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堰河我的保姆》教學設計方案
【教學目標】
1、學習、把握詩中記事寫人以及直抒胸臆的特點。
2、學習對比、反復、排比等表現方法。
【教學重點、難點】
1、重點:
本詩通過記事寫人來抒情,這是區別一般抒情詩的最主要的特色。
2、難點:
詩人在構思詩篇時,把自己起伏的思緒,奔騰的激情作為最主要的依據,這一點較難捉摸。
【教學時數】
1課時。
【教學步驟】
一、作者及作品介紹
艾青,原名蔣海澄,1910年出生于浙江。艾青出生時母親難產,一位算命先生胡說他的命是“克父母的”,因此,他被送到貧苦的大堰河家去撫養,5歲時被領回家中讀書,但依然受冷遇,不準稱自己的父母為爸爸媽媽,只準叫叔叔嬸嬸,正如他自己所說,他是在“冷漠和被歧視的空氣里長大的”。這首詩是艾青在獄中寫的。
二、播放朗讀錄音
三、課文分析
1、提問:根據詩人感情和思緒的發展脈絡,可以分為幾個部分?各寫些什么?詩人的感情又是怎樣的?
明確:
共分四個部分:
第一部分〔1~3〕:交代大堰河的悲苦身世以及與我的關系。感情:懷念與痛悼。
第二部分〔4~8〕:回憶大堰河辛勞而又悲苦的一生,集中刻畫了大堰河勤勞、善良的品格。感情:眷戀與感激。
第三部分〔9~11〕:寫大堰河死后的凄涼和一家人的悲慘遭遇,詛咒和控訴了黑暗的社會現實。感情:同情與控訴。
第四部分〔12~13〕:是詩人呈給大堰河的挽歌和贊美詩,抒發了詩人對大堰河深情的懷念和由衷的贊美之情。感情:謳歌與贊美。
詩,是十分講求意象的一種文學體裁,可以說,沒有意象就沒有詩。所謂“意象”,用艾青的話說就是“純感官的,具體化了的.感覺”。是所描繪的生活圖景和表現的思想感情融合一致而形成的一種藝術境界。
在這四部分中,有一條貫穿始終的感情線索,那就是詩人對大堰河的摯愛以及對舊社會的痛恨。有了這條感情線索,才使本詩成為一個藝術整體。詩中作者的情感是通過記事寫人來抒發的,而這些事又是通過一系列的意象來表現的,這一系列的意象又寫出了人物形象。
2、提問:在第一部分中,作家用了哪些意象來寫?
明確:描寫了一系列圖景,有“草蓋的墳墓、枯死的瓦菲、典押的園地、長滿青苔的石椅”,給人創造一種孤獨、凄涼、冷落的意象。
3、提問:在第二部分中回憶了大堰河對我的愛撫,作家是怎樣來表現這種愛的?
明確:詩人不惜筆墨進行了鋪排,先用8個排比句刻畫出8個細節,這8個真切、動人的意象,把大堰河對乳兒的愛寫得非常具體、充分。還寫了自己回到家中的陌生、忸怩,來襯托出大堰河對我的愛。大堰河為了生活,到地主家干活,勞動是極繁重的,作者用了6個排比句寫出來,然而她卻是“含著笑”,這表明她的勤勞與善良,為能夠和乳兒在一起而笑。這種愛是超越了功利關系的偉大而無私的愛,真正的母愛。又通過一系列具有典型意義的意象的描寫,有切糖、夸畫、贊兒,特別是那個夢,表現她具有美麗、豐富的內心世界。
4、提問:在第三部分中,運用了哪些意象來寫大堰河的葬斂之薄?
明確:用了“同著……”五個意象,猶如五組電影的特寫鏡頭,給大堰河這一勤勞、善良、普通農村婦女的一生畫上了一個血淋淋的句號。
在文章的最后,作者用呼告的手法,直抒胸臆,把詩中的感情推向高潮,詩人的感情也升華到了極致。這與前三段中通過塑造大堰河形象來進行抒情不同,作者拋棄了具體的敘述或描寫,直接喧泄自己心中火山噴發似的激情。
小結:
從以上的分析中,我們可以看出,作者時而記人寫事,時而直抒胸臆,時而回憶歷史,時而直面現實,時而寫保姆,時而寫詩人自己。這都是以自己起伏的思緒,奔騰的激情作為最主要的依據。艾青曾經多次說過:“詩人必須說真話。”他還說:“詩人只能以他的由衷之言去震撼別人的心。”這首詩正是依靠真情實感,塑造一系列真切動人的意象,打動了千百萬讀者的心。這點正是我們所要學習的。
【板書設計】
大堰河──我的保姆
艾青
段落大意 詩人感情
一、大堰河與我的關系 懷念與痛悼
二、大堰河勤勞、善良、悲苦的一生 眷戀與感激
三、大堰河身后的悲涼和一家人的不幸 同情與控訴
四、對大堰河的懷念和禮贊 謳歌與贊美
大堰河形象 修辭手法
身世悲苦低微 反復
勤勞、善良、無私 反復、排比、對比
命運悲慘 反復、排比
靈魂高尚 呼告、排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