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遼西夏與北宋的并立優秀教學設計(精選5篇)
作為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時常要開展教學設計的準備工作,教學設計是連接基礎理論與實踐的橋梁,對于教學理論與實踐的緊密結合具有溝通作用。那么問題來了,教學設計應該怎么寫?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遼西夏與北宋的并立優秀教學設計(精選5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遼西夏與北宋的并立優秀教學設計 1
指導思想與理論依據
堅持《歷史課程標準》(2022年版)中育人為本的教育理念,采取教師講授和問題探究相結合的教學模式,創設歷史情境,激發學生興趣,深化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提高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自主探究精神。
教學背景分析
(一)初中歷史課程標準關于本課內容的規定
《歷史課程標準》(2022年版)關于本課內容規定如下:“知道北宋的建立,了解宋朝重文輕武的特點。知道遼、西夏與北宋的對峙局面。”
課標中對于“情感·態度·價值觀”的規定如下:“認識在漫長的歷史進程中,我國各族人民密切交往、相互依存、休戚與共,形成了中華民族多元一體的格局。”
(二)教學內容分析
本課講述的是契丹族建立的遼、漢族建立的北宋、黨項族建立的西夏三個政權并立的一段歷史。北宋的建立,結束了五代十國的分裂局面。與此同時,周邊民族的相繼崛起又在更大范圍內形成了民族政權并立的格局。宋朝實行重文輕武的政策,利弊兼得。北宋在與遼、西夏的.戰和過程中促進了漢族與少數民族間的交往、交流、交融。
根據以上分析,遼、西夏與北宋并立,漢族與少數民族之間的交融是本課重點。
(三)學生情況分析
人大附中的學生,求知欲強,知識面廣,具有較強的問題探究能力,且通過初一上學期的學習,初步掌握了學習歷史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本課知識點較多且錯綜復雜,對于宋遼、宋夏之間的關系,漢族和少數民族之間的交融,學生還不能深刻理解,需要在教學中加以引導。
(三)教學目標
1. 知識與能力
(1)知道遼、西夏、北宋三個并立的政權,認識他們之間的關系。
(2)了解契丹族、黨項族與漢族之間的交融。
(3)通過對相關問題的探討,學生提高透過歷史現象發現、分析歷史問題的能力。
2.過程與方法
教師通過文字、圖片等資料創設探究情景,學生認真思考、積極討論,歸納并表達觀點,提高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逐步養成論從史出的思維。
3.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漢族與少數民族之間的交融是雙向的,他們互相學習,互相促進,共同創造了中華民族的歷史。
(四)教學重、難點分析
1. 重點:知道遼、西夏、北宋三個并立的政權;正確認識民族交融。
合理運用史料,注意分配時間,突出重點內容。
2. 難點:北宋與遼、北宋與西夏之間的關系及原因。
補充圖片與文字史料,鼓勵自主、合作、探究式學習,突破難點。
(五)教學資源與教學方法
1. 教學資源:多媒體課件。
2.教學方法:講述法、史料研讀法、探究學習法。
教學流程示意(板書設計)
一、宋遼和戰
1. 遼的建立與疆域擴展
2. 北宋的建立與統一戰爭
3. 宋遼的戰與和
二、宋夏和戰
1. 西夏的建立
2.宋夏的戰與和
三、碰撞中的交融
1.農耕文明對少數民族的影響
2. 少數民族對中原的影響
教學設計思路
戰 戰
遼(契丹族)——————北宋(漢族)——————西夏(黨項族)
和 和
交 融
遼西夏與北宋的并立優秀教學設計 2
(一)教學目標
1、基礎知識目標:契丹的興起;耶律阿保機建立契丹國;石敬瑭;宋初兩次對遼用兵;澶州之戰和澶淵之盟;遼宋邊境貿易;黨項族建立西夏;夏宋間的戰與和。
2、能力培養目標:運用歷史唯物主義觀點正確評價歷史人物(耶律阿保機)和歷史事件(澶淵之盟)的能力。
3、思想認識目標:遼和西夏都是祖國境內少數民族建立的和北宋并立的政權。契丹族和黨項族對我國北部和西北部的地區開發,作出了貢獻。耶律阿保機是契丹族的杰出領袖。從而對學生進行我國自古以來就是多民族國家的教育。
遼貴族對北宋發動的戰爭是掠奪性的非正義的。“澶淵之盟”是北宋統治者屈辱妥協的結果;但它所帶來的和平局面,對各族人民的生產生活有益。遼宋貿易促進了雙方經濟和文化交流,各族人民之間的友好相處是我國各族人民之間關系的主流。
重點和難點:重點是耶律阿保機建國和澶淵之盟。難點是評價澶淵之盟和北宋時期的民族關系。
(二)教學過程:
1、導入新課
宋太祖和宋太宗在位期間,雖然陸續消滅了南唐等割據政權,結束了五代十國時期的分裂局面,但并沒有完全統一全國。這時,同北宋并立的還有契丹族于十世紀在北部建立的遼、黨項族于十一世紀在西北部建立的西夏、白族在西南部建立的大理等幾個少數民族建立的政權。今天我們主要學習遼、西夏與北宋的關系。
2、講授新課:
一、契丹的興起
契丹族原先居住在遼河上流一帶,過著游牧和漁獵的生活。在北魏時,契丹族同中原地區來往密切,到隋唐時,逐漸地強大起來,唐朝末年,不少中原人為躲避戰亂來到契丹境內,帶去了先進的生產技術,使契丹人逐步學會種莊稼、紡織、冶鐵、煮鹽和建筑城廓、房屋,開始有了農耕和定居生活。同時也使契丹族的統治者逐漸接受中原地區的政治制度和封建文化。
二、阿保機建國
1、耶律阿保機建立契丹政權
耶律阿保機是契丹族迭剌部的貴族,迭剌部接近中原地區,與漢族接觸較多,經濟發展比較迅速,逐漸成為八個部落中最強大的一部,阿保機由于很有膽略,多次立下戰功。907年被推為部落首領,不久,他統一了契丹各部。916年,阿保機稱帝,建立契丹國,定都上京(今內蒙巴林左旗南)。阿保機就是遼太祖。建國后,他重視農業生產,任用漢人韓延徽等,制定各項典章制度,積極接受中原封建文化,在位期間,創立了契丹文字。阿保機為契丹的統一和契丹社會的'發展,做出了重要的貢獻,他是契丹族杰出的政治家。
2、契丹改國號為遼
契丹國建立后,成為北方一個強大的政權,極盛時期的疆域東到大海,西至阿爾泰山以西,北到色楞格河流域,南到河北中部和山西北部,境內生活著契丹、漢、女真、回鶻等族人民。
石敬瑭做了后晉的皇帝,向比自己年小十多歲的耶律德光稱兒皇帝,尊耶律德光為父皇帝,又把幽云十六州割給契丹。這一地區,農業發達,它的割讓使契丹的實力大大增加。耶律德光在947年,改國號為遼。
三、澶淵之盟
1、北宋初年對遼的兩次用兵
北宋初年,宋太宗曾兩次對遼用兵,想奪取幽云地區北宋的兩次用兵都失敗了,只好采取了防御政策。楊家將的故事,就發生在這個時期。楊老令公是以楊業為生活原形加以創造的。
2、澶淵之戰和澶淵之盟
宋太宗收復幽州、云州等地區的失敗,暴露了北宋王朝封建統治的弱點,使遼統治者更加放心地南進。1004年秋,遼軍大舉進攻北宋。遼軍采取避實擊虛的戰術,繞過宋軍堅守的城池,深入到黃河岸邊的澶州,威脅東京。宰相寇準力主抵抗,并要求皇帝親征,宋真宗勉強來到澶州城。宋軍士氣大振,打敗了遼軍的進攻,形成遼宋對峙。
遼看到沒有取勝的可能,提出議和。寇準堅決反對議和,宋真宗不加理睬。就這樣,在遼宋雙方基本上勢均力敵的情況下,宋真宗為貪圖苛安,與遼議和,簽訂了澶淵之盟。遼答應撤兵,而宋則每年要送給遼“歲幣”,銀10萬兩,絹20萬匹。
澶淵之盟的訂立,對遼來說,澶淵之盟不僅使遼軍安然撤走,還獲得了戰場上得不到的東西—“歲幣”。對于北宋來說,這是一個屈辱的和約。“歲幣”成為北宋人民的沉重負擔。但是它也有其積極的作用。它基本上結束了遼宋間的戰爭,維持了遼宋間長期的和平關系,有利于遼宋雙方經濟的發展,也加強了雙方經濟文化交流,促進了邊境貿易的發展,是符合人民愿望的。
3、遼宋邊境的互市
澶淵之盟以后,遼宋雙方開展邊境貿易,設立榷場。北宋用絲織品、稻米、茶葉等,換取遼的羊、馬、駱駝等牲畜,豐富了兩地人民的物質生活。同時,北宋的制瓷和印刷技術也傳到遼,使遼的制瓷生產獲得發展,遼還雕印了許多的書籍。北方的遼國與北宋維持著長期的和平關系。遼宋間的經濟文化交流,滿足了各族人民生產和生活的需要,增進了各族人民的友誼,加強了邊疆地區同中原的聯系,促進了邊疆地區的開發。
四、西夏的建立
西夏是羌族的一支黨項族建立的政權。他門在唐代中期,居住在今天的寧夏、甘肅和陜西西北一帶,過著游牧的生活,五代時,黨項勢力逐漸強大,北宋初期,黨項族的首領接受遼帝的封號,稱夏國王。
1038年,元昊稱帝,定都興慶,史稱西夏。元昊懂得漢語,喜歡讀漢人的法律和兵書。他仿照宋朝,建立了一套官制、兵制、創制西夏文字。重要官職,有的還由漢族知識分子擔任。西夏境內居住著黨項、漢、回鶻、吐蕃等民族,主要從事畜牧業,黃河兩岸有大量的耕地,主要是漢族人民從事農業。
五、夏宋間的戰與和
元昊稱帝以后,為提高國威,鞏固統治,多次發動對宋的戰爭。戰爭使北宋遭到嚴重損失,也使西夏傷亡慘重,財力匱乏,對宋貿易中斷,引起了西夏人民的不滿。元昊被迫與宋講和。1044年,雙方達成和議:元昊向宋稱臣,北宋每年送給西夏“歲幣”包括銀7萬兩、絹15萬匹和茶葉3萬斤。北宋統治者用每年送給西夏“歲幣”的辦法求得茍安,大大加重了人民的負擔。
議和后,雙方在邊境地區進行貿易,北宋用絲織品、糧食、瓷器等,換取西夏的馬、牛、羊等。同時西夏積極吸取漢族文化,模仿北宋設立太學和各級學校,把很多漢文書籍,翻譯成西夏文,西夏人還用漢文和西夏文印刷了大量的佛經、醫書、歷書等,還編寫了文學、醫學等著作。
3、板書設計
第十課遼、西夏和北宋的并立
一、契丹的興起
二、阿保機建國
1、耶律阿保機建立契丹政權
2、契丹改國號為遼
三、澶淵之盟
1、北宋初年對遼的兩次用兵
2、澶淵之戰和澶淵之盟
3、遼宋邊境的互市
四、西夏的建立
五、夏宋間的戰與和
遼西夏與北宋的并立優秀教學設計 3
教學目標
通過本課內容的教學,使學生了解或掌握契丹的興起;耶律阿保機建立契丹國;澶州之戰和澶淵之盟;遼宋邊境貿易;黨項族建立西夏;宋夏間的戰與和。
通過對耶律阿保機的講述,培養學生正確評價歷史人物的能力。通過對澶淵之盟的分析,培養學生正確評價歷史事件的能力。通過引導學生回憶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的“五胡”內遷的情況,引申出羌族與黨項族之間的淵源,以此培養學生注重新舊知識聯系的能力和歸納、整理歷史線索的學習方法。
通過對“耶律阿保機建立契丹國”和“黨項族建立西夏”的教學,使學生認識到我國自古以來就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各民族都為中華民族的發展作出了貢獻。通過對“澶淵之盟”多角度的分析,讓學生明確各族人民之間的友好相處是我國民族關系發展的主流,是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
導入:
同學們,我們知道中國自古就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在中華民族源遠流長的歷史長河中,有許多少數民族用他們的勤勞和智慧為中華民族的發展壯大作出了重要貢獻。(屏幕顯示“遼、北宋、西夏形勢”圖,結合地圖指出),北宋建立后,雖然結束了五代十國分裂割據的局面,但并沒有完全統一全國。在祖國遼闊的土地上,同北宋并立的還有契丹族在北方建立的遼、黨項族在西北建立的西夏等少數民族政權。你們想知道這些少數民族的生活情況嗎?他們與北宋的關系如何呢?楊家將中的楊老令公真有其人嗎?現在就讓我們走進歷史的長河去尋找答案吧。
學習指導和“探究”過程:
一、契丹的興起
(屏幕顯示“五代十國后期形勢”圖)指導學生閱讀課文中“契丹的起源”的傳說,并思考“白馬”和“青牛”的含義是什么。然后說明,在契丹族的原始社會時期,是由“白馬”和“青牛”兩個氏族發展而來的。北魏時,契丹族就同中原地區來往密切。隋唐時期,契丹族逐漸強大起來。(顯示契丹人的相關圖片,了解契丹人的生產、生活情況)。唐朝末年,不少漢人來到契丹境內(思考什么原因造成的),帶去先進的生產技術。契丹人開始有了農耕和定居生活。引導學生認識,這是契丹任何漢人長期交往的必然結果,促進了契丹族社會的發展,也為阿保機以后統一契丹各部創造了條件。
二、阿保機建國(916年、上京)
1.阿保機建立契丹政權
請同學們閱讀教材課文,歸納出阿保機為契丹族的強大作出了哪些貢獻。
阿保機的貢獻主要有:(1)統一契丹各部;(2)提倡農業;(3)制定各項典章制度,接受中原封建文化;(4)916年,稱皇帝,建立契丹國;(5)在位期間,契丹創制了文字。
引導學生得出:阿保機是契丹族歷史上杰出的領袖,也是中華民族優秀的政治家。結合“遼、北宋、西夏形勢”圖,進一步指出,契丹國是當時北方一個強大的少數民族政權,它的發展壯大對我國北方地區的發展有重要作用。
1.契丹獲取幽云十六州
隨著契丹的強大,契丹貴族經常南下掠奪中原地區。(結合地圖說明,遼太宗時,契丹是如何獲取幽云十六州的),請同學們思考:契丹獲得幽云十六州后,產生了什么重要后果?
幽云十六州是一個人口眾多,經濟發達的農業區,它使契丹的國力大為增強。同時,幽云十六州的軍事地理位置也十分重要,從此,契丹可以直接南下進入中原地區,對后來建立的北宋構成嚴重的威脅,遼宋之間不可避免的會發生戰爭。
三、澶淵之盟
1.北宋初年對遼的兩次用兵
(結合電子地圖,講清北宋對遼用兵的目的是奪回幽云十六州),失敗后,只好對遼采取防御政策。(關于楊家將的故事,演示相關圖片,由于時間所限,不宜補充太多內容)。遼國在挫敗了北宋的兩次進攻后,于1004年秋,大舉進攻北宋,一直達到黃河岸邊的澶州城下,威脅到北宋的都城東京。
2.澶州之戰和澶淵之盟
(結合地圖,簡述澶州之戰的經過,明確澶州和東京的位置)
北宋在獲勝的情況下,接受了屈辱的條件,同遼達成和議,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澶淵之盟”。請同學們閱讀課文第48頁的相關內容,思考:澶淵之盟對遼宋雙方產生了什么影響?我們該如何評價澶淵之盟?
(學生分組討論后,自由發表自己的觀點,可以有不同看法,只要言之有理、有據,鼓勵創新觀點)
討論結果歸納:對遼的影響:(1)遼從戰爭中安然脫險,“不勝而勝”;(2)每年從北宋那里獲得大量“歲幣”,經濟實力增強。對北宋的'影響:(1)北宋“不敗而敗”,“歲幣”成為人民沉重的負擔,這也是導致北宋財政困難的原因之一;(2)“澶淵之盟”是北宋屈辱的象征;(3)暫時結束了宋遼的戰爭狀態,有利于北宋國內經濟文化的發展。
評價:澶淵之盟是遼宋之間長期對峙、勢均力敵的產物。一方面,它暫時滿足了契丹貴族掠奪的愿望,增強了遼國的經濟實力;另一方面,對北宋而言,它使一個屈辱的合約,加重了北宋人民的負擔,加劇了北宋的財政危機,但這種以“歲幣”換和平的方式,也是北宋獲得了相對安定的發展環境。如果從歷史的發展來看,澶淵之盟結束了遼宋之間長期的戰爭局面,維持了雙方長久的和平關系,有利于雙方的經濟文化交流,是符合廣大人民愿望和歷史發展趨勢的。
四、夏宋間的戰與和
1.西夏的建立
(1)黨項族的興起
引導學生回憶“五胡內遷”的有關知識,明確黨項族是羌族的一支,經過長期的發展,到唐末五代時,成為西北地區一股強大的勢力。(屏幕顯示黨項族的相關圖片,增加學生的感性認識)。
(2)元昊建立大夏國(1038年、興慶)
結合“遼、北宋、西夏形勢”圖,指導學生閱讀課文,明確西夏建立的時間、人物和都城(古今地名)
思考:為什么說元昊也是一位杰出的少數民族政治家?他與耶律阿保機有什么相同之處?在學生回答的基礎上,指出西夏的建立和發展對我國西北地區的開發有重要意義,元昊和阿保機一樣,既是本民族的杰出領袖,也是中華民族的優秀人物。
隨著西夏的強大,它與北宋的關系又會怎樣呢?
2.宋夏關系
對照宋遼關系,指導學生看書,了解宋夏之間也存在長期的戰爭,雙方損失都很大,既消耗了國力,也違背了雙方人民的意愿。在這種情況下,雙方達成和議。請同學們比較“宋夏和議”與澶淵之盟有什么不同?(學生參照澶淵之盟,討論回答“宋夏和議”對雙方的影響)。特別值得一提的是,西夏在與北宋的交往中,積極學習中原文化,還設立太學,把很多漢文書籍翻譯成西夏文,不僅促進了西夏的發展,而且使黨項族與漢族的關系更加密切。
歸納總結:
本課內容是“遼、西夏和北宋的并立”,實際上是北宋時期的民族關系,民族之間既有刀兵相見,更有和平相處。請同學們歸納出北宋與遼、西夏關系中的重大事件。然后引導學生認識:中華民族是由各民族共同締造的。民族關系發展的主流是和平相處,共同發展,中華民族正是在不斷的民族交往、融合中發展壯大起來的。民族間的戰爭是兄弟民族之間的事情,不同于異族的侵略。
課后學生活動提示:
請同學們收集整理楊家將故事中的精彩片斷,寫成文章在班級內交流或者進行講故事比賽。
遼西夏與北宋的并立優秀教學設計 4
教學目標:
知道遼、宋、西夏是三個并立的政權,了解耶律阿保機、趙匡胤和元昊三位杰出政治家的主要功績;分析宋遼、宋夏戰爭的性質以及兩次和議的影響,提高客觀評價歷史事件的能力;通過對遼、西夏與宋的戰和關系的史實了解和歸納分析,認識到和平與融合是民族關系的主流;通過對契丹族、黨項族的發展和變遷及其與漢族的密切交往,認識少數民族對奠定祖國的'遼闊疆域、開發邊疆地區、促進社會的進步作出的巨大貢獻;通過學習遼、西夏與宋的戰和關系,探索不同文明之間沖撞與交融的歷史規律,認識到中華民族巨大的凝聚力,各族人民都為中華民族的發展作出了積極的貢獻
教學重點:
遼、宋、西夏政權的并立;宋與遼和西夏的戰爭與和議;遼夏漢化和民族融合。
流程:
一、學生準備
⑴歷史故事:收集整理有關陳橋兵變、楊家將、澶淵之戰、等故事和人物史實資料;作好講述有關故事或編演歷史情景劇的準備。
⑵民族風情:收集有關契丹、黨項民族社會狀況和歷史變遷的史實資料;做好講述歷史的準備。
⑶民族關系:收集有關北宋與遼、西夏戰和關系等史實資料,并作好對戰爭性質和議和作用進行評價的討論準備。
二、問題設置
1.概述唐朝滅亡和五代十國的政權更迭?
2.北宋的建立?
3.講述耶律阿保機的歷史貢獻?
4.契丹政權的建立?
5.講述元昊建立的西夏政權?
6.概述宋遼戰爭的發起?
7.講述宋遼議和及其內容?
8.概述戰爭的發起?
9.組織學生講述宋夏戰爭經過?
10.講述宋夏議和及其內容?
11.北宋與遼、西夏之間的戰爭性質就交戰雙方來說有何不同?
12.北宋與遼、西夏之間的戰爭給雙方帶來什么影響?
13.北宋與遼、西夏由戰爭走向議和的原因是什么?
14.怎樣評價北宋與遼、夏之間的議和?
15.講述遼、西夏推行漢法的原因?
16.學生概述遼夏推行漢法、發展生產、鞏固統治的措施?
17.講述遼、西夏與漢族文化融合的發展情況?
遼西夏與北宋的并立優秀教學設計 5
[課標內容]
知道遼、北宋、西夏政權的并立。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能力
五代十國、耶律阿保機建立契丹國、耶律德光與契丹改國號為遼;陳橋兵變與北宋建立;北宋統一中原和南方;寇準與澶淵之盟;元昊建立西夏;宋夏戰爭、宋夏和議。
①通過評價澶淵之盟與宋夏和議,培養學生全面地、辯證地評價歷史事件的能力。
②通過講述楊家將的故事,培養學生聯系文學作品學習歷史的興趣,認識有關歷史題材的文學作品與歷史史實之間的區別與聯系。
二、過程與方法
①感知契丹興起與澶淵之盟、北宋建立及其統一活動、西夏建立與宋夏和戰等史實,認識遼、宋、夏并立的局面和當時民族融合的大背景。
②學會通過講述人物故事和識記歷史地圖掌握歷史知識的方法。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① 認識北宋統一中原與南方的意義,形成自覺維護國家統一的觀點。
② 了解寇準濟國安邦的人生理想和敢于抗敵的`崇高氣節。
③ 了解遼、西夏在邊疆開發上的成就,認識中華文明是各族人民共同創造的。
④ 澶淵之盟和宋夏和議進一步說明,歷史上中華民族大家庭內各民族和平共處、共同繁榮是民族關系的主流。
[重點和難點]
重點:契丹、北宋政權的建立以及北宋統一中原和南方。
難點:澶淵之盟和宋夏議和。
[教學方法]
采用問題導學探究法
[教學綱要]
一、契丹的興起
1、五代十國
2、耶律阿保機建立契丹國
3、耶律德光改國號為遼
4、遼的歷史地位
二、陳橋兵變
1、趙匡胤建立宋朝
2、北宋統一中原和南方
三、澶淵之盟
1、澶州之戰
2、澶淵之盟
四、宋夏和戰
1、黨項族的崛起
2、元昊建立西夏
3、宋夏和議
[課堂練習]
學生獨立完成課本習題,教師講評指導。
第9課 遼、夏與北宋的和戰練習
1、唐朝滅亡后,出現了( )的分裂局面。
2、契丹首領( )在上京稱帝,建立契丹國。他在位期間,重用( ),發展( ),創制( ),制定( ),契丹逐漸成為( )民族政權。后來,契丹改國號為( )。
3、( )年,后周大將( )在( )發動兵變,奪取后周政權,建立宋朝,史稱( )。趙匡胤就是宋太祖。
4、( )用了近20年時間,統一了中原地區和南方。
5、( )年秋,勸宋真宗親征澶州抗遼的宰相是( )。( )年,宋遼簽訂“ ”。
6、黨項族是( )族的一支,游牧在今寧夏、甘肅和陜西北部一帶。( )年,黨項族首領( )稱帝,國號( ),建都( ),史稱( )。
7、西夏王陵號稱塞外戈壁上的“ ”。
【遼西夏與北宋的并立優秀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遼西夏與北宋并立說課稿03-28
初中歷史《遼西夏和北宋的并立》的教學設計06-25
七年級歷史遼、西夏和北宋的并立教案05-19
夢回北宋作文05-03
西夏拼音解釋及造句12-23
關于民族政權并立的時代教案05-19
民族政權并立的時代導學案05-07
優秀教學設計09-16
優秀教學設計12-31
優秀的教學設計0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