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文楊修之死第三課時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目標:
⑴理清文章脈絡,能夠簡要復述事件。
⑵能用自己的語言,多角度地分析概括曹操、楊修的性格。
2、過程與方法目標:
⑴學習通過矛盾沖突刻畫人物性格特征的寫法。
⑵通過探究楊修死因,培養學生收集、歸納、整理信息并能口頭表達自己見解的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感受中國古典小說的豐富底蘊,激發學生閱讀古典小說的興趣,從而熱愛祖國的傳統文化。
【教學重點】
1、理清文章脈絡,能夠簡要復述事件
2、能用自己的語言,多角度地分析概括曹操、楊修的性格
【教學難點】
探究楊修死因,培養學生收集、歸納、整理信息并能口頭表達自己見解的能力。
【教學媒體】
多媒體課件。
【課時】
三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以歌曲《滾滾長江東逝水》(《三國演義》開篇詞)導入。
二、重溫課文
1、楊修因犯何罪被殺?
明確:惑亂軍心。
2、若沒有這一事件,楊修是不是就不會被曹操所殺?從文中哪句話看出來?
明確:原來楊修為人恃才放曠,數犯曹操之忌。
3、課文寫了楊修犯曹操之忌的哪幾件事?在這些事中,楊修表現如何,曹操態度怎樣?
三、理解揣摩
1、曹操為什么不殺夏侯敦?
本不愿,只為掩人耳目,表現自己的公平。
2、曹操兵敗,卻又厚葬楊修,這是為什么?可看出曹操的什么性格?
曹操兵敗,證明了楊修預測的正確性,眾人對他殺楊修之舉自然就有疑意。曹操厚葬楊修,可以堵住眾人之口,在眾人面前表現出知錯就改的舉動,以籠絡人心。表現曹操陰險虛偽的性格。
四、探討
關于楊修死因,有人推之于曹操,有人歸之于楊修,有人說另有他因。你持何種觀點?說說理由。
1、楊修恃才放曠、賣弄聰明、置軍紀于不顧、目中無人。
2、曹操嫉賢妒能、陰險狡詐、老謀深算。
3、楊修卷入曹家的權力之爭,成為犧牲品。
五、思考
1、概括曹操、楊修的形象。
2、楊修之死給你的啟示。
3、歷史上的曹操。
六、課堂小結
本節課我們重溫了課文內容,探討了楊修死因,品評了人物形象,得到了有益的啟示。希望本課能激發同學們閱讀古典名著的興趣,進一步學習做人的道理。
七、作業
1、以《從楊修之死所想到的'》為題,寫一篇文章,談談你的認識,600字左右。
2、歷史上的曹操和《三國演義》中的曹操形象并不相同,結合你的所學,以《我眼中的曹操》為題,寫一篇文章,談談你的認識,600字左右。
八、以歌曲《歷史的天空》結束新課
【課文楊修之死第三課時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課文《楊修之死》第三課時教學設計11-09
楊修之死教學設計07-08
楊修之死教學設計07-30
《楊修之死》教學設計06-03
《楊修之死》教學設計12-07
楊修之死的教學設計11-20
《楊修之死》課文解析11-24
關于楊修之死教學設計08-19
有關《楊修之死》的教學設計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