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初三語文下冊《享受生活》教學設計
任務分析
通過讓學生熟悉文本、深入理解文本抓住“樂趣”讓學生明確散文“神散形不散”的特點。讓學生學習多角度點評的方法,學習作者為表現文章主題的寫作手法。為了讓學生對課文主題能有感性認識,采用讓學生對生活現象、世人錯誤觀點的探究、評論、判斷的方式,達到讓學生通過本課的學習樹立正確的人生觀、明確人生價值的目的。
教學目標
1、明確“形散神不散”的寫作特點;
2、理解并感悟“忘我就是快樂”的人生真諦;
3、學習運用聯想和想象表達人的感受、情感。
教學重點
理解并感悟“忘我就是快樂”的人生真諦;學習運用聯想和想象表達人的感受、情感。
課前學習
1、收集有關散文“神散形不散”的寫作特點方面的資料;
2、積累平時“享受生活”的有趣事例。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內容
朗讀全文,思考“形散”、“神不散”的“神”是什么;賞析精彩語段;談談如何“享受生活”。
教學設計
導入新課
散文的最大特點是什么?
——形散神不散,“形散”是指散文的各則材料之間可以有空間上的巨大跨越,“神不散”是指他們都同服務于文章的“中心”——“神”。本文的體裁是散文,同樣具有“形散神不散”的特點。
整體感知
1、用自己喜愛的方式朗讀全文,思考“形散”是什么,“神不散”的“神”指什么?
——形散指作者寫了許多的'樂趣。
劃船
乘船遠航
樂趣
形散 田野漫步
騎自行車兜風
和孩子們嬉戲
參觀博物館和藝術管,
看歌劇
劃分課文結構
一、(1~11)主要寫自己在體育運動和交際活動中獲得的精神愉快。
二、(12~18)主要寫藝術享受,自己的精神文化追求 。
三、(19~20)寫自己在孤獨中學會了忘我,在忘我中尋找到了快樂。
2、用一句話簡潔概括文章主要寫了什么?
——寫了海倫·凱勒的豐富多彩的樂趣。
3、課文的“神”是什么?
——樂趣。
精讀品析
1、選出你認為寫得精彩或深受感動的片段,學生朗讀并講評,
修辭手法
句式結構
想象聯想
體現全文中心作用
仔細揣摩課文結尾的一段,“然后希望之神微笑著走來對我輕輕耳語說:‘忘我就是快樂’。因而我要把別人眼睛所看見的光明當作我的太陽,別人耳朵聽見的音樂當作我的樂曲,別人嘴角的微笑當作我的快樂。”揣摩這段話表達的內容,
2、課文體現出海倫凱勒是怎樣一個人?
——熱愛生命,熱愛人生,把自己的生命融入社會,把自己在生活中感受到的愛奉獻給他人,顯示出寬廣的胸襟的“忘我就是快樂”為生活宗旨的人。
拓展探究
1、談談你是如何“享受生活”的?(請學生聯系生活實際,談談自己的經歷和感受)
2、共同探討:怎樣才是真正的“享受生活”。
在當今社會有許多人認為買別墅,住豪宅,出入開奔馳,衣著穿名牌,包里有支票,錢賺得越多越好,這便是享受生活,學了本文以后,你是如何評價這一觀點的?
教師引導:金錢不能買來幸福和快樂,擁有金錢并不擁有快樂幸福,幸福快樂是一種精神需求,是人的一種生活態度和追求,“忘我就是快樂”,“感恩就會有快樂”,“享受大自然就是最美的生活享受”,“品嘗失敗與痛苦也是享受生活”。
拓展遷移
學習本文后你將如何“享受生活”?
布置課后作業
課外閱讀《假如給我三天光明》
板書
劃船
乘船遠航
樂趣
形散 田野漫步
騎自行車兜風
和孩子們嬉戲
參觀博物館和藝術管,
看歌劇
修辭手法
句式結構 全文中心作用
想象聯想
(設計/蔡玲雅 孔建)
點 評
本教案的設計首先抓住文章文體“形散神不散”的特點入手,讓學生從“形散”整體感知全文內容,再抓住“神不散”中的“神”達到對課文中心的領會。然后多角度的對課文詞句段進行點評并緊扣文章的主題。采用對生活現象、世人錯誤觀點的探究、評論、判斷,最后教師引導達到讓學生結合文本樹立正確的人生觀的目的。這樣,就不會造成對課文的主題的理解形成架空分析。
【初三語文下冊《享受生活》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享受生活 教案教學設計12-06
享受生活 教案教學設計12-06
享受生活初三作文02-23
語文下冊《牧童》教學設計12-24
享受生活的教學反思09-29
初三語文下冊教學計劃03-27
初三語文下冊教學計劃01-20
初三語文下冊教學總結范文07-19
初三語文下冊教學計劃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