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的教學設計
教材簡析
《風》這首清新優美的兒歌通過對顫動的樹葉、泛波的河水、點頭的花兒這些自然景象的描寫,把無形的風描繪得生動形象,真實有趣,仿佛觸手可感,觸目可視。課文語言簡潔明快,充滿兒童情趣,讀起來親切、自然,讓學生在清新活潑的形式中了解自然現象、學習知識。這首詩歌詞句優美,是訓練語言、發展思維、培養創新能力的好教材。
設計理念
1.以學生為主體,從學生的角度出發,讓學生通過自己的學習了解課文、理解課文,感悟課文的美,并通過有感情地朗讀將自己的感悟體現出來。
2.結合學生的實際,引導學生將學習與生活有機地融合起來,將文本語言內化為自己的語言,激發孩子學寫的興趣,練習仿寫。
教學目標
1.理解詩句內容,了解風這一自然現象的特點,并能感受詩中的意境,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
2.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想象能力。
3.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并背誦這首詩歌。
4.認識本課的8個生字,會寫9個生字,學習偏旁“灬”和“戈”。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錄音帶。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1課時
一、激趣導入
1.同學們,你們觀察過大自然嗎?誰來說說你在大自然中都見到過什么?
2.老師今天請你們看一看大自然中的景物。(課件展示:在田野上,有大樹、野草、各種花兒……)
你能用自己的話說一說田野上有什么嗎?
3.你見過風嗎?風是沒有形,看不到的,你是怎樣知道風的?(課件展示:一陣風吹過,樹、草、花都隨著風兒輕輕擺動。)
(板書課題)讀了課文《風》,你們就知道了。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反復讀課文,可借助拼音讀準不認識的字,也可以問問老師或周圍的同學。
2.再讀課文,看一看全詩有幾小節,標上序號。
3.同桌互讀互聽,相互評價。
三、再讀課文,讀中感悟
1.自由讀每一節,要求讀熟練,讀流利。
2.指名讀全詩,看是否讀熟練,讀流利。
3.按自然段指名讀,并說一說你讀懂了什么。
教師根據學生回答,相機板書。在理解每小節詩時,教師可以從以下幾點做引導:
(1)第1小節詩:出示風中樹葉顫動的畫面,讓學生說說這時刮的是什么風?樹葉怎樣動的?以理解“顫動”的意思。還可以與刮大風時,樹葉亂擺的情景對比,進一步感受微風吹來,樹葉輕搖的情景。
(2)第2小節詩:可以圖文對照,讓學生用自己積累的詞語形容一下風中的河面:比如波光鱗鱗、微波蕩漾等。
(3)第3小節:讓學生自己說說花兒為什么點頭。鼓勵學生想象,只要想象的內容合理就可以,激發學生對風的喜愛之情。
四、朗讀課文,感受意境
1.老師配樂范讀課文。
2.請一兩名同學朗讀全文,同學們評議。
3.指名讀自己喜歡的小節,并說說自己為什么喜歡這一小節。
教師結合學生朗讀情況進行指導。
4.再讀詩歌,試著背一背自己最喜歡的小節。
5.自由背誦全詩。鼓勵學生反復地有感
朗讀,美美地讀,達到熟讀成誦;最后全班有感情地齊背,回歸整體。
五、安排課外實踐活動
到室外觀察刮風的時候周圍景物的變化。用筆畫一畫,準備在班上交流。
第2課時
一、檢查背誦情況
二、聯系生活,編寫詩句
1.拿出自己的畫在班上交流,說一說這些事物的變化,用上“風走過來了”“風在哪兒了”“風來做游戲了”的語句,介紹自己的作品。
2.風除了可以用“走過來”“在哪兒”和“做游戲”來描述,還可以怎么說?比如“風在唱歌了”“風在跳舞了”……
3.活動:尋找風娃娃。
想一想,隨著天氣的變化,季節的變化,所處地方的變化,風會是一樣的嗎?比如夏天的風和冬天的.風一樣嗎?高處的風和平地的風會一樣嗎?隨父母旅游過的同學還可以說一說海邊的風,山里的風是什么樣的。
仿照課文中的語句把你想到的風說一說。如:
誰也沒有看見過風,更不要說我和你了。但是波浪滔天的時候,我知道風生氣了。
三、指導寫字
1.開火車檢查識字情況。
2.出示、認讀偏旁“灬”“戈”,老師寫在黑板上,學生仿寫。
3.出示本課生字,仔細觀察每個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看看怎樣才能把字寫得更好看。
4.學生練寫,教師巡視指導。
5.同桌互評,把寫得好的字用圓圈圈起來。
6.小組內選出字寫得最好的一個同學,把他寫的字放到展示臺上展示。
四、回歸整體
再讀課文,把你最喜歡的詞寫在“自選詞語”的小貨車內。
五、作業
把今天學的詩背給家長聽,并把自己模仿課文說的話說給家長聽。
板書設計
樹葉顫動
河水起波紋
花兒點頭風走過來
在哪兒
做游戲
(河北省邢臺市橋西區教研室沙書萍)
【風的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風的教學設計10-27
《風》教學設計07-11
風教學設計02-16
《風》教學設計11-26
《風》的教學設計09-30
風教學設計02-16
《風》的教學設計10-05
《風娃娃》 教學設計02-05
風娃娃教學設計0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