憶我們學過的有關魯迅先生的文章
三、了解藤野先生
1、這位藤野先生是一位什么樣的人呢?請同學們給他畫一個像,用文字表述出來。
學生思考回答。(抓住黑瘦、八字須……)魯迅先生是如何描寫的呢?請閱讀第6-10自然段,思考:這些描寫說明了什么?
老師覺得作者寫的藤野先生不太漂亮,因此改為下面一段文字,可以嗎?
他,既有高倉健一樣的體魄,又有三浦友和一樣的相貌。臉色白而透紅,眼睛大而明亮,頭發整齊而又有一點波浪。他穿著一套筆挺的西裝,潔白的襯衣上打著一條漂亮的領帶,皮鞋擦得又黑又亮。一走上講臺,就用洪鐘一樣的聲音說:“我,就是藤野嚴九郎。”
明確:說明藤野先生的生活儉樸,不拘小節、治學嚴謹。反映他工作認真、全身心投入治學。
2、這樣的一位藤野先生,魯迅是如何來評價的呢?請同學們用文中的一個詞來回答。
學生回答:偉大
學生齊讀第37小節,體會魯迅對藤野先生的這種情感。
3、為什么在魯迅眼里和心理藤野先生都是偉大的?請同學們閱讀11—35小節,思考:文中寫了我和藤野先生的交往的幾件事?這些事又表現了藤野先生什么樣的品格?
學生討論、交流
可能出現的問題:
1、(第11-19自然段)寫藤野先生檢查并訂正“我”所抄的講義,糾正解剖圖,表現藤野先生對教學工作極其認真負責,教學的嚴謹,對學生的嚴格和對作者的關心。
學生可能出現的問題:
(1)概括這兩個事例,寫成小標題:──(1)添改講義;(2)糾正解剖圖。
(2)文中的“講義”有哪兩個意思?──前者指講課內容,后者指課堂筆記。
(3)“我”為什么“很吃了一驚”?請用自己的話概括。──因為看到藤野先生親自給“我”這個外國學生改講義。
(4)“我”為什么“不安和感激”?請用文中的語句回答。──“不安”是因為講義中有那么多的脫漏和錯誤讓先生費神。“感激”的是藤野先生的熱情關心。
(5)把“都用紅筆添改過了”的“添改”改為“修改”可以嗎?──不可,“添改”比“修改”更費神。
(6)藤野先生給魯迅添改講義是否偶一為之?請從文段中找出根據。──不是。有兩處可證明:
①藤野先生要求每一星期送給他看一回;
②這樣一直繼續到藤野先生教完了他擔任的功課:骨學、血管學、神經學。
(7)填空:藤野先生給作者改講義改得十分認真,其中最能表現改得全面的詞語是──“從頭到末”;
說明改得細致的詞語是──“不但……連……一一”;說明改得及時的詞語是──“第二三天便還我”。
2、(第21-22自然段)寫藤野先生因“我”敢于學習解剖尸體而很高興,表現他對作者的熱情誠懇和關心。
3、(第23自然段)寫藤野先生想知道中國女人裹腳使足骨變形的詳細情形,表現藤野先生注重調查,治學嚴謹的科學態度。
4、(第24-28自然段)寫“考試事件”,一方面諷刺了日本的所謂“愛國青年”,同時也表現了藤野先生和一些日本學生是主持公道的。
5(、第32-34自然段)寫藤野先生聽“我”說不學醫了,要改學生物學時的表情,表現藤野先生尊重學生的品質和待人憨厚的性格。
6、(第35自然段)寫藤野先生臨別前夕送相片題詞“惜別”,表現藤野先生對作者的真摯情誼。藤野先生為什么“悲哀”?為什么想說卻沒有說?魯迅為什么要說謊?
四、深入理解人物
1、同樣是日本人,別的日本人是怎樣看待中國人的?這種態度,最集中地體現在哪兩件事件上?找出文中的相關段落。
①“匿名信事件”
譏刺“我”得了教員漏出來的題目,才考試合格的。
“中國是弱國,所以中國人,當然是低能兒,分數在六十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無怪他們疑惑。”
——前半句揭露了日本“愛國青年”的荒謬邏輯,表達對此的憤恨和抨擊;后半句寫出了作者在遭受屈辱后極為辛酸和憤懣的感情。
②“看電影事件”
做偵探的中國人被日本軍隊槍斃,別的中國人在圍觀,日本觀眾在歡呼。 “嗚呼,無法可想。”
——反映出作者難以抑制的激憤!
③這兩件事各有什么側重?
匿名信事件——弱國國民受人歧視。
看電影事件——中國老百姓的愚昧、不覺悟。
2、通過這兩件事情,你對藤野先生的“偉大”又有了什么新的理解?
藤野先生在日本舉國上下都鄙視中國人的風氣下,能夠做到沒有狹隘的民族偏見,以公正之心對待來自弱國的學生,給予極大的關心、鼓勵和真誠的幫助,尤其顯得難能可貴。所以,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偉大的。
五、探究分析
(1)如此偉大的老師當然值得魯迅先生懷念,請找出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作者離開仙臺后對藤野先生的懷念?
最后三段
(2)藤野先生對魯迅的人生又產生了怎樣的影響呢?(為什么魯迅會時時想起他,為什么把他的照片掛在書桌對面的墻上?)
學生自由討論
1、有高深的學問,嚴謹認真。
2、關心異國青年
3、藤野先生平等意識、尊重他人的觀點給魯迅巨大的影響,使得魯迅一直能夠保持著對中國底層百姓和大眾疾苦的關注和同情。
4、看到照片便能時時想起在日本的經歷,想起自己身上肩負的重任,從而不斷地鞭策著自己筆耕不輟。
5、藤野的出現恰恰在魯迅思想的重要轉型期間。
六、歸納本課所學
七、作業
課后作業:夜深人靜之時,面對掛在東墻上的藤野先生的照片,想到與恩師已闊別20年了,魯迅一定有許多話想對先生說。把握課文主旨,展開合理想像,模仿作者口吻,給藤野先生寫一封信,表露作者當時的心跡。(注意聯系寫作背景)
板書設計:
添改講義————認真負責
糾正解剖圖——嚴格要求
無民族偏見——偉大關心解剖實習,熱情誠懇
了解女人裹腳——求實精神
惜別——————友好尊重
《藤野先生》課文教學設計 篇3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清文章思路、線索,找出文中主要事例。
2、理解藤野先生的高尚品質和作者強烈的愛國主義精神。
3、討論什么是真正的愛國主義,聯系現實,關心時事。
4、品析文中含義深刻的語句理解反語的運用。
【教學重點】
1、理思路、找線索,析事例。
2、理解藤野先生的高尚品質和作者強烈的愛國主義精神。
【教學難點】
1、對文中含義深刻的語句的理解及反語的運用。
2、對真正“愛國性”的理解。
3、思考中日關系中當前面臨的問題。
【教學設想】
1、本文篇幅較長,是用早期白話寫成的,又有很多含義深刻的語句,理解起來有一定的難度。所以要求學生課前要做好預習,要多讀課文。課上時間不可能通讀,只能是有重點地朗讀。
2、為了增加閱讀量,同時也是為了更好地理解課文,課前要求學生多讀魯迅的作品,其中魯迅簡歷、《〈吶喊〉自序》、關于藤野先生的資料、魯迅留學時的國內國際背景等為必讀內容。這也是符合新課標語文學習要向課外延伸的要求的。當然,教師也要多查找和本文有關的資料,并在適當的時機展示,師生共同補充資料,互相討論,體現了師生雙方民主、平等、合作的理念。
3、語文學習的延伸還有一個方向,那就是向生活的延伸。我們今天學習《藤野先生》和十年前應該有很大的不同。十年來中日關系發生了重大的變化。在把“愛國青年”和藤野先生做對比時,在分析那些人的“愛國”性及其思想根源時,很自然地會涉及到日本的國民性問題,很自然地會聯系到當前日本社會越來越嚴重的右傾化問題,通過學習本文應該引起學生對當前中日困難關系的關注和思考。我們一定要讓學生認識到:什么才是真正的愛國主義,如何正確地對待其他民族。要學會和其他國家民族和平友好相處,提高對日本嚴重右傾化的警惕。
4、本課的廣度體現在對課文內容的大量補充及對當前中日關系的關注上;深度體現在對“愛國青年”的“愛國”性的分析上及對“真正的愛國主義”的討論上。
5、我認為尊師不是本文主題的第一義項。故在本課中只粗略提及。
6、本文知識點眾多,學習時不求面面俱到,但重點是必須完成的,難點是必須要突破的,通過研討學習一定要讓學生情感上有觸動、思想上有收獲、語文能力上有提高。
第一課時
〖主要內容〗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清文章思路、結構、線索。
2、找出“我”和藤野先生交往時的主要事例,并對這些事例進行分析,理解其中體現的藤野先生的品質和作者的愛國精神。
3、分析部分含義深刻的語句。
〖教學過程〗
一、導入
魯迅是大家所熟悉的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你知道他最難忘、最使他感激的老師是誰嗎?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他寫的《藤野先生》這篇文章來解開這個疑問。
二、根據預習,提示生字
挾著 芋梗湯 詰責 寒顫顫 畸形 緋紅
(注:以上生字都是課本注釋中所沒有的)
三、學習讀第一自然段
提醒學生注意:為什么稱為“清國留學生”?寫清國留學生時,著重抓住了他們外貌的哪個特征來寫?
辮子是民族壓迫的象征,也是封建專制的象征。為什么這么說?請大家討論。
《藤野先生》課文教學設計 篇4
教學目標
1、了解藤野先生的思想品格,了解魯迅先生中青年時代的心路歷程。
2、學習文章選取典型事例多方面表現人物品質的手法。
3、學習文章抓住人物語言行動表現人物性格特征的寫法。4、體會語言的感情色彩。
教學重點:分析人物形象,學習寫人的方法教學難點:線索的理解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課前準備,課前檢查
1、布置預習,查看魯迅及其作品。
參考:魯迅(1881—1936)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生于浙江紹興,原名周樹人,字豫才,自第一篇小說《狂人日記》開始用魯迅作筆名。
著名作品集有《野草》、《朝花夕拾》《吶喊》、《彷徨》《華蓋集》、《墳》等。本文選自散文集《朝花夕拾》。
2、借助工具書,解決生字詞。
二、導入新課:同學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老師,都對老師懷著這樣或那樣的感情。一向以犀利、冷峻文筆著稱的魯迅先生,在回憶起他的老師藤野先生時,卻筆筆深情。魯迅先生在文章中說他:“在我所認為我師之中,他是最使我感激,給我鼓勵的一個。”他是一位怎樣的老師呢?為什么魯迅先生對他有這么高的評價呢?讓我們來一起學習魯迅的這篇散文《藤野先生》。(出示文題、作者)
三、檢查預習
1、介紹作者及其作品
2、檢查生字詞的音、形、義
四、限10分鐘快速流覽課文,要求弄清文中所寫的人物、地點、事件,文中蘊涵的作者的感情。讀后合上書本,在全班交流。
1、人物:藤野嚴九郎、“我”、仙臺醫專的學生、中國留學生
2、地點:東京、仙臺、中國
3、我和藤野之間發生了哪些事情?此外文中還寫了哪些事情?(學生可能不會分類說,只要說出即可,也可能不全面,暫時不管)
4、文中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感情?并說說你的理由。
對藤野的敬重、感激,對祖國的熱愛,對日本學生的憤慨,對清國留學生的反感失望。(學生也許不全面,或沒理由,不必深究)
五、再速讀課文,理清文章結構,把握各層內容及文章的思路
1、速讀課文,根據地點的轉換,把文章分成三塊。
2、再讀每一塊,說說在每個地點發生了哪些事情。
第一部分在東京①清國留學生看櫻花②清過留學生學跳舞
第二部分在仙臺
①仙臺醫專給“我”的優待②我”認識藤野先生③藤野先生給“我”添改講義
④藤野先生為“我”糾正解剖圖⑤藤野先生關心“我”的解剖實驗
⑥藤野先生向“我”了解中國女人裹腳的事⑦匿名信事件⑧看電影事件
第三部分離開仙臺之后(在中國)①收藏講義②懸掛照片③多寫文章
3、思考:以上這些事件材料是按照怎樣的順序來安排的?
時間的推移、地點的轉換和事件發生的先后順序來安排的。
第二課時
六、閱讀文章寫藤野先生的內容,分析人物形象
1、藤野先生這個人物形象栩栩如生,讓讀者既能感受到他的可貴的品格,又能看到他的外的形象,甚至能聽到他講話的聲音。那么,作者是用什么方法塑造這個人物的呢?
主要是用多個典型事件多方面表現人物的品質,用外貌行動描寫表現他外在的形象。
2、再讀“我”與藤野先生相交的內容,說說主要事件分別表現了藤野的什么思想品質?外貌、動作、語言描寫又能表現藤野的什么特點?找出相關內容全班交流。
多媒體或小黑板展示:
藤野先生
外貌黑瘦,八字須,戴著眼鏡,模胡 舊外套 有時竟會忘記帶領結
思想品質生活儉樸認真負責要求嚴格熱情誠懇求實精神
主要事件添改講義糾正解剖圖關心解剖實習了解女人裹腳
3、文中寫日本的人物還有哪些?他們對突顯藤野先生有什么作用?
寫仙臺醫專的職員的優待,從正面襯托了藤野先生的對異國青年的關心和熱情;寫日本“愛國學生”的歡呼和學生干事的污蔑,從反面襯托了藤野先生的正直善良和沒有民族偏見的優秀品質。
4、歸納藤野先生的形象。
藤野先生是一個有高深的學問、嚴謹認真、對外表卻很不在意、正直、富有人情味、尊重人、有平等意識、關心異國青年的人。
5、談收獲:學了這篇文章,你從中學到了哪些寫人物的方法?或談談你在寫作方面獲得了哪些啟示?
第三課時
七、理清作者的心理歷程,了解本文兩條線交織的組材方式,體會散文“形散神聚”的特點。
1、課文標題是《藤野先生》,可除了藤野先生外,我們還能在作品的字里行間看見另一個人物,那就是作者。你能找到作者經歷的事件和心理歷程嗎?
根據提示,完成表格。(要求學生概括回答)
作者經歷事件心理歷程
離開東京對東京清國留學生腐化生活的失望厭惡
途經“日暮里”、“水戶”勾起作者的憂國之思和對愛國志士朱舜水先生的敬仰
受到優待“物以稀為貴”,對優待不以為然
“匿名信”事件民族自尊心受到極大的傷害
電影事件痛心于國民的麻木不仁,
告別先生棄醫從文,另尋救國之路
保留講義、掛相片懷念藤野先生,繼續戰斗
2、“我”與藤野先生的交往過程是本文的明線,本文還有一條暗線也貫穿始終,根據上表說說這條線索是什么?(愛國熱情)
3、《藤野先生》主要是懷念歌頌藤野先生,還是寫作者的愛國主義思想歷程?
小組交流,找出依據。
全班交流,教師點撥(主要讓學生如何理解那些沒有直接寫藤野先生的內容)
參考:一般來說,文章的標題是作者對全文思想內容最鮮明和最精練的概括。這篇散文敘述的焦點應該是藤野先生,文章的主題,自然應該是和藤野先生有直接關系的,不應是以描寫藤野先生為主,表現的卻是“我”的某種思想,文章在結尾處點明主題,“他的性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偉大的,雖然他的姓名并不為許多人所知道。”第二,從整篇文章的結構看,是圍繞藤野先生這個中心來組織材料的,雖說也貫穿著作者的愛國主義思想感情,但前者是明線,后者是暗線。寫對東京學習環境的厭惡,離開東京到仙臺,是寫與藤野先生結識的前因,寫途經的日暮里和水戶表現作者憂國之情,是作者在藤野先生教導下刻苦學醫的主要動機。接下來寫仙臺的學習生活,基本上都與藤野先生有關,而且,作者著力正面描述了與藤野先生的交往,寫匿名信的尋釁和看電影所受到的刺激,這些事或是與藤野先生有直接關系,或是襯托出藤野先生的公正、真誠,在那種環境下的難能可貴。后面幾段,則是寫和藤野先生的分別及分別后對藤野先生的懷念。因此,“贊揚藤野先生的高貴品格”應是這篇回憶散文的主旨和本意。
八、理解一些重點語句的含義和感情色彩
1、本文可揣摩的語句很多,沒必要都找出來揣摩分析,老師先提出幾個句子作例子,引導學生理解或體會,然后讓學生自己去找、去揣摩。
(1.)東京也無非是這樣。
(2.)實在標致極了。
如離開仙臺后對藤野先生的懷念。“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偉大的”,是“最使我感激,給我鼓勵”的一位老師。
2、指名學生分別朗讀文章第1段、第5段、第24---31段以及第36--38段等段落,
要求學生朗讀時注意讀出其中的感情。
參考:第1段透出的是一種辛辣的嘲諷,第5段應該是一種輕松親切的語調,表現出一種友好之情;而第24--31段則是充滿著作者的憤激之情,最后第36、38段充滿著作者的感激之情。
九、小結
本文是一篇以寫人為主的散文,生動形象地記述了一位正直熱誠的日本學者如何對待自己的教學工作以及耐心地對待一個異國學生;并深刻地寫出自己思想歷程上的重要選擇。表達了作者對先生的懷念和佩服之情。時隔20年,作者仍時時記起他,足見藤野對他的人生的影響之大。一位優秀的教師,就像一盞不滅的燈,會長久地照耀著人們,給人以精神和力量。
十、作業以“我最敬佩的一個人”為題作文。
《藤野先生》課文教學設計 篇5
知識與能力:
1、理清文章結構層次
2、圍繞作者與藤野先生的交往來分析文章。
過程與方法:
1、聯系社會背景,來領會作品深刻的思想內涵的方法。
2、通過反復朗讀體會作品的思想感情的方法。
3、賞析課文重點語句的方法。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對課文的學習,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
教學重點:
理解選擇典型事例突出人物品質的寫法
教學難點:
理清文章結構層次
教學方法:
學生自主學習為主,教師答疑解難為輔
教學時數:
兩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介紹背景
出示魯迅的《自題小像》“靈臺無計逃神矢,風雨如磐暗故園。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薦軒轅。”由這首詩中表現出來的愛國精神引出本課。
出示自學目標
1、朗讀課文,自行解決生字生詞。
2、理清結構層次(根據時間的推移、地點的轉換)。
3、了解作者與藤野先生之間發生的事件,體會藤野先生的性格特點。
4、揣摩作者在文中表達的感情。
5、借鑒寫作特色。
三、分小組自學
教師巡視、指導、點撥
檢查自學,合作探究
1、給加點字注音
瞥見畸形匿名詰責
(1)實在是標致極了。
(2)便使我忽又良心發現,而且增加勇氣了。
3、探究文章內容
按小組回答自學題目,教師評價
分三部分:去仙臺前、在仙臺、離開仙臺
四件事:添改講義、糾正解剖圖、關心解剖實習、了解中國女人裹腳
工作一絲不茍、治學嚴謹、實事求是、熱情、沒有狹隘的民族偏見
對藤野先生的懷念,強烈的愛國精神。
a用典型事件突出人物性格特點。B雙線并行,結構嚴謹。作者與藤野先生的交往為明線,作者的愛國情感為暗線。C使用反語,增強表達效果。
五、質疑問難,深層探究
學生提出疑難問題,師生共同探究
如:開頭寫中國留學生的生活有什么作用?如何理解“物以稀為貴”?作者去日本留學的目的是什么?為什么要學醫?為什么要棄醫從文?
六、情感共鳴
生談談學習本文后的感想
七、課堂小結
八、作業
1、抄寫課后詞語3遍。
2、學習本文的寫人方法,寫自己的一位老師。500字以上。
板書設計:
1、修改講義一絲不茍
2、糾正解剖圖治學嚴謹
藤野先生
3、關心解剖實習熱情誠懇
4、了解中國女人裹腳
《藤野先生》課文教學設計 篇6
教學目標
1、學習文章描寫人物的方法。
2、熟讀課文,理清文章脈絡。
3、學習藤野先生正直熱忱、治學嚴謹的高尚品格。
教學重點
作者留學過程中的幾件事。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過程
一、選自《朝花夕拾》(魯迅全集)第二卷,人民文學出版社2005版。
二、整體感知課文
(一)請同學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朗讀課文。讀后思考,文章記錄了作者留學過程中的哪幾件事?
(二)自主解決生字詞,讀音和默寫都要正確。
挾 櫻花 緋紅 宛如 掌故 落第 畸形 不遜 匿名 詰責 嗚呼
凄然 教誨 油光可鑒 杳無消息 抑揚頓挫 正人君子 深惡痛疾
三、精讀課文
(一)請同學們快速朗讀課文,看看文章可以分為幾個部分,各部分主要寫了什么?
文章可以分為三個部分:1-3自然段為第一部分,主要寫作者在東京的見聞和感受。
4-35自然段為第二部分,主要寫作者與藤野先生相識、相處、離別。
36-38自然段為第三部分,寫作者對藤野先生的懷念。
(二)請同學們齊讀第6-10自然段,再看書上的插圖。看作者初見藤野先生的情況。
(三)請男生齊讀課文,看文章記錄了作者留學過程中的哪幾件事,試為每件事擬一個小標題。先在小組交流,然后請3位同學在全班交流。
1、離開東京的原因
2、在仙臺求學受到優待
3、認識藤野先生
4、添改講義
5、關心解剖實習
6、匿名信事件
7、看電影事件
8、“我”與藤野先生惜別
(四)請女生齊讀課文中作者與藤野先生交往的部分,請同學們說說為什么他“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偉大的”。
藤野先生治學嚴謹,做事認真,為人正直,矢志于醫學事業;用公正之心對待作者,在學習上給予作者極大的關心和幫助。
(五)請同學們快速朗讀課文。
本文題為《藤野先生》,可是作者還用了大量篇幅寫和藤野先生無關的見聞和感受,你認為寫這些內容有什么作用?
這篇回憶性散文主要寫的是”我“的生活經歷和感受。這篇散文的另一條線索是“我”的愛國之情,也就是“我”棄醫從文的歷程。“我”從東京到仙臺留學,這一段經歷在作者一生中產生了重要影響,他的思想在這一階段發生了重要轉變,而藤野先生與“我”的交往,是這段歷史中最讓“我”感懷的片段。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本文寫的是作者“以藤野先生為中心的一段人生經歷”,而非簡單的“我與藤野先生交往”。
(六)魯迅非常重視文章的修改。仔細比較下面的原稿和改定稿,談談這些修改的好處在哪里。
1、“清國留學生”成群結隊到上野公園去。
2、地板前加“有一間的”,使地點更為準確;加了一個“咚”字,說明聲響更大。
3、加上兩句,表現了作者更加堅定斗爭的決心。
四、課堂總結
本文寫了作者與藤野先生交往中的幾件事,通過這些事,表現了藤野先生嚴謹治學,對工作一絲不茍,公正待人,在學習上對作者給予極大的幫助。本文內容真實,所寫的事件非常典型、作者注重細節描寫。
五、布置作業
1、抄寫生字詞。
2、課外閱讀《<吶喊>自序》。
《藤野先生》課文教學設計 篇7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目標:
正確讀寫理解字詞,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掌握課文主要內容。
過程與方法目標:
通過朗讀與體會,學習作者通過語言、外貌、動作的分析刻畫人物形象的方法。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體會藤野先生醫學無國界的偉大靈魂和作者對藤野先生的思念之情。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學習作者通過語言、外貌、動作的分析刻畫人物形象的方法。
教學難點:
掌握藤野先生的人物形象,理解作者“棄醫從文”的愛國情懷。
三、談話導入
引導學生談論魯迅筆下的三位恩師,進而導入課文《藤野先生》。
四、初讀
1.背景:魯迅是抱著尋求救國道路的心愿到日本學醫的。可魯迅最終并沒有成為一名醫生,他開始以筆做武器來抗爭。
2.內容:
(1)文章分成幾個部分來寫的?
(去仙臺學醫的直接原因;作者在仙臺學醫的經歷;“我”離開仙臺后的故事)
(2)文章記錄了作者留學過程中的哪幾件事呢?為每件事擬一個小標題。
(離開東京之緣由;仙臺求學受優待;初識藤野先生;添改講義;糾正解剖圖;了解女人裹腳;匿名信事件;看電影事件;離別先生)
五、析讀
層次一:感受人物
小組合作討論:找到描寫藤野先生的句子,并談談感受。
(一)“其時進來的是一個黑瘦的先生,八字須,戴著眼鏡,挾著一迭大大小小的書。一將書放在講臺上,便用了緩慢而很有頓挫的聲調,向學生介紹自己道:‘我就是叫作藤野嚴九郎的……’”
1.這是從哪些角度描寫的藤野先生?
(動作描寫、外貌描寫以及語言描寫)
2.藤野先生是怎樣的形象?
(黑瘦的先生,八字須,戴著眼鏡)
3.還有沒有描寫藤野先生外貌的句子?
(“穿衣服太模胡了,有時竟會忘記帶領結;冬天是一件舊外套,寒顫顫的”)
4.從這里看出來他又是怎樣的形象?
(生活簡樸的學者形象)
5.模仿一下先生介紹自己的動作和語氣。
(二)“你看,你將這條血管移了一點位置了。——自然,這樣一移,的確比較的好看些,然而解剖圖不是美術,實物是那么樣的,我們沒法改換它。現在我給你改好了,以后你要全照著黑板上那樣的畫。”
1.“的確”一詞能否去掉呢?
(不能,因為該詞正說明藤野先生工作的嚴謹細致,但又說話和藹可親)
2.從這兒咱們能看出藤野先生的形象是?
(治學嚴謹又溫和的學者)
3.聯系前文,找找拿回批改的講義時,“我”的反應是?
(“我拿下來打開看時,很吃了一驚,同時也感到一種不安和感激。”)
4.為什么又會感覺到不安和感激呢?
(講義中有那么多紕漏和錯誤讓先生費神;藤野先生對我的熱情和關心)
5.還能從哪些事情上看出藤野先生的高貴品質?
(添改講義,關心解剖實習,了解裹腳)
層次二:探究文本
1.課文除寫藤野先生外,還寫了什么?
(清國留學生賞櫻花、學跳舞…)
2.本文題為《藤野先生》,為什么作者還用了大量篇幅寫和藤野先生無關的見聞和感受?
(這些事或是與藤野先生有直接的關系,或是襯托出藤野先生的公正、真誠在那種環境下的難能可貴)
六、品讀
文中共有兩條敘事線索,大家能不能找出來?
(明線:與藤野先生的交往——沒有民族偏見——懷念先生;
暗線:魯迅的愛國主義情感——棄醫從文)
七、小結作業
作業:如果你是魯迅先生,多年后再看藤野先生照片,會對他說些什么呢?發揮想象,寫一篇不少于300字的隨筆。
《藤野先生》課文教學設計 篇8
《藤野先生》是魯迅的一篇回憶散文,記敘了作者從東京到仙臺學醫的幾個生活片斷。《藤野先生》是魯迅的一篇回憶散文,記敘了作者從東京到仙臺學醫的幾個生活片斷。
【教學目標】
1、理解用典型事例寫人的方法
2、品味含意豐富的語句
3、體會作者情感,感受師生真情
【教學創意】
1、讓對話在“偉大”中穿行。抓住“偉大”一詞展開教學,以此為縱線貫穿全課,使課堂結構緊湊,板塊清晰;主線分明,不蔓不枝;層層剝筍,循序漸進。
2、引讀。在教師引領下反復誦讀課文第37段,不但使學生的理解層層深入,漸入佳境,而且使課堂呈現一種重章復沓的音樂之美。
【教學設計】
一、聚焦“偉大”:
這節課我們一起學習魯迅先生寫自己老師的一篇散文——藤野先生。(板書標題,強調“藤”字。)從小學到現在,你們一定也有自己難忘的老師。請你用一兩句話來評價他。
(屏顯藤野先生圖片)藤野先生,是魯迅青年時在日本仙臺學醫時的一位老師,二十多年后的中年魯迅是怎樣評價他的呢?(屏顯第37段并齊讀:
但不知怎地,我總還時時記起他,在我所認為我師的之中,他是最使我感激,給我鼓勵的一個。有時我常常想:他的對于我的熱心的希望,不倦的教誨,小而言之,是為中國,就是希望中國有新的醫學;大而言之,是為學術,就是希望新的醫學傳到中國去。他的性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偉大的,雖然他的姓名并不為許多人所知道。)
針對這段話,你有什么問題要問魯迅先生?什么是“偉大”?(超出尋常,令人欽佩敬仰的。)是啊,一個普通的醫學教授,僅僅兩年的師生情誼,況且魯迅后來也棄醫從文,二十多年后為什么說在“眼里和心里是偉大的”呢?(板書:偉大?)
二、品味“偉大”:
1、先看兩人的相識相處。指名讀第6—23段。作者選取了和藤野先生交往中的哪幾件事?請結合具體詞句談談,你讀到了一個怎樣的藤野先生。
全班討論,教師點撥(提示:在學生容易忽略處著力):
①第一節課:工作中規中矩,生活不拘小節。
誦讀:讓學生模仿“緩慢而很有頓挫的聲調”自我介紹:“我就是叫做藤野嚴九郎的……”
②添改講義:誨人不倦,一絲不茍。
誦讀:“你能抄下來么?”是商量詢問的口吻;“拿來我看!”為學生可以抄下來講義而興奮。
比較:“我的講義已經從頭到末,都用紅筆添改過了”,“添改”,改為“修改”或“訂正”行不行?(“添改”,即增加和訂正。如果說增加講義中脫漏的地方還是一位醫學老師的職責的話,訂正文法的錯誤就不是他份內的事了。)
③糾正解剖圖:既嚴格又耐心。
比較:“你看,你將這條血管移了一點位置了。現在我給你改好了,以后你要全照著黑板上那樣的畫。”和原文比較,想想能不能這樣改。(原文是委婉的批評,耐心的指導,怕“我”難堪。)
④關心實習:無微不至,充滿尊重。
比較:體會下列三句話的表達效果:(屏顯)
“聽說中國人是很迷信鬼的。”
“聽說中國人是很相信鬼的。”
“聽說中國人是很敬重鬼的。”
(作為一個醫學教授,本可以坦言,沒有鬼,不必迷信之類的話,但是怕傷了“我”的自尊,故意委婉地說“敬重”,而不是“迷信”或是“相信”,這是對“我”的尊重,也對中國文化的尊重——即使它可能是落后的、愚昧的。)
⑤了解女人裹腳:求實精神,善良心地。
比較:(屏顯)
·原稿:總要看一看才好。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定稿:總要看一看才知道。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定稿更強調了一種鄭重的態度、求實的精神,以及對中國婦女遭受摧殘的同情,為自己不能親見的遺憾。“好”字,還容易引起誤解。)
小結:還有一些細節要注意,比如“叫我”“將我叫到”,三次都是老師主動喊學生。寫人,一定要選擇典型的事例,把人放在具體的敘述和細致的描寫中去表現。
2、引讀:與這位治學嚴謹、以誠待人的老師離別二十多年后,魯迅還深沉地感嘆:“但不知怎地——”(齊讀)課文讀到這兒,你覺得“偉大”這個詞有著落了嗎?
小結:如果孤立地去看這幾件事,就說藤野先生是“偉大”的,還有些單薄,還不足以讓魯迅、讓我們感動,因為這更多的是一個教師,至多是一個好教師的職業本能。那么,到底還有什么原因呢?
三、感受“偉大”:
1、據你的經驗,一個人在什么情況下,最感動于別人的幫助呢?(第一,這個人非常需要幫助,甚至走投無路;第二,你給了這個人最需要的東西。)
教師補充舉例兩篇贊美老師“偉大”的文章。一篇是張九韶的《太陽味兒》。文章寫到“我”小時候很優秀,自尊心也特強,可是一天晚上突然尿了床,為了不讓同學知道,就每天大義赴難般的鉆濕被窩,可是有一天被子卻被人偷偷曬過了。誰曬的呢?是班主任。班主任后來告訴“我”,尿床不是什么丟人的事,被子是曬在他自家的小院里,沒人知道。所以“我”由衷地說班主任有一顆“偉大”的愛心。還有一篇是魏巍的《我的老師》。作者小時候,父親在軍閥部隊里幾年沒回來,于是很多孩子就說:“哎喲喲,你爹回不來了喲,他吃了炮子兒羅!”作者真好像父親死了似的那么悲傷。這時候蔡老師批評了那些孩子,還寫了一封信勸慰作者,說作者是“心清如水”的學生。于是作者感激地說蔡老師“多么慈愛,多么公平,多么偉大啊!”
結論:很多事情都是這樣,孤立地看很平常,但是如果有了不平常的發生背景,這件事就變得不平常了。
2、下面我們就來看看藤野先生,是在什么樣的背景下和魯迅相識、交往的。
①在《藤野先生》的前一篇《瑣記》中,魯迅這樣寫道:“爬上天空二十丈和鉆下地面二十丈,結果還是一無所能,學問是‘上窮碧落下黃泉,兩處茫茫皆不見’了。所余的還只有一條路:到外國去。”他在《<吶喊>自序》中也寫道:“我的夢很美滿,預備卒業回來,救治像我父親似的被誤的病人的疾苦,戰爭時候便去當軍醫,一面又促進了國人對于維新的信仰。”(屏顯楷體字部分)
②從材料可以看出,魯迅去日本是因為在國內已毫無出路,到日本尋求學問。那么抱定希望遠涉重洋到了日本又怎樣呢?
默讀第1—3段,思考:魯迅到日本的第一站是首都東京,后來他為什么又選擇去一個不大的市鎮——仙臺呢?(通過在東京的兩件事:賞櫻花、學跳舞,他看到的是清國留學生的不學無術、附庸風雅,到處烏煙瘴氣,沒有自己想要的學問。)
哪句話概括地表達了他對東京的態度?(東京也無非是這樣。)
反復朗讀。對比(屏顯):
東京也是這樣。
東京無非是這樣。
東京也無非是這樣。
(無非,只不過。“也”字,有照應上一篇的意思,表明作者的失望和焦慮并沒有因為到了東京而改變。這句僅僅八個字,先聲奪人,一下子道盡了魯迅內心的極大憤慨、失望、厭惡等復雜而沉重的感情。)
③“到別的地方去看看,如何呢?”這豈不就是在極度失望之后再碰碰運氣的僥幸和無奈嗎?自己讀讀第4段,你感覺去仙臺的路上,魯迅的心情怎樣?(“日暮里”,讓人想到“日暮途窮”或“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水戶”,是他的浙江老鄉客死的地方。這兩個地方會讓他很自然地聯想到自己渺茫的前途。從這兩個地名來看,他很頹唐、很失落,有點“山重水復疑無路”的味道。)
④讀第5段,想一想:初到仙臺的魯迅,受到了怎樣的優待?魯迅的心情怎樣?(“不但不收學費,幾個職員還為我的食宿操心。”魯迅最需要的是學問和振興祖國的良方,不收學費、操心食宿都不是他需要的,所以他才把這些關心幽默地統歸為——“大概是物以希為貴罷”。可見魯迅對這種優待的態度是——感謝但并不感動。)
⑤獨處異國他鄉,在失望中苦苦追求的魯迅,真是到了“山重水復疑無路”的境地。正是在這樣的處境下,藤野先生雪中送炭般地闖入了魯迅的生活——這又可謂是“柳暗花明又一村”!作者暗示我們:第一,他的境遇很糟,需要幫助;第二,他到底需要什么,不需要什么。而這時,是藤野先生給了魯迅最及時、最急需的幫助!讓我們帶著這種感情再去朗讀第37段。(齊讀)
現在,“偉大”這個詞有著落了嗎?我們可能覺得已經夠了,但魯迅先生并沒有止筆。
3、再看第24—31段,寫了兩件事:匿名信事件、看電影事件。邊默讀邊思考:這兩件事給了魯迅怎樣的刺激?這和寫藤野先生有什么關系?合作探究。
全班討論,教師點撥:
“中國是弱國,分數在六十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無怪他們疑惑。”
“──嗚呼,無法可想!但在那時那地,我的意見卻變化了。”
在反復誦讀中感悟:魯迅是不是對對方的言行表示理解?“意見卻變化了”什么意思?
(這兩件事不僅是魯迅棄醫從文和藤野先生分別的直接原因,更重要的是,給藤野先生做了反面的襯托:藤野先生對魯迅的關懷,是發生在這樣的心理背景之下——不但是在失望中苦苦追求,而且在追求中常常受辱;是發生在這樣的社會背景下——日本舉國都在歧視中國人;中國人自己也麻木不仁。)
4、藤野先生這種無私的關愛和真誠的鼓勵,已經是常人所不及的大愛、大善、大美!這樣的人格才是“偉大”的,這樣的老師才是“偉大”的!所以魯迅感激地說——(齊讀第37段)
四、升華“偉大”:
1、二十年后,在寂寞中戰斗的魯迅,從這段溫馨的回憶中汲取到無窮的力量。所以他感慨地說——(再讀第37段)
2、如果說,我們最初提到“偉大”,是模糊的,在解讀了兩人的交往之后,“偉大”一詞開始變得清晰,那么,在弄懂了他們交往的背景之后,“偉大”這個詞就是立體的,動人的。它分明讓我們感受到,一個曾經怎樣的魯迅,在一個怎樣的境遇之下,遇到了一個怎樣的藤野先生。所以魯迅真誠地說——(再讀第37段)
3、魯迅離開仙臺后就與藤野先生失去了聯系,但他始終沒有忘記這位異國的恩師。1935年,日本一家出版社打算出版《魯迅選集》,專門去征求魯迅先生的意見。魯迅先生回答:“一切隨意,但希望能把《藤野先生》這篇文章選錄進去。”
一個偶然的機會,已偏居鄉下的藤野先生看到了別人推薦來的《魯迅全集》。得知昔日的學生已成為中國的大文豪,他異常驚喜。但沒過多久,魯迅先生就與世長辭了,師生再也沒能見上一面。當藤野先生聽到魯迅逝世的噩耗后,他正襟而坐,默哀良久,徐徐抬起頭來,用顫抖的雙手把魯迅的照片高高舉起,然后飽蘸濃墨,提筆寫下“謹憶周樹人君”。
后來當有人問及他當年教魯迅的心情時,藤野先生說:“少年時期,有一位先生教過我漢文,我尊敬中國,也就覺得對那個國家的人也應該高看的……前后外國留學生只有周先生一人。因此我幫他尋找住處,學習日語,雖我能力有限,卻要盡力關心……我是為了對道德的先進國家表示敬意,而不單為周先生一人。……”(屏顯)
最后,讓我們深情朗讀課文最后一句話——(屏顯并齊讀)
每當夜間疲倦,正想偷懶時,仰面在燈光中瞥見他黑瘦的面貌,似乎正要說出抑揚頓挫的話來,便使我忽又良心發現,而且增加勇氣了,于是點上一枝煙,再繼續寫些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惡痛疾的文字。
《藤野先生》課文教學設計 篇9
教學目的
①認識、記憶重點字詞,有感情的朗讀課文,把握文章的主題和內容
②理清作者的思路,理清文章的線索,品味富有表現力的語言,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③學習本文選取典型事例,抓住主要特征,表現人物高貴品質的寫作方法。
④學習藤野先生的崇高品質和作者的強烈的愛國主義思想感情。
教學難點
把握內容和主題,理清思路和線索,選取典型的事例真實生動、傳神地表現人物的崇高品質,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知識重點
①文章中“無非”“竟”等副詞的運用的妙處。
②對“我”棄醫從文的行為的理解。
教學過程
教學方法和手段
引入
回憶魯迅先生的作品和我們已經學過的課文,引出本文。(學生以我所知道的魯迅和我們已經學習過的魯迅先生的作品為話題作介紹)學生自主說話
課文講解
(一) 學生自讀課文,思考:
⒈、本文涉及到的地點有哪些?
⒉、作者寫了不同地點的哪些事情?
⒊、這些事情是依靠什么組織起來的?
⒋、具體寫那與藤野有關的事情有哪些?用自己的話概括?
(二)學生討論以后回答:
⒈、東京、仙臺、北京
⒉、①在東京看到聽到的有關“清國留學生”的故事;
②初到仙臺我在吃飯和住宿上受到的“優待”
③認識藤野先生,并且與之相識相處以及離別
④匿名信事件和電影事件
⑤在北京對藤野的懷念。
⒊、時間的推移和地點的轉換。
⒋、①修改我的講義
②糾正解剖圖
③關心解剖實習
④了解中國女人裹腳的情形
(三) 析四件事表現出來的騰野先生的品質:
①正直熱誠、工作負責、一絲不茍
②熱情關心、嚴格要求
③正直無私、真摯誠懇
④認真求實,治學嚴謹
(四)思考藤野先生的 品質中最讓人感動的是什么?
明確:藤野先生沒有民族偏見。
(五)學生再讀課文思考:本文題目是《藤野先生》可是文章卻寫了很多看似與先生沒有什么關系的文字。找出來,對其內容做概括。 主要有:在東京看到清國留學生觀景賞花;到仙臺的路途中記得“日暮里”和水戶;在仙臺受到了優待;匿名信事件和電影事件;在北京的寓所寫文章。
(六)思考:這些文字作者是用什么線索將它們貫穿起來的?他們與藤野先生有什么關系?體現了散文的什么特點? 愛國主義思想感情;形散神聚。
與藤野的關系是:
見先生的原因——尋求救國真理的道路。
為先生的出場作鋪墊
離開先生的原因——棄醫從文,拯救中國人的精神。
對先生的思念,先生的精神激勵著我前進。
(七)表達方式的分析,以及修辭的分析。
學生自主閱讀,討論法
學生用“從 一句中我們可以看出先生的……精神(或品質)”的句式說話。 教師作出總結和點撥
學生討論
學生小組討論,個別回答。
課堂練習
閱讀電影事件一節學生自由命題,相互出示題目,互相評改,疑問提出來,全班討論。
同桌互相交流
《藤野先生》課文教學設計 篇10
教學目標
1、有感情朗讀課文,把握文章內容和主題。
2、理清作者思路及文章線索,體會魯迅先生深厚的師生感情和強烈的愛國情感;
3、學習作者運用語言、動作、外貌等描寫刻畫人物的方法,理解人物形象及其思想品質。
4、學習藤野先生的崇高品質。
重點:
1、通過對藤野先生外貌、語言、動作的分析理解人物形象及其思想品質;
2、通過對文章語言的品析,體會深厚的師生感情和強烈的`愛國情感。
難點:
品析語言,學習作者運用語言、動作、外貌等描寫刻畫人物的方法。
教學備用
多媒體課件
板書設計
明線:與藤野先生的交往——沒有民族偏見——懷念先生
添改講義糾正解剖圖關心實習問中國女人裹腳
暗線:魯迅的愛國情感——棄醫從文(改變國民的精神、喚醒民眾的斗爭覺悟)
參與備課教師:
第一課時
一、情境導入
二作者簡介
三寫作背景
四學習目標
五整體感知
六、問題探究
七、品讀賞析
八、拓展延伸
九、課堂小結
十、作業設計
導語:20世紀初,魯迅為了尋求救國救民的良方到日本留學,在常遭侮辱中,卻遇到了一位無私關懷自己的恩師——藤野先生,讓我們走進散文《藤野先生》,更親近的觸摸魯迅奮然前進的心跡,更深刻的理解魯迅感念師恩的深情。
板書文題、作者。
1、溫故知新:(出示)
魯迅是大家熟悉的我國偉大的無產階級文學家、思想家和革命家。魯迅是筆名,本名周樹人,是浙江紹興人。(橫線處內容讓學生回答)進入初中以來我們學過了寫魯迅的文章和魯迅先生寫的文章有哪些?
教師歸納、明確。
散文:《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朝花夕拾》
小說:《社戲》——《吶喊》
2、結合有關注釋,明確本課選自、文體。
歸納明確重要知識點:
文章的出處,選自《朝花夕拾》。“朝”讀zhāo,早晨的意思。早晨的花到晚上拾起來,說明這個集子的文章都是回憶性的。我們學過的《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也是這個集子的。
1、指生介紹搜集的相關資料。
2、出示:
這篇散文記敘了作者1902年夏末至1906年初春在日本留學的生活片斷。寫作年代則是在魯迅離別了藤野先生二十余年后的1926年10月12日。魯迅到日本學,本想以學醫來救國救民,可在仙臺醫學專科學校學習時,有一次觀看反映日俄戰爭的影片,片中中國人看日本槍斃給俄國人做偵探的中國人的麻木神情給魯迅以很大的刺激。從此,他棄醫學文,決心用文藝作為武器進行戰斗,從而喚起國民的覺醒。魯迅寫此文時,正當“三一八”慘案發生之后,魯迅積極支持愛國學生的正義行動,與反動軍閥以及反動文人進行英勇斗爭,用戰斗的文章來抨擊“正人君子”的迫害,抒發自己的強烈的愛國主義情感和歌頌沒有民族偏見、正直、熱情的藤野先生所代表的日本人民對中國人民的友誼。
出示:
1、朗讀課文,理清文脈,把握本文的敘述線索。
2、深入了解藤野先生,學習藤野先生的崇高品質。
體會魯迅先生深厚的師生感情。
1、大聲朗讀課文,要求:
標示段序,疏解疑難字詞。
2、教師引導學生解決部分字詞的讀音和意義。
3、、出示:(自我檢測)
讀準字音:
緋(fēi)紅匿名(nì)
瞥(piē)見不遜(xùn)
解釋詞義:
油光可鑒標致精通時事抑揚頓挫掌故模胡落第不遜匿名詰責正人君子深惡痛疾
快速瀏覽課文,思考:
1、文章是按什么順序來組織材料的?記敘的線索是什么?
2、文中變換了幾個地點,根據地點變化,劃分文章的段落層次,并說說各部分的大意。
教師巡回輔導。
明確:
1、文章是按事情發展的時間先后順序來組織典型材料的。以作者的思想感情變化為線索。
2、變換了三個地點:
①“我”在東京;
②“我”在仙臺;
③“我”離開仙臺后。
段落層次的劃分以“我”活動地點的變換為標志,可分成三個部分(全文共有38段):
第一部分(第1—3段)寫“我”在東京的見聞及感受以及轉到仙臺求學的原因。這為與藤野先生的相識埋下了伏筆。
第二部分(第4—35段),這是全文的主體部分,寫“我”在仙臺結識藤野先生,受先生教益,贊揚先生的崇高品質,以及“我”棄醫學文的原因。
第三部分(第36—38段)寫“我”離開仙臺后對藤野先生的懷念之情,以及先生的崇精神品德對我的激勵與鼓舞。
快速閱讀課文“在仙臺”部分,思考:(出示)
1、本文寫了作者與藤野先生先生交往的哪四件事,從這四件事中,可以概括出藤野先生什么樣的性格特征?
明確:
1)檢查并修改“我”的講義——認真、負責
2)糾正“我”繪制的解剖圖——治學嚴謹、要求嚴格
3)對“我”上解剖實習課的關注——高度的責任感和誠懇熱情的態度
4)向“我”詢問中國女人裹腳的情形——治學嚴謹
以上幾件事,不只是體現了一個教師學者應有的作風和品德,更表現出了他沒有狹隘的民族偏見的高尚品格。
2、根據所閱讀的內容,用“藤野先生是一個的人”的句式評價人物。
(適時引導學生,又要把握學生回答的正確性,不可放任自流。從肖像角度來考慮:黑瘦,八字須,戴著眼鏡,醫學教授。依據第6段。從生活習慣的角度來考慮:生活儉仆。依據第9、10段。從治學的角度考慮:認真負責,治學嚴謹。依據第16、17、23等段。從對待學生的角度來考慮:熱情誠懇,循循善誘。依據第11—15、21、22等段。)
3、“我”對藤野先生懷有一種什么感情?請引用課文內容簡要回答。
討論后明確:首先是一種感激和懷念之情,這種感情體現在以下行動上:
①裝訂收藏講義。
②懸掛先生照片。
③多寫文章,把懷念之情化為斗爭的勇氣和力量。之所以有這種感情,是因為藤野先生品格高尚,尤其是他毫無民族偏見——他對“我”的熱心期望,“小而言之,是為中國……;大而言之,是為學術……”。然后是一種愧疚之情,因為“狀況也無聊,說起來無非使他失望,”“一直到現在,竟沒有寄過一封信和一張照片”。
5、自由朗讀,體會文章豐富深刻的思想感情。
夜深人靜時,面對掛在東墻上的藤野先生的照片,想到與恩師已闊別了二十年了,魯迅一定有很多的話想對先生說。把握文章主旨,展開合理想象,模仿作者口吻,寫一段和藤野先生的對話。
今天這堂課,我們朗讀了課文,了解了藤野先生,也體會了作者的情感,其實,細心的同學肯定會發現,本文的題目是“藤野先生”,但課文中卻有一半以上的篇幅沒有直接寫藤野先生,這些內容是不是可有可無呢?課后同學們可以討論一下,下節課我們再作分析。
鞏固知識題:
熟讀課文,抄寫課后讀一讀,寫一寫。
拓展延伸題:
思考課后研討與練習一、二
傾聽
回憶
回答
同學們回憶
回答
指名一學生讀有關注釋。
生發言
補充
生默讀
指一生讀
朗讀課文,標記出自己把握不準確的字詞。
交流解決字詞
生回答
訂正
默讀課文,自主學習。
全班交流
學生默讀課文
思考
暢所欲言
討論、歸納
全班交流
四人小組討論
代表發言,全班交流。
朗讀課文
思考
積極發言啟發興趣,引入課文
讓學生熟記重要作家、作品。
引導學生充分結合課下注釋,掌握相關資料。
了解背景資料,有助于學生對課文的深入理解。
助于教學環節的順利實施。
初步感知文意。
掃除字詞障礙
訓練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提高學生的分析和概括能力。
抓住關鍵語段,在反復品讀中分析人物形象。
引導學生進一步理解本文選取典型事例從不同的角度表現人物品質的特點,讓學生明白寫記敘文時對事例要有所選擇。
引導學生多角度思考問題,運用規范的語言評價人物,說話有依據。訓練學生的概括能力和快速搜集信息的能力。
在朗讀中進一步體會。
創設情景,進一步體會體會魯迅先生深厚的師生感情。
激發學生探究問題的欲望。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教學環節教師活動學生活動設計
意圖個性化設計
一、
情境導入
二、學習目標
三、問題探究
四、品讀賞析
五、合作探究,體驗反思六、拓展延伸
七、課堂小結
八、作業設計上節課,我們感知了課文內容,理清了文章的脈絡,感悟了作者的思想感情。本節課,我們就隨著作者的敘述,繼續研讀課文,體會本文除了表達對藤野先生的懷念外,還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出示:
1、研讀課文,理解人物形象,體會魯迅先生強烈的愛國情感;
2、品味語言,學習作者運用語言、動作、外貌等描寫刻畫人物的方法,
出示:
1、本文的題目是“藤野先生”,但課文中卻有一半以上的篇幅沒有直接寫藤野先生,請同學們認真讀課文,完成:
①、想一想,這些沒有直接寫藤野先生的語段都寫了什么內容?
②、這些內容與寫藤野先生的有沒有聯系?有什么聯系?
學生討論后,教師引導學生歸納:
①、課文除了寫作者在跟藤野先生的四件事外,還寫了在東京的清國留學生賞櫻花,學跳舞(第一部分),日本“愛國青年”的挑釁,課堂上看電影,魯迅棄醫從文等事(第二部分)
②、這些事從表面上,與寫藤野先生沒有直接聯系,但實際上處處是寫藤野先生:
清國留學生交代了作者離開東京去仙臺見到藤野先生的緣由;
日本“愛國青年”反襯日本藤野先生正直無私,沒有民族偏見的品質;
棄醫從文寫魯迅與藤野先生先生告別的直接原因。
2、魯迅在日本留學有哪些經歷?
明確:先在東京留學,后到仙臺學醫,最后離開仙臺,棄醫從文。
3、魯迅為什么要離開東京?魯迅為什么要學醫?又是什么原因使魯迅決心棄醫從文?
明確:作者對東京“清國留學生”不是去逛上野公園,就是在會館里學跳舞這種空虛、無聊的生活的感到憎惡、失望和不滿。帶到這兒不是探求救國救民之道的作者的棲身之所,因此決心離開這個烏煙瘴氣的環境,而“到別的地方去看看”。這也就是作者要離開東京去仙臺的原因。
“匿名信”和“看電影”這兩件事深深地刺激了魯迅。匿名信事件使作者深感弱國弱民倍受岐視的悲哀,激發了作者強烈的民族自尊心和為拯救民族、富國強民的愿望。“看電影事件”使作者深感醫學只能解救病人肉體上的苦痛,要真正解救自己的民族首先要醫治中國民眾的愚昧、麻木人的精神,喚醒民眾的覺悟。
4、這些經歷表現了魯迅什么樣的精神?
明確:魯迅的將個人的志愿與祖國的前途命運緊密的結合在一起的精神,這是強烈的愛國主義精神的充分體現。
5、自由選擇最能體現作者愛國主義思想感情的句子,有感情的朗讀。
1、朗讀課文前三段,通過具體的語句來分析作者是怎樣抓住主要特征來描寫清國留學生的形象?語言上有何特點?
討論后明確:用兩個貼切的比喻,“形成一座富士山”和“宛如小姑娘的發髻”,加上“油光可鑒”,生動形象地描繪與諷刺了清國留學生的奇特打扮。文章用比喻和反語夸張,使文章語言幽默,風趣而又不失力度,將諷刺之情巧妙地流露在字里行間。
2、齊讀體會。
3、快速誦讀課文的第6段,思考作者是怎樣描寫藤野先生的外貌的?
——用白描的手法刻畫他的外貌特征。
4、默讀課文最后一段,思考:最后一句話中的“良心發現”“正人君子”分別是什么意思?這句話表現了作者什么樣的情感?
明確:“良心發現”:作者熱愛祖國、勇于斗爭的思想受到了觸動;
“正人君子”:那些為軍閥政客等統治階級服務而又自命為“正人君子”的反動御用文人;
全句意思:決心以筆作武器,與反動御用文人所代表的反動勢力斗爭到底,為自由、民主、光明的中國繼續奮斗
5、齊讀最后一段。
1、結合具體語句,小組合作探究本文的寫作特點。
討論明確:
①、圍繞中心意思選擇和組織材料。
②、明線和暗線同進的敘述方法。
③、抓住特征和選取有典型意義的細節來描繪人物,表現人物的思想品格。
④、語言樸素含蓄,精練深刻,幽默而又犀利。
2、魯迅棄醫從文的人生選擇對你有什么啟示?聯系自身思考人生的意義。
教師引導,鼓勵。
1、同樣是寫老師的回憶錄,試比較本文和《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兩文蘊含的作者的思想感情有何不同?
提示:本文表現了作者對先生的真誠的感激和深切懷念,而對三味書屋的先生是“很恭敬”。
2、生活中,哪位老師曾給你留下深刻的印象,說給大家聽。
走進散文《藤野先生》,使我們更親近地觸摸了魯迅奮然前行的心跡,更深透理解了魯迅感念師恩德豐富內涵。藤野先生,令魯迅感念,更鐫刻在讀者的心中。魯迅文章語言精練,幽默而又犀利,抓住了人物的特征,生動而又傳神,我們在寫作時可以好好借鑒,用我們的筆記住我們最懷念的人。
鞏固知識題:
有感情的朗讀課文,體會魯迅先生強烈的愛國情感和對老師的感念。
完成課后
《藤野先生》課文教學設計 篇11
教學設想:
文章有明暗兩條線索:作者與藤野先生的交往為明線,作者的愛國主義思想是暗線。教學時,可以采用由主到次、由整體到局部的教學思路,首先弄清文章的主要形象藤野先生,然后再突破其他相關的問題。要引導學生多朗讀,多感悟,多討論。
教學目標:
1、學習根據表達的需要選擇和組織材料,學習抓住人物特征,通過具體事例來刻畫人物性格的方法。
2、體會、理解文章含義豐富的語言,掌握文章敘事線索。
3。、體會作者對老師的崇敬之情,強烈的愛國主義情感與民族自尊心。
教學重點、難點:
1、明確文章的線索,探討文章的主題。
2、分析藤野先生的形象,歸納其性格特征。
3、聯系材料,領會作者棄醫從文的情感因素,體會作者強烈的愛國主義情感與民族自尊心。
教學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
1、讓學生說說在成長過程中,對自己影響最大的人,并闡述理由。(有老師、父母、朋友、還有偶爾相識的陌生人)再讓學生說說在成長中,哪件事最讓你難忘?
由學生的回答導入文章。魯迅在《藤野先生》一文中,講述了他與先生的交往。魯迅先生懷念藤野先生的原因與我們剛才所講的原因是不是一樣呢?帶著這個問題,我們來學習課文。
2、復習有關《朝花夕拾》的知識。讓學生說出已經學過的兩篇課文的名稱。然后說說在《從》《阿》及《藤野先生》三者之間的先后順序。
順序是《阿》《從》《藤野先生》,作品是按照作者成長的經歷來排列的,《朝花夕拾》是一本回憶散文集。
二、引導學生帶著問題速讀課文。
1、速讀課文,思考問題:
(1)文章以什么為線索?寫了哪些事情?
(2)文章重點寫了發生在哪里的事情?此外還寫了什么地方的事情?你能說出文章中的地點變化嗎?
2。、明確:
(1)文章以作者在日本仙臺求學的經歷為線索,寫了作者在日本求學的一段經歷,即寫了離開東京,去仙臺學醫時藤野先生的關心,匿名信事件,幻燈片事件即離開仙臺等一系列事情。
(2)重點寫了發生在仙臺的事情,此外還寫到了東經等地的事情。文章中的地點變化:東京——仙臺——中國。
三、理清文章層次結構
作者與藤野先生的交往是文章的敘事線索,以次我們可以比較容易地劃分
文章的結構層次。
第一部分(1—3):在東京的所見及去仙臺求醫的緣由。
第二部分(4—35):在仙臺學醫,與藤野先生的交往及棄醫從文的經過。
第三部分(36—38):回國后對藤野先生的思念。
四、研讀課文第一部分
1、朗讀課文前三段,體會魯迅文筆特點。
2、討論交流:
(1)這部分文字所描寫的對象是什么?
(2)作者對所描寫的對象是一種什么樣的態度?你能夠通過具體的語句來分析嗎?
明確:
所描寫的對象是“清國留學生”速成班的其他成員。對他們是一種厭惡之情,這是從他們逛公園,賞櫻花,梳辮子,學跳舞等事情中可以看出。這也許也是魯迅為什么要離開繁華的東京的原因所在。
(3)一些段落在語言上有何特點?
明確:
比喻、反語的巧妙使用,使文章語言幽默,風趣而又不失力度。文章中這樣描寫“清國留學生”:“但花下……實在標致極了”
這段文字在準確地形容與細致的描寫的基礎上,作者還把“清國留學生”的精神風貌刻畫出來了,本來是擔當著救國重任的留學生,到東京之后,則不思進取,反而追逐時髦,將頭發弄得油光可鑒,尤其可悲的是,始終不忘記那條象征落后和恥辱的大辮子,反而將其弄得十分醒目,令人惡心。文章用比喻和反語夸張,將諷刺之情巧妙地流露在字里行間。
第二課時
一、復習上節課的教學內容
二、研讀課文第二部分
1、文章的主題是記敘在仙臺求學及與藤野先生交往的經歷,那主要記敘了與藤野先生的哪幾件事呢?說說藤野先生是個怎樣的人呢?
明確:
文中主要寫了修改訂正講義、訂正解剖圖、擔心我怕鬼、問中國女人裹腳等四件事。表現了藤野先生對我的關心、嚴格要求以及對學術的孜孜不倦的求實精神。
2、作者初見藤野先生時,藤野先生是什么樣子的?
明確:黑瘦的先生,八字須,戴著眼鏡,夾著一疊大大小小的書,通過肖像描寫,寫了他的穿著,穿插了他穿衣服的掌故,表現了藤野先生是一個不注重穿著的人,生活樸素、簡單。
3、朗讀第24—31段,思考,這一部分寫了那幾件事?從中可以反映出作者何種思想感情?請用文章中的語言說明。這兩件事情給作者怎樣的刺激?
學生討論后明確:寫了兩件事,即匿名信事件,看電影事件。這兩件事對探索救國救民之道的魯迅刺激很大。匿名信事件使作者深感弱國弱民倍受歧視的悲哀,激發了作者強烈的民族自尊心和為拯救民族、富國強民的斗爭精神。“終于這流言消滅了”,魯迅的正義斗爭終于取得了勝利。“看電影事件”更深深地刺激了魯迅。他極為沉痛而憤慨地寫道:“中國是弱國……也無怪他們疑惑。”用這樣的反語來表達作者的自尊心所受到的挫傷,思想上所受到的極大的震動,以及改變志向,棄醫學文的決心。
4、我想現在肯定有些同學會有想法,本文題目是藤野先生,為何寫這幾件事?
明確:寫日本愛國青年尋釁滋事是給藤野先生做反面襯托。寫課堂上看電影事件是作者告別藤野先生的直接原因。總之,這些材料都與突出藤野先生正直熱忱、沒有民族偏見的品質有密切關系。同時還表現了作者那份強烈的愛國熱情。
三、研讀課文第三部分
1、到35段,已經完成了對藤野先生的回憶,為什么作者還要說自己回國以后的一些感想呢?
討論明確:此部分一方面表現了藤野先生對我的影響之大,另一方面表現我在實踐自己棄醫從文的誓言。
2、朗讀這一部分,畫出我對藤野先生思念的句子我影響之大的句子以及表現我實踐自己棄醫從文的句子。
3、結合課后練習一,文章以回憶藤野先生為主,為什么還花大量的筆墨來寫我在日本的遭遇和思考呢?
請參考教學用書P6頁。
4、魯迅棄醫從文的人生選擇對你有什么啟示?請聯系自身思考人生的意義。
四、小結
課文以作者與藤野先生的交往為明線,以魯迅思想感情的變化為暗線組織材料,體現了藤野先生崇高的精神和魯迅深切的愛國感情。文章語言精練,幽默而又犀利,抓住了人物的特征,生動而又傳神,我們在寫作時可以好好借鑒,用我們的筆記住我們最懷念的人。
五、布置作業
板書設計
藤野先生
魯迅
明線:與藤野先生的交往——沒有民族偏見——懷念先生
事例思想品質
添改講義工作認真負責
糾正解剖圖對學生嚴格要求
關心解剖實習熱情誠懇思想品質
了解女人裹腳求實精神
暗線:魯迅的愛國情感——棄醫從文
匿名信事件
看電影事件
【《藤野先生》課文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課文藤野先生教學設計07-15
課文《藤野先生》教學設計模板07-02
課文藤野先生優秀教學設計07-29
課文《藤野先生》的優秀教學設計模板07-04
《藤野先生》課文的教學設計(精選10篇)08-19
語文課文《藤野先生》的教學設計07-04
藤野先生教學設計11-22
《藤野先生》的教學設計06-12
《藤野先生》教學設計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