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言兩則》的優秀教學設計(精選16篇)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學習中,大家對寓言故事都不陌生吧,寓言是用比喻性的故事來寄托意味深長的道理,給人以啟示的文學體裁,字數不多,但言簡意賅。你知道都有哪些經典寓言故事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寓言兩則》的優秀教學設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寓言》的優秀教學設計 篇1
【教學目標】
1、會認5個生字。會寫12個生字。正確讀寫詞語表中寓言、亡羊補牢、羊圈等11個詞語。
2、朗讀課文,能用自己的話講述這兩個寓言故事。
3、了解故事內容,結合生活實際體會故事蘊含的道理。
4、通過反復朗讀感知反問這種修辭方法的作用,能發現每組句子意思相同,但語氣上存在差異。
【教學重難點】
12個生字的認寫;教學中要在學生感受寓言揭示形象、了解寓言主要內容的基礎上,體會寓言,這是學習本課的重點和難點。
【教學準備】
1、生字卡片。
2、課前布置學生搜集寓言故事。
3、學生自帶《新華字典》等學習工具。
4、抄有我的發現內容的小黑板。
【教學課時】
2課時。
【教學設計思路】
抓住重點詞句,是理解課文內容的重要方法,在教學中應鼓勵學生自己去發現問題,互相討論、解答。
學習《亡羊補牢》,可以抓住后悔、接受這兩個詞,引導學生讀書討論,想想從后悔一詞了解到什么?從接受一詞明白了什么?從而悟出這則寓言要告訴人們的道理。再也強調了養羊人修補羊圈后的結果,說明了有錯就改的重要性。如果沒有再也,就不能起到強調作用。
學習《南轅北轍》,要重點抓住課文最后一段話,讓學生進行理解,硬要體現了這個人的固執和執迷不悟,越越越越越的句式,強調了這個人最后的結局。教學時,要讓學生多讀,在讀中進行比較和體會。教材在課后編排了學習伙伴的話語:我想對那個楚國人說,目的是引導學生發揮想象,以楚國人的朋友身份對他進行勸說。要鼓勵學生大膽表達,這也是對學生口頭表達能力的一種訓練。
本課要求認識的5個生字也同時要求會寫。因此,教師在讓學生記住這些字音的同時,注意引導學生識記字形,要根據認寫中的難點給予重點指導。羊圈的圈是多音字,在本文中讀 juàn ,它的另外一個讀音是 quān 。窟窿的窿本音是 lóng,在窟窿這個詞里讀輕聲,這兩個字的字形比較復雜,教學中可以采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如,屈窟、隆窿,窿的右下部分,要提醒學生不要少寫一筆;纏是翹舌音,右邊容易寫成厘,要提醒學生注意。叼字右旁的筆順是先寫橫折豎鉤,后寫一提,不要寫成撇。悔的左邊是忄,不要寫成十,它的右下方是母字,不要把兩點寫成豎。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板書課題,引入新課。 1、板書課題:《寓言兩則》
2、寓言是通過一個故事來說明某個道理。以前我們都學過哪些寓言故事呢?今天我們再來學習兩則寓言,聰明的同學一定能從中明白新的道理。 1、看老師板書,齊讀課題。
2、學生作答。
理解字意,了解內容。 1、板書亡和牢,問:你能說說關于亡和牢的詞語嗎?這些詞中它們通常表示什么意思呢?
2、板書羊和補,將題目補全:在亡羊補牢中,亡、牢又有什么不同的意思,認真讀書,就一定會找到答案。(要引導學生通過爭論,運用放到故事中或等方法,正確理解詞語。)
3、檢查自學情況:
⑴ 指名逐節讀課文,糾正字音。
⑵ 出示生字詞卡、進行認讀,注意多音字圈的讀音。
學生作答。初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將課文讀正確、流利。
思考亡和牢的意思,提示學生可以在文中找依據,可以杳字典或詞典,也可以與同伴商量解決。匯報自己對亡和牢的理解。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內容。 1、指導朗讀,注意多音字和生字的讀音。
2、指導朗讀,注意讀出街坊勸告的語氣和養羊人的泄氣的心情。
3、引導學生讀書討論。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讀出養羊人醒悟、積極補救的心理和做法。
1、學習第1自然段,明白事情的起因。
2、學習2~4自然段;學習第5自然段。學生自由朗讀并思考:從后悔一詞了解到什么?從接受一詞明白了什么?
3、分角色表演朗讀對話部分,體會領居、養羊人的不同心態及心情;同桌練習講述這則故事。 交流體會,明白寓意。 指名發言。 1、四人小組交流:從這則寓言中你明白了什么?
2、全班交流:聯系學習、生活實際談談你自己的感想。 指導學生書寫生字。 出示生字卡片、認讀生字。
指導書寫前6個生字寓、則、窟(示范)、窿(示范)、狼、叼 學生認讀并書寫。 教學小結。 今天這節課我們學習的《亡羊補牢》是個短小的寓言故事,故事情節也很簡單。但是正如同學們說的一樣,它使我們明白了,做錯了事或出了問題,及時改正或補救還不晚。所以人們在運用這個成語時,常常這樣說:亡羊補牢,為時未晚。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導入新課。 1、講故事:古時候有個人想去南方卻一直往北走。同學們,你們想知道這是怎么回事嗎?
2、板書課題:南轅北轍 1、學生質疑。
2、書空課題。 自讀自悟。 1、提出自讀要求。
2、設疑。
1、學生自由朗讀課文,注意把字音讀正確、流利。想想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2、提出自己不理解的問題,同桌討論或四人小組商量。 檢查自學情況,指導朗讀課文。 1、出示生字卡片。
2、指名逐節讀課文,注意糾正生字讀音。
3、指導朗讀。
⑴ 指名朗讀,師生評議。
⑵ 重點抓住最后一段中硬要和越越越越句式。
4、交流:
你從這個故事中明白了什么?你想對那個楚國人說些什么呢?
1、指名認讀、齊讀。
2、指名讀課課文。
3、交流課文內容及不理解的問題。
⑴ 理解把式、盤纏。
⑵ 討論理解南轅北轍。
⑶ 注意讀好人物對話,一個是自以為是、滿不在科,一個是不斷發問、滿腹不滿。
⑷ 多種形式朗讀,通過理解重點詞,體會趕車人的固執和執迷不悟以及這個人必然的結局。
⑸ 學生根據評議,同桌再練習朗讀,指名全班朗讀。
⑹ 練習講述這個故事,注意把人物語言講明白。
【板書設計】
想法 已經丟 后悔
亡羊補牢: 做法 不補 趕快堵 (未為遲也)
結果 又少 再沒丟
南轅北轍:硬要─→越越越越
《寓言》的優秀教學設計 篇2
第一課時
亡羊補牢
〖教學目標
1、理解亡羊補牢這個成語的意思。
2、理解寓言內容,正確回答課后問題,懂得寓言的寓意。
3、練習用“從此”造句。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難點
在理解故事內容的基礎上,體會寓意,并能聯系學習、生活實際,發表感想。
〖教學用具
錄象、自制教學幻燈片等 。
〖教學過程
一、復習檢查
1、說出“掩耳盜鈴”的意思。
2、回憶學習“掩耳盜鈴”的方法:
圖文結合 理解內容 反復朗讀 悟出道理 聯系分析 加深理解
二、講讀第一則寓言──《亡羊補牢》(出示課題)
1、釋題:亡—丟失,牢—關牲口的圈 。亡羊補牢──羊丟失后修理羊圈。
2、分節讀文,質疑:
糾正讀音:街坊 坊讀輕聲
窟窿 窿讀輕聲
質疑:
3、看錄象,思考問題,理解大意:
那個養羊人丟失第一只羊后,聽了街坊的勸告是怎樣想的?(用──劃出)結果怎樣?
當養羊人第二次丟失羊后,他是怎樣想的?(用~~~~劃出)結果怎樣?
4、細讀課文,歸納寓意:
幻燈出示:“羊已經丟了,還修羊圈干什么呢?”
⑴ 把這個反問句換成肯定句: 羊已經丟了,修羊圈沒有用。
⑵ 問:修羊圈有沒有用?為什么?
(修了羊圈就不會再丟羊了,有用而且一定要修。)
⑶ 比較句子:“羊已經丟了,還修羊圈干什么呢?”“羊已經丟了,修羊圈沒有用。”(反問句語氣更強,突出了養羊人根本沒有想到后果,執迷不悟。指導朗讀,用毫不在意的語氣讀出。范讀,個別讀,齊讀。)
⑷ 討論如果你是養羊人,你會怎樣做?
過渡:由于養羊人沒有你們正確的想法,所以就出現了又丟了一只羊的結果了。
出示句子:他很后悔,不該不接受街坊的勸告。
⑴ 理解填空:養羊人現在感到很──,明白了應該──街坊的勸告。
⑵ 比較句子:他很后悔,不該不接受街坊的勸告。
他很后悔,應該接受街坊的勸告。
(前一句兩個“不──不”雙重否定,突出表明了養羊人知錯改錯的決心。)指導學生讀出“后悔、知錯”的語氣。個別讀,范讀,齊讀。
⑶ 從哪些地方看出他真的后悔呢?用“”劃出有關的詞語。(“趕快、結結實實”可看出他的行動上改過了)指導讀出重音。
⑷ 討論:養羊人現在才后悔,現在才動手修羊圈晚了嗎?
5、朗讀全文,思考:
這個故事說明了一個什么道理?
四人小組討論:個別答,然后老師小結。
小結:這則寓言故事說明了一個人做錯了事,及時改正還不遲,改正得越快,錯誤造成得惡果就越小。現在我們通常用亡羊補牢這個成語比喻發生錯誤后及時糾正,補救還不算晚。
三、指導復述課文,聯系生活實際談感想
四人小組討論,指名談談。
四、堂上練習
1、指導造句:
從此──
先讀書上得例句,理解詞語意思后,再試說句子。
五、作業
1、熟讀本則寓言,試背。
2、說出“亡羊補牢”成語的意思。
第二課時
南轅北轍
〖教學目標
1、理解句意,讀懂《南轅北轍》的故事內容,體會其中的道理。
2、通過自學質疑、討論解疑、興趣表演來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自學素養。
〖教學重點
理解《南轅北轍》故事內容,認識其中的道理。
〖教學難點
體會、領悟道理。
〖教學具
大黑板 多媒體課件
〖預習要求
閱讀課文,初步了解故事內容。
〖教學過程
一、自學質疑
1、自由閱讀,個人質疑:
⑴ 可質疑詞句意以及個人想了解的問題。
⑵ 個別指導學習有困難的學生進行閱讀。
2、學生說問題,教師歸納問題:
詞義:盤纏 硬要。
問題:“南轅北轍”講了一個什么故事?
《南轅北轍》中那個做車人是怎么想的?他的朋友又是怎么想的?誰的想法對?為什么?
3、組織閱讀課文:
⑴ 齊讀;
⑵ 自由讀;
⑶ 個別指導。
二、討論解疑
1、隨機閱讀,結合課文,聯系實際理解詞義。
盤纏(路費) 硬要(一定要)
2、通讀課文,進一步認知課文。(讀中思考問題)
3、學習小組組織討論:
⑴ 組長負責結合組員。
⑵ 針對問題討論,組長歸納小組意見。
⑶ 選代表作答。(可以把這個機會讓給膽小的同學,讓他體會到成功的喜悅)
三、小組匯報、講讀課文
1、組員匯報形式(自由選):
讀文作答 口頭說答 自由表演
2、評點講析:
⑴ 動畫演示故事梗概。(結合演示評析學生作答內容,加深對課文的了解。)
⑵ 自由閱讀、分角色閱讀,理解問題。
① 角色:坐車人;
② 角色:朋友
⑶ 結合課件動畫、生活實際,認知“坐車人”和“朋友”誰對誰錯。
課件片段說明(動畫展示) 北▲
結果:離楚國越來越遠
南▼ (楚國)
3、引申闡發道理:
⑴ 總結故事內容 ,復述故事。
⑵ 講說道理,理解南轅北轍詞義。
本來要往南而車子卻向北走,比喻行動和目的相反。
⑶ 結合實際、課件演示深刻理解故事。
告訴我們做事要明確方向,如果方向錯了,無論條件多好,也不能到達目的。
四、興趣表演、加深理解
1、自由閱讀,指名復述。
2、小組結合,導演故事:
⑴ 分擔角色;
⑵ 人物語言、動作、表情。
3、總結小評,啟發教育:
做事要明確方向不能背道而馳。 聽取別人善意的意見。
五、作業布置
1、把《南轅北轍》故事講給別人聽。
2、根據自己學文體會,寫讀后感。
3、搜集古代寓言故事:
以羊替牛、濫竽充數、狐假虎威、高山流水、曾參殺人、畫蛇添足、后來居上、井底之蛙、驚弓之鳥、庖丁解牛、買櫝還珠、拔苗助長、疑鄰偷斧、愚公移山、曾子殺豬、打草蛇驚、紙上談兵。
《寓言》的優秀教學設計 篇3
教材分析:
本課為兩篇寓言故事,其中《揠苗助長》是一篇講讀課文,這篇課文是用生動有趣的故事,揭示一個深刻的道理。通過學習讓學生明白事物是有它自身的發展規律,如果不遵循規律,急于求成,反而會把事情弄糟。《守株待兔》講的是古時候一個種田人,偶然得到一只撞死在樹樁上的野兔,從此他丟下鋤頭,整天守在樹樁旁邊等著,結果再也沒有得到野兔,地也荒了。通過學習要讓學生懂得不要把一件偶然發生的事情,看成是會不斷發生的事情,對意外的收獲不要存有僥幸心理。
教學目標:
1.認識“寓、焦”等10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在朗讀中聯系上下文理解詞語的意思。
4.能悟出故事中的寓意:做事不能急于求成,違反事物的發展規律;對意外的收獲不要存有僥幸心理。
5.會寫“守、丟”等9個字。
6.能把故事講給別人聽。
教學重點:
1.認識“寓、焦”等10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在朗讀中聯系上下文理解詞語的意思。
4.會寫“龍、恩”等12個字。
教學難點:
1.在朗讀中聯系上下文理解詞語的意思。
2.能悟出故事中的寓意:做事不能急于求成,違反事物的發展規律;對意外的收獲不要存有僥幸心理。
3.能把故事講給別人聽。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課時:
三課時
教學工程: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認識“寓”等4個生字。
2、理解“巴望” “自言自語”“筋疲力盡”等詞語的意思。
3、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4、能悟出故事中的寓意:做事不能急于求成,違反事物的發展規律。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弄清題意
出示課題:寓言是用一個短小的故事來說明一個深刻的道理或教訓,“寓”是寄托的意思,“則”是篇的意思。
二、學習《揠苗助長》,初步理解“揠苗助長”的意思。
1、出示課題,正音。
2、學生讀課文,教師提出要求:把字音讀正確,把課文讀通順;讀完后想一想“揠苗助長”的意思。
3、觀察課文插圖,說說你看到了什么?
在文中找到相應的句子:把禾苗一棵一棵往高里拔。
指生讀第二自然段(認讀詞語:筋疲力盡)
說說“筋疲力盡”的意思,讀出他的累。
三、學習課文第1—2自然段,體會“焦急”
1、課文中的這個人為什么要“揠苗助長”呢?
2、文中有一個詞語直接寫出了他當時的心情,你能找出來嗎?(焦急)學生讀。
3、體會“焦急”。
(1)找出文中帶有“焦急”這個詞語的句子讀一讀。
出示:他在田邊焦急地轉來轉去,自言自語地說:“我得想個辦法幫它們長。”
(2)把句子讀正確、通順。
(3)再讀句子,一邊讀一邊想象一下他當時的樣子。
(4)理解“自言自語”。
4、找出文中的其他語句來感受他的焦急。
(1)古時候有個人,他巴望自己田里的禾苗長得快些,天天到田邊去看。
理解“巴望”:盼望、期望、希望、渴望,朗讀句子。
(2)可是一天,兩天,三天,禾苗好象一點兒也沒有長高。
禾苗真的沒有長高嗎?你從哪個詞語中知道的?(好象)
指導朗讀:一天,兩天,三天,要讀得慢,進一步體會文中人的焦急。
四、理解植物生長規律,引導學生揭示寓意。
1、禾苗長高長大的事能急嗎?為什么不能急?
2、植物都要經過很長的一段時間,按照一定的生長規律、生長順序來長高、長大。這可不能著急。
3、揭示寓意,說說文中的這個人犯了什么錯誤?(急于求成、違反規律)
五、學習第3—4自然段
1、可是這個人非但不知道自己錯了,而且還非常得意!誰來讀讀他說的話?
2、喘氣這個動作是怎么樣的?
3、在什么情況下,你會這樣大口大口地喘氣?
4、想想當時的樣子,讀讀他說的話。
六、拓展運用寓意
1、同學們,如果你就是他的兒子,或是他的鄰居、朋友,看著枯死的禾苗,你想對他說些什么呢?
2、其實我們做的事情都是不能急于求成的,如果太急了,違反了事情發展的規律,反而不會有好的結果。希望大家從文中的這個人身上吸取教訓,千萬不要干出這樣的傻事來。
3、明確“揠苗助長”的意思。
板書:
揠苗助長
著急——拔苗——枯死
急于求成違反規律欲速則不達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認識“守”等6個生字。
2、理解“竄”、“樂滋滋”、“整天”等詞語的意思。
3、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4、能悟出故事中的寓意:對意外的收獲不要存有僥幸心理。
教學重點:
1、認識“守”等6個生字。
2、理解“竄”、“樂滋滋”、“整天”等詞語的意思。
3、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1、理解“竄”、“樂滋滋”、“整天”等詞語的意思。
2、能悟出故事中的寓意:對意外的收獲不要存有僥幸心理。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書寫“守”字
今天,我們要一起來學習第二則寓言《守株待兔》(揭示課題,正音)。
三、初讀課文,理解“守株待兔”的意思。
1、學生自由讀課文,教師提出要求:讀準字音,讀通課文,遇到難讀的字多讀幾遍。
2、指生分段讀課文,隨機認讀生字:竄出來、撞在、樹樁、從此、鋤頭
3、鞏固字詞
(1)集中出示詞語。
(2)出示生字:守、竄、裝、樁、此、鋤。
4、理解“守株待兔”的意思
(1)“守株待兔”是什么意思呢?課文中有一句話告訴了我們,你能找出來嗎?
(2)集體交流:從此他丟下鋤頭,整天坐在樹樁旁邊等著,看有沒有野兔再跑來撞死在樹樁上。
(3)守株:整天坐在樹樁旁邊待:等兔:野兔
(4)連起來說說“守株待兔”的意思。
四、學習課文,理解寓意
1、那個人為什么要整天坐在樹樁旁邊等待野兔呢?讀讀課文的第1—2自然段。
2、原來是發生了這樣一件事情啊!請你再讀讀課文的第1—2自然段,結合文中的句子,談談你的看法。
(1)古時候有個種田人,一天,他在田里干活,忽然看見一只野兔從樹林里竄出倆。不知怎么的,它一頭撞在田邊的樹樁上,死了。
抓住“忽然、裝、竄、不知怎的”來體會事情發生的偶然。
“竄”是怎么樣的動作?
(2)種田人急忙跑過去,沒花一點力氣,白撿了一只又肥又大的野兔。他樂滋滋地走回家去,心里想:要是每天能撿到一只野兔,那該多好啊。
抓住“沒花一點力氣、白撿、樂滋滋、要是每天能撿到一只野兔,那該多好啊。”來體會種田人的貪心和不勞而獲。
隨機理解“樂滋滋”,給“樂滋滋”找個近義詞。指導朗讀。
3、學習第3自然段
就是因為發生了這樣一件事情,從此他丟下鋤頭,整天坐在樹樁旁邊等著,看有沒有野兔再跑來撞死在樹樁上。
理解“整天”
4、他整天等著,可是結果呢?
日子一天一天過去了,再也沒有野兔來過,他的田里已經長滿了野草,莊稼全完了。到最后,他既沒有得到兔子,莊稼又全完了,真是一無所獲啊!
5、如果你就是種田人的朋友、親戚,你想對他說些什么?
6、同學們,世界上沒有不勞而獲的事情,對于偶然得到的東西,不要抱有僥幸的心理,只有腳踏實地地做事,通過自己的辛勤勞動,才會得到收獲。
板書設計:
守株待兔
僥幸得兔——不勞而獲——一無所獲
認真做事、踏實做人
第三課時
教學目標:
1、會寫“守、丟”等9個字。
2、能把故事講給別人聽。
3、完成《同步導學與優化訓練》的相關練習。
教學過程:
一、講故事。
1、小組內分別講講這個故事。
2、派代表講,師生共同評議。
二、完成課后“讀讀想想”。
1、自由讀讀這三句話。
2、能去掉帶點的詞嗎?說說理由。
3、齊讀這三句話。
三、指導書寫。
1、認讀“守、丟”等9個字。
2、觀察它們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說說怎樣才能把它們寫好?
全班交流。
3、教師重點指導書寫,學生跟著書空。
4、學生仿寫。教師巡視指導。
5、展示與評價。
三、完成《同步導學與優化訓練》的相關練習。
《寓言》的優秀教學設計 篇4
一、學習目標
1、知識與能力:
會認9個生字,會寫12個字。
2、過程與方法:
理解課文內容,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課文的情趣和蘊涵的道理。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了解張衡長大以后能成為著名的天文學家,是因為他從小就愛好天文,具有刻苦鉆研精神的結果。啟發學生從小養成善于觀察和愛思考的好品質。
二、教學策略
教法:啟發引導
學法:合作探究
三、教學過程
環節1:自主學——課堂主人
啟發談話,導入新課
小朋友,在晴朗的夜晚,我們抬起頭,就看見天上有許許多多明亮的星星,一閃一閃的,非常有趣。你們有沒有數過星星?離我們現在一千八百多年前,有一個小孩,他卻數起星星來了。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數星星的孩子》這篇課文。(板書課題)
環節2:激趣提問———點燃智慧
從課題中你知道這篇文章寫的是什么嗎?(在“孩子”下加著重號)讀課題,寫這個孩子的什么事?(“數星星”下加著重號)讀課題
環節3:合作答疑———體驗成功
范讀全文。
知道寫了誰?寫了張衡的什么事?
張衡仔細觀察天空,在天上找到了好多星星,我們也學他的樣子,仔細讀課文,找找課文的生字有多少個,好嗎?
環節4:探究新知———追根問底。
你找到了哪幾個生字了?讀給大家聽一聽。
其余同學傾聽,看看生字是否讀正確。
環節5:知識鏈接———拓展補充
出示生字指名讀、開火車讀、齊讀
學生聯系自己的生活實際,說說自己在哪里見過這個字,并說說是怎樣記住它的。
環節6:當堂達標———點平面面觀
同桌對讀小組讀
把生字放回課文,看看大家是否都認識他們了
環節7:t臺秀場———交流收獲
讀了課文后,你是不是有很多話想說?趕快和同學們交流交流。
《寓言》的優秀教學設計 篇5
學習目標
1.掌握本課的生字新詞.
2.讀懂課文內容,了解故事始末,感悟寓意.
3.教育學生只要有恒心和毅力,就有可能攀登到光輝的頂點.
學習重點
了解課文內容,理解紀昌學射和扁鵲求治到不治的經過。
學習難點理解寓言所包含的寓意。
教具、學具準備生字卡片
活動1.談話激趣,引入新課
你知道我國古代有哪些神射手?讓學生獨立思考各抒己見初解課文。
活動2.初讀課文,學習生字詞對字詞有哪些質疑?學習生字,釋詞掌握識字方法,理解重點詞識字釋詞。
活動3.再讀課文,了解故事的梗概兩則寓言各講了件什么事?討論交流:課文講了件什么事讀文交流,匯報成果了解寓意。
活動4.細讀課文,理清故事內容飛衛讓紀昌分哪兩步練習眼力呢?讀文討論討論并回答深入理解寓意。
拓展升華你對兩則寓言的體會是什么?分組討論各小組選代表回答培養語言表達能力。
1.你認為蔡桓公怎么樣才能保全自己的性命?
2.你覺得是什么害了蔡桓公的性命?
3.你想對蔡桓公說些什么?
板書設計
扁鵲治病蔡桓公(諱疾忌醫)
皮膚小病不信
請治皮肉之間不高興比理睬
腸胃非常不高興
不治―深入骨髓渾身酸痛---病死
作業設計
1.將下面技能與其基本功搭配連線。
射箭練腕力
唱歌練基本招式
書法練眼力
武術練丹田之氣
教后反思
《寓言》的優秀教學設計 篇6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懂得這兩則寓言的寓意。
2、學會生字,理解窟窿、街坊、勸告等詞語的意思。
3、能用自己的話將這兩則寓言講出來。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入題
1、上學期我們學過一則寓言叫做《刻舟求劍》,講了個什么故事,誰能說說!
2、這位刻舟求劍的人在上岸后能不能找到他丟失的劍?這個故事諷刺了──
3、像這樣用一個短小的故事來說明一個深刻的道理或是諷刺一些人,說是寓言。
4、今天我們要一起來研究第九課《寓言兩則》
二、題意
1、寓就是寄托、包含的意思。言則是講道理。
2、則的意思是?(篇)
3、這兩則寓言又將告訴我們一個什么道理或是諷刺了哪種人。先來研究第一篇,跟著我一起寫課題──亡羊補牢。
三、初讀課文
1、讓我們先來看看這篇故事講了什么?請大家自由講課文,了解故事。
2、誰能不看書,用自己的話將故事講給大家聽聽?
3、聽了同學講的故事,課題中的亡是什么意思?能從課中文找出一個詞來解釋牢嗎?
4、牢的愿意是指關性口的圈,而課文中指的是羊圈!
5、了解了課意,再去讀課文,用一句話完整的句來概括課題的意思。
四、精讀課文
1、亡羊就是丟失了羊,故事中,這位養羊人,共丟了幾頭羊,都是怎么丟的,從課文中找出相關的語句讀一讀。
第一次:一天早上,他去放羊,發現少了一只。
⑴ 這羊少的原因是什么?
⑵ 窟窿:注意窿讀輕聲;記字寫字;理解字義──洞。
⑶ 因為__________所以養羊的人少了一只羊。
第二次:第二天早上,他去放羊,發現羊又少了一只。
⑴ 這回丟的原因是什么?
⑵ 依然是那個窟窿惹的禍。你想對養羊人說些什么?
2、街坊也像你們一樣的熱心,當他在第一次丟羊的時候,就在勸他了,找出來讀讀。
3、對著街坊(解釋:鄰居)的好言相勸,養羊人卻是那么地怎樣?(說出他的不在意,無所謂)
4、第二次丟羊后,養羊人心情大不一樣,他非常地──后悔!此時,他又想些什么,做些什么?
5、是啊,從圖中我們也可以看出。用你的話來說說看吧。
6、以后,羊圈里的羊再也不丟了!
五、體會寓意
1、試想,當然勸過他的街坊正在好路過這兒,他會說些什么?
2、丟了兩次羊了,如果再不修羊圈的話,后果會?
3、由此可見,像養羊人這樣的錯誤,只要( ),就( )。
4、所以在亡羊補牢后面還有一句話,就是──未為遲也(為時不晚)。
5、在生活學習中,我們一定也有類似的現象,聯系生活的實際,四人一小組說說看。(環境污染、防眼近視)
六、認讀生字
1、本文還有幾個需要識字的生字:
寓、街坊、窟窿
2、書寫提醒。
〖板書設計
亡羊補牢
第一次 第二次
丟 丟
不補 趕快堵
又少 再沒丟
未為遲也
第二課時
南轅北轍
一、復習導入
1、上節課,我們一起了解了寓言《亡羊補牢》的寓意,知道只要( ),就( )。
2、本節課,我們將一起研究另一則寓言,板書:南轅北轍
3、有知道這個故事的嗎?來說說看(師適量補充)
二、了解故事
1、聽了故事,你想說什么?
2、這位要去楚國去的人,能到到他的目的地嗎?
3、轅是車杠;轍是車輪在路上留下的痕跡。這個寓言告訴我們什么呢?(轅向南轍向北,比喻行動與目的相反,結果離目標越來越遠。)
三、精讀故事
1、楚國在南邊,這個人卻要往北走,我們都知道這是不可能實現的,他的朋友也在苦苦地相勸。找出他與朋友的對話,同學一起來讀讀。
2、分角色讀。點評(讀出了朋友的不解、誠懇,讀出了他的固執)
3、用上雖然但這個名式來解釋一下,這個人到不了楚國的原因。
(雖然他的馬跑得很快,但離楚國越來越遠)
4、朋友一連串的問題也沒有讓這位固執的人方向,只能看著他越走越遠,讀課文的最后一段。
5、看著越走越遠的車夫,你想對他說些什么?
四、課外延伸
1、這個成語來源于《戰國策·魏策四》,是發生在戰國后期的一個故事。想聽聽嗎?
戰國后期,一度稱雄天下的魏國國力漸衰,可是國君魏安厘王仍想出兵攻伐趙國。謀臣季梁本已奉命出使鄰邦,聽到這個消息,立刻半途折回,風塵仆仆趕來求見安厘王,勸阻伐趙。季梁對安厘王說:今天我在太行道上,遇見一個人坐車朝北而行,但他告訴我要到楚國去。楚國在南方,我問他為什么去南方反而朝北走?那人說:不要緊,我的馬好,跑得快。我提醒他,馬好也不頂用,朝北不是到楚國該走的方向。那人指著車上的大口袋說:不要緊,我的路費多著呢。我又給他指明,路費多也不濟事,這樣到不了楚國。那人還是說:不要緊,我的馬夫最會趕車。這人真是糊涂到家了,他的方向不對,即使馬跑得特別快,路費帶得特別多,馬夫特別會趕車,這些條件越好,也只能使他離開目的地越遠。說到這兒,季梁把話頭引上本題:而今,大王要成就霸業,一舉一動都要取信于天下,方能樹立權威,眾望所歸;如果仗著自已國家大、兵力強,動不動進攻人家,這就不能建立威信,恰恰就像那個要去南方的人反而朝北走一樣,只能離成就霸業的目標越來越遠!魏安厘王聽了這一席話,深感季梁給他點明了重要的道理,便決心停止伐趙。
2、古人還用文字記錄下這個故事:
出示:今者臣來,見人于太行,方北面而持其駕,告臣曰:我欲之楚。臣曰:君之楚,將奚為北面?曰:吾馬良。臣曰:馬雖良,此非楚之路也。曰:吾用多。臣曰:用雖多,此非楚之路也。曰:吾御者善。此數者愈善,而離楚愈遠耳。
3、讀這篇古文,感知古文的不同。幾千年前的故事,你來品味品味,看能不能理解。
五、寓言故事
1、說說你收集到的寓言,看看大家能不能領會你所說的故事說,含著一個怎樣的道理。
2、聽了這么多的故事,的確讓我們受益匪淺。在生活中,這些道理將讓我們變得更加的明智。
《寓言》的優秀教學設計 篇7
課前透視:
本課由《揠苗助長》和《守株待兔》兩篇寓言組成。課文分別勾勒出了古代兩個可笑的人物形象。一個做事急于求成,違背常理,結果把事情弄得更糟;一個是對意外的收獲心存僥幸,不認真做事,結果一事無成。這兩則寓言都是家喻戶曉的作品,語言簡潔明快,內容生動有趣。
寓言常常是以一個小故事來說明一個深刻的道理,是學生們喜聞樂見的一種體載。教學中應抓住課文篇幅短小、內容生動有趣的特點。引導學生結合課文的插圖,抓住理解重點詞句,分析人物的言談舉止和心理活動,讀懂課文內容。同時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引導學生理解感悟。抓住課文的內在聯系,分析因果揭示寓意,讓學生從中受到教育和影響。
教學目標:
1.會認10個生字,會寫9個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默讀課文,能在讀中悟出故事的寓意:做事不可急于求成;對意外的收獲不要存有僥幸心理。 3.能把故事講給別人聽。
教學重點: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寓意。
信息資料:
生字詞語卡片、課件或課文插圖、課文內容的錄音或錄像。
教學時數: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查字典引入新課
1.板書:寓言兩則。
2.用部首查字法查“寓”。借助拼音認讀生字,理解新詞“寓言”、“寓意”。(寓言是通過一個小故事來說明一個深刻的道理。“寓”寄托包含的意思,寓言就是說話包含著某種意思。“則”在這里是一個量詞,表示條數。“兩則”就是二條。)
3.今天,我們要學習一篇課文。(出示課題:揠苗助長)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理解“揠苗助長”的意思
1.“揠苗助長”是什么意思呢?請大家打開課本,認真讀一讀這個故事。要求:把字音讀準,把課文讀通;讀完后想一想“揠苗助長”的意思。(學生自由讀課文)
2.默讀課文,從課文中找到了表示“揠苗”意思的詞語和句子,用筆準確地畫出來。(把禾苗一棵一棵往高里拔。)
3.出示句子:“一天,他終于想出了辦法,就急忙跑到田里,把禾苗一棵一棵往高里拔,從中午一直忙到太陽落山,弄得筋疲力盡。”這句話具體告訴了我們“揠苗”的意思。一起來讀讀這句話。
4.指導將這段課文讀通順。(出示詞語卡片:筋疲力盡)這個詞語挺難讀的,“筋”、“盡”都是前鼻音。要把它讀準。
5.“揠苗”的意思知道了。那么,誰能連起來說說“揠苗助長”的意思呢?(出示詞語卡片:揠苗助長。“揠苗助長”的意思就是:把禾苗一棵一棵往高里拔,幫助它長高。)
(隨機板書或把卡片貼在黑板上)
6.指導朗讀課文的其他幾個自然段。
(1)朗讀第一自然段:這段課文中有好多詞語,誰能讀?(出示詞語卡片:巴望、焦急、自言自語)
(2)朗讀第三自然段:這一自然段中也有兩個詞語,誰能當小老師領讀?(出示詞語卡片:喘氣、一大截。)
(3)朗讀最后一個自然段:
(4)剛剛讀過的這些詞語還認識嗎?(出示詞語:巴望、焦急、自言自語、筋疲力盡、喘氣、一大截)學生自由讀詞語——指名讀——齊讀。
(5)認識了生字詞,相信大家一定能把課文讀得更通順了。現在請再讀讀這篇課文,爭取比剛才讀得更好。(學生自由讀課文)
三、學習課文第一、二自然段,體會“焦急”
1.讀了課文,誰能說說:文中的這個人為什么要“揠苗助長”?(因為他希望自己的禾苗長得快一些,所以他要“揠苗助長”。可多問幾個學生,關注學生的語言質量。)
2.課文中有一個詞語直接寫出了他的心急,能找出來嗎?找到后用筆圈出來。(焦急。讓學生讀好詞語)
(1)指導書寫“焦”字。
①請仔細觀察一下,寫在田字格里時要注意些什么?(學生仔細觀察)
②再仔細看看它們的位置。“四點底”前面兩個點在左下格,后面兩個點在右下格。(教師示范。)
③學生自由書寫,教師巡視指導。
④選取一個學生的字,實物投影,評一評,哪里寫得好?哪里還寫得不夠好?
⑤請大家評價一下自己的字,然后再寫一個“焦”字,爭取比前一個寫得好。(學生自由書寫)
《寓言》的優秀教學設計 篇8
教學思路:
這篇課文,是用兩則生動有趣的寓言,揭示出深刻的道理。教學時,先讓學生帶著問題看課文,整體感知課文內容。接著學生根據閱讀要求自學課文,找出不理解的地方,從而進一步了解課文。之后,教師指導學生學習。讓學生自由討論并交流讀了這兩則寓言說明了什么道理。最后讓學生談一談在日常的學習和生活中是否遇到過像《亡羊補牢》和《南轅北轍》這樣的事情。還可以讓學生說說還知道哪些寓言。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的生字生詞,能夠正確讀寫。
2、朗讀課文,能用自己的話講述這兩則寓言故事。
3、把握故事內容,結合生活實際體會故事蘊含的道理。
教學重點、難點:
體會兩則寓言的寓意。
教學準備:相關教學課件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提問導入。
1、同學們,你們知道什么是寓言嗎?你們讀過寓言故事嗎?(板書:寓言)
“寓”,是寄托的意思(板書);“言”,講道理。寓言的意思就是通過一個生動有趣的小故事,告訴人們一個深刻的道理,使人受到啟發和教育。
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兩則寓言。兩則就是兩篇的意思。我們先來學習第一篇:亡羊補牢。(板書)
2、讀題,誰知道“亡”、“牢”分別是什么意思?
(“亡”的意思是失去。“牢”畜的圈。)
3、誰能連起來把題目解釋一下?
(羊丟失以后修補羊圈。)
二、初讀課文。
1、畫出課文中的生字生詞,不明白的查字典和聯系上下文解決。
2、邊讀邊思考,這則寓言說明了什么道理?你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嗎?
三、檢查復習。
指名讀課文,糾正讀音,提醒學生應注意的問題。
讀音方面:
“羊圈”的“圈”是多音字,在本文中讀“ju4n”,不要讀成“qu1n”。
“窟窿”的“窿”讀輕聲。
字形方面:
“叼”:左右結構,左邊最后一筆是“提”,不要寫成“撇”。
“悔”:左右結構,左邊是“忄”不要寫成“十”右下方是“母”字,不要把兩點寫成豎。
“修”:左右結構,右下方是“三撇”,不要寫成“三點”
詞語解釋:
叼走:銜在嘴里拖著。
街坊:鄰居。
勸告:說服,講清道理,使人感動聽從。
后悔:懊惱過去做得不對。
四、學習課文內容,理解寓意。
1、出示課件,思考:《亡羊補牢》寫的是一件什么事?
(養羊人第一次丟羊后,不聽街坊的勸告,第二天又丟了羊。他后悔沒有聽街坊勸告,趕緊把羊圈修好,從此,再也沒有丟羊。)
2、養羊人對街坊的勸告開始是怎么想的?后來又怎么想的,怎么做的?結果怎樣?
(1)讀書,小組討論。
(2)班上交流。
開始想:羊丟了,修圈已晚,沒用。
后來想:如果現在不補羊圈,就不是丟一只、兩只的事,而會丟得更多。因此現在修還不晚。做:動手,堵上,修得結結實實。
結果:從此,他的羊再也沒有丟過。
五、小結
1、明確寓意。
這則寓言告訴我們,一個人有了錯,只要認真改,就不算晚。
2、聯系實際,談感想。
六、作業
1、抄寫生字新詞。
2、朗讀課文。
七、板書設計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復述《亡羊補牢》的內容和寓意)
今天,我和同學們合作,學習一個新的成語故事。
板書課題:南轅北轍
請學生觀看動畫片《南轅北轍》問:動畫片講了一個什么故事?
二、初讀課文。
1、請同學們拿出字典,自己讀書,試著讀懂課文。
遇到不認識的字,用自己喜歡的方法學習生字。
教師可以啟發學生找找生字的特點,比如:
“轅”和“轍”都有車字旁,表示和車有關系。
“固”很有趣,古表示它的讀音,大口框表示它的意思是非常結實,可以組成“堅固”、“牢固”。
“駕駛”都是形聲字,“馬”表示意思,“加”、“史”表示字的讀音。“奔馳”這兩個字在電視廣告上見過。
2、在小組內互相聽讀課文,讀通課文之后,看看有沒有不懂的問題提出來。
3、學生質疑。
鼓勵學生大膽提出自己不明白的問題。
三、再次朗讀,解決問題。
1、請大學帶著剛才的問題再讀課文,看看你有什么發現。(邊讀書邊思考)
2、我們要想解決剛才的問題弄清到底是誰不明白,就應該弄清車下的人跟朋友說了什么,我們該怎樣來讀他們的對話呢?
3、分角色朗讀課文,讀后學生評價(可以反復讀或老師范讀)
4、 請同學們在小組內分角色讀書,并討論剛才的問題。
四、討論。同學們,到底是誰不明白,誰來談一談?
不是車下的人不明白,是而車上的人不明白。因為通過讀書我們知道,是車下的人告訴車上的人去楚國應該往南走,往北走錯了。所以,是車上的人不明白。
(老師對同學們的發言給予充分的肯定性評價)
通過學習本文,你明白了一個什么道理?
體會寓意:
通過學習知道一個人如果走的方向不對,是實現不了目標的。
五、表演課文。
下面我們跨越時空,飛到古時候去感受一下南轅北轍的故事,我們把這個故事演一演吧!(學生分角色表演)
六、課堂延伸
1、假如車上的人來到我們中間,你想對他說些什么?
2、如果自己做錯了事情,朋友給你指出來,你該怎么辦呢?
《寓言》的優秀教學設計 篇9
一、授課時間:5月12日——13日
二、教學目標:
1、會認10個生字,會寫9個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默讀課文,能在讀中悟出故事的寓意;做事不可急于求成;對意外的收獲不要存有僥幸心理做事要老老實實,成功要靠誠實的勞動。
3、能把故事講給別人聽。
三、教學重點,難點。
1、重點:認字、寫字,朗讀課文,感悟寓意。
2、難點:“寓、截”的識記。“費、望、算”的書寫。感悟寓意。
四、教學準備:
生字卡片、田字格黑板、課件、投影儀
五、教學主要方法:
自主探究、小組合作、朗讀感悟
六、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1、提問:你讀過成語故事嗎?舉例說說。
(像《刻舟求劍》那樣,講一個有趣的小故事,用來說明一個深刻的道理,使人受到教育和啟發,這樣的小故事叫“寓言”。學習“寓”字。
2、本課的兩則寓言,講的是什么故事?這兩個故事各說明什么道理?帶著這些問題我們來讀課文。
(二)自學課文,自讀感悟。(學習第一則寓言)
1、讀(邊讀邊標出自然段,圈出生字。)
2、記(想利用多種識字方法識記生字)
3、想(你讀懂了什么?)
4、問(這則寓言,說明了一個什么道理?)
(三)小組合作討論。
1、檢(檢查生字認讀情況)
2、讀(分自然段讀課文,評一評誰讀得好,為什么?)
3、議(這則寓言說明的道理)
◎指名學生朗讀課文第1自然段,并回答:那個人為什么在田邊轉來轉去?你是從哪個詞語中看出來的?他的心情怎樣?
巴望——盼望的意思。
焦急——心里特別著急。
這個人急切地想讓自己田里的禾苗長得快些,天天去看。由于心情急切,感到禾苗“好像”一點兒也沒有長高。于是他在田邊焦急地轉來轉去想辦法。(這是故事的起因。)
◎指名學生朗讀第2、3自然段,并回答:那個人想了什么辦法幫助禾苗生長?他自己感覺怎樣?
筋疲力盡——形容非常勞累,沒有一點力氣了。
白費——白白地耗費。本課指白費力氣。
一大截——一大段。
他把禾苗一棵一棵往高里拔,還認為“力氣總算沒白費,禾苗都長高了一大截。”(這是故事的經過。)
◎指名學生朗讀第4自然段,并回答:拔苗的結果怎樣?
結果禾苗都死了。(這是故事的結果。)
◎指名學生按故事的起因、經過、結果、簡要復述故事。
(四)揭示寓意
(一)提問:禾苗為什么都枯死了,這個人錯在哪里?
1.禾苗只能自己慢慢生長。把禾苗往高里拔,它的根被拔斷了,所以禾苗死了。
2.這個人急于求成,所以把事情辦壞了。
3.這個人錯就錯在不管禾苗的生長規律,急于求成,拔苗助長,結果事與愿違,把事情辦壞了。
(二)自己遇到過哪件事,因為急于求成結果辦壞了?(舉例)
(三)你讀了《揠苗助長》這則寓言,懂得了什么道理?
辦任何事情如果急于求成,不按事物發展的客觀規律去辦,反而會把事情弄糟。
(五)指導書寫。
1、分析字型及結構。
2、師寫生看。
3、生抄寫生字。
第二課時
(一)復習檢查
1、認讀詞語。
寓言 寓意 焦急 焦慮 喘氣 計算 算盤
一截 攔截 丟失 費力 浪費 盼望 張望 氣喘噓噓
2、看圖講故事。
3、說一說《揠苗助長》這則寓言的寓意。
4、這節課我們將用上節課學習《揠苗助長》的方法來學習另一則寓言。齊讀課題。識記“守”。
(二)自學課文,自讀感悟。
1、讀(邊讀邊標出自然段,圈出生字。)
2、記(運用多種方法識記生字。)
3、想(你讀懂了什么?)
4、問(這則寓言說明了什么道理?)
三、小組合作
1、檢(檢查生字識記情況)
2、讀(評一評準讀得好,好在哪里?)
3、議
(這則寓言說明的道理)
◎《守株待兔》里的那個種田人是怎樣得到一只野兔的?以后他是怎么做的?結果怎樣?
討論第一個問題:
一只野兔從樹林里竄出來,一頭撞在田邊的樹樁上死了。種田人急忙跑過去,沒花一點力氣,白撿了一只又肥又大的野兔。
——誰能回答得簡單一點?
一只野兔撞在樹樁上,死了。種田人白撿了一只野兔。
——按問題回答:那個種田人是怎樣得到一只野兔的?(先說“誰”,再說“怎樣得到”,最后說“一只什么樣的野兔”。)
那個種田人白撿了一只又肥又大的野兔。
那個種田人白撿了一只撞死在樹樁上的野兔子。
比較兩個句子。思考:他為什么能撿到?第二個句子說得更明白。
第二個問題。
種田人白撿了一只野兔以后:
想:要是每天能撿到一只野兔,那該多好啊。
做:從此他丟下鋤頭,整天坐在樹樁旁邊等著,看有沒有野兔再跑來撞死在樹樁上。
——他的想法能實現嗎?為什么?
種田人的想法不能實現。因為野兔由于跑得快而撞死在樹樁上,是一件極偶然的事情,不可能天天有野兔撞死在樹樁上。
——你從哪里知道野兔是由于跑得快而撞死在樹樁上的?
“一只野兔從樹林里竄出來”,“竄”是亂跑、亂逃的意思。所以說野兔跑得很快。
“丟下鋤頭”是什么意思。
“丟下鋤頭”就是不種田了,一心只想等到野兔。
討論第三個問題:
結果:兔子沒等到,莊稼全完了。
(3)指名學生按故事的起因、經過、結果簡要復述《守株待兔》這個故事。
四、揭示寓意
(一)樹立形象靠感受。
1.朗讀《守株待兔》,想想那個種田人是一個什么樣的人。
2.討論:那個種田人太傻了,野兔不可能總撞死在樹樁上。
(二)分析錯因要思考。
1.提問:那個種田人錯在哪里?
2.討論。
(1)那個種田人白撿了一只撞死在樹樁上的兔子,就想每天能撿一只,那是不可能的。
(2)那個種田人把偶然性當成必然性,不懂得事物是發展變化的,存在僥幸心理,希望還能不勞而獲。
(3)那個種田人丟下鋤頭,守株待兔,兔子沒等到,莊稼也完了。
(4)那個種田人錯就錯在存有不勞而獲的僥幸心理,結果把事情辦糟了。
(三)揭示寓意需提煉。
1.讀了《守株待兔》這篇課文。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守株待兔》這則寓言告訴我們,不能存有不勞而獲的僥幸心理。(寓意)
2.“守株待兔”這個成語就來源于這個故事。成語“守株待兔”是用來比喻不主動努力,而存有萬一僥幸的心理,希望得到意外的收獲。
五、指導書寫。
1、分析字型及結構。
2、生試寫“守、肥、樁、比”,評價后再寫。
3、生抄寫生字。
27、寓言兩則
揠苗助長:急——拔苗——苗死
做事不可急于求成
守株待兔:干活——撿兔——等兔——等不到
莊稼全完
對意外的收獲不要存有僥幸心理。
八、作業布置。
1、把課文中的故事講給爸爸媽媽聽
2、課外:閱讀寓言故事
《寓言》的優秀教學設計 篇10
學習目標
1.認識6個生字,會寫13個生字。正確讀寫紀昌學射、妻子、百發百中、扁鵲治病、拜見、理睬、腸胃、湯藥、醫治、無能為力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聯系有關詞句,體會人物的想法,體會到學習要練好基本功和要防微杜漸、聽取別人正確意見的道理。
3.練習提出問題和大家討論,發表自己的想法和看法。
課前準備
1.查閱有關扁鵲的資料。
2.多媒體課件。
A 案
第 一 課 時
導入新課,激發讀書興趣
我們讀過《驚弓之鳥》的故事,還記得故事中的更贏嗎?他不僅是射箭能手,更有敏銳的觀察能力和判斷能力。今天,我們再去認識兩位古代著名的射箭能手。他們是誰呢?箭法又如何呢?
多媒體出示句子:
飛衛是一名射箭能手。有個叫紀昌的人,想學習射箭,就去向飛衛請教。
后來,紀昌成了百發百中的射箭能手。
讀句子:說說從句子中,你了解到了什么?還想了解什么?(學生可能說:知道飛衛和紀昌都是射箭能手,知道紀昌是飛衛的徒弟,并且他能百發百中。可能提出這樣的疑問:飛衛是怎樣教紀昌的,使他成了百發百中的射箭能手?)
要想解開心中的疑問,我們就來讀寓言故事《紀昌學射》,我想,你不僅會從故事中找到答案,還會得到有益的啟示。
自讀自悟,完成以下要求
1.讀準字音,把課文讀正確。
2.想想課文寫了一件什么事?為心中的疑問找到答案。
3.思考:你有什么問題想跟大家探討?你得到了什么啟示?
交流討論,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1.指名讀課文,注意指導學生讀正確字詞句。
2.匯報紀昌怎樣學射的,指導學生說文章的主要內容。
紀昌想學習射箭,向飛衛請教。飛衛讓他練眼力,先練眼睛盯著一個目標,一眨不眨,后練把極小的東西,看成一件很大的東西,紀昌都照做了后,飛衛才開始教他開弓、放箭。后來,紀昌成了百發百中的射箭能手。
3.討論疑問和交流啟示。
學生可能提出以下疑問:飛衛為什么先讓紀昌練眼力,而不先教他開弓放箭?根據學生的交流,教師可適時引導,讓學生從多角度體會故事的寓意。
a.假如紀昌不先練眼力,他會百發百中嗎?
小結:紀昌學射的故事,告訴我們學任何本領,都要有扎實的基本功。要想掌握射箭本領,就要先練眼力。要想掌握騎車本領,就要;要想掌握滑冰本領,就要;要想掌握操作電腦本領,就要;要想掌握,就要。你能舉例說一說嗎?
b.假如紀昌沒跟飛衛學射,而跟一個普通箭手學射,會成為射箭能手嗎?
c.出示句子,讓學生有感情朗讀,并說說有什么體會。
紀昌回家之后,就開始練習起來。妻子織布的時候,他躺在織布機下面,睜大眼睛,注視著梭子來回穿梭。
紀昌記住了飛衛的話。回到家里,又開始練習起來。他用一根長頭發,綁住一只虱子,把它吊在窗口。然后每天站在虱子旁邊,聚精會神地盯著它。
小結:看來,對學習來說,好老師的指導和自己的努力都起著很大的作用。
練習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重點指導讀課文的二、三自然段。一是讀好老師飛衛的話,要讀得清楚明白。二是要讀好紀昌的做法,通過躺睜大注視每天聚精會神盯等詞語,讀出他的認真和虛心。三是要讀出紀昌練習眼里取得的非凡成績──就是有人用針刺他的眼皮,他的眼睛也不會眨一下;那只小虱子,在紀昌的眼里一天天大起來,練到后來,大得竟然像車輪一樣。要讀出夸張的描寫。
識字、寫字、寫詞
1.識字:妻、虱。
2.寫字、寫詞。指導重點:昌不能寫成冒。妻把上半部分與下半部分女連起來。刺左半部是不是束。
第 二 課 時
導入新課
我們已經認識了射箭能手紀昌, 這節課再來認識一位著名人物, 他是誰,又是從事什么職業的呢?
多媒體慢慢播放故事或教師介紹扁鵲其人。(略)
師:看來,扁鵲真不愧是神醫啊。就是這個神醫扁鵲,與蔡桓公之間發生了一個小故事,被人們廣泛傳頌。因為故事雖然簡單,卻給人以深刻的啟示。我們今天就來學習這篇寓言故事《扁鵲治病》。
自讀自悟,完成以下自學要求
1.讀準字音,把課文讀正確。
2.邊讀邊思考:扁鵲幾次見蔡桓公?都說了什么?結果怎么樣?練習簡要地講述課文內容。
3.提出自己的疑問或寫下自己所得到的啟示,準備與大家交流。
交流討論,練習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1.指名讀課文,注意指導讀好蔡桓公、敷燙、骨髓等詞和第六自然段中扁鵲說的話:皮膚病用熱水敷。
2.指名講述課文的主要內容。
3.交流討論。
a.交流學生的疑問。
學生可能產生這樣的疑問:扁鵲是有名的神醫,蔡桓公怎么會不相信他?明知蔡桓公不相信,扁鵲為什么還一而再、再而三地去說?扁鵲早知道蔡桓公要來請他,為什么幾天前就跑到秦國去了?
結合學生的疑問,結合討論,體會蔡桓公根本沒有覺察到自己有病,所以不相信扁鵲的話;而扁鵲出于醫生的醫德才一次又一次去提醒蔡桓公治病,當他覺得自己無法治療時,跑到秦國,是出于自己安全的考慮。
指導學生讀好扁鵲的話和蔡桓公的態度。扁鵲的話和蔡桓公的態度要結合揣摩他們的心理讀來讀。扁鵲的話要誠懇耐心。
如:扁鵲第二次來看蔡桓公之前是怎么想的?第三次呢?第四次呢?
蔡桓公聽了很不高興,沒有理睬他。他心里會怎么想?
蔡桓公聽了非常不高興。他心里會想什么?
蔡桓公覺得奇怪,派人去問他。蔡桓公會怎么想,怎么說?
蔡桓公渾身疼痛,派人去請扁鵲給他治病。此時渾身疼痛的他,又會怎么想呢?
b.交流受到的啟示。
在學生交流的基礎上,教師可適時點撥:蔡桓公怎樣才不會死呢?本來是皮膚上的小病,怎么會要人命呢?使學生體會到防微杜漸,聽取別人正確的意見,不能固執己見等道理。
c.如果能夠跨越時空,你想對蔡桓公說什么?用幾句話寫下來,想想蔡桓公聽了你的話會說什么?也用一兩句話寫下來。題目可用《跨越時空的對話》。
例文:
跨越時空的對話
我:蔡桓公,我讀了你的故事,雖然你是國君,你又快死了,我還是忍不住要說你兩句:扁鵲是那樣著名的醫生,你怎么把他當庸醫一樣看呢?怎么懷疑他想顯示自己的高明呢?他幾次提醒你,你怎么就那么固執地認為自己沒病呢?小病終于因沒有及時治療成了不治之癥,這都怪你自己啊!我想你一定也在后悔吧!
蔡桓公:唉,你批評得沒錯。我快死了,沒別的愿望,只希望大家從我的事中吸取教訓吧!那個詞叫什么?對,叫防微杜漸吧!
認讀生字,抄寫字詞
對比記憶:腸、燙、湯的字形,寫正確。睬:右半部撇下不要寫成米。蔡:祭的第五筆是フ第六筆是捺。
《寓言》的優秀教學設計 篇11
課前準備
多媒體教學軟件:《寓言二則》全篇演示、農夫拔禾苗的過程。
生字、生詞卡片。
從課外查找有關寓言的知識、收集其他寓言故事。
教學時間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學習《揠苗助長》)
一、揭示課題,弄清題意
出示課題“寓言兩則”,由學生根據查找的資料來解釋課題。(“寓言”是用故事說明一個深刻的道理或教訓,“寓”是“寄托”的意思。“則”的意思就是“篇”)
二、教學《揠苗助長》
①播放課件理解課題、了解故事。
a.學生講解題意:“揠”是拔的意思。“助”是幫助。“長”是生長。
b.按照“理解題意了解故事理解內容認識道理”的順序來進行學習。
c.播放課件,要求學生說一說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②學習生字。
a.范讀課文,聽準生字字音。
b.借助拼音,自讀課文。
自讀課文,畫出不認識的字,借助拼音讀正確。
同桌互相聽讀課文,讀準字音,老師注意指導讀錯的字。
同桌之間認讀生字,交流記字方法。
c.鞏固生字。
讀生字卡片。(齊讀、指讀、開火車讀)
小組內輪流讀課文,在朗讀中鞏固生字。老師巡視,發現錯誤及時糾正。
③感悟課文,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出示四個問題:
a.種田人看到禾苗幾乎沒長高時,他的心情怎樣?將描寫他心情的詞句畫出來。你能理解他的心情嗎?
隨機理解重點詞語:巴望、焦急。
出示重點句子,體會種田人的心情。禾苗好像一點兒出沒有長高。他在田邊焦急地轉來轉去。
有感情地朗讀重點詞句,要讀出種田人的焦急心情。
b.種田人在這種情況下是怎么做的?怎么說的?結果怎樣?
用軟件演示種田人拔苗的過程,朗讀第2段,要讀出那個人賣力拔苗的情景。
讀第3、4段,體會種田人回家后得意的心情,以及后來知道禾苗都死了,十分失望的心理。
c.這則寓言給你怎樣的啟示?請結合生活實際談一談。
d.我們已經知道種田人的愿望是好的,如果你是種田人的鄰居或親屬,你怎樣幫助他實現自己的愿望?
④誦讀全文,復述課文。
《寓言》的優秀教學設計 篇12
一、教學要求
1.理解課文內容,懂得這兩則寓言的寓意。
2.學會生字,理解“窟窿”“街坊”“后悔”“勸告”等詞語的意思。
3.認識“只要……就”,“如果……就……”這兩種句式。
4.能用自己的話將這兩則寓言講出來,并背誦其中的一則。
二、教學重點
理解兩則寓言的寓意。
三、教學時間 3課時
四、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亡羊補牢()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并背誦這則寓言。
2、學會本課生字新詞,注意多音字“圈”的讀音及“窟窿”、“街”等字的字形。
3、理解《亡羊補牢》這則寓言故事的內容,懂得做錯了事要即時糾正。
教學重點、難點:
引導學生在理解故事內容的基礎上體會寓意,并能聯系學習、生活實際,談一談感想。
教學時間:1課時
教學準備:投影
教學過程:
一、 談話激趣揭示課題
1、 同學們喜歡聽寓言故事嗎?為什么?
1.過去我們學過哪些寓言?
2.寓言有什么特點?(用一個短小的故事說明一個深刻的道理或諷刺某種人。寓:寄托、包含的意思。言:講道理。)
3.“寓言二則”的“則”是什么意思?(相當于“篇”)
4.今天我們學習《南轅北轍》和《亡羊補牢》兩篇寓言。我們先學習寓言。看老師寫課題:亡羊補牢 指名讀,齊讀。
二、 理解題意。
1、“亡羊補牢”是個成語,這個成語中有不理解的字嗎?
2、指名解疑,并說說是用什么方法理解的。 亡:丟失。牢:關牲口的圈,在課文中指羊圈。
3 用一句話完整地說說“亡羊補牢”的意思。
4、 看了課題,你想提出什么問題?(為什么丟羊?為什么補羊圈?)
5、 再讀課題,從“補牢”這個詞你能猜出丟羊的原因嗎?
三、 初讀課文,了解內容。
1、 你的猜想對不對呢?讓我們來讀課文。注意:讀的時候要讀準字音,讀通課文。
2、 用自己的話把這個故事講給大家聽聽,引導評議。
3、 養羊人一共丟了幾次羊,為什么丟?
4、 小結:可見讀書前我們的猜測是完全正確的,讀書就要這樣邊讀 邊想,讀前要想,讀中也要想。
四、 精讀課文,理解內容。
1、 課文哪幾個小節講丟羊的?
2、 自由讀1—4節,思考:養羊人丟了一只羊,為什么還會丟第二只?
3、 同桌互議。
4、 集體交流:
(一) 羊圈破了個窟窿。
(1) 出示生字卡片“窟窿”,指名讀,注意“窿”讀輕聲。
(2) “窟窿”就是——(洞)。怎樣記住這兩個字?指導學生書寫“窟窿”。
(3) 齊讀這句話。(第三句)
(4) 第三句講了丟羊的原因,那前兩句講了什么?引讀前兩句。
(5) 理清這小節三句話之間的聯系,試背。
(6) 指名背。(指導方法)
(二) 街坊勸告,他不聽。
(1)“街坊”就是——(鄰居),注意“坊”讀輕聲。
(2)街坊是怎么勸的?指名讀,讀出勸告的語氣。
(3)引導評議,齊讀。
(4)可養羊人呢?指名讀,評議。(讀出他的無所謂,毫不在意)
養羊人是這樣說的,你猜他心里會怎樣想?
(5)你看,好心的街坊情真意切,養羊人卻漫不經心,不聽勸告。同桌分角色朗讀。
(6) 指名讀,評議。
(7) 老師說提示語,學生試背對話。
5、 讓我們來看看他不聽勸告的結果。
(1) 指名讀第4節,評議。
(2) 為什么要讀好兩個“又”字?聯系第一節,想一想。
(3) 齊讀第4節。
(4) 剛才我們學習的片段,如果用題目中的兩個字來概括,就是——(亡羊)。
6、指名表演這個片段,注意:可適當增加一些內容,如人物的心理活動可通過語言、動作來表現。
7、二次丟羊后,養羊人又是怎么想、怎么做的?自由讀第5節,劃出有關句子。
8、 討論交流:
(1) 養羊人是怎么做的?出示投影,看圖說話。
(2) 指名讀文中句子,評議。
為什么要讀好“趕快”?能否去掉?(改正錯誤,不能拖延)。
(3) 養羊人為什么會這么做呢?引讀描寫他心理的句子。
(4) 指導讀這句話,讀出他的后悔之情。
(5) 將這句話換一種說法。(要是……就…… 如果…就……)
(6) 但是他轉念一想,現在修還不算晚,為什么?
(7) 他的想法對不對?從哪兒讀出?(從此,他的羊再也沒丟過。)
(8) “從此”是什么意思?指導學生用“從此”造句。
(9) 理清句與句之間的聯系,背誦第5節。
五、 體會寓意。
1、
再次出示投影,這個人在修補羊圈時,原來勸告過他的街坊剛巧路過,想想街坊又會怎么說?養羊人又會怎么回答?
2、 同桌表演后指名上臺演,并指導評價。
3、 如果這個人再不修羊圈,會出現什么后果?
4、 揭示寓意:由此可見,像養羊人這樣犯了錯誤,只要( ),就( )。
5、
在生活中,也常常發生類似的事。聯系自己的生活實際,談談看法。同桌互議,再指名交流。(眼睛近視,沙塵暴,環境污染……)
這些都可以用一個詞語來概括——“亡羊補牢”。
六、 學習生字 總結全文。
1、 再讀課題,理解題意。(本義,引申義)
2、 所以,“亡羊補牢”后面往往跟著一句話——“未為遲也”。自己讀讀,理解它的意思。
3、總結學習寓言的一般方法:理解題意——理解內容——聯系實際,體會寓意。
4、認讀生字]
(1)記憶生字字型,并講講字是怎樣記住的
(2)難字指導記憶書寫
街:把中間的“圭”去掉,就是“行”。人們經常行走在大街上,而街道路面最初是用“土”鋪的
窟窿:這是個凍字,因而“洞穴”的穴做偏旁
寓:寫時注意第11筆是橫,不是點
作業設計:
1.比一比 再組詞
悔( )叼 屈 隆
梅() 叨 窟 窿
2背誦這則寓言。
3 聯系學習、生活實際,談談你讀了這則寓言的感想。
板書設計:
想法 已經丟 后悔
亡羊補牢 做法 不補 趕快堵 (未為遲也)
結果 又少 再沒丟
《寓言》的優秀教學設計 篇13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正確理解寓言的含義。
2、感受優美的語言,模仿文章美的表達。
過程與方法
朗讀法、感悟法、討論法
情感、態度、價值觀
正確把握對人生的態度,對待人生的際遇。
教學重點
理解寓言的含義;
學習文章精美的表達。
教學時間:二課時
課前準備
1、查閱資料,掃清文字障礙;
2、預習課文內容,思考寓言的含義。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
人們的生命歷程中,得與失始終伴隨我們一生。有俗語說:“有得必有失。”其實,有失也比有得。明智的,隨遇而安,得失不驚,心寬體胖,處世瀟灑;癡妄的',追名逐利,以亂心迷,生身受累。我們應該樹立怎樣的人生態度?寓言《白兔和月亮》就是一面透明的鏡子。
二、簡介寓言
寓言:文學體裁的一種。以散文或韻詩的形式,講述帶有勸諭或諷刺意味的故事。結構大多短小,主人公多為動物,也可以是人或非生物。主題多是懲惡揚善,多充滿智慧哲理。
三、整體感知
1、這則寓言講了怎樣一個故事?
2、白兔賞月的心態前后有什么不同?為什么會有這種變化?
3、白兔在得到月亮以后,為什么會有得失之患?
4、這則寓言給我們怎樣的啟示?
四、體味感知:
這則寓言的語言很精美,你認為哪個詞語你最有感觸,認為用的最好?請找出來,并談出自己的感受。
五、探討研究:
1、本文有兩次轉折,請你找出來,并分析這樣的寫法有何好處?
2、白兔最終要求諸神之王撤銷這個決定,說明了什么?
3、這則寓言提到人類有怎樣的諷刺意義?
六、拓展延伸:
1、擁有財產就一定會有得失之患嗎?
2、我們可以從白兔身上學到些什么?
3、在現實生活中,你是否會有得失之患?原因是什么?
4、我們應該怎樣把握自己的人生航標?
七、鞏固練習
第二課時
一、導入
同學們,上節課我們了解到現實生活中我們應該坦然面對人生的得與失,正確把握好人生的得與失。不僅如此,我國有句俗語“天有不測風雨,人有旦夕禍福”。人生在世,注定要與困難同行的,甚至要與挫折和災難打交道。因此,我們要做好充分的準備。今天,就讓我們來共同學習另一則寓言故事《落難的王子》,我相信同學們會有一種別樣的收獲。
二、整體感知
這則寓言故事寫得很深沉,不僅在主題思想上令人發省,而且在情節安排上也值得我們學習,具有普遍的意義。通讀寓言故事,告訴我們這則寓言告訴我們什么道理?
三、思考品味:
1、“我”在情節中起到的作用是什么?
2、“天哪,太可怕了,這件事落到我的頭上,我可受不了!”這句話在課文中反復出現過三次,都是在什么情況下出現的?有什么意義?
四、問題探究:
1、王子落難前后性格有怎樣的變化?為什么會有這樣的變化?
2、王子是怎樣落難的?作者這樣便偏故事情節有何用意?王子落難你認為是偶然的還是必然的?
3、“我”是王子落難的見證人,然而,當厄運也落到了“我”的頭上,這說明了什么?
4、文章結尾給人怎樣的啟示?
5、只有落難后才會變得堅強,才能戰勝脆弱,這是一條定律嗎?
五、拓展延伸:
與《白兔和月亮》進行比較閱讀。
1、在主題上,兩片語言都是些人生態度的。但是角度是不同的,前則主要寫人在獲利之后的心境;后則寫人受難后的狀態;
2、在情節上,都采用了寓言的形式。然而前則寓言味道比較濃些;后則更像是事實;
3、在表達方式上,兩篇寓言都是敘事為主。而前則更多的是人物的心理描寫;后則重在敘事。
六、體驗反思:
1、人生在世,或福或禍,可能不期而至,對我們應怎樣對待?
2、從自己的經歷中舉出實例,說說你怎樣面對困難,使自己堅強起來?
3、實際上人的一生挺平淡,大悲大喜的事情也不是很多,我們應當怎樣在日常生活中培養自己的堅強的意志?
教師小結:
同學們,學習了兩則寓言,它們從不同的側面告訴我們很多人生啟示。我們知道了不計較得失是最大的“得”;不計較得失的人是最理智的人。我還要告訴你們,“塞翁失馬,焉知非福”,“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愿同學們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遠離欲壑,健全人格;藐視困難,直面人生。
七、鞏固訓練:
(1)完成“研討與練習”
(2)作文訓練:《居安思危》、《在逆境中成長》
八、教學反思
《人生寓言(節選)》知識點梳理
第3課 人生寓言(節選)
一、重點字詞
1.給下列加點字注音。
嬉xī戲 風韻yùn 慷慨kǎi 金窖jiào 搶劫jié 泯mǐn滅 稟bǐng告 厄è運 擄lǔ 皎潔jiǎo 險象迭dié生
2.解釋下列詞語。
(1) 風韻:優美的姿態神情。 (2) 閑適:清閑安適。
(3) 得失之患:生怕失去個人利益的憂慮心情。(4) 泯滅:喪失。
(5) 厄運:不幸的命運。 (6) 落難:遭遇災難,陷入困境。
(7) 心曠神怡:心情舒暢,精神愉快。 (8) 險象迭生:危險的現象不斷地發生。
二、重點句子
1.她不愧是賞月的行家,在她的眼里,月的陰晴圓缺無不各具風韻。
2.凡是人間的災難,無論落到誰頭上,誰都得受著 而且都受得了,——只要他不死。
三、文學(文體)常識
1.《人生寓言》選自《周國平文集》,作者是當代著名詩人、哲學家(稱謂) 周國平(人名)。2.寓言是文學體裁的一種,以散文或韻律詩的形式,講述帶有勸諭或諷刺意味的故事,主人公多為動物,也可以是人或非生物。
《寓言》的優秀教學設計 篇14
【教學目標】
1、認識6個生字,會寫13個生字,正確讀寫紀昌學射、妻子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聯系有關詞句,體會人物的想法,體會到學習要練好基本功和防微杜漸、不要諱疾忌醫,要善于聽取別人正確意見的道理。
3、練習提出問題和大家討論,勇于發表自己的看法。
4、了解寓言的特點,激發閱讀語言的興趣,課后自己讀寓言故事。
【教學重難點】
1、了解寓言的特點,激發學習寓言的興趣。
2、整體把握課文內容,聯系上下文,結合重點詞句,體會人物心理。
3、指導帶著理解,有感情讀課文。
4、正確理解兩則寓言的寓意。
【課前準備】
文字投影、紀昌和扁鵲的資料。
【課時】
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了解寓言特點,激發學習興趣。
2、學習生字,讀準重點詞語。
3、學習第一則寓言,理解寓意。
〖教學過程
一、教師引入
同學們,回憶一下,我們在以前的語文課當中,學習過哪些寓言故事?哪篇寓言故事給你的印象最深?你知道寓言有什么特點嗎?
二、教師隨機引向深入
對呀。寓言故事確實是我們少年兒童非常喜歡的文學形式。有人這樣評價寓言:寓言是個魔袋,袋子很小,卻能從里面取出很多東西來,甚至能取出比袋子大很多的東西來;寓言是一把鑰匙,用巧妙地比喻做成。這鑰匙可以打開心靈之門,啟發智慧,讓思想活躍。
今天,我們就一起學習寓言故事,看看這個魔袋能帶給我們什么。
三、在預習的基礎上,讀準以下字詞
出示課件:
紀昌學射、妻子、拜見、理睬、腸胃、湯藥、醫治、蔡桓公、梭子、綁住、虱子、百發百中
四、學習第一則寓言《紀昌學射》
1、今天我們一起來認識兩位古代著名的射箭能手,他們是誰呢?箭法又如何呢?
出示句子:
飛衛是一名射箭能手。有個叫紀昌的人,想學習射箭,就去向飛衛請教。后來,紀昌成了百發百中的射箭能手。
讀句子,說說從句子中,你了解到什么?還想了解什么?(此處可結合學生課前查找的資料作簡單介紹)
要想解開心中的疑問,我們就來讀寓言故事《紀昌學射》,我想,你不僅會從故事中找到答案,還會得到有益的啟示。
2、自己流利地讀課文,把課文讀正確,想想課文寫了一件什么事?
⑴ 讀文后,概括:紀昌想拜飛衛學習射箭,飛衛讓他下功夫練習眼力,飛衛照著他的話一一做到,最后成了一名百發百中的射箭能手。
⑵ 思考:
在初步了解了課文內容的基礎上,你有什么問題想跟大家探討?
學生會問:飛衛為什么不教紀昌射箭,而是要他先練習眼力呢?
紀昌為什么用梭子和虱子來練習眼力呢?
⑶ 結合學生的主要問題,先弄清飛衛為什么不教紀昌射箭,而是要他先練習眼力呢?
第一:指讀課文2、3自然段,思考:
飛衛讓紀昌練習怎樣的眼力呢?
(一是眼睛牢牢盯住一個目標,不能眨一眨;二是練得能把一件極小的東西,看成一件很大的東西)
第二:想一想:
飛衛為什么要這樣要求紀昌呢?
(學生結合自己的理解談,只要有道理,符合客觀實際,不做統一答案要求)
讀到這里,你有什么新的感受嗎?
(飛衛是一個非常有經驗的好老師,不愧為名師)
第三:紀昌按老師的要求一一去做,這一練就是好幾年:
在這幾年的枯燥的眼力練習中,紀昌又是怎樣做的呢?默讀2、3自然段,劃出紀昌是怎樣練習的?把自己讀后的感受寫在旁邊。
學生交流:教參書中139頁。
出示句子,有感情地朗讀,說說體會。
紀昌回家之后,就開始練習起來。妻子織布的時候,他躺在織布機下面,睜大眼睛,注視著梭子來回穿梭。
紀昌記住了飛衛的話。回到家中里,又開始練習起來。他用一根長發,綁住一只虱子,把它吊在窗口。然后每天站在虱子旁邊,聚精會神地盯著它。
小結:
看來,對學習來說,好老師的指導與自己的努力都起著很大的作用。
第四:假如紀昌不先練眼力,他會百發百中嗎?
(通過討論使學生認識到:紀昌學習時所表現出來的決心、恒心、毅力,與他成為一名射箭高手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這一點非常重要!)
第五:重點指導朗讀2、3自然段:
讀出寓言夸張地描寫,仔細揣摩人物行為心理,進一步理解體會人物形象。
小結:
看來,對學習來說,好老師的指導與自己的努力都起著很大的作用。紀昌學射的故事,告訴我們學任何本領,都要有扎實的基本功。要想掌握射箭本領,就要先練眼力。結合生活實際,你能舉例說說嗎?
五、老師總結談話
要我說呀,寓言還是智慧的花,哲理的詩,神奇的魔袋,今天,你能從這只魔袋里取走什么呢?
(引導學生談出這則寓言的收獲,鼓勵學生談出自己的見解。)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繼續學習第二則寓言《扁鵲治病》,體會人物特點,理解寓意。
2、通過揣摩不同人物的不同心理,發展學生的想象力,加深對人物的理解。
3、加強朗讀指導和評價,通過讀使人物形象鮮活起來。
4、了解扁鵲的高超醫術及他對我國醫藥界的重要影響。
5、了解寓言特點,激發課下讀寓言的興趣。
〖教學重難點
1、通過揣摩不同人物的不同心理,發展學生的想象力,加深對人物的理解。
2、加強朗讀指導和評價,通過讀使人物形象鮮活起來。
3、體會人物特點,理解寓意。
〖教學準備
扁鵲資料、圖像。
〖教學過程
一、導入
我們已經認識了射箭能手紀昌,這節課再來認識一位著名人物,他是誰,是做什么的呢?
(簡單介紹扁鵲的高超醫術及他對我國醫藥界的重要影響。)
看來,扁鵲真不愧是神醫啊。就是這個神醫扁鵲,與蔡桓公之間發生了一個小故事,被人們廣泛傳頌。因為故事雖然簡單,卻給人以深刻的啟示。我們今天就來學習這篇寓言故事《扁鵲治病》。
二、讀準字音,把課文讀正確
邊讀邊思考:課文講了扁鵲與蔡桓公之間怎樣一個小故事?
(講述了:扁鵲幾次見蔡桓公,指出他有病,但蔡桓公就是不相信,以至于,小病變成大病,最后無藥可治,蔡桓公死去的故事。)
三、默讀課文內容
扁鵲幾次見蔡桓公?都說了什么?結果怎樣?把相關內容畫在書上。
四、交流體會
1、指導朗讀,讀好扁鵲的話和蔡桓公的態度:
扁鵲的話和蔡桓公的態度要結合揣摩他們的心理來讀。扁鵲的話要誠懇有耐心。
如:
扁鵲第二次來看蔡之前會怎么想?第三第四次呢?
蔡聽了很不高興,沒有理睬他,他心里會怎么想?
蔡聽了非常不高興他心里會想什么?
蔡覺得奇怪,派人去問他蔡會怎么想怎么說。
蔡渾身疼痛,派人去請扁鵲給他治病。此時的蔡又會怎么想呢?
2、蔡桓公怎樣就不會死了呢?本來是皮膚上的小病,怎么會要人命呢?
(皮膚上的小病──皮肉上的病──腸胃里的病──骨髓里的病)
3、扁鵲是有名的神醫,蔡桓公怎么會不相信他?明知蔡桓公不相信,扁鵲為什么還一而再、再而三地去說?扁鵲早知道蔡桓公要來請他,為什么幾天前就跑到秦國去了?
討論:
蔡桓公根本沒有覺察到自己有病,所以不相信扁鵲的話。而扁鵲出于醫生的醫德才一次又一次支提醒蔡桓公治病,當他覺得自己無法治療時,跑到秦國,是出于自己安全的考慮。
4、交流得到的啟示:
要善于聽取別人的意見,有小問題時及時解,決,否則釀成大禍就無藥可救了。
5、如果能夠跨越時空,你想對蔡桓公說什么?用幾句話寫下來,想想蔡聽了你的話,會說什么?也用一兩句話寫下來。
五、總結
寓言以短小精悍的故事情節,生動鮮活的人物形象深深吸引著我們,讓我們樂讀愛讀,并給讀者以深深的啟迪。讓我們課下多來讀讀古今中外的寓言故事吧。
《寓言》的優秀教學設計 篇15
【學習目標】
1、會認5個生字,學寫12個生字。正確讀寫“寓言、亡羊補牢”等詞語。
2、朗讀課文,能用自己的話講講這兩則寓言故事。
3、了解故事內容,結合生活實際體會故事蘊涵的道理。
【教學重點】
朗讀課文,在感受寓言揭示的形象、了解寓言主要內容的基礎上,體會寓意。
【教學時間】
兩課時。
第一課時
一、說成語,引入新課
1、說說你們知道的成語。
2、導語:
在我國源遠流長的民族文化中,成語是一顆璀璨奪目的珍珠。在日常生活的交流中,人們習慣用成語來表達意思,準確、生動、簡潔。知道嗎?許多成語都蘊涵著一個動人的故事。今天,我們來學習兩個成語故事。讀完故事,相信你會對成語有更深的了解。
二、熟字新解,引導板書
1、板書“亡、牢”:
你能說說你知道的關于亡和牢的詞嗎?通過這些詞,你知道它們通常表示什么意思?
2、板書“羊、補”:
在亡羊補牢中,“亡、牢”又是什么意思呢?認真讀書,一定會找到答案的。
三、初讀課文
1、自讀課文,讀正確流利。認讀生字。
2、思考“亡、牢”的意思,并在課文中找依據。
四、檢查自讀效果,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1、指名讀課文。注意生字的讀音。
2、出示生字,認讀生字。提示多音字“圈”
3、匯報“亡、牢”的意思。可爭論,可查字典。
4、相機指名讀課文,師生評議,進一步理解內容。
⑴ 第二段,要讀出勸說的語氣。
⑵ 第三段,要讀出養羊人著急、泄氣的心情。
⑶ 最后一段,要讀出醒悟、積極補救的心理和做法。
五、練習講述這個故事
六、交流體會,明了寓意
1、四人合作交流:
你從故事中明白了什么?
2、全班交流。
七、總結
《亡羊補牢》這個寓言故事,情節簡單。它使我們明白了,做錯了事或出了問題,及時改正或補救,還不晚。所以人們常說:“亡羊補牢,為未晚也!”
八、學習生字,鞏固練習
1、認讀生字。
2、指導寫字。
3、比一比,組成詞語:
悔( ) 叼( ) 屈( ) 窿( )
梅( ) 叨( ) 窟( ) 隆( )
第二課時
一、故事導入,激發興趣
戰國時期,魏王曾想進攻趙國。魏過的賢人季梁十分著急,就匆匆地去見魏王。為了開導魏王,他給魏王講了一個故事。你相知道是什么故事嗎?魏王最終會不會打趙國呢?請你讀課文。
二、自讀自悟
1、把課文讀正確流利。認讀生字“纏”。
2、想想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3、提出自己不理解的問題。
三、匯報交流,指導朗讀課文
1、檢查讀文和認讀生字。
2、交流課文內容及不理解的地方。理解“南轅北轍、盤纏”兩個詞。
3、練習朗讀課文,講述故事。
四、創設情景,練習口語交際
1、面對那個人走遠的影子,他的朋友會說什么?
2、你相對哪個楚國人說什么?
3、回到課文開始的故事,楚王會不會打趙國呢?為什么?
五、總結
《南轅北轍》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做任何事,要是選錯了方向,無論怎么努力,也是達不到目的的!
六、寫字練習
1、抄寫生字。
2、難點提示:
“纏”右邊不要寫成“厘”。
3、抄寫詞語。
七、拓展活動
搜集寓言故事,準備參加語文活動:講寓言故事。
《寓言》的優秀教學設計 篇16
教材分析:
課文講的是從前有一個人想去在南邊的楚國,確趕著馬車一直朝北走的事。
教學目標:
1.自主學習,讀懂兩則寓言故事,明白其中的道理。
2.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復述故事情節。
3.認識5個生字。
重點:體會兩則故事的寓意。
教法:創設情景
學情:學生喜歡寓言,但其道理不明白。
教程:
一、自主學習。
讓學生確定自主學習的目標方法,展開自學,教師在確立目標自學過程和自學中適當點撥。
二、討論寓意。
1.聯系寓言故事中人物的關鍵言行。
2.聯系寓言故事中揭示的句子。
3.聯系生活中具體事例。
三、表演故事
可讓學生選作
1.創造性復述故事
2.給故事中人物的對話填寫旁白。
3.分角色表演故事。
四、檢查識字。
五、推薦作業。
板書設計:
南轅北轍:想去南方,卻趕著馬車朝北走,
不停勸告,越走離目標越遠。
【《寓言》的優秀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寓言兩則》的優秀教學設計06-20
寓言《坐井觀天》優秀教學設計范文07-04
寓言兩則優秀的教學設計07-01
寓言四則優秀教學設計06-27
伊索寓言的優秀教學設計范文04-15
《寓言》教學設計01-14
《寓言》教學設計01-30
《寓言兩則》教學設計優秀范文07-01
《寓言兩則》優秀教學設計范文06-28
《寓言兩則》優秀的教學設計模板0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