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課》的教學設計模板
【學生分析】
這是一篇傳統的經典篇目,有出色的寫作技巧與深刻的主題表現。作者都德是法國19世紀后半葉杰出小說家。作品以普法戰爭法國慘敗,割地賠款這一歷史事件為背景。以愛國主義為題材的作品,古今中外不勝枚舉,但這篇小說卻別出心裁,既沒有揭露敵人罪行,也未直接描寫法國人民的反抗,而是巧妙地選取一所普通小學中最后一堂法語課來反映尖銳的民族矛盾,把淪陷區人民對祖國的眷戀、熱愛和對侵略者的仇恨,都傾注在最后一課中。
需要注意的是,這篇文章所寫的故事與學生的實際生活有一定距離,初一的學生不大容易體會主人公的悲憤與沉痛。同時,因文章篇幅較長,學生容易被故事情節所吸引,而忽略了對細節的咀嚼品味和深層次的探究,教師應注意引導。
【教學建議】
一、教學理念
1、長文短教抓住文章重點,突出文章精髓。這篇文章的篇幅較長,可學點、可教點較多,教學設計時教師的取舍尤為重要,應力求抓住最主要的內容,突出最精華的部分,在有限的課時內達到理想的學習效果。
2、讀寫相聯系,以讀促寫作。這篇小說在寫作技巧上有著許多值得借鑒,值得學習的地方。如:以小男孩為主人公的敘述角度,生動細膩的心理描寫和細節描寫,詼諧幽默又不乏表現力的語言等等,應力求將閱讀教學與寫作教學有機的結合起來,綜合地提高學生的讀寫能力。
二、學習目標
1、知識能力目標:
⑴ 通過聽讀,了解小說的故事情節;
⑵ 通過人物的語言、動作、心理活動的描寫把握人物的思想感情;
⑶ 抓住重要語句理解其深刻含義。
2、情感目標:
領會文章強烈的愛國主義思想感情。
3、發展目標:
學習本文出色的語言動作心理描寫,引導學生創新寫作,激發想象力和發展思維的能力。
三、教法
1、文獻法:指導學生預習時搜集作品寫作背景、了解作家及歷史。
2、誦讀法:通過默讀、品讀、理清思路、熟悉情節,并用簡要語言復述出來。
3、探究法:在邊讀邊議的過程中,分析人物的思想感情發展與變化,體會人物的內心活動進而理解人物的品質、個性特征及社會意義。
4、創新法:啟發學生展開想象的翅膀,進行寫作遷移。
【教學設計】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激發興趣 完成積累
1、一個民族有一個民族的語言,一個國家有一個國家的尊嚴。學習熱愛民族的語言,就是維護國家的尊嚴,就是愛國主義精神的具體表現。今天我們要學習的就是一篇反映愛國主義題材的作品《最后一課》。題目為什么叫最后一課呢?請同學們跳讀,用課文原句回答──原句在第11段中。
(板書:《最后一課》)
2、作者于1873年寫下了這篇文章,你知道這段歷史嗎?本文體裁是什么?
師生交流:本文寫于1873年,反映的是1870~1871年間普法戰爭后發生的故事。
(板書:小說)
3、本文作者是誰?
都德是法國19世紀后半期一位杰出的小說家,一生共創了13部長篇小說,兩部回憶錄,一部劇本和四部短篇小說,《最后一課》是都德愛國主義短篇小說的代表作之一。
(板書作者:都德)
4、出示投影儀,檢查課前預讀情況:
注音:哽( ) 賺( ) 踱( ) 捂( )
懲罰( ) 祈禱( ) 詫異( ) 宛轉( )
二、教學過程
1、第一個教學板塊:聽讀──整體感知 理清思路:
⑴ 聽讀課文,感知主要人物:
放錄音,學生邊聽邊思考。本人主要寫了哪幾個人物?讓學生在聽讀的過程中去了解。
小結:小弗郎士、韓麥爾先生。這是本文的兩個主要人物,課文正是通過小弗郎士在最后一課中見聞與感受以及韓麥爾先生的高度民族責任感來表現法國人民深厚愛國熱情的。
(板書:小弗郎士、韓麥爾先生)
⑵ 默讀全文,說說文章思路:
指導學生集中注意力默讀全文,不動唇、不指讀,邊讀邊思考,了解這篇小說的故事情節。以上最后一課為重點,讓學生分組討論,讓學生用簡要的語言表達文章的思路。可能有如下幾種:
① 課前、課上和下課。
② 上學路上,上課之前,上課經過,宣布下課。
③ 上課前,上課時。
小結:以上故事情節的三種劃分法,都有道理,但比較而言,第一種更為妥當,因為:它將故事情節分為三個部分:課前、課上和下課,突出了課上的情景;而第二種將故事情節分為四個層次:上學路上、上課之前、上課經過和宣布下課、其中一、二部分意思相同,可以合并,都指上課之前,不必單獨劃開;最后一種劃法將故事情節分為兩個部分:上課前、上課時,但不包含下課的情景,缺少了故事的完整性。所以課文按第一種分法為好:第一部分(1~10):寫上課前,小弗郎士在路上所見的典型環境和課堂氣氛;第二部分(11~23):寫最后一課的經過,重點寫了法語課,其次還寫了習字課、歷史課與拼音課;第三部分(24~29):寫下課時的情景。
(板書:課前、上課、下課)
2、第二個教學板塊:品讀──體味語言 感悟思想:
⑴ 品讀小弗郎士的語言、動作、心理活動的描寫:
邊讀邊用筆勾畫出人物的語言、動作、心理活動等重要語句,了解人物的思想感情。按小弗郎士的.三個思想感情變化,分成三組,每組回答一個問題:
① 從貪玩、不愛學習到熱愛語法。
② 從怕老師到理解、同情并敬愛老師。
③ 從幼稚不懂事到熱愛祖國。
小結:小弗郎士是個頑皮的孩子,學習上要求自己不嚴,怕老師罵就想逃學。但在最后一課上,他的思想感情發生了急劇的變化,這種變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他原本就不是個壞孩子,他貪玩,但還能管住自己。他有一個好老師,韓麥爾的一言一行對他有著巨大的教育作用。但更重要的,是亡國的慘痛帶來的巨大震撼,是最后一課的典型環境,是普魯士侵略者對法蘭西人民民族感情的無情傷害促成了小弗郎士心靈深處愛國主義思想的猛醒。
(板書:語言 動作 心理)
⑵ 品讀韓麥爾先生的語言、動作、神態等描寫:
集中討論、學生評析、教師小結歸納。從以下三個重點問題入手:
① 韓麥爾先生為什么在最后一課穿上節日盛裝?
② 監獄大門和鑰匙分別比喻什么?整句的含義是什么?
③ 韓麥爾的動作、神態表現了韓麥爾怎樣的感情?
小結:韓麥爾先生是一位有40年教學經驗的循循善誘的、受人尊敬的老師。他是一位把自己的職業和祖國命運緊緊聯系在一起的愛國者。他懷著巨大悲痛,穿戴那套只在督學視察或發獎日子才穿戴的綠色禮服和繡邊絲帽,體現了崇高的愛國感情。在對自己工作的深深自責和對阿爾薩斯人的弱點的直率批評中,他高度的民族責任感得到細膩的表現。他的關于牢記祖國語言的精辟見解,表現出他對戰勝侵略者的執著信念。法蘭西萬歲這兩個飽含激憤的大字,表現了他對祖國必勝、法國人民必勝的堅強信心。
3、第三個教學板塊:運用──激活思想 創新寫作:
⑴ 激活思想:
① 小結全文:
這篇小說以小弗郎士在法國淪陷時最后一課中的見聞感受為線索,通過人物的語言、表情、動作和心理活動的描寫,表現了法國人民崇高的愛國主義精神。
② 提問:
同學們學習了《最后一課》后,你受到了哪些教育?(要求學生用自己的語言表述)
學生明確:失去國土的法國人民這樣熱愛他們的民族語言,這樣熱愛他們的國家!他們偉大的愛國主義精神是永遠值得我們學習的!我們要熱愛中華民族的語言,我們要熱愛中華人民共和國!同時,在寫作上,我們要學習本文通過典型環境,運用語言、表情、動作、心理活動的描寫,突出典型人物的典型性格的寫法。
⑵ 創新寫作:
續寫提示:
① 題目設計為《〈最后一課〉之后》。
② 緊承文末一句話,圍繞愛國主義的主題展開合情合理的想象。如:憤怒的人們久久不愿離開教室,人們高呼:我們要法語,不要德語!打倒普魯士!法蘭西萬歲!普魯士兵兇補惡煞的沖進教室,與人們廝打起來人們含恨離去幾天后,大人、小孩、男人、女人聚集在一起,韓麥爾先生又給人們上法語課
③ 結構要完整。
【《最后一課》的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最后一課教學設計06-07
《最后一課》 教學設計07-27
最后一課教學設計12-05
《最后一課》教學設計精選08-20
《最后一課》教學設計06-14
《最后一課》教學設計12-07
《最后一課》教學設計03-19
《最后一課》教學設計02-25
最后一課教學設計06-08
《最后一課》教學設計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