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小學數學一年級上冊《8、7、6加幾》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在已有經驗的基礎上,自主探索得出計算8、7、6加幾的各種方法;使學生進一步理解湊十法,并能正確熟練地口算8、7、6加幾。
2.培養學生初步的觀察、比較、抽象及概括能力、動手操作能力和對知識的遷移類推能力。
3.培養學生合作學習和數學應用的意識。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103~104頁8、7、6加幾。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發求知的欲望
(錄像出示8個小朋友去公園買門票,然后,又來了5個小朋友的情景。)
1.教師創設情境:星期天上午,天氣非常好,小文、小麗、小明等8個小朋友到公園去玩。他們來到公園門口,正要買門票,又來了他們的5個同學。這時一共有多少個小朋友?應該買多少張門票?他們想請同學們幫忙算一下。同學們想幫這個忙嗎?先在小組里討論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好嗎?
2.小組合作討論。
3.小組匯報交流。
生1:我們是數的,數了數這些小朋友一共有13個人。
生2:我們小組是這樣想的,第一次來了8個人,然后接著往下數,9、10、11、12、13,一共有13人。
生3:我們是把后來來的5個小朋友中的2個人先和8個人湊成10個人,10個人再加上剩下的3個人,一共是13個人。
生4:我們是把8個小朋友分成5個小朋友和3個小朋友兩組,然后把這5個小朋友和后來來的5個小朋友湊成10個人,10個人再加上剩下的3個人,一共是13個人。
教師小結:同學們想出的這幾種辦法都不錯,這4種方法你最喜歡哪一種方法?
二、動手操作,自我感悟,探求新知
1.學生回答后教師指出:如果用計算的方法,應該怎樣列算式呢?
學生回答,教師板書8+5。
師:8+5應該怎樣計算呢?請同學們在小組里用小棒擺一擺。
小組匯報交流,由于學生有了9加幾的基礎,所以很容易想到用湊十法來解決這個問題。
生:我們小組先擺了8根小棒,又擺了5根小棒,然后從5根小棒里拿出2根放入8根小棒里湊成了10根小棒,10根小棒再加上剩下的3根,就等于13根小棒。
教師再請幾個小組說一下他們是怎么做的。
教師根據幾個小組匯報操作的情況,邊板書邊小結:同學們真聰明,都想到了從5根小棒中拿出2根,跟8根小棒湊成10根,10根小棒再加上剩下的3根,就等于13根小棒,這種方法真不錯。
其他小組還有不同的計算方法嗎?
由于有了9加幾的基礎,所以其他方法,如數數法、接數法便不再出現或很少出現。
2.師:剛才我們通過擺小棒,計算出了8+5=13,現在我們不擺小棒,只看算式,你能計算出8+4、7+6、6+5的結果嗎?
學生匯報,因為計算8加5時,學生用擺小棒的辦法研究過了,所以用湊十法計算這三個算式應該沒什么問題,教師這時應多讓幾個學生說想法。
教師在學生匯報的基礎上,小結湊十的方法:同學們剛才都是把8、7、6分別湊成10,然后用10再加上剩下的數,這也就是我們今天共同研究的主要內容8、7、6加幾的計算方法。
(教師板書課題)
鞏固內化,發散思維
師:同學們真不簡單,自己想出了做8、7、6加幾的題的方法,這種方法跟我們學過的9加幾的方法有什么關系?(一樣)那老師這里有一道題目8+9,看哪個同學想到的方法最多?
學生匯報:
生1:從9中拿出2,與8湊成10,10加7等于17。
生2:從8中拿出1,與9湊成10,10加7等于17。
生3:我想因為9+8=17,所以8加9也等于17。
教師對這3種方法都予以肯定,并特別表揚第3種方法。教師滲透交換加數的位置,得數不變的規律。教師用課件演示9+8=17想的過程和8+9=17想的過程,以幫助學生實現學習的遷移。
三、應用新知,解決問題
1.(課件出示)圈一圈,算一算。
2.(課件出示)1路公交車上原來有6個人,又上來了7個人,這時車上有多少人?
3.(課件出示)小兔找家:每個小兔身上有一個算式,每個小屋上有一個得數,學生做對后,小兔子就能回到自己家。
4.(課件出示)寫算式。根據圖中情景,寫出算式,看哪個同學寫得又多又好。
【小學數學一年級上冊《8、7、6加幾》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小學數學教案:《8、7、6加幾》04-12
《8、7、6加幾》教學反思04-20
8、7、6加幾教學反思04-03
《8、7、6加幾》教學反思04-20
《8加幾》數學教學反思11-16
一年級數學《8加幾》教學設計07-29
一年級數學教學設計《8加幾》03-08
一年級數學教學設計《8加幾》03-08
《8、7、6加幾》教學課程反思08-15
9加幾教學設計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