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長與〈山海經〉》的教學設計方案
【創意說明】
本文篇幅較長,教師可抓住文章的重點,關聯全篇,引導學生在較短的時間內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并理清脈絡。關于寫法,則提倡由學生自主發現并在寫作中效仿。采用板塊式教學思路。
【教學步驟】
一、初讀課文,掃清障礙(生字及難句理解)
二、重點研讀,理清脈絡
1、請同學們再讀課文,談一談:文章中阿長的形象最為動人、作者最為動情之處是在課文的'哪一部分?說說理由。(結合課后練習三重點討論、講解22~26段。)
齊讀22~26段,體會作者的感情。
2、速讀全文,尋找關鍵詞句,概括作者對阿長的感情變化過程。
三、問題研究,形象分析
1、結合課后練習二體會作者對阿長的感情。
2、探討一個問題,體會傳神的描寫對表現人物的作用:魯迅怎樣描寫阿長?表現了阿長怎樣的性格特點?
四、學用結合,指導寫作
1、結合課文討論詳寫與略寫結合的好處。
2、口頭作文,說一個給你留下深刻印象的人,要求既能表現人物的整體情況,又能鮮明的突出人物的性格特點。(教師提示:除了注意詳略寫之外,還應注意傳神的描寫。)
【《阿長與〈山海經〉》的教學設計方案】相關文章:
《阿長與〈山海經〉》教學設計方案12-23
《阿長與〈山海經〉》優秀教學設計方案12-16
阿長與山海經的教學反思05-24
阿長與山海經教學設計02-20
阿長與山海經的教學設計05-29
《阿長與〈山海經〉》的教學設計12-21
阿長與〈山海經〉的教學設計12-23
阿長與《山海經》教學心得04-19
《阿長與〈山海經〉》教學設計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