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第十冊積累運用的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朗讀、背誦詞(長相思)。
2.通過閱讀《貝殼》,理解短文內容,提高獨立閱讀能力。
3.通過介紹少兒節目,提高口頭表達能力。
4.能寫出一種自己要發明的東西,培養想象和作文能力。
教學準備
1.抄寫《長相思》的投影片或小黑板。
2.收聽或收看廣播電臺或電視臺的少兒節目。
課時安排
4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讀讀背背、閱讀
一、完成“讀讀背背”。
1.出示詞《長相思人學生認讀。不認識的宇。
聒,guō,聲音嘈雜。
2.介紹作者。
納蘭性德,原名成穩,清代著名詞人,康熙年間進士,曾任侍衛,隨康熙皇帝到過許多地方,江南塞北都有他的足跡。他主張作詩須有才學,填詞須有比興。反對模仿。此詞作子康熙二十年(l681年),是作者隨康熙皇帝東巡到山海關的途中所作。
作者用質樸無華的語言,精練的手筆,描繪錢北方塞外的雪夜風光,抒發了思鄉的離情別緒。
(以下解釋,供參考。)
走過了千山萬水的路程,~直向山海關那邊走去。夜深了,東巡的隊伍歇息下來,一片燈火。(寫出了皇家巡行的氣魄和陣勢,展示出空間的遼闊。)
在這風雪交加的夜晚,嘈雜的風雪聲擾得人不能成眠,家鄉可不是這樣。
3.練習背誦。
二、閱讀短文《貝殼》。
1.指名讀短文,糾正讀音,結合課文內容,解釋詞語。
一絲不茍:茍,馬虎。形容辦事認真,絲毫不馬虎。
固執:堅持自己的意見不肯改變。
卑微:地位低下,沒有權勢。
脆弱:不堅強,經受不了挫折。
2.默讀短文,思考第2題。
3.討論交流。
(1)作者由貝殼感悟到了什么?
作者由貝殼感悟到一個人應該盡自己的能力做自己該做的事和能做的事,要認認真真,堅持不懈地去做,并能為后人留下一些令人珍惜、令人驚嘆的東西。
(2)你對短文最后一句話是怎樣理解的?
這句話的意思是:通過自己堅持不懈的努力,一絲不茍認認真真地去做,讓后人從中體會出“我”的堅韌不拔,執著的追求,體會出“我”的一顆純樸、真誠的心。
4.有感情地朗讀短文。
第二課時
口語交際
一、提出本課要求。
同學們喜愛聽廣播、看電視。廣播電臺、電視臺都安排了豐富多彩的少年兒童節目。大家回憶一下,在你聽過看過的節目中,哪些給你留下了深刻印象。今天的口語交際深請你選擇自己最感興趣的'一個節目介紹給大家。發言時可以先說節目名稱,再說節目的主要內容,最后說自己的收獲和體會。也可以調整順序,但要說得有條理,能讓人聽明白。
二、分組交流。
每個同學分別介紹自己喜歡的節目,也可以就某個大家都感興趣的節目,展開討論,發表見解。
三、全班交流、評價。
1.學生對發言內容進行評價。
2.教師對勇于發表見解、表達意思清楚的學生進行表揚。
第三課時
(習作指導)
一、談話導人。
1.同學們一定讀過有關科技發明和科學幻想的文章,并收聽或收看過有關這方面的節目,你有沒有產生過自己也發明點什么的想法?如果有,能和同學、老師交流交流嗎?
2.指名讀習作提示,明確本次習作的內容和要求。
二、拓展思路。
1.說說自己想發明的東西。
2.師生評議,哪些發明既想象大膽神奇,又能聯系實際。
3.聽了其他同學的發言后,再說說自己有哪些新的想法,鼓勵學生不重復說別人要寫的內容。
三、小組交流。
說一說自己要寫的內容和表達的順序。
四、學生習作,教師巡視指導。
第四課時
(習作評講)
一、自讀自改。
二、《小組評認。》
1.組內輪讀習作,大家評議,提出修改意見。
2.評出本組最佳作文,準備到班上交流。
三、全在交流、評議,可從以下幾方面入手評價:
1.是否寫清楚了想發明的東西是什么,外形及用途;順序是否清楚,有沒有不通順的句子。
2.個人修改自己的習作。
四、謄寫。
【第十冊積累運用的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積累運用教學設計12-24
積累與運用的教學設計07-13
積累與運用經典教學設計07-13
《積累與運用》教學設計07-15
教學設計,運用,積累07-12
《積累與運用》的教學設計11-04
《積累與運用》教學設計10-06
積累與運用教學設計10-16
《積累與運用》的教學設計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