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級語文《月光啟蒙》教學設計
教材分析
《月光啟蒙》是著名作家、詩人孫友田寫的一篇敘事散文。文章回憶了母親在美麗寧靜的夏夜,伴著明月星光,為兒時的“我”唱歌謠童謠、講神話故事、說謎語的動人情景。文章以“文學的啟蒙”為線索,語言優美,其中的民歌民謠明快、流暢,富有濃郁的生活情趣,讀來耐人尋味。教學中著力憑借課文清新素雅的語言,創設詩情畫意的農家月夜場景,啟發學生展開想象的翅膀,品味民間文學所散發的泥土芳香,感受深厚的母子親情,體會“我”對母親終身難忘的感激、懷念和敬愛之情。深度解讀文本,這篇文章不僅表達了“我”深深地感激母親給“我”的文學啟蒙的感情,還表明了這樣一個事實,也就是充滿鄉土氣息的質樸的民間文化其實也是孩子精神成長的根基,是每個人生命歷程中不可或缺的寶貴的精神財富。“民間文化就是老百姓的情感載體,它是中國民族文化的一半,永遠是民族文化的源頭和根基”。(馮驥才語)讓學生感悟民間文學的神奇魅力,并能從中受到“啟蒙”也應成為本課教學的“重點”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聯系上下文,理解兩個“長”字的不同用法,體會“芳香的音韻”,以及作者用“月光啟蒙”作課題的深刻含義。
3.通過朗讀體味民歌民謠的明快、流暢、含蓄、風趣,引導學生感悟語言內在意蘊感情。
4.憑借課文的語言材料,感悟作者從母親那里受到的啟蒙教育,體會作者對母親終身難忘的感激、懷念之情。
教學重點、難點:
1.聯系上下文,理解兩個“長”字的不同用法,體會芳香的音韻,以及作者用“月光啟蒙”作課題的深刻含義。
2. 憑借課文的語言材料,感悟作者從母親那里受到的啟蒙教育,體會作者對母親終身難忘的感激、懷念之情。
教學時數: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1.出示孫友田的經典詩句,相機介紹詩人。
2. 孫友田能成為詩人,離不開他的母親,他曾經說過這樣一段話:母親不識字,卻是我的啟蒙老師。是母親用那一雙勤勞的手為我打開了民間文學的寶庫,給我送來月夜濃郁的詩情。她讓明月星光陪伴我的童年,用智慧才華啟迪我的想象。她在月光下唱的那些明快、流暢、含蓄、風趣的民歌民謠,使我展開了想象的翅膀,飛向詩歌的王國。
3. 這是位怎樣的母親,竟能給她的孩子帶來如此豐富的精神財富?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孫友田寫的散文《月光啟蒙》(板書課題齊讀)
二、初讀指導
1.自由讀課文,要求:(1)畫出生字,注意讀準字音,讀順課文。(2)畫出生詞及不理解的詞語,聯系上下文理解。
2. 檢查自學情況(1)讀生字詞,相機正音。(2)指名讀,注意輕聲(裳)、前鼻音(辰)、后鼻音(蒙、鳳、凰、嫦、荊、帳)(3)指名試讀課文,了解掌握情況。啟蒙:使初學的人得到基本的、入門的知識,智慧得以初步開發。混沌:形容無知無識的樣子。
3. 通讀課文,思考分段交流第一段(1~3):寫童年夏夜生活的美妙,是母親的歌謠使“我”懂得了對故鄉的愛,對民間藝術的愛。第二段(4~8):寫母親在夏夜給我講神話故事、唱童謠、猜謎語,啟迪了“我”的想象和智慧。第三段(9~9):寫母親是啟蒙老師,為“我”飛向詩歌王國奠定了基礎。
4. 質疑問難
三、指導書寫
第二課時
一、談話揭題
同學們,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月光啟蒙》,生齊讀課題。
誰能說一說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二、精讀感悟
過渡:看來,母親在夏夜月光下,為“我”唱歌謠、講故事、說謎語的情景印在了同學們心中。
(一)學習兩首歌謠,體會“芳香的音韻”
1、讀一讀歌謠,邊讀邊想,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出示歌謠:A月亮出來亮堂堂,打開樓門洗衣裳,洗得白白的,曬得脆脆的。
B月兒彎彎像小船,帶俺娘倆去云南。飛了千里萬里路,鳳凰落在梧桐樹。鳳凰鳳凰一擺頭,先蓋瓦屋后蓋樓。東樓西樓都蓋上,再蓋南樓遮太陽。)
(1)誰先來讀讀歌謠,說一說仿佛看到了什么?
(2)指導朗讀。(帶著向往、欣喜等情感)
(3)齊讀。
2、同學們,我們剛才讀歌謠,想不想聽母親為我們唱的歌謠?讓我們來到月色如水的籬笆小院中,教師引讀:(課件出示插圖)暑熱散去了,星星出齊了,月亮升起來了,柔和的月色立即灑滿了我們的籬笆小院。這是孩子眼里最美的時辰。母親忙完了一天的活計,洗完澡,換了一件白布褂子,在院中的干草堆旁摟著我唱起動聽的歌謠。讓我們靜靜地來聽媽媽為我們唱的歌謠。(音樂響起)
(1)在炎熱的夏夜,朦朧的月光下,當這一首首歌謠飄過你的耳邊,你有什么感覺?
(2)體會作者的感受:出示:她用甜甜的嗓音深情地為我吟唱,輕輕的,像三月的和風,像小溪的流水.小院立即飄滿了她那芳香的音韻。
(3)自由讀。讀出感受。
(4)指導朗讀。
指名讀,配樂讀,齊讀。(在讀中相機引導感受芳香的音韻。)(二)學習三首童謠
過渡:母親的歌謠讓小院立即飄滿了芳香的音韻。母親還為我唱童謠。
1、我們再來讀一讀童謠。
(出示:三首童謠:
A小紅孩,上南山,割荊草,編箔籃,篩大米,做干飯。小狗吃,小貓看,急得老鼠啃鍋沿。
B小老鼠,上燈臺,偷油喝,下不來——老鼠老鼠你別急,抱個貍貓來哄你。
C毛娃哭,住瓦屋。毛娃笑,坐花轎。毛娃醒,吃油餅。毛娃睡,蓋花被。毛娃走,喚花狗,花狗伸著花舌頭。)
2、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喜歡的多讀讀,并說說原因。
3、找生讀。
4、指導朗讀。用喜歡的方式讀,表演讀。(感受民謠的.明快、流暢、含蓄、風趣。)
(設計意圖:語文課就要引領學生感受語言文字的精妙之處。這一環節通過個性化朗讀、展開想象、表演讀等多種方式,讓學生了解了民歌民謠的特點,愛上了這一民間文學,也為下文體會 “啟蒙”做好了鋪墊。)
(三)理解兩個“長”字的不同用法
母親不是不識字嗎?她怎么會那么多的歌謠、童謠呢?
1、默讀五自然段,用筆圈畫。
師巡視,相機點撥。
2、全班交流:
相機出示:(出示:黃河留給家鄉的故道不長五谷,卻長歌謠。)指導學生聯系上下文理解。(第一個“長”是生長,第二個“長”是流傳、孕育。)
3、師總結:是啊,由于黃河留給家鄉的故道泥沙堆積,導致土地的貧瘠,生活清苦,可是,勤勞的黃河兒女滿懷希望地在這片養育他們的土地上辛勞耕植,創造了一首首精美動聽的歌謠,母親用這些歌謠把故鄉的愛,伴著月光給了我,讓一顆混沌的童心豁然開朗。(四)學習故事、謎語部分
1、母親除了用歌謠給了我啟蒙,還用什么給了我啟蒙?
生回答。師相機板書:故事 謎語
2、找生讀講故事部分。
3、母親講了哪些故事?她還會講哪些神話故事?
(五)學習最后部分
過渡:母親在這柔和的月色里,用歌謠、神話、謎語為我播下了愛生活,愛文學的種子。作者長大后成了著名的詩人。他在文章最后寫到:
(出示)母親不識字,卻是我的啟蒙老師。是母親用那一雙勤勞的手為我打開了民間文學的寶庫,給我送來月夜濃郁的詩情。她讓明月星光陪伴我的童年,用智慧才華啟迪我的想象。她在月光下唱的那些明快、流暢、含蓄、風趣的民歌民謠,使我展開了想象的翅膀,飛向詩歌的王國。
1、自由朗讀,能體會到作者對母親怎樣的情感?
2、找生說。(感激、懷念……)
3、帶著感受讀。
4、齊讀。
5、我想此時你一定明白作者為什么用“月光啟蒙”作為課題了吧?(生自由談自己的體會)
6、帶著感激、懷念再讀:(出示)
感謝您,母親
是您用那一雙勤勞的手
為我打開了
民間文學的寶庫
給我送來
月夜濃郁的詩情。
三、總結升華
1、師簡介寫作背景,配樂深情朗誦:
作者成了一位著名的詩人,他的母親卻漸漸老了,患了老年癡呆癥,失去了記憶。當作者趕回老家去看她時,她安詳地坐在藤椅里,依然那么和藹、慈祥,但卻不知我從哪里來,不知我來干什么,甚至不知我是誰。只是對著我笑,笑得我淚流滿面,我多想抹平母親額上的皺紋,我多想用淚水喚醒你的記憶,……
出示:母親,您可曾記得------
如果你是作者,你會對母親說些什么?
2、生根據自身感受,完成寫話練習:
3、深情朗誦。
4、母親什么都不記得了,而我們還記得那些歌謠,師生齊誦歌謠。
四、拓展延伸
1、繼續搜集民歌民謠。
2、閱讀孫友田作品。
【五年級語文《月光啟蒙》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月光啟蒙》的教學設計12-13
月光啟蒙的教學設計12-13
月光啟蒙教學設計07-05
《月光啟蒙》教學設計05-07
《月光啟蒙》教學設計10-18
《月光啟蒙》小學語文教學設計09-06
《月光啟蒙》優秀教學設計11-07
《月光啟蒙》教學設計范文02-12
《月光啟蒙》教學設計范文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