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與社會六年級第五單元《地球真美麗》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感知地球是浩瀚的宇宙中的一顆恒星,是人類共同的家園。知道地球上海陸分布的概況。知道地球是我們已知的唯一具有生命的星球,它不僅是人類的家園,而且也是各種動物和植物的家園。
2.通過我國宇航員乘坐“神舟”5號和6號飛船遨游太空的事例,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
3.通過識圖,形象地感知地球的生物多樣性。
教科書分析
參見第52~53頁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有關太陽系、地球儀和我國宇航員乘坐“神舟”5號和6號飛船遨游太空的圖片和資料。
教學活動及過程
1.導入。“我們知道,人類生活在同一個星球上,這就是地球。在浩瀚的宇宙中,有著無數閃爍的星星。尤其是在夏季晴朗的夜晚,夜空中有一條比較密集的星帶穿過,這就是著名的銀河。在銀河系之中,有一個太陽系,我們生活的地球只是太陽系里圍繞著太陽不停旋轉著的一顆行星。迄今為止。地球是宇宙中已知星球中唯一有生命的星球”
2.演示與講解。教師演示地球儀,但本節課并不詳細地介紹地球的形狀、地球儀以及地球的自轉、公轉,只是簡單演示,幫助學生形成初步的印象。教師提示:“我們人類所生活的地球大體上就是這樣的形狀,而且地球是不停轉動的。”
雖然只是簡單的演示,但教師一定要注意地球儀的.擺放和轉動要科學、合理。地球儀的支架必須朝著教室中實際的北方;轉動地球儀時,一定要自西向東轉動。
3.閱讀與討論。組織學生閱讀教科書第24頁的課文,然后自由討論。
4.探究與講解。“從太空中觀察,地球是一顆藍色的星球;在地球上觀察,廣闊的天空是蔚藍色的,浩瀚的海洋也是蔚藍色的。那么,是天空把海水映藍的呢,還是海水把天空映藍的呢?”學生自由發言,教師加以引導:“地球是一個巨大的球體,地球的表面絕大部分被海洋所覆蓋,地球的外表被一層厚厚的大氣層所包裹,所以地球才呈現出美麗的蔚藍色。”
5.講述與演示。“平時,我們只是根據自己所處的位置知道地球某一地區的情況,無法看到地球的全貌,這是因為我們生活地球實在是太大了。只是當人們乘坐航天飛機或是飛船進入太空時,才能夠看清楚地球的全貌。
乘坐“神舟”5號飛船進入太空的我國第一位宇航員楊利偉這樣描述他所看到的地球:‘地球景色非常美麗!’從楊利偉在太空拍攝的DV《中國人眼中的太空》中,我們看到了浩瀚的宇宙、藍色的地球和地球皚皚冰川……”
教師和學生出事報刊上有關楊利偉遨游太空的資料。
6.觀察與討論。閱讀教科書第24~25頁的圖畫,請學生發表意見:自己從這張圖上讀到了什么信息,知道了什么內容?
7.總結。“這節課,我們對人類所生活的地球有了一個概括的了解,知道地球是宇宙中的一顆行星,是人類共同的家園;還知道了地球上有陸地個海洋,地球表面的絕大部分都被海洋覆蓋著:知道地球是我們已知的唯一具有生命的星球,它不僅是人類的家園,而且也是各種動物和植物的家園,所以地球總是那么生機勃勃。”
【品德與社會六年級第五單元《地球真美麗》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品德與社會第一單元教學設計12-19
品德與社會《不堪重負的地球》優秀教學設計01-27
《品德與社會》的教學設計06-28
《品德與社會》的教學設計01-19
語文第五單元教學設計07-12
《美麗的地球》教學設計07-07
品德與社會《秋游》的教學設計09-23
品德與社會教學設計08-16
《品德與社會》的教學設計范文0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