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環境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說明亞洲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了解人口總數,人口自然增長率和人口凈增加數之間的關系;理解由于人口過多所帶來的資源和環境等問題;了解亞洲多種多樣的地域文化特點;了解亞洲個國家之間的經濟發展差異。通過分析各國產生經濟差異的原因,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過程與方法:通過對亞洲人文地理環境的學習,初步掌握搜集各個國家資料的方法,通過交流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養成自主學習的習慣。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認識亞洲人文環境,增強環境意識,懂得尊重不同國家的文化,樹立正確的人口觀。
教學重點:亞洲的人口問題、環境問題以及文化特點
教學難點:亞洲的經濟發展不平衡問題
教學過程
[復習提問]1、亞洲的地形有何特點?
2、地形如何制約河流的流向?
3、亞洲的氣候具有什么特征?
導入新課:
在這樣的自然環境之下,亞洲的人們怎樣生活呢?
顯示亞洲不同地區民族服飾
根據第一節所學習的亞洲自然環境的特征猜一猜它們分別分布在亞洲的哪些區域?
服飾為單一薄裙———分布在亞洲南部、東南部的熱帶地區;
服飾為白色裹物———分布在太陽輻射強烈的`西亞地區;
服飾為各式長袍—分布在氣溫年較差大內陸地區(上身袖管穿脫方便);
服飾為皮衣皮靴———分布在寒冷的亞洲北部。
很顯然人文環境與自然環境之間存在著密切的關系,自然環境深深地影響著人文環境。
人文環境常指人口、經濟、城市、建筑、文化、藝術、風俗習慣等。
一、人口最多的大洲
我們來看一看亞洲的人口情況,上學期我們學習了有關人口的一些情況,同學們回憶一下,我們是從哪些方面來了解人口狀況的?比如人口的自然增長率與出生率和死亡率有什么關系?人口密度是怎么計算的?世界上哪些地區人口特別稠密?
[讀圖]6.13“亞洲人口占世界人口的百分比”和圖6.14“2000年世界上人口超過1億的國家”
[提問]1、2000年世界總人口數是多少?(60.55億)
2、我國第五次人口普查的人口總數是多少?(12.95億)
3、目前世界上人口超過1億的國家有幾個?(10個中國、印度、美國、印度尼西亞、巴西、巴基斯坦、俄羅斯、孟加拉國、日本、尼日利亞)
其中亞洲有幾個?(6個)分別是哪些國家?(中國、印度、印度尼西亞、巴基斯坦、孟加拉國、日本)
[活動]
1、按人口數多少,給各大洲排隊(亞洲、非洲、歐洲、拉丁美洲、北美洲、大洋州)
2、按平均人口自然增長率的高低,各大洲排隊(非洲、拉丁美洲、亞洲、大洋州、北美洲、歐洲)
3、按1995----2000年平均人口自然增長率(世界平均為1.3%),計算2001年亞洲的凈增人口數和世界凈增人口數;看看世界每增加100人,其中有多少人在亞洲?
[提示]2000年世界人口總數х平均人口自然增長率=世界凈增人口數(60.55億*1.3%=0.79億),所以2001年世界凈增人口0.79億,而亞洲2000年人口總數36.8億*1.4%=0.52億,所以每增加100人中有66人在亞洲(0.52/0.79*100=66)。
[小結]因此我們可以看出亞洲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
[提問]1、我們剛才用了哪些方法說明亞洲是人口最多的大洲?(亞洲在世界人口中所占的比例、自然增長率)
2、我們還能想想其他方法可以說明這個問題嗎?(亞洲的人口密度)
[討論]
分組討論亞洲的這些國家人口為什么這么多?(從氣候、地形、歷史、經濟角度分析)
[討論]亞洲這么多人口對資源和環境會產生什么影響?
[展示材料]人口擁擠、開墾山坡、水土流失、莊稼枯萎等。
[小結]人口過多會導致資源不夠用,從而又轉化為對環境產生很大的壓力,甚至對環境產生破壞作用,還會產生一系列的社會問題。人是物質財富的創造者,同時又是資源的消費者,只有處理好這兩者的辨證關系,人類社會才會順利進步。(即要理解“兩只手”和“一只口”的關系)
閱讀材料“亞洲人口增長對土地的壓力”
根據閱讀材料按因果關系填入框圖中
A、要求增產糧食 B、開墾坡地和干旱地帶
C、糧食產量下降 D、水土流失和土地沙化加重
E、惡性循環 F、土壤肥力下降
如何改變這種狀況呢?怎樣才能進入良性循環呢?
造成這種惡性循環的根本問題是人口的過快增長,解決途徑包括控制人口增長和依靠科學技術等。
[活動]
以“亞洲人口、資源、環境委員會主主席”的身份,組織小組討論對亞洲人口發展的建議,站在全球角度,體驗人口問題的緊迫性,并推選代表發言。
【人文環境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亞洲人文環境教學反思07-07
亞洲的人文環境教學反思05-15
《亞洲的人文環境》教學反思09-01
七年地理《亞洲人文環境》教學設計12-18
人文環境的教案09-09
人文環境作文01-01
亞洲的人文環境教學反思范文10-22
亞洲的人文環境的教學反思范文01-27
論人文環境下的作文教學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