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的學問多》小學思想品德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對日常的飲食習慣進行思考和探索,并對日常飲食習慣進行評價。
2.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幫助自己健康成長。
教學準備:
1.教師淮備各種食物的照片、圖片或實物,以及碗、盤子圖片。
2.師生共同調查食物營養的有關知識。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我的自助餐菜單
活動過程
1.情境模擬,導入活動。
(1)教師將講臺布置成餐桌的樣子,在上面擺放各種食物,包括主食、蔬菜、水果、奶制品、蛋、肉類等,可以用實物,也可以用圖片代替。
(2)教師談話導入活動:今天我們一起來吃自助餐,請你自己來挑選食物。
2.活動討論:學生上臺進行選擇,在組內互相介紹自己挑選的食物,并相互評價食物的搭配是否合理。
3.教師提問:大家知道各種食物中有哪些營養嗎?教師指名幾位學生發言,并根據學生的發言,相應地傳授有關食物營養的知識。
4.小結要點:這些都是我們經常吃的食物,每種食物都是有營養的,缺少任何一種都會影響我們的身體健康。
5.閱讀教科書第26頁的知識卡片。
6.小調查:昨天晚上你吃了什么,畫一畫。教師請一位或兩位學生上講臺將自己的晚餐畫在教師制作的碗、盤教具中,然后貼在黑板上。.
7.大家評一評:這幾位同學的晚餐搭配得合理嗎?學生暢所欲言。教師進行評議。
8.同桌互相評議對方的晚餐,并說出改進的建議。
9.小設計:根據所學知識,為自己設計一日三餐的健康食譜。
活動拓展
將課堂學習深入家庭生活,開展“我是小小營養師”的實踐活動,讓孩子嘗試為家庭設計一日三餐的食譜。
第二課時:飯桌上的文明
活動準備
1.師生共同排演小品(內容詳見場景1和場景2)。
2.教師制作“文明星”。
活動過程
1.教師談話導入:我們從一個人在進餐時做得好不好,可以看出他是不是一個講文明的孩子。今天,我們一起來討論怎樣進餐才算文明進餐?
2.表演討論:讓學生扮演不同的角色在不同的場所進餐的行為。
場景1:進餐前,桌上的菜都擺好了,兩個小朋友坐在飯桌旁。一個孩子說:“爸爸媽媽怎么還不盛飯呀,我的肚子可餓了。”另一個孩子說:“碗筷都還沒擺,怎么吃呀?”
(1)學生表演。
(2)教師提問:你們認為碗筷應該由誰來擺?
(3)學生討論,教師指名說。
場景2:進餐前,桌上的碗筷已經擺好了,空了幾張椅子,爺爺奶奶站在桌子旁邊。一個孩子說:“開飯啦!”另一個孩子向餐桌沖去,邊跑邊說:“我最小,我先坐!”
(1)學生表演。
(2)教師提問:請你們對剛才的`這段表演發表自己的看法。
(3)學生暢所欲言。
(4)教師小結:中國有尊老敬老的傳統,就餐時讓長者先入座是一種禮貌。
(5)再次表演:有誰能給大家把剛才的情景用文明的進餐行為再表演一下。
3.行為活動——文明星送給誰?
(1)看教科書第30頁的圖片,給圖片中的小朋友送文明星。
(2)由各小組根據自己平時觀察到的進餐時的各種現象編自演故事情節,由其他的小組進行評選“文明星”的活動。
活動拓展
開展“文明星進我家”活動,爭取家長的配合,一個月后利用班會時間進行家庭行為習慣的評比。
【 《吃的學問多》小學思想品德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小學《剪枝的學問》教學設計范文06-26
《懷疑與學問》教學設計06-09
《剪枝的學問》教學設計04-05
懷疑與學問教學設計07-29
懷疑與學問教學設計03-07
《懷疑與學問》教學設計05-29
懷疑與學問教學設計06-29
剪枝的學問教學設計12-17
《剪枝的學問》教學設計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