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必修一《孫權勸學》教學設計
教學目的
1.體會人物語言的情味。
2.學習一些文言實詞和虛詞的用法。
3.學習運用吳下阿蒙刮目相待等成語。
4.理解本文開卷有益的主旨。
重點、難點
重點:
(1)學習一些文言實詞和虛詞的用法。
(2)學習運用吳下阿蒙刮目相待等成語。
(3)理解文章的內容和主旨。
難點:體會人物語言的情味。
教學時間:
一課時
一、課文導入。
三國時期吳國有位大將,名叫呂蒙。此人武藝高強,戰功卓著,深受吳王孫權的信賴。可呂蒙有個毛病;不愛讀書學習。孫權屢屢勸他多學點知識,可他每次都推三阻四的,還自以為自己一介武夫,讀書有何用?這回,孫權又來勸他了,結果怎樣呢?讓我們來看《孫權勸學》一文。
二、簡介作者作品。
1.司馬光,北宋政治家、史學家,著有《司馬文正公集})。
2.《資治通鑒)}是司馬光主持編纂的一部編年體通史,記載了從戰國到五代共一千三百六十二年的史事。司馬光編纂此書的目的是為統治者治國提供歷史經驗和教訓的。
三、學生齊讀課文。
1.掌握下列加點詞的意思。
但當涉獵:只見往事:知道以為:認為吳下阿蒙刮目相待
2.理解下列句子的含義。
①蒙辭以軍中多務
應理解為:蒙以軍中多務辭,以:拿,用,介詞。
②大兄何見事之晚乎!
長兄怎樣知道這件事這么晚啊!何:怎么,為何。
四、學生自讀課文,理清課文情節。
1.孫權與呂蒙對話的主要內容是什么?
勸學。
2呂蒙接受了孫權的建議嗎?
辭十就學。
3.課文是怎樣表現目蒙學習的效果的?(通過呂蒙與魯肅的議論來表現的。)
4魯肅與呂蒙一番交談后,有何舉動?
結友。
5.概括情節:勸學~就學一議論~結友。
6思考:課文在情節的處理上有什么特點?
理解:①詳寫勸學、議論,尤以議論為甚;就學、結友測一筆帶過。
②正面寫勸學經過,通過議論之后用魯肅的驚嘆,從側面寫呂蒙學業的長進。③
情節以人物對話為主。
五、分析對話,體會人物形象。
1.請一位同學朗讀孫權的話。
思考討論:
①不可不學!寫出了怎樣的口氣?表現了怎樣的'心理?
用雙重否定的形式,語氣堅決,不可置否,表現了孫權對呂蒙要求嚴格,同時嚴厲中又可見關心、厚望。
②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表達了怎樣的心態?
邪表示反問語氣,譯為嗎聯系句意,隱隱可見孫權對呂蒙不聽勸誡的不悅神情和責備的意味。
③卿言多勞,孰若孤?孤常讀書,自以為大有所益。這樣說有何作用?
現身說法,鼓勵呂蒙求學,可謂語重心長,言辭懇切。
說明:這番勸言,表現出孫權的善勸。既有嚴格的要求,又有殷切的期望,既責備呂蒙的不爭、無志,又透出關懷愛護之心,那種莊重而語重心長的神態斑然可見。
2.請兩位同學分角色朗讀蒙、肅對話,要求盡量讀難說話時的語氣語調。
思考討論:
①卿今者才略,非復吳下阿蒙!一句可見魯肅當時怎樣的神情和心理?說明了什么?
十分驚奇的神態,呂蒙的變化判若兩人,使魯肅既吃驚,又值不自禁地發出贊嘆。這句話從側面反映目蒙因學而使才略有了令人難以置信的長進。
②大兄何見事之晚乎!這句話表現了呂蒙當時怎樣的心情?
為自己的進步深感自豪,并不是埋怨魯肅,乎表感嘆語氣,相當于啊。
3.齊讀全文,思考:孫、蒙對話與蒙、肅對話在情調上有區別嗎?清說明。
孫權的話是認真相勸,顯得鄭重親切,表明了君臣的關系;蒙、肅皆為同僚,對話則有一種調侃的趣味蘊含其中。
六、背誦課文。(可當堂檢查)
七、說話訓練:談談你學了這篇課文后有何感受。
要求:注意語言表達要清楚,有條理。
八、布置作業。
完成練習一、二。
板書設計:
孫權勸學
《資冶通鑒》
勸學:辭~就(懇切、關心)
議論:非復吳下阿蒙(驚異、贊嘆)
何見事之晚(自得、自豪)
【七年級必修一《孫權勸學》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孫權勸學教學設計09-17
《孫權勸學》的教學設計02-27
孫權勸學教學設計04-30
《孫權勸學》教學設計07-01
《孫權勸學》教學設計11-27
《孫權勸學》的教學設計11-10
孫權勸學教學設計12-25
《孫權勸學》教學設計0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