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發酵技術的教學設計

時間:2024-03-13 11:05:05 衍祥 教學設計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發酵技術的教學設計(通用5篇)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時常需要用到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根據課程標準的要求和教學對象的特點,將教學諸要素有序安排,確定合適的教學方案的設想和計劃。那么大家知道規范的教學設計是怎么寫的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發酵技術的教學設計,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發酵技術的教學設計(通用5篇)

  發酵技術的教學設計 1

各位評委、各位老師:

  大家好!我叫王xx,來自安陽市第三十四中學。今天,我參賽的題目是《發酵技術》。下面我從教材認知、學情分析,教學方法、學法指導、教學過程和實驗創新及教學效果六個方面來談談我對這節課的理解與設計。

  一、教材認知:

  (一)教材分析

  《發酵技術》是北師大版八年級下冊、第25章《生物技術》第一節的內容,教材安排4個課時完成,我說的是第一課時的內容。本節教材安排了豐富多樣的學生實踐活動,通過活動學生不僅習得有關微生物發酵的基礎知識,提高相應的實踐能力,而且能體會到生物科學知識和技術在生活、生產和社會發展中的應用價值。

  根據教材分析,我確定教學目標為:

  (二)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①舉例說明發酵技術在生活中的應用;

  ②運用發酵技術制作一種傳統食品;

  能力目標:

  ①通過預習、討論、動手操作,能用所學的發酵知識嘗試自己制作酸奶,體會自主探究的過程;

  ②通過活動和探究,培養學生實踐能力,收集處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合作交流的能力,提高學生的生物科學素養。

  情感目標:

  ①認同發酵技術對提高人們生活質量和身體健康水平的意義;

  ②體驗合作交流的快樂,培養團隊精神和意識;

  (三)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品嘗一杯自制的酸奶”活動

  難點:調查發酵技術在生活中的應用。

  二、學情分析

  學生對于本節內容比較感興趣,又有前面微生物學部分的基礎,課下完成探究、調查的課程內容難度不大,而且好奇心強、好動、爭強好勝又是他們身上明顯的特點。

  三、教學方法

  根據教材和學生特點,采用以下教學方法

  1、組織交流法:鼓勵學生大膽嘗試,給學生成果交流的機會。

  2、組織討論法:通過組織討論明確實驗原理、步驟,高效地解決問題。

  3、啟發教學法;通過教師點撥,構建高效課堂。

  四、學法指導

  根據學生認知規律,指導學生掌握:

  1、合作探究法;

  2、調查訪談法;

  3、分析歸納法。

  五、教學過程

  根據生物課程標準提出的面向全體學生的基本理念,以及初中生思維由簡入難的特點,我將教學過程設計為五個環節:精心組織課前準備、創設情境引入新課、合作探究學習新知、歸納總結反饋強化、知識遷移課堂延伸。

  環節一、精心組織課前準備:(活動前2周完成):

  (一)教師準備:課堂上由于無法完成發酵酸奶和釀制米酒,我設計讓同學們課下自制酸奶和采訪米酒攤主活動。為使這兩個活動能夠順利進行,活動前要對學生進行培訓。通過培訓,讓各班活動小組明確兩個活動的目的、原理、材料、步驟和注意事項等。

  (二)學生準備:接受教師培訓,按照培訓內容,具體準備如下:

  活動1:【課下自制酸奶】

  1、明確實驗目的';

  嘗試制作一杯酸奶,了解酸奶的制作原理。

  2、理解實驗原理;牛奶中的營養物質在無氧、溫度適宜的條件下,由乳酸菌發酵成為乳酸;

  3、準備材料器具;帶密封蓋的杯子或瓶子、酸奶一瓶、鮮牛奶、湯勺、溫度計、手表、白砂糖等。

  4、清楚制作酸奶的步驟;將容器洗凈消毒,牛奶加糖煮開,冷卻,加入酸奶,搖勻加蓋密封,經過一段時間發酵成為酸奶。

  5、明確合格酸奶的標準;顏色、質地、狀態和味道;

  6、記住注意事項。

  7、完成實驗探究工作。

  活動2:【采訪米酒攤主】

  1、理解制作米酒的原理:米飯中的淀粉,在30℃、由曲霉毛霉轉化成為葡萄糖,在30℃、無氧的條件下,由酵母菌發酵成為酒精。

  2、明確采訪提綱;

  3、記住采訪注意事項。

  4、完成采訪工作。

  環節二、創設情景,引入新課

  展示一些圖片,然后提問:這些圖片與什么技術有關?進而引出本節課的標題。目的是激發同學們學習的興趣。使他們認識到發酵技術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

  環節三、合作探究,學習新知。

  發酵技術可以為我們帶來美味的飲料,比如酸奶。制作酸奶在課堂上無法完成,所以我設計讓同學們在課下制作酸奶,課堂上展示實驗過程的視頻。包括四個板塊:

  板塊一、課下自制酸奶匯報

  通過播放課下學生自制酸奶活動視頻,來展示學生具體實驗的過程,他們積極主動地投入實驗活動,包括拍攝都是他們自己獨立完成的,充分鍛煉了同學們動手實踐的能力,明確了實驗目的、原理、步驟,培養了合作交流能力,形成了團隊精神。

  我們可以看得出同學們分工協作,認真組織安排,明確了實驗的步驟。

  平時同學們在家不干什么家務,通過課下實驗鍛煉了他們動手實踐能力,明確了制作酸奶的實驗目的、材料用具、實驗步驟和原理,學會了制作酸奶!

  經過一段時間后,同學們的酸奶終于發酵成功了,他們開始品嘗自己的勞動成果。看得出他們在實驗中真的是非常的快樂!同時圓滿地完成了本節課設計的教學目標。在活動中掌握的知識是印象最深刻最牢固的。

  板塊二、高談闊論:目的是檢驗同學們學習的效果,由于他們在課下都進行了這樣的實驗探究,他們都能順利的回答出答案。對于回答出答案的同學,活動小組代表可以用自己制作的酸奶給予獎勵。

  板塊三、街頭采訪米酒攤主匯報。釀制米酒的實驗由于材料多,難度大,時間長,課堂上無法完成,所以我采用讓學生到街頭采訪米酒攤主,向他們詢問有關釀制米酒的各種問題。通過活動他們明確了釀制米酒的原理、步驟、注意事項,鍛煉與陌生人溝通的能力,提高了語言表達能力,轉變了學習的方式。

  活動結束時,同學們拍照,留下了學生時代值得記憶的美好瞬間。

  板塊四、我問你答:目的是檢驗同學們學習的效果,同學們都能輕松應答。

  環節四、歸納總結,反饋強化。通過板書對本節內容進行的歸納。馬上進行練習檢測同學們學習的效果。

  環節五、知識遷移,課堂延伸。乳酸菌還可以發酵泡菜和青貯飼料,布置一項實踐作業:同學們可以在課下利用乳酸菌嘗試制作泡菜。

  六、實驗創新和教學效果

  把課堂上難以完成的實驗遷移到課下,由學生組成團隊進行課下實驗探究,然后在課堂上集中展示實驗過程、實驗效果,并相互品嘗自制的酸奶。通過這樣的活動不僅最大限度地調動了同學們參與實驗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充分發揮了學生主體地位和教師主導作用兩方面的優勢,而且提高了他們的動手實踐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形成分工合作的意識,使他們體會到實驗的快樂!他們在和諧、愉悅地課堂氛圍里輕松地學習,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從而達到了課堂的高效性!

  反思:在新課程理念下,我們真地要轉變傳統的教學觀念,轉變同學們的學習方式,充分相信學生,解放孩子們的手腳,放心大膽地去嘗試。這樣我們教改的天空會更遼闊,更蔚藍!我的說課到此結束,謝謝!

  發酵技術的教學設計 2

  知識目標:

  1、嘗試利用發酵技術制作食品;

  2、舉例說出發酵技術在日常生活中的運用。

  能力目標:

  1、培養學生探究性學習的能力,從實踐中獲取知識,收集資料。

  2、培養學生的觀察、記錄、合作、表達交流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通過學習了解日常生活中生物技術的應用無處不在,了解知識與技術在生產生活中的作用及與科學、社會的相互關系。

  教學重點:

  1、嘗試利用發酵技術制作食品;

  2、舉例說出發酵技術在日常生活中的運用。

  教學難點:認識發酵是由微生物引起的

  教學用具:現代媒體——通過多媒體觀看視頻,讓學生更直觀了解發酵技術的應用。

  課件:釀酒等

  實驗用品:糯米、廣口瓶、顯微鏡等

  教學過程設計

  一、導入新課

  師:拿出一些面包、米酒、酸奶等,問同學們吃過這些食物嗎?

  生:吃過。

  師:你們知道這些食品是經過怎樣加工制作而成的`嗎?

  生:不知道。

  師:那你們想不想知道呀?

  生:想。

  師:很久以前,人們發現果酒暴露在空氣中會變酸,水果放久了有酒味等,這種現象稱為發酵。我們剛剛看到的食物就是通過發酵技術制成的。

  二、新課教學

  師:放一段錄像,反映食物的發酵與食品生產的過程。

  我們的祖先很早就利用發酵技術進行大規模釀酒。同學們想不想弄清楚酒是如何釀制出來的?今天我們大家就都來嘗試做一次釀酒師。

  師:指導學生閱讀教科書相應的實驗,學習酒釀。

  制法:

  1、將糯米先用水淘干凈,直到水清為止。再用水浸泡約8h,以糯米沒有硬心為度,撈出瀝干。

  2、將泡好瀝干的糯米上屜蒸熟,再用涼開水沖一兩遍,降溫至30-35度,瀝干抖散待用。

  3、將待用的糯米攤開,撒上酒藥粉拌勻,盛入洗凈的容器內抹平,并在中間做成一圓柱形窩形。蓋嚴后用棉衩包課,放在約25度左右的環境中發酵。經40h左右即成酒釀。

  師、生共同總結釀酒的原理:發酵技術

  1、發酵的原因:是由微生物引起的。

  2、什么叫發酵技術?發酵技術是指利用微生物的發酵作用,運用一些技術手段來控制發酵過程,大規模生產發酵產品的技術。酒是酵母菌發酵的產物,果酒是乳酸菌發酵的產物。

  師:現在我們嘗試地來做一次釀酒師,并在釀制前給大家一些提示:

  (1)各種器具在使用前必須認真清潔,防止污染:

  (2)酒曲碾碎必須均勻地攪拌在糯米中;

  (3)溫度應保持在25度。

  師:要求大家在制作的過程中要認真操作,時刻都要考慮到環境因素對你的產品影響,關鍵點:熟糯米、酒曲攪勻、溫度適宜。器材:蒸熟的糯米、酒曲、顯微鏡等。

  生:按照座位的四人小組開始合作完成

  1、學生4人一組,先討論有關實驗的各種問題。

  2、按照老師所講的步驟進行操作。

  3、下節課取出釀制的酒釀液體少許,制作臨時玻片標本,在顯微鏡下觀察釀制酒釀中發揮作用的微生物。

  討論:在釀制酒釀的過程中,為什么要保持相對穩定的溫度?

  (二)發酵技術與食品生產

  多媒體演示:多種利用發酵原理生產的食品。例如:面包、飲料。

  (三)發酵技術與日常生活

  指導學生觀察教科書相應部分發酵產品,并結合實際舉例說明發酵技術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觀看制作沼氣發酵裝置。簡介發酵技術在其他領域的應用:

  1、化工產品:酒精、檸檬酸等。

  2、醫藥產品:抗生素、維生素等。

  3、食品和飲料:醬制品、酒類等。

  三、小結:引導學生回顧本節內容

  1、發酵現象產生的原因;

  2、什么是發酵技術;

  3、發酵技術在生活實踐的應用

  發酵技術的教學設計 3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學習并嘗試利用發酵技術制作食品。

  培養動手操作能力。

  了解發酵技術,說出發酵技術在生活中的應用。

  過程與方法:在實際操作過程中體會所學知識

  情感、態度、價值觀:體會勞動的過程。了解中國古代勞動人民對發酵技術的應用。

  教學重難點

  重點:

  1、嘗試利用發酵技術制作食品

  2、舉例說出發酵技術在生活中的應用。

  難點:

  1、認識發酵技術是由微生物引起的,說出發酵技術的應用。

  2、發酵過程的控制。

  教學準備:

  實驗器材,發酵產品。

  教學步驟:

  教學環節教師組織教學學生活動目標及教學意圖

  引入酒釀的制作過程?

  醬油的制作過程?

  醋的制作過程?

  酸奶的'制作過程?根據以往的經驗回答引入發酵技術

  進行新課

  一、發酵技術和食品生產

  酸奶、干酪、酒釀、泡菜、醬油、食醋、豆豉、乳腐、黃酒、啤酒、葡萄酒,甚至還可包括臭豆腐

  實驗:釀制酒釀

  二、發酵技術和日常生活討論,舉例說明各種發酵食品,及其制作過程。

  總結出發酵的概念:

  廣義的就是人類有目的地利用微生物的代謝活動,將一些可以被微生物利用的原料轉化為人們需要的產品的過程;

  狹義的發酵指的是微生物在沒有氧氣的情況下,利用分解糖類等有機物進行生長繁殖并且產生酒精、乳酸等小分子有機化合物的過程。

  實驗

  討論,舉例說明其他各種發酵產品。

  化工產品:酒精、檸檬酸、香料等。

  醫藥產品:抗生素、維生素等。了解發酵的概念。

  知道發酵是由微生物引起的。

  知道常見的發酵食品。

  嘗試利用發酵技術制作食品。

  了解發酵的條件。

  了解常見的發酵產品

  課堂拓展發酵食品的價值分組討論

  發酵食品不僅味道爽口,而且營養價值高,且有利于人體的消化吸收,更在防病保健方面勝于普通食品一籌。

  首先,經常食用發酵食品就不愁維生素缺乏。

  其次,發酵食品的蛋白質消化吸收率高。如豆類,發酵之后蛋白質的消化吸收率高達95%以上。

  再次,使鈣、鐵、鋅、鉻等微量元素的生物利用度大幅度上升。

  同時,微生物發酵產生大量活性因子。這些活性物質或促進鈣質的吸收,或提高人體免疫力,或者降低血壓,十分有利于健康。

  了解發酵食品的價值

  發酵技術的教學設計 4

  一、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通過探究活動,學會制作酸奶的方法并能解釋原因;嘗試利用發酵技術制作食品。

  2、能力目標:描述酒精發酵過程,明確發酵原理;通過實驗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

  3、情感目標:培養學生對生物的濃厚興趣;通過對祖國傳統工藝的介紹激發學生愛國情感

  二、教學重難點

  1、學會制作酸奶的方法并能解釋原因。

  2、認識發酵現象是由微生物引起的,說出發酵技術的應用。

  3、舉例說出發酵技術在生活中的應用。

  4、發酵過程的控制

  三、教學準備

  1、教師準備相關圖片、動畫、視頻資料

  2、學生做預習

  3、相關實驗材料的準備

  四、教學過程

  1、教師描述:我們在平時吃早飯時會吃腐乳,學校樓下還經常會有人叫賣桂花酒釀(板書)(酒、醋、醬油、饅頭等)

  教師:剛才我在黑板上寫下的這些食品都有一個共同點,大家知道是什么嗎?

  問:我們經常會聽別人說到發酵,究竟什么是發酵呢?

  (發酵:某些微生物厭氧呼吸的一種方式)

  教師描述:果酒暴露在空氣中為什么會變酸,水果放久了為什么會有酒味,發酵的本質到底是什么?

  答:發酵指的是某些微生物在缺乏氧氣的情況進行的一種特殊的呼吸。通過這種呼吸不同的微生物會產生不同的產物。

  教師描述:比如在果酒中含有乳酸菌,在缺乏氧氣的情況下,乳酸菌會發酵產生乳酸,使酒變酸。而水果中的酵母菌發酵會產生酒精,所以水果放久了會有酒味。以上這兩種情況是我們所不希望發生的,大家可以想一下乳酸菌和酵母菌的這兩種發酵產物我們可以如何加以利用呢?

  2、學生根據教師提出的問題進行相互之間的交流。

  3、教師提問果酒的制作過程以及原理。

  4、學生自己看課本后回答問題。

  5、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做出點評和補充。

  6、教師演示果酒的制作過程,在時間和條件允許的情況下,也可以請學生上臺嘗試。

  7、教師提問不同風味的`腐乳的制作過程并向學生展示他們的不同,引起學生的興趣。

  8、學生根據課本回答問題。

  9、教師補充一些課本上沒有的知識。

  10、教師向學生發酵的基本原理以及發酵過程中所涉及到的一些菌種和其它物品。

  11、布置課外作業。學生 調查最感興趣的與發酵技術相關的一種職業,如面包師、制藥廠技術員、食品廠技術員、釀酒廠技術人員等,了解該職業主要的工作內容和職業特點。

  發酵技術的教學設計 5

  一、三維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了解傳統發酵技術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

  2.掌握發酵作用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3.學習制作果酒、果醋的實際操作技能。

  4.設計并安裝簡單的生產果酒及果醋的裝置

  (二)過程與方法

  1.引導學生主動參與探究過程,培養學生搜集和處理科學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以及用簡約科學術語表達問題的能力。

  2.培養學生綜合分析能力。

  3.培養學生利用已建立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對學生進行科學方法和科學態度的教育。

  2.體驗和感受生物技術給人類生活帶來的變化。

  3.培養學生合作精神。

  二、教學重點:

  說明果酒和果醋的制作原理,設計制作裝置,制作出果酒和果醋

  三、教學難點:

  制作過程中發酵條件的控制

  四、教學方法

  啟發式教學

  五、教學工具

  多媒體課件

  六、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俗語“無酒不成席”、“開門五件事、油鹽醬醋茶”。酒和醋是人們日常生活離不開的傳統發酵產品。從這節課開始,我們以果酒、果醋等為例學習一些傳統發酵技術。

  (二)進行新課

  (閱讀“果酒制作的原理”,引導考學生自學基礎知識。)

  1.基礎知識

  1.1果酒制作原理

  (1)利用的微生物是酵母菌,其異化作用類型是兼性厭氧型,明確酵母菌發酵的反應式:

  ①有氧條件:

  ②無氧條件:

  (2)影響酒精發酵的主要環境條件有溫度、氧氣和pH。

  ①酒精發酵是一般將溫度控制在18~25℃范圍內,在20℃時最適宜。

  ②酒精發酵過程中,要保持缺氧、酸性環境。

  (閱讀教材資料,師生討論并完成思考1~4。)

  〖思考1〗為什么在酒精發酵過程中往往“先通氣后密封”?

  “通氣”的目的是使酵母菌進行有氧呼吸大量繁殖。

  “密封”的目的是使酵母菌進行無氧呼吸產生酒精。

  〖思考2〗酒精發酵過程中發生“先來水后來酒”現象,其原因是什么?

  酵母菌首先進行有氧呼吸產生了水,然后進行無氧呼吸才產生酒精。

  〖思考3〗葡萄酒呈現深紅色的原因?

  在發酵過程中葡萄皮的色素進入到發酵液中。

  〖思考4〗酵母菌是如何進行生殖的?

  酵母菌在環境適宜時進行出芽生殖,環境不適宜時產生孢子進入休眠狀態。

  (閱讀果醋制作的原理,引導考學生自學基礎知識)

  1.2果醋制作原理

  (1)利用的微生物是醋酸菌,其異化作用類型是需氧型。在氧氣和糖源都充足時,降糖分解形成醋酸;當缺少糖源時可將乙醇轉變成乙醛,并進一步轉變成醋酸。明確醋酸發酵的反應式。

  (2)醋酸發酵的最適宜溫度為30~35℃。

  (師生討論并完成思考5~6)

  〖思考5〗影響醋酸發酵的環境因素還有哪些?氧氣和pH。

  〖思考6〗醋瓶子、未喝干的啤酒瓶子放置久了,在醋和啤酒表面形成一層“白膜”。它是怎樣形成的?醋酸菌大量繁殖形成的。

  2.實驗設計

  2.1實驗流程

  課件展示流程圖

  (討論并完成思考7,提問)

  〖思考7〗酒精發酵和醋酸發酵的區別和聯系:

  (閱讀[資料],學生討論完成發酵過程的設計。)

  2.2設計發酵裝置:根據圖1-4a、4b回答

  (1)在酒精發酵過程中,每隔一段時間(12h)擰松瓶蓋或打開排氣口,其原因是什么?在發酵過程中產生CO2,防止瓶內氣壓過高引起爆裂。

  (2)在醋酸發酵過程中,需要注意什么?

  要持續向發酵液中補充氧氣。

  (3)在圖1-4b裝置中:

  ①充氣口的作用是在醋酸發酵中補充氧氣;

  ②排氣口的作用是在發酵中排出CO2或殘余氣體;

  ③出料口的作用是便于取樣檢查和放出發酵液;

  ④排氣口膠管長而彎曲的作用是防止防止空氣中雜菌感染。

  3.發酵操作

  3.1材料選擇和處理

  選擇新鮮優質的葡萄,然后依次沖洗、除去枝梗和榨汁。

  〖思考9〗先沖洗后去枝梗的目的是什么?防止雜菌感染。

  3.2防止發酵液被污染

  為防止發酵液被雜菌污染,實驗中所用的榨汁機、發酵裝置等器械進行消毒,并使發酵裝置處于封閉狀態。

  〖思考10〗在實際生產中,還要對發酵液進行煮沸處理,其目的是什么?

  消滅發酵液中的雜菌。

  3.3控制發酵條件

  (1)發酵液裝瓶后保持1/3的剩余空間。

  (2)酒精發酵的溫度要控制在18~25℃范圍內,發酵時間控制在10~12天左右。

  (3)醋酸發酵的溫度要控制在30~35℃范圍內,發酵時間控制在7~8天左右,并保持不斷充氣。

  (學生分組討論并完成思考11~12)

  〖思考11〗在發酵液裝瓶后問什么要保持1/3的剩余空間?

  暫時存儲發酵產生的CO2,起到緩沖作用。

  〖思考12〗在醋酸發酵過程中需要向發酵液中補充氧氣,你認為最經濟實用的方法是向發酵液中通入無菌空氣。

  4.結果分析與評價

  4.1實驗現象:

  4.2檢驗:

  酒精發酵后是否有究竟產生,可用重鉻酸鉀來檢驗。

  (1)原理:在酸性條件下重鉻酸鉀與酒精反應呈灰綠色。

  【補充】為了控制和了解發酵進程,不斷進行取樣檢查,其中檢查的項目有原料濃度、產物濃度、發酵菌含量、溶氧量和pH等。

  (2)方法:(填表,注意對照原則)

  5、相關鏈接

  為了提高果酒和果醋的產量和品質,抑制其他微生物的生長,還應直接向發酵液中加入人工培養的優良菌種。

  (三)課堂總結、點評

  本節課主要學習了以下幾個問題:

  1.果酒和果醋制作的原理

  2.制作果酒和果醋的實驗流程

  3.實驗操作中的注意事項

  4.實驗結果分析與評價

  學生應當重點掌握果酒和果醋制作的原理,并且學會分析操作過程中注意的問題。通過小組討論、聯系生活來提高合作探究的能力,并且增強學習生物學的興趣。

  (四)實例探究

  例1.生產果醋用的醋酸菌等細菌都具有的特征是()

  A.都是異養生物

  B.僅在有水條件下繁殖

  C.僅在有氧條件下生長

  D.生存溫度都超過80℃

  解析:細菌的生長所必需的營養元素:碳源、氮源、無機鹽、水生長因子,其中碳源、氮源、無機鹽、生長因子因細菌種類的不同,所需的種類也不一樣,而水是所有微生物生長共同所需要的物質。細菌按同化作用可分為自養型和異養型兩種;按異化作用可分為需氧型和厭氧型。答案:B

  例2.發酵過程中,不會直接引起pH變化的是

  A.營養物質的'消耗

  B.微生物呼出的CO2

  C.微生物細胞數目的增加

  D.次級代謝產物的積累

  解析:微生物發酵過程中,微生物的代謝會消耗大量的營養物質,可能造成酸堿物質消耗不均,從而引起pH的變化;微生物的呼吸作用還會產生大量的CO2引起pH的變化;同時產物的種類也能引起pH的變化。答案:C

  ☆綜合應用

  例3.在啤酒生產過程中,發酵是重要環節。生產過程大致如下:將經過滅菌的麥芽汁充氧,接入啤酒酵母菌菌種后輸入發酵罐。初期,酵母菌迅速繁殖,糖度下降,酒精濃度漸漸上升,泡沫不斷增多。當糖度下降到一定程度后,結束發酵。最后分別輸出有形物質和啤酒。根據上述過程,回答以下問題:

  (1)該過程表明啤酒酵母異化作用的特點是。

  (2)初期,酵母菌迅速繁殖的主要方式是。

  (3)酒精主要是啤酒酵母菌進行作用產生的代謝產物。

  (4)經測定酵母菌消耗的糖中,98.5%形成了酒精和其它發酵產物。其余1.5%則用于。

  (5)請寫出由麥芽糖→葡萄糖→酒精的反應方程式。

  解析:酵母菌在有氧條件下進行有氧呼吸,在無氧條件下進行無氧呼吸,有氧時酵母菌能通過出芽生殖的方式大量繁殖,種群數量增加很快,無氧時能分解糖類產生酒精,釋放出的能量,大部分儲存在發酵產物中,極少數用于自身生長發育。

  答案:(1)既能進行有氧呼吸又能進行無氧呼吸

  (2)出芽生殖

  (3)無氧呼吸

  (4)自身的生長繁殖

  (5)C12H22O11+H2O→2C6H12O6C6H12O6→2C2H5OH+2CO2+能量酶酶

  七、板書設計

  八、教學反思

【發酵技術的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發酵生產技術心得體會10-30

《發酵食品》教案05-19

信息技術教學設計12-09

信息技術教學設計04-17

克隆技術的教學設計07-01

信息技術教學設計通用12-09

小學信息技術教學設計07-04

信息技術教學設計教案09-01

小學信息技術教學設計11-29

信息技術物理教學設計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