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魚我所欲也》的優秀教學設計

時間:2024-10-24 11:30:32 秀雯 教學設計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魚我所欲也》的優秀教學設計(精選10篇)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解惑的人民教師,時常需要用到教學設計,借助教學設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加有效地進行。我們該怎么去寫教學設計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魚我所欲也》的優秀教學設計,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魚我所欲也》的優秀教學設計(精選10篇)

  《魚我所欲也》的優秀教學設計 1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⑴ 積累文言文常用的實詞、虛詞,擴充文言詞匯量,逐步提高文言文閱讀能力。

  ⑵ 了解孟子的道德主張,領會文章的思想內涵。

  ⑶ 強化朗讀訓練,品味《孟子》散文的語言特色。

  ⑷ 把握古人運用具體事例、正反對比或比喻說理的方法,理解作者的觀點。

  2、過程與方法:

  通過學習讓學生掌握比喻論證和對比論證的方法。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引導學生正確選擇,摒棄一己之私利,將正義、道義放在首位,明辨是非,永葆善良之心,做一個大寫的“人”。

  【教學重點】

  比喻、對比的論證方法。

  【教學難點】

  理解本文論證層次,把握文章主旨

  【教學準備】

  多媒體。

  【教學方法】

  1、誦讀法這是文言文教學最實用的教法,可采取多種形式的朗讀,如默讀、齊讀、跳讀、精讀、美讀等。讓學生在反復的誦讀中感受語言,體會文意,進行文化熏陶。

  2、質疑法引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就自己不懂的地方提問,或對文章觀點提出自己的見解,或就論證過程等方面存在的問題大膽質疑。鼓勵學生自主質疑,有利于發展學生良好的思維品質,增強課堂教學的針對性,從而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

  【教學課時】

  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在這天寒地凍的時節,同學們來還在上課,真不容易!但如果讓你們自己做出選擇的話,你們仍然會選擇上課嗎?在人的一生中,我們要做出許許多多各種各樣的選擇,尤其是在對待象“生”和“死”這樣重大的問題上。當我們必須做出非此即彼的選擇的時候,這對任何人都是一個嚴肅的人生考驗。今天學習的《魚我所欲也》這篇課文告訴我們的就是這樣一個道理:我們應怎樣作出選擇。(多媒體顯示課題)

  二、作家作品簡介(多媒體顯示)

  本文選自《孟子·告子上》題目是編者加的。

  孟子,名軻,字子輿,鄒(今山東鄒縣)人,戰國時期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地位僅次于孔子,后世常以“孔孟”并稱。他生活在兼并戰爭激烈的戰國中期,政治上主張“法先王”。在孔子的“仁”學基礎上,提出了系統的“仁政”學說,主張行“仁政”以統一天下,曾游說梁、齊等諸侯國君,均不見用。退而與弟子萬章、公孫丑等著書立說。其言論和行動的記載,保留在《孟子》一書中。此書不僅是儒家的重要學術著作,也是我國古代極富特色的散文專集。

  其文氣勢充沛,感情洋溢,邏輯嚴密;既滔滔雄辯,又從容不迫;尤長于譬喻,用形象化的事物與語言,說明復雜的道理。對后世散文家韓愈、柳宗元、蘇軾等影響很大。

  三、解題

  孟子主張人性是善的,他認為人生而具有惻隱之心、羞惡之心、辭讓之心、是非之心。只要不使這些“善心”喪失,就在道德方面具備“仁義禮智”。本文就是從這種理論出發,闡明了“義”重于生,“義”重于利和不義可恥的道理。提出“舍生取義”的主張。孟子認為,如果把生命看得比“義”更重要,就會做出各種不義的事情來。他對比了兩種生死觀,贊揚了那些重義輕生、舍生取義的人。斥責了那些茍且偷生、見利忘義的人。告誡人們要辨別義和利,不要失去“本心”。本文行文流暢,論證嚴密;引譬設喻,生動形象;排比鋪陳,氣勢恢弘。體現了《孟子》一書的文筆特點。

  四、朗讀課文

  要求:注意不讀錯音,讀好句子的節奏和重音,要讀得流暢,朗朗上口,讀出語言氣勢和感情。(多媒體顯示字音及部分句子節奏)

  1、 故不為茍得也(wéi)

  2、今為宮室之美為之(wèi wéi)

  3、所惡莫甚于死者(wù)

  4、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5、使/人之所惡/莫甚于死者

  6、鄉/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宮室之美/為之

  五、質疑解疑,疏通文意

  1、你問我答學生提出翻譯中的疑難問題請同學解答,可指名回答,也可自由回答。

  2、生問師答對學生不能解答的問題,教師酌情給予點撥。

  3、教師檢查學生自學情況(多媒體顯示)

  ⑴ 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釋。

  故患有所不辟也萬鐘則不辯禮義而受之

  所識窮乏者得我與鄉為身死而不受

  ⑵ 辨析黑體詞語在句子中的意思。

  魚,我所欲也

  故患有所不辟也

  賢者能勿喪耳

  蹴爾而與之

  萬鐘于我何加焉

  鄉為身死而不受

  此之謂失其本心

  妻妾之奉

  是亦不可以已乎

  所識窮乏者得我與

  ⑶ 翻譯下列句子:

  ① 由是則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則可以辟患而有不為也。

  ② 呼爾而與之,行道之人弗受;蹴爾而與之,乞人不屑也。

  ③ 萬鐘則不辯禮義而受之,萬鐘于我何加焉。

  ④ 此之謂失其本心。

  六、布置作業

  1、背誦課文。

  2、梳理本文論證思路,列出提綱。

  第二課時

  一、檢查課文背誦情況

  二、導入新課學習

  上節課,我們已翻譯了全文,疏通了文意。這節課,我們將進一步探究文章的主要內容,文章主題和寫作特色。

  1、分析第一段:

  ⑴ 學生劃出層次,教師點撥可以分成四個層次。

  討論并歸納:

  第一層(“魚,我所欲也”──“舍生而取義者也”)。第一句話以魚和熊掌比喻“生”與“義”這一對概念。魚是美味,人人可食;熊掌也是美味,但其美遠遠勝過魚,且不易得,因此舍魚而取熊掌。孟子以魚喻“生”,以熊掌喻“義”,形象地區分了“生”與“義”的價值高下。第二句是由第一句的設喻引出來的論點:“舍生而取義者也”,這是本文的主旨。

  第二層(“生亦我所欲”──“故患有所不辟也”)。從正面闡述,說人們把“義”的價值看得高于生命,所以不能茍且偷生,寧愿赴死也不愿行不義。這里所說的“甚于生者”就是指“義”,“甚于死者”就是“不義”。

  第三層(“如使人之所欲”──“所惡有甚于死者”)。正反對比,進一步闡述“義”重于“生”的道理。先從反面論述,用兩個假設復句反問,如果人只是欲生惡死,那就什么事情都做得出來;接著用“由是”開頭的句子做正面論述,說明事實上人能不貪生,不避患;最后用“是故”兩句得出結論,證明“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惡有甚于死者”,因而人能舍生取義。

  第四層(“非獨賢者”──“賢者能勿喪耳”)。這句話運用了遞進論證法,前文已論證“義”字的存在,這里使主題升華,證明“義”字不只是少數賢者具備,而是人人皆具備,它似乎成了一種充塞天地之間的正氣,無處不有,只是賢者更能保持罷了。

  ⑵ 縱觀第一段,作者運用了哪些論證方法?

  討論并歸納:

  比喻論證、對比論證(正反論證)

  ⑶ 教師小結本段:

  孟子認為人的本能固然是求生而惡死,但世上還存在比生命更寶貴的東西。也存在比死亡更可怕的東西,那就是“義”與“不義”。“義”是人類最寶貴的一種品德,為了“義”,人們可以不避禍患,直至獻出自己的生命。一個真正的人,決不能因貪生怕死而行不義之事。孟子從“性善說”出發,認為人生來就具有羞惡之心,這是一種善心,它可以幫助人們在“義”與“不義”之間作出正確的.選擇。

  2、分析第二段:

  ⑴ 根據教師提示,學生把本段可分為三層。

  討論并歸納:

  第一層(“一簞食”──“乞人不屑也”)。從正面舉例,以“一簞食,一豆羹”為例,“呼爾”、“蹴爾”而與之,則“行道之人”與“乞人”也不屑接受,這就是“羞惡之心”。以食“嗟來之食”為“羞’,這就是“義”的觀念。

  第二層(“萬鐘則不辯禮義而受之”──“所識窮乏者得我與”)。從反面舉例,說明不辨禮義而收萬鐘之祿,是失其羞惡之心,是為求“宮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識窮乏者得我”這些比生死都輕的身外之物,這樣的做法,不過是見利忘義。

  第三層(“鄉為身死而不受”──“此之謂失其本心”)。運用排比句,以“鄉”與”今”對比,指出為得到宮室之美、妻妾侍奉、窮人感激而見利忘義,就是喪失了“本心”。結尾一句話,歸納了此段,照應了開頭,這“本心”就是“羞惡之心”,就是“義”。

  ⑵ 在本段中,作者又運用了哪些論證方法?

  討論并歸納:舉例論證和正反對比論證

  ⑶ 教師小結:

  本段運用了舉例論證和正反對比論證。作者將“一簞食,一豆羹”與“萬鐘”作對比。按財富的數量來說,“萬鐘”自然是多的,但是“萬鐘”決定的是“宮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識窮乏者得我”,而“一簞食,一豆羹”決定的卻是生命,自然要比“萬鐘”更重要。然而,無論是“萬鐘”’,也無論是“一簞食,一豆羹”,與“義”字比較起來都是次要的。兩次舉例及在舉例中對比論證法的運用,再一次深刻地論證了“舍生取義”這一論點。

  三、延伸思考

  思考、討論:

  在幾千年前,孟子就提出了“魚和熊掌不可得兼”的問題和應當“舍生取義”的觀點,那么在我們現代社會,面對愈來愈多的誘惑,面對人生的各種考驗,我們應當做出怎樣的選擇呢?

  四、教師總結全文

  1、文章主旨:

  本文是一篇論述道德標準和政治節操的說理散文。作者以嚴肅的態度,莊重的言語,闡述生死與“義”的關系,指出“義”的價值高于生命。一個正直的人,有道德修養的人,應當為義而生,為義而死,在必要時要“舍生取義”,而不能“見利忘義”。不辨禮義而貪求富貴的行為是不足取的。

  2、寫作特點:

  ⑴ 議論嚴密,層層深入:

  文章圍繞“舍生取義”的中心論點立論,從正面論述生死與“義”的關系,指出舍生取義是人的本心;從反面論述見利忘義是喪失人的本心,從而再次重申文章論點。結構嚴謹,層層深化。

  ⑵ 善用比喻:

  開篇以魚和熊掌設喻,引出中心論點。第二段以“行道之人弗受”,“乞人不屑”比喻守義不辱,形象生動。

  ⑶ 善用對比:

  第一段正反對比闡述“義”重于“生”的道理,從反面假設推理,又從正面事實說明人能不貪生,不避患。第二段舉例論證,以正反兩個事例進行對比,說明人們對待利欲引誘的不同態度,批判為追逐個人名利而喪失羞惡之心的人,重申中心論點。

  五、布置作業

  1、《走進名校》之《魚我所欲也》。

  2、閱讀下面語段,回答問題:

  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為茍得也;死亦我所惡,所惡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則幾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惡莫甚于死者,則幾可以辟患者何不為也?由是則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則可以辟惠而有不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惡有甚于死者。非獨賢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賢者能勿喪耳。

  ⑴ 用“||”畫出下面句子的朗讀節奏停頓。(每句只畫兩處)

  ①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② 非獨賢者有是心也

  ⑵ 解釋下列黑體的詞語。

  ① 故不為茍得

  ② 二者不可得兼

  ③ 如使人之所欲

  ④ 非獨賢者有是心也

  ⑶ 翻譯下面的文言句子。

  ① 故患有所不辟也。

  ② 賢者能勿喪耳。

  ⑷ “非獨賢者有是心”文中的“是心”指 。

  ⑸ 作者在文中提出了 的主張。

  【板書設計】

  魚我所欲也

  《孟子》

  論點:舍生而取義者也

  寫作:比喻論證

  對比論證

  舉例論證

  議論嚴密,層層深入

  《魚我所欲也》的優秀教學設計 2

  【教材分析】

  《魚我所欲也》是一篇論述道德標準和政治節操的說理散文。孟子以嚴肅態度,莊重的語言,闡述了一個重要的主張:義重于生,當義和生不能兩全時,應該舍生取義。一個正直的人,有道德修養的人,應該為義而生,為義而死,必要時要“舍生取義”,而不能“見利忘義”。不辨禮儀而貪求富貴的行為是不足取的。

  【學情分析】

  本文是一篇經典的傳統課文,相對于初中階段的其它古文他在文字上有些難度,又是以議論為主,初中生學起來可能興趣不大。但教師對學生的自學能力要有充分的自信,允許他們提問,提倡進行探究性學習。其次,在文言文的教學中一定要重視誦讀,采取不同的形式,如默讀、齊讀、跳讀、研讀、自由讀、指名讀……讓學生在反復的誦讀過程中感受語言,體會文意,進行文化的熏陶。

  【教學目標】

  1、掌握常見文言實詞、虛詞、句法,積累名言和議論文素材,熟讀成誦。

  2、掌握本文的中心論點,了解本文的論證方法及作用。

  3、認識孟子“舍生取義”思想的進步性及其現實意義。

  【教學重難點】

  重點:理解文章內容和主題。積累文言詞匯。

  難點:掌握本文的中心論點,了解本文的論證方法及作用。

  【教學方式】

  1、采取“誦讀—積累—感悟”的學習方法完成學習任務。

  2、在教師的指導下,查閱資料,為文章觀點找論據,準確理解文章的內容。

  3、善于聯系當代,聯系個人的生活實際,拓展探究,更好地借鑒古人的思想精華。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

  【課時安排】

  兩課時

  【教學流程】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理解孟子所闡述的“義”的含義,懂得生命的價值與意義,正確對待人生道路上的重要抉擇,把握人生,慎重選擇。

  2、學習經典論說文在論證結構和方法上的獨到之處。

  3、感受孟子文章語言的自然流暢,節奏鮮明的特點,多朗讀,多背誦。

  一、導入新課

  方法一:生齊背陳毅的《梅嶺三章》,師簡說“取義成仁今日事”中的“取義成仁”借用了古語“舍生取義”、“殺身成仁”,其中的“舍生取義”是孟子在《魚我所欲也》一文中提出的,“舍生取義”是什么意思,孟子在本文中是如何闡述的?我們一起從《魚我所欲也》一文中尋求解答。

  [原文]由是則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則可以避患而有不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惡有甚于死者。

  [譯文]通過某種手段就可以得到生存,但有人不用;通過某種辦法就可躲避禍患,但有人不去干這種事。由此可見,他們所喜愛的有比生命更寶貴的東西(那就是“義”);他們所厭惡的有比死亡更嚴重的事(那就是“不義”)。

  [注釋]是:指示代詞,指某種辦法。

  [原文]非獨賢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賢者能勿喪耳。

  [譯文]不僅僅賢人有這種思想,人人都有這種思想,只不過賢人能夠(操守這種品德)使它不致喪失罷了。

  五、結合自主預習提綱,討論下列問題:

  1、《魚我所欲也》一文的中心論點是什么?(用原文回答)。

  明確: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

  2、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欲”可以指哪些事情?“所惡有甚于死者”,“所惡”可以指哪些事情?(這里的“所欲”應指正義的事業,如:為人民大眾作有利之事,為國家建設做事,為了別人安危挺身而出等;這里的所惡”應指不正義的事。不合法不道德的事情,如:叛變國家,貪污受賄,濫用職權,殺人放火等危害國家危害人民的事。)

  3、文章開頭寫“魚”和“熊掌”有什么作用?

  明確:運用比喻論證的方法,生動形象地引出并證明了文章“舍生取義”的觀點,增強了文章的趣味性。

  4、“故患有所不辟”“患”指什么?

  明確:指遭到迫害,遇到生命危險等。

  5、“非獨賢者有是心“是心”指什么?

  明確:指羞惡之心。

  六、總結鑒賞第1段。

  文章的論點是怎樣提出來的?為什么不直接提出來?

  (明確:“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這個論點是由“魚”和“熊掌”的比喻引出來的。先設比喻而后提出論點,這是因為“魚”與“熊掌”是人人皆知的美味,而“熊掌”是其中更為美者。二者不可兼得,取其中最美者合乎情理也符合邏輯。由此及彼,由淺入深,引出“生”與“義”的論題來,化抽象為具體,通俗易懂。)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理解孟子所闡述的“義”的含義,懂得生命的價值與意義,正確對待人生道路上的重要抉擇,把握人生,慎重選擇。

  2、學習經典論說文在論證結構和方法上的獨到之處。

  3、感受孟子文章語言的自然流暢,節奏鮮明的特點,多朗讀,多背誦。

  一、復習第一段詞解、翻譯并提名背誦課文。學習第二、三段。

  【第2段】

  [原文]一簞食,一豆羹,得之則生,弗得則死。

  [譯文]一筐飯,一碗湯,得到它便可以活下去,失去它就要死亡。

  [注釋]簞:古代盛飯的竹器。食:食物,這里指的是飯。羹:帶湯汁的肉。豆:古代盛食物的器物。

  [原文]呼爾而與之,行道之人弗受;蹴爾而與之,乞人不屑也。

  [譯文]然而,如果你(輕蔑地)呼喝著給他(吃),過路的饑餓的人也不會接受;如果你用腳踢著(或踐踏)給別人吃,乞丐也不愿意接受。

  [注釋]爾:助詞。蹴:踐踏。與:給。行道之人:指過路的饑民。

  【第3段】

  [原文]萬鐘則不辯禮義而受之,萬鐘于我何加焉?

  [譯文]萬鐘的俸祿如果不辨認是否合乎禮義就接受它。這萬鐘的俸祿對我有什么益處呢?[注釋]萬鐘:豐厚的俸祿。鐘:古代的量器,六斛(十斗為一斛)四斗為一鐘。則:連詞,表假設,如果。辯:同“辨”,辨別。何加:有什么益處。

  [原文]為宮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識窮乏者得我與?

  [譯文]是為了宮室的華美、妻妾的侍奉,為了我所認識的窮困貧苦的人感激我的恩德嗎?[注釋]為:為了。與下文的“向為”“今為”的“為”都讀wèi。所識窮乏者:所認識的窮困貧苦的人。得我:得于我,感激我的恩德。得:同“德”,動詞,感激恩德。與:yú同“歟”,助詞,表疑問或反詰,相當于“嗎”“么”。

  [原文]鄉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宮室之美為之;鄉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妻妾之奉為之;鄉為身死而不受,今為所識窮乏者得我而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

  [譯文]原先為了義(羞惡之心)寧愿身死而不受“呼爾”“蹴爾”的一簞食,一豆羹的施舍,今天卻為了宮室的華美而接受了;原先為了義(羞惡之心)寧愿身死而不受“呼爾”“蹴爾”的一簞食,一豆羹施舍,今天卻為了妻妾的侍奉而接受了;原先為了義(羞惡之心)寧愿身死而不受“呼爾”“蹴爾”的一簞食,一豆羹施舍,今天卻為了所認識的窮困貧苦的人感激我的恩德而接受了;這種做法不也是可以停止不干了嗎?

  [注釋]鄉:同“向”原先。為:為了,后省“之”(指“義”,即羞惡之心)。已:止。這里是“止而不為”的意思。

  [原文]此之謂失其本心。

  [譯文](如果這樣做了)這就叫做喪失本來的思想,即“義”,即本來就有的羞惡廉恥之心。

  [注釋]本心:本來的.思想。

  二、結合自主預習提綱,討論下列問題:

  1、提問:古代有一個故事,說是有一個窮人不接受不敬的施舍,最后餓死。這個論據與課文第2段用的是同一個典故。請用最簡練的一句話概括這個典故。

  討論并歸納:貧者不受嗟來之食。

  2、提問:(談骨氣)中引用孟子的一段來解釋骨氣的含義:“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那么“萬鐘則……”這句話應指前面的哪一句?

  討論并歸納:富貴不能淫。高官厚祿誘惑不了。

  3、提問:為什么高官厚祿誘惑不了?試舉例說明。

  討論并歸納:因為高官厚祿與禮義的價值不同,如果不符合禮義的高官厚祿則不能接受。比如說,叛變革命,到國民黨去當大官,真正的共產黨是寧死不為的。再比如說,出賣國家機密得到很多錢,愛國志土是寧死不為的。再比如說貪污受賄得了很多錢,正直的干部是寧死不為的。

  4、提問:文中第二三段運用了哪些論證方法,有何作用?

  討論并歸納:運用了舉例子論證、正反對比論證,論證了舍生取義的觀點。

  5、提問:作者列舉了兩種不同的人生觀,贊揚了什么樣的人,斥責了什么樣的人?

  討論并歸納:贊揚了那些重義輕生、舍生取義的人,斥責了那些茍且偷生、見利忘義的人。

  6、“本心”具體指什么?這與“舍生取義”有何聯系?

  明確:“本心”具體指“羞惡之心”,“義”產生于“羞惡之心”,有“羞惡之心”,才會按“義”的原則行事,才有可能在關鍵時刻舍生取義。

  三、全文小結:

  本文闡明了義重于生,義重于利和不義可恥的道理,提出了“舍生取義”的中心論點。他對比了兩種人生觀,贊揚了那些重義輕生、舍生取義的人,斥責了那些茍且偷生、見利忘義的人。告誡人們不辨禮義而貪求富貴的行為是不可取的。

  四、拓展延伸

  1、古今中外有許多舍生取義的英雄人物,試舉兩位,并用一句話概括事跡。

  明確:文天祥:寧死不降朱自清:寧愿餓死,不吃美國救濟糧

  蘇武:牧羊十九年,保持漢節,不降匈奴

  2、孟子為了闡明自己的觀點,運用了哪些證方法逐層展開?

  明確:比喻論證,正反對比論證,道理論證,舉例論證。用魚與熊掌的比喻引出生與義不可得兼時應當舍生而取義的道理,接著從正反兩個方面對論點進行理論論述,最后進一步指出人人都有向善之心;第二段結合當時的社會現實從正反兩個方面舉例論證保持本心的重要性。

  五、布置作業:

  1、背誦課文。

  2、現實生活中,面對著義和利,你一定也作過許多次選擇,其中哪一次對你的影響最大,給你的印象最深?請以“選擇”為話題寫一篇小作文。

  附:板書設計:

  魚我所欲也

  《孟子》

  文章主題:在面臨人生的抉擇時,將正義放在首位,摒棄利己的私心。

  論證方法:道理論證、舉例論證

  對比論證、比喻論證

  附:

  生與死、利與義的問題,歷來為世人關注,那么,前人是如何看待這些問題的呢?請看名人名言:

  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孟子)

  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若為自由故,二者皆可拋。——(裴多菲)

  人生自古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

  砍頭不要緊,只要主義真。殺了夏明翰,還有后來人。——(夏明翰)

  《魚我所欲也》的優秀教學設計 3

  教學目標

  知識能力

  1、學習本文的論證方法。

  2、品味《孟子》散文的語言藝術。

  過程方法

  1、以學生自學為主,自己解決課文的翻譯,大體理解文章的意思。

  2、在誦讀中探究作者怎樣提出論點展開論證的。

  情感態度

  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學會取舍,明辨是非,做一個有“大義”的人。

  教學重點

  在誦讀中品味《孟子》散文的語言藝術。理解作者的觀點,學習作者的論證方法。

  教學難點

  理解孟子所提倡的舍生取義的現實內涵。

  教學媒體

  多媒體

  教學過程設計

  教學內容及問題情境學生活動設計意圖

  一、導語設計

  中央電視臺的《藝術人生》欄目,近期專訪了知名主持人倪萍,主持人讓倪萍選取了她主持生涯的幾個關鍵詞,她選中了“選擇”這個詞。倪萍說,她喜歡選擇,也害怕選擇,因為所有的選擇都是你必須付出的,你想得到“東”的時候可能“西”就隨著失去,都擁有是比較困難的,所以在選擇的時候,就得想好了要放棄,而放棄又是痛苦的。人生常常會面臨各種各樣的選擇,在關鍵時刻我們該如何作出正確的選擇呢?今天就讓我們一同走進《魚我所欲也》尋找答案吧。

  二、自由朗讀,初步感知“義”

  1、教師示范。

  2、學生自讀課文,教師出示朗讀標準:(字音規范,語氣適中,節奏準確,重音恰當。)

  3、師生補充介紹孟子的生平、政治主張、生活的時代背景。

  三、細讀課文、疏通積累“義”

  1、以小組為單位進行交流,疏通文意,將交流過程中不能解決的字、詞或句記錄在本子上,準備在全班交流中提出來。

  2、小組交流互相指正,不能解決的向教師質疑。

  3、教師點撥

  學生聆聽教師講故事,初步感知文章內容

  聽教師范讀課文

  學生自讀課文

  介紹自己積累相關資料

  整理積累筆記

  分組疏通文意

  對不懂得地方質疑、記錄交流釋疑

  這個導語的設計更加接近生活,符合學生信息接受需求大的特點,有助于引起學生的興趣

  文言文教學應重視積累、感悟和熏陶。要達到這一目的,最有效的手段是誦讀。為進一步理解課文奠定良好的基礎。

  能借助注釋和工具書理解基本內容讓學生自主合作掃清字詞障礙,培養學生依據文脈推斷詞義的能力

  四、研讀課文,探究“義”的論證

  (一)探究論點:

  1、文章用哪一句話提出論點?

  2、關于本文的論點,有的說是“舍生取義”;有的說是人在任何時候都不要違背“義”,“舍生取義”是最高境界。你同意哪個觀點?

  (二)探究論證過程:

  1、文章的論點是怎樣提出來的?為什么不直接提出來?

  明確:

  “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這個論點是由“魚”和“熊掌”的比喻引出來的。先設比喻而后提出論點,這是因為“魚”與“熊掌”是人人皆知的美味,而“熊掌”是其中更為美者。二者不可兼得,取其中最美者合乎情理也符合邏輯

  2、孟子為了闡明自己的觀點,運用了哪些論證方法逐層展開?

  明確:

  比喻論證,正反對比論證,道理論證,舉例論證。用魚與熊掌的比喻引出生與義不可得兼時應當舍生而取義的道理,接著從正反兩個方面對論點進行理論論述,最后進一步指出人人都有向善之心;第二段結合當時的社會現實從正反兩個方面舉例論證保持本心的重要性。

  3你能夠從所了解的詩句或事例中找出能證明文章論點的詩句或事例嗎?

  (三)探究重難點句子含義:

  1、“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欲”可以指哪些事情?“所惡有甚于死者”,“所惡”可以指哪些事情?

  明確:

  這里的“所欲”應指正義的事業,如:為人民大眾作有利之事,為國家建設做事,為了別人安危挺身而出等;這里的所惡”應指不正義的事。不合法不道德的事情,如:叛變國家,貪污受賄,濫用職權,殺人放火等危害國家危害人民的事。

  2、“本心”具體指什么?這與“舍生取義”有何聯系?

  明確:

  “本心”具體指“羞惡之心”,“義”產生于“羞惡之心”,有“羞惡之心”,才會按“義”的原則行事,才有可能在關鍵時刻舍生取義。

  五.精美朗讀,品讀“義”的語言

  在《〈孟子〉二章》里同學們已經領會到了孟子散文的語言特色:語言自然流暢,節奏感強,富有文采和氣勢。在課文中找出能夠

  體現這些特點的句子品讀。

  集體探究論點

  回答教師提問,闡述自己觀點并說明理由

  課堂上座位相鄰的學生自由組合,四人一組,探究論點的提出方式,并闡述理由。

  同桌探究,從課文中找出不同論證方法的句段,加以說明。最后集體整理。

  學生發表看法,集體交流、理解

  多名學生闡述自己的理解,整理記憶

  找出語句并朗讀

  賞析品味

  明確論點,把握議論文的靈魂

  引導學生明確比喻的妙用,就更好的理解了論點的提出。設計由此及彼,由淺入深,引出“生”與“義”的論題來,自然,易懂。

  理解論證方法,進一步理清文章論證思路。

  豐富積累

  通過重點詞句的理解,猶如一個投入湖面的石子,從而濺起文章這池湖水的漣漪,突破重難點。

  在誦讀中欣賞品味,學生的感受會更深刻。

  教學內容及問題情境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六、領悟思想,拓展延伸“義”

  時空連線,設置情境.從下面的問題中任選一個回答,假若我是節目主持人,同學們是孟子,穿越二千多年的時空隧道,請回答我的問題:

  1、社會,面對越來越多的誘惑,面對人生的各種考驗,你該如何舍生取義?

  梳理:

  把“道德”、“正義”放在首位,勇于識別真、善、美、假、惡、丑,堅定自己的政治立場,不受各種各樣變相的“利”的誘惑,不去做不道德、不正義、不合法的事,做一個正直的人,品德高尚的人,一個對國家、對集體、對社會、對他人有用的人。

  2、講述一個體現“義”的故事,用一句話概括你所理解的“義”。

  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總結回顧:

  同學們,孟子以自己的行為實踐著自己的人生主張,孱弱的身軀擔負著民族的大義。面對散發著孟子生命氣息的文字,我們的心中充滿了崇敬,但卻不要認為高不可及。舍生取義,是這樣的崇高與豁達,是這樣的平凡與偉大;這是男兒舍身報國的壯志雄心,這是中華兒女報效母親的赤膽忠心,更是我們建設和諧社會的行為準則。讓我們高吟《魚我所欲也》,保持自己固有的本心,譜寫現實生活的舍生取義的'壯麗篇章。

  學生結合對課文內容的理解,結合自己的生活體驗,發表自己的看法

  講述體現“義”的故事,進行說話練習

  體會教師的總結語,接受情感教育。

  教師通過兩個活動設計,為學生創設情境,再度理解文本內涵,根據自己的閱讀體驗和生活體驗,讓學生發表自己見解,補充事例對課文主旨進行拓展,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口語表達能力。

  教師慷慨的總結語,讓學生在此感受文本主旨,接受情感教育

  作業設計現實生活中,面對著義和利,你一定也作過許多次選擇,其中哪一次對你的影響最大,給你的印象最深?請以“選擇”為話題寫一篇小作文。

  和孟子學生活:孟子的“浩然之氣”

  何謂“浩然之氣”?孟子說:“其為氣也,至大至剛,以直養而無害,則塞于天地之間。其為氣也,配義與道;無是,餒也。

  孟子聲稱,“吾善養吾浩然之氣”。

  何謂“浩然之氣”?孟子說:“其為氣也,至大至剛,以直養而無害,則塞于天地之間。其為氣也,配義與道;無是,餒也。是集義所生者,非義襲而取之也……行有不謙于心,則餒也。我故曰,告子未嘗知義,以其外之也。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長也……”(《孟子公孫丑上》)

  這段話的意思是:“那一種氣,最偉大,最剛強。用正義去培養它,一點不加傷害,就會充滿上下四方,無所不在。那種氣,必須與義和道配合;缺乏它,就沒有力量了。那一種氣,是由正義的經常積累所產生的,不是偶然的正義行為所能取得的。只要做一件于心有愧的事,那種氣就會疲軟了。所以我說,告子不曾懂得義,因為他把義看成心外之物。(我們必須把義看成心內之物),一定要培養它,但不要有特定的目的;時時刻刻地記住它,但是不能違背規律地幫助它生長。”

  孟子說:“不得于心,勿求于氣,可。”“夫志,氣之帥也;氣,體之充也,夫志至焉;故曰:‘持其志,無暴其氣’。”我們可以這樣理解,“浩然之氣”是一種合于自然,通于宇宙的具有某種實體意味的感性力量。這種感性力量的形成有一個內在的源泉,那就是人的心志,人的道德心靈。故“浩然之氣”是既感性又超感性。這種“超”是內在的超越而非向外馳騖的超越。“浩然之氣”的形成是一種道德人格的精誠的修煉過程,這一修煉過程具有一種無目的的目的性,并從而化成“天人合一”(人與自然同一,理性與感性同一)的境界。可以說,“浩然之氣”其實就是“善”達到極境時所放射的“美”的光輝。它是善的巨大力量與美的強烈感染力的內在統一,是一種崇高美。

  宋人文天祥《正氣歌》撼人心魄地呈示了“浩然之氣”所具的崇高美——

  天地有正氣,雜然賦流形。

  下則為河岳,上則為日星。

  于人曰浩然,沛乎塞蒼冥。

  皇路當清夷,含和吐明庭。

  時窮節乃見。一一垂丹青。

  在齊太史簡,在晉董孤筆。

  在秦張良椎,在漢蘇武節。

  為嚴將軍頭,為嵇侍中血。

  為張睢陽齒,為顏常山舌。

  或為遼東帽,清操萬冰雪。

  或為出師表,鬼神泣壯烈。

  或為渡江楫,慷慨吞胡羯。

  或為擊賊笏,逆豎頭破裂。

  是氣所磅礴,凜冽萬古存。

  當其貫日月,生死安足論。

  地維賴以立,天柱賴以尊。

  三綱實系命,道義為之根。

  孟子的“浩然正氣”就是他一貫表白的:“居天下之廣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與民由之,不得志,獨行其道。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故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說不能。”“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說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

  “這是兩千年來始終激勵人心,傳頌不絕的偉詞名句。它似乎是中華民族特別是知識分子的人格理想。很明顯,這種理想的道德人格并不是宗教性的精神,而是具有審美性灼灼光華的感性現實品格;它不是上帝的忠誠的仆人,而勿寧是道德意志的獨立自足的主體。”

  從孟子到文天祥,再到近代以來的無數仁人志士,正是以那種驚天地泣鬼神,輝映千古的“浩然正氣”鑄就了我們民族的脊梁,開拓著中國的希望。

  孟子故事

  戰國時期著名的儒家大師。我游說各國君王,對天下施行仁政。君輕,社稷次之,民為貴。是孟子很有名的儒家思想

  有個小故事,明太祖看過孟子這本書后,嚇了一跳,這思想可不利于我統治啊。馬上下命令把孟子從孔子身邊拉下來。這遭到無數讀書人的誓死抵抗。

  西方的一位學者讀到孟子的時候。也嚇了一跳,天哪,沒想到中國幾千年前就有這么民主的思想

  1、始作俑者

  這句成語出自于《孟子·梁惠王上》:“仲尼(孔子)曰:始作俑者,其無后乎!為其象人而用之也。”

  戰國時,有一次孟子和梁惠王談論治國之道。孟子問梁惠王:“用木棍打死人和用刀子殺死人,有什么不同嗎?”

  梁惠王回答說:“沒有什么不同的。”

  孟子又問:“用刀子殺死人和用政治害死人有什么不同?”

  梁惠王說:“也沒有什么不同。”

  孟子接著說:“現在大王的廚房里有的是肥肉,馬廄里有的是壯馬,可老百姓面有饑色,野外躺著餓死的人。這是當權者在帶領著野獸來吃人啊!大王想想,野獸相食,尚且使人厭惡,那么當權者帶著野獸來吃人,怎么能當好老百姓的父母官呢?孔子曾經說過,首先開始用俑(古時陪同死人下葬的木偶或土偶)的人,他是斷子絕孫、沒有后代的吧!您看,用人形的土偶來殉葬尚且不可,又怎么可以讓老百姓活活地餓死呢?”

  根據孔子“始作俑者,其無后乎”這句話,后人將“始作俑者”引為成語,比喻第一個做某項壞事的人或某種惡劣風氣的創始人。

  2、五十步笑百步

  戰國時代,諸侯王國都采取合縱連橫之計,遠交近攻。

  戰爭連年不斷,可苦了各國的老百姓。孟子看了,決定周游列國,去勸說那些好戰的君主。孟子來到梁國,去見了好戰的梁惠王。梁惠王對孟子說:“我費心盡力治國,又愛護百姓,卻不見百姓增多,這是什么原因呢?”

  孟子回答說:“讓我拿打仗作個比喻吧!雙方軍隊在戰場上相遇,免不了要進行一場廝殺。廝殺結果,打敗的一方免不了會棄盔丟甲,飛奔逃命。假如一個兵士跑得慢,只跑了五十步,卻去嘲笑跑了一百步的兵士是‘貪生怕死’。”

  孟子講完故事,問梁惠王:“這對不對?”梁惠王立即說:“當然不對!”孟子說:“你雖然愛百姓,可你喜歡打仗,百姓就要遭殃。這與五十步同樣道理。”

  成語比喻那些以小敗嘲笑大敗的人。又以“五十步笑百步”來比喻程度不同,但本質相同的做法。

  《魚我所欲也》的優秀教學設計 4

  一、教學目標

  1.積累文言詞匯,能夠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通過合作探究,掌握作者的論點及論證方法。

  3.體會作者舍生取義的觀點,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理解作者的觀點,學習本文的論證方法。

  教學難點:理解孟子舍生取義的觀點的內涵。

  三、教學方法

  講授法、朗讀法、小組討論法。

  四、教學過程

  (一)設置情境,導入新課

  同學們,人生在世不過短短百年,但是在這短暫的一生中,我們會遇到無數需要做出選擇的事情,小到選擇今天吃什么,去哪里玩,大到可能會面臨生與義的選擇,當你們面臨這樣的選擇時,又會把自己心中的天平傾向哪一邊呢?有同學說了文天祥的一句詩“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還有的同學說到夏明翰曾經說過“砍頭不要緊,只要主義真。殺了夏明翰,還有后來人”。看來大家在生與義之間都選擇了后者,今天就讓我們共同走進孟子的《魚我所欲也》,看看在生與義之間孟子是如何進行選擇的。(板書:魚我所欲也)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教師范讀,注意字音、停頓、節奏等。

  明確:字音規范,語氣適中,節奏準確,重音恰當。

  2.學生自讀,解決重點字詞。

  明確:①得:通“德”,恩惠,感激。

  ②為:今為(介詞,為了)宮室之美而為(接受)之;

  由是則可以避患而有不為(動詞,做)也。

  (三)品析語句,合作交流

  1.同桌交流,借助工具書和課下注釋疏通文意,找出文章中的中心論點。

  明確: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板書:生、義)

  2.文章的論點是怎樣提出來的?為什么不直接提出來?

  明確:論點是由“魚”和“熊掌”的比喻引出來的,因為“魚”與“熊掌”是人人皆知的美味,而“熊掌”是其中更美味的。二者不可兼得,取其中更美味的,合乎情理也符合邏輯。由此及彼,由淺入深,引出“生”與“義”的論題來,自然,明曉。

  3.小組討論,孟子為了闡明自己的論點,運用了哪些論證方法逐層展開?

  明確:①比喻論證。

  “舍魚而取熊掌”是一個巧妙而貼切的比喻,提出“魚”和“熊掌”都是好吃的東西,但如果兩樣不能同時得到,那就舍魚而取熊掌。接著,提出“生”和“義”兩樣都很貴重,在兩件事不能同時并得的情況下,就必須擇優而取。

  ②正反對比論證。

  生和義比,義比生更可貴;死與不義比,不義比死更可惡。又用假設方式(“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與事實做對比,贊揚了舍生取義的人。最后用“不食嗟來之食”與“萬鐘則不辨禮義而受之”做對比,贊揚了舍生取義的精神,批判了那些只貪圖榮華富貴而不顧禮義廉恥的權貴們。這就起到了突出中心思想的作用。

  ③道理論證。第一段主要采用的論證方法。

  ④舉例論證。第二、三段主要采用的論證方法,舉“窮人不食嗟來之食”的事例,推理更加有力,強調了要講“義”,不能忍受羞辱,“蹴爾而與之”連乞丐都不接受,何況是把“義”看得很重的人了;舉“萬鐘則不辨禮義而受之”的事例,批判了那些只貪圖榮華富貴而不顧禮義廉恥的權貴們。(板書:比喻、道理、對比、舉例;舍生取義)

  4.結合本篇文章及以前學過的文章,思考總結孟子文章的語言特點。

  明確:氣勢充沛,感情強烈,富于鼓動性,有很強的感染力和說服力。

  (四)拓展延伸,小結作業

  1.學完本篇文章,在現在這個社會,面對愈來愈多的.誘惑,面對人生的各種考驗,我們應當做出怎樣的選擇呢?

  2.師生互動總結。

  3.作業:現實生活中,面對著義和利,你一定也作過許多次選擇,其中哪一次對你的影響最大,給你的印象最深?請以“選擇”為話題寫一篇小作文,字數不限,要有自己的真情實感。

  五、教學反思

  本文是一篇文言文,在教學過程中應該注重文言文的特點,進行反復地誦讀,讓學生讀通、讀懂、讀出韻味。學生能夠在讀中明確孟子的性善論的思想,通過教師的引導,能夠學會辯證地分析與認識作者“舍生取義”的觀點,使文化得到真正意義上的傳承與發展。注重了學生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培養,使三維目標得以很好地實現。

  《魚我所欲也》的優秀教學設計 5

  教學目的

  1、積累文言文詞,品味語言情致;

  2、理解作者思想,思考現代人生;

  3、訓練語言思維,強化朗讀背誦。

  教學難點

  1、文章論點及論證方法;

  2、文章“義”的理解及其現實意義。

  教材設計

  本文說理較深,對初中學生來說,文字理解也存在一定的難度。基于此,學習課文前,首先安排學生做好課前預習,疏通文意;其次,利用互聯網查找作者的相關資料,并設計課件;最后,通過自主、合作、探究,完成課文學習及拓展學習。

  教學過程

  一、導入解題

  作者情況介紹,由學生以小組為單位,交流查找的資料來完成,教師選出具有代表性的課件,向大家展示。

  孟子(約前372—前289),名軻,鄒(今山東鄒縣)人。是孔子之后戰國中期儒家學派的代表人物。他曾游梁,說惠王,不能用;乃見齊宣王,為客卿。宣王對他很客氣,可是也始終不用。于是孟子歸而述孔子之意,教授弟子。孟子死后,門人萬章、公孫丑等記其言行,為《孟子》七篇。

  《孟子》的思想核心是“仁”“義”,是孔子思想的發展。其散文氣勢充沛,感情強烈,富于鼓動性;善于運用譬喻來陳說事理,辨認是非,既能引起人們的注意,又增強了說服力。《魚我所欲也》一文就較好地體現了這些特點。

  二、整體感知

  1、朗讀。

  1)在自由散讀的基礎上抽讀(4名左右),抽讀學生可任意選取文段朗讀,其他學生認真聆聽,并作好點評準備。

  2)朗讀點評(由學生完成,教師點撥、引導即可)。

  點評著重強調咬字、語氣、節奏、斷句等幾個方面,注意突出演講式朗讀的特點。

  3)全班根據以上朗讀點評的要點,齊聲朗讀課文。

  2、串譯課文,了解大意。

  學生相互交流預習成果,對于小組內共同出現的問題,提交全班討論。

  課文翻譯放在預習中完成,課堂上只解決學生難解的詞、句。對于詞語的解釋,盡量用成語積累的方法,做到古今溝通。例如:

  欲(欲蓋彌彰)兼(德才兼備)(風雨兼程)

  患(后患無窮)喪(喪盡天良)

  屑(不屑一顧)與(與人為善)

  已(死而后已)舍生取義(出自課文)

  ……

  3、熟悉課文,概括文意。

  要求學生在預習的基礎上,再次自由朗讀課文,并用最簡潔的一句話概括課文內容。

  學生概括不要強求統一,關鍵是要引導他們學會抓住課文中一些警句進行思考。

  參考答案:人生常常面臨各種各樣的抉擇,在關鍵時刻應作出正確的選擇。

  三、再讀課文,理解文意

  要求學生根據前面所學課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憂患,死于安樂》積累的有關議論文知識,以小組為單位討論以下問題:

  1、課文的論點是什么?結合課后練習,思考你贊同哪一種說法,為什么?

  2、為了闡明觀點,文章運用了哪些論證方法,找出來,大家交流。

  3、課文導語說“文中孟子對于‘義’的論說,對于今人仍不無啟迪”,想想你從課文中得到了哪些啟迪,整理思路并與小組同學交流。

  說明:以上問題采取小組內自主、合作的方式完成,小組內每個同學承擔一道思考題,思考結果交由小組討論,組長記錄討論結果,并由中心發言人匯報討論成果。

  第一題的回答,不要強調答案的統一,注意要求學生做到有理有據,言之成理。

  第二題論證方法,學生往往比較熟悉舉例論證,至于比喻論證、對比論證,可能相對生疏一些,教師不妨運用淺顯易懂的例子,以幫助學生理解。

  第三題的回答要強調學生個性化的.理解,啟迪不必局限在某一、二個方面,只要和課文內容相關,都應該肯定。

  四、自主質疑,探究學習

  此環節主要培養學生探究性學習的意識,要求學生圍繞課文內容,質疑問難,提出有一定創新價值的問題,教師可從中選取有代表性的問題,由學生小組探討,全班交流。

  說明:這個環節,學生質疑提問應提前布置,由學生在課前完成,上課前提交問題即可。另,學生的提問,教師也可給予一定的啟發、點撥,注意問題的質量。

  參考問題:

  1、課文中“本心”指人的天性,那么從全文看,作者認為人應該具有怎樣的天性呢?按照你的理解,人的天性除課文所指外,還應該有哪些?不妨說說。

  參考答案:人有四種“本心”:同情心、羞恥心、恭敬心、是非心。人的這四種“本心”不必要求學生的回答完全一致,只要意思大致相同即可,也不必僅局限在這四種回答里。

  2、能否為課文補充一、二個現實材料,以突出論點。

  五、朗讀背誦,積累鞏固

  課堂背誦,可采用多種方式指導學生完成。例如:運用幻燈,打出相應的譯句,由學生在課文中找出原文進行誦讀,記憶;學生相互間提問背誦,教師抽查背誦等。

  六、比較閱讀,拓展學習

  1、教師提供相關資料,學生回家查閱,并同課文進行閱讀比較,看看它們各自表現出怎樣的價值取向。

  參考資料:文天祥《過伶仃洋》、夏明翰“就義詩”、裴多菲《愛情,自由》、李清照《夏日絕句》、陳毅《梅嶺三章》、葉挺《囚歌》等。

  2、查閱“嗟來之食”的故事,與課文比較,看看內容上有哪些不同,思考為什么有這樣的不同。

  3、孟子主張的“義”運用到現實生活中可作哪些理解?它有沒有現實意義?搜集整理資料具體分析說明。

  《魚我所欲也》的優秀教學設計 6

  教學目標:

  1、反復誦讀,疏通文義。

  2、探究本文的論證思路,學習本文的論證方法。

  3、品味《孟子》散文的語言藝術。

  4、了解孟子“舍生取義”的道德主張。學會正確抉擇,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

  教學重難點:

  1、探究本文的論證思路,學習本文的論證方法。

  2、了解孟子“舍生取義”的道德主張。學會正確抉擇,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假如你遇見了這樣的情況:你看上了一本書,是你十分渴望買下來的;然而這個月又是母親的生日,你很想給她買個生日蛋糕讓她開心。這時,你發現零花錢只夠做其中的一件事,你應該怎么選擇呢?說說你的選擇并談談你的理由。(學生回答)

  正如這件事一般,世間有很多事,都會面臨著不同選擇的時候,然而,二者只能擇其一,十分難抉擇。不過,也許抉擇標準有時也是可以判斷的,學過《魚我所欲也》一文,你也許就會找到答案。

  二、教學新課

  目標導學一:朗讀文章,解讀文意

  1、朗讀文章,借助工具書排除字音問題。

  2、反復朗讀文章,注意在朗讀的過程中把握文章內容。

  3、在朗讀的過程中注意以下停頓。

  (1)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2)使/人之所惡/莫甚于死者

  (3)鄉/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宮室之美/為之

  (4)是/亦不可以已乎

  4、教師指導,學生翻譯文章內容,教學過程中注意把握下列文言詞的用法。

  【通假字】

  “辟”同“避”,躲避。例:故患有所不辟也。

  “辯”同“辨”,辨別。例:萬鐘則不辯禮義而受之。

  “得”同“德”,感恩、感激。例:所識窮乏者得我與?

  “與”同“歟”,語氣詞。例:所識窮乏者得我與?

  “鄉”同“向”,先前、從前。例:鄉為身死而不受。

  【一詞多義】

  ①為:為宮室之美(為了,介詞)

  由是則可以辟患而有不為也(做,動詞)

  ②得:故不為茍得也(取得)

  所識窮乏者得我與(同“德”,感恩、感激)

  ③與:所識窮乏者得我與(同“歟”,語氣詞)

  呼爾而與之(給予)

  目標導學二:分析文章,把握文章內容

  1、請學生概括文章第一段的大意,即分析引論部分,說出本文的中心論點是什么。

  明確:第一段論證了人皆有羞惡之心,應該做到“舍生取義”。中心論點是: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

  2、文章開頭寫“魚”和“熊掌”有什么作用?

  明確:魚和熊掌兩樣東西的價值不同,魚低賤而熊掌珍貴。二者不能同時得到,必然舍棄魚而選取熊掌;同理,生命和正義的價值也不同,正義要比生命重要得多,二者不能同時得到的情況下,必須舍棄生命選取正義。這里運用了類比推理,提出了“舍生取義”的中心論點。

  3、概括本文的意思。

  明確:人生常常面臨各種各樣的抉擇,在關鍵時刻應做出正確的選擇。

  目標導學三:探究文本論證思路,把握文本論證方法

  1、本文的論點是怎樣提出來的?為什么不直接提出來?

  明確:本文論點是由“魚”和“熊掌”的比喻引出來的。先設喻而后提出論點,這是因為“魚”與“熊掌”是人人皆知的美味,而“熊掌”是其中更美者。二者不可兼得,取其中最美者合乎情理也符合邏輯。由此及彼,由淺入深,引出“生”與“義”的論題來,自然明曉。

  2、論點提出以后,文章是怎樣圍繞論點逐層論述的?

  明確:提出“生與義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的論點后,首先從正面指出人之所以能“舍生取義”,是因為人皆有“欲生不為茍得,惡死有所不辟”的思想。然后再從反面說明,如果人只是欲生惡死,那么什么事都可以做得出來;可是事實上,“義”超過了“生”,所以人能夠不貪生,不避死。這種羞惡之心,人人皆有,賢者更能保持而不喪失。接著舉例說明,以乞人不受不義之食為例,從正面論證“舍生取義”是人之共性。以萬鐘雖好也不能受為例,從反面強調了舍義取利是喪失本心。隨后用一組排比句,對不辯禮義而貪求富貴的行為加以批判,并以“此之謂失其本心”收束全文,照應開頭。

  3、列舉本文主要的論證方法,并說明其作用。

  明確:

  (1)比喻論證。用比喻論證引出論點。以生活常理為喻引出生與義無法兼顧的情況下應該舍生而取義的結論(主旨)。

  (2)舉例論證。舉“一簞食,一豆羹”為例告訴我們,看似微不足道的東西,在關乎生命的時候,也能考驗一個人的`品德。舉“萬鐘”為例,說明喪失本心的表現。

  (3)對比論證。將“一簞食,一豆羹”與“萬鐘”做對比,讓人認識到貪求富貴行為的不值得,也讓人醒悟到本心的喪失是一個漸變的過程,人應該時時反省自己才行。

  目標導學四:品味文本語言藝術

  這篇文章主要運用了哪些修辭方法?

  明確:運用了比喻、對比、排比等。

  比喻。“舍魚而取熊掌”是一個巧妙而貼切的比喻,恰當地說明了在人們所喜愛的兩件事物不能同時兼得的情況下,就必須擇優而取。“一簞食,一豆羹”也是比喻,說明飲食對饑餓者雖然重要,但不合乎禮義也寧死不食,從而證明了“義”重于“生”,突出了主題。

  對比。生和義比,義比生更可貴;死與不義比,不義比死更可惡。又用假設方式與事實做對比,贊揚了舍生取義的人。最后用“不食嗟來之食”與“不辯禮義而受萬鐘”做對比,贊揚了舍生取義的精神,批判了那些只貪圖榮華富貴而不顧禮義廉恥的權貴們,這就起到了突出中心思想的作用。

  排比。通篇皆是,既有助于逐層深入分析,又能增強文章的氣勢和論辯力量。

  目標導學五:拓展延伸,抒發感悟

  結合我們上課導入的問題,學了本篇文章之后,你將會如何面對生活中的抉擇呢?

  明確:生活中面對的抉擇有很多,但任何時候,我們的抉擇都應直面自己內心的善良,要知曉大義,不可僅因一時喜惡做出荒誕的選擇。

  三、板書設計

  提出論點:舍生取義——比喻論證

  論證

  方法正面:生——有甚于生——不為茍得

  反面:死——有甚于死——有所不辟

  得出結論:舍生取義

  舉例論證——不食嗟來之食、不辯禮義

  受萬鐘對比

  論證

  《魚我所欲也》的優秀教學設計 7

  教學目的:

  1、朗讀背誦文言課文。

  2、積累一些文言實詞和虛詞,學會翻譯文言文。

  3、學習本文對人生的正確抉擇。

  4、學習本文的論證方法。

  教學重點:

  積累一些文言實詞和虛詞,學會翻譯文言文。學習本文對人生的正確抉擇。

  教學時間:

  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預習

  1、讀準下列加點字的音:簞(dān)蹴(cù)茍得(ɡǒu)不屑(xiè)

  2、閱讀全文,對照課文注釋,試翻譯課文。

  二、導入

  1、家作品簡介:《魚我所欲也》選自《孟子告子上》,題目是編者加的。孟子(約前372~前289年),名軻,字子輿,鄒(山東)人,戰國時期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地位僅次于孔子,后世常以“孔孟”并稱。他生活在兼并戰爭激烈的戰國中期,政治主張“法先王”。其言論和行動的記載,保留在《孟子》一書中。此書不僅是儒家的重要學術著作,也是我國古代極富特色的散文專集。對后世散文家韓愈、柳宗元、蘇軾等影響很大。

  2、解題:孟子主張人性是善的,他認為人生而具有惻隱之心、羞惡之心、辭讓之心、是非之心。只要不使這些“善心”喪失,就在道德方面具備“仁義理智”。本文就是從這種理論出發,闡明了義重于生義重于利和不義可恥的道理。提出“舍生取義”的主張。孟子認為,如果把生命看得比義重就會做出各種不義的事情來。他對比了兩種生死觀,贊揚了那些重義輕生、舍生取義的人。斥責了那些茍且偷生、見利忘義的人。告誡人們要辨別義和利,不要失去“本心”。本文行文流暢,論證嚴密;引譬設喻,生動形象;排比鋪陳,氣勢恢弘。體現了《孟子》一書文筆的特點。

  三、正課

  1、朗讀課文,注意不讀錯音,讀好句子的節奏和重音,要讀得流暢,朗朗上口,讀出語言的氣勢和感情。

  2、請學生翻譯第一段,注意下列字詞的'解釋:

  得兼:同時得到。有甚于:比……更重要。如使:假如,假使。

  由是:按照這種方法。是故:因此,由此可見。非獨:不僅僅。

  勿喪:不喪失本心。

  3、請學生翻譯第二段。注意下列字詞的解釋:

  簞:古代盛飯用的圓竹器豆:古代盛飯或其它食品的器皿

  蹴爾:用腳踐踏著不屑:因輕視而不肯接受

  4、請學生翻譯第三段。注意下列字詞的解釋:

  萬鐘:鐘,古代的一種計量器名,六斛四斗為一鐘。本詞是指很厚的俸祿。

  何加:有什么益處。

  所識窮乏者得我與:所認識的貧窮的人感激我嗎。得通“德”,恩惠,這里是感激的意思。

  鄉為身死而不受:鄉,通“向”,以前。全句:從前為了禮義寧死也不接受。

  是亦不可以已乎:是,此、這的意思。已,停止、放棄。

  5、請學生翻譯整篇課文。

  6、再次朗讀課文。

  四、小結

  1、通假字

  (1)辟通避,躲避。例:故患有所不辟

  (2)辯通辨,辨別。例:萬鐘則不辯禮義而受之

  (3)得通德,感激。例:所識窮乏者得我與

  (4)與通歟,語氣詞。例:所識窮乏者得我與

  (5)鄉通向,從前。例:鄉為身死而不受

  2、一詞多義

  為:為宮室之美(為了,介詞)由是則可以避患而有不為也(做,動詞)

  得:故不為茍得也(得到)所識窮乏者得我與(感激)

  是:非獨賢者有是心(此、這)是天時不如地利也(這是)

  與:所識窮乏者得我與(通“歟”)呼爾而與之(給予)

  3、虛詞(注意“之”、“而”、“于”的用法)

  五、作業

  1、完成課內練習二

  2、熟讀課文,并背誦。

  第二課時

  一、預習

  1、朗讀課文,熟讀成誦。

  2、思考課后練習一、二、三題。

  二、導入:上節課,我們已經翻譯了全文,疏通了文意,這節課,我們將進一步探究文章的主要內容,文章主題和寫作特色。

  三、正課

  1、全班朗讀課文。

  2、提問:文章開頭寫“魚”和“熊掌”有什么作用?

  討論并歸納:魚和熊掌兩樣東西的價值不同,魚低賤而熊掌珍貴,二者不能同時得到,必然舍棄魚而選取熊掌;同理,生命和正義的價值也不同,正義要比生命重要得多,二者不能同時得到的情況下,必須舍生取義。這里運用了模擬推理,提出了“舍生取義”的中心論點。

  3、提問:“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欲”可以指哪些事情?

  4、提問:“所惡有甚于死者”“所惡”可以指哪些事情?

  5、提問:“故患有所不辟”“患”指什么?

  6、提問:“非獨賢者有是心”“是心”指什么?

  7、提問:為什么說“非獨賢者有是心,人皆有之,賢者能勿喪耳”?

  討論并歸納:孟子主張人性是善的。“人之初,性本善”但是只有有道德的人才能保持高尚的操守而不喪失善心(天性、天良)

  8、提問:我們學過《談骨氣》,文中有一個論據,說是古代有一個不接受不敬的施舍,

  最后餓死。這個論據與課文第二段用的是同一個典故。請用最簡練的一句話概括這個典故。

  歸納:貧者不受嗟來之食。

  9、提問:為什么高官厚祿誘惑不了?試舉例說明。

  10、提問:文中說得了“萬鐘”是為了什么?

  11、提問:作者認為這種作法如何?

  12、提問:作者列舉了兩種不同的人生觀,贊揚了什么樣的人,斥責了什么樣的人?

  13、提問:課文運用了許多兩兩相對的句子,它們的句式相同,意義相近或相反,試找

  出兩個這樣的句子,說說這樣寫的好處。

  14、提問:第三段運用了什么句式、有什么好處?(歸納:排比句式,加強語氣)

  四、小結

  本文闡明了義重于剩,義重于利和不義可恥的道理,提出了“舍生取義”的中心論點。他對比了兩種人生觀,贊揚了那些重義輕生、舍生取義的人,斥責了那些茍且偷生、見利忘義的人。告誡人們不辨禮義而貪求富貴的行為是不可取的。

  五、作業:

  1、完成課后練習一、二、三題。

  2、背誦課文。

  3、完成練習冊。

  《魚我所欲也》的優秀教學設計 8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積累文言字詞,品味語言情致。

  過程與方法:訓練語言思維,強化朗讀背誦。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理解作者思想,思考現代人生。

  【教學重點】

  對語句及中心的理解。

  【教學難點】

  對論證方法的理解。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方法】

  1.誦讀法

  2.質疑法

  【課時安排】

  二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解題

  孟子(約前372一前289),名軻,鄒(今山東鄒縣)人。受業于孔子之孫孔假的門人,是孔子之后戰國中期儒家學派最有權威的代表人物。他曾游梁,說惠王,不能用;乃見齊宣王,為客卿。宣王對他很客氣,可是也始終不用。于是孟子歸而述孔子之意,教授弟子。孟子死后,門人萬章、公孫丑等記其言行,為《孟子》七篇。

  《孟子》的思想核心是“仁”、“義”,是孔子思想的發展。其散文氣勢充沛,感情強烈,富于鼓動性;善于運用譬喻來陳說事理,辯論是非,既能引起人們的注意,又增強了說服力。《魚我所欲也》一文就較好地體現了這些特點。

  二、整體感知

  1.默讀課文,對照注釋掃除語音障礙。

  2.請兩名學生朗讀課文的兩個小節,讀后請其他學生指出讀錯的`字詞。

  3.教師運用投影將本課中的生字、詞打出,全班齊讀(或指名讀)。

  4.齊讀全文。

  5.學生自讀課文,參考注釋理解文章大意,有不懂之處(字、句)可以勾劃出來,準備進行質疑;有特別欣賞的語句也請勾劃下來,準備進行交流。

  6.請兩三名學生說說這篇文章的大概意思(不要求字字落實)。

  三、分步品味

  1.質疑及交流。

  前面我們說過,《孟子》的文章特點是氣勢充沛,感情強烈,富于鼓動性,有很強的感染力和說服力。通過剛才的整體感知,同學們一定有所感受。那么這篇文章所要論證的中心論點是什么呢?

  參考答案: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

  2.齊讀課文。

  3.讀后讓學生進行自由質疑或說說文中有哪些出彩的句子。

  4.教師提問:文中兩次提到“心”,在第一節中說:“非獨賢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賢者能勿喪耳!”在文章最后又說:“此之謂失其本心。”句中“是心”、“本心”各指什么?請依據原文回答。

  參考答案:“本心”就是能夠做到“舍生取義”的心,“是心”就是“這樣的心”,其義與“本心”相同。

  四、小結

  在人生面臨抉擇時,應當具備怎樣的價值標準?孟子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應當摒棄自私自利之心,將正義、道義放在首位。

  第二課時

  一、復習所學內容

  1.抽查朗讀情況。

  2.用媒體出示字詞,檢查對字詞的理解。或者由學生相互出題,考查對字詞及語句的理解情況。

  二、朗讀訓練,體會文意

  1.分組朗讀文中的排比句和對偶句,欣賞整齊而又有變化的甸式美;嘗試刪除某個句子,而后再讀,體會文章論說的氣勢;進行演講式背誦,感受其表達效果。

  2.跳讀課文,找出為論證中心論點,作者使用了哪些不同的論證方法,并思考本文作者的寫作意圖。

  明確:

  ①論證方法:道理論證(第一節)、舉例論證(第二節)。

  ②作者的寫作意圖:贊頌在面臨人生的抉擇時,將正義放在首位,而摒棄利己私心的做法。

  3.齊讀全文。

  三、課堂練習

  1.速讀課文第二節,說說本節是從哪幾個方面來論證在面臨人生的抉擇時應將正義放在首位的。

  2.對比閱讀以下幾則材料,聯系課文說說它們各自表現出了怎樣的價值取向。 材料一: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孟子) 材料二: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若為自由故,二者皆可拋。(匈牙利裴多菲) 材料三: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 材料四:砍頭不要緊,只要主義真。殺了夏明翰,還有后來人。(夏明翰)

  四、延伸思考

  思考、討論:在幾千年前,孟子就提出了“魚和熊掌不可得兼”的問題和應當“舍生取義”的觀點,那么在我們現代社會,面對愈來愈多的誘惑,面對人生的各種考驗,我們應當做出怎樣的選擇呢?

  (解說:引導學生聯系生活實際思考,對學生進行價值觀的教育。)

  五、課后延伸

  1.背誦課文。

  2.在課外查閱有關孟子、《孟子》的資料“嗟來之食”的故事以及吳晗《談骨氣》。

  《魚我所欲也》的優秀教學設計 9

  【設計思路】

  《魚我所欲也》是一篇邏輯嚴密、氣勢飽滿的議論文。關于課文的論點尚有爭議,有人認為是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也有人認為是保持本心的重要性。不管學生贊同哪種觀點,都應該讓學生了解本文圍繞觀點行文嚴密的特點,同時也讓學生體會本文運用排比增強感染力的特點。

  【教學目標】

  1、理解全文的論證邏輯。

  2、體會排比所形成的論證氣勢。

  【教學過程】

  1、導入新課:

  如果說孔子的仁是指一種內在修養,那么孟子的義就是指人所應遵循的道德規范。孔子對仁學有一種堅定的信念,即使為此獻出生命也在所不惜。而當義與生命在人生的天平上等待裁決時,孟子也會毫不猶豫地舍生取義。為什么孟子把義看得比生命還重要呢?當生與義不可同時擁有時,怎樣才能做到舍生取義呢?現在讓我們從孟子的《魚我所欲也》中尋找答案。

  2、整體把握:

  課文提出了舍生而取義這一中心觀點,作者是怎樣論證的呢?在第一段中,孟子通過列舉一組生活常識,深入淺出地告訴人們:在面臨抉擇的時候,人們總會選擇那些更加重要更有價值的事物。這可以看做全文的大前提。由此推演出一個十分具有說服力的結論:人們如果能夠把義看得高于生,就一定能夠做到舍生取義。如何做到這一點呢?二、三兩段中,孟子從事例和道理上說明了保持本心是舍生取義的前提條件。

  3、重點難點突破:

  進一步理解全文的內在邏輯:

  ⑴有的人舍生取義,是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惡有甚于死者,所以不做茍且偷生的事,有災禍也不躲避。這是從正面講為什么要舍生取義。假如人之所欲莫甚于生人之所惡莫甚于死,那么就會相反,凡是可以求生的手段,哪一樣都可以采用,凡是可以躲避禍患的`事,哪一樁都可以干。這樣正反對比就顯示出義的重要。

  作者強調有人把義看得比生命還重要是因為沒有喪失本心,這個本心在孟子看來就是指人善的天性,它包括惻隱之心,羞惡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以上是道理論證。

  ⑵二、三節是事例論證,兩種事例形成一種對比。雖然是一簞食,一豆羹,但很重要,決定著生死,但有人卻不受。而萬鐘雖多,只是為了宮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識窮乏者得我,不重要,但有人卻接受了。前者重義,后者不辨禮義,根本原因是一個保持了本心,而另一個喪失了本心。由此可見本心的重要,有了本心,人們就會重義,社會才能安定。

  四、拓展延伸

  1、小組交流搜集到的關于舍生取義的詩句、名言或故事。每小組推薦一個代表在全班交流。

  2、在網上收集資料,了解孟子所講的禮義與仁的區別。

  《魚我所欲也》的優秀教學設計 10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魚我所欲也》是一篇經典的傳統課文,選自《孟子·告子上》。它闡明了義重于生、義重于利和不義可恥的道理,提出舍生取義的主張。告誡人們要辨別義和利.不要失去“本心”。本文氣勢恢宏,論證嚴密,非常適合對中學生進行人生價值取向的教育。

  二、教學目標及重點、難點的設定

  《新課程標準》對中學階段提出了要求:“閱讀淺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釋和工具書理解基本內容。學會運用多種閱讀方法。能初步理解、鑒賞文學作品,受到高尚情操與趣味的熏陶”,結合本單元教學目標和教材自身特點,我把本課教學目標定為:

  1、知識與能力目標:積累常用的文言實詞、虛詞,逐步提高文言文閱讀能力。理解課文所闡述的“舍生取義”的觀點。

  2、與方法目標:注重朗讀,品味《孟子》散文的語言特色。學習孟子運用具體事例論證、正反對比論證和比喻論證的方法,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引導學生正確選擇,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做一個大寫的人。

  教學重難點:本文個別語句晦澀,學生理解課文有一定障礙,加之論證嚴密,因而疏通文意、積累文言實詞、虛詞和學習論證方法是本課的重點;理解孟子所闡述的“義”的含義,懂得生命的價值與意義是本文教學的'難點。

  三、教學方法

  本文是一篇經典的傳統古文,古人說:書讀百遍,其義自現。因此,誦讀是關鍵。它又是以議論為主,初中生學習起來可能興趣不大。因此,我認為喚起學習的興趣和信心是非常重要的。基于以上考慮,在教學中我主要采取以下三種方法:

  1、情境激趣法,通過圖片、故事等營造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2、誦讀教學法,讓學生在反復的誦讀中感受語言,體會文意,進行文化熏陶。

  3、辯論明理法,所謂真理愈辯愈明,在辯論中鍛煉口才,理解文意,從而展現學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能力。

  四、教學過程

  1、情境激趣,重視熏陶感染

  朗誦《過零丁洋》,這是文天祥在民族大義面前毅然選擇死亡的千古絕唱。在漫漫歷史長河中,有眾多像他這樣作出無悔選擇的人們,是什么原因讓他們做出這樣的選擇呢?

  天祥寧死不降元、夏明翰英勇就義、狼牙山五壯士跳崖……這些悲壯的英雄故事是同學們耳熟能詳的,很容易進入情境,能夠很順暢的走進對生死抉擇和人生價值的探討。這一環節大約用時3分鐘。

  2、反復誦讀,體味文意。

  一讀,讀出節奏。聆聽錄音朗讀,明確停頓。

  二讀,讀出氣勢。大聲朗讀,鞏固一讀成果,并嘗試讀出孟子散文的氣勢。

  三讀,讀出疑難。互相提問讀,在朗讀中理解字詞句義,并同桌互相質疑討論。把不能解答處圈出來,老師點撥理解。

  四讀,讀出句式。找出文中的排比句、反問句、對偶句,分小組朗讀,體會這些語句的表達效果。

  五讀,讀出感悟。合作交流,體會文意。

  帶著問題走進課文:

  ①你認為本文的觀點是什么?你如何理解?

  ②圍繞這個觀點,作者是怎樣展開論述的?

  新課標指出,應充分調動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意識,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在這一環節中,我主要采取討論合作式學習的方法,讓學生自主的討論交流,在我的引導下逐步理解本文觀點,理清論據和主要的論證方法。

  3、現實生活中還有這樣的現象嗎?你認為今天“義”指什么?該怎樣堅持?

  課文所述的都是有關人生大義,與同學們相距甚遠。而現實生活中,人們對“義”的理解存在偏差,在“利”的面前不能堅守。新課標指出,語文課程應重視提高學生的品德修養和審美情趣,使他們逐步形成良好的個性和健全的人格。在這里,我想引導學生從課文走向生活,通過對文中觀點的思考,結合現實中的現象,作出屬于自己的評價。從而明確今天該怎樣堅持“義”,該怎樣面對人生的抉擇。這個環節大約用時15分鐘。

  4、教師小結

  歷經兩千多年的滄桑,孟子的思想依然散發著巨大的生命力。今天我們走進孟子,去思索人生,明天我們吟誦孟子,去走好人生,實現價值。愿孟子倡導的精神,代代相傳,世世不朽。這個環節大約用時2分鐘。

【《魚我所欲也》的優秀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魚我所欲也》的優秀教學設計07-23

教學設計:魚我所欲也03-29

魚我所欲也教學設計04-11

魚我所欲也教學設計06-13

魚我所欲也 教學設計04-02

魚我所欲也教學設計11-04

魚我所欲也教學設計08-07

《魚我所欲也》教學設計06-19

《魚我所欲也》教學設計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