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學生小組合作學習的教學設計方案范文(精選5篇)
作為一位兢兢業業的人民教師,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學設計,借助教學設計可以提高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那么問題來了,教學設計應該怎么寫?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學生小組合作學習的教學設計方案范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學生小組合作學習的教學設計方案 1
一、 合理構建小組
合理的分組不僅有利于提高學生的成績,而且能滿足學生心理需要,提高學生的自信心,促進學生情感發展與同學間互愛及學生社交能力的提高。
在構建合作小組時,按照學生的知識基礎、學習能力、性格特點和差異進行分組,讓不同特質、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優化組合,使每個小組都有高、中、低三個層次的學生。小組成員也可以是動態的,可以是組間男女生的互換或流動,也可以是組間某些角色的互換或輪換,這不僅使學生有新鮮感,提高合作學習的興趣,而且還可以改變學生在小組中長期形成的地位,給每個學生提供發展的機會。
二、培養學生的合作習慣
一是要學會傾聽。“學會傾聽”就是學會與人交談時,聽別人說完。合作小組成員必須聽清老師的提問要求,聽懂小組分工的要求,聽明白其他同學的發言,同時也要聽得了表揚之詞,聽得進批評之音。學會傾聽能取長補短,彌補自己考慮問題的不足,也能舉一反三,觸類旁通。
二是要學會表達。僅僅會聽是不夠的,每個學生必須學會表達。在課堂教學的許多時候,經常只有那么幾個學生舉手,為此,教師要調動所有學生的參與欲望,培養學生敢說的勇氣,把一些能夠容易表達或簡單的問題讓不愛發言、學習比較困難的學生來回答,并給予他們肯定與鼓勵,使他們能夠有表現自我和獲得成功的機會。
三是要學會質疑。在小組活動中,在肯定別人優點的時候,還要敢于質問。如果有疑問,應立即追問為什么,而不要害羞,不做聲;有不同的見解和意見時,要敢于提出,大膽質疑;想到了同學們沒想到的,沒說完的,要勇于補充,這樣就會使我們的課堂更加富于生機。
三、教師要擺正自己的位置
一是要注重教師的主導地位。教師是參與者、引導者、促進者的角色,主要是“撐船者”,不能代替學生“劃槳”,否則學生永遠是乘客,是被動的學習者。教師的主導性體現在學生合作學習時,充分尊重學生自主性前提下積極參與討論、啟發、引導、鼓勵、反饋。平等、自由、民主、和諧的新型師生關系能提供寬松、自由的學習環境,充分釋放“撐船者”和“劃槳人”的智慧,也才能真正讓學生由“不會學習”向“會學習”和“樂于學習”邁進。
二是教師要避免干涉學生的活動。在小組活動中,教師要不斷巡視各小組的進展情況,但對學生的活動不要輕易干涉,即使學生犯了一些錯誤,只要方向是正確的,不要急于糾正,因為失敗和成功都是學生成長中必須面對的經歷,關鍵的是一定要讓學生從中獲取教訓。
四、充分發揮小組同伴的影響
事實上,最有效的幫助來源于同伴的多次短時幫助,這種幫助不僅限于課內,還包括課外,它不僅是學業上的,還包括學會生活、如何做人,因而是全方位、輻射狀的。
在小組學習中,每個人都有發表自己意見的機會,都在思考,這樣的環境有利于暴露他們的思維需求,便于教師順應學生的思路調整教學。只有了解了學生的思維需求,教師才能針對問題適時地把教學過程進行調整,使教學過程更加自然
五、 讓學生學會交流、分享
在小組合作學習中,處處存在分享。在提出問題時,學會把自己的問題讓大家分享,也學會分享別人的思路,在這樣一個過程中,學生學習分辨哪些問題是有價值的,使提問題的質量得到提高;在討論方法時,可以使學生更加明確探究的目的和操作過程,使小組的探究計劃更加完善;在探究的過程中交流,可以及時矯正思路,對一些新出現的問題進行分析;探究結束后,要對小組合作的過程進行總結和反思,對整個過程中的經歷和體驗進行分享。
六、把握合作契機,讓學生產生合作的需求
要想讓合作交流不走過場,教師一定要設計好合作的問題。如選擇方法不確定,答案不的學習內容;具有探究性和挑戰性的學習內容;個人無法完成的內容。一些操作性強,需要同伴的幫助才能完成的活動內容,適合通過小組合作學習進行。
七、進行合作意識、合作習慣的培養
一是學會尊重,達到生生相長。學生的認識水平有差異,思維能力也有高低。因此,要引導學習小組成員之間形成互相尊重、互相關心、互相欣賞的和諧氛圍。合作時,如有同學出現差錯,千萬不要取笑他,應給予他理解和鼓勵,給他以心理上的安全感和精神上的鼓舞。這樣,才能促進彼此思維的活躍,才能促使學生之間互相幫助,共同成長,達到合作學習的最終目的。教師要以合作學習為契機,引導學生學會尊重別人,互相幫助,共同解決學習上的困難,使學生在合作中取長補短,促進知識、技能的迅速掌握。
二是學會溝通,達到共享共創。要注意教給學生一些溝通的技巧,如批評對事不對人,不要急于對別人的觀點下定論,要去除自我為中心的思想,要多做思考和交流,要多查找有關資料。要引導學生形成資源共享的意識,愿意分享彼此的思想、知識、情感和智慧。合作學習時,要能夠互相啟迪、相互借鑒,能夠整合不同的觀點,汲取彼此的智慧,進而產生新的思想,生成新的智慧,達到共創的目的。
八、準確把握各環節的時機
教師要把握好討論的時機,不是所有的問題都需要討論,因為討論不能代替獨立思考。討論源于教學的需要,一般來講,在下面幾種情況下可以組織學生討論。 ①在學生提出有探討價值的問題時組織討論;②在學生獨立思考出現困難時組織討論;③在學生的意見分岐較大時組織討論; ④在揭示規律性知識時組織討論;⑤在選擇解題策略時組織討論;⑥在解答開放性問題時組織討論 。
九、注重培養習慣
教師應事先建立一些基本的.小組合作的規則。1、討論前,小組成員先獨立思考,把想法寫下來;2、再分別說出自己的想法,其他人傾聽;3、然后討論,形成集體的意見,這樣每個人都有思考的機會和時間,避免權威的出現。4、要求小組討論后要進行匯總工作,通過各小組派代表向全班同學匯報討論結果的形式,鍛煉學生總結、歸納、概括的思維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也有利于組和組之間的相互學習、補充與交流,鞏固和擴大小組討論的成果。
教師還要培養學生各種技能,以確保討論速度得以迅速,促進合作交流的生成。
(1)聽的技能。
教師要訓練學生聽人發言要專心,別人發言時不隨便插嘴打斷。有不同意見,要耐心聽別人說完后再提出;其次,要努力聽懂別人的發言,邊聽邊想,記住要點,并考慮他說的話是否符合實際,有沒有道理;最后,要聽后能作出思考,也就是對別人所說的話作出判斷,在傾聽別人意見的基礎上反思自己的觀點。要學會站在對方的立場考慮問題,體會別人的看法和感受。
(2)說的技能。
教師要培養學生敢于說的勇氣,要讓每一個學生都敢于表達自己的觀點。小組討論時,要有次序地發言,聲音要輕,不影響其他小組學習。要訓練學生說完整話,說話時要條理清楚,有邏輯性。此外,還要教育學生獨立思考,敢于提出自己的大膽設想。要學會開動腦筋,提出自己的看法及理由,提出具體的行動方案和措施。
(3)交往的技能。
在交往中,要訓練學生耐心傾聽別人的發言,樂于陳述自己的意見,敢于修正他人的觀點,善于采納別人的意見,修改和補充自己原來的想法。別人提出疑問時,要針對問題耐心解釋,要盡可能作出令人滿意的答復。要虛心考慮別人的意見,修正和補充自己原來看法中不正確、不完善的地方。敢于公開承認自己的錯誤認識,肯定與自己不同甚至相反的正確看法。
教師要加強交往中具體技能的訓練,比如,別人說話時,自己應如何注視對方;在恰當的地方,如何打斷別人的談話,陳述自己的觀點;自己說話時又如何讓別人有插話的機會,有不同見解不能統一時,如何學會保留自己的意見。學會站在對方的立場考慮問題,體會別人的看法和感受。
十、 創設開放的環境
(1)營造安全的心理
在合作學習過程中教師要要為小組合作學習創設一個民主、和諧、寬松、自由的學習氛圍,尊重和保護學生的參與熱情,用各種適當的方式給學生以心理上的安全感或精神上的鼓舞,把學生當作朋友和知己,多一些理解、鼓勵和寬容。這樣,學生的思維就會更加活躍,合作的欲望就會更強,有利于創新和合作。
(2)保證充裕的時空
沒有一定的時間,合作學習將會流于形式。經常毫無顧忌地打斷學生的發言或活動, “蜻蜓點水”式的小組合作學習,只能是形式上的合作學習。因此,教師要給學習小組提供充分的探究、討論、交流的時間,讓每個學生都有發言的機會和相互補充、更正、辯論的時間,使不同層次學生的智慧都得到發揮。在合作學習之前,還要留給學生足夠的獨立思考的時間,因為只有建立在獨立思考基礎上的合作學習才能更有成效。
學生小組合作學習的教學設計方案 2
一、指導思想
“以人為本”是構建和諧校園的重要理念。教育教學活動中,突出以人為本理念的必經途徑,就是尊重學生,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真正讓學生成為學習主體、管理主體。新課程標準明確指出:“教師是個決策者,而不再是執行者”。所以班主任在班級管理中不能“一手包辦”,也不能“放任自流”,而應建立以學生為主體,全員參與;以教師為主導,宏觀調控的合作關系的班級管理模式。傳統的班級管理模式過多強調班主任的“管”,但忽視學生的自主能動性。而通過“小組合作班級管理”這種模式,正好可以讓學生自己來管理班級。為增強學生的主體意識、合作意識、競爭意識,提升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的能力,培養具有自主、合作、創新素質的人才,特制定此方案。
二、模式定位
小組合作學習是新理念指導下的新的學習方式的重要特征之一。小組合作學習是以異質小組為基本形式,以小組成員合作性活動為主體,小組目標達成為標準,以小組總體成績(表現)為評價和獎勵依據的教育教學策略體系。是在教師主導下,群體研討,協作交流的一種學習方式,它能有效地改善學習環境,擴大參與面,提高學生自主探索的能力,促進學生良好的非智力品質的發展。
小組合作班級管理模式是指班主任在多方面對全班同學進行考察的基礎上,根據學生的不同特點將全班學生分成若干個同質組,小組成員一起從事學習、活動、班級管理共同完成任務,實現發展目標的一種班級管理方略。
三、理論基礎
1.教育理論基礎——自我教育。蘇霍姆林斯基說:“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是實現自我管理的前提和基礎,自我管理則是高水平的自我教育的成就和標志。”小組合作班級管理目標就是實現從管理學生到學生自己約束自己,自己管理自己。
2.心理基礎——群體效應。心理學認為群體對個體心理和行為的影響表現在使個體之間產生歸屬感,認同感和得到支持的力量。這是因為任何人都有一種歸屬的需要,總是希望自己能被別人喜歡和接納,而害怕被群體冷落,正是每個人都有不同程度的好勝心,個體之間才會有意無意地展開競賽,在小組合作班級管理中不但小組成員之間存在這種群體效應,而且小組與小組之間也存在這種群體心理效應。
3.社會基礎——社會競爭與合作。社會競爭與合作理論認為整個社會都充滿競爭與合作,任何人都處在競爭與合作之中,這一理論反映到教育的班級管理上必然要求培養學生的競爭與合作意識,而小組合作班級管理模式正是適應了這一要求。
4.人本管理理念。社會的不斷發展,要求人日益成為真正的人,這就要求我們在班級管理中必須樹立人本管理理念。班級人本管理是指班主任把學生是班級管理主體作為基本出發點及核心,由此圍繞調動學生積極性、創造性及個性發展而展開一系列活動,班主任只有用這個理念來指引自己的工作,才能把絕大部分學生培養成為能力突出人格健全適應時代發展要求的人才。
5.素質教育理論。素質教育是面向全體學生的教育,是以培養學生能力,發展學生個性為目的的教育,小組合作班級管理正是為了體現教師主導性,學生主體性,師生合作性,管理民主性。
四、目標任務
小組合作班級管理模式充分體現了主體的平等性,強化了群體合作意識,激發了學生的參與管理的熱情,在自主管理中增強自我約束,充分挖掘了人的潛能,使學生學會學習,學習合作,學會競爭,學會制造,為學生的和諧發展奠定堅實基礎。實施小組合作班級管理的目標主要有:
1.學會參與合作,提高合作能力。
在整個管理過程中,人人都是小組的主人,個個都是班級管理的參與者,在小組內部每個人都要對小組負責,維護小組的榮譽利益,這就促使學生首先自己在每一項活動中既要嚴格要求自己,又要積極與同伴合作。在合作中,學生既學會了與他人的溝通交流,又從他人那里得到了知識上的互補,增長自己的知識,又培養了與他人合作的能力。
2.學會自我教育,提升管理能力。
小組合作班級管理,把管理權交給了學生自己,學生可以自主地有建設性開展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小組合作班級管理目標就是實現從管理學生到學生自己約束自己,自己管理自己。
3.增強競爭意識,培養集體榮譽。
小組合作班級管理,在合作中競爭,在競爭中合作,為了實現小組及班級的目標,每一個成員每一個小組必然會盡心盡力,群策群力,通力合作,發揮特長,從而激發學生創新意識和創造能力。在競爭中同組同學也會時常督促幫助本組成員努力完成學習任務或本職工作,在競爭的壓力下,小組成員齊心協力,形成合力,在總體上促進了班級管理目標的實現。
4.實施素質教育,實現人本管理。
素質教育是面向全體學生的教育,是以培養學生能力,發展學生個性為目的的教育,小組合作班級管理正是為了體現教師主導性,學生主體性,師生合作性,管理民主性。在班級小組管理過程中,人人都是小組的主人,個個都是班級管理的參與者,在小組內部每個人都要對小組負責,維護小組的榮譽利益,這就促使學生在每一項活動中都要發揮自己的特長,積極與同伴合作,獲得共同提高。在合作中,學生既學會了與他人的溝通交流,又從他人那里得到了知識上的互補,增長了才干,在競爭與合作中,每一個個體都得到了鍛煉,身心得以全面發展。
五、操作方法
(一)小組的組建
1.小組劃分的原則
小組劃分應遵循“同質結對,異質編組,組間平行”的基本編組原則,根據學生各自不同的學業成績、心理特征、性格特點、興趣愛好、學習能力、家庭情況等方面組成學習能力相當的學習小組,一般以異質為主,使小組成員之間具有一定的互補性和個性化。同時保持組與組之間的同質,以便促進組內合作與組間競爭。
2.男女比例分配要適中
分配小組只是簡單的按成績分,沒有結合班級內學生的性別比例進行合理搭配,這是非常不科學的,要想讓小組的效益最大化,還必須注意小組內成員的性別搭配,也就是男女生比例要合理調配好。
3.學生性格搭配要互補。
在分組時,應該注意學生性格的差異,尤其是開放性的課堂,必須把外向的同學平均分配到各個小組織中,只有這樣才能讓外向的同學帶動內向的同學,讓各小組都能搶到展示的機會,從而得到更好的提升。
4.優勢學科與弱勢學科要結合。
小組互助式教學,有助于同學間的互幫互助,在同一個小組內,應該讓語文、數學、英語、科學等各科都有帶頭人,應該結合學生的學科成績,把各小組的同學根據學科優勢和劣勢進行合理的微調,這樣更便于幫扶與交流。
5.座位的安排要合理。
兵練兵、兵教兵、兵強兵是學生合作學習最好的效果,作為班主任應該為同學們創設這樣的機會,因此在座位的安排上應該有所規劃,從而讓學生會在同一小組內,優生可以相互探討,后進生也可以非常容易的請教優生。一般來說,我們座位的排布是兩兩相對而坐,優秀生居中,中等生和待轉化生分坐兩側。這樣優生與優生可以隨時交流,優等生與待轉化生同學也可以隨時進行交流。
6.階段性隨機調整。
小組內成員固定好后,并不是一勞永逸、一成不變的,經過一段時間的觀察、評比,也許會因為當初小組初建時無法預設的情況,小組成員之間的配合、小組之間的實力出現一些問題,這時就應該及時的進行調整。該協調的`協調,如果協調還不行,就應該考慮對小組進行重新編排。
7.具體分組方法
合作學習小組的人數因班級人數不同而不同,一般每班以5-6個小組為宜,每組6—7人。每個學習小組6人中,按照學生知識基礎、心理特征、性格特點、興趣愛好、學習能力、家庭情況等分為A、B、c三類(樂生、善學生、勤學生)。A、B、c類學生既有個性發展的類似性,又有學習程度上的不同。這樣分組,提供了A與A、B與B、c與c的交流合作條件,又有利于A幫B、B幫c,充分利用了學生間的差異資源,進一步優化了班內、組內學生學習的最優學習環境,使每個人都能實現“最近發展區”的學習目標,達到了共同進步的目的。
(1)自由結伴式組合。
“自由結伴式”是學生自愿的、主動的進行組合。古語云:物以類聚,人以群居。以這種方式讓學生組合在一起,學生們會覺得因志趣相投、習性相近或是學習情況大體一致,可以使學生的關系容易相處,也有利于教育者在學生處于較為自然的狀態下觀察、研究學生各方面的內在素質,如學生的自控能力。但在這個過程中,可能容易形成非正式團體,這就需要班主任的正確引導。
(2)點兵點將式組合
“點兵點將式”就是事先制定“游戲規則”,按照一定的標準和形式,民主選舉產生組長(也可教師指定),再由選定的組長按照事先約定的先后順序通過“點兵點將”的方式進行組合。
(3)互補促進式組合
采用“互補促進式”組合,即把在智力發展水平、學習情況、思想品德、行為習慣等方面素質所處層次不同的學生排在一起方式,它有利于班級總體素質的較快提高。它有幾種行之有效的具體方法:讓調皮的、自制力差的學生與穩重的、自制力強的學生在一起;讓學生干部與普通學生在一起;讓思想品德修養懸殊的學生在一起;讓學習差異較大的學生在一起;讓膽小的、訥言的、性格內向的學生與膽大的、善言的、性格外向的學生在一起。當然,每一種分層方法是根據班級在一定階段內需要整體優化的某個方面來進行的。上述組合有針對班級的紀律、學生的文明行為習慣需要加強而言的;有著眼提高全班學生的道德素養;也有著力于整體提升學生文化成績的。不管哪種組合,都是小組成員之間的一種互補。
(二)小組的構建
1.正副組長:負責學習小組的管理。在以身作則的基礎上,對組員的學習、行為、思想等進行監督、督促和指導。包括隨時與班主任及各任課教師聯系,在同學和老師之間架起一座溝通的橋梁,起到上傳下達,下達上報的作用。在正副組長帶領下,階段性的對組規中不合理的部分進行修改。
2.學科組長:負責各學科獨學管理,分配學習任務、做好小老師工作;負責導學案、作業的收交、檢查、記錄,并及時將作業完成情況匯報給各科課代表;負責記錄《學習小組考核“課”記錄表》學習部分情況。還應組織好小組討論,并幫助有展示、點評任務的同學高效完成任務。
3.紀律監督員:負責本小組的課堂紀律維護,對于上課出現的說話、嬉笑、打鬧、遞紙條等現象及時制止。負責本小組《學習小組考核“日”記錄表》生活部分的記錄和考核量化工作。
4.分工負責:組內成員是一個整體,小組是一個團隊,強調集體行動,不搞個人主義,組內對于各種任務要有明確分工,并且要明確落實到人。以上設置,班主任、任課教師可根據本班實際情況選用、整合、增減。
(三)小組的建設
班級管理活動是一種特殊的社會活動,是在“人人”系統中通過班主任和學生的相互作用而進行的,“起點是人,歸宿也是人”。傳統的班級管理只重管理思想的灌輸,學生少有角色體驗。小組合作方式的管理既有助于培養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又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合作的精神、團隊的意識和集體的觀念,更有助于培養學生的競爭意識與競爭能力,從而達到自我教育,塑造自我的良好形象,最終使學生在和諧的環境中陶冶情操,在和諧的人際關系中健康成長!
.小組文化的形式。
(1)有形文化:記錄表冊、組牌、組訓、小組園地、粉筆等等;
(2)無形文化:指通過長時間培養、認識的提高而形成的一種文化,如:小組目標、組規、小組集體榮譽感、組內風氣、組內人際關系、組長威信等。
(3)兩種文化的區別和聯系:有形文化是表象,可臨時建設,可強制強定;無形文化本質,需長期過程的積累才能形成,可以感化人感染人。有形文化是無形文化的反應,并且促進無形文化的完善,無形文化通過有形文化才能表現出來。
2.小組文化的內容
(1)制度文化。包括:組規、小組公約、一日常規細則等
(2)精神文化。包括:組名、組徽、組訓、組歌、口號、誓詞、格言、偶像等
(3)目標文化。包括:個人目標——如《我的人生規劃》;團隊目標——如小組Pk;即時目標——如《我們的約定》等
(4)自主文化。包括:由班委會、各小組組長、各宿舍舍長共同制定班級自主公約;班級內已經形成了自主、自覺、自愿的氛圍,凝聚力、榮譽感、執行力達到了比較高的程度等。
(5)學習文化。合作、自主、探究等學習方式。
(6)成長文化。責任、理想、拼搏、感恩等成長要素。
3.文化建設的步驟
(1)科學構建小組。一是民主選出組長。這里強調組長的產生一定是依靠民主的形式,只有民主選出的組長,學生才會服從管理。二是組建管理機構。在班主任指導下組建管理機構(組長、紀律監督員、學科組長等)。給每個組員進行分工,讓自己不是一個人在戰斗!
(2)創設組標口號。由組長帶領組員定組名、組號、組徽、組訓、組歌、誓詞等,在制定時,應圍繞學校的主流文化或者理念來引領學生起一個積極向上富有新意的響亮的名字,有利于凝聚人心,形成小組目標和團隊精神。如“阿甘班”——以班級文化“善良、勇敢、快樂、重情、重義”而定組名為“甘之善”、“甘之勇”、“甘之情”、“甘之樂”、“甘之義”。又如“五行班”以班級目標“身體行、思想行、精神行、態度行、學習行”而取名“閃閃金”、“欣欣木”、“上善水”、“星星火”、“厚厚土”,用天下萬物五行相克、五行相生之諧以期“克”缺點、“生”優點。
(3)科學制定組規。由組長帶領組員,依據老師指導,制定詳細的組規。
(4)開展團隊活動。由班主任指導,班級策劃,由組長共同組織形式多樣的小組活動。如開組會、座談、游戲等,和諧組員之間的關系,增強小組凝聚力,促進組內同學的相互了解和團結協作,形成團結向上、勤于鉆研、積極進取的組風。
(5)展示合作成果。建設小組“學習園地”凝聚小組集體智慧,彰顯小組魅力風采,讓小組保持積極進取的精神狀態。
(6)動態管理小組。公平、公正、公開進行捆綁評價,有章可循實施考核獎懲,提高小組凝聚力和集體榮譽感,團結小組組員一起為實現小組目標而努力!
(四)小組的管理
1.管理原則:
(1)一貫性原則:班級小組管理的機制一旦建構好,就應該嚴格遵照,實行一貫做法,讓學生對小組合作班級管理制度產生信賴,養成良好習慣,確保班級小組管理的良性發展。
(2)公平性原則:凡事公平公正才讓人信服。實施班級小組管理,也貴在公平,首先分小組時,各組學生能力應該均勻;其次,每一次評比,都要力求公正。
(3)自主性原則:小組合作班級管理的最為重要的目的在于學生管理能力的挖掘和提高,這就要求班主任能適時放手,激發學生的自主性,鼓勵創新。
(4)合作性原則:“全體參與,團結合作”是小組合作班級管理的重要特征。因此,任何評價,都應立足在“是否全體參與,是否合作完成”這個基礎之上。
(5)激勵性原則:我們面對的是一群天真爛漫的學生,我們教育的目的是讓孩子們健康快樂地成長,全面提高學生的素養。因而我們實施小組合作班級管理應堅持激勵性原則,做到任何評比與競賽,都能以激勵為主,尊重孩子的付出,保護孩子的自尊心。
2.討論要求:
(1)小組討論的規則是:在獨立思考后,仍有疑惑需要解決,先是一幫一,兩人間的討論,如還有困難,再擴展為3人或4人間的討論。如遇到較難的問題才采用6人的討論。
(2)小組討論的形式有:
A.自由發言式:學生可以在小組中自由發言,同學們你一言我一語地各抒己見。
B.輪流發言式:這一方式就是小組成員圍繞一個中心問題挨個發言,一人不漏。
c.互幫討論式:當部分學生在難題面前盡最大努力也不能解決問題的疑惑,而教師又無法加以個別指導的時候就可以采用這種討論方式。
3.發言要求
要求每個小組必須在充分準備的基礎上才能回答問題,在回答問題的時候小組的各個成員可以是對該問題的不同角度發表意見,但不能出現兩個完全對立的結論。
4.八項規范
坐正立直、秩序井然;高效自學、積極發言;合作探究、質疑問難;團結互助、共同發展。
5.八種技能
學會傾聽、學會記錄、學會互學、學會展示、學會思考、學會質疑、學會合作、學會探究。
(五)小組的評價(詳見《xx初中合作學習小組多元捆綁評價實施方案》)
小組合作學習是以異質小組為基本形式,以小組成員合作性活動為主體,小組目標達成為標準,以小組總體成績(表現)為評價和獎勵依據的教育教學策略體系。小組多元捆綁式評價的特點在于“多元”和“捆綁”,這里的“多元”是指評價的內容是綜合性的、多元的,涉及的內容應當包括“學習”和“生活”兩大部分,涵蓋學生行為習慣、紀律、鍛煉、衛生、學習等多個方面。這里的“捆綁”是指評價的方式是團隊性的、捆綁式的,是以小組的總體成績(表現)作為評價和獎勵的依據的。
.評價的原則
(1)及時性。最好是當堂的評比當堂公布,即“一課一評”,當天的評比一定要當天公布,即“一日一評”。不能讓這些評比結果過夜,更不能讓組員等待一周排名出來之后才知道自己加了哪些分,扣了哪些分。
(2)客觀性。一般情況加扣分的標準有統一規定。對個別重大貢獻可以事先通過組規約定額外加分,如發表了、獲得了大獎、參加了大型活動等。
(3)公正性。安排值日組長進行值日,組長和所有的組員要加強督查,確保加扣分都按要求進行,確保沒有徇私舞弊的情況。如遇加扣分糾紛,一般由組長判決。
(4)激勵性。評比對事不對人,客觀公正,這是起到激勵作用的前提。另一方面,也要求評比有兌現,這對班級管理提出了要求,只有班主任重視、只有這個評比有約束力,才能引起組員的重視,才能有激勵的作用。另一方面,要求組長善于利用評比激勵個別落后的組員,如對平時不參與的組員有時候雙倍加分,予以激勵。
(5)團體性。對小組的評價一律采用捆綁式評價,培訓他們的合作意識與團隊精神。
2.評價的內容
對合作學習小組實施多元捆綁評價,這里的“多元”是指評價的內容是綜合性的、多元的。涉及的內容包括“學習”和“生活”兩大部分,涵蓋學生行為習慣、紀律、鍛煉、衛生、學習等多個方面。
(1)生活部分。
主要指行為習慣方面。各班依據學校的《日常行為規范》和各類規章制度,制定個性化評價細則《合作學習小組捆綁評價細則》(《班級管理考核條例》即《班規》),依據此細則實施量化考核。
(2)學習部分。
主要指學業成績和學習表現方面。評價的內容主要是獨學、課堂展示、反饋、成績等。
3.評價的方式
對合作學習小組實施多元捆綁評價,這里的“捆綁”是指評價的方式是團隊性的、捆綁式的,是以小組的總體成績(表現)作為評價和獎勵的依據的。應堅持課課評、日日評、周周評、月月評、期中期末總結表彰的原則,還應兼顧集體和個人的表現。
各班(班主任、教師)在具體操作時要靈活把握,在兼顧效益與公平的原則下,最大程度地調動每一個學習小組和個體成員的學習積極性是做好小組捆綁評價的關鍵。具體操作中各班應該根據學校《合作學習小組捆綁評價實施方案(草案)》、《美麗班級、美麗團隊、美麗學生評比方案》,結合班級實際,制定一系列《評分細則》和《評選辦法》,有效實施合作學習小組捆綁評價。例如:《合作學習小組捆綁(學習與生活)評價細則》、《優勝、勤學小組產生辦法》、《各項先進產生辦法》、《美麗團隊產生辦法》、《美麗學生產生辦法》等。
(1)教師層面——“一課一評”
任課教師公平、公正、公開評價小組自主合作學習情況,對學生課堂紀律和課堂表現及時量化考核,并即時登記《導學案課堂量化考核評分表》,做到一課一評。
(2)小組層面——“一日一評”
(1)學科組長根據任課教師在每日《導學案課堂量化考核評分表》中的量化考核分數,詳細記錄本學科《學習小組考核“課”評表》情況,并匯總。做到一日一評。
(2)紀律監督員根據《合作學習小組捆綁(學習與生活)評價細則》(《班班級管理考核條例》即《班規》),詳細記錄《學習小組考核“日”評表》生活部分情況,并匯總。做到一日一評。
(3)班級層面——“一周一評”
A小組長根據《學習小組考核“日”評表》情況,精確統計《學習小組考核“周”評表》。做到一周一評。
B對照班級《周優勝小組、勤學小組產生辦法》評選出周“優秀小組”和“勤學小組”。
c設定各種榮譽稱號(管理之星、獨學之星、勤學之星、點評之星、展示之星、參與之星等),全班每周評選一次,月總結評比一次,設立專欄,貼照片進行公示。
(4)年級層面——“一月一評”
(5)學校層面——“一季一評”
A班級管理員根據《學習小組考核“周”評表》情況,精確統計《學習小組考核“月”評表》.做到一月一評。
B對照班級《優勝小組、勤學小組產生辦法》評選出月“優秀小組”和“勤學小組”。做到一月一評,并上報學校
c期中期末對照班級《美麗團隊產生辦法》、《美麗學生產生辦法》,評選出季度“美麗團隊”。做到“一季一評”。
D期中期末學校依據《美麗團隊產生辦法》、分別從“安全責任”、“行政巡查”、“環境衛生”、“文明儀表”、“跑操鍛煉”、“獎懲處罰”、“階段檢測”何文明寢室等八個方面對全校各班進行綜合評比,評選出4-5個“美麗班級。
(六)小組的激勵
在小組合作管理模式下,要保持各小組比學趕超、不斷進取的競爭意識,合理的獎勵機制是重要而又必要的。小組合作管理模式的激勵機制主要是突出小組合作。在小組管理中,對小組集體的激勵是一種很強的刺激,這種獎勵既是對小組合作效果的肯定,同時又是推進小組合作繼續深入進行的動力源。
.獎懲原則
(1)獎懲要以激勵和鞭策全體學生共同進步為目的。
(2)獎懲要以精神鼓勵為主,物質獎勵為輔。要考慮到學生的身心需要,能否從中獲益。
(3)獎懲要實事求是。進行獎勵前,深入調查被獎懲學生的實際情況,既要尊重有關的規章制度,又要依據學生行為的動機和效果,慎重確定獎懲方式,不能摻入個人的喜怒好惡。
(4)獎懲面前人人平等。獎勵不可遺忘“差生”,懲罰不能忽略“優生”,“以人為本”理念指導下的獎勵應該是一種鞭策性的獎勵,懲罰應該是帶有獎勵式的懲罰,二者都是為了促進學生更好地發展。
(5)獎懲要輔以宣傳教育。使學生明白為什么應該獎勵,什么受到懲罰,應以怎樣的心態面對獎懲,獎懲對一個人的成長有什么幫助和作用,從而做到獎不驕,懲不餒;在獎勵面前學會低頭反思,在懲罰面前勇于抬頭前看。
2.獎勵形式
(1)各班建立“進階式評價獎勵機制”,借助網絡游戲的“晉級”規則,創造性的用于學生發展性評價。比如:星星、月亮、太陽;銀卡、金卡、鉆卡等。
(2)每月學校對各班評選出的“優勝小組”、“勤學小組”和“個人先進”給予表彰獎勵。
(3)期中期末學校對各班評選出的“美麗團隊”和“美麗學生”給予表彰獎勵,組織評選產生的“美麗團隊”全體成員外出活動。
(4)期中期末學校對“美麗班級”、“美麗寢室”并給予表彰獎勵,發給一定獎金。(“美麗班級”獎金暫定50-100元)
(5)對其中期末檢測優生學生進行獎勵。(一等獎:10元/人,二等獎:8元/人,三等獎:5元/人,進步獎5元/人,xx片前三名獎勵100元/人,xx片前十名獎勵50元/人)
學生小組合作學習的教學設計方案 3
一、目標:
1、讓學生學會學習,提高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的能力。
2、抓住思維對話中的“生——生”對話環節,加強“和諧、高效、思維對話”課堂建設。
3、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減少學困生。
二、分組:
1、班主任協調各科任課教師本著差異互補的原則,相對均勻的將本班學生分成若干小組,每組人數4—8人,各科同組。
2、將小組成員按優、中、差分成C、B、A三檔,以便于小組合作及評價。
3、小組命名及小組寄語由班主任引導學生結合本組特點自主進行。
三、實施:
嚴抓三個環節
1、備課:
A、要有明確的周計劃,根據學期進度制定出明確的周進度,每周的新授課、復習課、檢測課所用課時數都應該結合我校的實際情況在周計劃中明確指明。
B、各科根據教研員的備課要求精心設計好每節課的問題,每節課進行什么內容,課堂上哪些環節需要合作,都要提前想好,設計好,在導學案中體現出來。每學科每周不得少于半天的集體備課時間,導學案必須由集體備課產生,課改組將對各學科的集體備課情況進行抽查。
C、提前一周備課,每個周五下午第一節課之前,各學科教研組長將本學科下周的完整導學案及下周檢測題收齊交到教導處,由課改組審核,審核通過后再由分管領導簽字確認使用。
D、做好導學案及相關資料的整理積累工作。教研組長做好檢查記錄。
2、上課
A、教師要將合作學習與班級授課,個人學習有機地結合起來,合理分配各部分的學習時間。合作學習的形式并不是應用到整個教學系統中,它常常和其它的教學組織形式相結合。因此,在什么情況下適合開展小組合作學習,是一個十分重要的問題。只有根據一節課的教學內容和學生的實際情況選擇恰當的時機,才能較好地發揮其作用。
B、要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教師不能只成為事后的評論員,應積極參與并導向“學”的全部過程,以免使教學活動出現東拉西扯的思維混亂,降低了學習效率。
C、合作次數適度。一節課中開展了多次討論占時一半多,反而制約了學生與老師之間信息的交流與反饋。
D、合作不能操之過急。教師一提出問題,馬上組織學生合作討論,學習場面看似“熱熱鬧鬧”,但結果卻是“蜻蜓點水”。
E、合作時間應充裕。合作學習剛開始,學生進入角色后,教師不應為完成預設教案的進程,在學生意猶未盡時終止合作。
3、周考:
A、實行周考制度,提前一周設計好考題,每周五針對本周所學內容進行檢測,做到授課、復習、檢測周周清。
B、每周二之前各科要把上周的檢測題批改完畢,周四之前由班主任將本班各科成績及名次表以電子稿形式上報劉仲林校長,并于周五將本表結合家校聯系表通知家長。
C、周考與平時課堂小測及批改之間不矛盾,小測及批改按原先規定繼續執行,并作為小組考核的一個依據。
四、評價:
1、各班級可采用計算小組提高分或計算小組提高名次的方法對班內各小組進行考評。各班主任要根據自己班級的實施情況制定好適合自己班級的班規,逐步完善,并形成文字材料。
2、各科教師利用好課代表做好本學科的小測成績統計和平時老師對小組的加分記錄工作,結合班級教室文化建設,固定區域,將各項記錄、統計上墻。
3、班主任每個月結合期中期末考試、月考、周考、小測及任課教師平時的加減分情況對班內小組進行一次考核評價,利用班會做好總結。各班選出一個優勝小組在升旗時進行表彰,并在校宣傳欄張貼照片。
五、聽課、研課安排:
1、十一假期開學后,由學校統一組織聽課研課。每天的第二節第六節為各科集中聽課時間,第三節和第七節為集體研課時間。聽課研課過程,學科領導及同科教師必須全部參加。
2、授課教師的授課內容與步驟必須與自己設計的導學案一致,聽課研課的課型不局限于新授課,隨教學進度和周計劃進行。
3、學校統一組織聽課研課之后,同學科之間還要繼續互相聽課學習,要求每周聽課節數不得少于兩節,要求課堂活動過程記錄詳細,本人的.思考感悟要到位。
4、聽課研課具體安排見聽課研課安排表,學校將創造條件把授課教師的上課過程錄制下來,并對聽課研課情況發放通報。
六、上學期小組合作中存在的幾點問題:
1、形式化。單純追求課堂氣氛的熱鬧,知識點落實不到位,起不到優劣互補,取長補短的作用。學生自主學習完相關知識點后,應結合適當的檢測,口頭書面皆可。
2、學生參與不均衡。多數學生“搭臺”,少數學生“唱戲”。小組合作過程中應該適當壓住個別學生的風頭,讓其成為組內合作的主角,而不是一言堂的霸主地位。
3、小組合作自由化。小組合作的環節無設計,當提問無人回答的時候,老師就要求討論,太隨機;還有的教師對小組合作學習缺乏必要的組織和引導,完全成為了一個旁觀者。
4、學生課堂展示時局限幾個人。課堂展示的學生原則應該是B類學生,鼓勵A類學生大膽發言,讓每類學生都有所提高。
5、小組合作缺乏規范。學生回答問題的聲音大小、姿勢和語言套路老師都應該結合本學科特點加以規范,需要動手操作的科目,誰動手,誰主持,誰發言,小組內要形成一個共識。
6、老師不放心學生的自主學習,在巡視小組學習的過程中,邊走邊嘟囔,往往會打斷學生的思路。
七、小組合作科目:
本學期小組合作學習在數學、物理、化學、英語四門學科中開展,其他學科可以借助小組結合本學科的特點,自行開展小組合作。
八、十一假期開學后,初一至初三級部小組合作全面展開。
看過小組交流合作學習實施方案的人還看了:
學生小組合作學習的教學設計方案 4
“小組合作學習”小組合作學習是新理念指導下的新的學習方式的重要特征之一,也是我校道德課堂建設的重要內容之一。為了充分發揮學生的自我管理和小組合作學習能力,最終達到學生學習的全面進步,特制定洪常小學六一班小組合作學習實施方案:
一、組織構成
全班28名學生,每小組4名成員,每組里面至少一名女生,劃分成7個小組。選取成績相對較好又有管理能力的同學擔任組長,小組成員中保證成績優秀同學至少1人,成績中等同學2人,較弱同學1人。組長帶領組員共同商討組名和組口號,(文雅、有特色和寓意)并上墻展示。
二、合作學習小組建設的目標
應將合作小組建設成為一個有效學習的組織、有效管理的團隊,應該建設具有:時刻有競爭、時刻有管理、時刻有目標,事事有控制、事事有評價,同時充滿凝聚力和向心力的學習小組。
三、小組成員素質的培養目標
1、能夠收集和積累與教材息息相關的、對學習有重要幫助作用的信息和資料,開拓知識視野,增強理解能力,解決實際問題。
2、能夠根據學習目標和內容,思考教材的編排意圖,思考學習的重點,思考切入的方法,思考要解決的問題,思考學習達到的`目標。
3、針對學習的內容和問題,能夠提出有討論價值的問題,懂得討論的方法。
4、在小組討論時,會傾聽同學的分析和意見是否合理;在小組展示時,會傾聽對展示的問題的分析和講解是否到位;在同學和老師點評時,會傾聽點評得是否準確和精當。
5、對討論和展示的問題能夠聲音洪亮、條理清楚、語言流暢地表達出來。
6、能夠針對同學的討論和展示提出自己不同的見解和意見,大膽質疑,敢于挑戰。
7、能夠與同學共同協作,充分利用群體的智慧,高效快捷地解決個人難以解決的問題。
8、對學習的內容會梳理,對學習的方法會歸納,對學習的規律會總結,對學習的過程會反思,對存在的問題會歸類。
9、能夠對自己和同伴的學習過程、激情投入、積極參與、交流展示、學習效果等方面的情況做出公正合理的評價,能夠及時調整自己的學習狀態。
四、激勵原則及辦法
(1)、即時性。小組活動后,及時對小組活動情況給予肯定和評價,可采用口頭表揚、鼓掌祝賀等形式使小組得以積極向上地健康發展。
(2)、激勵性。一節課結束后,對各小組學習狀況進行評價,可以用評價板展示出各小組的情況;每周結束后,進行一次自主學習之星、展示之星、明星小組評定,將每周評出的最佳學習個人和學習小組公布在班級光榮榜上;每學期結束時,根據全學期的綜合評價結果,評定出高效學習之星、學習進步之星、展示之星及各類明星小組。根據實際采取一些新穎有效的獎勵措施,激勵學生不斷進步。
學生小組合作學習的教學設計方案 5
一、分組意義
為了貫徹落實“先學后教,當堂訓練”教學模式,激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真正做到讓學生思維最大化,培養學生動手動腦能力,養成合作學習,自主學習習慣,積極地推動小組合作學習的有序展開,發揮組員彼此督促作用,讓每個學生都能關注課堂,積極參與合作學習(尤其是后進生),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并最終在成績上取得進步。
二、分組原則
1、根據學生的基礎、愛好特長、性格特點、性別等方面,對班級學生進行分組。學生分成4人小組(或6人小組,就具體情況而定),每兩位學生“師徒結對”坐同位,便于合作學習。
2、分組本著公平、公正、科學的原則,使組與組之間的成績處在同一水平線上。每小組成員成績平均,實行分層幫助。例如,不及格,分數較低的同學由90分左右的同學輔導;90分左右的同學由100多分的同學輔導,讓組內成員每個人都有一個小老師。
3、在小組內選出學習組長,紀律組長,各司其職。每小組有責任心,組織能力較強的學生擔任紀律組長,以確保組內紀律。成績優異的同學擔任學習組長。
每一大排選一位大組長,不定時抽查大組內組員和組長的.作業完成情況、合作情況等。
4、小組分工要明確,除小組長外,組內其他成員也要有事做。比如其他人可以是本次合作的發言人、或記錄、或收集資料等,每次合作的角色可以改變,這樣也可以培養學生在不同角色扮演中發展不同的能力。對于分工合理的小組給予表揚,對小組成員也要給予肯定。用這種評價激勵學生在小組中互相幫助,互相配合,培養小組內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思想。
三、考評及激勵制度
良性的競爭是促進學生學習的有效途徑,在組與組之間,定期實行評比制度。嚴格實行加、減分制度。
1、老師給每一小組同一基數(如100分)。上課時,小組討論及回答問題積極者,加分,反之減分。如主動積極且正確回答問題的+1,答錯不加分,但要對其勇敢的站起來回答問題給予適當的表揚和鼓勵。
2、對于組內解決不了的問題,可以申請外援,由其他組幫忙解決,幫助其他組成員解決問題的+2;若還解決不了這個問題,則由全班同學大范圍的共同討論解決。
3、在小組“一對一”小分隊中,“小徒弟”有明顯進步的,“小老師”加分;“小徒弟”不但沒進步還退步的,立即換“小老師”,同時原“小老師”減分。
月考或是其他形式的考試中,小組成績有明顯進步者加分,反之減分。
4、在討論過程中,對于違紀的小組及個人要嚴格進行加減分以示懲罰。如渾水摸魚講閑話的,發現一次-10分;勇于舉報的一次+5分。
5、分小組和個人,定期對小組總分進行評比,頒發獎狀。對于表現較好的小組和個人,要給予適當的獎勵。
評價機制并不是一成不變,只要能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學習熱情,這種評價方式就是可取的。我們可以實行量化積分制,小紅旗榮譽制等…
四、反饋制度
1、組長定時向任課老師反饋組員情況。各項負責人(如學習組長,紀律組長)做好要記錄。
2、老師定期檢查。老師定時向組員了解情況。
課前:老師布置明確的任務,課前抽一定時間預習,由小組長監督整個過程。上課老師檢查預習效果。
課內:(1)老師監督每位同學的學習狀態、整體討論、課堂學習情況,和下課對小組的抽查等。
(2)組長負責監督小組做題情況,小組討論時每位同學情況,和一幫一輔導情況。
課下:(1)老師抽查小組上課做題情況,來給各小組以督促。
(2)對于個別困難同學由小老師幫助輔導,由小組長監督完成,向老師匯報情況,小組互相抽查。
【學生小組合作學習的教學設計方案】相關文章:
小組語文教學合作學習反思08-03
小組合作學習的教學反思范文05-08
小組合作學習教學反思(精選7篇)03-08
學習小組合作方案04-01
小組合作學習反思03-09
小組合作學習反思04-22
小組合作學習總結08-31
小組合作學習方案06-08
小組合作學習總結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