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的語文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聯系生活體驗和語境,感悟和理解詩句的含義,領略詩歌的藝術魅力。
2、品味詩歌語言的凝練、優美,培養學生賞讀詩歌的能力。
3、追求美好人生,樹立崇高而遠大的理想。
【教學重點、難點】
1、重點:
通過誦讀,理解詩歌蘊含的哲理;體會詩歌構思精巧、語言精美的特點。
2、難點:
理解詩中的意象,聯系生活體驗,體會詩中的思想感情。
【教學準備】
寫好生字詞的小黑板、錄音機、朗誦帶。
【教學過程】
一、導語設計
理想是什么?一本詞典上說,是對未來事物的想像或希望;一本詞典上說,是對美好未來的設想。一個人有一個人的理想,一個民族、一個國家有一個民族、一個國家的理想。如果了解19世紀中葉以來,中國人民為理想而奮斗的歷史,如果我們正在孕育人生的理想,那么,讀這首詩就會感到分外親切。“從19世紀中葉到20世紀中葉的一百年間,中國人民的一切奮斗,都是為了實現祖國的獨立和民族的解放,徹底結束民族屈辱的歷史。這個歷史偉業,我們已經完成了。”這就是說,那一百年間,中國人民的理想是祖國的獨立和民族的解放,奮斗的結果是1949年建立了新中國,中國人民站起來了。“從20世紀中葉到21世紀中葉的一百年間,中國人民的一切奮斗,則是為了實現祖國的富強,人的富裕和民族的偉大復興。這個歷史偉業,我們黨領導全國人民已經奮斗了50年,取得了巨大的進展,再經過50年的奮斗,也必將勝利完成。”這就是說,今天中國人民的理想是祖國的富強,人民的富裕和民族的偉大復興。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宏偉事業需要我們去建設,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將在我們的手中實現,黨和人民殷切期望我們志存高遠,在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廣闊舞臺上,充分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展現自己的人生價值,努力創造無愧于時代和人民的業績。青少年時期正是樹立理想的時期,讀《理想》這首詩,會得到不少有益的啟示。
二、整體感知
1、檢測字詞、掃通障礙:
找一名學生讀“讀一讀 寫一寫”中的字詞;學生領讀,老師出示投影,糾正重點字詞。
寂寥(liáo):寂靜;空曠。
玷污(diàn):弄臟,比喻辱沒。
詛咒(zǔ zhòu):原指祈禱鬼神加禍于所恨的人,今指咒罵。
洗濯(zhuó):洗。
可望不可即:只能遠遠看見而不能接近。即,靠近、接觸。
倔強(jué jiàng):(性情)剛強不屈。
2、朗讀:
要求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先各自練讀,再全班齊讀。
3、請同學們逐節探究理解每一節詩的意思:
研討方式:四人一組合作探究,提出疑問,共同解疑。每節由兩組代表報告探究結果,不能解決的疑問可請全班同學研究,或請老師解答。再齊聲朗讀。
4、老師點撥解疑:
⑴ 第一節中從石到火,從火到燈,從燈到路四個比喻是連環的,這在修辭手法上又叫“頂針”:即用前一句的結尾部分(詞語或句子)作后一句的開頭部分,使語句遞接連貫下去,緊湊生動而暢達。前兩個比喻為第三個比喻作鋪墊,詩意主要在后兩個比喻上。“黎明”指理想境界。這一節主要是說,理想是前進的方向。
⑵ 理想有時代性、層次性。這一節中第一行、第三行,句末用分號,句號只有兩個,兩個句子是從兩個角度來說的。饑寒、溫飽、文明,是從生活狀況來說,離亂、安定是從社會秩序來說的。
⑶ 第三節的意思概括地說是:人類一代又一代的理想,推動了歷史的發展。
第二節講,人類的理想步步提高,從溫暖到文明,從安定到繁榮,具有歷史性;第3節從歷史的角度看人類理想,把理想比作珍珠,人類理想有如珍珠鏈。第三節是在第二節的基礎上進一步拓展深化,點出了理想在人類歷史發展進程中的作用。
⑷ 詩意的重點在后兩句。“理想是羅盤,給船舶引導方向”是說理想使人明確方向。第一節第四句說“理想是路,引你走到黎明”,黎明是必然到來的,這種理想是必然能實現的。第四節說了另一種情況,理想的實現,往往要經歷多次挫折和失敗,或者不像預期那樣切近,起初對長期性估計不足,越到后來越是認訓其艱巨性、長期性。
⑸ “理想使你微笑地觀察著生活”,這就是說,理想使人樂觀。“理想使你倔強地反抗著命運”,這就是說,理想使人充滿斗志,頑強不屈地奮斗。“理想使你忘記鬢發早白;/理想使你頭白仍然天真”就是說理想使老年人充滿活力。這節詩的大意,可以概括為“理想給人力量”。
⑹ 詩人所說的'“理想”,是崇高的社會理想,是為社會進步、為多數人謀利益的理想。樹立理想,擁有信念,擁有為理想而奮斗的幸福感,是獲得,而這一切又是以犧牲個人利益為前提的,他要犧牲個人利益,他要拋棄黃金夢,所以又是一種犧牲。
⑺ 理想所追求析是社會的溫飽、文明、安定、繁榮等,而不是個人榮譽。理想實現了,社會給你榮譽,這種榮譽只不過是理想的副產品。
懷有崇高理想的人被人誤解,歷史上往往有這種情況。理想,就是要改變現狀。這在尚未覺悟的人看來是大逆不道,躲避、反對,奮斗者的處境就陷入寂寥。
胸懷理想,為理想而奮斗的志士,處境盡管寂寥,但是他享受著斗爭的歡樂,所以有“寂寥里的歡笑”。但是,他畢竟遭人誤解,被當成異類,所以歡笑里又有酸辛。
小結:詩歌的二、三兩節大意相近,可以用“理想的歷史意義”來概括。四、五、六、七節相近,可以用“理想的人格意義”來概括。
⑻ 第8節分兩個大句,每個大句上下兩個小句之間都用分號。這一節說的是理想對人生的意義,理想使不幸者絕處逢生,使平凡的人變得偉大。所謂“大寫的人”,就是真正的人,崇高的人,偉大的人。
⑼ 第9節是說,任何人都可以樹立理想,即使是罪人,一旦樹立了理想,他也可以獲得新生;即使是浪子,一旦樹立了理想,“浪子回頭金不換”。點出了理想對人的靈魂起著巨大的作用。“理想是還魂的仙草”,是說罪人樹立了理想,就恢復了良知,恢復了正常人的靈魂,就能重新做人。“理想是慈愛的母親”,是說理想能引導著浪子走上正軌。
⑽ “理想開花”兩句是說,今天的理想之花,就是明天的甜果,今天的理想之芽,就是明天的濃陰,樹立了理想,不懈地奮斗,就會取得豐碩的收獲。
“路上春色正好,天上太陽正晴”,象征大好形勢。新的歷史時期,麗日當空,春色一片,是中國人民實現自己美好理想的最好的年代。
⑾ 上一節說“被扒竊”,這一節說“失去”,前者是被動的,后者則是主觀拋棄的,有層進關系。與第8節又構成正反對照,“平凡的人因有理想而偉大”,而“英雄失去理想,蛻作庸人”,二者是逆向的,對比非常鮮明。正反對比,更突出理想對于人生的重要。
夸耀當年的功勛,不再立新功,是吃老本,躺在功勞簿上爭名奪利,當然可厭。“詛咒著眼前的環境”,卻不愿為改變眼前的環境的環境而奮斗,當然可笑。
5、根據各節大意,理清本詩結構:
第一節總說理想的意義;最后一節鼓舞人們樹立理想,為理想而奮斗;2、3兩節談理想的歷史意義;4、5、6、7節談理想的人格意義;8、9、10、11節談理想的人生意義。
全詩主要贊揚理想的意義,從歷史意義,到人格意義和人生意義。
三、自主探究
1、自由朗讀課文,在最能打動你的詩句下作上標記,說說原因(學生自由談,答案不拘一格)
有些詩句能很快激起我們的共鳴,如第2節、第五節、第7節、第8節、第11節中的一些詩句,老師可以重點引導學生從日常生活中找實例來印證,從而體會詩情。有些詩句如長者的諄諄告誡,不妨讓學生多讀讀,領會其意味。如“理想被玷污了,不必怨恨,/那是妖魔在考驗你的堅貞;/理想被扒竊了,不必哭泣,/快去找回來,以后要當心!”“請乘理想之馬,揮鞭從此起程,/路上春色正好,天上太陽正晴。”有些詩句富有哲理,如:“但理想有時候又是海天相吻的弧線,/可望而不可及,折磨著你那進取的心。”“理想既是一種獲得,/理想又是一種犧牲。”老師可以要求學生結合自己的人生體驗,說說其中蘊涵的哲理。
2、根據自己的理解和感悟,選擇自己喜愛的詩句進行表情朗讀。教師穿插朗讀基本技巧指導:感情的把握、重音的確立、節奏的劃分、語調的變化等。
四、合作探究
1、學生朗讀全詩,加深理解:
根據學生對詩歌的理解和獲得的朗讀知識,藝術化地背誦佳句或全詩。可采用競賽背誦的形式,也可采用表演式,可小組合作,還可師生、男女生、領合式表演。
2、學習詩歌的語言:
學生兩人合作,一人說一人記,互相評論,向全班推薦佳句,教師板書。
五、拓展延伸
1、課外閱讀陳群的《理想的階梯》和張有斌的《追求》。
2、運用學到的詩歌知識,選自己喜愛的對象,做首小詩。
【理想的語文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語文《理想》教學設計02-20
《理想的風箏》語文教學設計06-30
語文教學設計:理想的階梯06-29
小學語文《理想的風箏》優秀教學設計01-21
小學語文《理想的風箏》教學設計范文12-17
語文課《我的理想》教學設計10-11
《理想》教學設計02-24
《理想》教學設計07-15
理想的教學設計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