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伯克段于鄢》高中教學設計
學習目標:
1、感受文化美,體會時代背景
2、品味語言美,落實文言詞語
3、欣賞結構美,流利朗讀課文
教學設想:高中課文,最重要的是語言和文化的教育,學生的語文素質的培養要從文化的層面上考慮;尤其是文言文的教學,只有把古典文學的教育、古代文化的熏陶與我們現代的生活緊密的聯系起來,才能更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并使學生養成聯系歷史和文化,從生活中學習語文的良好習慣。本篇課文要注意的地方是幾個字詞的讀音和意義,另外要指導學生了解課文的結構,具體掌握故事的情節。將引用課件的形式分析人物關系和人物性格。
教學時數為二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任務:介紹相關知識并串講課文第一部分
課文解讀:
一、導入
春秋戰國是個戰火紛飛的時代,群雄爭霸。各諸侯國對外要防范他國的進攻,對內也要維護政權的穩定,這就導致了統治者內部出現了非常殘忍的爾虞我詐、互相傾扎的矛盾沖突。我們下面學習的這篇課文,就是春秋初期發生在鄭國的一個歷史事件。
(板書課題)
二、研究課文標題,抓住學習要點
1、介紹文章背景:鄭伯克段于鄢,語出《春秋·隱公元年》,《左傳》將其演繹成本篇。
2、《左傳》介紹:原名《左氏春秋》,相傳為春秋晚期魯國史官左丘明所作。它與《谷梁傳》、《公羊傳》合稱春秋三傳,都是用來解釋和闡明《春秋》的。《左傳》重在史實敘述,而后兩者則重在義理說明。
3、題目分析:鄭伯 克 段 于 鄢。(主謂賓介補)(主人公、事件、地點)(具體意義在課文中闡述)
三、齊聲朗讀課文,強調幾個重點、難點的字詞。
亟(qì)請 虢(guó)叔 不義不(日匿)(nì)親近 祭(zhài) 具卒乘(shèng)
泄泄(yì)
都城:國都的城墻 必自斃:跌倒,失敗
遺(wèi)贈送—--古音與廣東話相近,其它例子:渠,廣東話(kuí)“他”
四、劃段落,按故事內容,第一部分可至段5結尾,前部分可分為三部分(1/234/5),后部分可在“既而悔之”處斷開(供參考,討論)。
五、解析課文
第一部分:(鄭伯克段)按事件的發展。導讀部分提示“先”,“又”,“既而”,“最后”。(二)課文第一段串講:
1、【初,鄭武公娶于申,曰武姜。】
初:當初。《左傳》在追述以前的事情時,習慣上都用“初”。本文講的是隱公元年(BC722)發生的事情,作者為了說清此事的來龍去脈,就用“初”字把時間向前推移了39年,追述到鄭莊公的母親出嫁到鄭國的.那一年,即BC761年。
這一句中“鄭武公”是謚號,下一句“莊公”也是謚號。所謂謚號,是在一國的君主或大臣去世以后,根據他的生平事跡,他一生的所做所為所封的號,帶有蓋棺論定的性質。因為“鄭伯克段于鄢”這一歷史是在鄭武公和莊公去世后整理出來的,所以敘述他們生前的活動都要用他們死后的謚號,這是古代史書敘事的習慣。
申:申國。申國的國姓是姜姓,而鄭國的國姓與周天子相同,是姬姓,按照當時的風俗,同姓不婚,所以鄭國的國君一定要娶異姓國的女子為妻。曰武姜:娶的妻子叫武姜。“武”是她丈夫的謚號,“姜”是她娘家的姓,合在一起作她的名。
2、【生莊公及公叔段。】
“生”的主語承上省略,應該是“姜氏生”。莊公是鄭國國君,所以用謚號稱述他。公叔段:“段”是名,“叔”是弟弟的意思,“共”是段后來失敗流亡的諸侯國名。及:連詞,與,和。
3、【莊公寤生,驚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惡之。】
寤:本指睡醒,這里是通假字,通“牾”,倒著。“寤生”就是倒生,胎兒出生的時候腳先出來,也就是難產。《史記·鄭世家》里記載這件事情說:“生之難。”可以與此處相互印證。驚:吃驚,受驚,是個不及物動詞,這里用作使動用法,“驚姜氏”意思是使姜氏受驚。
4、【愛公叔段,欲立之,】
〈譯〉姜氏喜歡公叔段,想要立他作太子。
5、【亟請于武公。公弗許。】
亟:音qi4,副詞,屢次。這個字讀ji2,意思是“急”。弗:否定副詞,一般否定及物動詞,而且及物動詞的賓語不出現,所以很多學者認為“弗”是“不+之”的合音形式。許:答應,同意。
以上第一段,敘述“鄭伯克段于鄢”的背景,著重寫姜氏對兩個兒子的愛惡之偏。正是母親的偏寵偏愛,導致了后來兄弟之間骨肉相殘的悲劇。“遂惡之”的“遂”,把姜氏的任性偏執很充分地表現了出來。
【《鄭伯克段于鄢》高中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鄭伯克段于鄢 教案教學設計12-06
《鄭伯克段于鄢》閱讀答案07-15
鄭伯克段于鄢原文及賞析01-05
《鄭伯克段于鄢》譯文及注釋05-09
鄭伯克段于鄢原文及翻譯04-11
鄭伯克段于鄢原文翻譯08-03
鄭伯克段于鄢原文的翻譯03-09
《鄭伯克段于鄢》教案范文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