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教學設計學案范例:積累·運用二
第一課時(讀讀背背)
一、 談話引入
這是一些流傳千古的名言,反映了中華民族傳統的精神品格。大家可以先自由讀讀,大致了解有些什么方面的名言。
二、理解名言意思(大致說說意思,教師補充訂正。)
第一句,“天生我材必有用。”這是李白《將進酒》詩中的一句話,
意思是天生我于世,給我以能力,必定要有派上用場的時候。這是
產句自勉的話,對自己充滿著信心。
第二句,“窮且益堅,不墜青云之志。”這句話出自“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的《滕王閣序》。益,更加;墜,失去;青云之志,高尚的志向。全句的意思是,雖然貧窮,‘但意志更加堅定,不能喪失高尚的志向、奮起向上的氣概。
第三句,“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這句話出自《論語·
子罕》。歲寒,時令到寒冷的季節;凋,萎謝。全句的意思是,到
了寒冷的時節,才知道松柏耐寒,凋謝得晚。這句話用來比喻只有
經過惡劣環境的考驗,才能看出一個人的高尚精神品質。
第四句,“三軍可以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這句話也出自《論語·子罕》三軍,泛指軍隊;帥,將帥,軍隊中最高的指揮員;匹夫,普通的老百姓。這句話的意思是,軍隊的指揮官可以被換掉,可是一個人的志向不可改變。形容一個人意志堅定,不可動搖。
第五句,“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這是《孟子·滕文公下》中的一句話。淫,惑亂;移,改變;屈,屈服。全句的意思
是,不因金錢和地位的引誘而惑亂,不因家庭貧窮、地位低下而失節,不因武力權勢的威脅而屈服。
(學生一時不能完全理解也不要緊,不要在句意的理解上花費過多的時間。)
三、指導朗讀、背誦
1.著重指導學生朗讀、背誦(重點是讀的速度和輕重音的把握,讀出相應的語氣)。
2.然后熟讀,記憶,在小組中互相背誦。
四、課堂練習
鼓勵學生從古詩文中摘抄自己喜歡的名言警句,與同學交流。
第二課時(閱讀)
一、 自由輕讀,讀得正確。
二、默讀,看看短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毛遂自薦》這個成語故事講述了戰國時期,趙國平原君門下一位默默無聞的食客毛遂,自己推薦自己,并以自己過人的膽識出色地完成了任務。
三、指名朗讀,其余思考文章的敘述順序。
文章是按事情發展州順序敘述的,先寫毛遂自薦,后寫毛遂出
色地完成了任務。
四、質疑問難,討論解決疑難。
1.默讀短文,勾畫出自己不能理解的字、詞 、句。
3. 借助工具書,獨立自學課文,不懂的地方可以與同學交流,也可以找老師幫助。如:
(1)“食客”指古代寄食在王公貴族家里,為主人出謀劃策、奔走辦事的人。
(2)毛遂對平原君說的一段話:“今天,我就請您把我當作錐子放進口袋。如果早放進口袋;那么不僅是錐尖鉆出口袋,恐怕整個錐子都會鉆出來呢。”要引導學生借助課文插圖,聯系上下文讀懂。這句話借“錐
子” “錐尖”比喻自己的潛能與才華,通過“如果……那么……不僅
……恐怕……”假設與遞進的句式,層層推進,說服對方。
五、理解成語的意思和比喻意義及用法。
1.成語“毛遂自薦”用來比喻自告奮勇,自己推薦自己的舉動。
3. 結合現實生活中的例子,談談自己受到的啟發,加深對“毛遂自薦”這個成語的`理解。
第三課時(口語交際)
交際話題:“自己選自己,好不好”
交際形式:以討論、辯論的形式展開話題,目的在于鼓勵學生敢于發表自己的看法,大膽與別人交流。
交際過程:
一、 討論
先組織小組討論,讓每一個學生暢所欲言,談自己的觀點。
二、辯論
1.分組(在小組討論的基礎上,再組織辯論),將觀點相同的學生在一起,與觀點不同的學生展開辯論。
2.準備(鼓勵學生課前搜集材料)。
3.辯論(鼓勵聯系已有的體驗,大膽闡述自己的觀點。對方發言的時候,要抓住主要內容,提出有針對性的問題,努力說服對方,“自己選自己”究竟好不好,結論并不重要,不要強求統一的答案,但要注意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參與辯論)注意交際過程中的文明禮貌。
第四課時(習作)
習作準備:布置學生留心觀察自己家里星期天是怎么過的。
習作內容:寫自己家的星期天是怎么過的。
習作要求:要寫出自己和家人的真實感受,把內容寫具體,語句寫通順。習作過程:
一、 談話激趣
工作學習了一周,人們都盼著星期天的到來。人們為什么喜歡星期天呢?(可以自由安排,或休息、或短途旅游、或走親戚、或逛街或……)
星期天的生活豐富多彩(或生動有趣、或非常有意義、或無聊、或勞累……)要是每個同學都把自己一家人過星期天的內容寫下來,讓大家互相交流交流,一定很有趣。
二、認真閱讀習作提示,弄清這次習作的范圍和要求。
三、拓寬習作思路,使每個同學都有內容可寫。
1. 想一想,你們家里哪個星期天發生的一件什么事讓你印象最深刻?
(逛商場、踏青、走親戚、參加婚禮、整理房間、打羽毛球、睡懶覺、打電腦……)
2.自言自語說說那件事,注意要把經過說清楚(注意說說自己或者家人感受)。
3. 把這件事在小組里相互說一說,相互評一評。
四、引導學生通順地表達(并試著把本組課文表達思想感情的方法運用到自己的習作中)
1.把自己家某個星期天怎么過的經過寫下來。
2.同桌互相交流,聽取意見,進行初步修改。
3.例文。 開心周日
每個星期天的晚上,都是我們全家最為開心的時刻。在這個時候,家里總是進行著各種娛樂活動,陣陣歡聲笑語不時從我們家傳出。媽媽給它起了一個很好聽的名字,叫“開心周日”。
上個星期天晚上,剛吃完飯,媽媽宣布:“今天咱們換個花樣,來
個智力大碰撞。”
“好——”我和爸爸高興地叫了起來。
“注意聽第一道題,看誰先答上來——什么河里沒有水?”
哎呀,真是小菜一碟兒,我們齊聲回答“天河。”
媽媽說:“對。下邊我再出題:一口并深七尺,并底有一只青蛙,它一次蹦一尺,你們說它幾次能蹦出來呀?”
媽媽的話音剛落,我就搶著回”答:“七次。”我還得意地看了看爸爸。他卻皺著眉頭說:“恐怕這道題不會那么簡單。”我也認真地思考起來,可想來想去,怎么也想不出來。
媽媽笑著說:“你們想一想,井是什么樣子的?”
這時我猛然醒悟過來,蹦跳著回答說:“它永遠都蹦不出來”
“為什么?”媽媽問。
我說:“并是直上直下的,又有七尺深,青蛙蹦一次就會掉下一次,所以它蹦不出來。”
媽媽微笑著說:“對了。”爸爸卻說:“還是咱兒子行!”說著還向媽媽眨眨眼睛。
接下去媽媽又出了一道題:“一個人騎自行車從村里到城里用了一個小時。同樣的路程,同樣的速度,回來時卻用了兩個半小時,這是為什么?”
爸爸說:“她的車壞了。”媽媽搖搖頭。
我說:“她去買東西了。”媽媽還是搖搖頭。
我又想了三個答案,媽媽始終搖著頭。我看看爸爸,爸爸一副胸有成竹的樣子,我生怕他又搶了先,只好求媽媽公布答案。媽媽說還是讓爸爸來回答吧。只見爸爸故意看了看我,說:“一個小時是60分鐘,半個小時呢?是30分鐘,加上另外半個小時30分鐘是多長時間?”我恍然大悟,原來,“兩個半小時”就是半個小時再加上半個小時呀!我怎么就沒想出來呢?
開心的周日在我們的歡聲笑語中不知不覺地過去了。那一天,我又在愉快的笑聲中學到了不少知識。下一個周日,你快點到來吧!
參考題目:
1.我家的星期天真無聊;2.這個星期天真快樂;3.煩人的星期天;4.繁忙的星期天;5.那個星期天真有趣;6.星期天踏青去;7.歡樂的星期天;8.星期天,放飛心情(放風箏、逛公園……)
【語文教學設計學案:積累·運用二】相關文章:
積累與運用二語文導學案設計12-23
積累與運用二導學案設計12-23
語文《積累·運用二》教學設計07-15
語文積累與運用(二)教學設計07-11
積累與運用七語文導學案設計12-23
積累與運用語文導學案設計12-23
小學語文《積累與運用二》教學設計06-21
語文積累運用的教學設計07-13
積累運用二教學設計11-29