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湖山聽泉》的教學設計方案
教材分析:《鼎湖山聽泉》是國標蘇教版六年制五年級的一篇精讀課文。文章的作者是謝大光。這是一篇游記,作者以細膩的筆觸記敘了游覽鼎湖山時的所見、所聞、所感。重點介紹了鼎湖山奇妙的泉聲和聽泉時的美妙感受,字里行間處處流露出作者對大自然的深愛之情。文章語言優美,條理清晰,想象奇特,是一篇培養學生想象能力、審美能力的好材料。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二、三、四自然段,欣賞鼎湖山奇特的泉水,品讀鼎湖山奇妙的泉聲和作者聽泉時的感受體會,想象泉聲美妙有趣,培養學生感悟美,創造美,表達美的能力,增強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2、能體會作者的寫法,學習遷移運用,能用“像……一樣……”造句。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引導學生結合語言環境理解重點詞句,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難點:憑借語言材料想象泉聲的變化,體會泉聲的美妙有趣。
教學過程:
課前談話: 師:板書大寫的“聽”字(聴)。猜猜這是什么字? 師:它是“聽”的繁體字,我們的祖先在造字的時候都是有很多講究的,大家看看這個字,這是一個會意字,從這個字的結構上你能看出些什么?仔細看看它的組成。像這“聽”字帶個耳朵很容易理解,用心去聽,你們嘗試過嗎?那好,今天就讓我們帶著自己的耳朵、帶著我們的心一塊到鼎湖山聽泉去。
一、學習第二、三自然段。
1、自讀課文第二自然段,用筆畫記描寫泉水的詞語。(學生按要求自學)
2、教師出示兩組詞語:淙淙 不絕于耳 清純悅耳 歡快活潑清亮 時隱時現 交錯流瀉 遮斷路面 3、指名讀讀這兩組詞,看看能發現什么?(第一組描寫的是聽到的泉水的聲音,第二組描寫的是看到的泉水的樣子。)總結:作者聽的時候在看,看的時候在聽。(板書:入耳 入目)
4、通過這兩組詞語,你能感受到這里的泉水有什么特點嗎?(板書:多 響 美)5、大家想不想親眼看一看那清亮的泉水,親耳聽一聽那美妙的泉聲呢?(播放泉水的錄象)
6、哪位同學能把這段美麗的文字讀一下?(生讀)
7、 教師再出示一組詞:濃陰、繁花似錦、草豐林茂 、古木參天
8、 指名讀,這組詞是寫什么的?(鼎湖山綠樹成蔭,一片生機勃勃的景象。)
9、 綠樹成蔭、蓬勃生機的景象與泉水又有什么關系?、(是泉水滋潤了萬木。)
10、課文中還有一個地方對“草豐林茂”作了更為生動的描述,誰能找出來?
11、示句:愈往上走樹愈密,綠陰愈濃。濕漉漉的綠葉,猶如大海的波浪,一層一層涌向山頂。
12、猶如大海的波浪,一層一層涌向山頂,這是怎樣的`氣勢!誰再來讀讀這句話?
13、古剎中繁花似錦,古樹參天是泉水蘊育的結果。對了,文中還特別點明了從斯里蘭卡運來的菩提樹,在這兒還能成活,更是說明泉水——蘊育生機。看來泉水不僅美妙動聽還滋潤著鼎湖山的萬木,蘊育出蓬勃的生機,讓我們懷著感激的心情自由地讀讀自己喜歡的句子吧。過渡:是啊!在這雨后寧靜的暮色中,看到這美麗的景色,聽到這悅耳的聲音,誰不為之傾倒呢?所以我們忍不住循著鐘聲,來到了半山腰的慶云寺,并決定就在這座寺院里借宿。(音樂起 師范讀)入夜,山中萬籟俱寂,只有泉聲一直傳送到枕邊。一路上聽到的各種泉聲,這時候躺在床上,可以用心細細地聆聽、辨識、品味。……
二、學習第四自然段。
1、這么多泉聲回響在耳邊,哪種聲音給你留下了最深刻的印象?它有什么特點?(學生各自交流,說明原因,并通過朗讀體會)
2、請大家再次讀這四句,體會這四句描寫泉水的話美在哪里?(都是比喻句,把泉聲比作音樂,句子的形式一樣)
3、夜晚,作者回味著白天所看到的、聽到的,漸漸的,自己的心和山泉融在了一起,不禁譜寫了一曲奇妙的交響曲,你們說這交響曲真正的作者是誰呢?(大自然)
4、大自然就是這交響曲的作者,泉聲就是一個個跳動的美的音符,讓我們一起來奏響他。(配樂朗讀,一組讀小提琴,增加一組讀琵琶,再增加一個組讀大提琴,全班齊讀銅管齊鳴。)
5、你覺得作者聽得對嗎?夜晚那么黑,他能分辨得清嗎?(他是用心在聽,板書:入心)
6、其實呀,這里的泉聲遠不止這些,讓我們也用心去聆聽、辯識、品味,你仿佛還聽到哪些美妙的泉聲?(播放泉聲)(學生自由發言)
7、大家剛才的發言很積極、很有趣,下面我們來做一組練習。
(1)、 那像(小提琴)一樣(輕柔)的,是(在草叢中流淌的小溪的聲音)。
(2)、 那像( )一樣(悠揚)的,是(泉水繞過樹根的聲音)。
(3)、 那像( )一樣( )的,是(泉水拍打卵石的聲音)。
(4)、 那像( )一樣( )的,是( )。
8、我覺得此時的你們也和作者一樣聽懂了山泉優美的樂韻,感受到山泉跳動的脈搏,體會到泉水的生命之美,美的感受往往能孕育出了美的語言。能談談你此刻的心情嗎?(學生自由發言,感受到泉水的美)
9、我們應該感謝作者謝大光,讓我品味,引我遐思。作者謝大光在文章的最后他不由得發出這樣的感嘆――來一起讀。(引讀最后一個自然段)
10、 今天我們一起走進鼎湖山聽泉,我們用耳朵去聽,我們更用心去聽,于是我們便發現了與眾不同的美。此時,老師只想借作者謝大光的一段話來結束我們今天這次愉快的鼎湖山之旅。(課件示:啊,我完全陶醉在泉水的歌唱之中。說什么“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我卻道,“山不在名,有泉則靈”。蘊育生機,滋潤萬木,泉水就是鼎湖山的靈魂。這一夜,只覺泉鳴不絕于耳,不知是夢?是醒?夢也罷,醒也罷。我愿清泉永在。我愿清泉常鳴。)
三、 作業與延伸:
1、閱讀有關鼎湖山的資料。
2、為鼎湖山寫一段廣告詞。
板書設計:
鼎湖山聽泉多、響、美 入耳
孕育生機 入目 滋潤萬木 入心
【《鼎湖山聽泉》的教學設計方案】相關文章:
鼎湖山聽泉09-16
《鼎湖山聽泉》11-14
《鼎湖山聽泉》教學設計04-27
鼎湖山聽泉教學反思01-11
《鼎湖山聽泉》的教學教案01-20
《鼎湖山聽泉》教學設計03-30
《鼎湖山聽泉》教學設計10-20
《鼎湖山聽泉》教學反思12-09
《鼎湖山聽泉》的教學反思0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