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姿勢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聯系語境理解重點詞語,用生死攸關造句
2. 能夠說出最后的姿勢的內在含義,感受老師對生命意義的追求和詮釋。
3. 體會環境及場景描寫對表現人物精神品質的作用,學習側面烘托人物的方法。
重點難點 能夠說出最后的姿勢的內在含義,感受老師對生命意義的.追求和詮釋。
第一課時
一、 談話導入。
1. 大家還記得汶川大地震嗎?說說你對大地震的記憶。
2. 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3. 根據題目質疑。(為什么叫《最后的姿勢》?)
二、 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帶著疑問默讀課文,標出生字和文中的四字詞語,把音讀正確,不理解的詞語相互討論或借助工具書理解。
2.檢查生字詞語。
3.指名讀課文。
思考:《最后的姿勢》主要寫了什么內容?
4. 疏通文章層次。
(1) 想想課文哪些自然段可以放在一起?寫的是什么意思?
(2) 匯報:
第一段(1-3)大地震前,譚老師在平靜地上課。(開始)
第二段(4-8)大地震發生了,危急時刻,譚老師用雙臂掩護學生,他英勇獻出了生命,四名學生在他的保護下成功獲救。(經過)
第三段(9-12)譚老師用寶貴的生命詮釋了愛與責任的師德靈魂。(結果)
三、指導寫字。
第二課時
一、播放汶川大地震的有關視頻短片。
過渡:這令人震撼的場面,讓我們的同學心情頗為沉重,但是地震無情人有情,讓我們繼續學習課文。
二、了解故事經過。
1.生讀課文4-8自然段,回答:這一段中最讓你感動的句子是哪一句?為什么?
2.學生交流并匯報。
出示有關詞語,地動山搖 重重砸下 雙臂張開 血肉模糊 誓死護衛
3.請同學們帶感情地朗讀一遍。
三、追憶譚千秋老師
(1)地震后,老師同學們怎樣追憶譚千秋老師的?
獲救的學生飛身撲到我們身上。
一位老師把生的希望留給了學生。
同學們眼中平時的譚老師和善、講課妙語連珠、很有幽默感。
總結:譚秋千,一位普通的老師,他用自己51歲的寶貴生命詮釋了愛與責任的師德靈魂。
(2)請一位同學帶感情朗讀最后一段
(3)理解課題:課文為什么以最后的姿勢命題?
四、拓展說話
你還知道汶川大地震中哪些人的英雄事跡,請說出來。
【最后的姿勢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最后的姿勢》教學設計03-06
最后的姿勢教學設計12-25
《最后的姿勢》教學設計04-14
《最后的姿勢》教學與設計01-02
關于《最后的姿勢》教學設計07-09
《最后的姿勢》的教學設計范文12-02
最后的姿勢的教師教學設計11-30
課文最后的姿勢教學設計03-18
《最后的姿勢》精品教學設計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