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和小羊》二年級語文教學設計
一、教學目標:
1.通過教學,使學生理解狼和小羊的三次對話,懂得像狼一樣的壞蛋要做壞事,總是要找借口的,對這樣的壞蛋只講道理是不行的。
2、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通過學習課文和朗讀讓學生能夠自己體會課文的寓意。
二、教學重點、難點:
1.教學重點:狼和小羊的三次對話。
2.教學難點:懂得像狼一樣的壞蛋,與他們講道理是不行的。
三、教學過程
一、復習課文,整體感知課文。
回憶上節課內容,聯系學生原有認識,說說對狼和羊的了解。要求用自己的話說說課文講了狼和小羊之間的一件什么事。
二、從理解“借口”入手,理清課文脈絡。
1.理解“借口”的意思。
方案1:從學生的回答中引出“借口”一詞。
方案2:從課后習題1中引出“借口”一詞。
方案3:在教師小結學生發言時提出“借口”一詞。
2.引導比較“借口”與“理由”。
方案1:如果有學生說“借口”就是“理由”,那就順勢討論:把狼找“借口”要吃小羊改成狼找“理由”想吃小羊行嗎?為什么?
方案2:如果有學生說“借口”就是站不住的理由,那就直接轉入下一個學習步驟。
3.朗讀課文,理請課文脈絡,討論:狼為了吃小羊找了哪些借口?
三、劃出小羊說的話,練習朗讀,用自己的話反駁狼找的借口。
(引導學生根據自己的理解進行反駁——鼓勵從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說法說,促成從課文語言到個性化語言的轉換0
1.你可以找出哪些理由來說明狼說小羊把他喝的水弄臟了是個借口?——除了課文上說的狼站在上游,小羊站在下游之外,還可以引導學生聯系上下文找理由,如:小羊是在那里喝水,又不是在那里玩水,怎么會把水弄臟呢?(這里可結合進行反問句的練習。)再說,狼其實根本不想喝水,而只是想吃小羊,說小羊弄臟了河水是故意找事兒。
2.狼說小羊去年在背地里說他的壞話,為什么說這也是個借口?(班級基礎比較好的話,可以請學生用上“難道”加以反駁——幫助學生掌握反問句的又一種說法。)
3.第三次狼不想再爭辯了,可憐的小羊也沒有來得及再爭辯——可我們不能就這么便宜了可惡的狼,來,讓我們來反駁狼找的又一個借口!
(幫助學生進入課文情境,完成與角色變換相應的語言表達形式的轉換。)
估計學生大致會說:①你憑什么說羊爸爸在背地里說你的壞話?②別瞎說,羊爸爸根本沒有在背地里說你的壞話!③要是羊爸爸在背地里說你的壞話的.話,那你也不應該吃小羊,要吃就去吃羊爸爸。在學生發言之后,教師首先應尊重他們的獨特感受,同時捕捉有代表性的信息,進行價值取向的引導。例如,第三種說法十分符合孩子的認識水平,會有很多人表示贊同,可組織討論:要是真的羊爸爸在背地里說狼的壞話,那狼是不是就應該吃羊爸爸?讓孩子體會:狼做了那么多壞事,別人說他壞,是理所應當的;要人家不說你壞,你就別干壞事嘛!
四、訓練分角色朗讀。
1.三人一組,分旁白、狼、小羊練習朗讀。
2.二次組合,兩人一組,直接對話。
3.看動畫。配音
今天小朋友們表現得特別棒,老師要送一份禮物給你們。好看嗎?為什么?
2、制作動畫片的叔叔知道我們班的小朋友是又聰明,又能干,所以想請你們當一次配音演員,給動畫片配上聲音,那么愿意嗎?
(反復練習,提高朗讀水平;設計表演,培養創造能力。)
五、發散填空,理解寓意。
()()()的小羊
()()()的狼
能填幾個就填幾個,看誰填得又多又合適。
(訓練發散思維,引導多角度理解寓意。)
六、結尾補續,讀寫結合,發展思維,加深理解。
1.導講。課文寫到狼“向小羊撲去”就沒有了,結果到底怎樣呢?誰能把故事再講下去?
2.補充角度,打開思路。估計孩子會想出各種辦法來懲罰狼,不想讓羊死去,教師有必要補充:小羊被狼吃掉的可能也是存在的,要是小羊真的被狼吃了,大家會怎么做?
3.讀寫結合。(自選一個內容。)
(1)選一種故事的結尾寫下來。
(2)對狼(或小羊)說幾句話。
“小羊在狼撲向它的時候,勇敢地跳過小溪,狼看著嘩嘩流動的溪水,搖搖頭走開了。”
“小羊勇猛地向狼一頭撞去,狼沒有防備,跌進了溪水里,小羊乘機逃走了。”
“小羊見惡狼撲來,掉頭就跑,一邊大聲呼喊‘爸爸、媽媽’。爸爸媽媽聞聲趕來,趕走了狼,小羊得救了。”
“小羊大聲呼喊救命,附近的牛伯伯、馬叔叔急忙跑了過來,狼夾著尾巴逃走了。”
【《狼和小羊》二年級語文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小學語文《狼和小羊》教學設計05-27
《狼和小羊》教學設計12-30
《狼和小羊》教學設計12-26
狼和小羊教學設計12-19
狼和小羊教學設計05-11
《 狼和小羊》教學設計05-25
《狼和小羊》的教學設計05-25
狼和小羊教學設計07-19
狼和小羊教學設計10-26
《狼和小羊》小學語文教學設計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