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小組在行動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學生能采用訪談法、實地觀察法、問卷調查法、文獻法等方法搜集、記錄數據與信息。
2、能對所獲得的資料進行分類整理、篩選,用圖片、統計圖表、訪談記錄等方式來表示。
3、能分析相關數據并做出一定的結論,并進行整體客觀的評價。
4、激發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反思自己的日常生活行為,樹立節約、環保意識。
教學重點:
搜集整理調查數據,并做出合理分析。
教學難點:
能分析相關數據并做出一定的結論,并對所居住的社區進行整體、客觀的評價。
教學準備:
訪談記錄表、調查統計表、調查統計圖課件。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師生談話,回顧自己的調查計劃。(教師根據學生和學校實際,將調查內容確定為“校園中的綠化”和“家庭能源使用情況”)
二、實施調查。
1、教師強調:調查中要注意團隊合作、準備充分、動手動腦、文明禮貌、注意安全。
2、教師指導學生根據調查計劃,分組搜集數據與信息。學生做好調查研究前的各項準備工作以后,分組按計劃進行實地調查研究。
這階段教學要合理利用課內課外時間靈活安排調查活動,還需要與學校、家長溝通,獲得他們的信任與支持。尤其要發揮家長的優勢與積極性,可以邀請家長協助組織學生利用課余時間進行深入調查。
3、教師參與學生調查,積極為學生的`調查提供指導和幫助。
4、整理分析數據。
01、教師指導學生整理資料與數據。
學生在分組調查中取得了大量的資料、數據、信息。教師指導學生及時對這些材料進行分類整理、篩選,有價值的要保留,重復的、無用的資料要去除。有價值的資料按不同的調查內容
分類,用圖片、圖表、訪談記錄等形式不表示,并將有關訪談記錄的文字修改通順。
02、學生自讀31頁的活動提示,了解篩選資料時要注意的幾個問題:它們是我們所需要的資料嗎?資料是否真實可靠?它們是否提供了足夠的信息?內容詳細嗎?它們是最新的嗎?記下了獲取資料的時間了嗎?
03、教師指導學生分析數據,得出結論。
教師指導學生通過制作統計圖表來對數據進行分析。
04、組織各組進行交流。將各組的專題調查研究成果通過實物展臺互相交流,互相評價,取長補短。展示與交流時注意做到形式多樣、圖文并茂、證據充分、語言清晰流暢。
三、總結拓展。
學生根據各自的調查結論,對所居住的社區進行整體評價,發現問題積極尋求解決方法。
【調查小組在行動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調查小組在行動教學設計范文03-21
綠色行動與教學設計01-12
行動描寫片斷練筆教學設計01-05
爬行動物教學設計教案08-11
《關注行動寫活人物》教學設計01-22
綠化我們共同的行動教案設計與教學反思05-04
為光盤行動設計標語04-23
關注行動,寫活人物優質課的教學設計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