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級《解決問題的策略》教學設計(通用8篇)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時常要開展教學設計的準備工作,借助教學設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教學設計應該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四年級《解決問題的策略》教學設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四年級《解決問題的策略》教學設計 篇1
教學內容
蘇教版國標本四年級數學(下冊)第89——90頁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在解決有關面積計算的實際問題的過程中,學會用畫直觀示意圖的方法整理相關信息,能借助所畫的示意圖分析實際問題中的數量關系,確定解決問題的正確思路。
2、使學生在對解決實際問題過程的反思中,感受用畫示意圖的方法整理信息對于解決實際問題的價值,體會畫圖整理信息是解決問題的一種常用策略。
3、使學生進一步積累解決問題的經驗,增強解決實際問題的策略意識,獲得解決實際問題的成功體驗,提高學好數學的信心。
教學重點
學會用畫示意圖的方法整理相關信息、分析數量關系,確定解決問題的正確思路。
教學難點
掌握畫示意圖整理信息的方法,培養學生運用策略的能力。
設計理念
使學生產生學習新知的心理需求,讓學生在自主探索、反思的過程中獲得知識。
教學步驟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一、導入新課
1、提問:
你能畫一幅長30厘米、寬20厘米的長方形的示意圖嗎?畫畫看。
說一說畫圖時要注意什么?
你會求這個長方形的面積嗎?
長方形的長、寬和面積有什么關系?你會用哪些關系式來表達這三者的關系?
2、談話:剛才你們畫出了長方形的示意圖,也解答了簡單的求長方形面積的問題。這節課我們將學習運用畫圖的策略來解決稍復雜的面積計算問題。(板書課題)
學生獨立解決、匯報
二、教學新課
1、出示例題
2、根據示意圖分析、解決問題
3、反思解題過程
(1)引導交流:提供了哪些條件?要求什么問題?用以前學過的列表的方法能把信息整理清楚嗎?這樣一個有關面積計算的問題,用什么方法能將條件和問題整理清楚?
使學生明確:這是一個有關圖形面積計算的問題,如果畫個圖就可以將題意表達的更清楚了。
(2)自主嘗試畫圖
要求畫出的圖能讓人更清楚地看出題目的條件和問題。
組織交流:展示自己畫的示意圖,說說是怎么畫出來的,結合示意圖說說題目中的條件和問題。
引導學生比較展示出來的示意圖,觀察這些示意圖,你覺得哪些畫的好?哪些需要改進?
重點引導學生關注:
a、題目中的條件和問題是否都作了準確的標注;
b、畫的圖是否美觀清晰,有關長方形的長與寬是否大致符合比例。
根據剛才的討論,修正自己畫的圖。
看示意圖分析:要求原來花圃的面積要先求什么?根據什么條件可以求出原來花圃的寬?
你認為解決這一類實際問題一般怎樣做?
明確:
理解題意畫示意圖整理信息
根據示意圖分析數量關系
列式計算解決問題
學生自主閱讀
獨立思考、交流
學生嘗試畫圖、交流匯報
比較、改進自己的示意圖
學生嘗試列式計算解決問題,交流反饋解題的情況
小組交流,全班交流
三、鞏固練習
1、指導完成試一試
出示題目,提問:你準備用什么樣的策略解決問題?
按要求在教材提供的圖上畫出減少的部分
提問:要求現在魚池的面積要先求什么?根據哪些條件可以求出原來魚池的長?根據哪些條件可以求出原來魚池的寬?你能解決嗎?
2、想想做做第1題
3、想想做做第2題
學生自主閱讀,
獨立思考后全班交流
學生獨立畫圖,同桌檢查
學生嘗試列式計算解決問題并結合所列式子再說說解決問題的思路。
學生獨立完成。交流時讓學生展示自己所畫的示意圖,再結合示意圖說明自己的解題思路。
學生獨立完成。交流時,先讓學生從自己所畫的示意圖中指出增加的部分,再讓學生結合示意圖或所列的表格說明自己的解題思路。
同桌交流,指名回答
四、全課總結
這節課我們解決的是哪一類的實際問題?解決這類實際問題一般常用哪種解題策略?你還有什么收獲?
同桌交流,指名回答
五、作業設計
校園里原有一塊面積是210平方米的長方形草坪,如果草坪的寬增加6米,面積就增加到300平方米,原來草坪的長和寬各是多少米?
四年級《解決問題的策略》教學設計 篇2
教學內容:
蘇教版小學六年級數學上冊第四單元解決問題的策略第1課時,教材第68頁—69頁例2和練一練。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經歷解決問題的過程,能有序、有效地思考、分析數量關系,初步學會用假設的策略解決含有兩個未知數的實際問題。
2、能對解決問題的過程進行反思,初步感受假設策略對于解決問題的價值,培養學生比較、分析、綜合和推理等能力。
3、進一步積累解決問題的經驗,增強解決問題的策略意識,獲得解決問題的成功體驗,提高學好數學的信心。
教學重點:
能有序、有效地思考、分析實際問題中的數量關系。
教學難點:
感受假設策略對于解決問題的價值,培養學生比較、分析、綜合和推理等能力。
教學準備:
課件、導學單、教具
教學過程:
一、復習鋪墊
1、出示下面的問題,讓學生列式解答。
把720毫升果汁倒人9個同樣的小杯子里,正好倒滿。平均每個杯子的容量是多少毫升?
數量關系:()個小杯的容量=720毫升
口頭列式解答
2、出示例1:把720毫升果汁倒入6個小杯和1個大杯,正好倒滿。已知小杯的容量是大杯的,小杯和大杯的容量各是多少毫升?
提問:和第1題相比,這道題難在哪里?(第1題是把720毫升果汁倒入一種杯子里,可以直接用除法計,這一道題是把720毫升果汁倒入兩種杯子里,題中有兩個未知數量。)
3、揭示課題:這道題可以怎樣解答呢?今天我們就來研究解決這樣的實際問題的策略。(板書課題:解決問題的策略)
【設計說明:創設倒果汁的問題情境,呈現對比強烈的可以直接平均分和不能直接平均分的問題,引導學生通過比較體會新的問題的結構特點,形成認知沖突,進而產生把復雜問題轉化成簡單問題的心理需求,激發進一步探索解決問題策略的欲望】
二、探索策略
1、教學例1。
(1)理解題意。
談話:請同學們先觀察題中的條件和問題,想一想,根據題意,你能找到怎樣的數量關系,和小組里的同學說說你是怎樣理解這些數量關系的。
揭示:6個小杯的容量+1個大杯的容證=720毫升
大杯的容量x =小杯的容量小杯的容量x3=大杯的容量
(2)確定思路。
談話:我們知道,在遇到比較復雜的問題時,要想辦法把復雜的問題轉化成簡單的問題。你有辦法把這個問題變得簡單嗎?請先聯系剛才理解數量關系式想一想,再和同學說說你準備怎樣解決這個問題。
反饋:請把你的解題思路分享給大家。
學生想到的思路可能有以下幾種,結合學生的交流,分別作如下引導:
思路一:假設把720毫升果汁全部倒入小杯。
問:把720毫升果計全部倒入小杯,1個大杯要換成幾個小杯?把大杯換成小杯后,正好倒滿多少個小杯?先畫線段圖分析。
思路二:假設把720毫升果汁全部倒入大杯,6個小杯換成幾個大杯?把小杯換成大杯后,正好倒滿多少個大杯?先畫線段圖分析。
思路三:列方程解。
提問:設小杯的容量是x毫升,1個大杯的容量可以怎樣表示?可以根據哪個數量關系式列方程解答?
小結:根據題中的數量關系,同學們想到了解決問題的不同思路。上面的幾種思路都是抓住哪一個數量關系展開思考的?像這樣通過假設把復雜問題轉化為簡單問題的方法,也是常用的解決問題的策略。(板書:假設)。
(3)列式解答并檢驗。
談話:選擇一種方法完成解答,并檢驗解題的過程和結果。
完成解答后,讓學生說說列式、檢驗的方法和結果。
【設計說明:引導學生通過對題中條件和問題的梳理,找到數量關系,并畫圖對數量關系進行理解,可以幫助學生正確地理解題意,感知題中條件和問題之間的聯系,打開尋求解題方法的思路。針對解決問題的困難,啟發學生思考使復雜問題變得簡單的方法,既可以激活學生已有的解決問題經驗,又使學生的探索活動有了明確方向,進而產生假設的需要,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展示并交流學生中出現的不同的解決問題思路并通過師生對話幫助學生理解,有利于學生體會用假設的策略解決問題的思考過程,感受假設的策略在解決問題過程中的作用。在列式解答的同時,提出檢驗的要求,有利于學生加深對題中數量大系的理解,進一步養成檢驗的良好習慣】
(4)回顧反思。
問題:解答例1時,我們遇到了怎樣的因難?是怎樣解決這一困難的解決問題時運用了什么策略?說說你對假設這一策略的認識和體驗。【設計說明:及時反思提煉,引導學生進一步體會“為什么假設”“怎樣假設”等問題,以強化對“假設”策略的體驗。】
(5)教學第二種思路。
談話:剛才我們假設把720毫開果計全部倒入小懷,順利解決了問題。這道題還可以怎樣假設?假設把720毫開果計全部倒入大杯,可以倒滿幾個大杯?你能根據這樣的假設算出結果嗎?
學生獨立思考,列式計算,教師巡視。
指名交流解題時的思考過程,以及列式計算的過程和結果。
(6)比較和回顧。
比較:請同學們比較假設全部倒入大杯和全部倒入小杯這兩種假設方法,想想,它們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提回:通過解答上面的問題,你有哪些收獲和體會?
談話:假設是解決問題的常用策略,運用假設的策略,可以把復雜的問題變成簡單的問題。請同學們回憶一下,在過去的學習中,我們曾經運用假設的策略解決過哪些問題?
讓學生先在小組里說一說,再組織全班交流。
【設計說明:假設“把720毫升果計全部例入大杯”的思路,由學生自己提出,并通過獨立思考解決問題,促使學生再次經歷和體驗運用假設的策略解決問題的過程,獲得對假設策略更深刻的感悟。比較兩種假設思路的聯系。并交流自己的收獲和體會,目的是幫助學生梳理運用假設策略解決問題的方法。以及在解決問題過程中積累起來的經驗,進一步提升對策略的認識和感悟;回顧曾經運用假設的策略解決過哪些問題,意在引導學生從策略的高度重新審視過去的學習中解決一些問題的過程和方法,以促進策略的內化,形成策略意識】
2、完成“練一練”。
(1)出示題目,提問:要求桌子和椅子的單價、可以怎樣進行假設?讓學生按自己的思路完成解答,教師巡視。
(2)讓不同思路的學生展示自己解題的過程。
【設計說明:先讓學生說一說可以怎樣假設,再獨立完成解答,并交流不同的假設思路,突出了本課的教學重點,有利于強化學生對假設策略的體驗】
三、鞏固練習
完成練習十一第1—3題。
四、課堂總結
今天這節課我們學了什么?你有哪些收獲和體會?還有什么疑問?
四年級《解決問題的策略》教學設計 篇3
授課內容:
蘇教版數學四年級第八冊解決關于面積計算問題的策略P89~90
授課類型:
新授
教學目標
1、讓學生學會用畫圖或列表的策略整理有關長方形面積計算問題的信息,會解決數量關系比較隱蔽或稍微復雜的長方形面積計算問題。
2、讓學生進一步積累解決實際問題的經驗,增強解決問題的策略意識,發展形象思維和抽象思維,獲得解決實際問題的成功體驗,提高學好數學的信心。
重點難點
重點:讓學生在探索解決問題方法的過程中,感受到用畫圖和列表的策略整理信息的必要性,增強運用策略意識,提高運用策略水平。難點:讓學生在不同的問題情境中運用策略富有個性地解決問題。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課題。
同學們,上新課前,老師給大家講個小故事。有一天,一位啞巴走進商店想買一把錘子,他用手語比劃了好幾遍,店主硬是不明白他想買什么,啞巴靈機一動,做了一個敲釘子的手勢,店主就立刻明白了啞巴想買把錘子。此時來了一位盲人,他也想買一把錘子,你們猜
他會怎么做呢?為了買錘子,啞巴和盲人,采用的方法不一樣,這些方法我們稱“策略”,可見,策略的選擇是因人、因時、因事而各不相同。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數學中解決問題的策略(板書課題)
二、新課展開。
1、情景創設,呈現問題。
香港迪斯尼樂園,去過嗎,想去嗎。這是迪斯尼樂園的噴水池,噴水池周圍有四個長方形的花壇分別種有郁金香、月季花、蘭花和蝴蝶花。建筑師們在修建工程中,遇到了些數學問題,看看,我們能幫他們解決嗎?首先讓我們走進郁金香花壇。
⑴1號長方形花壇里種的是郁金香,花壇長8米,在修建時,花壇的長增加了3米,這樣花壇的面積就增加18平方米,原來花壇的面積是多少平方米?
從這題中你們得到了哪些數學信息?
想想看,我們能用什么策略把這些信息整理得更清楚些呢?誰來說說看(生:整理文字、列表、畫圖等)
用你喜歡的方法在草稿本把這道題的信息整理一下。(教師巡視,收集資料)
⑵組織交流。
讓學生展示自己的策略(1、整理文字或列表的方法,2、畫圖的方法等)
整理文字:用的是什么策略?介紹一下。
列表:用的是什么策略?介紹一下。
畫示意圖:
請你跟大家介紹一下,你用的是什么策略,說說你是怎么想的?有沒有要完善的地方(要求不要太高,學生只要能清楚表達出條件和問題就行)
⑶比較:比較這幾種策略,哪一種整理的方法讓人看得更清楚一些(列表、畫示意圖)列表整理信息是上學期學過的策略,今天我們將研究畫示意圖整理信息的策略,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畫一下。
⑷教師示范畫圖。
要先畫長方形表示花壇原來的面積,長是8米,修建時長增加3米,這個花壇的面積增加18平方米,增加的18平方米在什么地方?誰來指一指,怎樣表示呢?
8米3米
⑸你們能用這種畫示意圖的'策略來整理題中的信息嗎?拿出練習紙,畫畫看。
⑹要求花壇原來的面積,它是個什么圖形?長方形的面積怎樣計算?長知道嗎?寬呢?(板書:寬)怎樣求?18÷3為什么?求出了寬,下面的問題會解決了嗎?在練習紙上做一做。
⑺交流反饋解題的情況。
寬:18÷3=6(米)
面積:8×6=48(平方米)
⑻剛才我們采用了什么策略解決這道題的,通過畫示意圖可以把題中的信息表示的更清楚,分析數量關系更直觀,下面我們就用這樣的策略繼續解決問題。
2、循序漸進,深入問題。
出示題目2號長方形花壇種的是月季花,原來寬20米,后來因擴建道路,花壇的寬減少了5米,這樣花壇的面積就減少了150平方米,現在的花壇是多少平方米?(在下圖中畫出減少的部分,再解答)
⑴還有哪些信息示意圖中沒有表示出來呢?
⑵你們能把它畫出來嗎?跟老師的一比,看看你們畫的對嗎?為什么用虛線表示?
⑶根據畫出的示意圖,你認為要求出現在花壇的面積,先要求出什么?學生結合算式說說解題的思路。
⑷同樣是用畫示意圖的策略分析問題,這題與第一題有什么不同之處呢?
3、深入交流,展開問題。
3號長方形花壇種的是蘭花,如果這個花壇的長增加6米,或者寬增加4米,面積都比原來增加48平方米,你知道原來這個花壇的面積是多少平方米嗎?(先在圖上畫一畫,再解答)
⑴“長增加6米,或者寬增加4米”這里的或者是什么意思,你們能用今天學習的策略分析并解答嗎,學生獨立思考并完成。
⑵四人為一小組把自己的想法在小組中交流一下。
⑶以小組為單位向全班匯報:展示自己所畫的示意圖,結合示意圖說明自己的解題思路。
4、自主探究,解決問題。
下面還有一道題,要考考大家了。
4號長方形花壇種的是蝴蝶花,長50米,寬40米。修建時,花壇的長增加了10米,寬增加了8米。花壇的面積增加了多少平方米?(先在圖上畫出增加的部分或在紙上列表,再解答)
⑴學生獨立完成。
⑵交流:讓學生先用列表的策略方式來解答。
⑶有不同的策略嗎?
先讓學生從自己所畫的示意圖中指出增加的部分,再根據示意圖說明自己的解題思路。
⑷通過這道題的解答,你又有什么想法呢?
三、課堂總結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獲?數學是思維的體操,今天我們學習的策略現在看來是最簡便的。但是,隨著你們知識的增長,將來一定會發現更多、更妙的解決問題的策略。
四、課堂作業
《補充習題》相應練習
板書設計:
解決面積問題的策略
策略:畫示意圖
尋找長方形的長和寬
四年級《解決問題的策略》教學設計 篇4
一、教材分析:
這節課主要學習用列表的方法收集、整理信息,用從所求問題想起的策略分析數量關系,尋找解決問題的有效方法。在列表整理信息時,本課例題呈現的信息更復雜,而且在列表時所求的問題也沒有表示出來,需要學生先根據要求的問題選擇相關信息列表,然后再確定解決問題的方法。
二、學情分析:
這部分內容主要是在學生掌握了簡單實際問題、兩步計算實際問題的結構和數量關系,學會了從條件出發、從問題出發分析數量關系的策略,積累了比較豐富的解決實際問題經驗的基礎上,教學兩積之和等實際問題,幫助學生初步學會用列表的策略整理條件和問題,感悟從條件和問題出發分析數量關系的策略,總結和歸納解決問題的一般步驟。
三、教學目標:
1、學生在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過程中,初步體會用列表的方法整理相關信息的作用,學會用列表的方法整理簡單實際問題所提供的信息,學會運用從已知條件想起或從所求問題想起的策略分析數量關系,尋找解決問題的有效方法。
2、通過自主探索、動手實踐、合作交流等學習活動,學生經歷提取信息,發現問題,列表整理條件,解決問題的知識獲取過程,從而搜集信息,整理信息,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得以提高,并發展他們的推理能力。
3、通過學習,學生進一步積累解決問題的經驗,增強解決問題的策略意識,獲得解決問題的成功體驗,提高學好數學的信心。
教學重點:用列表的方法整理問題情境中的信息,用從條件想起或從問題想起的方法分析數量關系。
教學難點:帶著問題去尋找策略,分析數量關系。
四、教學方法:
教學中要知道學生通過對解決問題過程的回顧和反思,不斷增強運用有關策略解決問題的自覺性。引導學生在用列表的方法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學會用自己的語言解釋結果的合理性。
五、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感知策略
談話:首先,我們來玩個小比賽。這邊兩組叫紅隊,這邊兩組叫藍隊。拿出老師給你們準備的課程表。比賽規則很簡單,請你找到老師所描述的科目,然后圈起來,圈好的同學立刻起立,咱們看看,哪隊同學反應最快,注意,老師喊停以后,你就不能再動筆,也不能再站。明白了嗎?紅藍兩隊的隊員你們準備好了嗎?
師:你覺得這個比賽公平嗎,為什么?
師小結:小小課程表用不同方法進行整理獲得的效果就不一樣,所以我們做任何事都要選擇好的方法講究策略,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解決問題的策略(板書)
師:這兩種整理的方法,你喜歡哪一種?
談話:同學們都認為用列表的策略來整理課程讓我們看得更清楚、一目了然,那我們就一起來研究列表的策略。(板書:列表)其實生活中列表整理的例子非常多,咱們一起來看一看(日歷、值日表),咱們身邊還有很多數學問題也可以用列表的策略來解決。
(二)激發內需,形成策略
1、聯系生活,教學新課
(1)出示例題中的已
知條件。
(2)看了這些信息,引導學生思考體會。(信息比較多)
師:條件這么多,看來需要整理一下,那可以怎么整理呢?
(3)根據學生反饋將所有的條件整理進一個表格中。
(4)出示問題:桃樹和梨樹一共有多少棵?
那你覺得解決這個問題需要用到表格中的所有信息嗎?為什么?
小結:所以解決問題時,我們可以直接根據問題來整理信息。
(5)直接出示問題和簡化的表格。
下面,請你想一想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怎樣?
(6)那你能說一說這題有怎樣的數量關系嗎?你是怎么想到的?
①學生反映從問題想起。(板書)
②回到表格,引導學生還可以從條件想起分析數量關系。
(7)讓學生分布列算式解答,指名板演。
3×7=21(棵)
4×5=20(棵)
21+20=41(棵)
訂正時提問:你每一步求出的是什么?
(7)答案是否正確?先進行檢驗,再與同學交流。
提醒學生:以后解題時都要對解決問題的結果進行檢驗,發現錯誤要及時訂正。
3、這道題還有一問,請想一想:求杏樹比梨樹多多少棵,應該怎樣解答?
請同學們先獨立列表整理,然后說說怎樣分析數量關系。
4、比較,小結
剛才我們一起解答了兩個問題,你發現在解答這兩個問題的過程中有什么共同點和不同點嗎?
學生討論、交流,總結得出解決問題時一般要經歷的另外3個步驟。
(三)鞏固拓展,提升策略
過渡:其實生活中,我們還有很多地方用到了列表的策略。學校里就有一些數學問題,讓我們一起去看一看吧。
1、“練一練”第一題
獨立看書明確題意。(請學生說說在圖中知道了哪些數學信息)
問:看過圖后,你從圖中得到了哪些信息?指名學生說一說。圖上有這么多的信息,你能用列表的策略把這些信息整理好嗎?(學生整理信息)
班級交流:說說你是怎樣想的?每步算式求出的是什么?(先求三、四年級分別有多少人)
2、“練一練”第2題
師:學校里的江老師也有問題要同學們解決,我們來看下。
學生讀題,明確題意。
請同學們根據題目的條件和問題在作業紙上獨立列表整理。
班級交流,說說是怎樣想的,每一步求的是什么問題?
3、“練習九”第1題和第2題
請學生一起讀題。(第2題先解答,再檢驗)
(四)全課總結
問:今天我們學習了什么解決問題的策略,那你有哪些收獲?
講述:其實,解決問題的策略還有很多很多,我們今天只是初步學習了其中的一種——用列表的方法整理信息的策略。誰能說說我們一般在解決怎樣的數學問題時可以用到這個策略?相信在今后的學習中,同學們會形成越來越多的解決問題的策略。
四年級《解決問題的策略》教學設計 篇5
教學目標
1、進一步掌握在具體情境中能用列舉法解決實際問題。
2、進一步感受使用列舉法時的有序性。
3、進一步發展運用數學方法解決生活問題的意識,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準備:
教學光盤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談話:前兩節課我們學習了什么內容?你有什么收獲?
二、指導練習
1、完成練習十一第6題。
先讓學生說說是怎么想的,然后小結:我們用列舉法解決問題時,應當注意些什么?
2、完成練習十一第7題。
指名讀題,問:觀察表格,你有什么發現?
48個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拼成的長方形周長是多少?你是這樣想的?
3、完成練習十一第八題。
指名讀題,問:“只是向東、向北走”是什么意思?
指導學生完成:我們可以將直線相交的點用字母代替,列舉出所有的路線,并按一定的順序列舉。
4、完成路線十一第9題。
出示題目,要求仔細讀題。
三、完成思考題。
出示思考題,讓學生獨立完成。(可在書上畫一畫)并進行集體訂正。
四年級《解決問題的策略》教學設計 篇6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學生在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過程中,初步體會用列表的方法整理相關信息的的作用,學會用列表的方法整理簡單實際問題所提供的信息,學會運用從已知條件想起或從所求問題想起的策略分析數量關系,尋找解決問題的有效方法。
2、過程與方法:
通過自主探索、動手實踐、合作交流等學習活動,學生經歷提取信息,發現問題,列表整理條件,解決問題的知識獲取過程,從而搜集信息,整理信息,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得以提高,并發展他們的推理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學習,學生進一步積累解決問題的經驗,增強解決問題的策略意識,獲得解決問題的成功體驗,提高學好數學的信心。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用列表的方法整理問題情境中的信息,用從條件想起或從問題想起的方法分析數量關系。
難點:正確整理、分析數學信息關系,學會通過所整理的信息決策問題解決策略,并內化成自己的問題解決策略。
教學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故事引入,感受策略。
課前同學們都看了《司馬光砸缸救人》的故事,這個故事講述了司馬光遇到了要救落入大水缸里的孩子的問題。救人的辦法有很多,如:可以從缸口把孩子拉出來,但是由于在場的都是孩子,人還沒有缸高呢,力氣就更小了,不可能能把落水的孩子拉出來;再如:也可以去叫大人來救,但是可能時間不允許……這些辦法都不能很快地把落水的孩子救出來。在這種特殊情況下司馬光通過動腦筋、想辦法,終于看到了一塊石頭,于是想出了“砸缸放水救孩子”的辦法救了落水孩子一命。司馬光通過自己的觀察和思考,在許多辦法中選擇砸缸救人的最好辦法,就是一種大智慧,這樣的過程就是應用策略解決救人的問題(板書:策略)。這是生活中的應用策略解決問題,其實在我們的數學學習中也經常遇到問題,也要動腦筋、想辦法解決問題,要更好、更快地解決問題就必須采用一些解決數學問題的策略。今天我們就來研究數學中的“解決問題的策略”。
板書課題:解決問題的策略
二、合作探索,領悟內涵。
1、創設情境,感知列表整理的方法。
(1)導入語:
師:小朋友們都喜歡逛超市吧,今天有三位小朋友相約來到了超市里,他們準備買同一種筆記本,他們遇到了什么問題呢?我們一起去看一看。
(2)出示情境圖,聽錄音,(錄音中增加了“小華用去多少元?”和小軍說的話“我用42元買筆記本,可以買多少本?”)要求小華用去多少元?我們要用到哪些條件呢?學生回答后,課件只留下有用信息,提問:你能找到信息中的關鍵詞嗎?你能將這些關鍵詞整理寫出來嗎?學生交流,相互補充逐步簡潔成:
小明3本18元
小華5本?元
添上表格線,形成一張完整的表格:
小明3本18元
小華5本?元
板書:列表整理信息
(3)問:誰能不看圖,只看表格就能復述題目的意思?學生復述后,比較表格和情景圖,你覺得哪兒的條件和問題,看上去更加簡潔,排列的更加整齊?
2、分析解決問題,感受列表的價值。
(1)獨立思考如何解決題中的這個問題。想好后在小組里交流。全班交流。歸納解決這個問題的兩種思路:從條件想起,從問題想起。
板書:分析列式解答
討論:要求小華用去多少元,可以怎么想?(學生活動)
師:同學們在解題時,會有兩種不同的思路。一種從已知條件想起,想:根據買3本用去18元,可以先求出1本的價錢;也可以從要求的問題想起,想:要求買5本用去多少元,先要求出1本的價錢。
這樣一來,你會列式解答了嗎?請行動起來(學生活動)。
課件出示:
18÷3=6(元)
6×5=30(元)
答:小華用去30元。
師:核對一下,你做對了嗎?
(2)師歸納:解決條件較多的問題時,我們可以把有用的信息和問題列表整理,使數量之間的關系更加清晰,從而很快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列表是一種非常有效的解決問題的策略。
(3)下面我們就用列表的策略來幫小軍算算42元可以買多少本筆記本?課件出示問題和空表格。
同桌交流,再集體交流,相機完善表格。
小明3本18元
小軍?本42元
列式解答后,請一名學生說出解題思路。
18÷3=6(元)
42÷6=7(元)
答:小軍買了7本。
(4)課件同時出示上述兩個表格。問:求小華用去多少元和小軍能買多少本,在思考過程中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引導學生依據屏幕上的列式回答)
四年級《解決問題的策略》教學設計 篇7
教學目標:
1.在直觀的情境中想到轉化,并應用圖形的平移和旋轉知識進行圖形的等積,等周長的變形.
2.在解決實際問題過程中體會轉化的含義和應用的手段,感受轉化在解決這個問題時的價值。
3.進一步積累解決問題的經驗,增強解決問題的"轉化"意識,提高學好數學的信心.
教學重點:
感受“轉化”策略的價值,會用“轉化”的策略解決問題。
教學難點:
會用“轉化”的策略解決問題。
教學準備:
電子課件、實物投影
預習作業:
預習課本第71-72頁例1及練習十四的1-4題,在書上完成自己會做的題目。
本節課是運用“轉化”的策略來解決問題的,在以往的學習中,我們曾經就運用“轉化”的策略解決過一些問題,
教學過程:
預習效果檢測分別出示兩組圖片
出示第一組:你是怎樣比較這兩個圖形面積的大小的?教師提問
(1)第一個圖形是怎樣轉化成長方形的?你是怎樣想到把上面的半圓進行平移的?上面的半圓向什么方向平移了幾格?
(2)第二個圖形是怎樣轉化成長方形的?你是怎樣想到把左右兩個半圓進行旋轉的?左右兩個半圓分別按什么方向旋轉了多少度?
(3)現在你能看出這兩個圖形的面積相等嗎?學生互相交流合作探究
學生得出:第一個圖形:上面半圓向下平移5格。
第二個圖形:下半部分凸出的兩個半圓分割出來,以直徑的上面端點為中心,分別按順時針和逆時針方向旋轉180度。
教師在電子白板上將圖形平移、旋轉、拼合,圖形的變化過程迅速呈現在學生眼前,學生清晰直觀地感受到了,從而化解了理解上的障礙。
師:你知道你剛才比較時運用了什么策略嗎?
教師板書轉化,將課題補全(用轉化的策略解決問題)
在以往的學習中,我們曾經就運用轉化的策略解決過一些問題,回憶一下。 同桌交流。學生充分列舉,教師媒體配合演示并板書。
這些運用轉化的策略解決問題的過程有什么共同點?(把新問題轉化成熟悉的或者已經解決過的問題。)
轉化是一種常用的、也是重要的解決問題的策略。下面我們就用轉化的策略來解決一些題目。
空間與圖形的領域
1、檢查課本練習十四第二題。你是怎樣用分數表示圖中的涂色部分的?
2、檢查課本練一練,指名學生口答
轉化成什么圖形可以使計算簡便?怎樣轉化?
3、檢查練習十四第三題
4、試一試:1/2+1/4+1/8+1/16
這道題你是怎樣求和的?小組交流。
5、練一練4(課本練習十四1)
每一排的點分別表示每一輪參加比賽的球隊,把兩個點合成一個點的過程表示進行了一場比賽。淘汰制是指每場比賽都要淘汰1支球隊。
如果64個球隊呢?100個呢?有更簡單的計算方法嗎?(師板書:產生冠軍,就是要淘汰多少支隊伍?)為什么16-1就是求的比賽的場數?
三、當堂達標:完成補充習題對應的練習并交流反饋。
四、故事啟迪,領悟轉化的技巧
數學家愛迪生求燈泡的容積的故事(幻燈片)
有一次,愛迪生把一只燈泡交給他的助手阿普頓,讓他計算一下這只燈泡的容積是多少。阿普頓是普林頓大學數學系高材生,又在德國深造了一年,數學素養相當不錯。他拿著這只梨形的燈泡,打量了好半天,又特地找來皮尺,上下量了尺寸,畫出了各種示意圖,還列出了一道又一道的算式。一個鐘頭過去了。
愛迪生著急了,跑來問他算出來了沒有。“正算到一半。”阿普頓慌忙回答,豆大的汗珠從他的額角上滾了下來。“才算到一半?”愛迪生十分詫異,走近一看,哎呀在阿普頓的面前,好幾張白紙上寫滿了密密麻麻的算式。“何必這么復雜呢?”愛迪生微笑著說,“你把這只燈泡裝滿水,再把水倒在量杯里,量杯量出來的水的體積,就是我們所需要的容積。”“哦!”阿普頓恍然大悟。他飛快地跑進實驗室,不到1分鐘,沒有經過任何運算,就把燈泡的容積準確地求出來了。
聽了這個故事,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五、課堂總結:
多位數學家說過:“什么叫解題?解題就是把題目轉化為已經解過的題。今天我們學習了用轉化的策略解決問題,在解決問題時我們要善于運用轉化,用好轉化策略,才能正確解題。
四年級《解決問題的策略》教學設計 篇8
教學目標
1、讓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體驗列舉的策略,會用這種策略解決一些相關的實際問題,能通過不遺漏、不重復的列舉找到符合要求的所有答案。
2、培養學生思考數學問題的條理性、有序性,體會解決數學問題方法的多樣性、靈活性,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
3、使學生進一步積累解決問題的經驗,增強解決問題的策略意識,并獲得解決問題的成功體驗,提高學好數學的信心。
教學準備:
教師:多媒體課件;飛鏢2支;鏢盤一只。
學生:小棒;表格。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同學們,今天是老師第一次到寶應來,老師乘車來的時候發現:寶應的2路公交車是每隔15分鐘發一班,請大家想一想:如果從早上6點開始發車,到早上7點,一共發了幾班車?
小結、揭題:
像這樣,把每次發車的時刻一個一個的列出來,這就是解決問題的一種策略。今天,我們就研究“解決問題的策略” 板書課題:“解決問題的策略”
二、探究策略:
(一)、教學例1
1、解決:“可以怎樣圍?”
(1)王大叔在圍羊圈的時候遇到了一個數學問題,同學們,你們愿意幫幫他嗎?(課件出示: 王大叔用18根1米長的柵欄圍成一個長方形羊圈)這個長方形的羊圈可以怎樣圍呢?
(2)能用小棒擺出來嗎?1根小棒代表1米,請大家動手試一試。
(3)交流:誰來說說,你是怎樣圍的?
(4)教師問:有跟他不一樣的圍法嗎?
2、解決:“有多少不同的圍法?”
同學們說的都不錯,那王大叔的羊圈一共有多少種不同的圍法呢?能寫出來嗎?(課件出示表格)
3、展示學生表格
(1)展示重復的8種的表格,問:長8寬1,誰來說說:你是怎樣想的?你們同意他的答案嗎?說說你們的理由。
(2)再展示有順序的4種,說:看看這張表格對嗎?
(3)展示沒有順序的表格并比較:
這張表格呢? 兩張表格你們認為哪一張更好一些?為什么?
教師評價:對,按順序填表才會顯得有條理。
(4)展示有重復和遺漏的表格:
老師這里有張表格,大家看看,有什么意見?
(5)小結:
切換到電腦:教師小結同時課件演示:剛才我們在填表的時候,把不同的圍法一個一個排列出來,從而解決了問題,運用的就是“一一列舉” 的策略(板書:“一一列舉”)
(6)集體訂正
現在請同桌互相看看,寫對的請舉手,針對寫錯的學生,讓錯誤的學生訂正,沒按順序寫的請你按順序寫一寫。、
同學們,剛才我們在填表的時候發現有的同學重復了,可能有的同學遺漏了,想一想,在一一列舉的時候怎樣才能做到不重復、不遺漏呢?
(7)觀察面積和長、寬的關系,發現規律。
在大家的幫助下,王大叔知道羊圈有4種不同的圍法,現在他想圍一個面積最大的長方形,你們能幫他算出每個長方形的面積嗎?第一個長方形的面積是?第2個呢?第3個?……
你們認為王大叔會選哪一種?
比較長方形的長、寬、和面積,你們發現了什么?
看看長和寬的和,你們有什么發現?
小結:看來有順序的一一列舉,還能幫助我們發現隱藏的數學規律。
(二)、教學例二
(1)王大叔的羊圈圍好了,現在呀他要去買羊。當他趕到羊市場的時候,發現壞了,市場里只剩下最后3只羊,而且顏色各不一樣。(課件出示圖片)1只是黑色、1只是白色、1只是灰色,(課件出示:最少買1只羊,最多買3只羊)如果王大叔最少買1只羊,最多買3只羊學生回答。(課件出示:一共有多少種不同的買羊方案?)一共有多少種不同的買羊方案?
(2)最少買1只羊,最多買3只羊,知道這句話什么意思嗎?
(3)你準備用什么策略解決這個問題?列舉時你打算先考慮買幾只羊的情況?
教師引導:買1只羊可以怎樣買呢?買2只羊可以怎樣買呢?買3只羊呢?能把所有的不同方案都寫出來嗎?
(4)展示學生作業,教師給予評價。
過渡:剛才同學們一一列舉的過程還可以用表格來表示:(出示表格)教師演示并講解。
(5)小結:通過列表格我們能很快看出是否有重復、有遺漏,這是一種科學有效的整理方法。
三、練習拓展
剛才同學們表現很出色,現在讓我們輕松一下,做個游戲,好不好?
(1)出示飛鏢問:這是什么?有沒有玩過?今天我們就玩投飛鏢的游戲。(出示鏢靶)問:10什么意思?投中紅色部分就是10環。投中藍色部分呢?黃色部分呢?你們想投嗎?誰先來?
出示:游戲的規則是投中2次。(教師板書)
第一次投中,問:有沒有投中?多少環?同學們猜一猜:第2次可能投中幾環?我們看看,他究竟投中幾環。(再投)
看看,一共得了多少環?
還有誰想投?
(2)現在,如果再請一位同學投,投中2次,可能會得多少環?能把所有的答案列舉出來嗎?請同學們用加法算式在紙上寫出來。
展示學生作業問:你是按什么順序列舉的?
(3)教師:現在如果游戲規則是:只投兩次(板書)
先說說,和投中2次有什么區別?投不中就是多少環?只投兩次,除了剛才出現的情況以外,還有可能得到多少環?
(4)老師發現,我們寶應實小五( 1 )班的同學今天的表現真不錯,大家知道寶應是個好地方,有很多特產,你們能向大家介紹介紹嗎?
老師覺得這4種不錯(課件出示:藕粉 荷葉茶 蓮藕汁 大閘蟹)看看,是什么?
如果今天來的客人老師請你推薦其中的一種或兩種,有多少種不同的推薦方法?
交流:同學們,誰來說說,你是怎么推薦的?
我相信我們會場上的客人老師一定會根據同學們的推薦,去選擇自己滿意的特產。
四、小結:
同學們,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在用列舉的策略解決問題時你覺得要注意些什么?
五、作業:
練習十一1-3
【四年級《解決問題的策略》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解決問題的策略教學設計04-26
“解決問題的策略”教學設計10-29
教學設計:解決問題的策略04-09
《解決問題的策略》的教學設計10-03
“解決問題的策略”教學設計10-29
解決問題的策略教學設計11-18
解決問題的策略的數學教學設計10-10
《解決問題的策略(1)》教學設計01-14
數學解決問題的策略教學設計05-17
《解決問題的策略》教學設計范文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