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數學《平均數、中位數和眾數》教學設計
一. 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在信息社會“數字”社會里,常常需要在不確定的情況下,根據大量紛繁雜蕪的數據做出一個合理的決策,而統計正是通過對數據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為人們更好地制定決策提供依據及建議。平均數,眾數,中位數是描述一組數據的集中趨勢的3個統計特征量,是幫助學生學會用數據說話的基本概念。本節內容是繼平均數學習之后的后續內容,既是對前
面所學知識的深化與拓展,又是聯系現實生活培養學生應用數學意識和創新能力的良好素材。
2、課時安排和說明
參照新教材教師用書建議:“10.2平均數、中位數和眾數”這一節準備安排三個課時,第一課時主要承上啟下地回顧探索平均數的一些性質及簡單應用。第二課時探索得到眾數和中位數的概念,并會正確計算眾數和中位數,了解平均數、眾數和中位數的各自適用范圍。 第三課時是練習實踐課,目的是鞏固和深化本節知識及會用計算器計算平均數,用計算機計算平均數、眾數和中位數。本次說課內容為第二課時。
3、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眾數和中位數兩概念的形成過程及兩概念的簡單運用。
教學難點:利用收集的數據整理分析,對剛接觸統計不久的學生來說,他們原有的.認知結構中尚缺乏這方面的知識經驗,因此,對統計數據從多角度進行全面分析,使學生形成一定的統計觀念(即數據感)是教學難點。
二.學情分析
認知分析:學生已初步了解統計的意義,理解平均數的含義及會計算平均數,這兩者形成了學生思維的“最近發展區”。
能力分析:學生已初步具備一定的歸納、猜想能力,但在數學的應用意識與應用能力方面尚需進一步培養。
情感分析:多數學生對數學學習有一定的興趣能夠積極參與研究,但在合作交流意識方面,發展不夠均衡,有待加強;少數學生的學習主動性不夠強,尚需通過營造一定的學習氛圍,來加以帶動。
基于以上分析,在學法上,引導學生采用自主探索與互相協作相結合的學習方式,盡量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參與研究,并最終學會學習。
三.教學目標
根據教材分析和學生的認知特點,本節課設置的教學目標為:
知識目標:理解眾數和中位數的含義,會正確計算眾數和中位數。
【初二數學《平均數、中位數和眾數》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關于平均數、中位數和眾數教學設計05-28
《平均數、中位數和眾數》說課稿06-27
《平均數中位數和眾數的選用》教學反思06-20
《中位數和眾數》數學教學反思08-09
《中位數和眾數》數學教學反思06-21
《中位數和眾數》的教學設計范文07-07
中位數和眾數的教學設計及反思07-05
平均數中位數和眾數初中數學說課稿08-06
中位數與眾數的教學設計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