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地球表面的形態的教學設計范文(精選5篇)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往往需要進行教學設計編寫工作,編寫教學設計有利于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那么問題來了,教學設計應該怎么寫?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地球表面的形態的教學設計范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地球表面的形態的教學設計 1
教材分析
地球表面,在大氣圈和水圈之下,便是地球的固體外殼—地殼。地殼表面不是一個平坦的表面,而是具有很大的高低起伏,地表形態多樣,有各種各樣的地貌。在宏觀上,地球表面最顯著的特點是海陸分布,即有高起的大陸和深淵的海底。
本節內容總體分兩部分,一是可感知的陸地和海底地貌;另一部分是具有一定理論高度的大陸漂移說與板塊學說。
教材中選用了6幅插圖,圖5-6揭示了海拔與相對高度的關系;圖5-7陸地地貌示意圖,增強學生對四種地貌的感性認識;圖-5-8勾勒了海底地貌的概況;圖5-9、10展示非洲、南美洲的輪廓形態,推出大陸漂移的設想;圖5-11表示大陸板塊的劃分、運動。教師在授課時應引導學生關注、運用課本插圖,增進理解。
教法指導
一、授課的思路與方法
1、本節教材在教學中應注意海平面與基準面的區別,板塊運動學說與大陸漂移學說的區別,如有條件,在教學中可播放“地球表面形態”的教學錄像,使學生直接地感受地球表面的形態,以提高學生掌握知識程度。
2、利用課余時間組織學生觀察學校附近地貌,獲得充分的感性知識。
二、課時安排
本節共安排2課時。
教案實例
(第一課時)
一、教學目標
(一)認知目標
1.理解海拔和相對高度兩個概念,初步學會海拔與相對高度的判斷與計算。
2.了解陸地地貌的五種基本類型及主要特征。
(二)情感目標
培養學生興趣和探索精神及熱愛科學的情操。
二、教學重點和難點
1.教學重點:陸地地貌的五種基本類型及特征。
2.教學難點:海拔與相對高度兩個概念的聯系與區別。
三、教學準備
1.海拔與相對高度的'示意掛圖或投影片。
2.“地貌類型”掛圖或投影片。
四、教學過程
新課開始前,先播放“地球表面形態”教學錄像或投影片,如無條件,可用“地形地球儀”替代。然后教師提問,我們在地球表面看到了什么?學生討論回答,教師歸納;我們人類生存的地球表面積有5.1億平方千米,地球的表面有一個固體外殼,稱為地殼。地殼的平均厚度有17千米。地殼有一個很不平坦的表面,具有很大的高低起伏。地球表面最顯著的特點是有海陸分布,有陸地和海洋,即高起的大陸和深淵的海底。而且陸地表面和海洋底部的形態多樣,有各種各樣的地貌,如地球最高峰-珠穆朗瑪峰(8848米),地球最低深的海溝-馬里亞納海溝(-11034米)。那么,地球表面高低不平,如何在地圖上表示這種高低起伏的地貌呢?今天我們學習“地球表面的形態”這一節課,共同來解決這個問題。
(一)海拔和相對高度
教師用投影儀或地理光盤出示“海拔和相對高度示意圖”(課本圖5-6),講授海拔和相對高度這兩個概念。
1.海拔:表示地面上某個地點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離。
2.相對高度;表示某個地點高出另一個地點的垂直距離。教師在講授時應注意:
(1)我國將青島(黃島)附近的黃海海平面作為海拔的基準面。
(2)向學生講明一般地圖上所表示的高度多為海拔高度。
(3)相對高度的計算方法:(a)與(b)的相對高度=(a)的海拔高度-(b)的海拔高度。
(二)陸地地貌
教師提問:課余時間我們觀察學校附近地貌,請學生回答學校附近有那些地貌類型。學生回答后教師歸納:地球表面有各種各樣的形態,總稱地貌,陸地地貌可分為山地、丘陵、高原、平原和盆地五類。教師出示五種地貌的示意圖投影片或地理光盤,講解地貌特征。
1.山地:海拔一般在500米以上,相對高度也比較大,坡度較陡,峰巒高聳、溝谷幽深。
2.丘陵:相對高度一般不超過200米,地勢起伏較小,坡度較緩。
3.平原:海拔一般在200米以下,寬廣平坦,起伏很小。
4.高原:海拔在500米以上內部相對高度較小,范圍比較大。周圍常有明顯的坡度(高原與平原的區別,主要是高原海拔較高;與山地的區別主要是高原內部地面比較平坦)
5.盆地:四周高、中間低,周圍是山地或高原,中間是平地或丘陵。
五、板書設計
表面積5.1億平方千米。
(一)地殼
1、平均厚度17千米。
2、大部分是海洋,小部分是陸地。
3、海拔表示地面上某個地點高出海
(二)海拔與 平面的垂直距離。
相對高度
1、相對高度;表示某個地點高出另一個地點的垂直距離。
2、山地:海拔一般在500米以上,相對高度大,坡度較陡。
3、丘陵:相對高度不超過200米,地勢起伏較小,坡度較緩。
(三)陸地地貌
1、平原:海拔在200米以下,平坦,起伏很小。
2、高原:海拔在500米以上,內部相對高度較小,范圍大。
3、盆地:四周高、中間低。
六、習題解析
1.隨堂練習
(1)地球表面有一層 ,它的總表面積約 平方千米,其中大部分是 ,小部分是xx
(2)如果你學校所在地的海拔是150米,與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瑪峰(8848米)的相對高度是xx米。
(3)將下列地貌類型和地貌特征用線連接起來
(A)平原 ①地勢起伏,坡度較緩
(B)丘陵 ②寬廣低平,起伏很小
(C)高原 ③峰巒高聳,溝谷幽深
(D)山地 ④海拔高,起伏小
(E)盆地 ⑤四周高,中間低
(4)馬里亞納海溝為世界最深的海溝,海拔為-11034米,珠穆朗瑪峰為世界最高峰,海拔為8848米,兩地的相對高度是多少米?
2.課后作業
(5)我國海拔高度的衡量標準是: ( )
(A)東海海平面 (B)黃海海平面
(C)渤海海平面 (D)南海海平面
(6)高原與平原的主要差別在于 ( )
(A)相對高度較小 (B)相對高度較大
(C)海拔高低不同 (D)高低起伏不同
(7)海拔高而相對高度小的廣闊地區是 ( )
(A)平原地區 (B)丘陵地區
(C)山地 (D)高原
(8)觀察學校附近的地貌形態,判斷它們屬于哪種類型,簡要描述該地貌類型的主要特征。
3.參考答案
(1)地殼 5.1億 海洋 陸地 (2)8698米(3)(A) ② (B) ① (C) ④ (D) ③ (E) ⑤(4)19882米 (5)(B) (6)(C) (7)(D) (8)略
4.簡要分析
(2)海拔是表示地面上某個地點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離。相對高度是表示某個地點高出另一個地點的垂直距離。學生在理解這兩個概念的基礎上來進行相對高度的計算,其計算方法則為兩地的相對高度是兩個地點海拔的差值。
(4)這道題跟第2題的類型相同,但難度加大。馬里亞納海溝的海拔應是負數,這是答題的關鍵,千萬不能將“負”號遺漏掉,否則就全錯了;其計算方法:則兩地的相對高度=珠穆朗瑪峰的海拔-馬里亞納海溝的海拔=8848米-(-11034米)=19882米。
(6)平原海拔一般在200米以下,寬廣平坦,起伏很小。高原海拔在500米以上內部相對高度較小,范圍比較大。周圍常有明顯的坡度。高原與平原的區別,主要是高原海拔較高;
(8)認真觀察學校附近的地貌類型,屬于五類地貌 類型 中的哪一類; 2)根據五種地貌類型的特征,對學校附近的地貌特征進行簡要分析。
七、參考資料
地殼 地球層圈的最外層,由巖石組成的固體硬殼。按成分可分上、下兩層:上層為花崗巖層,又稱硅鋁層;下層為玄武巖層,又稱硅鎂層。其底界,即莫霍洛維奇不連續面(莫霍面)。地殼平均厚度為17千米,各處不一。大陸地殼平均厚度35千米,中國青藏高原處厚達70千米,是世界地殼最厚的地方。海底地殼平均厚度約為6千米,環太平洋深海溝區域的地殼厚度不足2千米,是世界上地殼最薄的地方。
地球表面的形態的教學設計 2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
1、高山、平原等一些典型地形地貌具有自己的特點。
2、地球表面有河流、海洋、山脈、高原等多種多樣的地形地貌。
過程與方法
1、按要求課前收集相關圖片,并了解所收集的地形特點。
2、簡單描述高山、平原、盆地等典型地形的特點。
3、會看簡單的地形圖,在地形圖上指認如高原、平原、盆地、山脈、河流等地形。
4、通過地形圖了解中國及世界地形地貌的相關信息。
情感、態度、價值觀
對學習地球表面的地形的知識充滿興趣,能主動關注和了解所去過的地方是什么樣的地形。
教學重難點
重點:知道典型地形地貌的特點;總結歸納地球表面地形地貌的大致情況。
難點:從地形圖中發現整個地球表面地貌的分布和特點;知道并描述各種地形地貌的特點。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一些典型的地形地貌的圖片或課件,世界地形圖、中國地形圖和家鄉地形圖課件。最好為每組學生準備一份世界地形圖、中國地形圖、放大鏡。了解學生收集資料的情況。
學生準備:收集一些能反映自己去過地方的地形地貌的風景照片,注明地點和地形。沒有出過遠門的學生可以收集家人外出帶回的照片或從雜志、書籍上收集到的相關圖片。
教學時間
1課時。
教學過程
引入
談話。
教師先以課件展示自己(或朋友)到外地旅游的照片。問學生是否看到出是什么樣的地形,然后教師補充介紹它的地形及特點。
你們去過什么地方旅游嗎?能不能像老師剛才那樣,拿著照片上來給同學們介紹你最喜歡的地方。說說去過的地方的地名,有什么特點,知道是什么地形嗎?
交流我們看過的地形及特點
1、學生交流、展示。
先請2~4名學生帶著照片,把他們親自去過的地方介紹給大家。在介紹的過程中,引導他們注意說清楚地形地貌的類型,能簡單描述其特點。
2、教師講解。
在學生介紹的基礎上補充介紹,在介紹結合學生照片上的地形,并出示典型的地形地貌的.圖片或課件,講解各種地形地貌的特點。
山地:地勢高而崎嶇,峰巒高聳。
丘陵:海拔不高、山頂渾圓。
平原:低平而寬廣。
高原:海拔較高,地面開闊或有丘陵起伏。
盆地:周圍山地、高原環繞,中間地勢較低。
······
3、了解家鄉的地形
我們的家鄉是什么地形,它有什么特點,大家知道嗎?在學生發言的基礎上,教師出示家鄉地形或課件進行介紹。并把地形及特點填寫在記錄的表格中,為下面學生的活動動作示范。
4、交流、統計地形。
學生把自己帶來的照片在組內交流,說出地形地貌的類型,簡單描述其特點。然后填寫書上的地形統計觀察圖,并進行統計——我們去過或看到過的地方有哪些地形。
小組學生代表匯報。
小結:我們知道的地形有哪些。
過渡到下一個內容的學習:我國有哪些地形?整改地球表面的地形又是什么樣的?出示課題:地球表面的地形。
觀察地形圖
1、了解學生對地形圖已具備了哪些相關知識。
我們要了解地球的表面形態,最便捷的方法是觀看地形圖或地形地球儀。出示地形地球儀,請學生上臺觀察,說說自己發現了什么,知道上面不同的顏色代表什么,其他同學補充。
2、教師講解觀察地形圖的相關知識。
3、小組觀察地形圖。
學生分小組觀察世界地形圖和中國地形圖,交流和記錄從地形圖中獲得信息。
3、大組匯報。
4、歸納小結。
在學生匯報的基礎上,教師出示世界地形和中國地形的照片或課件。歸納整理中國和整個地球表面地形的特點,比如:中國著名的平原、高山、高原、盆地、丘陵地的大概位置。地球上陸地和海洋的分布和比例,以及陸地上各種地形地貌的組成,等等。
地球表面的形態的教學設計 3
教學目標
(一)科學概念
1.認識常見的地形:高原、丘陵、盆地、山地、平原等
2.知道地球表面有河流、海洋、山脈、高原等多種多樣的地形,地球表面是高低起伏、崎嶇不平的。
(二)過程與方法
1.會觀察和描述常見的地形特點。
2.會看簡單的地形圖,能在地形圖上指認如高原、平原、山脈、河流、海洋等地形。
(三)情感、態度、價值觀
1.養對地球表面地形研究的興趣,能自覺關注和收集相關的信息。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知道典型地形地貌的特點。
【教學難點】掌握使用地形圖的方法,能從地形圖中發現整個地球地表地形地貌的分布和特點。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地形圖、各種地形圖片
教學過程
一、情境引入
1.出示自己旅游拍的照片(背景是丘陵)
今天,我帶來一張照片,想不想看一下?
察我身后的地形,你能說出它的特點嗎?(引出地形概念)
2.我們家鄉有這種地形嗎? 你去過哪些地方旅游?
能說說那里的地形有什么特點嗎?
3.揭示課題
二、初步感受,分類整理
1.你知道地球表面有哪些地形地貌嗎?
2.學生匯報,教師板書(冰川、河流、湖泊、高山、平原、盆地……)
3.觀察六種地形圖片,說說地形特點 PPT
看來大家知道的地形地貌還真不少,我這里也帶來了一些圖片,每位同學自由選擇一張圖片小組內說說它的特點。
4.請學生說說地形特點
5.小結、補充介紹地形地貌特點,(出示相關課件和圖片)。
平原:寬廣平坦,起伏很小;
丘陵:高低起伏,坡度較緩,由連綿不斷的.低矮山丘組成;
高原:面積很大,地形開闊,周圍以明顯的陡坡為界;
山地:地勢較高,蜿蜒起伏,層巒疊嶂;
盆地:四周地勢較高,中間低平;
……
6.出示圖片,判斷地形
三、深入研究,觀察地形圖
1.通過剛才的活動,我們雖然認識了很多種地形,但對于整個地球表面的形態大家了解了嗎? 你們有沒有比較便捷的方法方便我們進行研究?
計學生回答:查閱資料、請教老師、看電視、看書、……
2.出示工具——地形圖
過借助工具,來進行研究,這也是科學家經常用到的方法。
天,我們來認識一樣新的研究工具——地形圖
3.初步觀察地形圖
PPT出示:(世界地形圖、中國地形圖、浙江地形圖)
請你比較一下這幾張地形圖,它們之間有什么相同點和不同點?
預計學生回答:相同點是:每張地形圖中都有不同的顏色
不同點是:表示的地形范圍大小不一樣
追問:你認為這些顏色的作用是什么?
4.教師介紹地形圖的相關知識PPT
5.進一步觀察地形圖
從這張地形圖當中,我們可以獲得哪些信息?
預計:
6.解決實際問題(應用地形圖)
(根據學生的回答,補充提問:我們國家的地形特點是什么?平原主要集中在哪里?)
四、布置作業,拓展延伸
小結:今天我們一起了解了地球表面的地形,(并提出):地球表面的地形會不會發生變化?是什么神奇的力量作用它發生變化的?這些問題我們將在下一節課繼續研究。課后收集有關地形地貌發生變化的資料,并最好有圖片說明。
地球表面的形態的教學設計 4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知道地形包括高原、山脈、盆地、平原、丘陵等。
過和與方法:
1、借助工具、查找資料、利用感官等方法感知地形。
2、能用簡單語言描述常見地形的特點。
3、通地模擬實驗,加深對地形的認識。
4、掌握基本的科學探究方法,為后續深入探究地球表面及其變化打好基礎。
情感態度價值觀:讓學生意識到地球表面的地形在不斷的改變,從而培養學生對地球表面地形的探究興趣。
教學重難點:
1、引導學生利用借助工具、查找資料、建立模型等方法認識地形及其特點,進而培養學生對地球表面的地形探究興趣。
2、掌握基本的科學探究方法,為后續深入探究地球表面及其變化打好基礎。
教具準備:
分組材料:沙盤、摸布、記錄表、中國地形圖、不同顏色的粉筆灰
教師演示:
多媒體課件、地球儀、中國地形圖
教學過程:
一、 引入
1、談話:同學們喜歡科學課嗎?知道今天老師和大家一起探究哪一課嗎?
2、學生回答,教師引出問題:你們是怎么知道的?(借機對學生進行表揚,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
3、談話:今天老師和同學們一起探究這一課,同學們你們打算用什么方法來探究這一課呢?(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對學生講到的方法加以歸類:查資料、借助工具、建立模型等,并板書)
(設計說明:這節課是一堂比賽課,學生所用到的教材是復印好的,所以本課課題躍然紙上,采用開門見山的新課引入方式,直奔主題,節約時間。同時,附以問題:“打算用什么方法來探究這一課?”,調動學生已有的經驗,激發學生的探究欲望,引出本課和本單元探究將要采取的探究方法,為后面的探究活動做鋪墊。)
二、 新知探究
(一)、借助工具,認識地球表面
1、教師出示地球儀,提出問題:地球表面是由幾部分組成的?
2、出示世界地圖圖片,引導學生發現海洋面積比陸地面積大,要珍惜陸地。
(二)、借助中國地形圖,感知地形,認識地形
1、提出問題:同學們,你們知道地球表面有哪些地形嗎?
(意圖:調動學生對地形已有的知識,讓學生充分發表意見,讓有些問題在學生當中引起爭議,更進一步激發學生的探究欲望,教師先不給出對與錯的評價,出示資料引導學生對地形有初步認識。)
2、教師用課件出示和地形相關的知識材料,對有疑惑的問題,引導學生使用查資料的方法解決問題,培養學生樹立課外探究的意識。
3、猜想中國會有什么樣的地形?
4、學生猜想后,出示中國地形掛圖,這張地圖與我們平常見到的有什么不同嗎?
(意圖:通過出示地形掛圖引導學生關注中國的地形,認識地形圖上的不同信息,例如:顏色、符號、比例尺等信息,為小組觀察地形活動做引導。另外,避免出現小組活動時,學生的注意力被地形圖分散,使得小組觀察的`有效性受到影響,為此出示掛圖引導學生關注地形是非常重要的。)
5、提出活動要求,小組活動,完成記錄表。
(注意:活動要求中一定要強調活動的時間,讓學生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通過比一比哪個小組完成的又好又快,來激勵小組合作,全員參與。另外在完成后,一定要收回地形圖,避免在交流時學生的注意力還在地形圖上,給交流帶來不便。)
觀 察 記 錄 表
我們的祖國有哪些地形?你能用一兩句話來描述它們的特點嗎?
我們的家鄉(江西)主要是什么地形?
6、小組匯報交流,課件給出山脈、平原、丘陵、等地形及其特點和圖片資料。
(三)、動手建立模型,進一步加深對地形特點的認識
1、欣賞不同的地形圖片。(讓學生在欣賞過程中感受大自然的美,為建立不同地形模型做鋪墊。)
2、交流感受,引出話題:同學們想不想自己動手做地形的模型呢?(激發學生的興趣)
3、小組討論選擇一種地形,交流活動注意事項。
4、小組活動,教師巡視給予指導。
5、展示交流,相互評價
(設計說明:新知探究這一部分,圍繞借助地球儀、中國地形圖、動手建立地形圖模型這一主線來完成教學。讓學生在這種開放式的探究活動中學會利用工具來探究,掌握探究方法,在交流活動中學習地形的知識,通過課件的輔助教學來拓展學生的知識面,讓學生在這種動態交流與活動中更加深刻的理解知識、運用知識。)
三、全課小結,進行拓展
1、今天這堂課,你學到了什么?
2、關于地球的表面,你還想知道什么?
地球表面的形態的教學設計 5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學生能夠理解地表形態的變化是內、外力共同作用的結果。
學生能夠了解板塊構造學說,理解板塊運動與宏觀地形的關系。
學生能夠了解地質構造的類型及其與地表形態的關系。
過程與方法
學生能夠通過閱讀地質構造和地質剖面示意圖,理解地表形態的形成過程。
學生能夠運用板塊構造學說解釋地理事物和地理現象。
培養學生的觀察、歸納和總結的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對板塊構造學說發展的認識,培養探究科學的興趣和獻身科學的精神。
了解地質構造規律以及對于找礦、找水、工程建設的'重要意義,從而培養學生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必須遵循自然規律和經濟規律辦事的思維意識。
二、教學重點與難點
教學重點
地質構造的基本類型及其與地表形態的關系。
板塊構造學說及其應用。
教學難點
背斜、向斜及形成的主要地形。
板塊運動與地表形態的關系。
三、教學過程
引入新課
通過展示多樣的地表形態圖片(如平原、山脈、高原等),引發學生的興趣。
提問:這些地形是怎樣形成的?引出本節課的主題。
新課講授
講解褶皺和斷層的形成過程及其與地形形成的關系。
展示地質構造示意圖,引導學生進行觀察和總結。
介紹外力作用的能量來源和主要表現形式(風化、侵蝕、搬運、沉積、固結成巖)。
以流水和風力作用為例,結合實例分析外力作用對地表形態的塑造。
介紹內力作用的能量來源和主要表現形式(地殼運動、巖漿活動、地震)。
講解板塊構造學說,展示六大板塊分布示意圖,分析板塊運動對地表形態的影響。
通過實例(如喜馬拉雅山的形成)說明內力作用對地表形態的塑造作用。
內力作用與地表形態
外力作用與地表形態
地質構造與地表形態
課堂互動
組織學生進行小組討論,分析課本中的地質構造示意圖,歸納地質構造的類型和特征。
提問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釋實際地理現象(如山脈的形成、河流的侵蝕作用等)。
課堂練習
提供相關練習題,幫助學生鞏固所學知識。
鼓勵學生提出疑問,進行課堂答疑。
課堂小結
總結本節課的學習內容,強調地表形態是內外力共同作用的結果。
提醒學生關注地質構造的實踐意義,了解其在找礦、找水、工程建設等方面的重要性。
四、教學準備
地球表面形態的教學錄像或投影片。
地質構造示意圖和地質剖面示意圖。
相關練習題和答疑材料。
五、板書設計
地球表面形態
類型:褶皺、斷層
判斷方法:觀察地質構造示意圖
構造地貌:分析地形形成原因
地質構造的實踐意義:找礦、找水、工程建設
能量來源:地球外部太陽能
主要表現形式:風化、侵蝕、搬運、沉積、固結成巖
能量來源:地球內部熱能
主要表現形式:地殼運動、巖漿活動、地震
板塊構造學說
內力作用與地表形態
外力作用與地表形態
地質構造與地表形態
通過以上教學設計,學生可以全面了解地球表面形態的形成過程及其影響因素,同時培養學生的觀察、歸納和總結的能力,激發學生對科學的興趣和探索精神。
【地球表面的形態的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地球表面的地形教學反思07-19
《地球表面的地形》教學反思07-30
《地球表面的地形》教案07-27
地球表面多少被水覆蓋06-24
地球表面約多少被水覆蓋06-13
地球表面的七巧板教案09-19
is的過去式形態05-30
描寫形態的優美句子03-18
《讓角色形態多樣》說課稿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