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數學五年級數據的搜集和整理教學設計與評析
學內容:人教版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小學數學第十冊第1-2頁,練習一第2-3題。
教學目的:
1.通過觀察和動手等教學活動,使學生初步學會簡單的數據收集和對原始數據進行分類整理的方法,能根據收集到的數據完成相應的統計圖表;
2.在學習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質疑問難的能力。
課前準備:選取恰當路段拍攝路口交通情況,制作相應課件。
教學過程:
一、 創設情境,引入課題
1.師:先隨老師來看一段錄像。
(截取《錦繡常熟》中的一段資料,伴隨畫面播音員解說:常熟招商城是全國最大的服裝類批發市場,它占地3.17平方千米,內有20000多個店鋪和攤位,里面有服裝、服裝面料、小商品等20多個專業市場,每天進場交易的來自全國各地的客商有10多萬人次,一年的交易額超過100億元。)
2.提問:(1)剛才這段錄像介紹的是什么地方?
(2)通過介紹,你覺得招商城怎么樣?(很熱鬧、很繁華……)
(3)在介紹中通過什么來說明招商城的熱鬧與繁榮?(大量的數據)
3.師述:有說服力的數據最能說明問題,但是這些數據不會從天而降,要靠我們自己收集和整理。
(相應板書:數據收集整理)
[評析:聯系鄉土教材,用學生耳聞目睹的實例導入新課,增強現實感和親切感,既激發了學生學習新知的熱情,又體現了教"書"育人。]
二、復習靜止數據的收集和整理
1.出示停車場畫面。
提問:如果要你收集這個停車場中各種機動車的數量,你打算怎么辦?
2.學生討論后交流方法:分類數(板書)。
3.師引導用這種方法統計出停車場里各種機動車的數量為:
摩托車:3輛 轎車:15輛
客 車:8輛 貨車:6輛
根據這些數據完成第1頁上的統計表和統計圖。
4.學生練習,反饋校對。
[評析:突出"分類數"的基本收集數據的方法,夯實新授基礎。]
三、學習變化據的收集和整理
(一)數據的收集
1.師:剛才同學們統計出了停車場中機動車的數量,正確率也很高。愿不愿再來試試?
2.第一次統計通過西門路口的機動車數量(播放錄像)。
[評析:活用教材,選擇學校附近交通路口各種動態車輛為題材,用錄像播出,化靜為動,使學生身臨其境,增強"數學現實"感。]
(1)師不做任何指導,學生嘗試。
(2)統計正確率。
(3)回憶剛才的統計過程。思考:為什么正確率會這么低?(估計會說出這樣幾種可能:什么是"機動車"沒有搞清;通這一路口的車子太多,來不及看;車子不是一種一種開過來的,怎么數?……)
(4)四人小組討論:如何解決剛才提出的這些問題?
(5)學生交流,相應解決以下幾個問題。
①明確機動車的類型:摩托車、小汽車、貨車(包括大、小貨車)、客車(包括大、小客車和面包車)。
②收集的方法:可以分類數,也可以用畫"正"字的方法來收集數據。(提問:誰能給大家介紹一下畫"正"字的收集方法?)(板書:畫"正"字)
③合作的優勢:當車子太快一個人來不及看、來不及記時,可以通過小組間的合作來完成。
(6)四人小組再次展開討論,定出一個分工合作的.合理方案。
[評析:嘗試,有意制造矛盾沖突,讓學生自己發現問題,提出問題,使數學問題從情景中自然發展而成;為探索問題的解決,采用小組合作學習方式,促使全體有效參與口說、手做、耳聽、眼看、腦想的過程中,發展了學生思維,培養了合作創新精神,提高了收集信息的能力。]
3.第二次統計通過西門路口的機動車數量(教師參與一個小組統計)。
(1)再次播放錄像,學生根據計劃安排分工合作。
(2)小組組長匯總數據,全班交流。
摩托車:15輛 小汽車:24輛
貨 車:9輛 客 車:10輛
(3)統計正確率,與第一次統計結果相比較。
(4)思考:從這次練習中,你得到了什么啟示?
4.小結:以后學習、活動時都要有目的、有方法、有計劃,這樣才能順利解決問題,而且正確率高。
[評析:再次組織統計活動,既是解決問題的實踐又是驗證。通過前后比較對問題解決進行回顧和評價,從而證實方案是否簡捷、易行。]
(二)數據的整理
1.師:剛才我們收集了不少數據,但它們還只是原始數據,為了清楚地說明問題,同樣需要進行整理。
2.根據剛才收集到的通過西門路口的各種機動車數量完成統計圖。
(1)學生嘗試練習。
(2)交流:解題過程中出現了什么問題?你是如何解決的?(統計圖中只有20個小方格,而小汽車的輛數超過了20輛,這時就用一個小格代表2輛車,再繪制統計圖。
(3)有錯誤的同學修改自己的統計圖。
3.練習:第5頁練習一第3題。
提問:
(1)你能看出圖中每格代表多少數量嗎?
(2)你能根據這幅統計圖完成統計表嗎?
(3)從這幅圖中你還能得到哪些統計資料?
[評析:為加強看圖教學,教者充分利用教材智力因素,讓學生從不同角度收集、整理信息,培養學生全面、準確處理信息的能力。]
四、動手實踐,再次練習(投擲硬幣實驗)
1.宣布實驗要求:拿出課桌中的一枚五分硬幣,從桌面上約30厘米的高度自由落下,共做20次,邊做邊記錄落下后的情況,然后填入課本第5頁第2題中的統計表內。
2.同桌討論(教師與單個學生一起討論實驗),確定最好的方法,完成實驗填好統計表。
3.交流統計結果。
[評析:創設投擲硬幣活動情景,激發學生學習數學情趣,并自然滲透概率數學思想,為今后進一步學習數據統計打下基礎。]
五、全課總結
今天學習了什么知識?(師相機完成板書)你學到了什么知識?
六、聯系實際,學以致用
課后以小隊為單位,任選下面一項展開調查,獲取相應數據后組織討論,分析這些數據能說明什么問題?從中可以提出哪些合理化的建議?
(1)調查本年級各班的男女生人數。
(2)調查全班同學的身高及平時吃蔬菜的情況。
(3)調查全班同學放學以后最喜歡干什么。
(4)設計一份問卷調查:"如果給你5元錢,你將怎么用?"
(5)請自然教師作指導,組織一次實驗,了解水加熱時溫度的變化。
[評析:重視課后數學實踐活動的組織,鼓勵學生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附:板書設計
簡單的統計
數據
收集→原始數據→整理
1.分類數 1.統計表
2.畫"正"字 2.統計圖
[總評:"數據的收集和整理"是一節較為平常的課,而本課的設計頗具特色:一讓學生充分運用已有的知識、自主學習,把時間和活動空間還給學生,教師真正成為課堂教學的組織者、指導者和參與者;二創造性地運用教材,讓學生體驗生活中的數學問題,感受到數學源于生活,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增強"用數學"意識;三、教學設計科學合理,按問題解決模式組織教學,層次清晰,環環相扣,有效地培養學生獨立解決數學問題的能力和創新意識。]
【小學數學五年級數據的搜集和整理教學設計與評析】相關文章:
《簡單的數據整理》 教學設計06-27
簡單的數據整理的教學設計06-27
《數據的收集和整理》的教學反思07-02
數據收集和整理數學教案08-25
《數據的收集和整理》教案設計10-31
《數據的收集和整理 》教案設計10-31
《數據的分段整理》的數學教學反思07-14
數學《數據的分段整理》的教學反思02-08
《數據的分段整理》的數學教學反思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